『壹』 世界上最牛的公交車,知道能裝多少人嗎
公交車可以說是現代城市最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基本都採用了電動機動力總成,環保省錢,售價一般都在百十來萬。而世界上最貴最豪華的公交車讓我們馬上會聯想到現在在迪拜街頭跑著像蘭博基尼跑車黑蝙蝠一樣的超級公交車。這種公交車絕不是一般貧窮的國家所能負擔得起的,它是荷蘭製造,由荷蘭的一位宇航員和一位F1賽車的空氣動力學專家,根據動力科學著力研發的一款車,造價達到了8000萬人民幣,可以買下三輛布加迪威航了。
很多人對於這種車的掉頭感到非常疑惑,尤其擔心它的安全問題,這一點巴西政府也是考慮到的,巴西政府專門為這一種大型公共汽車專門設計了專用車道,沿線的公交車站都採用半封閉設計,這樣就很好地杜絕了各種安全隱患。當然能開這種公交車的司機也是非常牛的,據說工資很高。
『貳』 世界上最長的巴士有多長
4月5日,在巴西南部城市庫里蒂巴,被喻為「全球最長鉸接式公交車」的巴士正式亮相。這輛超長巴士長28米,寬2.6米,能容納至多250名乘客
『叄』 公交車50,40,30,20馬各能滑多遠。
共汽車
網路名片
公交電容車
公共汽車,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一般外形為方型,有窗,設置座位。公共汽車時速一般在20~30公里,不會超過40公里。為公交車、公汽或巴士,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簡稱;公交車台灣地區又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為巴士(英語中「Bus」的音譯)。
目錄
讀音
簡介
歷史
第一輛公共汽車
類型
公共汽車專用道
其他含義
公共汽車上海發展史
展開
編輯本段
讀音
中文
gōng gòng qì chē
中文 英文 說明
公共汽車 bus 有固定的線路和車站,供公眾乘用的汽車。
迷你公共汽車(小號公共汽車) mini bus 外形尺寸小,乘坐人數較少(一般為8-15人)的公共汽車。
長途公共汽車 long-distance bus 在城市與較遠地區間使用的公共汽車。
旅遊車 touring bus 旅行游覽用的汽車。
單車,單機車 single bus 只有一節車廂的公共電、汽車。
通道式公共汽車,鉸接式公共汽車 articulated bus 二節或三節車廂以活絡方式連接,且車廂機通的公共汽車。
雙層公共汽車 double-deck bus 有上、下兩個乘坐空間的公共汽車。
低踏板式公共汽車 low-floor bus 一種地板高度比常規低很多的公共汽車。
無軌電車 trolley bus 同外界輸電線供電,無軌道的電動公共車輛。
通道式無軌電車,鉸接式無軌電車 articulated trolley bus 二節或三節車廂以活絡方式連接,且車廂相通的無軌電車。
雙動源無軌電車 al-powered trolley bus 在脫離外界輸電線的路段上,由蓄電池供電或內燃機驅動的無軌電車。
有軌電車 tram 由外界輸電線供電,採用輪軌運轉方式的電動公共車輛。
快速有軌電車 light rail rapid transit car 由有軌電車發展起來的,一般在地面或高架軌道上運行的一種快速車輛。
快速公交系統 Bus Rapid Transit(BRT) 開辟公交專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車站,實現軌道交通式運營服務。
編輯本段
簡介
一般來說,公共汽車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大眾運輸工具。市化和機動化的發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斷增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要求公共交通企業投入更多的客車。按照城鎮人口每萬人擁有0.6輛車統計,現有的城市客車約26.4萬輛,到2010年至少要達到63萬輛,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萬輛,加上報廢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萬輛。
編輯本段
歷史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當時一位退休軍官在法國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開辦磨麵坊,將蒸汽機排出的熱水供人洗澡而興建公眾浴場,並提供接駁市中心的四輪馬車服務。當他發現沿途的人們都可以使用他的公共馬車時,便開辦穿梭旅館之間的客車路線,讓乘客和郵件於沿途自由使用。
巴黎是公車的先行城市,倫敦繼之。1829年7月4日,英國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車(Omnibus)出現於倫敦街頭,沿新建的「新路」(New Road)往返柏丁頓Paddington與銀行地帶,經停約克郡Yorkshire Stingo,每日每個方向4班。不到十年,這一服務法國、英國及美國東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倫敦、紐約)得到普及。
公車對社會影響巨大,對城市發展起著最基本的推動作用。公車使市民體驗到彼此間前所未有的接近,也縮短城市和鄰近村鎮間的距離、往來頻繁。
19世紀的公車以馬匹拉行。當時的路面使公車的舒適度受到限制。有軌電車的發明使公車遇上了面世以來的第一個勁敵,因為公車行走於凹凸不平的石路上,電車卻在平滑的鐵軌上運行。
至20世紀初,機動交通的試驗取得成功,公車亦開始改以引擎驅動。現在絕大部分公車仍以柴油引擎為動力。
近年有些國家開始研製使用石油氣、天然氣甚至電力驅動的公車。
編輯本段
第一輛公共汽車
1827年,法蘭西共和國巴黎一家浴室的老闆用公共汽車接送顧客,最初的公共汽車像長長的箱子,是用馬拉的。1831年,英國人沃爾特·漢考克為他的國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裝有發動機的公共汽車。
這輛公共汽車以蒸汽機為動力裝置,可載客10人,當年被命名為 「嬰兒號」 並在倫敦到特拉福之間試運營。不久,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公共汽車代替了蒸汽機公共汽車。最早製造出汽油發動機公共汽車的是德國的賓士汽車公司,長途公共汽車則源於美國。1910年--1925年間,美國開辟了許多長途公共汽車路線,連接沒有鐵路的地區。早期的公共汽車一般可載客20餘人比較舒適。
編輯本段
類型
一般的公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大部分空間均擺設座位,通道等空間亦供乘客站立。
此外,公車可以根據其機械操作、外形設計等而分為以下類別:
按格局分類
●雙層巴士:車廂分為兩層,載客量更大。一般而言,一輛車長10米並容許企位的單層巴士可運載約60名乘客,而長度相近的雙層巴士則能運載約130名乘客。倫敦、香港、新加坡、柏林、孟買等城市均大量採用雙層巴士。其中,自1950年代起於倫敦服務的Routemaster車款更成為該市的地標(因應歐盟要求歐洲各國的巴士在2016年後必須全數是超低地台巴士以方便老弱人士,於2005年年尾全數退役)。有些雙層巴士的上層不設車頂,供遊客登上作瀏覽沿途景色,稱為「開篷巴士」。香港亦有開篷巴士為接駁山頂纜車站至中環的服務(編號為15C,由新世界第一巴士運營)。台灣的台北市公車處曾購買過雙層巴士,後因車輛高度以及車輛其他問題而不再添購、使用。
●鉸接巴士(掛接巴士):有些公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這些公車稱為掛接巴士,於北美各地頗為盛行。中國大陸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車) 」。在中國北京、上海等地一度很常見,但這在台灣較罕見。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沈陽客車製造廠生產出了全中國第一台「雙鉸接巴士」,商標為華龍牌,長23米,並進行了量產,曾在沈陽、大連多條公交線路上長期使用。近年歐洲製造商更生產了「雙掛接巴士」、「雙層掛接巴士」等;全球最長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長26.8米的沃爾沃(香港稱「沃爾沃」為「富豪」)B12M巴士,便是一輛雙掛接巴士。
●低地台巴士(低地板巴士):在20世紀末期開始盛行的低地台巴士,車廂地台比舊款巴士更貼近路面,並且不設梯級。全車低地台的被稱為低地板巴士,而後半車廂有二三台階而前半車廂地地板的被稱為低入口巴士。這些巴士裝有設施以方便行動不便的乘客(如乘坐輪椅的人士),並縮短上落所需的時間。在香港,低地台巴士是很常見的。香港的九巴率先引入低地台巴士。隨著香港社會對無障礙運輸的需求增加,加上新機場啟用,政府要求各間巴士公司以低地台巴士服務機場線。自此之後,所以香港巴士公司均只會購置環保低地台巴士。而在中國大陸,低地板/入口巴士仍未普及,只在少數大城市的個別路線上行走。其中杭州的低地板車比率可能是大陸最高的。
按尺寸分類
●雙層巴士:以車身長度再可細分類,常見有10米、12米、13.7米,15米。
●單層大型巴士:一般是指長11米或以上,或載客量超過60人的公共汽車。例子如日本的三菱FUSO Aerostar,英國的丹尼士長矛巴士,瑞典的沃爾沃(香港稱"沃爾沃「為「富豪」)B10BLE巴士,中國大陸的金龍XML6920G,德國的利奧普蘭Centroliner 。
●單層中型巴士:一般是指尺寸在10米或以下,載客量約30至40人的公共汽車。在中國中等城市比較普遍。在中國大陸,人們通常使用中巴的簡稱來稱呼中型巴士;但香港並未對中型及大型巴士加以區別,而中巴的簡稱亦一般用來稱呼曾於香港營辦大巴服務的中華巴士。英國、日本的中型巴士是一般指長約10米、闊2.3米、載客量約30至50人的單層巴士。如丹尼士飛鏢巴士、富豪B6LE巴士及日野Rainbow等。
●小型巴士:簡稱「小巴」。一般小型巴士的體積比普通巴士為小,載客量一般在8至20人之間。它們多數行走於客量較低或需要服務偏遠、彎多、路窄地區的路線。有些路線亦會使用小巴以提供頻密的班次。在營運上,大部分地區的小型巴士與普通巴士沒有分別,例如澳門,由於澳門路窄車多,同時斜路彎位多而窄,因此小巴在澳門巴士發展史上佔一重要席位。相反在某些城市如香港,公共小巴的營運制度是獨立於普通巴士之外。為了與「小巴」區別,一般公車也有被稱為「大巴」的。
●快速公交系統(Bus Rapid Transit)簡稱BRT ,是一種介於快速軌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簡稱RRT)與常規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簡稱NBT)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是一種大運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稱作「地面上的地鐵系統」。它是利用現代化公交技術配合智能交通和運營管理,開辟公交專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車站,實現軌道交通運營服務,達到輕軌服務水準的一種獨特的城市客運系統。
其他分類
●導向巴士:一種由司機控制以外接受外來媒介導向行駛的巴士系統,常見的是使用導輪在專用車道上引導。
●學校巴士:簡稱「校巴」或「校車」,是用以接載學童往返學校的巴士。一般而言,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可以由政府營運或經由合約交予經營商來營運。例如在紐西蘭,巴士也要提供校巴服務,在上、下課時間掛上校巴的牌。在某些地方亦有學校本身擁有巴士及提供校巴服務。在美國的校車大多是黃色的。
●長途巴士:長途旅運用巴士,分成一般巴士和卧鋪巴士,部分有廁所。車廂座椅以2+2或2+1式放置,日本部分長途巴士更有1+1+1雙走道的設計。
●BIT公交車:有時簡稱BIT,英文就是Built in Test bus 。 Built in Test 表示內置測試,從航空電子領域發展起來的一種設備內部測試,bus表示公交車,總的來說,BIT公交車是一種公交運輸系統,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一般外形為方型,有窗,設置坐位,但有些比較長,有些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屬於公交車的一種。
編輯本段
公共汽車專用道
車專用道屬於專用路權的一種,在普信道路中區隔出專用線道,僅提供公共汽車行駛,並且在專用道上每間隔一段適當距離或是幹道交岔口,設置乘客候車月台供乘客上下車。有些城市例如台灣台北市另加設柵欄隔絕公共汽車及其他車輛,以防止意外事故。在香港,巴士專線的設立主要是讓公共汽車在交通高峰的時間仍然有可以走的路面,以保障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大多數乘客。在中國大陸,是否設置公共汽車專用道往往和當地的交通狀況有密切關系。因此,有些城市在交通流量較大的公路上劃分出公共汽車專用道。
公共汽車專用道可以有時間限制的。例如在香港和新加坡,某些專用道在指定高峰時間以外,可以允許其他車輛使用。
編輯本段
其他含義
1. 公共汽車,常用以指代生活作風隨便的女子,意為女子象公共汽車一樣,只要付出一定代價都可以得到。
2. 這邊上那邊下,只要有錢誰都可以上。
編輯本段
公共汽車上海發展史
1908年3月5日
第一輛有軌電車,行駛6.04公里,從靜安寺開到外洋涇橋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它標志著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的誕生。
1922年8月1日
上海租界市內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通車,是公利汽車公司經營。
1934年1月5日
中國公共汽車公司從英國進口的雙層公共汽車進行試車。4月1日,雙層公共汽車正式投入1路線運行。
1949年7月1日
發售上海市區公共交通月票。公共汽車普通月票每張9元,優待月票每張6.3元,電車普通月票每張8.40元,優待月票5.88元(均摺合新人民幣)。
1950年6月
上海市公共交通修造廠首次自行設計的1000型無軌電車試製成功。
1956年10月25日
上海市公共汽車公司成立。原公共汽車第一、二車場、公私合營浦東公交公司歸該公司領導。
1961年12月
上海第一條由市區(靜安寺)通往郊區(江灣五角場)的有軌電車線路通車。
上世紀60年代末期
交通部門引進了一批兩節車廂的大容量鉸接式公交車,由於車長14.8米,是一般車的兩倍,人們就稱之為「巨龍車」。
1975年12月1日
上海最後一條有軌電車線3路(虹口公園-五角場)拆除,改行93路汽車。
1990年4月30日
國內第一條隧道無軌電車線路隧道五線(淡水路-梅園新村)通車。全市無軌電車線路達到22條。
1993年年初
雙層公共汽車投入運行。淮海路運行雙層1路(老西門-虹橋路), 共和新路運行雙層2路(上海站-彭浦新村)。
1993年
地鐵1號線部分路段試運行,拉開了上海軌道交通高速建設發展的帷幕。
1996年1月1日
上海公交月票取消。
1996年7月20日
上海第一輛空調公交車出現在46路公交線上,吸引了市民爭相體驗。
2000年
上海公交一卡通投入使用。
2002年底
世界第一條磁懸浮軌道線在上海浦東開始試運行。
2007年12月29日
上海軌道交通6號線、8號線、9號線同時建成通車,這是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史上的一大壯舉。
『肆』 最長的公交車路線是多少公里從哪裡到哪裡
北京917(東湖港-天橋長途汽車站)
起點站首車時間:0起點站末車時間:0票制:分段單程最高票價:24.0元線路長度:119.9公里所屬公司:八方達該線路所經過站點:
『伍』 普通公交車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公交車一般分為大巴、中巴和小巴。
1、大巴有長為12米和寬為2、5米、長為11、5米和寬為2、5米、長為10米和寬為2、5米、長為9、6米和寬為2、5米4種規格。
2、中巴有長為8、5米和寬為2、45米、長為7、9米和寬為2、45米、長為7、48米和寬為2、37米、長為7、05米和寬為2、27米4種規格。
3、小巴只有長為5、99米和寬為2、27米y1種規格。
相關內容解釋
公共汽車(ɡōnɡ ɡònɡ qì chē)又叫公交車、公汽或巴士(英文名:bus ),其中「公交」是公共交通的簡稱;公交車台灣地區又稱為公車、客運或巴士;在香港和澳門,則多稱為巴士(英語中「Bus」的音譯)。
是城市客車,也是最普遍的一種交通方式。公交車即城市公共巴士或大巴,是客車類中大、中型客車的典型車型,是為專門解決城市和城郊運輸而設計及裝備的商用車。
公交車,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一般外形為方型,有窗,設置座位。公共汽車時速一般在25~50公里,不會超過60公里。
『陸』 世界上最長的公交車在哪個國家
世界上最長的巴士亮相德國德累斯頓,該車名為AutoTram Extra Grand,擁有三節車廂,其長度達到了101英尺,折算成可以看懂的數字是30.78米。
『柒』 世界上最長最長的汽車
巴西有三鉸接公交車,25米長。美國有三段牽引半掛,具體長度沒見過數據,可以到網上找找。
『捌』 公交車的造價大約是多少錢
普通公交車的造價大概在100萬左右。
【公共汽車】
公共汽車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大眾運輸工具。城市化和機動化的發展,使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斷增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相應快速增長,要求公共交通企業投入更多的客車。按照城鎮人口每萬人擁有0.6輛車統計,現有的城市客車約26.4萬輛,到2010年至少要達到63萬輛,平均每年至少要增加3~4萬輛,加上報廢更新,平均每年增加5.5萬輛。 公交車大多是為了滿足基層人民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價格低廉 為 百姓 上班族創建了良好的交通工具
【個人建議】
公交車是上班族必備的交通工具,對於公交車的價格來說也是不一而論的,城市裡最常見的一般城市公交車造價大概70萬人民幣左右,如果是教練公交車的話,一台車的價格會超過1000萬人民幣,快速公交車最少都要2000萬一台,由此可以看出公交車的價格還是非常高的,我建議你在生活中一定要了解此類知識,只有這樣才可以不影響你的正常生活。
【拓展資料】
鉸接車(掛接巴士):有些公交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並在兩節車身間加設可伸縮的接合位置(類似火車 卡車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這些公交車稱為掛接巴士,於北美各地頗為盛行。中國大陸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車 」。在北京、成都等地很常見。
20世紀80年代中期,沈陽客車製造廠生產出了全中國第一台「雙鉸接公交車」,商標為華龍牌,長23米,並進行了量產,曾在沈陽、大連多條公交線路上長期使用。近年歐洲製造商更生產了「雙掛接巴士」、「雙層掛接巴士」等;全球最長的巴士--在巴西行走,長26.8米的沃爾沃B12M巴士,便是一輛雙掛接巴士,中國也生產了一款雙鉸接巴士——青年JNP6250G,長度有25米。
『玖』 公交車走的一站路有多少米
您好,公交車一般一站地是500米以上,但是也要根據路段不同,設定的距離也不一樣哦!人多的鬧市區就會距離短一些,人少的路上,車站的距離就會長一些哦!
『拾』 巴西交通特點是什麼 巴西旅遊交通攻略
提到,巴西不禁就開始讓人覺得興奮不已,不僅是因為這里的足球賽事,還有這里的狂歡節、啤酒節等等數不清的節日,巴西人一向是喜歡慶祝的,所以,你來到這里,一定也是會被這里的熱情感染。
這樣的國家巴西,每一年都接受著來自全世界不同地方的遊客,來到這里,我們旅遊,就不得不要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這里的交通到底如何,會不會影響自己旅遊的好心情呢?
那麼,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巴西旅遊的交通的一些你不得不知道的攻略。
【巴西交通特點:堵!】
聖保羅的居民在他們的車子里可以做很多事情。他們刮鬍子,他們上妝,他們和鄰車的司機聊天、約會,他們看書,他們學外語,他們看DVD。之所以這樣只因為聖保羅是世界上最堵的城市之一。
此前,聖保羅還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堵車344公里,而此前的紀錄是309公里。
【巴西汽車特點:兩門開,燒酒精】
汽車兩門開
巴西的轎車90%以上是兩門車,坐後排的人上車須將前排司機旁邊那個座位的椅背向前扳倒,「屈尊」入座。
酒精燃料
巴西是世界上唯一較普遍使用酒精作汽車燃料的國家。作為世界第一甘蔗生產大國,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後,政府提出「全國酒精計劃」用甘蔗渣,生產酒精代替汽油作燃料。
【巴西境內主要交通】
航空:
巴西國內主要有四家大型民用航空公司。巴西的民用機場共有62個,其中國際機場有22個。一般外國旅行者出入巴西的主要國際航空港為聖保羅的「瓜魯里奧斯機場」和「里約熱內盧的格萊昂機場」。
鐵路:
著名的中央火車站,因為同名電影《中央車站》出名,現在中央火車站來往的主要是地鐵和短途Supervia。然而火車旅行依然很受遊客青睞,因為巴西的火車穿越風景秀麗的原野,老式的蒸氣火車頭令人懷舊。
公路:
公路客貨運輸是巴西主要的運輸方式。陸路客運主要為大型豪華巴士汽車,即便宜又舒適,但從治安、交通方面考慮,並不是十分安全。
計程車:
乘坐計程車是游覽里約最快但也是最貴的交通方式,巴西國內的官方計程車為黃色,十一點以後車費增加。上車時應該提醒司機打開里程錶,或者談好價錢後在上車。
公交:
在巴西搭乘公交對葡萄牙語不靈光的同學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車站和公交上只標示終點站,沒有具體線路。公交到站前需要按車上的橙色按鍵或拉一下車頂垂下來的繩索通知司機停車。
需要注意的是,巴西乘坐公交車一定要當心扒手乘機偷竊,他們常在公車行將開動時從後門跳出。另外沒有位子坐的乘客一定要抓牢扶手,因為有些司機很不體貼,常常緊急剎車,轉彎時也不減速。
地鐵:
里約熱內盧與聖保羅都有設備一流、四通八達的地下鐵交通。外國觀光客搭地下鐵旅遊不必擔心迷路,各車站以及每個車廂內都備有行車路線圖。地下鐵交通網終點站與公車線連接,通常一張車票可同時搭乘地下鐵和公車。
Tips
巴西地鐵有女性專用車廂,粉紅色地鐵車廂在6:00-9:00以及17:00-20:00僅限女性使用。
租車:在巴西租車的租金不低,車輛右側行駛,而且在市區很難停車。把國內駕照在中國駐巴西領事館公證,帶著駕照、公證和護照可以到警察局換領巴西180天有效期的駕照。
好了,來到巴西,就不得不知道這些交通知識了,巴西這樣一個熱情的國家,自然交通也是熱情的,所以這里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堵了!所以,每一個來這里的小夥伴,要做好心裡准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