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最高的樓多少層

巴西最高的樓多少層

發布時間:2022-04-24 00:19:57

⑴ 2016世界最多高樓的城市排名

一、香港

香港城市面積1053平方千米,坐落著7794座摩天大樓。香港國際金融大廈是全港最高的建築,高420米。

二、紐約
紐約城市面積800平方千米,坐落著6091座摩天大樓,這里坐落著紐約著名的地標性建築---紐約帝國大廈(448米)

三、新加坡
新加坡城市面積710平方千米,坐落著4562座摩天大樓。

四、莫斯科
莫斯科城市面積1081平方千米,坐落著10896座摩天大樓

五、首爾
首爾城市面積616平方千米,坐落著3023座摩天大樓,岩洞松下標志性大廈是最高的建築,高約690米。

六、迪拜
迪拜城市面積3885平方千米,坐落著686座摩天大樓,這里坐落著世界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828米)

七、芝加哥
芝加哥城市面積589平方千米,坐落著1160座摩天大樓,位於芝加哥市中心的螺旋塔是最高建築,高約610米。

八、上海
上海城市面積6638平方千米,坐落著1121座摩天大樓

九、聖保羅
聖保羅城市面積1523平方千米,坐落著5789座摩天大樓

十、曼谷
曼谷城市面積1568平方千米,坐落著923座摩天大樓。

⑵ 巴西議會大廈的建築環境簡介

巴西利亞城總體規劃由縱橫兩條軸線所組成,主要行政、公共建築均沿縱軸布置,軸線下端為「三權廣場」、國民議會及辦公樓、總統辦公樓、最高法院等象徵國家權力的建築均設於此。由於配合默契巧妙,建築單體、群體乃至整個城市渾然融合為一體。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巴西利亞這座建都不到30年的城市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世界對巴西現代建築設計的最高評價,作為巴西利亞利亞最重要的公共建築,巴西議會大廈也隨之名揚天下。

⑶ 世界七大奇跡的世界工程奇跡

由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出: 巴拿馬運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a)位於中美洲國家巴拿馬,橫穿巴拿馬地峽,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的「世界橋梁」。
巴拿馬運河,總長82公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巴拿馬運河的負責人法國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負責開始動工開鑿巴拿馬運河,但是在高燥地帶開鑿蘇伊士運河和在熱帶叢林內開鑿完全不同,洪水、泥濘、熱帶的流行病如瘧疾、黃熱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國人放棄了這個計劃。1903年,工程由美國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極大地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間的航程,比繞合恩角縮短了14800公里。為了建造巴拿馬運河,法國在開始付出了3億美元,美國又追加了3億7500萬美元,共挖掘了1億7700萬方土方,用了450萬方混凝土,最多時有4萬工人同時施工。 荷蘭北海保護工程,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荷蘭近1/3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為阻止海洋的進犯,他們建起一系列巨型防洪屏障。該計劃是在風暴頻發的北海之中建造一道30公里長的防洪堤,以防海水的襲擊,與此同時,在防洪堤後面建一個既沒有潮汐也沒有洪災危險的淡水湖。
荷蘭境內地勢非常低平,在4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中,約有27%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在那裡,東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生活在這樣的國土環境里,如果沒有海堤和河堤的保護,許多人將失去家園。在歷史上,荷蘭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內侵使千里沃野變成澤國。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與伏列沃湖連成一片,形成了須德海。據統計,從13世紀至今,荷蘭的國土被北海侵吞了56萬多公頃。但是,荷蘭人並未就此屈服。荷蘭這個國家有近四分之一的國土在海平面以下。荷蘭人與水抗爭了幾百年,努力捍衛自己的土地。可是,土地開始緩慢下沉。與此同時,海平面漸漸上升。於是,荷蘭人採取了極端的應對措施——修建巨型屏障,把海擋住。 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曼哈頓第五大道350號、西33街與西34街之間的一棟著名摩天大樓。
名稱源於紐約州的昵稱──帝國州,故其英文名稱原意為紐約州大廈或者帝國州大廈,惟帝國大廈的翻譯已經約定俗世並沿用。帝國大廈為紐約市以至美國最著名的地標和旅遊景點之一,為美國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樓,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築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樓(1931-1972年)。樓高381米、103層,於1951年增添的天線高62米,提高其總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築公司設計,為裝飾藝術風格建築,大樓於1930年動工,於1931年落成,建造過程僅410日,是世界上罕見的建造速度紀錄。
帝國大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ASCE)評價為現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跡之一,紐約地標委員會選其為紐約市地標;1986年該建築被認定為美國國家歷史地標;大廈在進行巨額費用的改建,正在努力轉變為一個更加節能的環保綠建築。 金門橋(Golden Gate Bridge)是世界著名的橋梁之一,也是近代橋梁工程的一項奇跡。大橋雄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歷時4年,利用10萬多噸鋼材,耗資達3550萬美元建成,由橋梁工程師約瑟夫·施特勞斯(Joseph .Struss, 1870—1938年)設計。因其歷史價值,於2007年由英、美兩國合拍成同名紀錄片。
金門大橋的北端連接北加利福尼亞,南端連接舊金山半島。當船隻駛進舊金山,從甲板上舉目遠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大橋的巨形鋼塔。鋼塔聳立在大橋南北兩側,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為227米,相當於一座70層高的建築物。塔的頂端用兩根直徑各為92.7厘米、重2.45萬噸的鋼纜相連,鋼纜中點下垂,幾乎接近橋身,鋼纜和橋身之間用一根根細鋼繩連接起來。鋼纜兩端伸延到岸上錨定於岩石中。大橋橋體憑借橋兩側兩根鋼纜所產生的巨大拉力高懸在半空之中。鋼塔之間的大橋跨度達1280米,為世界所建大橋中罕見的單孔長跨距大吊橋之一。從海面到橋中心部的高度約60米,又寬又高,所以即使漲潮時,大型船隻也能暢通無阻。 伊泰普水電站(Itaipu Binacional, Itaipu Dam),位於巴拉那河流(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20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其中2008年發電948.6億度。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第二大水電站,僅次於我國三峽電站。
巴拉那河全長5290公里,總流域面積280萬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伊泰普壩址以上的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2860億立方米,分別佔全流域的28%和39%。伊泰普以上流域均在巴西境內,水量充沛、落差也較大。伊泰普水庫總庫容 290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90億立方米,相當於年徑流量的6.6%。在上游還建成23座水庫,與伊泰普水庫合計總庫容216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1265億立方米,相當於年徑流量的44%,所以調節性能很好。1973年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簽訂協議,共同開發界河長200km一段水力資源,歷時16年,耗資170多億美元,1991年5月建成舉世界矚目的伊泰普水電站,壩址控制流域面積82萬平方公里,大壩全長7744米,196米,攔腰截斷巴拉那河,形成面積1350平方千米、庫容29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立方米 /s。壩址處常水位時河寬約400m,枯水河槽寬250m,基岩主要為堅硬完整玄武岩。電站總庫容290億立方米,有效庫容190億立方米 。 英語:the CN Tower,又譯加拿大國家塔、西恩塔是一座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電波塔。英文原名里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縮寫,現在則是「Canada's National」的縮寫,但兩個名稱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現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築物。該塔被認為是多倫多的地標,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次參觀。
自從在1976年落成後,該塔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紀錄為最高的建築物,直至被哈利法塔(迪拜塔)超越為止。但從專業角度看,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並不是一個建築物,而是一個非建築結構物。加拿大國家電視塔是多倫多的標志性建築,也是世界第二高的通訊塔,塔內擁有將近一千七百多級的金屬階梯,塔高約等於於一百幾十層樓的高度。塔內裝有多部高速外罩玻璃電梯,只需58秒就可以將遊客從電視塔底層送至最高層,在塔頂可以遠遠眺望整個多倫多城市以及安大略湖等周圍的景色。1995年,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協會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跡。 英吉利海峽隧道(英語:The Channel Tunnel 、法語:le tunnel sous la Manche)也稱為英法海底隧道、歐洲隧道,是一條把英國英倫三島連接往歐洲法國的鐵路隧道,於1994年5月6日開通。它由三條長51km的平行隧洞組成,總長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長度為3×38km,是世界第二長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兩條鐵路洞襯砌後的直徑為7.6m,開挖洞徑為8.36~8.78m;中間一條後勤服務洞襯砌後的直徑為4.8m,開挖洞徑為5.38~5.77m。從1986年2月12日法、英兩國簽訂關於隧道連接的坎特布利條約(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車,歷時8年多,耗資約100億英鎊(約150億美元),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資本建造的工程項目。
隧道橫跨英吉利海峽,使由歐洲往返英國的時間大大縮短。隧道長度50千米,僅次於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長度39千米。單程需35分鍾。通過隧道的火車有長途火車、專載公路貨車的區間火車、載運其他公路車輛(像是大客車、一般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區間火車。隧道由歐洲隧道技術公司經營,但因為隧道建造費用極高,所以債務沉重。

⑷ 巴西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
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東瀕大西洋,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家。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0個,總人口約200萬。現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里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210億美元,佔全國的2.73%。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占聯邦區產值的90%;工業佔10%,主要為建築業和水泥製造業。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築外觀如同兩只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徵「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徵「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台。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湖區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布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 巴西利亞現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
2000年人口1.69799億,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
聖保羅市(Sao Paulo)於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聖保羅州首府,位於該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149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740萬。聖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產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佔全州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的50%和70%。主要工業:機械、汽車、電器零件和輕工業。此外還有醫葯、塑料、煙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類企業22.5萬家,全國50個最大企業中有30個在此。銀行和分行5037家,銀行職員占就業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個,11個現代化購物中心10餘家,還有800多個集市。聖市工業就業人口佔全國總數的20%。聖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貿基地。1984年,我國在聖保羅設總領事館。1988年,聖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約有17萬華僑華人居住於聖保羅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伊瓜蘇市(Foz do Iguazul)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伊瓜蘇」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全市面積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蘇國家公園佔20%,伊泰普湖佔30%)。市區面積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萬。年平均溫度27.7°C,每年1月氣溫最高,平均溫度28.1°C;7月最冷,平均溫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濕度80%。
伊瓜蘇市是巴西第二大旅遊中心,年均接待遊客約700萬人次,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商業和旅遊業。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距市區12公里,著名的伊瓜蘇大瀑布距市區28公里。該市距巴拉圭東方市僅6.5公里(每年巴西約有600萬人次前往東方市購物),距阿根廷境內的伊瓜蘇港市10公里,距阿境內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蘇市約有3000華僑華人,其中大多數在位於巴拉圭一側的東方市經商,居住在伊市。伊瓜蘇大瀑布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18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壩長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庫面積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側750平方公里,巴拉圭側600平方公里),容量290億立方米。
伊泰普水電站工程由美國舊金山國際工程公司和義大利米蘭電力顧問公司提供咨詢並於1971-1974年間完成了總體規劃、導流工程、水輪發電機組選用等關鍵性設計。發電機組全部由德國和巴西的合資企業在巴西製造。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為開發伊泰普水電站組成伊泰普聯營公司,負責施工建設和經營管理。兩國政府簽訂的有關協議對水電站的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巴西和巴拉圭兩國電力頻率不同,分屬巴西和巴拉圭的機組分別採用60赫和50赫的頻率。高壓交流輸電線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費水電站發電量的2%,故按規定(50年內,巴拉圭分得電力的多餘部分必須賣給巴西,50年後可以自由轉售)將剩餘48%的電賣給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福納斯公司(Furnas)中心調度所負責調度。
伊泰普聯營公司注冊1億美元,兩國電力公司各出一半並分別擁有水電站的一半產權。建設資金的99%依靠貸款,由巴西負責籌集。水電站建設總投資為234億美元,其中工程投資112.4億,利息支出121.6億。根據兩國政府協議,水電站按50年(1974-2023年)還清本息確定電價(仍以美元計)。其間可借新債還舊債。貸款還本付息費用占水電站經營管理費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電站每年發電收益約23億美元。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是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位於該州南部,坐落在瓜納巴拉海灣內側,海拔2.3米,面積1250平方公里,人口約550萬,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溫度為17°C,最高溫度為36°C。里約市建於1565年,1834-1960年為巴西首都。是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文化中心。
里約熱內盧在葡萄牙語中意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達這里時,誤以為瓜納巴拉灣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約依山傍海,風景優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主要名勝有耶穌山、麵包山、尼特羅伊大橋等。里約的海灘舉世聞名,其數目和延伸長度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灘72個,其中兩個最有名的海灘是:科巴卡巴納海灘和依巴內瑪海灘。里約被譽為「狂歡節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這里舉辦最有特色的狂歡節。
1986年裡約熱內盧市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1992年我國在里約設總領事館。約有5000華僑華人居住於里約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麵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瑪瑙斯市(Manaus)為亞馬遜州首府,地處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該市地處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緯3度,常年濕熱多雨,年平均溫度26°C,最高可達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該市工業以冶金、電子和機械為主。該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全長1313米。農產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現有高等院校4所,中學370所,小學72所,醫院24所,病床1570個。瑪瑙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有海關大樓(磚瓦均從英國進口)、馬瑙斯大劇院、印第安人博物館等。距市區80公里就是野生熱帶雨林。亞馬遜河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接待客人時,有一種特殊的禮儀--淋浴禮。
巴西狂歡節原是北半球和天主教的節日,是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的,它吸收了黑人的音樂和舞蹈而變成聞名遐邇的巴西特有的傳統節日。
巴西人具有尊敬老人的民族美德,每年8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一天舉國同慶。
巴貢巴祭典是巴西黑人的宗教節日。

⑸ 誰知道巴西的首都以及它的概況

巴西利亞
12/10/2003 16:32:56

巴西尼亞是巴西的首都,是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位於巴西中部戈亞斯州高原,地處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處的三角地帶。巴西尼亞城區人口41.1萬,連同周圍8個衛星城組成的聯邦區,面積5814平方公里,人口120萬。 巴西尼亞被稱為超級現代化的都市,由盧西奧<img src="/images/dot-b.gif" >柯斯達和奧斯卡<img src="/images/dot-b.gif" >尼梅耶爾兩人設計的。市區的建築風格新穎獨特,多姿多彩,融會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有"世界建設博覽會"之稱。 巴西尼亞建在巴西尼亞人工湖旁,以三權廣場為核心,形同一架噴氣式飛機。總統府、國會、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樓建在機頭部門,機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軸,其兩旁是建築規格劃一的高樓群;機兩翼是商業區、住宅區、旅館區;機艙後部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區和印刷出版區。東部的普拉納爾托宮是總統府所在地。總統官邸叫曙光宮。外交部在伊塔瑪拉蒂宮,該建築位於湖中的島上,四周玻璃牆輝映著湖光水色,有"水晶宮"之稱。國家劇院的外形像埃及的金字塔。巴西尼亞大教堂如同羅馬教皇的圓形帽。這里還可以看到西班牙的古城堡和歐洲巴羅克式建築。與上述建築群相交叉的是從北向西南沿著三條大街排列著的一組組住宅建築群,逶迤10公里左右。這些建築皆與湖岸曲線相平行排列,很像一彎新月。住宅區建築風格各異,多姿多彩:有的鱗次櫛比,緊相連接;有的相對集中,形成四方形的群體。

⑹ 巴西的名勝古跡有什麼

巴西的名勝古跡(簡要說一下比較出名的四個):
1、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2、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3、麵包山,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4、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⑺ 巴西最出名的建築

耶穌山(科爾多瓦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求採納

閱讀全文

與巴西最高的樓多少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