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龜殼怎麼食用

巴西龜殼怎麼食用

發布時間:2022-04-24 10:44:03

『壹』 烏龜殼怎麼吃

1、生龜板。取腹板,剔去筋肉,洗凈曬干或晾乾後稱為「血板」,品質最佳。若將活龜用沸水煮死,再取腹板,去盡殘肉,曬干,稱為「燙板」。「血板」或「燙板」往往都連有殘肉,用前應放在缸內用水浸泡,夏季20天,冬季40天,不換水,取出洗凈至無臭味時,曬干即成生龜板。

2、醋龜板。將沙子置於鍋內炒熱,加人洗凈的生龜板,炒至表面微黃時取出,篩去沙粒,放人醋盆內略微浸漬,取出用水漂洗干凈,曬干即成。每100公斤龜板用醋30公斤。

3、龜板膏。將洗凈的醋龜板放人鍋內,水煮至膠質溶盡,餘下的龜板變鬆脆,煮至以手捏龜板即碎為止。將各次濾液混合,加人明礬粉末少許,靜置,濾取上清液,以文火濃縮,或加人適量黃酒、冰糖,至呈稠膏狀,倒入特製的凹槽內,待自然冷凝,切成小塊。陰於即為角浦口成品。

『貳』 烏龜殼的功效與作用

烏龜殼的功效與作用:

是用來保護烏龜;烏龜的背來源於表皮的角質片構成,盾片間的盾溝與骨板間的骨縫一般互不重疊,從而增強了龜殼的堅固性,龜的背甲雖然只有2毫米厚,卻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從而可以有效地的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攻擊。

龜殼當葯稱「龜甲」或「龜板」,用的是龜科小動物的腹甲。龜板味咸甘,寒性,是中葯材里關鍵的補陰葯,具備清熱解毒滋陰潛陽的作用,可醫治因為腎臟陰精不夠而引起的長期低熱,盜汗、咳嗽咳血,能夠 相互配合知母、黃柏、天冬、麥冬、生地、元參,沙參等應用。

(2)巴西龜殼怎麼食用擴展閱讀: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

主要價值:

肉:烏龜肉補益氣血,用於氣陰兩傷、營養不良、肺結核、久嗽咯血、小兒遺尿、糖尿病、放療及化療後、癌症之人食用。對婦女產後體虛不復、脫肛或子宮脫垂,煮食龜肉,有促進恢復之效。

龜板:為烏龜的腹甲,現也用背甲。甘,寒。滋陰潛陽,益腎健骨,補心養血。用於頭暈、目眩、盜汗、心悸、耳鳴、手足心發熱、血虛諸症。

龜板膠:作為龜板膠最好的是海龜膠。補血止血。用於血虛出血病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龜甲

網路_烏龜(龜科、烏龜屬動物)

『叄』 烏龜殼如何打開

烏龜殼打開方法如下:


先用開水先燙龜至皮衣外翻(冷水放龜進鍋),在 用刀砸龜的殼邊,然後把龜翻轉 用刀的刀根(靠握手一尖) 沿著龜殼用力砍, 出現一圈裂紋後 翻過來從脖子下刀 ,使勁往後切至尾部。

此時龜基本已經可以看見內臟了。


補充:


龜可搭配不同的中葯材熬成湯,出來的功效也會不同。

茯苓熬龜湯:解毒去濕。適合長期煙酒,應酬頻繁者。冬蟲草龜湯:補腎、活血、降壓作用,對高血壓引起氣滯血淤,頭暈頭痛,心悸失眠效果顯著,對正常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黨參龜湯:補氣血。適用於氣血不足諸症者食用。

『肆』 烏龜背上的殼有什麼用處

是用來保護烏龜;烏龜的背甲來源於表皮的角質片構成,盾片間的盾溝與骨板間的骨縫一般互不重疊,從而增強了龜殼的堅固性,龜的背甲雖然只有2毫米厚,卻能承受巨大的壓力,從而可以有效地的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攻擊。

(4)巴西龜殼怎麼食用擴展閱讀:

人工飼養烏龜有池養、缸養、木盆養和水庫池塘養等多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選擇。對一般專業戶和小規模的養殖場,以建池養殖較好,因為此方式管理方便,經濟效益也較大。

養殖池的建造:幼龜池和繁殖池可參照金錢龜的幼龜池和繁殖池的規格和方法建造。成龜池的建造也和金錢龜的成龜池差不多,但面積可以更大些,以便養殖數量更多的烏龜。如果成龜池較大,還可以魚龜混養,在池中養一些草食性和濾食性的魚類,以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注意烏龜亦有會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圍牆的牆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伍』 烏龜殼有什麼作用,可以磨成粉吃嗎

烏龜殼又稱為龜板,磨成粉之後,每次服用3-5克,1天1次,可以補腎強骨、滋陰潛陽、養血補心。在臨床上,對於更年期女性的相關症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治療盜汗、潮熱,還有健忘、心悸,對於腰膝酸軟,也有一定的效果,還可以治療頭暈、耳鳴、視物旋轉,以及周身不適。作為其他的患者,有類似症狀的話,也可以應用。烏龜殼除了直接服用之外,還可以燉成粥,和附子、知母、粳米等等,一起熬燉,也有利於進行消化。烏龜殼屬於一種甲殼類的中葯材,比較難以消化,最好做成丸劑、散劑服用也可以。

『陸』 烏龜殼有什麼用

可以磨粉成龜苓膏,龜苓膏是用烏龜殼和中葯茯苓熬制而成的,加烏龜殼主要是用其中的膠質起凝結作用,茯苓有清熱,健脾的作用

『柒』 烏龜殼有什麼作用

1、對烏龜本身的作用:
烏龜的殼就是類似於人類的脊椎骨,在不斷的進化過程中長在外面來保護自己。
2、烏龜殼的葯用價值:

(1)龜板配阿膠和六味地黃湯,可用以治療陰虛型慢性腎炎,對治尿蛋白有一定作用。
(2)用龜板治療結核病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治療肺結核的骨蒸勞熱、潮熱、盜汗,具有解熱作用,並可補充鈣質和其它養分;二是適用於結核性疾患。臨床上用龜板(炙脆)和黨參(焙燥)各等量,研細粉,混合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克,治肺結核、淋巴結核和肛門結核,還可用於佝僂病。
(3)龜板配黃連、紅粉和冰片(龜板散),外敷於患處,治療瘡癤、皮膚潰爛,流膿流水,久不收口,若用龜板配皂角刺、白頭翁等,可治慢性瘡瘍久不癒合症。民間還有用龜板配川弓、當歸和柞木等作催生作用,龜板配杜仲,可止瀉痢。龜板配槐花,治痔瘡等。

『捌』 野生烏龜殼如何入葯

龜鱉大補?這只是一個神話!正確認識龜鱉的葯用及保健價值
作者:吳伯平 吳明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物質文化的快速發展,民眾對自身健康問題越發關注,養生保健中對龜鱉的重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龜鱉的功效被極度誇大,甚至誤導誤用,誤人病情。龜鱉收購價格一路飆升,許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龜鱉資源卻急劇萎縮,瀕臨滅絕,中國連續多年高居全球龜類消耗的首位。種種問題,包括國際社會的質疑與拷問,讓我們不得不反思龜鱉作為中葯和保健品的真實價值。

一、龜甲龜肉 功效簡述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龜與鱉的功效稍有差異,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龜為例,對龜鱉真實的葯用及保健價值作一簡略探討。

對於龜的功效,歷代醫家觀點並不一致。漢末本草著作《名醫別錄》言之「肉作羹,大補」;但元朝吳瑞所著《日用本草》卻記載「味酸,溫,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顯將之拉下了神壇。

龜身上可入葯的部位,主要是龜甲和龜肉。

包含龜甲的古代方劑大約七十餘首,但常用的只有十餘首。 2010年版《中國國家葯典》中收錄的中葯材有3214種,最常用的也多達一千多種,在這個龐大的數字中,用於十餘首常用方劑中的龜甲顯然只是滄海一粟。由此可見,龜在中醫葯的大家族中,也只是無數葯材中的一味葯而已,並非有什麼特別。但為什麼現在的人卻對它越來越迷信呢?

記載「龜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醫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歷史的日本龍谷大學也有收藏,書中這一觀點必定有其理據。不過我們今天暫且不討論這一觀點,我們先來看一下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龜的功效。

先說龜甲,龜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陰潛陽,補腎健骨,補心安神。看了這樣的描述,可能很多人會發出驚嘆,謂之神葯。其實大家應該知道,中葯不同於西葯,西葯的功效往往是單一的,而中葯的葯理與西葯完全不同。中葯對人體所產生的作用比西葯更寬泛、更廣義,其功效往往不止一個方面,而是有多種、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葯都是這樣,並非只有龜甲如此,舉兩個例子:比如熟地黃,據清代吳儀洛所著的《本草從新》記載,功效:「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治)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再比如我們經常在飯桌上吃到的山葯,明代張介賓所著《本草正》記載,功效「健脾潤肺、益胃補腎、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延年益壽。」

當然,我們這樣說並非否定龜甲作為中葯的功效。龜甲就像許許多多其他中葯一樣,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沒必要將它神化,也不應該將它神化。

龜肉入葯很少,使用范圍也較窄,頻次也較少。在中國中醫葯資料庫方劑庫中,使用龜肉的古方僅有六首,現代應用則更為少見。

二、替代用葯 難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龜甲的古代方劑常用的有十餘首,包含龜肉的僅有六首。這些方劑中龜甲龜肉所產生的功效,並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據各種臨床證型選擇替代葯物。

中醫用葯講究「君、臣、佐、使」,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其餘皆可稱為輔葯,意為起輔助治療作用。鎮肝熄風湯是使用龜甲的著名方劑之一,但其中的龜甲並非不可替代之君葯,而只是輔葯,和龍骨、牡蠣一起,共奏潛陽降逆之功,從而起到柔肝熄風之效。該方劑中的龜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葯物替代,潛陽可以用石決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潛陽功效。滋陰可增加生地、黃精等養陰葯為補。二者相合,滋陰,潛陽降逆,柔肝熄風,原方之效完全能實現。

《壽親養老》卷四記載的「三肉臛」,由龜肉2兩、羊肉3兩、獐肉3兩組成,主治產後乳汁不下。但治療產後乳汁不下的食療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湧泉湯:王不留行十克、雞蛋三個、白糖適量。加水兩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葯渣,雞蛋打碎,用葯汁煮雞蛋,加白糖調味,當早點或點心吃,能有效促進母乳分泌。
以上我們介紹的這些食材葯材,更常見,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沒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來故弄玄虛。

除方劑中的龜甲龜肉可根據功效選擇替代葯物外,用於各種臨床證型中的龜甲,也有不少品種的葯物可以替代。

縱覽醫書,龜甲主要用於以下臨床證型,各證型後我們列舉了一些替代葯物。

(1)陰虛陽亢證:
枸骨葉——功效養陰清熱、補益肝腎,常用於治療肺腎陰虛導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熱、腰膝酸痛等症。
梔子——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另外還有石斛、西洋參、南沙參、金銀花,等等。

(2)肝腎不足、筋骨失養諸證:
楮實子——功效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常用於治療腰膝酸軟、陽痿、水腫等症。
地骨皮——功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等症。
另外還有枸杞子、女貞子,等等。

(3)陰血不足、心神失養、驚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黃——功效補血滋潤、益精填髓。
生地黃——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另外還有何首烏、當歸、麥冬,等等。

(4)陰虛血熱、熱傷沖任、月經過多、崩中漏下:
玄參——功效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
旱蓮草——功效養陰益腎、涼血止血,常用於治療肝腎陰虧所致諸症,也可治療陰虛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癥候。
另外還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馬齒莧,等等。

三、壯陽之功 純屬誤傳
人們對龜鱉的認識有個普遍的誤區,就是認為龜鱉可以滋陰壯陽。上文中曾經提到,龜甲有一定的滋陰潛陽的功效,但「潛陽」並非壯陽,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潛,有「平抑、調節平衡」的含義,跟「壯陽」相去甚遠。可以說,這「潛陽」二字長期以來都被誤讀了。至於龜肉,翻遍醫書,也找不到龜肉可壯陽的根據和記載。

所以說,吃龜鱉可以壯陽,完全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誤傳。

平時經常聽到各類廣告說,腎虛,要補腎。其實補腎的方法並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證施治。首先要確定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是腎陽虛,男子可導致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等,女子可導致不孕、遺尿、性慾低下等。對於以上諸症,確需補腎壯陽,但不能用龜鱉來補。因為龜鱉偏寒性,根本沒有壯陽的功效,甚至與壯陽背道而馳。

四、用於食療 功效單一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龜鱉長壽,所以吃龜鱉也能長壽,這也是人們熱衷於食用龜鱉的心理依託之一。其實,根據科學考察,只有極少數的龜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幾年。平時常見的巴西龜,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見,吃龜鱉能長壽只是心理感覺而已,並無真實依據。
另外,讓我們思考一下,如果吃長壽動物就能長壽,那麼我們平時經常吃雞鴨,而雞鴨壽命很短,我們豈不是要折壽?

過去的年代裡,社會不發達,人們知識儲備不夠,對自身健康和命運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種背景下,產生「吃長壽的能長壽」這樣缺乏根據的說法,不難理解。但那隻能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應再以訛傳訛了。

也有一些地區的人們,把龜鱉作為食療、葯膳的主要原料,其實這也需要具體分析,比如腎陽虛的人就不適宜吃龜鱉。腎陰虛的人可以吃,但從中醫食療角度來說,食療食養最忌品種單一,如果只迷信於某一種食物,是達不到效果的。

中葯一般分為三大類,包括植物類葯、動物類葯和礦物類葯。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及部分礦物質。用來治病的,一般被稱為葯物;作飲食之用的,就稱為食物。但有些品種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叫做葯食兩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們既屬於中葯,又是大家經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調味品。 (衛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種葯食兩用食物名單)
龜鱉雖然有一定的滋陰功效,但滋陰養陰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顯著。就說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黑豆,在中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黑豆補腎益陰、活血利水。還有我們更熟悉的蘋果,最早見於明代《滇南本草》,潤肺止咳、益脾止瀉,主治脾陰不足、肺熱燥咳等症。另外還有:蜂蜜、鴨蛋、木耳、銀耳、芝麻、小麥、大麥、枸杞、番茄、百合、胡蘿卜、桑椹、酸棗,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不要偏食,經常變換食用,遠勝於迷信一種。

常見的、普通的、甚至廉價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貴的、標新立異的,不一定就好。養身健體,重在效果,無須獵奇。天地之精華往往就在我們的身邊,無須舍近求遠。魯迅先生所說「要用一對原配蟋蟀作葯引的所謂名醫」,只能說是故弄玄虛、甚至欺世盜名。

上面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滋陰食物,下面分析兩個與龜有關的食療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實杞龍龜苓湯。

此方在網路上流傳甚廣,被推薦用於消解濕疹瘡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實50克,枸杞子30克,龍眼肉50克,烏龜1隻。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濕、解毒;芡實的作用健脾止瀉;枸杞子的作用養肝、滋腎、潤肺。以上三味性平,烏龜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濕疹瘡毒一般多為熱症,中醫講究「熱者寒之」,而龍眼肉性溫,用於解瘡毒值得商榷。可見,流傳廣的東西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替代方之一:綠豆薏仁百合飲。

食材:綠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葯15克,冰糖適量。製法:將綠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葯一起下鍋,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後,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陰清熱、祛濕解毒、健脾益腎。

替代方之二:馬齒莧蕹菜湯。

食材:馬齒莧50克,蕹菜30克。製法:將馬齒莧與蕹菜分別洗凈,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湯,調味即可。功效:清熱,祛濕,止癢。

原方:蟲草沙參燉龜肉。

主要食材:冬蟲夏草10克,沙參60克,烏龜1隻。此方中冬蟲夏草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補腎壯陽、滋肺止嗽;沙參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養陰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烏龜為佐使,僅起到調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潤肺銀耳湯。

食材:水發銀耳400克,荸薺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圓肉30克,姜、蔥、白糖、精鹽、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適量。製法:荸薺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時,取汁備用;杏仁去皮,開水煮10分鍾,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備用;桂圓肉與杏仁一起蒸50分鍾取出,備用;銀耳開水煮片刻撈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許,加蔥、姜、精鹽,中火再煮3分鍾撈出。然後,將銀耳放在蒸鍋內,加荸薺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鍾,然後放入杏仁、桂圓肉,再蒸15分鍾,即成。

此方功效:滋陰潤肺、補精益腎、養血潤腸。此方不僅功效十分顯著,而且對身體的調理作用均衡而溫和,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你的身體,這一點是上述蟲草沙參燉龜肉所無法比擬的。

五、走出誤區 理性回歸
國內有些保健品廣告所宣稱的龜鱉製品的功效,幾乎包治百病,這是完全誇大其詞了。龜鱉不但不具備那麼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當,反受其害。

明代繆希雍所撰《本草經疏》記載:「妊婦不宜用,病人虛而無熱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婦或胃有寒濕者不能服用龜鱉。同理,以龜板、土茯苓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龜苓膏,也並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大便較稀的人不宜吃。龜板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可能導致流產,孕婦不宜。

一般來說,植物性葯材的副作用要小於動物性葯材,如果用葯,筆者更傾向於使用植物性葯材。中國最早的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代表作《本草經集注》,隋唐時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開寶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綱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綱目拾遺》,為什麼都用本草二字?其實本草的含義,就是「諸葯草類最多,諸葯以草為本」。由於中葯的來源以植物性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對較少,所以古來相沿把葯學稱為「本草」。

另一方面,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絕大部分的肉用動物都是人工養殖的,很多媒體報導,有相當的不良養殖場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長的化學激素,食之對人體有不可忽視的副作用。至於食用野生動物,相關衛生部門早已多次發出警告,野生動物身上往往攜帶病菌,食之對人體有不可預知的健康隱患。

龜鱉,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動物,卻被人為地賦予了過多並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這些也到了該澄清的時候了。其實在中醫葯學的范疇里,龜鱉在真正的臨床用葯中所佔份額並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來龜鱉作為保健品的功效卻遭到了過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誇大的程度。這種現象,讓人擔憂。保健品的使用應根據各人體質理性選擇,盲目的跟風消費,甚至為炫耀財力而攀比消費,實為不智之舉。輕則浪費錢財,重則損害身體。

目前,國際上對中國中醫葯學界已有微詞,認為中葯消耗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甚至認為中葯開發會引發生態危機。面對這種批評和質疑,對中醫葯學界的智者同仁來說,合理用葯,同時向廣大民眾傳播正確的知識,引導民眾不被傳說和神話所誤導,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對民眾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中醫學自身的價值、責任和聲譽負責。

作者簡介:
吳伯平,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吳明,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人類安全與現代養生研究所所長。

我們都知道中國多年來高居全球龜類消耗的首位,無數龜被我們吃掉了,中醫的一些說法對這一現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更准確地說,是以中醫名義流傳的一些誤傳,起了推波助瀾作用。這篇文章是從人的健康出發的,澄清人們健康養生中的誤區,但同時正好告訴了我們,打著中醫旗號推動龜鱉消耗是錯誤的!根本不符合中醫的理論。這文章的英文版已於今年五月刊發在澳洲出版的中醫雜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標題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玖』 烏龜殼怎麼用

(1)龜殼配阿膠和六味地黃湯,可用以治療陰虛型慢性腎炎,對治尿蛋白有一定作用。
(2)用龜殼治療結核病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治療肺結核的骨蒸勞熱、潮熱、盜汗,具有解熱作用,並可補充鈣質和其它養分;二是適用於結核性疾患。臨床上用龜殼(炙脆)和黨參(焙燥)各等量,研細粉,混合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克,治肺結核、淋巴結核和肛門結核,還可用於佝僂病。
(3)龜殼配黃連、紅粉和冰片(龜殼散),外敷於患處,治療瘡癤、皮膚潰爛,流膿流水,久不收口,若用龜殼配皂角刺、白頭翁等,可治慢性瘡瘍久不癒合症。民間還有用龜殼配川弓、當歸和柞木等作催生作用,龜殼配杜仲,可止瀉痢。龜殼配槐花,治痔瘡等。

『拾』 烏龜殼有什麼作用,可以磨成粉吃嗎

滋陰補血的作用,可以磨成粉做龜苓膏。

閱讀全文

與巴西龜殼怎麼食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