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戈亞斯牛肉怎麼樣

巴西戈亞斯牛肉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4-24 20:13:46

❶ 莫扎蘭迪亞_戈亞斯牛肉能吃嗎

現在這個非常時期,最好是不要吃那個外國的東西。

❷ 巴西和阿根廷的首都分別是哪裡哪位好心人告訴我吧。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巴西利亞是本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

巴西利亞市區建築風格新穎獨特,多姿多彩,融合了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獲有「世界建築博覽會」的稱號。城中到處有綠茵草坪,盛開的鮮花,濃陰匝地的林地。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權廣場為核心,形如一架頭朝東方的巨型飛機。總統府、國會、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樓建在「機頭」部位;「機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軸;兩旁是建築規格劃一的高樓群;「飛機兩翼」是商業區、住宅區、旅館區;「機艙」後部就是文化區、運動區;「機尾」是為首都服務的工業區和印刷出版區。人工湖分南湖和北湖,像張開的雙臂擁抱著大半個城市。這座年輕的都市以其整潔優美的環境、良好的交通秩序、造型別致的建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台。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阿 根廷首都,全國最大城市,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國境中東部,市區東瀕拉普拉塔河,東南臨里亞丘埃洛河,行政上叫做聯邦首都區,面積200平方千米,人口約292 萬。布宜諾斯艾利斯還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22座衛星城鎮在內,面積約3600平方干米,人口約996萬,約佔全國人口的1/3以上,是南半球僅次於聖保羅的第二大城市。居民98%為歐洲移民後裔。
城市坐落於潘帕平原上,拉普拉塔河 與里亞丘埃洛河交匯處。地勢平坦,平均海 拔25米。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16,6 ℃,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23.6℃,最冷 月(6月)平均氣溫10.8℃;年平均降水量 970毫米,且季節分配均勻。城市綠化好, 綠化面積約占市區面積的15%,景色宜 人。
1536年始建,後被印第安人所毀。 1580年重建。1776年成為拉普拉塔總督轄 區首府。隨著港口的開埠,發展成為潘帕地 區大量牛皮、羊毛、小麥等產品和西歐進口 物資的集散地。1880年成為阿根廷聯邦首 都。1887年設布宜諾斯艾利斯聯邦區。 1910年發展成為鐵路中心樞紐。50年代隨 著工業的發展,城市工業布局和人口向郊 區迅速發展。l970年聯邦區人口達297.2 萬。衛星城鎮的人口由1947年的167萬猛 增到1970年的538萬,使大布宜諾斯艾利 斯的人口達到835萬,佔全國人口的 36%,加入世界特大城市行列。
城市經濟發展條件優越。鄰近全國最 富庶的潘帕農牧區,東連拉普拉塔河與大 西洋相通,有發達的交通運輸網路;城市人 口集中,經濟部門齊全,為全國最大的經濟 中心,其國民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一半。主 要有肉類加工,麵粉等食品工業和紡織、制 革、機械、汽車、化學、造船、印刷等工業。其 中食品工業和製革工業為傳統工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
全國最大的貿易港。布宜諾斯艾利斯 為人工港。年吞吐量約2600萬噸,為南美 洲最大港口之一。主要輸出物有牛肉、谷 物、羊毛、皮革、亞麻等;輸入物有機器、鋼 鐵、燃料和工業品。
全國最大的陸、空交通樞紐。鐵路、公路呈放射狀分布,並與全國各地相聯系。有 2個國際機場,埃塞薩國際機場辟有20條國際航線。市區內有5條高速公路,自市中心呈扇形向外延伸,與作為城界的高速公路帕斯將軍大道連接。另有5條地下鐵道, 長36千米,年客運量達2億人次。
作為全國最大文教中心,全市共有40 多所大學,其中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1821 年創辦)最有名。另有許多圖書館、博物館、 科研機構以及體育場、劇院、影院、公園等 文化設施和娛樂場所。也是全國出版中心 和南美洲西班牙文書刊的出版中心之一。
城市以多廣場、街心花園和紀念碑為 特色。城市建設分老城區、新城區兩部分。 老城區以五月廣場一帶為中心。原街道都 是呈直角相交,形成網格狀街區。從1826 年起,把五月廣場為中心的第四條街道加 寬。五月廣場以北是繁華的商業區。中心區 外圍的新城區,街道已不再保持直角相交 的布局。北區多法國式豪華建築群;西區和 南區為稠密的居民區;東南部為主要工業 區;拉普拉塔河為休息娛樂區。巴勒莫公園 佔地1300公頃,內有設施優良的跑馬場和 世界著名跑道。
郊區衛星城鎮職能分工明確,西部和 西北部的城鎮為人口稠密的工業區和住宅 區,南部的城鎮為重要工業區,北部的城鎮 為工業區。

❸ 伊賽牛肉能吃嗎

伊賽牛肉能吃。伊賽公司主導產品為排酸冰鮮分割牛肉、排酸調理品牛肉、排酸熟製品、排酸熟食冷切牛肉和禮品牛肉系列五大類共計200餘種產品。目前牛肉產品已進入沃爾瑪、家樂福、麥當勞、肯德基、雙匯等國際國內著名企業。

產品銷售網路南到深圳,北到哈爾濱,東到上海,西到烏魯木齊;遍及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伊賽牛肉品牌已充分得到消費者的信賴。榮譽企業,河南省清真食品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牛肉供應商、2010年上海世博會牛肉供應商和2010年廣州亞運會牛肉供應商。

(3)巴西戈亞斯牛肉怎麼樣擴展閱讀

河南伊賽牛肉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2年。公司立足清真食品產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歷經十多年創新發展,現已成為專業從事肉牛養殖、屠宰加工、食品製造、連鎖專賣和供應鏈服務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清真食品企業集團。

伊賽集團冷鏈倉儲項目總投資5600萬元,佔地面積為3萬平方米,一期工程投資3500萬元,鋼架結構保鮮庫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該項目採用國際氣調保鮮設備和先進的穿梭貨架技術工藝,可一次性保鮮各類牛羊肉產品3萬噸以上,年周轉保鮮總量可達12萬噸以上。

伊賽牛肉緊跟時代發展,憑借過硬的產品品質、完整產業鏈和完善的市場布局、國際化的視野及敏銳的行業嗅覺,伊賽品牌美譽度、產銷量及社會影響力都穩居中國肉類行業前列。今天,我們踏上新的征程,揚帆續寫伊賽新篇章。

❹ 巴西主要有哪些資源

巴西主要資源:


❺ 巴西的國土面積有多大

國 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 積 851.49萬平方公里(來源:《巴西地理統計局》)。

人 口 1.91億。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73.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010年)

首 都 巴西利亞(Brasília),人口245.5萬(2010年),年平均氣溫21℃。

國家元首 總統迪爾瑪·羅塞芙(Dilma Rousseff),2011年1月1日就任,任期至2015年1月1日。

重要節日 9月7日,獨立紀念日,即巴西國慶。

簡 況 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的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兩季,年平均氣溫18-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1月,反對黨在總統間接選舉中獲勝,結束軍人執政。此後,巴政權5次平穩更迭,代議制民主政體基本穩固。2002年10月,以勞工黨為首的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盧拉贏得大選,成為巴歷史上首位直選左翼總統。2006年10月,盧拉戰勝社會民主黨候選人阿爾克敏,獲得連任。2010年10月迪爾瑪·羅塞芙作為勞工黨候選人贏得大選。

政 治 盧拉政府注重淡化意識形態,平衡政黨利益,擴大執政基礎;執行兼顧發展、穩定和社會公正的經濟政策,推進財稅和社會福利等多項改革,加大社會投入,致力於解決貧困、就業等問題。巴西民主體制鞏固,經濟持續增長,社會貧富差距縮小,國家綜合實力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2011年羅塞芙就任總統後,強調延續上屆政府既定的治國方略和發展戰略,以推動巴西現代化進程、加快向全球性大國邁進為主要目標,以促進經濟增長、減少貧困和促進社會進步為施政重點,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經濟,加大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等民生領域投入,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目前巴西政局保持穩定。

【憲 法】 第一部帝國憲法於1882年產生。1988年10月5日頒布巴西歷史上第八部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在公民權力方面,憲法保障人身自由,廢除刑罰,取消新聞檢查,規定罷工合法,16歲以上公民有選舉權等。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

【議 會】 聯邦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其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

聯邦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長、副議長每兩年改選一次,可連選連任。參議長兼任聯邦議會主席。參議員81人,每州3人,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選1/3或2/3。眾議員513人,任期四年,名額按各州人口比例確定,但最多不得超過70名,最少不低於8名。現任參議長若澤·薩爾內(José Sarney,巴西民主運動黨),2011年2月當選,任期至2013年2月;眾議長馬爾科·馬亞(Marco Maia,巴西勞工黨),2011年2月當選,任期至2013年2月。
【政 府】 本屆聯邦政府於2011年1月1日成立,共設24個部。現內閣成員如下:國防部長塞爾索·阿莫林(Celso Amorim),外交部長安東尼奧·帕特里奧塔(Antônio Patriota),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發展、工業和貿易部長費爾南多·皮門特爾(Fernando Pimentel),計劃、預算和管理部長米麗婭姆·貝爾肖爾(Miriam Belchior),衛生部長亞歷山大·帕迪利亞(Alexandre Padilha),教育部長費爾南多·阿達德(Fernando Haddad),農牧業和供給部長門德斯·里貝羅(Mendes Ribeiro),文化部長安娜·德奧蘭達(Ana da Hollanda),科技部長阿洛伊西奧·梅爾卡丹特(Aloizio Mercadante),體育部長阿爾多·雷貝洛(Aldo Rebelo),旅遊部長加斯唐·維埃拉(Gastão Vieira),礦能部長愛迪生·洛邦(Edison Lobão), 司法部長若澤·愛德華多·卡多佐(José Eardo Cardozo),環境部長伊薩貝拉·特謝拉(Izabella Teixeira),勞動就業部長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社會福利部長加里巴爾迪·阿爾維斯(Garibaldi Alves),交通部長保羅·塞爾吉奧(Paulo Sergio),全國一體化部長費爾南多·貝澤拉(Fernando Bezerra),城市部長馬里奧·內格羅蒙特(Mário Negromonte),社會發展和消除飢餓部長特雷莎·坎佩洛(Tereza Campello),通訊部長保羅·貝爾納多(Paulo Bernando),漁業和養殖部長伊德莉·薩爾瓦蒂(Ideli Salvatti),農村發展部長阿豐索·弗洛倫塞(Afonso Florence)。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朗德,南里奧格朗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娜,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4個市(2011年3月)。

【司法機構】 根據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憲法,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高等司法院、高等勞工法院、高等選舉法院、高等軍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權。聯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組成,大法官必須是年齡在3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巴西公民,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後任命。聯邦最高法院院長塞薩爾·佩盧索(Cezar Peluso,2010年4月就任,任期兩年)。聯邦總檢察長羅伯托·蒙泰羅·古熱爾·桑托斯(Roberto Monteiro Gurgel Santos, 2009年6月就任,任期兩年)。

【政 黨】 截至2009年6月,在巴西高等選舉法院登記的合法政黨有27個,主要有:

(1)勞工黨(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主要執政黨。1979年成立,主要由城鄉勞動者、工會領導人和知識分子組成,是巴西最大左翼政黨,現有黨員80多萬人。該黨政治上主張實行改革,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經濟上主張公平分配社會財富;對外主張各國相互尊重、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主席魯伊·法爾康(Rui Falcão) 。

(2)巴西民主運動黨(Partido do 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PMDB):執政聯盟成員。1980年1月成立。其前身為1965年成立的巴西民主運動,在軍政府時期長期為唯一合法的反對黨。對內主張實行土改和保護民族工業,全面恢復民主制度。對外主張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國自決權。主席瓦爾迪爾(Valdir Raupp)。

(3)巴西工黨(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PTB):執政聯盟成員。1945年成立。1964年軍人政變後被迫停止活動。1979年重新組建。主席羅伯托·傑弗遜(Roberto Jefferson)。

(4)民主工黨(Partido Democrático Trabalhista—PDT): 執政聯盟成員。1979年成立,前身為巴西工黨的一部分,系社會黨國際成員。主張實行多黨制,工會獨立,實行土改,消除貧富不均和扶助中小企業。對外主張民族獨立,人民自決,同各民族和平相處和不結盟。主席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

(5)社會主義人民黨(Partido Popular Socialista—PPS):執政聯盟成員。1992年1月,巴西的共產黨宣布解散,以黨主席羅伯托·弗萊雷為首的「現代派」決定改名成立社會主義人民黨。主席羅伯托·弗萊雷(Roberto Freire)。

(6)巴西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 do Brasil—PC do B):執政聯盟成員。1962年從原「巴西的共產黨」中分裂出來,將1922年3月25日作為建黨日。主要成員是城鄉勞動者、青年學生和自由職業者。1985年7月獲合法地位。主席若澤·雷納托·拉貝洛(José Renato Rabelo)。

(7)進步黨(Partido Progressista—PP):執政聯盟成員。原名巴西進步黨,2003年4月更名。1995年9月由改革進步黨和進步黨合並而成。信奉基督教義,推崇自由、進步與社會正義。主張在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基礎上,逐步推行改革開放。在保障全國各地區、各階層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正義和國家現代化。主席弗朗西斯科·多內萊斯(Francisco Dornelles)。

(8)巴西社會民主黨(Partido 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PSDB):在野黨。1988年6月25日成立,由一批因對民運黨不滿而退出該黨的人組成。主張實行議會制,完善民主制度,鼓勵外國投資,改革分配製度,消除貧富差別。主席塞爾吉奧·蓋拉(Sérgio Guerra)。

(9)民主黨(Democrata—DEM):原「自由陣線黨」,在野黨。1985年1月成立。主要由原民主社會黨內持不同政見者組織的「自由陣線」派成員組成。1985年曾與民運黨組成「民主聯盟」聯合執政。對內主張建立民主制度,實行社會變革和國營企業私有化,改革分配製度等。對外主張主權自決和平等。主席若澤·阿格里皮諾(José Agripino)。

其他政黨還有:基督教社會黨(Partido Social Cristão)、共和黨(Partido da República)、社會自由黨(Partido Social Liberal)、民族動員黨(Partido da Mobilizacão Nacional)、巴西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 Brasileiro)、巴西共和黨(Partido Republicano Brasileiro)、綠黨(Partido Verde)等。

【重要人物】 迪爾瑪·羅塞芙(Dilma Rousseff),1947年12月14日生。畢業於巴西南里約格朗德聯邦大學經濟系。上世紀60年代加入左翼武裝組織,反對巴西軍政府的獨裁統治。1970年被判入獄,3年後出獄。1980年進入南里約格朗德州議會工作。1985年起歷任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財政局長、州經濟與統計基金會主席、州礦能交通廳長。2001年加入勞工黨。2002年任礦能部部長,2005年任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成為巴西第一位女性內閣首席部長。2010年10月31日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以56.01%的得票率當選總統。2011年1月1日就職,任期四年。曾於2004年以能礦部長身份兩度訪華。

米歇爾·特梅爾(Michel Temer),1940年9月23日生。聖保羅天主教大學法律博士。律師、教授。民主運動黨人。1983年起,歷任聖保羅州檢察官、檢察長、州政府公共安全局長。1987年至今連任聯邦眾議員,任期至2011年。曾任眾議院多個常設委員會主席、委員。1997-2000年連續擔任眾議長。2009年2月,第三次就任眾議長,任期至2011年2月。2010年10月,作為勞工黨總統候選人羅塞芙的搭檔參加大選獲勝,2011年1月1日就任副總統,任期四年。

經 濟 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8位,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桔、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等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製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1%,被譽為「巴西奇跡」,巴躋身新興工業國行列。上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1994年政府實施雷亞爾貨幣穩定計劃,有效解決高通脹問題,經濟恢復增長。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盪,經濟衰退,貨幣大幅貶值。其後,受國內外因素共同影響,巴經濟連續幾年增長緩慢。2003年,盧拉總統執政後採取穩健務實的經濟政策,控制通膨和財政赤字,鼓勵生產性投資和工農業發展,市場信心得以恢復,巴經濟開始走上穩定發展道路。盧拉連任總統後,推出「加速增長計劃」等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措施,巴工業生產和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經濟發展前景看好。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巴西經濟增速一度放緩,政府及時出台了一攬子穩定金融和刺激經濟措施,取得一定成效。2010年經濟增長7.5%。

2010年主要經濟數字

國內生產總值: 2.02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0471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7.5%

貨幣名稱: 雷亞爾(Real)。1雷亞爾=100分

匯率 1美元≈1.55雷亞爾

通貨膨脹率: 5.9%

失業率: 6.7%

【資 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達世界總儲量98%,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❻ 幫忙解以下幾道題!

1:巴西具備使本國經濟獲得較快速度發展的許多有利條件。這些條件是:一、國土面積85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五大國,且無種族和地區沖突;人口近1.8億,但無人口壓力。二、淡水資源在世界排名第一位,為62200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亦豐富;水資源較豐富的9個國家(巴西、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中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秘魯)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60%,到本世紀中葉,水將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探明的鐵礦石儲量為210億噸,推論儲量620億噸,且多為60%-67%的赤鐵礦。四、現有農業種植面積5100萬公頃,牧場和其它作物的種植面積2.2億公頃,另有閑置土地9000萬公頃。五、咖啡、蔗糖和柑橘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大豆、玉米、牛肉和雞肉產量居第二位。六、工業基礎堅實,特別是在冶金和支線飛機製造領域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2:調節全球氣候;為全球提供新鮮空氣;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3:1960年以前是里約熱內盧,現在是巴西利亞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1982年11月5日,巴西和巴拉圭共同修建的世界上最大水電工程——伊泰普水電站

4:白色沙漠是說南極降水量很少,像沙漠一樣乾旱,而厚厚的冰層是千萬年積累的,與它乾旱沒有關系。
5:臭氧的主要作用有以下:除異味,殺菌,消毒,保鮮,增加空氣中的氧氣,除甲醛,苯,氨氣,直接和污染源接觸,無死角。
6南極上空則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甚至在春季期間更會出現所謂的「臭氧洞」

眾所周知,臭氧具有強烈吸收有害紫外線的功能,臭氧層是保護地球上生物的天然屏障。然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特別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由於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氯氟烴,導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變薄,嚴重地危害了人類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據觀測,目前臭氧層破壞比較嚴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極」上,即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這「三極」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當地人們向大氣中所排放的氯氟烴數量有限,為什麼「三地」上空臭氧層所受的破壞反而比較嚴重呢?

原來包圍在地球周圍厚厚的大氣層,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為5層: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和外層(後三層中學新教材統稱為高層大氣)。臭氧層就位於平流層當中。對流層是高度最低的一層,它和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人類在向大氣中排放的有害氣體首先進入到該層當中。它的高度就是該層空氣對流運動所能到達的頂端,因而其高度隨緯度和地勢高低而變化;赤道地區因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多,空氣對流運動旺盛,因而對流層較高;兩極地區因所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空氣對流運動較弱,對流層較低;南極相對於北極更冷一些,因而其對流層就更低;青藏高原雖然緯度不是很高,但由於它作為「世界屋脊」的較高的地勢,使其表面溫度降低,空氣對流運動不夠旺盛,因而對流層也較低。正是由於「三極」地區上空的對流層較低,相應的平流層的高度也隨之降低。人們向對流層大氣中排放的氯氟烴會隨著大氣的環流運動而到達「三極」地區的上空,正是因為「三地」的平流層較低,所以氯氟烴能到達平流層中而破壞臭氧層。實際的觀測結果也正是如此:南極地區氣溫最低,平流層也最低,臭氧層破壞最為嚴重,已經出現了臭氧空洞;北極地區臭氧層破壞較南極地區輕一些,青藏高原地區臭氧層破壞較北極地區又輕一些。

❼ 巴西工業城市的分布與礦產地之間的關系

巴西工業城市的分布與礦產地之間的關系是:
工業城市接近礦產地。
巴西工業城市都分布在煤鐵石油等礦場地附近,靠近原材料分布。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600萬噸,佔世界鎳儲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❽ 兩洋鐵路的路線走向

鐵路將穿越巴西,從秘魯的港口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巴西境內,將東起大西洋海岸的巴西東南重鎮-里約熱內盧州,向西北方向延伸,跨過富含鐵礦的米納斯吉拉斯州、戈亞斯州,然後穿過盛產大豆和牛肉的農業核心地帶-馬托格羅索州、朗多尼亞州的波多韋柳口岸和亞馬遜州,最後從巴西邊境阿克里州進入秘魯境內,並在秘魯港口卡亞俄港,莫延多港或者阿里卡港入海。

閱讀全文

與巴西戈亞斯牛肉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