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大量使用乙醇汽油的原因
巴西石油短缺,但熱帶氣候廣闊,盛產甘蔗.巴西為解決能源問題,利用本國大量生產甘蔗的有利條件,以甘蔗為原料製造酒精,並大力發展以酒精為動力的汽車.現在巴西百分三十的汽車根本就不使用汽油了,完全使用酒精,另外百分之七十的汽車使用的是乙醇汽油.
故選:B.
Ⅱ 哪些國家有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們吃的食用油有很多是國外進口大豆或者大豆油,我國的食用油基本上以進口為主嗎?那麼我們的進口的大豆原材料又是從哪裡進來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大豆出口大國--美國
美國曾經是我國進口食用油的第一大國,美國的大豆以往對我國的出口量極大,近幾年由於關稅的增長和其他國家陸續的種植,美國的大豆出口到中國的佔比在漸漸減少。
【2】我們不了解的巴西大豆
巴西是中國進口食用油的主要國家之一,巴西的大豆油蛋白質豐富,能夠更好的給我們提供蛋白質的營養,但是由於巴西大豆的價格在日益的提高,從巴西進口的大豆也在逐漸的減少。
【3】相互依賴的阿根廷
阿根廷也是種植大豆的主要國家,中國進口阿根廷的大豆油,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阿根廷的農業發展,同時阿根廷大豆油也是鞏固中國雙邊關系的重大產品。
【4】葵花籽油的烏克蘭
烏克蘭對中國的食用油進口主要以葵花籽油為主,烏克蘭是世界上比較大的葵花籽油產地,由於它的土地肥沃,並且採用輪換種植的方法,加上優良的生產工藝,使得烏克蘭葵花籽油更加的優質,我國的葵花籽油大部分來自烏克蘭。
【5】我們的好鄰居--俄羅斯
我國對俄羅斯的食用油進口,主要以合作種植為主,這樣不僅僅幫助俄羅斯發展農業,同時由我國提供更好的大豆材料,俄羅斯的開放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擺脫遠洋進口運輸原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大豆油需求。
Ⅲ 巴西的油氣狀況怎麼樣
巴西為僅次於委內瑞拉的南美第二大油氣資源國。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的世界油氣資源報告,巴西待發現的石油資源為548.73億桶,天然氣3.47萬億立方米。截至2006年底,巴西石油總儲量為181.74億桶(28.89億立方米),其中已探明並得到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正式確認的石油儲量121.81億桶(19.36億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儲量112.76億桶(17.93億立方米),陸地石油儲量9.05億桶(1.43億立方米),天然氣剩餘探明可采儲量為3600億立方米。巴西深水勘探正不斷獲得新進展,油氣儲量大幅增長,石油儲量從2000年的85億桶增加到2007年的126億桶,增長48.2%;天然氣儲量從2000年的2200億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600億立方米,增長63.6%。
圖12-1巴西地理位置圖
巴西已探明海洋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州,共97.62億桶,佔全國儲量的87.57%。已探明陸地石油儲量集中在北里約格朗德州、巴伊亞州和塞爾希貝州,三州儲量共7.31億桶,佔全國陸上儲量的80.77%。
位於巴西大陸邊緣的沉積盆地發展史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在沉積蓋層的不同部位形成的沉積層成分也非常接近:底部是侏羅紀—尼歐克姆世的陸相、沖積—湖泊三角洲系列;中部是所謂碳酸鹽地台的石灰岩(中—上自堊統);頂部為上白堊統—古近、新近系的陸源海洋形成物(濁積岩),至陸架邊緣轉變為泥質岩石。
厚層和區域性分布的成為油、氣容納者的濁積岩儲層和覆蓋其上的氣液遮擋層(鹽,黏土),與高度潛在的生油岩一起提供了在巴西大陸坡上形成巨大烴類聚集的所有前提。因此,巴西邊緣盆地的含油氣性(特別是含油性)前景很高,最有意義的是其深水地段——陸坡,估計此地段可採的石油儲量達12億噸。
在巴西境內從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的公司大約46家,其中約有10家為巴西本國公司,其餘都是外國公司,國際大型石油跨國企業如雪佛龍、殼牌、埃索、英國石油公司等都已進駐巴西。
2009年,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00億美元,為其海洋石油開發提供資金,這筆貸款將以石油償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於2010年10月收購西班牙Repsol YPF公司旗下巴西子公司的部分股權,中國石化注資後,巴西子公司的市值將達到178億美元,成為拉美地區最大的私營石油公司之一,將有能力開發巴西桑托斯盆地(Santos Basin)的瓜拉(Guara)和卡里奧卡(Carioca)區塊的深海石油蘊藏。這是中國的石油公司首次參與巴西的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2010年中國一躍成為巴西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國,成為巴西的最大貿易夥伴。近年來,包括中國石油企業在內的多家中國公司都與巴西當地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進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化30億美元購買挪威石油公司巴西油田的股份,中國石化71億美金投資西班牙石油YPF子公司等。隨著國內幾大油公司國際化程度的不斷增加,中國將更深入、更廣泛地參與到巴西油氣資源的開發之中,巴西的海洋油氣資源將成為中國未來重要的能源供應渠道之一。
巴西為世界第十大能源消費國。2007年巴西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佔44.5%,天然氣佔9.1%,煤炭佔6.3%,水電佔38.8%,核電佔1.3%。巴西為南美地區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20世紀80年代巴西國內產量較低,90%的石油依靠進口。兩次石油危機以後,巴西加大了國內石油勘探開發的力度,特別是1998年以後政府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國內的勘探開發,石油產量大幅度增長,石油自給率逐年增加,2003年已達91.3%。2007年巴西的石油日消費量為219.2萬桶,居世界第12位,為南美第一大石油消費國。
巴西為南美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量為220億立方米。天然氣主要替代燃料油用於工業和發電。由於高油價巴西努力增加天然氣消費,天然氣進口逐年增加,2007年天然氣進口量為100億立方米,主要通過管道從玻利維亞和阿根廷進口,2007年從玻利維亞的進口量為98.8億立方米。
Ⅳ 什麼是寒梅粉,巴西棕櫚油是什麼
寒梅粉分為兩種
一種是"白鯨"出產的寒梅.白色粉狀.瓶裝.大小像葯瓶.用作舔加劑.在深秋水涼時最好用..屬於冷香型!!(使用時用量極少)
另一種是"丸九"出產的寒梅粉.白色粉狀.代裝.沒有任何味道只用作舔加餌料粘性用.只要一點點就可以改變餌料的粘性.而且加寒梅粉後餌料的餌性不發生變化..基本上不影響霧化(前提是要加適量)
巴西棕櫚油,就是巴西的棕櫚的果實的油,本質上就是植物油
Ⅳ 地理問題--為什麼巴西用甘蔗作為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而不用玉米,巴西也是第三大玉米出口國。
巴西的氣候適合甘蔗生長,一年可收獲5次,可見甘蔗產量很大,原料豐富,,成本較低。
Ⅵ 巴西為什麼發展乙醇汽車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就是用酒精作燃料的汽車,巴西發展乙醇汽車主要是因為環保原因,減少污染.
8月份,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題為《巴西的能源獨立之路》。文章指出,今年以來國際油價高漲,世界能源形勢令人擔憂,但巴西是個例外。2006年是巴西能源供需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將首次實現能源平衡。與此同時,甘蔗生產的乙醇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到今年底,巴西靈活燃料車(使用乙醇或汽油)銷售市場份額將達到100%,逐步淘汰汽油車。
巴西是個擁有1.85億人口的國家,全國的加油站可供選擇乙醇、汽油或優質汽油。
各種汽油都是至少含20%乙醇的混合型汽油。純乙醇每升53美分,而汽油每升99美分左右。在巴西,之所以買汽油,是因為買不到其它燃料,汽油始終是最不經濟的選擇。
今年,自布希總統強調乙醇作為一種可能解決美國依賴石油的辦法以來,巴西已成為美國議員和風險投資家所尋找的目標。劍橋能源分析師說,乙醇並非是巴西新發現的能源自給的唯一選擇,但它代替了巴西全國汽油消費量的40%。
巴西的能源發展,誕生於巴西獨特的政治和經濟環境之中,經歷了長達30年的漫長過程。分析家認為,它可為美國剛剛起步的乙醇計劃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並有可能推動其成為世界乙醇生產第一的國家。
一、巴西發展乙醇經歷了曲折的歷程
1975年,巴西實施全國乙醇計劃,當時燃料供應約90%依靠外國石油。政府為甘蔗種植提供補貼,在人口1500人以上的城鎮強制執行加油站安裝乙醇加油泵。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巴西銷售的車輛幾乎都使用乙醇燃料。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油價格大跌,乙醇生產提供的補貼被取消。甘蔗從生產乙醇轉產為生產食用糖,結果導致加油站乙醇供應短缺。而只生產乙醇燃料車的汽車工業隨之也幾乎完全停產。乙醇燃料車的銷售從90%以上,一下子降到不足1%。
在此期間,上個世紀70年代初由甘蔗工業出資贊助成立的聖保羅甘蔗技術研究中心,仍在努力提高乙醇生產效率,研究從各種甘蔗的基因結構到工業提煉所有環節的先進技術。到21世紀初,隨著石油價格開始穩步上升,乙醇生產成本已從每升60美分降至約20美分,具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力。
聖保羅甘蔗技術研究中心認為,實行保護政策的農業,並不一定是高效的。如果把資金投入到技術的研究開發,可以提高行業的經濟效益,找到較好的解決辦法。研究中心認為,美國發展乙醇燃料採取政府補貼政策或許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巴西的乙醇發展過程驗證了這一事實。
隨著乙醇生產經濟性的提高和國際油價上漲,巴西乙醇產業發展愈來愈經濟化了。大眾汽車公司向巴西市場推出了第一款靈活燃料車,而通用和福特公司等也隨之效仿。大眾公司認為,如何以最佳方式實現車用燃料的過渡,任何國家都是難以決策的。靈活燃料只是多種可供選擇的辦法之一,由於市場供應燃料的營銷模式與原先一樣,因此實施起來很簡單。如果供應有問題,只要從一種燃料換成另一種就行了。在巴西,向新型燃料車過渡已經成為發展趨勢。
二、巴西發展乙醇面臨的挑戰
由於車用乙醇的迅速增長,巴西現有資源已經捉襟見肘,而這種緊張局面突出了汽車消費的挑戰——對環境構成的威脅。
今年由於擔心供應短缺,巴西農業部將所有汽油中的乙醇含量從規定的佔25%降至20%。而有證據表明,乙醇的需求仍可能超過供應。為了彌補乙醇供應短缺,巴西約40-50%新的乙醇生產廠將在2007年投產,這需要有更多的土地被用於種植甘蔗,將進一步加劇已經引起分歧的土地保護問題。
最近,美國的研究表明:用美國全部穀物作物生產乙醇,只能提供替代美國約12%汽油需求。目前,盡管美國從巴西進口的乙醇占總需求量的5%,但每加侖徵收54美分的關稅,限制了從巴西大規模進口乙醇。目前,巴西不具備向國際市場大量供應乙醇的條件。
許多專家一致認為,乙醇的未來既不取決於甘蔗,也不取決於穀物,而是取決於技術創新生產纖維素乙醇,即從生物質中提取的生物燃料。美國能源部宣布,將安排2.5億美元用於研究開發纖維素乙醇技術。許多人相信,纖維素乙醇將作為未來燃料的最佳選擇為人們所接受。
Ⅶ 巴西開發出低成本火箭燃料,這種燃料是什麼有危害嗎
為了更好地讓巴西航天航空可以應用中國能夠 生產製造且價錢適合的發送燃料,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燃料與推進實驗室明確提出了這一念頭,並取得成功開發設計。據報道,該化學物質是由酒精和乙醇胺與純凈度為90%的雙氧水反映產生的。科學研究工作人員說,以銅鹽為氧化物,燃料會逐漸起火,進而釋放出來動能促進通信衛星。
巴西國家航天研究所強調,這類新燃料的第一個優勢是高性價比。現階段在巴西發射火箭和通訊衛星,常見的燃料成份是肼和一氧化二氮,所有靠進口,價錢在1公斤1000雷亞爾上下(1雷亞爾摺合0.32美金)。並且氧化亞氮對身體是一種致命性的威協,比較嚴重環境污染,在注漿手術中十分風險。另一種點燃高效率的超低溫液態氧液氫推進劑特性更強,但價錢極為價格昂貴,對存儲,運送,充注和汽車發動機生產製造的規定高些。
汽車發動機用的是液氫,液態氧,或是氧化物用的是液態氧,有揮發的難題。因而,不可以徹底關掉儲存罐,不然,伴隨著壓力的上升,超低溫液態會持續揮發成汽體,造成內部工作壓力過高而發生爆炸。在發送倒數計時以前,液態氫和液氧都被就地引入火箭彈。此後汽車油箱逐漸持續滲油卸壓,一直加上汽柴油填補蒸發一部分(火箭升空時造成霧水的緣故)。軍工用戰備訓練中國火箭軍假如選用這類方法,難以確保其日常管理方法,安全性(抗靜電),成本費。
Ⅷ 哪些國家產植物的食用油
食品行業用的最多 最廣的是棕櫚油,棕櫚油主要產在東南亞。大豆油就很多了,主要在中國 北美。其它的葵花籽油 菜籽油 橄欖油比較小眾,產地也不集中。
Ⅸ 巴西棕櫚油的用途
棕櫚油成為世界上最具價格優勢的食用植物油。 棕櫚油在食品工業應用前,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氫化棕櫚油、煎炸油脂和專用油脂等。
在工業運用中主要分兩類:
一是從棕櫚產品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類、環氧棕櫚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類產品。另外一個是油脂化工類產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而在這幾種產品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化學方式生產出各種衍生產品。
望採納,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