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為什麼發展以乙醇為燃料的汽車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油田早晚有一天是會被采空的,人類需要尋找新的燃料,乙醇作為燃料發動機器可以是一條出路,但是由於乙醇燃燒產生的能量少,所以作為發動機燃料動力弱、不禁燒。類似於乙醇的新能源還包括天燃氣汽車,同樣因為動力弱、且具有易爆炸的安全隱患,在幾個城市計程車目前還被應用。目前,最適合作為新能源的就是電動車,電動車環保、動力強,所以國家大力發展電動車。不過電動車也有其弱點:充電時間長,普通充電需要12個小時以上才能充滿;就算是採用快充也需要2個小時。而且續航里程較短,目前國際最先進的電動車廠商特斯拉,最長續航里程也才達到480公里。
人類在新能源的探索發現上面的路程還需要很長,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杜絕資源浪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做的。
B. 巴西汽車喝酒的原因是什麼
為了環保,保護環境,促進資源的循環和再利用
C. 巴西有個習俗是先喝酒後開車
巴西石油資源短缺。巴西多甘蔗,製造乙醇的原料豐富。巴西經濟較發達,對能源需求量大
D. 巴西汽車喝酒的原因
巴西甘蔗產量大,利用甘蔗製造酒精,緩解了能源礦產短缺的問題.
乙醇俗稱酒精,可以當作汽車原料
早在19世紀,就出現了現代生物能源乙醇。1902 年,Deutz可燃氣發動機工廠特意將1/3的重型機車利用純乙醇作為燃料,隨後的1925 年至1945年間,乙醇被加入到汽油里作為抗爆劑。可以說安全、清潔是乙醇的主要優勢。
第一代生物能源正是乙醇(俗稱「汽車酒精」)。這類乙醇使用糧食或者甘蔗作為原料,通過澱粉或者蔗糖發酵得到的,而微生物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物乙醇發酵是目前最大規模的微生物發酵過程。
乙醇可以調入汽油作為車用燃料。美國銷售乙醇汽油已有20年歷史,我國高粱乙醇在汽油中佔10%。
乙醇汽油也被稱為「E型汽油」,我國使用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質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E. 巴西為什麼發展乙醇汽車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就是用酒精作燃料的汽車,巴西發展乙醇汽車主要是因為環保原因,減少污染.
8月份,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題為《巴西的能源獨立之路》。文章指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高漲,世界能源形勢令人擔憂,但巴西是個例外。2006年是巴西能源供需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將首次實現能源平衡。與此同時,甘蔗生產的乙醇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到今年底,巴西靈活燃料車(使用乙醇或汽油)銷售市場份額將達到100%,逐步淘汰汽油車。
巴西是個擁有1.85億人口的國家,全國的加油站可供選擇乙醇、汽油或優質汽油。
各種汽油都是至少含20%乙醇的混合型汽油。純乙醇每升53美分,而汽油每升99美分左右。在巴西,之所以買汽油,是因為買不到其它燃料,汽油始終是最不經濟的選擇。
今年,自布希總統強調乙醇作為一種可能解決美國依賴石油的辦法以來,巴西已成為美國議員和風險投資家所尋找的目標。劍橋能源分析師說,乙醇並非是巴西新發現的能源自給的唯一選擇,但它代替了巴西全國汽油消費量的40%。
巴西的能源發展,誕生於巴西獨特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之中,經歷了長達30年的漫長過程。分析家認為,它可為美國剛剛起步的乙醇計劃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並有可能推動其成為世界乙醇生產第一的國家。
一、巴西發展乙醇經歷了曲折的歷程
1975年,巴西實施全國乙醇計劃,當時燃料供應約90%依靠外國石油。政府為甘蔗種植提供補貼,在人口1500人以上的城鎮強制執行加油站安裝乙醇加油泵。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巴西銷售的車輛幾乎都使用乙醇燃料。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油價格大跌,乙醇生產提供的補貼被取消。甘蔗從生產乙醇轉產為生產食用糖,結果導致加油站乙醇供應短缺。而只生產乙醇燃料車的汽車工業隨之也幾乎完全停產。乙醇燃料車的銷售從90%以上,一下子降到不足1%。
在此期間,上個世紀70年代初由甘蔗工業出資贊助成立的聖保羅甘蔗技術研究中心,仍在努力提高乙醇生產效率,研究從各種甘蔗的基因結構到工業提煉所有環節的先進技術。到21世紀初,隨著石油價格開始穩步上升,乙醇生產成本已從每升60美分降至約20美分,具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力。
聖保羅甘蔗技術研究中心認為,實行保護政策的農業,並不一定是高效的。如果把資金投入到技術的研究開發,可以提高行業的經濟效益,找到較好的解決辦法。研究中心認為,美國發展乙醇燃料採取政府補貼政策或許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巴西的乙醇發展過程驗證了這一事實。
隨著乙醇生產經濟性的提高和國際油價上漲,巴西乙醇產業發展愈來愈經濟化了。大眾汽車公司向巴西市場推出了第一款靈活燃料車,而通用和福特公司等也隨之效仿。大眾公司認為,如何以最佳方式實現車用燃料的過渡,任何國家都是難以決策的。靈活燃料只是多種可供選擇的辦法之一,由於市場供應燃料的營銷模式與原先一樣,因此實施起來很簡單。如果供應有問題,只要從一種燃料換成另一種就行了。在巴西,向新型燃料車過渡已經成為發展趨勢。
二、巴西發展乙醇面臨的挑戰
由於車用乙醇的迅速增長,巴西現有資源已經捉襟見肘,而這種緊張局面突出了汽車消費的挑戰——對環境構成的威脅。
今年由於擔心供應短缺,巴西農業部將所有汽油中的乙醇含量從規定的佔25%降至20%。而有證據表明,乙醇的需求仍可能超過供應。為了彌補乙醇供應短缺,巴西約40-50%新的乙醇生產廠將在2007年投產,這需要有更多的土地被用於種植甘蔗,將進一步加劇已經引起分歧的土地保護問題。
最近,美國的研究表明:用美國全部穀物作物生產乙醇,只能提供替代美國約12%汽油需求。目前,盡管美國從巴西進口的乙醇占總需求量的5%,但每加侖徵收54美分的關稅,限制了從巴西大規模進口乙醇。目前,巴西不具備向國際市場大量供應乙醇的條件。
許多專家一致認為,乙醇的未來既不取決於甘蔗,也不取決於穀物,而是取決於技術創新生產纖維素乙醇,即從生物質中提取的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安排2.5億美元用於研究開發纖維素乙醇技術。許多人相信,纖維素乙醇將作為未來燃料的最佳選擇為人們所接受。
F. 巴西的汽車為什麼是喝酒大王
汽車「喝酒」?沒錯!駕駛員酒後駕車要受罰,汽車「喝酒」卻是國家正在試點推進的新項目。當然,汽車喝的不是一般的酒,而是乙醇汽油,也就是在汽油里加了10%的特殊的燃料酒精。
在傳統的印象中,汽車與汽油是密不可分的,似乎車正是因為喝「汽」油才會被稱為「汽」車。汽油是從石油中提煉的,作為一個石油短缺國家同時也是石油進口大國,中國的油價總是會隨著國際油價而水漲船高。在油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我國急需培育其他替代性能源。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農業生產大國,用糧食轉化能源,不僅可以解決石油短缺,還能增加農民收入,是實現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的一個有力措施。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糧食總產量已達5億噸,出現了階段性結構性過剩。目前,全國汽油年消費量約3600萬噸,如果加入乙醇10%,則需乙醇360萬噸,可消化糧食1000多萬噸,使農民實現100多億元的收入,同時又減少了石油的進口。這是汽車改喝酒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乙醇汽油更干凈!據河南省內3市的試點檢測結果表明,使用乙醇汽油比使用同牌號普通汽油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炭下降超過30%,碳氫化合物下降10%,苯系物明顯減少,氮氧化合物基本不變。因此,乙醇汽油又被人們譽為和汽油等「黑色能源」相對的「綠色能源」。專家認為,使用乙醇汽油將成為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手段。
車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在國外已經有近30年的歷史。時至今天,巴西有400多萬輛專燒純酒精的汽車,其他車輛都燒乙醇汽油。美國有41個州在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亞洲的印度、泰國等也啟動了燃料乙醇計劃。
早在2002年6月,原國家計委和國家經貿委等8個部委就制訂了《車用乙醇汽油擴大試點方案》和《車用乙醇汽油擴大試點工作實施細則》。兩份文件決定在黑龍江、吉林、河南、安徽四省首先擴大試點車用乙醇汽油,在湖北9個地市、山東7個地市、江蘇5個地市、河北6個地市范圍內逐步擴大試點。到2005年底,上述各省、市轄區范圍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G. 為什麼應酬總要喝酒、
酒文化歷史悠久。尤其是現在在職場,很多事情是在飯桌談成的。在應酬時,為什麼要喝酒呢?
首先,酒是說詞的載體。如果你想要跟別人談成一件事情,需要先尊敬對方,這時需要有一個載體去承載你對對方的尊重,以及你們之間談合作的希望,喝酒只是一個載體;
第二,酒是緩解尷尬局面的關鍵。假如說你們之間沒有合作成功,喝酒可以緩和尷尬氣氛。生意不成仁義在;
總之,應酬喝酒是常見現象,但是自己要把握好尺度。
H. 為什麼喝酒後不能駕駛汽車
喝酒後駕駛汽車存在很大安全隱患。
酒精被人體吸收後,作用於中樞神經,使整個中樞神經系統處於麻醉和抑制狀態,中樞神經系統隨之遲鈍,並延及脊髓神經。
交通肇事率與酒精成正比:當酒精在人體中的含量在0.3%至0.9%時,駕駛車輛引發交通事故的機率是正常駕駛人的8倍;酒精含量在1.0%至1.5%時,肇事機率高達30倍;超過1.5%時則高達128倍。
飲酒者每100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時,反應能力即有所下降;達到100毫克時,反應能力下降約35%;達到150毫克時,下降50%,並使人動作失調,手腳失控。
酒駕的後果:
1、醉酒駕駛構成危險駕駛罪屬於故意犯罪;
2、不得擔任律師、公證員、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已擔任將被吊證或者開除公職;
3、不得錄用為公務員,一經錄用將被開除公職;
4、入黨將受影響,已是黨員將被開除黨籍;
5、不得入伍;
6、不得擔任新聞記者;
7、影響就業,已經就業將面臨失業;
8、承擔刑事責任,失去人身自由;
9、面臨經濟懲罰;
10、面臨定期禁駕,甚至終身禁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