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瓜伊多接受普京的建議與馬杜羅和談,委內瑞拉能實現和解嗎
委內瑞拉已經和反派和談,有沒有成功不太清楚,但大致上我猜應該會實現,畢竟一個國家一直在戰亂會拖累國家經濟的,這是每個國家都不希望的事情。
委內瑞拉政府代表已經派人與委內瑞拉反對派進行了談判對話,這將使委內瑞拉內部和解的開始,政治和解是解除委內瑞拉混亂的關鍵,因此,委內瑞拉政府和委內瑞拉反對派必須得到解決。
一些專家表示如果委內瑞拉真的和反派和解,那麼瓜伊多的結局應該會很悲慘,瓜伊多不會接著成為反動派的領袖,反對派必須重新選舉新的領袖。
美國教唆瓜伊多自稱臨時總統,使用瓜伊多推翻代理的馬杜羅機制,似乎美和瓜伊多都失敗了,美國真是不長眼, 10年前把瓜伊多培育成特務。
並且花了10年心血,沒想到什麼也沒有做成,也無法完成推翻美的馬杜羅的任務,瓜伊多也太天真了,認為沒有美的推動,就能獲得委內瑞拉人和軍隊的支持,實現自己總統夢想,最後還是徒勞。
相反美方把瓜伊多放在國內,無論馬杜羅如何處理瓜伊多,美方認為可以使用瓜伊多來攻擊馬杜羅政府,這應該是瓜伊多唯一可用的價值。
B. 如果馬杜羅政府抓捕瓜伊多,瓜伊多妻子將會怎樣應對
瓜伊多年輕的記者妻子羅薩萊斯將以委內瑞拉第一夫人的身份前往美國需求幫助或者聽候指示,她的努力有目共睹,就在不久之前,她還訪問了拉美五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留給馬杜羅的時間不多了,現在推翻馬杜羅就差一支軍隊。這位堅定的反馬女士跟他的丈夫瓜伊多一起,一定要讓馬杜羅下台。
馬杜羅宣稱俄羅斯將向委內瑞拉提供數噸葯品,並且「每周定期供應」。顯然,俄羅斯一直都在為馬杜羅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且,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在和美國政府委內瑞拉事務特別代表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會面時,還再次警告美國不要對委內瑞拉動武。有了俄羅斯的牽制,美國顯然必須三思而後行。馬杜羅的底氣將會更足,在和瓜伊多對抗時,也將更有自信。
C. 美國承認與委內瑞拉高級代表進行會談,瓜伊多為什麼這么快就成了美國棄子
我覺得肯定是美國在剛開始的時候覺得支持瓜伊多有利可圖,可是在後來發現各國的介入以及干涉導致發現根本是一筆虧本的買賣,所以為了止損就被放棄了。
美國既要維護在委內瑞拉的石油利益,能獨霸委內瑞拉的石油利益更好,美國更是要扶持親美勢力上台執政,有親美勢力在委內瑞拉執政,才能更好維護美國的利益,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無法推翻馬杜羅政權,美國最低的要求就是美國在委內瑞拉的石油利益蛋糕不能變小。有利可圖大家都會來,無利可圖自然會被一些「無良之人」所拋棄,這是現在社會不爭的事實。
D. 瓜伊多是美國人眼裡合法的臨時總統,為何美國不派人去訪問呢
根據最新消息,馬杜羅政府可能考慮拘留瓜伊多,目前反對派「臨時總統」瓜伊多已經藏了起來。1月23日,反對派領導了一場有數萬人參加的大遊行,而瓜伊多在遊行人員的擁簇下黃袍加身,「宣誓」就任委內瑞拉「臨時總統」。遊行示威在警方的阻止下結束。「如果馬杜羅拘捕瓜伊多,美國會採取一切選項」,這是美國政府表態過的。一切選項肯定包括軍事選項,所以現在馬杜羅對於瓜伊多是毫無辦法,從心理學上推斷,他甚至害怕瓜伊多遭遇不測而美國會把「罪名」統統算到自己的頭上。
自從查維斯上台到現在的馬杜羅,美國政府都持反對的態度一直保持對委內瑞拉實行制裁的政策。自從瓜伊多出面後美國對委的制裁更加的厲害,馬杜羅政府受到了更嚴峻的考驗。當然,瓜伊多敢自稱「總統」,實際上是得到了美國的首肯和保證的。說白了瓜伊多和反對派的靠山就是美國,美國也毫不隱諱自己一心想顛覆馬杜羅政權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初,特朗普就有武力推翻馬杜羅政府的打算,只所以不付諸行動是因為受到自己執政團隊的阻止。
E. 委內瑞拉是反美國家嗎,為什麼
與其說是委內瑞拉是反美國家,不如說美國是反委國家。由於美國的經濟封鎖和政治打壓,委內瑞拉政府的總體傾向是反美親俄的。雖然在近段時間以來逐漸趨向穩定,但由於美國並沒有停止過對該國內政的干預行為,以瓜伊多為首的反對勢力一直都還在伺機蠢蠢欲動,除了之前拒絕與馬杜羅政府進行新一輪談判之外,日前還發動一次小規模的軍事政變,試圖製造該國的緊張局勢,為美國及其盟友繼續干預委內瑞拉局勢創造機會。
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馬杜羅政府接連挫敗瓜伊多所發動的政變之後,隨後對瓜伊多本人及其下屬展開“非法侵吞國家海外資產”、以及發動對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的刺殺行動等罪名展開調查,讓瓜伊多在國內的處境日益凶險。因此,普京在歐洲一喊話,瓜伊多立馬答應與馬杜羅政府進行對話。畢竟,就目前瓜伊多的處境而言,只有通過與俄羅斯的合作,在俄羅斯的主導下解決目前的政治危機。或許,普京會說服馬杜羅放他一條生路。
F. 不支持軍事入侵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西總統表示有什麼不同
雖然都是表態不支持軍事入侵委內瑞拉,但哥倫比亞總統與巴西總統顯然是兩種不同心態。巴西總統是真的不支持軍事入侵委內瑞拉,而哥倫比亞總統應該是看到自封「臨時總統」的瓜伊多不行了而見風使舵。
哥倫比亞與巴西顯然不同。一者,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本來就有邊境糾紛,哥倫比亞想利用美國和瓜伊多之手,趁機報復委內瑞拉;二者,在美國挑起委內瑞拉的亂局後,哥倫比亞充當了美國的急先鋒,2月23日美國所謂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想強行進入委內瑞拉時,就是在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的邊境;三者,委內瑞拉合法總統馬杜羅目前宣布與兩個國家斷交,一個是美國,一個就是哥倫比亞。
G. 委內瑞拉臨時「總統」回國,馬杜羅應該怎樣處理呢
3月4日,委內瑞拉「自封總統」瓜伊多高調回國。委司法、檢察和軍警部門既未拘捕,亦未有任何阻難,任其在支持者簇擁和歡呼下逕赴歡迎大會發表「凱旋宣言」,揚言要以「新規則」推進推翻馬杜羅政府的斗爭。此事引起普遍關注和熱議。我的看法是:
第一,瓜伊多隻是美國手中的一粒棋子,是美為操控委局勢而打出的一張牌,是美為在不得已而必須使用軍事手段製造借口投下的一個餌。他此次在境外活動十天,主要就是在做這件事:從強運「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到游說哥倫比亞、巴西等國助力對委軍事干預,再到挑戰禁令回委以身試法,都是為美「投石問路」和蹚雷。對美國來說,只要能把「導火索」引爆,犧牲一個瓜伊多並不足惜。反之,如瓜伊多探路得逞,美則可兵不血刃而迫馬杜羅退縮。
第二,對馬杜羅而言,抓與不抓,實為兩難:不抓落罵名而有損形象;抓則授人以柄,招致嚴重後果,何況德、法、西、荷等十國使節為美充「急先鋒」前往「護駕」,這是國際罕見的舉措。如果委軍警貿然抓捕,難免與使節們發生肢體接觸,從而造成外交事件,後果更加嚴重。在此情勢下,客觀地說,不抓是明智的。以忍避亂,從容處置,有利全局。對瓜伊多來說,法律之劍也高懸著。
第三,破解委危機的多種可能性依然存在。在相對平靜地度過「2·23」強運「人道主義救援物資」的「關鍵一天」之後,入侵,內亂和在國際社會勸和促談之下,委內瑞拉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和平談判解決問題這三種前途都在有關各方考慮之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宣稱「努力爭取由一個廣泛的聯盟取代馬杜羅實現和平過渡」,國務卿蓬佩奧主動提出就委問題與俄羅斯磋商,俄則在堅持聯合國憲章前提下予以回應;馬杜羅多次表示願與美國和反對派對話和談;瓜伊多在游說鄰國組建聯軍干預無望的情況下,也不得不接過「和平斗爭」的口號。可見「對話」之路沒有封死,馬杜羅不抓瓜伊多,或有留有餘地的考量。
瓜伊多已在國內,重要的不是他個人的命運,而是關注形勢的發展和較量各方的立場變化。委危機起自內政,本質是內政問題,但越來越被國際化,牽涉面很廣,博弈微妙復雜,須深入冷靜,全面客觀觀察。
H. 瓜伊多同美洲十個國家啟動美洲國家互助條約,美國會以此對委內瑞拉動武嗎
首先從根本上來講美國的國力已經不能夠支撐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而且從特朗普執政以來就可以看到盟友體系已經處於崩潰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對其他國家幫助戰爭,那麼就陷入沒有任何盟友前來支援,對於雪上加霜的美國經濟而言顯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結局
那麼接下來想要動武的估計也只有美國了,但是與中國發動貿易戰自身的經濟實力也受到了巨大傷害,同時還與歐洲日本也在進行貿易談判。所以按照當前的形勢是不可能發動戰爭的。
I. 委政府要求徹查瓜伊多「叛國罪」,瓜伊多還有哪些「罪行」
瓜伊多的罪行除了「叛國罪」還有這兩項,就是他的「軍事叛變罪」,「擾亂治安罪」,「間諜罪」等罪名。因為委政府想要徹底搜查瓜伊多的罪證,早期瓜伊多希望通過競選總統擾亂市區的治安,但是當時他有美國大哥撐腰,所以也不敢動他,但是現在的形式不同了,美國已經不再援助他了,那麼委政府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瓜伊多領導了一部分反動者,想在一個廢棄的軍用飛機場發生政變,但是很快就被發現,所以這次瓜伊多的計劃宣布破產,可是瓜伊多現在確實引火上身了,因為現在不僅僅是平民動怒了,而且他還難逃軍事處罰。
J. 找一本小說
什麼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