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的前十大城市分別是
按首府人口排序,巴西的十大城市依次為:
1、聖保羅市 (Sao Paulo)1067萬
2、里約熱內盧市 (Rio de Janeiro)597萬
3、薩爾瓦多市 (Salvador)256萬
4、好景市 (Belo Horizonte)230萬
5、福塔萊莎市 (Fortaleza)226萬
6、巴西利亞市 (Brasília)219萬
7、庫里奇巴市 (Curitiba)167萬
8、瑪瑙斯市 (Manaus)153萬
9、累西腓市 (Recife)146萬
10、愉港市 (Porto Alegre)139萬
㈡ 巴西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原來巴西的首都是里約熱內盧
,是巴西全國第2大城市;聖保羅是巴西的第一大城市,這兩個城市都位於巴西的東南沿海地區。
現在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部的高原地區。
㈢ 巴西的首都及其巴西最大的城市分別是巴西有哪些美稱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巴西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巴西素有『足球王國』之稱,另外因為巴西是世界山最大的咖啡出口國、生產國,所以巴西還有『咖啡王國』之稱。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巴西利亞(葡萄牙語:bɾaˈziliɐ,英語:Brasília),又譯巴西里亞,是巴西的首都,位於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處。1956年,由巴西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力主張,耗費巨資歷時41個月建成。該城市以新市鎮、城市規畫方式規劃興建,也以飛機狀的大膽設計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自1960年4月21日,巴西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後,其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並把繁榮帶到了巴西中西部,貫通了巴西南部與北部,帶動了整個國家一起發展進步。
聖保羅(SãoPaulo,英語發音:/ˌsaʊˈpaʊloʊ/;葡萄牙語發音:[sɐ̃wˈpawlu](聆聽)),位於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也是聖保羅州的首府,巴西最大的城市。聖保羅市內人口超過1,100萬,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據2011年數據,包含近郊全城人口達2,039萬,在都會區人口上居世界第8位、南半球第1位。2012年,美國的SinkTank公開發表按照產業・人才・文化・政治等對象來綜合的世界都市排名,聖保羅是居世界33位的都市,特別是另有機構更是給予世界12位高評價。而同國的里約熱內盧則僅次之。拉丁字母簡寫為SP或S.Paulo(「SP」是「聖保羅州」的簡稱)。當地民眾習慣稱為「保利斯塔諾(paulistano)」,陰性為「保利斯塔納(paulistana)」。聖保羅為南美洲最富裕的城市,如同巴黎、紐約等世界大城市一樣,各式商品應有盡有,但貧富懸殊及治安等城市問題亦相對嚴重。聖保羅除為巴西最大的經濟城市,亦為南北物流重鎮,道路四通八達。然而,車輛數量太多、交通堵塞等問題,造成一定程度困擾。聖保羅同時為僅次於紐約及東京之直升機運輸量第三大城市。
㈣ 巴西有幾個首都
巴西只有一個首都,即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 它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一的政治中心。
該城坐落於人工湖帕拉諾阿湖半島上,形如一架朝向東南方的飛機。
巴西的建都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
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
(4)巴西城市是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利亞的旅遊地:
巴西利亞的主要建築物國會、總統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總統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築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設計,它們的特點是線條簡單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調都是白色;建築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幾何三角板形,別具一格。
市區有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有傳統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歐洲巴洛克式建築,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
1、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是一座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天主教大教堂,是天主教巴西利亞總教區座堂,由奧斯卡·尼邁耶設計。教堂大部份建築實際上位於地下,外部是由16個各重90噸的混凝土柱子構造成的雙曲結構屋頂。
2、帕拉諾阿湖
帕拉諾阿湖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東部,是一個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可達38米,是巴西著名城市設計師科斯塔利用當地丘陵地形,築壩截住帕拉諾阿河等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周長達80多公里的湖泊,以調節旱季空氣濕度,為城市補充水源。
帕拉諾阿湖那水天一色的景觀不僅美化了巴西利亞這座新興城市,而且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帕拉諾阿湖對防止洪澇災害也有重要作用。
3、巴西國家體育場
巴西國家體育場是一座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綜合體育場,其前身加林查體育場於1974年興建,可容納45200人,經常有足球賽事舉行於此。為了達到2014年世界盃的要求,加林查體育進行重建,並在2010年更名為巴西國家體育場。
巴西國家體育場的重建工程於2010年4月動工,重建完成後成為2014巴西世界盃中第二大的球場,實際能容納68009名觀眾。它擁有新的外觀,金屬頂棚和看台,以及更低的場地,使得每個座位都能有無障礙的視角。
4、三權廣場
三權廣場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露天廣場,其名字來源於巴西國家政府的三種權力:行政權、立法權以及司法權,而象徵這三種權力的建築場所就坐落在廣場周圍,它們分別是代錶行政權力的總統府,代表立法權力的國會,還有代表司法權力的聯邦最高法院,三權廣場被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
三權廣場上看不到什麼古跡,但是周圍的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不同的建築代表著不同的寓意,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最高法院前筆直坐立的雕像象徵著法院會秉公執法,保護人民的權益。
5、巴西利亞電視塔
巴西利亞電視塔建立於1967年,建立之初高218米,在1987年的時候對其進行加高,現在的高度為224米,是巴西利亞的最高建築。巴西利亞電視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乘電梯免費觀光。
電視塔是觀賞整個巴西利亞的最好視點,可以把巴西利亞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巴西利亞的中心地段象一架起航的飛機,國會大廈便是這座飛機的駕駛艙,兩翼分別是議政廳和高等法院,機身部位是國家各大管理部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西利亞
㈤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哪個城市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市(São
Paulo)。
聖保羅市位於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也是聖保羅州的首府。聖保羅市內人口超過1,100萬,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據2011年數據,包含近郊全城人口達2,039萬,在都會區人口上居世界第8位、南半球第1位。
㈥ 巴西首都是哪裡
現在的巴西首都就是巴西利亞。巴西的前首都是里約熱內盧。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6)巴西城市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巴西利亞簡介:
巴西利亞(英語:Brasilia,葡萄牙語:Brasília),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
連周圍8個衛星城鎮的聯邦區 ,面積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萬(1990年)。地處高原,氣候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於10月~翌年4月。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
巴西利亞建城於1956-1960年,以新市鎮、城市規劃方式規劃興建,其也以大膽設計的建築物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
1960年4月21日,巴西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因此將當時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巴西利亞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巴西利亞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
二、建都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
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
㈦ 巴西有哪些城市
首都: 巴西利亞(Brasilia) ,人口205.1萬人(2000年),融匯了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權廣場為核心,形狀像一架頭朝東方的巨型飛機。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巴西利亞城列為「人類文化財富」。
聖保羅概況(São Paulo)
聖保羅建市於1554年,是巴西也是南美最大的城市,聖保羅州首府,位於該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超過1500平方千米,是巴黎的三倍,人口超一千六百萬。聖保羅市氣候宜人,一年之中氣候、溫度變化不太大,而早晚溫差
較大,有「一年之中無四季,一日之中有四季」之說。巴西季節與國內相反,每年12 月至次年2 月是聖保羅的夏季,多雨,不過最高溫度也就是在30 度左右;每年6-8 月是聖保羅的冬天,平均氣溫也在16-20 度上下;
聖保羅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在這里集中了全國工業生產門類的一半左右,工業產值也約佔全國產值的一半,全國500家最大公司有3/5的總部設立在這里。聖保羅擁有3000家金融機構,1300多家銀行,桑托斯是世界上最大咖啡輸出港。這里同時擁有包括著名的聖保羅大學、醫科大學在內的數十所高等院校、6家電視台和270多家報刊社和藏書幾百萬冊的國家圖書館。聖保羅每年創造的財富高於世界上1/4的國家年國民生產總值。
聖保羅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400多年來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不斷變化和更新。眾多立交橋,多條地鐵線路,環城高速公路以及直升飛機公司都使得交通十分便利。聖保羅的商業區主要集中在保利斯塔大街(Paulista)和共和廣場(Praça de República)一帶。主要出售一些手工藝品,寶石,古董。在東方街(Liberdade)隨處可見中文招牌,中餐館和出售中國商品的商店。
巴西利亞概況 (Brasília)
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10萬。
巴西利亞是本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築師盧西奧科斯培的「飛機型總體規劃圖」建設。通過攔河築壩,建成一個人工湖,而整個城市宛若一架昂首待飛的巨型噴氣式飛機,寓意巴西正迎著朝陽展翅飛翔。
「機頭」為三權廣場,即議會、法院和總統府的所在地;機身是一條8公里長、250寬的東西向主幹大道,其中「前倉」政府各部廣場,兩側排列這各部辦公樓,「後艙」是文教區、體育城、國家劇院、電視塔等建築;「機尾」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區;「機翼」是沿人工湖展開的立交道和居民住宅街區。三權廣場是巴西首都的核心。其議會大廈由兩座並肩而立的28層大樓組成,有一過道相連,呈「H"形,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個字母,寓意「一切為了人」的立法宗旨。
大樓兩側的平台上有兩只巨碗型的奇特建築,右邊眾議院大樓側是個仰天的「大碗」,象徵「廣納民意」;左邊參議院大樓側是個倒扣的「大碗」,象徵「集中民意」。「碗」下側是兩院會議大廳,以及餐廳、商店、車庫等附屬建築。
㈧ 巴西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Brasília),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第二年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晝夜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45.5萬(2010年)。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第二年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晝夜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45.5萬(2010年)。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㈨ 巴西的主要城市是
聖保羅 巴西利亞 里約熱內盧
㈩ 巴西最大的城市和最大港口是什麼,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區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最大港口是里約熱內盧,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聖保羅位於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截至2010年,聖保羅市內人口為1088萬,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擁有全國最大進口港、是全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中心。
(10)巴西城市是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在世界上居第五位。巴西人口分布不均,東部沿海人口稠密,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稀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氣候:巴西東部沿海地區氣候相對溫和(東部沿海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比其他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溫和,地勢較高,氣候涼爽),適宜人類居住。
2、地形:巴西東部地區地勢不太高,較平坦,適宜人類居住。
3、交通:巴西東部沿海,港口眾多,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聖保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里約熱內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