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哥倫比亞國家的簡稱是什麼
哥倫比亞共和國簡稱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olombia),國土位於南美洲西北部,西臨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東通委內瑞拉,東南通巴西,南與秘魯、厄瓜多,西北與巴拿馬為鄰。為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
人口主要以印歐混血為主。西部有沿海平原,為西、中、東三條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脈構成的高原,山間有寬闊的谷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錐,西北部為馬格達萊納河下游沖積平原,水道紛歧,湖沼廣布。哥倫比亞國內經濟、交通、旅遊業發達,為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
㈡ 哥倫比亞是哪個國家 哥倫比亞是個怎樣的城市
哥倫比亞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鮮切花生產國。
(2013·新課標)每年的情人節(2月14日),在美國銷售的鮮切玫瑰花多來自哥倫比亞。與美國相比,在此期間,哥倫比亞生產鮮切玫瑰花的優勢自然條件是氣溫較高。
(2013·新課標)哥倫比亞向美國運送鮮切玫瑰花宜採用航空運輸。
(2013·新課標)目前,墨西哥已成為哥倫比亞在美國鮮切花市場的競爭對手,與哥倫比亞相比,墨西哥開拓美國鮮切花市場的優勢在於運費低。
㈢ 哪些國家有別稱和來歷
奧地利 音樂之邦、中歐花園、綠色王國、滑冰王國
聯邦德國 香腸之國、酒花之國
瑞典 歐洲鋸木場
挪威 漁業之國、半夜太陽國、萬島國
梵帝岡 無理發店之國
英國 寫信王國、網球王國
荷蘭 鬱金香王國、風車之國、低窪之國、花卉之國、鮮花之國、青魚之國
冰島 冰火之國、漁業之國
芬蘭 千湖之國、長跑王國
盧森堡 紅土之國、鋼鐵王國、千堡之國、世界第七大金融中心、歐洲的綠色心臟
法國 鴿子之國
德國 褐煤之國
聖馬利諾 袖珍國家、國中之國
馬爾他 地中海心臟
阿爾巴尼亞 山鷹之國
保加利亞 玫瑰王國、舉重王國
馬其頓 眾湖之國
列支敦斯登 世外桃園
葡萄牙 軟木之國
羅馬尼亞 蘆葦之國
西班牙 旅遊王國、鬥牛王國
中國 絲綢之國、玉石之國、乒乓球王國
日本 拉鏈王國、地震之邦、酒徒天堂、醉人之國、櫻花之國、圍棋王國、柔道王國
寮國 印度支那屋脊
泰國 萬佛之國、白象之國、佛教之國、黃袍佛國
緬甸 佛塔之國、稻米之國、柚木之國
錫金 山頂之國
不丹 花卉之國
孟加拉國 黃麻之國、池塘之國
印度 孔雀之國、黃金玉石之國
巴基斯坦 清真之國、棉花之國
馬來西亞 錫和橡膠王國
新加坡 東方直布羅陀、獅城、花園城市國家、美麗果園、都市動物園
菲律賓 椰子之國
印度尼西亞 千島之國、羽毛球王國
汶萊 東南亞的科威特
馬爾地夫 無貓之國、宮殿之島、印度洋上的明珠
斯里蘭卡 東方十字路口、印度洋的珍珠、寶石之國、印度洋的寶石、紅茶之國
尼泊爾 亞洲山國、寺廟之國、神秘山國
塞普勒斯 黃銅之國、愛神之島
伊拉克 棗椰樹之國
科威特 金色的國家
葉門 宮殿之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油海七珍
澳大利亞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袋鼠之國、游泳王國
紐西蘭 畜牧之國、綠色花園之國、綿羊之國
西薩摩亞 火山群島、波利尼西亞的心臟和搖籃
諾魯 磷酸鹽之國、無土之邦
斐濟 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巴布亞紐幾內亞 極樂鳥之國
突尼西亞 歐洲的鑰匙、橄欖之國
利比亞 沙漠之國
埃及 金字塔之國、千塔之國、長絨棉之國
蘇丹 火爐國、風暴國、世界火爐、絨棉之國
衣索比亞 高原之國、非洲屋脊、東非水塔
塞拉利昴 鑽石之鄉
塞內加爾 花生之國
尼日 沙中之國、騮牛之國、鈾之國
奈及利亞 油棕之國
甘比亞 河之國
迦納 可可之國
肯亞 鴕鳥之國、人類的搖籃、東非十字架、東南亞米倉
加彭 木材之國、綠色金子國、綠金之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中非寶石、世界原料倉庫
安哥拉 非洲寶石
辛巴威 南部非洲糧倉
索馬里 非洲之角、駝駱之國、乳汁和沒葯之鄉
貝南 油棕之國
幾內亞 鋁礬土之國
喀麥隆 龍蝦之國
扎伊爾 中非寶石、原料倉庫
馬拉維 水鄉之國
盧安達 千丘之國、非洲的瑞士、常春之國
葛摩 香島
坦尚尼亞 丁香之國、劍麻之鄉
莫三比克 腰果之鄉
波札那 鑽石之國
模里西斯 印度洋門戶的鑰匙、印度洋上的明星
美國 籃球王國
加拿大 楓葉之國
哥倫比亞 拉丁美洲的門道
哥斯大黎加 美洲花園、南北美洲野生動物的橋梁
墨西哥 白銀之國、玉米的故鄉、陸上橋梁、仙人掌之國
巴哈馬 鳥類之國、加勒比的蘇黎世
巴貝多 珊瑚之國、飛魚之國、西印度群島的療養院
牙買加 森林和泉水之國、鉛土之國
古巴 世界甘蔗園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蜂鳥之國
格瑞那達 香料之島、太陽之島、海上仙境
委內瑞拉 蘭花之國
秘魯 玉米之國
巴西 咖啡之國、足球王國、人種的大熔爐、紅木之國
阿根廷 白銀之國
玻利維亞 南美洲的帕米爾、南美洲屋脊、錫之國、捧著金飯碗的國家
厄瓜多 赤道國
烏拉圭 紫色國家、遍地牛羊的國家
智利 銅礦之國、海角之國
蘇利南 鋁土之國
香蕉之國 宏都拉斯、巴拿馬、巴西、厄瓜多、哥斯大黎加
火山之國 日本、薩爾瓦多、瓜地馬拉
牛的王國 阿根廷、馬達加斯加、波札那
銅礦之國 智利、尚比亞
磷酸鹽之國 多哥、摩洛哥、諾魯
石油之國 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委內瑞拉
黃金之國 南非、哥倫比亞
巴西 咖啡之國、足球王國、人種的大熔爐、紅木之國
阿根廷 白銀之國
玻利維亞 南美洲的帕米爾、南美洲屋脊、錫之國、捧著金飯碗的國家
厄瓜多 赤道國
烏拉圭 紫色國家、遍地牛羊的國家
智利 銅礦之國、海角之國
蘇利南 鋁土之國
香蕉之國 宏都拉斯、巴拿馬、巴西、厄瓜多、哥斯大黎加
火山之國 日本、薩爾瓦多、瓜地馬拉
牛的王國 阿根廷、馬達加斯加、波札那
銅礦之國 智利、尚比亞
磷酸鹽之國 多哥、摩洛哥、諾魯
石油之國 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委內瑞拉
黃金之國 南非、哥倫比亞
㈣ 巴西被稱為什麼 巴西的別稱是什麼
巴西被稱為『足球王國』,另外因為巴西是世界山最大的咖啡出口國、生產國,所以巴西還有『咖啡王國』之稱。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初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國[3],1889年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1891年建立合眾國。1967年改為現國名。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
(4)哥倫比亞為什麼叫巴西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
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㈤ 「哥倫比亞」是什麼意思
「哥倫比亞共和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相連,北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
哥倫比亞是為了紀念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而命名的,意思是「哥倫布之國」。
其它地方叫「哥倫比亞」估計也是同一道理。
㈥ 哥倫比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哥倫比亞共和國國名:哥倫比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獨立日:7月20日(1810年)
國慶日:7月20日
國花: 冬卡特萊蘭——(蘭科)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自上而下由黃、藍、紅三個平行橫長方形相連而成,黃色部分佔旗面的一半,藍色、紅色各占旗面的1/4,黃色象徵金色的陽光、穀物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藍色代表藍天、海洋和河流;紅色象徵愛國者為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而灑下的鮮血。
國徽: 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中間是一頂「自由之帽」,象徵自由和解放。盾面上部為兩只象徵豐饒的羊角,中間一顆紅石 哥倫比亞國徽榴。哥倫比亞曾稱「新格拉納達共和國」,「格拉納達」在西班牙語中意為「石榴」。盾面下部的圖案描繪哥倫比亞西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盾徽上端為一隻美洲神鷹叼著月桂枝葉花環,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光榮;鷹爪下的綬帶上用西班牙文寫著「自由、秩序」,意為在秩序下實行自由。盾徽兩側各懸掛兩面國旗。
國家政要:總統阿爾瓦羅·烏里韋·貝萊斯(Alvaro Uribe),2002年8月任職。
自然地理:1141748平方公里(除島嶼和領海外)。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接壤,北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接壤,北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西部除沿海平原外,為西、中、東三條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脈構成的高原,山間有寬闊的各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錐,西北部為馬格達萊納河下游沖積平原,水道紛歧,湖沼廣布。東部為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上游支流沖積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赤道橫貫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為熱帶雨林氣候,向北逐漸轉為熱帶草原和乾燥草原氣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區屬亞熱帶,2000-3000米屬溫帶,3000-4500米屬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 哥倫比亞地圖
人口: 4209萬。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60%,白人佔20%,黑白混血種人佔18%,其餘為印第安人和黑人。人口年增長率1.79%。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聖菲波哥大(Bogota),人口649萬(2001年)。年平均氣溫14℃。
貨幣:比索>>>
簡史:古代境內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分布地區。1536世紀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稱新格蘭納達。1810年7月20日宣布脫離西班牙獨立,後遭鎮壓。1819年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領導的起義軍在波亞卡戰役獲勝後,哥倫比亞最終獲得獨立。1822年同今厄瓜多和委內瑞拉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9年、1830年委、厄相繼退出後,1831年稱新格蘭納達共和國。1861年改稱哥倫比亞九省聯邦。1863年又改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改名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境內巴拿馬省脫離哥倫比亞,建立巴拿馬共和國。
哥倫比亞以開采黃金歷史悠久、黃金製品精美而馳名世界,所以素有「黃金之國」的美稱。在哥倫比亞首都有世界上獨具一格的黃金博物館,在安第斯山中還有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湖泊——黃金湖,就連聖菲波哥大的最大機場也叫黃金機場。
黃金博物館坐落在波哥大城市中心的一片綠樹叢中,收藏印第安人各種黃金製品2.6萬件。展品中有各種造型美觀的裝飾品,從頭上戴的金簪,到脖上戴的項鏈;從串掛在鼻孔上的鼻環,到戴在手腕上的手鐲;從掛在胸腹前的方形金片,到保護男人下腹部的飾物,應有盡有。展品中的生產、生活用品有金鐮、金刀、金斧、金棒、金鈴鐺,以及金碗、金杯、金盤等。特別是「金人」和「金蟾蜍」格外引人注目。在一個長近20厘米的金制的木筏上,站著11個金閃閃的金人。姿態各異的金蟾蜍,表現了印第安人對這種生靈的崇敬心情,因為蟾蜍在印安人神話中是智彗的化身。
一些貴重的黃金展品陳列在一個叫「黃金大廳」的陳列室里。人們在漆黑的環境中走進展室,突然,燈光通明,在強烈燈光照射下,各種金器放出耀眼的光輝。置身其間,有如進入一座黃金宮殿。
行軍禮的哥倫比亞軍人
1821年至1822年同現委內瑞拉、巴拿馬和厄瓜多共同組成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29年至1830年委、厄兩國先後退出。1831年改稱新格蘭納達共和國。1861年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定國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1903年,巴拿馬省在美國策動下宣布脫離哥獨立。獨立後,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2002年5月,獨立人士烏里韋在大選首輪投票中以超過半數的選票當選總統,打破了哥兩大傳統政黨輪流執政的政治格局。
政治
根據憲法,哥倫比亞為中央集權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離。總統由直選產生,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議會是國家的立法機構。內閣是政府行政機構,由總統直接領導。實行代議制民主,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離;總統為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亦是武裝部隊統帥,由直接選舉產生,不能連任;恢復設立副總統;省市長改為直接選舉產生;保障人身安全、信仰、結社、勞動、思想和教育自由,以及國家負責使人權得到尊重。
經濟
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油、綠寶石為主要礦藏。已探明煤炭儲量約240億噸,居拉美首位。石油儲量18億桶,天然氣儲量187億立方米,綠寶石儲量居世界第一位,鋁礬土儲量為1億噸,鈾儲量4萬噸。此外還有金、銀、鎳、鉑、鐵等礦藏。森林面積約4923萬公頃。哥倫比亞歷史上是以生產咖啡為主的農業國。1999年,受亞洲金融危機等影響,經濟陷入6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2000年經濟開始復甦,之後,一直保持低速增長。2003年增速加快,建築業持續增長,電力需求加大,金融業勢頭良好,貸款和私人投資增加,傳統產品出口擴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遊中心之一,旅遊業較發達。2003年,外國遊客62萬人。主要旅遊區有:卡塔赫納、聖瑪爾塔、聖菲波哥大、聖安德列斯和普羅維登西亞群島、麥德林、瓜希拉半島、博亞卡等。經濟以農業為主,從業人口佔全國勞動力的一半。咖啡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產量和出口量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其他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香蕉、甘蔗、棉花和煙草。畜牧業較發達,牧場占總面積28.9%。礦業以開採石油和煤為主,是拉丁美洲主要產金國,鉑產量居世界第四位,綠寶石產量居世界首位。工業發展較快,其產值已佔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以上。以製糖、咖啡加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還有冶金、機器製造、汽車裝配、水泥、化學、煉油、石油化工等。旅遊業有較快發展。輸出以咖啡為大宗,占出口總額的50%以上;次為煤、黃金、石油、香蕉、貴金屬以及紡織品、服裝、水泥等。花卉出口次於荷蘭居世界第二位。輸入機器設備、車輛、工業原料和食品等。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航空運輸亦較發達。
寶石礦產
哥倫比亞是頂級祖母綠的代名詞,該地所產的祖母綠,顏色濃艷,每年出產數以千萬美元計的祖母綠到世界各地的市場,佔全球的祖母綠市場的一半。
外交
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外交重點是進一步密切與美國的關系,加強同拉美地區特別是周邊國家的合作,鞏固同歐盟的傳統聯系,增進與亞太國家的交流合作。
與中國關系:1980年2月7日,哥倫比亞同中國建交。
西班牙語為國語,多信天主教。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煤、金、鉑、鐵、銅、綠寶石等,此外還有銀、鋅、鎳、鋁土、鉛、鈾等。水力蘊藏量為5,000萬千瓦。森林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一半以上。
㈦ 哥倫比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哥倫比亞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Colombia),簡稱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檔綠寶石出口國,輪滑運動員的聖地,哥倫比亞人絕大多數信奉天主教,還有少數人信奉基督新教。
哥倫比亞原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831年改名為新格拉納達共和國,1861年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改稱現名。
5、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檔綠寶石出口國,其出口量佔世界總供應量的50%-60%。1998年出口綠寶石超過900萬克拉。1998年哥倫比亞黃金產量為19噸,居世界第19位,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0.7%。2000年哥黃金產量曾達37噸,近兩年有所下降,2002年為20噸。
㈧ 哥倫比亞與巴西是同一種語言嗎
哥倫比亞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因為哥倫比亞是原西班牙殖民地,文化上受西班牙影響很深,說西班牙語的人口佔多數,所以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
巴西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
㈨ 關於哥倫比亞
首先說說哥倫比亞這個詞的來歷.哥倫比亞是西班牙人為了紀念他們國家偉大的航海家、美洲大陸發現者哥倫布而命名的.
哥倫比亞國家和美國的哥倫比亞特區,在16世紀的時候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他們的名字都是由西班牙人命名的.所以出現了相同的名稱.
金三角樓主已經很清楚了就不多說了.
在拉丁美洲其實還存在有一個銀三角.所謂銀三角,是指拉丁美洲毒品產量集中的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所在的安第斯山和亞馬遜地區。這一地帶總面積在20萬平方公里以上,由於盛產可卡因、大麻等毒品而聞名,所以從70年代起,被人們稱之為「銀三角」。而銀三角中又以哥倫比亞的毒品最多、最為出名.所以世人有把金三角和南美的哥倫比亞並稱為世界兩大毒巢之說.
㈩ 巴西的由來是什麼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流亡巴西。拿破崙戰敗後,葡王室重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則留在巴西擔任攝政。
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執政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為現國名。1985年1月,軍政府下台。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
(10)哥倫比亞為什麼叫巴西擴展閱讀:
巴西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居世界第五。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
巴西是里約集團、南方共同市場、南美進步論壇和20國集團成員國,與阿根廷和智利並稱為ABC國家。巴西是金磚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