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劈裂載入角什麼意思

巴西劈裂載入角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4-18 22:27:23

❶ ANSYS為什麼載入角位移時,結果都是直線位移

在求解完成之後,進入通用後處理器,--plot
results---contour
solu--nodal
solu
然後打開面板
查看位移的話,只需要查看節點的變形量或者位移就可以,點nodal
solution--dof
solution
後面的三項就是查看繞x
y
z
三周的扭轉位移的選項。

❷ 傳動軸靜扭試驗斷裂扭轉角度是什麼意思

斷裂時,主動側旋轉的角度就是斷裂扭轉角。
比如,輸入端(主動側,或者叫電機側)初始角度為0°,輸出端(被動測,或者叫固定側)是固定不動的,試驗過程就是輸入端載入開始旋轉,直至發生斷裂,斷裂時輸入端較起始位所旋轉的角度,就是斷裂扭轉角。
注意,初始角度為了排除掉系統間隙,需要選擇最開始產生扭力的點作為原點。

❸ 地應力資料在地質工程中的應用

地應力資料對地質工程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對地下工程來說,必須考慮地應力。

對於地應力資料在地質工程中怎樣應用的問題,還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以隧道工程為例,只把隧道襯砌看成是工程,而把隧道上覆岩體自重看作是作用於圍岩上的荷載,或把圍岩看成是在自重作用下冒落作用於襯砌上的荷載,這是一套荷載支護體系觀點。隧道工程實際上是以地質體做環境,以地質體做材料,以地質體做結構的一項特殊工程。它的穩定性主要受控於環境應力及岩體特性,環境應力是主要作用力,洞體圍岩是抵抗地應力的基本結構和材料。地質體是有自穩能力的,當洞壁應力差大於圍岩強度時,就會出現變形和破壞。為保證洞體穩定,可採用地質體改造的辦法提高洞體穩定性。這是一種地質工程觀點。在這一觀點指導下進行地下洞室設計時,必須有地應力資料和岩體強度資料。作為一種最簡單例子,現在取均勻地應力場圓形洞室洞壁圍岩穩定性判據來說明: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K為穩定性系數;σc為岩體抗壓強度;P0為地應力值。

式(5-1)表明,洞壁圍岩穩定性系數大小主要決定於岩體抗壓強度及地應力P0。當岩體強度太低或地應力太高時洞體首先從洞壁開始破壞,從而導致洞體失穩。根據這一觀點,當岩體強度不足以抵抗地應力作用時,可以採取加固圍岩、採用支護提高σ3或採取弱化洞壁圍岩中應力等岩體改造的辦法來提高圍岩穩定性。而對於荷載支護觀點來說,當支護強度不夠時維護支護穩定性的辦法,則要增加支護厚度和提高支護強度等,這完全是兩條路子。上述表明,地應力是地下工程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基本資料。正確的地下工程設計必須有地應力資料。

地應力對地質工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下面先從總的輪廓上討論一下,即地應力的力學效應。前面討論了岩體結構力學效應,現在討論地應力的力學效應。地應力的力學效應總的來說有如表5-4所示的一些內容。下面簡單展開地談一下。

表5-4 地應力的力學效應(地應力由低到高)

第一,對完整結構岩體來說,地應力可以改變岩體破壞機制。脆性岩體在高地應力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塑性,而且其破壞強度隨著地應力增高而增高,但它不是無限制地增大,達到塑性狀態以後,它將保持一個穩定值。有一些岩石在高壓下還可以轉變為流體,其強度不僅不增高,而且還降低。這在比較高的壓力條件下的地球深部和核爆炸的爆炸腔里可以看到。地下核爆炸腔周圍的最外部成彈性變形,往裡變為脆性破壞,再往裡有一圈緻密的,實際上是塑性化圈,在爆心裏面呈流體狀態。在隕石坑裡也可以看到岩石呈流體狀態,隕石坑裡的岩石都呈玻璃質狀態,其摩擦角接近於零,內聚力也很低,這是一種特殊狀況。一般的地質工程中見不到。變形模量也存在這種現象,隨著地應力增高變形模量增大。完整岩體里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裂隙,這樣岩體在低圍壓條件下的變形是結構面變形為主,即結構面變形為岩體變形的主要部分;隨著圍壓增高結構面變形逐漸減小,當應力達到一定水平,大約為8MPa,結構面就全部閉合了。壓力再增高時岩體變形則為岩石材料變形,但隨壓力增高彈性模量就接近於一個常數,而不變。這些現象表明,測量岩體力學性質時必須考慮環境應力水平。現在有些規程、規范規定試驗載入到多少多少,實際上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根據工程作用的最大應力水平確定最大試驗壓力,一般來說,試驗壓力應該高於工程作用壓力,這對於試驗成果分析來講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對碎裂結構岩體來講,地應力力學效應可以反映在以下六個方面:

(1)碎裂結構岩體內結構面在低地應力條件下起作用,而隨著地應力增高,結構面的作用逐漸減弱,而在高地應力條件下結構面便不起作用了,這個應力條件大體上是8MPa。

(2)在低地應力條件下,碎裂結構岩體力學性質的結構應十分顯著,而隨著地應力水平逐漸增高,力學性質的結構效應逐漸消失,這個條件大體上為岩體抗壓強度的1/2。

(3)隨著地應力增高,岩體破壞機制由受結構面控制逐漸轉變為受岩塊控制,即變為受結構體控制。

(4)隨著地應力增高,岩體破壞強度的結構效應逐漸消失,圖5-14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左圖是在單軸壓(無圍壓)條件下用劈裂法(巴西法)作的石灰岩岩塊劈裂強度與試塊尺寸關系,右圖為高圍壓條件下的試驗結果。試驗結果表明,無圍壓時試驗塊力學性質具有明顯尺寸效應,而在高圍壓條件下尺寸效應消失了。

圖5-14 不同圍壓條件下巴西法試塊試驗結果

(5)隨著地應力增高,岩體彈性模量的尺寸效應也逐漸消失。

(6)隨著地應力增高,岩體力學介質類型也在發生變化。低地應力條件下呈碎裂介質;高地應力條件下則轉化為連續介質,也就是說結構面不起作用了,起始轉化的應力條件大約為岩塊抗壓強度的1/2。

第三,塊裂結構岩體隨著地應力增高,其地應力效應反映在岩體力學性質和破壞機制的改變上。這就是隨著法向應力增加,其強度增大,結構面由滑動破壞轉化為啃斷破壞。但是作為一種力學介質來說,在工程所及的地應力條件下,其介質類型一般不會產生變化。

上述事實表明,我們在作岩體力學研究時,不要把岩體看成是孤立的,不變的。而它是隨著環境應力改變而不斷的變化著。特別是岩體內存在堅硬結構面時,這種變化十分明顯,也可以說岩體力學與其他連續介質力學的不同就在於岩體內存在有結構面。岩體力學規律所以千變萬化,就是因為岩體內存在有大量結構面。岩體的變形規律、破壞機制及力學性質與其他材料的區別,就在於岩體內有結構面作用。隨此,便產生了地應力的力學效應。所以我們把岩體結構力學效應與岩體力學基本規律等同看待。

第四,板裂結構岩體的板裂體實際上都屬於碎裂結構,隨地應力增高,切割板裂體的結構面力學作用消失,轉化為完整結構岩體;分割板裂體的軟弱結構面的力學作用很難消失,只是結構面強度逐漸增加,起伏的結構面則由爬坡轉化為啃斷。

下面進一步來討論地應力與地下工程的關系。很多人經常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地應力測了很多,在地下工程中怎麼用?實際上它與地下工程建築觀點有關。早期的地下工程建築觀點是荷載支護體系,這個觀念認為地下工程中的圍岩破壞塌落下來的地質體是作用於襯砌上的荷載,維護地下工程穩定的措施是襯砌。那麼作用於襯砌上的荷載怎麼求?基本的概念是圍岩不能自穩,在自重作用下是要塌落的,想方設法要找到塌落體高度,把塌落體的自重作為作用於襯砌上的荷載,來設計襯砌。這就是地下工程建築早期的荷載支護體系觀念,統治隧道設計理論達半個世紀以上的普氏理論是這一觀念的代表性觀點。隨著隧道建築經驗的不斷增加,許多人提出了異議,看出了普氏理論在地下工程中應用的不合理性。我國20世紀70年代曾出現過批判普氏理論的潮流,可是由於沒有找到合理的理論取代它,批判歸批判,使用歸使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應當指出,普氏理論對土體力學還是適用的,對於岩體力學就不適用了。8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厚壁圓筒理論在地下工程建築中的應用,逐漸地取代了普氏理論。應當指出厚壁圓筒理論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並非是從80年代開始的,錢令希教授在40年代就提出了厚壁圓筒理論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問題,不過當時是將自重作為岩體中的應力而應用,因此效果不好。80年以來採用了實測地應力作為環境應力,從而建立起了新的理論體系,今天已經取代了普氏理論。厚壁圓筒理論的基本點如下。

首先我們知道地下洞室圍岩中的應力與地應力大小有關,與圍岩的力學介質無關。不管是彈性的還是塑性的,其應力分布規律都具有下面公式所表達的形式: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符號示於圖5-15。地應力方向和大小對圍岩內應力分布有較大的影響,就拿洞壁應力狀態來說,在均勻應力場條件下,洞壁應力分別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P0為地應力大小。在雙向應力不等的條件下洞壁處應力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圖5-15 各向不等地應力條件下圍岩內應力分析計算草圖

與地應力最大主應力方向成處洞壁切向應力最大,徑向應力最小,即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σH為地應力的最大主應力分量;σh為地應力的最小主應力分量。

地質工程學原理

這里可以明顯看出,洞壁圍岩內應力分布是與地應力狀態有關。這就是說,地下工程建築中必須有地應力的資料。如果岩體是脆性破壞,則其破壞判據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式中K為穩定性系數。當K=1時,岩體抗壓強度如小於(3-λ)倍地應力值時岩體就要產生破壞,如地應力場是均勻的,即λ=1,則岩體強度小於兩倍地應力值時,岩體就要產生破壞。現在再來看,如果圍岩為塑性介質時,岩體的破壞判據應用下式表達

地質工程學原理

它的破壞點也應該發生在洞壁處。這時σ3r=0,則破壞判據變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洞壁穩定條件為

地質工程學原理

這也表明洞壁穩定性既與岩體強度有關,也與岩體內地應力大小有關。提出地應力在地下工程中有什麼用的同志可能忽略一個問題,他在用評價洞室穩定性的公式中,沒有直接出現地應力P0這個參數,因為過去在這些公式中沒有實測的地應力值,而是用自重(γ)乘上埋深(H)來代替地應力。這實際上也是考慮了地應力,只是由於沒有實測的地應力資料,不得已而用自重代替罷了。現在我們進行了地應力測量,有了實測資料,如上面所介紹的那樣,實際上地應力並不等於γH,有時甚至大於γH的兩倍或三倍。特別是在地下不深處有一個水平地應力集中帶,地應力就更比γH高了。而我們所修建的地下洞室要經常通過地應力集中帶,顯然不能用γH來代替。有一種情況可以用γH來代替,這就是地下洞室所通過的地區位於地應力鬆弛帶內,因為構造作用產生的水平地應力已經都卸除了,剩下的只是自重應力,在這種情況下用γH替代地應力是完全正確的。在中國來說,水平地應力多半是大於自重應力。如北京郊區大灰廠地下12m深度處,測得的最大水平主應力高達8MPa。二灘電站的水平地應力也遠遠大於自重應力。金川二礦區測得的水平地應力也遠大於自重應力。這樣的實例很多。這充分說明,在地下洞室穩定性分析中,不能簡單地一律採用γH來代替地應力。這樣我們在具體的地下工程設計中要注意下面兩個問題:

(1)洞軸線選擇時不要垂直於最大主應力,如果許可的話最好平行於最大主應力,避免洞壁受最大主應力作用。地下洞室不僅怕地應力大,而更怕應力差大。如果我們避開最大主應力,這就使得洞室受的應力差小些,對洞室穩定性有利。在高邊牆大型地下洞室建築中,更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2)我們習慣設計地下洞室形狀是圓形、圓拱直牆或馬蹄型的,總是長軸方向是垂直的,短軸方向水平,好像這是一種習慣,很少考慮地應力狀況。我們在金川遇到一個問題,二礦區的一個巷道,幾乎是沒有不破壞的,經過採用很多辦法來支護,但仍然破壞,這是為什麼?著者認為是與地應力狀態有關。金川的水平地應力比垂直地應力大2~3倍,在這種情況下洞室的短軸方向受到大的地應力作用,而長軸方向受到小的地應力作用,這是最容易破壞的,從結構設計來講這是不合理的。因此在1977年我們到現場工作時,曾向他們建議巷道長軸應放躺下,與最大主應力方向平行,洞子的截面形狀,即洞的長軸與短軸之比應該與最大主應力與最小主應力匹配。這一點在地下工程設計中非常重要,所以出現上述不合理的情況,與長期以來把垂直應力看作是最大主應力有關,而過去我們也沒有接觸過這么多水平應力大於垂直應力的情況。還應該指出,最大主應力和最小主應力的分布並不是垂直的或水平的,而是與水平面成一個角度,這種情況下洞子應該怎麼放?如果是一個單個洞子恐怕要從結構上想辦法,即開挖洞形與使用洞形不一定一樣。開挖洞形剖面可以是傾斜的、橢圓形的洞形,而使用的洞形應在裡面加一襯砌層作成所需要的洞形。如果是洞室群,像電站地下廠房那樣。洞室群總體排列應該與地應力分布相適應,洞室群長軸方向應該與最大主應力方向平行,短軸方向應該與最小主應力方向平行,它所形成的整體形狀應該與地應力的三個分量的比值相匹配。這樣可以避免掉地應力造成的麻煩,其內部的個體建築才能比較穩定。這也是一種優化設計方案。

上述的地應力與地下工程的理論,不僅適用於與平卧的地下洞室,也適用於直立的豎井和鑽孔設計中的穩定性檢核。在高地應力地帶的豎井和鑽孔在圍岩強度不高,應力差過大時,或者出現縮徑變形,或者出現井壁和孔壁破裂,導致豎井和鑽孔破壞,不能正常應用,這種事故在礦山和採油井、采氣井、采水井等地質工程中經常見到,為了避免事故,應在設計中進行井壁和孔壁穩定性檢查。

❹ 載入中是什麼意思

是指系統在緩沖,數據正在載入,正在讀取數據;
出現這個情況,建議先清除一下電腦中的垃圾與瀏覽器的緩存;
在電腦屏幕的左下角按"開始→程序→附件→記事本";
把下面的文字復制進去(黑色【 】部分,全部),
點"文件--另存為",路徑選"桌面",
保存類型為"全部文件**",文件名為"清除系統LJ.bat",就完成了。
記住後綴名一定要是.bat。ok!
你的垃圾清除器就這樣製作成功了!

❺ 最大正應變理論與岩石抗拉強度

根據正應變理論,岩石發生張性破裂的原因,是受拉伸應力作用,產生延伸應變ε達到了一定的極限應變ε0,其所需的拉伸力強度,稱為抗拉強度,在簡單直接拉升實驗測試中抗拉強度σt(MPa)為: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P為總的拉伸力(N);A為受力面積(m2)。

依據式(1.27)E=σt/-ε0(GPa)、σt=-ε0E由直接拉伸實驗可確定拉張狀態下的彈性模量值。

抗拉強度又可由室內間接試驗法求得。計有劈裂法,亦稱線荷載試驗法,或稱巴西試驗;點荷載抗拉試驗法;柱狀試件彎曲法;抗壓試驗中的壓致張裂破壞。

線荷載試驗:在壓力機的承壓板上,通過橫卧圓柱體或立方體試樣的軸對稱面,將其上下放置墊條,使所加壓力變成線布荷載,使試樣中產生垂直於荷載作用面的拉應力,其抗拉強度,可按下列彈性理論公式計算

對於圓柱體試樣:

對於立方體試樣:

式中:Pt為試樣破壞時的豎向總壓力(N);π為圓周率;D為圓柱體試樣的直徑(m);l為圓柱體試樣長度、立方體試樣的邊長(m)。

點荷載抗拉試驗法,是賴奇米尤治(D.R.Reichmuth)1962年提出,該方法有二,其一,將長度大於直徑的圓柱體橫卧於壓力機的承壓板上,在柱狀試樣垂向的軸面上下,垂直軸面方向,各放一淬硬鋼棍,形成點荷載。試樣的抗拉強度,按賴奇米尤治所建立的下述經驗公式求算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其二,採用圓盤形試樣,其直徑約0.05m,厚0.02~0.03m,將其平放在試驗機的墊板上,上下為半球形裝置,對試樣圓心,施加點荷載,按賴氏下屬經驗公式求算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t為試樣厚度。目前我國尚無圓盤點荷載抗拉的成果報道。

彎曲法抗拉試驗,即為材料力學中通用的彎曲梁試驗方法。試件為0.05m×0.05m×0.30m的柱狀體,可用中點載入,又可用三分點載入。由於載入方式和斷裂位置不同,按照材料力學中梁的彎曲理論求解,計算式規定如下

中點載入,在梁中點斷裂時

不在梁中點斷裂時

三點載入,在梁中段三分之一內斷裂時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斷裂在兩個著力點外側

式中:l為兩支點之間的距離(m);b為梁寬(m);h為梁高(m);x、y為斷裂線至最近支點的距離(m)。

彎曲抗拉試驗法的兩種載入方法比較,中點載入法比三點載入法所得的成果數值大。由於岩石存在有成岩造成的缺陷或構造性的隱微損傷,並非假設的均質各向同性體,在中點載入時最大應力局限於緊靠載入點以下很小的區域,三分點載入是最大應力作用范圍增加,使岩樣中薄弱部位受臨界應力作用的幾率增大的反映。

抗壓試驗中壓致張裂破壞的抗拉強度。在岩石抗壓強度試驗中,採用單軸或三軸試驗法,均出現了岩樣平行最大作用力方向的壓致張裂破壞,注意和取得了這種破壞形式的抗壓強度比其他破壞形式的抗壓強度低,沒有利用此資料進行抗拉強度研究。在抗壓實驗中,已進行了岩樣垂向和側向變形資料的搜索。依據最大正應變理論,發生張破裂,是壓致產生側向負性應變-ε3達到了極限ε0所致。張應變控制下的張破裂力學強度判據,可根據廣義虎克定理

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在工程中應用

式中:ν為泊松比,岩石發生破壞時側應變與軸向應變之比。

因為σt0E

所以σt3-ν(σ12)

則以│σ3-ν(σ12)│≥σt為判據,滿足這一條件,岩石發生張破裂。這一判據對研究水庫誘發地震和地下工程中的岩爆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岩石樣品的抗拉強度可採用多種試驗方法測定,其強度隨著測試條件和試樣形態等因素影響而變化,但起決定作用的是其內部因素、是岩石成分與組織結構上的缺陷、列次構造運動中遭受的損傷以及其展布與作用力矢量關系等情況而變的。故其測試強度,只能說採用某種測試工藝對某種態勢特徵試樣所測得的成果,其出現差異是正常現象,在運用試驗成果時,應詳細剖析試驗所反映的信息。為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河海大學與長沙礦冶研究院作出系統試驗比較如表2.1。

表2.1 不同試驗方法測定的抗拉強度值(MPa)

石膏材料和岩塊的試驗成果均顯示著彎曲法測定的抗拉強度最大,劈裂法成果最小,直接拉伸法介於兩者之間。石膏材料製成的試樣具較好的均一性,各種測試方法所得成果具有可比性。與其抗壓強度比較,劈裂法測定的抗拉強度接近於理論關系。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用同一樣品分開,分別作對應的軸向拉伸法抗拉試驗和劈裂法抗拉試驗以進行比較,所得成果列表2.2。

表2.2 直接拉伸法與劈裂法抗拉強度對比試驗成果

表中成果有近似相等,又有相互間有大有小的差異,說明測試方法不同的影響,不及試樣本身所存顯與隱微缺陷所造成影響那樣明顯。長江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的科技試驗人員在進行抗拉強度不同試驗方法比較試驗研究時,在對軸向直接拉伸法試驗過程仔細觀測研究中,取得如下非常寶貴的難得成果,在作白雲質灰岩軸向拉伸法平行試驗時,其第八組岩樣中的1-24(2)樣品存有垂直軸面的橫向隱微裂隙,測得的抗拉強度為3.233MPa。第11組岩樣中,5-17(1)樣品,亦存在有橫向微紋裂隙,其抗拉強度為0.051MPa。5-25(2)樣品,為平行軸面的縱向縫,其抗拉強度為4.213MPa。橫向隱微裂隙,具魚鱗狀構造特徵,屬受構造作用力產生蠕變所致,其鱗片末端,為聯接鎖閉橋端突起部位,具一定抗拉強度值,而鱗片面僅為微弱的范德華爾斯力,所以,總的等效性抗拉強度低。由於岩體中存有原生或後期構造作用所形成的缺陷,對抗拉強度的影響特別敏感。作用力與弱面的關系,決定於岩石抗拉強度不均一的各向異性,使抗拉試驗成果分散性大,沒有一致的規律。一般情況,拉力垂直於軟弱面,抗拉強度最低;平行於軟弱面,抗拉強度最高;與軟弱面斜交,則其強度介於兩者之間。成果如表2.3。現摘李鐵漢、潘別桐先生《岩體力學》書中有關資料如表2.3。

表2.3 幾種岩塊抗拉強度的各向異性

變質岩的片理是在一定高的溫壓條件下,形成新的結晶礦物,並富集成定向線型排列的面狀分布,成為軟弱結構面,在此面上既有分子結晶面的黏接,又有晶粒的嵌接,所以垂直軟弱面拉伸,仍可測得較高的抗拉強度值,由於軟弱面上礦物成分有軟硬差異及其隨機分布多少不同的特性,所以,成果的分散性和差異性大。拉伸力與軟弱面交角關系的不同,在宏觀上仍反映其一定的規律性。

岩體受歷次構造運動作用產生破裂損傷後,其裂隙節理面不能傳遞拉力。節理裂隙處的抗拉強度為零,這已為中外學者所公認,也為前述拉伸試驗成果所佐證。因而,岩體中存有與拉應力方向垂直和斜交的斷裂結構面,其所在部分面積的抗拉強度為零,僅未受損傷面影響的部分存有抗拉強度,成為整個岩體抗拉強度所需最小能量定理的真正症結。總體的抗拉強度實為等效強度值。一般而言,岩體中的節理是隨機性的,抗拉強度試驗成果分散性顯著,從微觀試驗成果描述宏觀岩體抗拉強度特性值是不可能的。以簡單的試驗資料,去判別大比例尺、大非連續體抗拉特性的方法不可能,這是反應力應變岩石力學研究微宏轉換不可能定理。某種岩石某一自然背景條件下的岩樣拉伸試驗成果,只適用於其所反映的特定條件,並在試驗工作中,對試驗斷裂面進行詳細描繪統計,釐出其有效的抗拉麵積,求出該岩體在該背景條件下的抗拉強度值。對所面臨的工程岩體,須進行工程地質的系統工程研究,研究成岩建造所鑄成的缺陷,歷次構造運動所形成的損傷,每期運動的主應力場方向、主應力轉換情況、現代的主應力場、目前的應力狀態、反應力活動特性及其強度的大小;進行區內節理斷裂的詳細統計與作赤平投影等密度圖,了解節理發育的組數與其展布特性,據以進行節理的配套組合,掌握各組節理發育強度,可能隱存的微細結構面。進行節理追蹤性的連貫率調查統計,以及垂直與斜交拉力方向節理連貫及搭配情況的測量統計,確定宏觀拉應力場中具有抗拉強度那部分岩體所佔的百分比,採用該情況下岩樣測試中此岩體所處狀態下的岩石抗拉強度值,即可求出該岩體中具有抗拉強度那部分岩石所形成的總的抗拉強度值,此值經總拉伸面均分處理,即可得精確的等效抗拉強度值。以精確的等效抗拉強度值求出抗拉阻力與拉力之比,所得的強度系數基本可信,據以作出穩定情況判斷的評價是可靠的。在反應力應變研究中,抗拉強度系數,是設計與工程實施中的基礎。但面對這一力學問題,如果不採用上述對岩體的統計描述法求解岩體的等效抗拉強度指標,僅著重於試驗和對岩體復雜情況的描述與計算,將遭遇大偏差而陷入失望。

❻ 請問英雄聯盟熟練度那個標志,就是載入框框左上角的那個標志怎麼得!

那個是榮譽評價系統的顯示標志……就是每局對手或隊友給的評價(給力的隊友、可敬的對手等)
綠色的緞帶獲得方式是40的榮譽值
藍色的是50的榮譽值
黃色的是70的榮譽值
紅色當然是100的榮譽值
---------------------------------------------------------------------------------------
初步估計演算法應該是每天的前3-5次贊不扣你本身的榮譽值.跟局數掛鉤.分別為4種 每一種都有固定次數
以外的就要扣0.5 隊友獲得0.5
給對手的自己扣0.5 對手獲得榮譽值為1
如果給同一個對手或者隊友扣的不變 而隊友或者對手獲得的會變低
沒懂的同學我舉個簡單的列子 比如獲得的條件是2 那麼1-1+1=多少呢. 1-1-1-1+1=又是多少呢.你們總是給予你們又能獲得多少?
著就是你們100多個贊卻沒有榮譽緞帶的原因

❼ X射線衍射譜中高角區衍射峰常出現劈裂,請說明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這個還不算是很高角度。高角度衍射峰出現劈裂大概有兩個大方面的原因:1.測試的儀器造成。我們知道X射線是陰極轟擊陽極靶材後產生的,這其中我們想要利用的是Kα1線,但是大多儀器未加單色器等的限制,導致會有Kα2或Kβ線沒有被過濾到,也會照射到被測物質中,從而產生相應的衍射圖,幾種光伏波長不一但相近,所以會看到劈裂的情況。2.物質本身物相成分造成。之前接觸過的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假設你是想要合成物相A,但是由於合成條件控制不夠嚴密,導致會產生多種物相,假定為A1和A2。A1和A2分屬不同物相,但各晶胞參數在數值上差異較小,那麼其衍射峰也會出現劈裂現象,所看到的衍射峰現象可能是A2和A1在衍射過程中的疊加效果。

❽ 載入宏是什麼意思

載入宏又被稱為擴展宏,是通過增加自定義命令和專用功能來擴展 Microsoft 系列辦公軟體功能的補充程序,滿足用戶自身需求,或作為商品向公眾發售,它是Microsoft Office 辦公軟體的一項重要功能,屬於辦公件自身功能之一,不需要另行安裝軟體。在 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Outlook、InfoPath、Publisher 七件套中,除InfoPath都能自定義載入宏,可從 Microsoft Office 網站或第三方供應商獲得載入宏,也可使用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編寫自己的自定義載入宏程序,用戶製作的宏文件可以像Office製作的普通文檔一樣進行保存、打開、復制、與他人分享等。載入宏對於專業從事辦公軟體操作的人員非常重要,熟練掌握載入宏,可以讓操作人員從繁重的數據處理工作中解脫出來,載入宏的運用可以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一、載入宏的分類
1、按擴展名分類:載入宏文件可以是軟體自帶的,即自帶載入宏,例如Excel中的查詢向導,分析工具庫等。與自帶載入宏對應的則是自定義載入宏,即用戶自已利用辦公軟體或其他工具軟體編輯的宏。自定義載入宏泛指一類宏,由製作軟體的不同帶有不同的擴展名,例如Excel的宏文件2003版以前的後綴為.xla,2007版後的後綴為.xlam,Word的宏文件後綴為.docm,PowerPoint的為.ppa等。
2、按編輯位置不同的分類:Office辦公軟體中,編輯宏使用的軟體簡稱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快捷鍵ALT+F11,可以通過快捷鍵直接由辦公軟體界面切換到編程界面)。按編輯位置來說,以Excel可供編寫程序的位置種類最齊全,Excel可以在表頁(sheet)上添加宏,也可以在工作薄(Workbook)上添加宏。這兩個地方的宏都是隨事件起動宏,且稱為事件宏。
二、載入方式
用Office辦公軟體上的VBA設置的載入宏與普通文件很相似,不同之處就是多了一個載入過程。有宏沒載入的文件叫帶宏文件,不是載入宏。載入方式大同小異,除InfoPath外,都有大致相同的步驟:先編制命令載入過程,再添加子程序,設置工程屬性,將頁保存為宏文件,在軟體中調用。完成了以上五步,以後在打開軟體時,宏就自動隨軟體一起啟動了。
1、編制命令載入過程
載入過程是將命令添加到菜單,工具欄或快捷菜單的程序。載入可以是往菜單中添加,也可以往工具欄或快捷菜單中添加,添加的可以是已有的菜單也可以是新建的自定義菜單。添加內容包括命令名稱,命令代表的功能宏,命令提示,命令圖標,菜單分隔線,命令快捷鍵。添加載入過程的程序編輯位置,通用方式是將菜單載入放入能自動運行的子程序Sub auto_open()中,這也是許多病毒的起動方式。對Excel和Word又多了一個選擇,可以放在事件中。Excel可以在ThisWorkbook 的Private Sub Workbook_Open()事件中添加載入。在Private SubWorkbook_BeforeClose(Cancel As Boolean)事件中添加卸載。Word可以在ThisDocument的Private Sub Document_Open()中添加載入。在Private Sub Document_Close()中添加卸載。載入過程除單菜命令外,還包括環境判斷,條件限制,裝載提示,容錯處理,聯機幫助等。聯機幫助需要用專門的軟體先製作chm或hlp文件,在載入過程序中設置關聯即可使用。載入宏有了載入過程就可以與軟體自帶的菜單不僅使用一樣,看上去也一樣。初初一看還以為是Office自帶的菜單。宏用起來是否方便,載入過程很重要。
2007版前的Office需要自已設置各種菜單命令,2007版開始可以通過「Excel 自定義.exportedUI」文件來添加命令到工作區。為了兼容各不同的版本,加上版本自動選擇語句就行了。
2、添加子程序
子程序有Private Sub和Public Sub兩種類型,一般需要給其他程序調用的都設置成Public Sub,Private Sub不能被其他子程序調用,只能被命令支配。在菜單中命令對應的就是實現各種作用功能的子程序。接下來就是編輯子程序,最簡單的編輯子程序就是打開錄制宏,然後在辦公軟體上操作。錄制的宏就是一個子程序。為了方便使用,子程序除了分模快,還要分菜單。將對Excel本身功能擴展的子程序,集合成通用菜單,放在工具欄或快捷菜單中。通用菜單,是對所有Excel表都可以使用的。將只用於特定工作的子程序,集合成專用菜單,放在菜單欄中。專用菜單,最能體現宏的強大,高效。但它只能對放在指定位置的特定的表進行操作,有時只能用在某台電腦上或者只有特定的登錄用戶才能使用。區分通用與專用的意義就顯示出來了。要用專用宏就要看說明書,或向宏設計人學慣用法,了解文件存放路徑等。專用宏除了分模塊,分菜單,甚至還要分文件。載入宏,就是一個文件,是要佔內存的,若要節省內存並加快 Excel的運行速度,卸載不常用的載入宏就很重要,分文件的意義就在這里。在編輯子程序時要注意稱謂的變化。
3、工程設置
工程中要設置的內容具體如下:
(1)載入屬性設置包括:設置工作表,工作簿屬性,VBAProject的屬性。Office各軟體之間會有些不同。例如Excel需要設置帶宏的表不可見,否則可見到表,PowerPoint保存成宏就不可見,Word則設置了密碼,不僅表不可見連工程都不可見。這些特點是編程人員需要注意的。
(2)設置工程密碼,對Excel很方便下次想改程序,雙擊就會提示密碼輸入 ,就可以修改。同樣的做法Word會顯示工程不可見,因此想下次修改程序,就不能設置。如果想保密讓Excel工程不可見,可以用二進制編輯器對載入宏文件進行修改,讓工程不可見
(3)引用是擴展插件的,如2003excel的spreadsheet是11.0版的,不能切換顯示三個sheet表,而12.0版可以,如需要這個功能就在引用中調整。
(4)數字簽名:就是添加數字證書
4、保存為專門的宏文件
載入宏實現了宏與數據的分離,將只能用於某個表的宏,變成了對所有表格都可以使用的宏。身份也由帶宏文件變成了載入宏。在Microsoft 系列辦公軟體中載入宏文件與普通文件比較只是多了VBA編輯的宏,但文件後綴是不同的。如Excel的宏文件後綴為.xla,Word的宏文件後綴為.docm,PowerPoint的為.ppa等。在資源管理器中,可以看到這類文件的圖標右上角會有個紅立方。在編好宏後將它放在自已指定的文件夾,注意在使用別人的宏時,系統會建議存放位置,但最好放在自已指定的位置,理由有三條:一系統文件夾不好找,二防止系統重裝丟失宏文件,三方便修改文件。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有菜單上有「保存」命令,用來保存編制的宏文件。
5、在軟體中調用宏
保存的宏就可以調用了,不過Office 辦公軟體七套件之間都有些許差異。例如:2003版Excel進入菜單/工具/載入宏/瀏覽,點擊瀏覽,找到宏存放位置,點宏文件,確定,菜單就顯示出來,下次打開EXCLE時,宏菜單會自動載入。要去掉宏菜單,進入Excel進入菜單/工具/載入宏,去掉列表中的鉤就可以了。如果載入宏設置了卸載,菜單馬上就會消失。如果沒有設置,菜單仍然顯示,但不能用,關閉軟體再打開菜單就消失。下次想用,打上鉤就又出現了。2003版PowerPoint要先進入注冊表注冊DebugAddins,再調用。具體操作如下:點擊/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確定;進入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Office\11.0\PowerPoint\Options,11.0是ppt2003的版本號,PPT2010的版本值是14.0;選中Options,右擊:新建\DWORD值,命名為「DebugAddins」,雙擊新建的DebugAddins,出現編輯雙位元組值(DWORD)的窗口,設置數值數據為1,關閉注冊表。注意,以上操作都是在ppt關閉時進行;打開PowerPoint,進入VBA窗口工程資源管理器,就可以看到編輯界面了,剩下的就是編代碼了;宏編好後,設置屬性,添加數字簽名(不添加打不開),將文件保存為ppa,然後進載入項添加。(ppt的載入宏無法修改保存,每次修改都要再起個名字保存,如果不想弄亂名字,就需要關掉ppt後,再刪除原宏,將新保存的宏改名再調用。最佳的方法是掛個專用宏,專用宏將修改的過程導入,然後新開一個ppt文件,導入過程,去掉載入,新ppt覆蓋原宏,重新載入。)2003版PowerPoint載入過程,只能用Sub auto_open(),去掉宏菜單需要去掉載入,重新打開PowerPoint。2003版Word以模板的形式存在,將載入宏設置成共用模板及載入項即可。
6、證書問題
數字證書有兩種,一種是用Office自帶工具製作的證書,一種找專業網站買的證書。無論哪種證書安裝之後,就可以在宏安全性「高」的情況下也能打開載入宏,沒有證書就只能選擇「低」。用別人編的載入宏有個安裝證書的問題。在遇到有證書的宏時電腦會提示安裝,標題叫「安全警告」,點擊:詳細信息/查看證書/安裝證書/是/確定,注意在「安全警告」中把「總是相信....」的小框鉤上。證書每個人都可以製作,進入Office工具,打開「VBA項目的數字證書」,填個名字就行了。證書也是一個文件可以從系統中導出,擴展名為.cer。安裝證書很簡單:進入VBA,點擊菜單/工具/數字簽名/選擇(在這里就可以看到「hhch」證書)/確定/確定。其實不帶宏的普通辦公文件,建議也添加數字簽名,可以防止病毒感染。
7、版本與兼容性問題
版本問題是載入宏共享要注意的首要問題。例如:同樣是2003版的Excel在模塊中加入了窗體,窗體採用了spreedsheet電子表。當在其他電腦上載入時就出現了無法裝載對象的提示,這都需要考慮兼容性。Office 97-2003同一軟體的載入宏,都基本相似。Excel 2007之後就有了變化。如果將功能區看成是載入命令的又一種新方式,則一切都變得很簡單。
Excel 2007之後,載入項是作為可選項由用戶自已決定是否添加,要使用載入宏必須先進入自定義功能區的主選項卡中加上載入項和開發工具。具體操作2007和2010等各版本稍有不同。並對執行外部命令作了一些限制,語法要求更嚴格一點,但大多數載入宏子程序不用修改就可以使用。此外載入宏是獨立的工能區「載入宏」主選項卡,且以前版本的菜單仍然以菜單的形式顯式,顯得與功能區其他命令格格不入。工具欄則以組的形式顯示在「自定義工具欄」,當打開其他選項卡後則看不到了。完全失去了老版本中隨時可見的便捷性。
2007之後,載入過程可以用自定義功能區的方式載入。方法有兩種:在不考慮與07以前的版本兼容的情況下,07之後的版本,是不會編輯載入過程的菜鳥的福音。進入EXCEL選項卡/從下列位置擇命令/點擊下拉菜單,選擇宏,在VBA工程未鎖定的情況下,有宏子程序存在,下面的大框中就會出現命令的名字。點擊新建選項,再新建選項組,選中宏子程序名,選擇添加(A)>>。一個自已的宏就添加到功能區了。在考慮與老版本兼容的載入方式的情況下,如果一個載入宏需要既用於07版之前,又用於07版之後,直接在載入過程中添加如下語句「If Application.Version = 14# Then End」(14#是2010的版本值),則新版本就會自動去掉載入過程。有了這個語句就不用看到難看的老版本菜單了,接下來就是動手建立自定義功能區來代替原菜單了。這里有一個小技巧,2003版之前的自定義工具欄是隨時可見的,到了07之後的版本被放在載入宏主選項卡,當選擇其他選項卡時就看不到了,失去了便利性。07之後的版本有快速訪問工具欄,可以將以前放入自定義工具欄的命令放到這里,然後設置成「在功能區下方顯示快速訪問工具欄」,便利性就又回來了。自定義的功能區可以導入導出。導出文件名:Excel 自定義.exportedUI當其他電腦也是07以上版本時只需要導入這個文件就可以了,不必再新建自定義功能區。最後再自定義工作區中的菜單會根據菜單自動調整排列方式和圖標大小。
8、載入宏的卸載問題
若要節省內存並加快 Office的運行速度,卸載不常用的載入宏是一個好辦法。卸載載入宏之後,其功能和命令都將從 Office 中刪除,但載入宏文件本身仍保留在計算機上以待重新載入。組件對象模型(COM)載入項,它在多種編程語言(包括 Visual Basic 、Visual C++ 和 Visual J++)中提供了附加功能。作為開發者,您可以在 Microsoft Visual Basic 幫助中查找有關設計 COM 載入宏的信息。開發和測試時,可以在使用載入宏的安裝程序之前在 Office 中載入或卸載 COM載入項。載入宏文件一般並不大,以Excel2010為例子空白表也就8KB,附加在表上的宏程序是以無格式文本存在,因此500KB的載入宏幾乎可以完成一個財務人員的所有需求。對於1GB以上內存的電腦沒有絲毫負擔。並且對打開Office也沒有什麼明顯影響。

❾ 圓盤試樣的巴西劈裂試驗

圓盤試樣對徑受壓的劈裂試驗(圖8-1),亦稱巴西試驗(Brazilian test),是典型的確定岩石抗拉強度的間接方法,也是岩石力學試驗規程推薦的抗拉強度測試方法[11,12]

圖8-1 圓盤試樣受集中載荷的劈裂試驗

圓盤試樣受集中載荷P,內部應力作為平面應力的彈性解是存在的[13],在載荷作用的直徑上,

岩石的力學性質

岩石的力學性質

圖8-1b給出了具體計算結果。這里以及後面的有限元計算均以拉應力為正,但有關試驗結果仍以壓應力為正。基於岩石抗拉強度遠低於抗壓強度的認識,利用剛性細圓柱壓條對圓盤試樣載入,使之沿直徑方向劈裂。利用其破壞過程中的最大載荷由公式(8.1)計算岩石的抗拉強度。不過壓條與試樣接觸處的壓應力極高,引起該處岩石的屈服碎裂。即試樣不是由中心起始的張拉破裂,與試驗原理不符。當然,利用平面或圓弧壓板代替圓柱壓條,可以改善載入處的應力狀態,不過試樣產生局部的塑性變形仍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巴西劈裂試驗測定岩石的抗拉強度與一般測試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三點彎曲、水壓致裂以及Griffith准則等,都是假設試樣斷裂時的載荷標志著承載能力最弱的局部達到承載極限。而圓盤試樣對徑受壓時,直徑上各點垂直於載荷方向的拉應力相同,而載荷作用方向的壓應力以圓盤中心為最小(圖8-1);而理論分析和試驗結果都表明,岩石在壓拉應力作用下,其抗拉強度隨壓應力增加而降低。這就是說,圓盤中心點是最不容易破壞的,因而巴西劈裂強度可能低於岩石實際的抗拉強度。文獻[1]指出,對壓拉強度比較低的材料,由於試樣並不從中心破裂,巴西劈裂強度會偏低。

文獻[14]利用剛性伺服試驗機進行巴西劈裂試驗以避免試樣的突然破壞。試驗結果表明,圓盤試樣首先在接觸點因壓應力集中而破壞,即使載荷在10°區域內分布載入也是如此,巴西試驗不能作為確定岩石抗拉強度的試驗方法;進而認為由於不同試驗方法確定的岩石抗拉強度不同,因而不能認為「抗拉強度」是一個「岩石力學性質」的參數。文獻[14]建議:If the tensile strength is required for some engineering or experimental purpose,the authors recommend that it should be measured with the same specimen geometry and loading conditions for which it is required.The value of the maximum stress may not be relevant because it is not the direct cause of failure.The value may have been miscalculated because of a disparity between failure initiation and total structural collapse or because linear elasticity theory was used.The value indicates,however,in terms of the apparent maximum tensile stress when failure will occur again in the same situation.If the test specimen must be on a reced scale,all dimensions should be equally reced and an estimate of the volume effect obtained.

不過,文獻[15]基於hoop拉伸試驗和直接拉伸試驗結果的比較,認為拉伸強度是一個很好的材料參數。hoop 拉伸試驗是在環狀式樣的內部放置兩個半圓壓板,千斤頂對這兩個壓板施加壓縮,從而對試樣產生拉伸。利用破裂載荷除以破斷面積作為岩石的拉伸強度。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在彈性力學的平面問題中,應力分布與材料的變形參數無關。但是,巴西劈裂試驗中圓盤內部存在壓拉應力兩種狀態,而岩石在拉伸、壓縮狀態下的變形特性並不完全相同,所得到的抗拉強度是一個偏大的估計。文獻[16]利用有限元進行的平面彈性力學分析表明,巴西劈裂強度需要依據拉伸彈性模量ET和壓縮彈性模量EC的比值進行修正;而泊松比系數的影響較小,可以忽略。數值計算時,依據ISRM建議方式在中心角15°分布載入。在ET和EC的比值為0.1、0.25、0.5時,修正系數分別為0.60、0.76和0.89。筆者根據文獻[16]中的圖表數據,得到下面的修正公式:

岩石的力學性質

圓盤的對徑壓縮方法主要有3種(圖8-2),也有用刃狀壓頭代替剛性細圓柱的。由於在劈裂過程中岩石和壓頭都會產生變形,且岩石的剛度各不相同,因而載入接觸處的曲率半徑的差異直接影響接觸應力和岩石的劈裂強度。分別敘述如下。

8.1.1 剛性細圓柱壓裂

利用剛性細圓柱壓裂圓盤試樣,間接測定岩石的抗拉強度是規程推薦的標准試驗方法。圖8-3是一組鉀質花崗岩的試驗曲線,使用直徑為3mm的鋼絲劈裂,都是沿中心線破裂,盡管破裂線未必平直。又規程[12]要求鋼絲直徑為1mm,在實際操作時略有困難。圖8-3中的載荷與位移的關系主要體現了岩石硬度及與鋼絲的接觸狀態。在載荷較大時也顯示了明顯的非線性特徵,相應於鋼絲逐步壓碎岩石的過程。

圖8-2 圓盤試樣巴西劈裂的3種方式

在利用鋼絲劈裂時,兩根鋼絲能否與試樣側面很好地線接觸,對試驗結果影響巨大。文獻[2]給出了113個花崗岩試樣劈裂強度的離散性,不僅包含了岩石材料的差異,也包含了試驗過程的誤差。對圖8-3中花崗岩共進行14個試樣的劈裂試驗,強度較低的5個試驗結果為同一人操作所得。

圖8-3 花崗岩試樣巴西劈裂壓縮變形與載荷的關系

大理岩硬度較低,鋼絲有時會切入岩石,試驗機因變形的突然增大而卸載,但試樣沒有整體劈裂破壞。出現這樣的情況多是鋼絲沿長度方向作用不均勻,或因試樣側面加工質量較差,或劈裂裝置與試驗機載入油缸之間的位置偏差。通常都是將試樣旋轉90°再進行一次試驗。對大理岩9個試樣的試驗,3個試樣初次劈裂強度分別為0.52MPa、0.65MPa和1.35MPa,沒有發生破裂;旋轉90°再次劈裂的強度分別為3.35MPa、2.64MPa和2.16MPa。另有2個試樣劈裂強度各為0.84MPa和1.06MPa,因試樣沒有沿軸線破裂,作為無效數據。有效的強度數據共有7個,其中一個為1.35MPa,明顯偏低。

圖8-4是上述花崗岩和大理岩的所有強度數據。

8.1.2 平板壓裂

對於軟弱岩石通常利用平板代替鋼絲進行劈裂,以避免鋼絲直接切入岩石。對於花崗岩這樣的硬脆岩石也完全可以利用平板進行劈裂,並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兩種方式得到的強度已在圖8-4中給出。由於減少了試驗環節,平板劈裂的離散性顯著減小。不過,對於花崗岩而言,平板劈裂時試樣不是從中間分成兩塊,而是中間破裂成不規則的多個小塊。

圖8-4 花崗岩和大理岩不同劈裂方式的強度

8.1.3 圓弧壓頭壓裂

利用圓弧形壓頭對圓盤試樣進行壓裂,固然可以改善載入局部的應力狀態,但試樣在整體破裂之前,與載入壓頭的接觸部位仍會產生較大的塑性變形,圓盤不再承受集中載荷,且內部應力分布復雜。文獻[6]的試驗結果表明,圓弧壓頭載入測得的抗拉強度最大,其次是平板壓裂的方式,鋼絲墊條壓裂的強度最小。其中,砂質泥岩圓弧壓裂測得的抗拉強度是平板壓裂的1.06倍,是鋼絲墊條壓裂的2.07倍;中砂岩圓弧壓裂的抗拉強度是平板壓裂的1.28倍,是鋼絲墊條壓裂的1.86倍。文獻[7]的試驗結果與此相同。圓弧壓裂得到的岩石抗拉強度與壓條壓裂的強度之比在1.47~2.29,差別顯著。

❿ 什麼是巴西劈裂

巴西劈裂,即劈裂試驗,是在圓柱體試件的直徑方向上放入上下兩根墊條,施加相對的線性荷載,使之沿試件直徑向破壞,測得試件的抗拉強度。

巴西劈裂試驗是測量岩石抗拉強度的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目前對岩體的巴西劈裂抗拉強度特性,主要從試驗和數值兩方面開展了力學參數和破壞方式隨層理方向變化規律的研究。抗拉強度是影響壓裂過程起裂壓力的重要參數, 對其測試主要採用巴西劈裂試驗進行。岩石抗拉強度的室內測定方法一般採用直接拉伸法和劈裂法。

(10)巴西劈裂載入角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巴西劈裂試驗的岩石試件直接拉伸試驗中, 由於夾持及保證拉伸荷載軸線與試樣軸線重合具有一定困難, 採用直接拉伸方法進行岩石抗拉強度測試相對較少, 而更為普遍的是採用劈裂法 (即巴西試驗法) 間接測定岩石的抗拉強度。

岩石試件直接拉伸試驗中, 由於夾持及保證拉伸荷載軸線與試樣軸線重合具有一定困難, 採用直接拉伸方法進行岩石抗拉強度測試相對較少, 而更為普遍的是採用劈裂法 (即巴西試驗法) 間接測定岩石的抗拉強度。

閱讀全文

與巴西劈裂載入角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8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6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8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10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50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8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9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53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9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5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9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7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