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重工業主要分布在巴西東南部的( )( )和( )等城市
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
㈡ 巴西的工業為什麼大部分在東南部
這個與巴西的人口分布有關。
巴西人口分布極不平衡,全國90%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尤其是東南部,為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這里的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是擁有1000萬以上的人口特大城市,而北部、西部、中部人口稀少。這種人口分布的特徵與巴西的自然條件關系十分密切,巴西絕大部分國土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它是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1/3為亞馬孫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多雨,開發困難;巴西國土的2/3為巴西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比較溫和;巴西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和濕潤,加之東南部海上交通便利,歐洲殖民者和他們擄來的黑人首先到達這里,形成了今天的人口分布特徵。
㈢ 巴西的工業概況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㈣ 巴西工業分布在原材料產地附近的原因
工業靠近原料產地,都分布在東部沿海。
巴西東南地區鐵礦豐富.沿海地區港口優良,水陸交通便利,90%以上的巴西人居住在東南沿海地區,工業也主要分布在這里;
㈤ 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
分布在東南部地區
原因(有利條件):
1、巴西東南部人口稠密,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2、東南部地區鐵礦和煤礦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3、東南部地區臨近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海上交通便利
4、巴西的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
(5)巴西工業在什麼產地擴展閱讀
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2015年工業產值1.1494萬億雷亞爾,同比衰退6.2%,占國內生產總值19.5%。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
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自然資源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
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㈥ 巴西的三大工業區在哪兒
巴西工業區只有一片,分布在東南部地區。美國工業區分為東北部傳統工業區、西部和南部新工業區三大片。
巴西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部地區,巴西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行列。優勢條件有:
1.巴西東南部人口稠密,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2.東南部地區鐵礦和煤礦資源豐富,為工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3.東南部地區臨近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地區,海上交通便利。
㈦ 巴西的工業主要分布特點是接近什麼產地
(1)赤道穿過巴西的北部,巴西大部分位於熱帶.
(2)巴西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東部沿海地帶,其中,以東南部人口最為稠密.高溫多雨的熱帶氣候為巴西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巴西的咖啡、可可、蔗糖、柑橘、大豆、牛肉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工業的分布具有靠近原料產地的特點.
(3)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氣中補充氧氣.據估計,亞馬孫河沿岸的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可佔到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以上.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然而,由於人們亂砍濫伐,這里的熱帶雨林面積不斷縮小,以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故答案為:(1)熱;(2)東南沿海;原料;高溫多雨;(3)亞馬孫河;提供新鮮空氣(製造氧氣),調節全球氣候.
㈧ 巴西工業集中分布在什麼地區並分析其主要區位
巴西的人口城市工業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東南沿海屬於熱帶季風性氣候 巴西高原的迎風坡 降水較多 巴西的高原 熱帶雨林平原區均不適合人類生存 只有沿海狹長地帶人口密集 交通方便 地形較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