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西政府將首都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的原因是什麼
1、加強對內地的開發。
2、加強對內地的管理。
3、避免出現城市環境問題。
巴西南富北窮,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的一片荒原上選中了新都的地址,決定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這里,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完成遷都工作。
巴西中部地區土地貧瘠,雨量不均,歷史上又未進行過開發,經濟十分落後。遷都後,巴西以新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發展科技的新路子,改變了國內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巴西利亞由當年十幾萬人口的小城,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1)巴西的首都為什麼遷都擴展閱讀:
巴西的建都歷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
⑵ 巴西為何要把首都從繁華都市遷至內陸高原
巴西之所以會遷首都,那是因為原來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它的城市化水平過高,造成了人口壓力太多,因此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比如說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社會民生問題。因此為了能夠緩解這種城市壓力,巴西政府決定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往巴斯利亞。後來的事實證明,巴西當時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樣做一來可以緩解了巴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內陸經濟的一種發展,也讓巴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一種改善。
而巴西利亞相對於里約熱內盧來說,它位於巴西的內陸地區,雖然說位於高原上,但是它的整個地形地勢都是比較平坦的,這有利於建造一個新的層次,同時巴西利亞附近水陸資源非常的豐富,無論是降水還是其他的,自然資源都比較充足,這有利於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大量的物質保障,因此在前往巴西利亞之後,巴西的經濟又更上了一層樓。
⑶ 巴西為何遷都 高中地理
1.首都人口過多,帶來的一系列城市問題,為避免里約熱內盧出現過度的城市化現象而遷都巴西利亞
2.開發巴西內陸,將人口轉移內陸,推動巴西高原地區的發展
3.里約熱內盧氣候濕熱,巴西利亞氣候涼爽
⑷ 巴西原來的首都是什麼,為什麼要新建首都,新建的首都為什麼建在巴西高原上
巴西原來的首都是里約熱內盧。
新建首都的原因是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
新建的首都建在巴西高原上的原因是地勢高,氣候涼爽,且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里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
巴西有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是伊萊普水電站,是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的。
(4)巴西的首都為什麼遷都擴展閱讀: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間,用三年多時間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來的新首都。城裡不見古跡遺址,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其充滿現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思新穎別致的建築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這座新都蜚聲世界。
⑸ 為何巴西把首都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
1955年,終於在如今溫度適宜的巴西利亞得以解決。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具備資本能力的城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和印度的新德里。巴西利亞市的規模主要容納各種管理部門,居民不多,只有1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利亞不僅是純粹的首都,而且是可以帶動西部大開發的節點城市。如果比較全國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點像西安。最後教科文組織認為,巴西利亞符合人類文化遺產的甄選標准。在當時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沒有比巴西利亞年輕的了。
⑹ 為什麼巴西要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作為首都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
1955年,終於在如今溫度適宜的巴西利亞得以解決。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具備資本能力的城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和印度的新德里。巴西利亞市的規模主要容納各種管理部門,居民不多,只有1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利亞不僅是純粹的首都,而且是可以帶動西部大開發的節點城市。如果比較全國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點像西安。最後教科文組織認為,巴西利亞符合人類文化遺產的甄選標准。在當時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沒有比巴西利亞年輕的了。
⑺ 為何巴西當初要換首都,用意何在
巴西當初之所以要換首都,其主要的用意一個是加快巴西廣闊內陸的開發,改善整個國家的地域經濟,另一個是加強對內陸各州的控制。巴西更換的新首都,名叫巴西利亞,始建於1956年,1960年正式遷都到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20世紀以後建成的最大的城市。
於是,巴西的領導人決定進行遷都,以促進內陸的發展,改善巴西的地域經濟結構。雷厲風行的巴西人,很快就制定了計劃,然後傾全國之力,進行新首都的建設。三年多,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在巴西的內陸建立。巴西利亞的建立,極大促進了巴西內陸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平衡了巴西全功的經濟。同時,也有利於政府對內陸的控制。
⑻ 為什麼巴西首都由原來的沿海第一大城市裡約,搬遷到當時還是雨林一片的巴西利亞
巴西的最大城市是聖保羅而並非里約熱內盧,而且巴西利亞屬於熱帶草原地區,並沒有什麼雨林。在巴西利亞之前,巴西曾經定都東北部的薩爾瓦多與東南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這兩座城市都位於海濱。上世紀中期,巴西將都城從沿海的里約遷往內陸的新城巴西利亞
而巴西遷都的原因無非三點:
第一,東南沿海城市與人口過度集中,出現眾多城市病,壓力巨大;
第二,內陸地廣人稀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
第三,相對於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氣候更宜人而且也更加安全
巴西擁有世界第五大的面積,超過850萬,總人口過2億。整個巴西主要分成亞馬孫平原與巴西高原兩大部分,熱帶雨林密布的亞馬孫平原占據整個巴西的三分之一,而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的巴西高原占據巴西約60%。
⑼ 巴西政府將首都由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原因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從設想到實際遷都,歷時138年,中經遷都醞釀和決策(1822-1890年)、新都選址和規劃(1891-1956年)、以及動工建造(1956-1960年)3個階段。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
巴西搬首都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原首都人口過多,為了緩解首都人口壓力二是氣候原因,巴西位於熱帶,原首都氣候炎熱,而其人口多。而巴西高原,相對氣候涼爽。
⑽ 巴西為什麼遷都
1.避免里約熱內盧出現過度的城市化現象 2.開發巴西內陸,推動巴西高原地區的發展 3.里約熱內盧氣候濕熱,巴西利亞氣候涼爽 巴西:從里約熱內盧到巴西利亞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http://news.163.com/40707/5/0QLPVEU300011211.html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 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 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隨後幾十年間,巨大的區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僅巴西利亞至貝倫的公路開通以後,沿線即由10萬人猛增至200 萬人,巴西政府從1940年就倡導的「西進」運動,直到實施遷都戰略後才真正發生了效應。遷都後,原首都里約熱內盧「文化之都」的形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現在,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三地分別承擔巴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的中心職能,各司其職,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