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軍用槍是什麼

巴西軍用槍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5 11:14:08

㈠ FAL自動步槍裝備了哪些國家

FAL自動步槍是西方雇傭兵愛用的武器之一FAL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偏移式閉鎖方式。導氣裝置位於槍管上方,導氣箍前端有可調整的螺旋氣體調節器,可根據不同的環境狀況來調整槍彈發射時進入導氣裝置的火葯氣體壓力。

帶保險裝置的快慢機柄可選擇單發和連發射擊模式,由20發彈匣供彈,帶空倉掛機機構,不隨槍機運動的拉機柄位於機匣左側,機匣上方裝有可折疊的提把,槍口裝有消焰器,可選擇發射槍榴彈。

FAL的機匣最初是鍛壓的,在1973年FN公司把機匣生產工藝改為包埋鑄造法,目的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但其他國家生產的FAL大多仍採用機加工藝。據說,而鑄造機匣比鍛壓機匣的壽命降低了一半。FAL自動步槍工藝精良,可靠性好,易於分解,槍托接近槍管軸線,有效抑制槍口跳動,單發精度好。

問題出在彈葯的選擇上,FAL自動步槍存在與美國裝備的M14自動步槍類似的彈葯威力大,射擊時後坐力大使連發射擊時難以控制,散布面較大的問題,如此英聯邦國家制式FAL乾脆取消了連發射擊模式,只能單發射擊,作為半自動步槍使用。

1953年FAL自動步槍開始投入生產。世界各國生產的FAL大致上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公制式,另一類是英制式。英制式FAL主要是裝備英聯邦國家。

在1955年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軍工部門開始制定FAL步槍標准化,要求所有的部件都可以互換,部件的尺寸和公差都以英寸為量度單位。而其他北約國家都只採用公制式FAL,部件的尺寸標注都採用公制單位。英制式FAL的上的大多數部件都不能與公制式FAL互換。

包括特許生產與仿製,該槍曾被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軍隊採用,包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國家,以及比利時、德國(聯邦德國,即西德)、奧地利、以色列、印度、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國都裝備了FAL自動步槍系列。

FN公司直到1980年代仍在生產。FAL自動步槍成為裝備國家最廣泛的軍用步槍之一。FAL具體產量無法准確統計,估計達到400萬支。隨著小口徑步槍的興起,1980年代持續到1990年代,許多國家裝備的FAL都被小口徑步槍替換。

此外,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FAL自動步槍是西方雇傭兵愛用的武器之一,因此被美國的雇傭兵雜志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雇傭兵武器之一」。

㈡ 一般來說,槍械的口徑

現在的槍械主要的口徑有兩種制式,一種是公制,一種是英寸制,1英寸=25.4毫米。

公制 英寸制 代表
5.56 0.223 西方通用小口徑步槍口徑,著名的M-16就是這一口徑
6.35 0.25 少數手槍
7.62 0.30 使用最廣泛口徑,包括步槍與手槍,著名的AK系列就是這一口徑
9 0.357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手槍口徑
10 0.40 手槍口徑,在美國使用較多
11.43 0.45 大口徑手槍口徑,著名的科爾特1911軍用手槍就是這一口徑
12.7 0.50 重機槍,大口徑狙擊步槍

槍榴彈的種類就比較多,口徑也比較復雜,根據不同的作用有相應的口徑的槍榴彈。以下是一些比較有名的槍榴彈和他的口徑。

巴西M2-CEV式40mm槍榴彈

巴西M3-CEV式65mm反坦克槍榴彈

比利時M261式、M262式、M263式35mm槍榴彈

比利時FN 39mm伸縮式槍榴彈

比利時AP32Z系列40mm槍榴彈

比利時M259式40mm降落傘照明槍榴彈

比利時M260式40mm反坦克槍榴彈

比利時M288式40mm發煙燃燒槍榴彈

比利時PRB434式45mm殺傷槍榴彈

比利時M280式和M281式55mm槍榴彈

比利時M287式55mm火箭增程槍榴彈

比利時M297式55mm遠程照明槍榴彈

比利時FN-呂歇爾系列58mm槍榴彈

波蘭F1/N60式55mm殺傷槍榴彈

波蘭PGN60式67mm反坦克槍榴彈

朝鮮67mm反坦克槍榴彈

法國呂歇爾系列40mm槍榴彈

法國MDF 47mm多用途槍榴彈

法國格拉法斯SERAT AC 63mm槍榴彈

法國MK50式73mm反坦克槍榴彈

美國M19A1式51mm黃磷發煙槍榴彈

美國M31式66mm反坦克槍榴彈

南非75mm殺傷破甲槍榴彈

瑞典FFV915式50mm發煙槍榴彈

西班牙GL2(63B)式40mm槍榴彈

西班牙GL1(61)式64mm槍榴彈

以色列MA/AP30式30mm殺傷槍榴彈

以色列MA/AT52式50mm殺傷破甲槍榴彈

以色列MA/AP65式60mm殺傷槍榴彈

越南56mm反坦克槍榴彈

㈢ 一些關於槍的基本問題,答的好可追加分數

口徑有線膛槍與滑膛槍之分

線膛槍:線膛槍槍管內有膛線,凸起的為陽線,凹下的為陰線。其口徑指兩條相對的陽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注意:彈頭直徑均大於口徑,這樣彈頭才能嵌入膛線旋轉並起到閉氣的作用。如中國5.8mm口徑步槍,彈頭直徑為6mm。

口徑一般用毫米或英寸來表示,如7.62mm、0.45英寸。在英文中,常常省略0及英寸,寫作.45口徑或乾脆寫作45口徑,讀作點四五或四五口徑。有些編輯不懂此表示方法,直接在45、38後加上mm,生生造出38mm之粗的手槍,貽笑大方。

一英寸=25.4mm

0.30in=7.62mm 0.357in=9mm 0.38in=9.65mm 0.45in=11.43mm 0.50in=12.7mm

0.223in=5.56mm(實際=5.66mm)

滑膛槍:滑膛槍以號數來表示。以一磅純鉛(453.5g)製作出偶數個相等的球體,正好能讓一個小球通過槍膛的滑膛槍,即以小球的個數命名。如12號滑膛槍是以一磅純鉛製作出12個小球,並恰好可以通過槍膛。槍口直徑為18.5mm

滑膛槍不僅可以發射獨彈,還可以發射霰彈,集束箭彈,催淚彈,染色彈,非致命動能彈等多種彈種。

膛線可說是槍管的靈魂, 膛線的作法在於付予彈頭旋轉的能力, 使彈頭在出膛之後, 仍能保持既定的方向. 雖然在15世紀就有使用膛線的紀錄, 但是由於製造工藝的困難, 要到18世紀才得以普及.

槍管中下凹的部份稱為陰線, 凸起的部份稱為陽線. 一般而言, 槍械的口徑應是從來復線的陽線到陽線的距離, 但是例外太多, 已成不了一個原則. 比如說.38和.357是一樣的口徑, 只是一個量的是陽線到陽線的距離, 一個量的是陰線到陰線的距離. 當然, 兩者的彈頭長度有所不同, 但光以口徑而言是一樣的.

膛線的數目, 沒有一個標准, 從春田兵工廠的1903A3的2條到Marlin所謂的Micro Groove的22條.

陰線的深度在現代的槍管中, 大部份是在0.004到0.006寸之間. 但是陰線和陽線的形狀, 又是一個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的情況. 見下圖.

丹麥的Rasmussen和英國的Metford(William E. Metford), 這種圓形的陰線據說可以減少槍管的殘留物, 日本的99式步槍就是使用這種陰線. Mannlicher是奧地利的兵工廠, 這種陰線上寬下窄, 據說彈頭比較容易旋轉, 因此出槍口的初速會比較高而可以及遠. 另外常聽到的有Ballard膛線, 它是一種黑火葯時期有名的長射程步槍, 這種膛線採用寬淺的陰線, 和現代Marlin 的Micro Groove類似.

來復線旋轉的程度, 稱為纏距. 如果須要愈長的距離來完成360度的旋轉, 稱為慢. 較短者稱為快. 例如說在12寸之內完成一圈的要比9寸內完成一圈的慢. 纏距的差別主要在於是否能使彈頭穩定, 不穩定的彈頭除了沿著目標線旋轉, 還會翻跟斗, 產生靶紙上產生Keyhole的現象.

槍管的長度對射擊的初速, 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定的長度內, 越長越好, 這是人類很早就發現的事實.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各國使用的步槍槍管長達30寸以上, 因為當時的戰術想法是想要步槍兵能及遠. 但是在一定的長度之後, 其所能取得的效益有限, 只是徒然增加重量, 而且使用不便. 因此後來標準的步兵武器槍管長度, 大多減少到20寸到24寸之間.

近來有人開始使用合成材質如碳纖維等, 包裹鋼管, 一來由於彈頭仍需在高速和高壓的情況下通過槍管, 因此內部仍以各式各樣的鋼材最為理想, 但是外部使用合成材質可以增加散熱性, 減輕槍管的重量, 這樣的槍管目前仍然十分稀少昂貴, 而且直徑遠大於普通槍管. 相信將來的發展應是朝此方向, 以內外物理性質相異的材料, 經由加工合成.

槍管的要求不只是堅硬, 抗壓和高溫. 另一個必備的特性是軔性, 也就是說槍管還要具有一定的彈性. 否則太硬會造成金屬太脆的結果. 有一些早期生產的M1903A1, 其槍管即有這樣的問題, 如果持續射擊, 有造成炸毀槍管的結果. 巴西的槍廠金牛座(Taurus), 在1998年開始, 推出了一系列以鈦(Titanium)為材質的左輪槍, 號稱又輕又耐久, 幾乎不可能生銹, 但是它的槍管部份, 還是須要用鋼材, 因為鈦金屬雖然堅硬, 卻仍然無法滿足作槍管所須的各項條件.

台灣不產鐵, 因此在生產槍械時, 應朝少用鋼的方向研究, 復合槍管應是可行的一條路子. 而且復合材料在台灣潮濕的氣候下, 更有防銹, 低維護需求的好處.

來復線的纏度計算:

5.56mm為例:

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都以英寸為單位

5.72=arctan(3.1415*0.223/7)

以纏距1:7而言, 纏度為5.72度。

最佳纏距的決定: 1920年代就發現的一條公式可以決定最佳的纏距, 稱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彈頭初速為1500fps到2800fps間時:

纏距=15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彈頭的軍用子彈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纏距應在1:12到1:13之間

在彈頭初速高於2800fps時:

纏距=180*(彈頭直徑)* (彈頭直徑)/ (彈頭長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決定出的纏距和彈頭配套, 可以得到最穩定的射擊結果。

計算來復線的角度, 可用以下的公式: 度數= arctan(Pi*直徑/纏距) (直徑和纏距均為英寸)

4.37=arctan(3.1415*0.308/12.649)

來復線產生方法, 是先在槍管鑽出孔洞之後, 現代主要的有三種:

Broach Cut Rifling: 拉切式產生來復線。 用多次、 多鑽刀拉過槍管的方式, 逐漸產生所須的來復線陰槽深度。 1950年代, 由Remington 的工程師首創。 現今大多數高品質的槍管用此法生產。

Button Rifling: 紐扣式產生來復線。 用高壓將一個形狀和來復線相反的紐扣狀物體, 擠過槍管內部而產生來復線。

Cut Rifling: 切削式產生來復線. 使用單一鉤狀切刀, 慢慢的、 一條一條的制出來復線, 是最早的生產方式。 如今只有最精密, 最高級的槍管以此種方式生產。

槍械--槍械一般是指利用火葯燃燒氣體能量(或其它能量)發射彈頭的一種身管武器,其口徑一般在20毫米以下,有大,中,小,微口徑之分。12毫米以上稱為大口徑,6~12毫米為中口徑,5~6毫米為小口徑,5毫米以下為微口徑。

•槍械口徑--槍械口徑就是槍管內膛的直徑。對線膛槍而言,它是指陽線表面間的直徑,也有人將它定義為「彈頭的直徑」。在世界范圍內,槍械口徑可用英寸或毫米來表示。我國用米制,即用毫米作計量單位表示口徑值。

•膛線--槍膛內導轉彈頭的螺旋形凹凸結構稱為膛線。凸出來的稱為陽線,凹進去的稱為陰線。槍射擊時,彈丸在火葯燃氣壓力作用下,除獲得高速的直線運動速度外,還通過膛線獲得自轉角速度,使它具有足夠的飛行穩定性。膛線的條數一般為3~12條.膛線按截面形狀分為矩形膛線、梯形膛、弓形膛線、圓弧形膛線、多弧形膛線、多邊弧形膛線等。膛線按纏角(膛線上任意一點的切線與槍管軸線平行線的夾角)分為等齊膛線和漸速膛線。膜線按旋轉方向可分為左旋膛線和右旋膛線(一般槍械採用右旋膛線)。膛線一般用拉削、冷擠壓、電解加工、精密鍛造等方法製成。

•槍彈--一般指口徑小於20毫米,由彈頭、彈殼、發射葯和底火組裝在一起,通過槍管發射的彈葯。槍彈按使用性質分為:軍用槍彈和民用槍彈兩大類。軍用槍彈按配用的槍械分為:大口徑槍彈和普通口徑槍彈;按用途分為:戰斗用槍彈和輔助槍彈。民用槍彈,泛指非軍事目的使用的槍彈,按用途可分為:運動槍彈、工程用槍彈、輔助用和特種用途槍彈。

•開膛待擊和閉膛待擊--「開膛待擊」和「閉膛待擊」均用於自動武器。所謂開膛待擊指停射待擊時,槍機(炮閂)停在後方位置。當繼續射擊時,扣動扳機,槍機(炮閂)復進推彈入膛並閉鎖,然後擊針打擊底火。開膛待擊有利於延緩自動射擊時槍(炮)彈的「自燃」,但在發射瞬間,由於槍機(炮閂)向前復進時的撞擊會影響射擊精度。閉膛待擊指停射待擊時,槍機(炮閂)停在前方位置。此時,有一發彈進膛並閉鎖,如再次扣動扳機即可發射。閉膛待擊的優點是有利於提高點射中首發射彈精度,但易引起進膛彈的「自燃」。

•警用槍與軍用槍的區別--警用槍與軍用槍在殺傷對象、殺傷效果、結構形式、使用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別。從殺傷效果講,警用槍械分為致命型和非致命型兩種。致命型警用槍械多為軍用槍械。從槍械的結構合使用講,警用手槍與軍用手槍的主要差別是短小輕便、安全可靠、隱蔽性好、射程比較近。警用步槍、沖鋒槍對於軍用步槍、沖鋒槍來說,質量輕、槍管短、攜彈量少、有效射程近、殺傷威力小,並且一般採用折疊槍托。

㈣ 槍的口徑有哪些

槍械口徑從177 到50BMG 品種繁雜。

㈤ 幫我找一張巴西的MD-97突擊步槍圖片。

看看,是嗎

㈥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是允許持槍的

一、由於歷史和文化傳統原因,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巴西、泰國、葉門、澳大利亞、印度是

允許公民合法私人持有槍支的主要國家。

二、以下是關於各國私人合法持有槍支管理規定:

1、美國。

買槍每個城市都有很多專業的槍支販賣商,價格也不算貴。槍支嚴禁郵購,法律對槍支的種類作

出嚴格限定,M16這類軍用槍支禁止購買。轉讓美國允許私人槍支交易,但是賣者要通知相關機

構槍已賣出,購買者也要重新注冊槍支戶口。如果賣給非合法持槍者,或者替他人購買,要判處

10年左右的有期徒刑。追蹤每支槍都有固定編號,記錄了槍支的身份ID,持有者身份信息,有的

還備有彈道痕跡信息。警方甚至可以追蹤出哪一把槍打出了子彈。

2、巴西。

巴西是除了美國之外,全球死於槍擊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禁槍組織估計,巴西境內共有1750萬槍

支,除了10%屬於軍隊和警察外,其餘90%都在民間。25周歲以上的巴西人可以提出申請買槍,

但所有槍支必須登記,而且不能帶出室外。巴西槍支登記證的有效期為3年,非法持槍可被判處4

至8年監禁和罰款。

3、印度。

根據印度法律,如果通過警察部門審查,獲得槍支許可證後,公民可以持槍。由於政府審查條件

十分苛刻,一般很難獲得許可證。據統計,印度的私人槍支持有量高達4000萬支,其中85%是未

注冊且易於藏匿的小口徑槍支。由於印度女性地位低易受騷擾,在印度大城市以及富裕地區常可

遇到女性持槍。

4、泰國。

泰國允許公民申請持槍證買槍,是東南亞國家中平民擁有槍支數目最多的國家,槍殺案件居亞洲

之首。據內政部記錄顯示,泰國6900萬人口當中,已有620萬人擁有持槍牌照。泰國法律規

定,20歲以下的公民無權持槍,在公開場合帶槍違法,非法持槍可被判10年監禁,但這類刑罰很

少落實。

5、葉門。

葉門全國約有2100萬人口,但各類槍支高達約6000萬,曾被認為是世界上私人擁有槍支最多的國

家。葉門政府對買槍人的身份和數量沒有限制,但對槍支的使用有相關規定。近年來,為防止恐

怖襲擊,葉門政府發布公共場合禁槍令,私人持槍數量有了大幅下滑。

6、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曾經允許公民持槍,據統計,澳大利亞合法持槍人數高達76萬,還有25萬條非法槍支散

落社會。由於槍支暴力事件頻發,政府開始重視控槍,不但規定所有槍支僅用於比賽和狩獵,還

出資從公民手中原價回購槍支。澳法律不但對普通民眾授予的半自動武器牌照限量,還嚴格限制

手槍槍管長度、彈夾容量。

三、注意事項:

但在這些國家,涉槍犯罪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槍支管控越來越受到政府和民眾的關

注。東亞國家更加註重非法槍支問題,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均立法嚴格管制槍支。

四、(6)巴西軍用槍是什麼擴展閱讀:

允許合法持槍的大多都是發達國家的原因:

這原因其實是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來的無恆業無恆心的民本主義思想,而有了恆業,如何不受侵

犯是個問題,法制健全的國家,有國家機器保駕護航,但一個事實卻是國家機器不能保駕護航之

外,最嚴重的竟然是國家機器對本國人民的戕害,這樣公民們便只有拿起武器自己保護自己。

㈦ 現在各國的軍隊列裝的都是什麼步槍

首先告訴你槍械未必越新越好,被大量列裝的未必是最先進的東西,以下排行上的步槍全部是由實戰考驗過的,排行參考紀實頻道紀錄片,文字整理by me 1.前蘇聯AK47系列突擊步槍(AK74屬於AK槍族) AK47突擊步槍由卡拉什尼科夫於1946年設計定型,1947年被選中為蘇軍制式裝備.70年代初期,蘇軍為與美軍M16步槍抗衡,研製出5.45MM槍彈,1974年定型的AK74步槍與AK47內部結構相同. 2.美國M16系列自動步槍 M16是美國軍方給由阿瑪萊特公司的AR-15發展而來的步槍家族所指定的代號,設計師是尤金斯通納。它是一支突擊步槍,使用北約標準的5.56毫米口徑彈葯.M16曾經是自1967年以來美國陸軍使用的主要步兵輕武器,也被北約15個國家使用,更是同口徑槍械中生產得最多的一個型號. 3.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短步槍(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SMLE」)由恩菲爾德兵工廠在「李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正式命名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1903年投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朝鮮戰爭中是所有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 4.美國M1加蘭德自動步槍 M1式7.62MM半自動步槍是由美國人加蘭德設計的,故亦稱加蘭德M1式步槍。該槍是本世紀軍用步槍研製發展中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大量裝備部隊的第一支半自動步槍,該槍在二戰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5.比利時FN.FAL自動步槍 FN FAL(法文Fusil Aotomatique Légère的首字母縮寫,意為輕型自動步槍)步槍於1951年由迪多恩·塞夫開始研製,最初設計發射德國二次大戰中研製的7.92×33mm短彈,後由於美國研製的T65式7.62mm槍彈被選定為北約的統一口徑,也採用了7.62mm口徑。 6.德國毛瑟98K步槍 結合98b以及標准型毛瑟步槍的改進基礎上,在1935年德國正式採用Kar98k毛瑟步槍(Karabiner 98 kurz:Karabiner代表卡賓槍,kurz代表短的意思),成為納粹德國的制式步槍,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是希特勒最喜歡的步槍. 7.奧地利斯太爾AUG突擊步槍 AUG步槍是在196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的,其目的是為了替換當時奧地利軍方採用的Stg.58(FN FAL自動步槍)步槍。當時軍方提出的要求是:精度不低於比利時的FN FAL步槍;重量不大於美國的M16步槍;全長不得超過現代沖鋒槍的長度;在惡劣環境中使用時,可靠性不低於蘇聯的AK-47和AKM突擊步槍。原打算發展步槍、卡賓槍和輕機槍這3種槍型,後來又增加了沖鋒槍(使用9×19mm彈葯,正式名稱為AUG-9mm,也被人稱為AUG傘兵沖鋒槍:AUG-Para SMG)。 8.美國1903斯普林菲爾德型步槍 M1903式步槍,因其生產廠商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而得名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也有譯成春田步槍).是一種手動槍機彈倉式步槍.1903年命名「0.30英寸口徑M1903步槍」,作為美國軍隊制式步槍.是美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制式裝備. 9.德國stg44突擊步槍 StG44突擊步槍(定型投產時名稱MP44),是現代步兵史上劃時代的成就之一。是首先大規模裝備的使用了短葯筒的中間型威力槍彈的自動步槍.被稱為現代突擊步槍鼻祖. 10.美國M14自動步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使用的是M1式7.62mm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由於該槍質量較大,彈倉容彈量(8發)太少,故美國軍方在1944年提出以新槍替換它.1945年美國實施「輕型步槍研究計劃」.其主要要求是:口徑7.62mm,總質量不大於4.1kg,彈匣容量20發,配兩腳架,槍托能折疊.在整個研製過程中,美國數家兵工廠拿出了幾十種樣槍,還有一些外國槍也參與了選型.最後剩下4種槍進行嚴格的選型試驗:美國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研製的發射T65式槍彈的T44樣槍,英國恩菲爾德兵工廠研製的EM2樣槍,比利時的FN FAL自動步槍(命名為T48).試驗結果是,T48步槍名列第一,斯普林菲爾德武器公司的T44步槍位居第二.T44步槍是著名槍械設計師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M1式加蘭德步槍基礎上開始設計自動步槍.1957年5月1日,美國陸軍宣布正式採用T44步槍.美國軍方定型命名為M14步槍,1958年在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投產.M14步槍成為美國軍隊制式裝備,用來代替M1式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M1918式勃朗寧自動步槍.

㈧ 威伯利-斯科特左輪手槍的祖輩

左輪手槍的發明者柯爾特,181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少年時代他就愛玩弄槍械。16歲那年,他在旅遊途中,一時好奇地鑽進船艙去玩,對艙手操縱的舵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如果研製出一種像轉輪一樣彈倉可以轉動的手槍,一次可以裝填多發子彈,不就可以解決手槍連續射擊的問題嗎?於是,在旅遊途中,他就苦思冥想,構思出左輪手槍的彈倉結構。
旅遊回來後,他於1831年著手研製他的轉輪手槍。1835年,他獲得了第一個擊發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55年,柯爾特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扣壓扳機自行聯動完成待機和擊發兩步動作的手槍,這樣如果一發子彈突然瞎火,再扣動扳機後,另一發子彈就會對准槍管待擊,非常有實戰價值。
左輪手槍問世後不斷完善,終於成為兩次大戰中的搶手武器。英國、美國都對左輪手槍大批訂貨。加拿大、巴西、中國軍隊也都使用了左輪手槍。
柯爾特被人尊稱為「左輪手槍之父」。
在1898年軍用左輪推出之前,柯爾特的雙動左輪手槍確實不太走運。開始是1877年「閃電」左輪,接著是1878年「先驅者」雙動左輪,再到M1889式海軍左輪(及它的一些變型),這些左輪所採用的自動待擊裝置不可靠且易於損壞。 1905年特種警用左輪的推出改變了一切,該槍採用擺出式轉輪(最初出現在M1889式海軍左輪上)和一個新的可靠的閉鎖系統,擊錘不處於全待擊時不能擊發槍彈。這支槍非常象12年前推出的新式袖珍型手槍。
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發射口徑相當小的.32和.38柯爾特彈——兩種槍彈停止作用都不太好。1908年柯爾特特種警用手槍推出了.38特種型。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是一支可靠的武器,配用性能好的槍彈該槍會更好。柯爾特警用特種手槍一出現就被全國的警察部隊採用,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型號,如1927年的偵探特種左輪手槍。
史密斯-韋森於1908年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支手動退殼左輪手槍型號。該槍的閉鎖機構很象早些時候的小口徑手拋殼手槍(一個極成功的系統),它有一個三種方式的閉鎖系統(因此它的綽號叫「三重鎖」(TripeLock)),一個在槍管尾端,一個在退殼器桿前端,另一個在轉輪鎖扣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一批「三重鎖」賣到了英國,這些槍在當時被高度關注,直到今天還有一大批收藏者。這種槍的.44史密斯-韋森特種型(標准裝填)、.44俄國型、.44-40、.450Eley、.45II型和.45柯爾特型大約生產了20000支。 1915年推出的二型槍內部有一些變化,並且去掉了第三個閉鎖部件——轉輪鎖扣和笨重的槍管下突耳。在投產的前兩年,史密斯-韋森就為英國和加拿大製造了大約75000支這種新式手槍。預計美國會捲入戰爭,在史密斯-韋森總裁約瑟*韋森的領導下,工廠加速了用.45ACP彈的一個類似該手槍的試驗。
最後推出了新式的二型手動退殼槍,它改變了口徑,能裝固定在兩個半月形彈夾上的6發.45ACP彈。使它非常適合無底緣彈的裝彈和拋殼。在戰爭期間共製造了163476支M1917型史密斯-韋森手槍。這種槍在二戰期間重新服役並大量配發部隊。
大戰後,.45ACP彈手動拋殼槍特許為巴西製造。1926年三型槍開始為民用消費市場生產,又加入了笨重的槍管突耳。手動拋殼槍一直生產到1950年,這期間,只在二戰中有一段短時間的停產。

㈨ 軍用槍有那些

曾經被某國軍隊批量採用過的槍都可以稱為「軍用槍」,從這個概念上看,世界各國羅列個幾百種貌似也有可能。
比如我軍先後裝備的步槍有56式半自動、56式「沖鋒槍」(其實是自動步槍)63式自動步槍、81式自動步槍、95式自動步槍……還有相應的改型……
戰機:ppk似乎不是軍槍。

㈩ 伯萊塔92式手槍的發展沿革

1970年,義大利伯萊塔公司開始設計一種新型手槍,這個項目有三位主設計師:Carlo Beretta、Vittorio Valle和Giuseppe Mazzetti。在1975年,經過五年的研製和試驗後,9×19mm派拉貝魯姆(Parabellum)口徑的伯萊塔92型半自動手槍公諸於世。這種以伯萊塔1951型手槍為基礎而研製的新手槍是作為新一代的軍用手槍,滿足現代軍事部門和執法機構對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設計的。當時這種新手槍的最重要特點是:採用航空鋁材製成的底把——這是伯萊塔公司超過30年的冶金試驗的成果,此外還採用了伯萊塔產品傳統的開頂式套筒設計,容易分解和維護,15發的大容彈量彈匣,拉殼鉤還具有膛內有彈指示功能。
在剛剛推出不久,伯萊塔92手槍就在經過一番對比試驗後,擊敗其他競爭對手而成為某個國家的軍用制式手槍,但有意思的是,這第一支採用伯萊塔92作為制式手槍的軍隊並非義大利軍隊,而是巴西軍隊,此外還有極少量的伯萊塔92被提交到義大利的蛙人突擊隊試用。

閱讀全文

與巴西軍用槍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