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放生巴西龜違法嗎
巴西龜不能放生。
巴西龜生長速度快、高繁殖、易存活,具有對餌料的強佔有率以及在生存空間中占據優勢的能力,—旦放生到野外,大量掠奪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會使同類物種的生存受到毀滅性打擊。而當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入侵後,即使停止繼續引入,已傳入的個體並不會自動消失,而會繼續大肆繁殖和擴散,這時要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難。
巴西龜適應能力強,在室外沒有天敵,繁殖力強,所以放生到野外的話,數量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雖然現在沒有明顯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危害,但是今後幾年或者幾十年之後的危害是不可預計的。就像上個世紀50年代引進,目前過量繁殖的水葫蘆一樣,造成危害。
巴西龜放生幾年後,就會排擠其他同類龜,掠奪當地生態資源,破壞當地生物多樣性。
因此,巴西龜不能放生。
Ⅱ 巴西龜有什麼危害
一、巴西龜的危害
巴西龜,絕對不能放生到野外,當一種生物傳入一個新的環境後,如果脫離了人為控制變為野生,在適宜的氣候、土壤、水分及傳播條件下,極易大肆擴散蔓延,形成大面積單優群落,破壞本地動植物,甚至危及本地瀕危動植物的生存,從而喪失了生物多樣性。這些入侵物種在其原來的生態系統中,必然有天敵控制其種群量,而在新的環境中通常沒有這種控制機制,於是,這些物種就有可能泛濫成災。
二、國內
在香港和台灣,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巴西龜引進到台灣不到20年,已經在台灣定居繁殖建立族群,成為台灣最普遍的龜類,野外巴西龜會大量捕食小型魚、貝及蛙類的卵和蝌蚪,造成當地生態水中浩劫。台灣的基隆河早已被巴西龜和琵琶鼠占據了。巴西龜2歲就有繁衍力,而本土陸龜到七八歲才開始性成熟,這也是巴西龜價格便宜的原因之一。巴西龜對食物和生存環境要求不高,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生長快,繁衍力強,捕食兇狠。如果隨意放生,從長遠來說,因其基本沒有天敵,大量進入江河、湖泊,與本地龜搶奪食物,會威脅本地龜及相關物種的生存,對原有生態鏈造成極大的破壞。
Ⅲ 巴西龜,的問題
原產於美國中南部、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正成為不少上海人的寵物,而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動。因為巴西龜很可能製造類似於一枝黃花、水葫蘆的生態惡果。
事實上,世界多國已對巴西龜下達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曾共同發表呼籲書,呼籲遏制其蔓延趨勢。
圍繞著巴西龜,來自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的專家態度明確:不要當寵物養,養了別放生。
現況調查:
上百隻能當場拿貨
萬商花鳥市場位於鬧市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每天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在市場南面的入口處,一家專售寵物龜的店鋪抬眼可見。小店門口放置了不少小魚缸,其內都按照大小、種類擺放了10多隻小龜。「這是草龜,這是巴西龜,這是……」在老闆娘的指點下,記者看到,這些寵物龜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龜起碼占據了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並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
小店內,一些成年的寵物龜被集中安置在一個大缸內,粗略估算約有二三十隻,層層疊疊。除了巴西龜、長壽龜外,還有從國外引進的鱷龜等。「沒聽說上海有人買去吃,在廣東倒是有不少。」老闆娘說,巴西龜生長較快,大約12年就能長到3斤重,多被人買去用於觀賞。
聽說記者打算買來放生,老闆娘強烈建議買那種杯口大小的巴西龜:「便宜,而且特別好養活。」她說,太小的巴西龜放生到河流中會淹死,稍大一點生存能力就強得多。
當被問及放生巴西龜是否會對河道生態造成影響,老闆娘不以為然:「不會的!」
老闆娘還介紹說,隨著清明節臨近,巴西龜的銷售最近一直不錯,有的人一買就是好幾十隻。「如果要上百隻,當場就能拿貨;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預訂,只要等上一會兒就能拿到貨。」
而在市場北側的另一家寵物龜店內,老闆娘聽說是要用來放生,便向記者推薦購買長壽龜,並稱兩者價格相差不多,「巴西龜生存能力太強了,會把河裡的魚蝦全吃光,而本地龜只要吃些水草什麼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戶買了巴西龜去城隍廟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讓放,因為巴西龜會破壞環境。之後別人來買放生龜,我都推薦他們買本地龜。」老闆娘透露。
應對之策:
多國不讓進口,我尚缺研究
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到底能不能養?對這個問題,記者查閱國家林業局官網後發現,2003年8月4日,國家林業局《關於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的通知》中,巴西龜赫然在列。這意味著,巴西龜經過批準是可以人工養殖的。
為遏制巴西龜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了一份呼籲書,並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巴西龜。
在接受采訪時,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坦承,由於龜的生活習性較為隱蔽,包括主管部門在內都缺乏研究,「關於巴西龜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性危害的證據,別人的經驗應該是可以借鑒的。」
「巴西龜的危害在國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視。美國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龜的國內貿易,歐洲1997年禁止進口巴西龜,韓國2001年禁止巴西龜的進口。」史海濤舉例說。
「不能像一枝黃花、水葫蘆那樣,等到無法收拾時,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濤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項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觀點。
最新進展:
已獲立項,正展開調查
幸運的是,在經過長期呼籲後,有關部門已意識到巴西龜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
海南師范大學網站的消息顯示,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該校有9個項目獲得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第一個項目就是「外來物種紅耳龜(巴西龜的學名)的生態適應機制研究」,類別一欄填著「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正是史海濤。
史海濤透露說,關於巴西龜在中國野外生存現狀的調查已在開展,「內容包括巴西龜偏好什麼樣的環境,依賴什麼樣的食物,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等等。」「希望研究可以為政府制定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養殖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政策提供參考。」史海濤說。
巴西龜:搶吃搶喝搶地盤,還帶傳染病菌
大陸中、南部都已發現,經20年「入侵」已成台灣地區最普遍龜類
巴西龜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系?
在主張遏制巴西龜蔓延的專家眼中,巴西龜如同水葫蘆、一枝黃花一樣,是外來入侵生物,是「生態殺手」。甚至有專家擔心,再過十幾二十年,我國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們見到的烏龜只會剩下一種——色彩艷麗、頭側有紅色條紋的巴西龜,而模樣老土的本地龜則將徹底滅絕。
正是基於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了一份呼籲書,要求遏制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並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
那麼,在專家眼中,巴西龜的「生態殺手」本性究竟體現在哪裡?晨報請他們來幫您一起分析。
巴西龜危害一:
可能導致本地龜滅絕
呼籲書中稱,巴西龜「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之一,其食性雜,棲息環境多樣,繁殖、競爭和耐受能力強。其在野生環境中競爭能力極強,侵佔本土物種棲息地,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破壞當地食物網,造成物種單一化,極大地危害自然生態平衡。」
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研究巴西龜多年,實地考察過不少巴西龜養殖場,對於巴西龜的超強適應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濤說,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曾發現過巴西龜身影的野外地區,橫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遍及農村、城市。「巴西龜可以吃植物,吃小魚吃蝦,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龜搶食根本搶不過它。」史海濤說,如果一條河流里巴西龜的密度過高,就會破壞當地的食物網,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
在台灣地區,已有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資料表明,台灣地區原有食蛇龜、柴棺龜、中華鱉、金龜與斑龜5種原生淡水龜。但在20年的時間,由於生態惡化和巴西龜的引入,原生淡水龜的數量急劇減少,而巴西龜則成為台灣地區最普遍的龜類。
還有台灣學者的研究顯示,在靠近基隆河中遊河段處,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龜占捕獲的淡水龜個體數為14%;2001年至2002年間的同樣河段,巴西龜所佔比例已超過16%,最近幾年的調查比例則超過22%。
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法國學者曾進行過巴西龜對歐洲原生池龜生存影響的實驗,結果發現,巴西龜在爭奪食物和棲息場所方面優勢顯著,和巴西龜同池生活的歐洲池龜體重明顯下降。
有專家還特別指出,由於巴西龜適應能力強,加上因為是外來物種在國內沒有天敵,因此巴西龜繁衍得更加肆無忌憚。
巴西龜危害二:
致本土龜基因流失
呼籲書關於巴西龜的第二條罪狀是,「由於巴西龜能夠與本土其他淡水龜類雜交繁殖,導致本土淡水龜類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響本土淡水龜類的遺傳多樣性」。
史海濤曾在養殖場看到過,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後產下的小烏龜。「由於放生等因素,巴西龜經常會在某一個水域內,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這增加了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繁殖的可能性。長此以往,本土龜的基因將不再純正,慢慢的就可能導致滅亡,造成物種單一化。」
巴西龜危害三:
攜副傷寒病菌,能傳染人
呼籲還說,「巴西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養殖龜類的85%攜帶副傷寒類沙門氏桿菌,尤其是幼龜。這些病菌已被證明可以傳播給包括人在內的恆溫動物並在其中流傳。」
史海濤透露說,上述研究還在繼續進行,「建議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龜當寵物養。如果已經作為寵物飼養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觸巴西龜後,及時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籲
政府要嚴管巴西龜,市民不要養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過有關巴西龜的呼籲書,「今天依然適用,算是再次呼籲。」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表示。
1、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養殖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政策;
2、建議兩棲爬行動物學者以及相關領域學者重視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在中國的入侵狀況研究;
3、建議公眾不要購買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作為寵物飼養;
4、建議公眾不要把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丟棄、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環境中。
巴西龜,學名紅耳龜,頭頂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屬淡水龜類。
巴西龜原產於美國中南部,現已在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國原產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圍內出現。
上世紀80年代,巴西龜進入中國,現已成為市場上數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龜,不少人還將其作為寵物飼養。與此同時,由於大量的人將巴西龜遺棄或放生,內地在野外發現巴西龜的幾率越來越高。
專家稱,很少有人會堅持養巴西龜,因為它會一直長大,從雞蛋大小變成巴掌大,然後變成碗那麼大,再養下去就有臉盆那麼大。「家裡放不下了,加上養了那麼多年,有感情了,又捨不得殺,所以還是放生,最後破壞了環境。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不要養。 」
探訪
巴西龜繁衍能力超強
嘉定特種水產養殖試驗場位於嘉定華亭鎮,每年可以孵化出30餘萬只巴西龜的龜苗。昨日,一名巴西龜養殖人員介紹了巴西龜的生活習性、孵化飼養情況。
據介紹,2003年,養殖場購買了第一批巴西龜,共有幾萬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龜一般要養到五六年才會性成熟,交配後產蛋。巴西龜吃的東西比較雜,葷的素的都吃,除了試驗場配的飼料,巴西龜還喜歡吃小魚、小蝦、小蝌蚪,它們也吃蔬菜和西瓜。」養殖人員說。
環境條件不同,巴西龜的生活習性也會有所差異。養殖人員介紹說,在上海這種氣候條件下,養殖場內的巴西龜會冬眠,時間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龜每年產蛋的時間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這2個月。「巴西龜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間隔半個月左右,每次能下10來只蛋。也就是說,一隻巴西龜正常情況下,一年能下40多隻蛋。」
巴西龜產下的蛋被養殖場工作人員撿起後,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較強悍的是,巴西龜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龜一出蛋殼,就能適應野外環境,直接就可以賣給花鳥市場了。」
養殖人員還透露說,自己曾親眼看到過,巴西龜蛋在自然條件下孵成小龜,「這已經說明巴西龜在上海是具備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為巴西龜的養殖大戶,經濟收益受市場影響很大。據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龜龜苗最貴時,一個能賣到10元錢左右。
另外,作為專業養殖機構,養殖場每年都會接到水產部門的通知,「要防止養殖的巴西龜逃逸,因為它們是外來物種,怕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養殖人員還表示,在人們的印象中,巴西龜作為寵物養的比較多,但實際上巴西龜是可以吃的,煲湯、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聞晨報) 原產於美國中南部、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正成為不少上海人的寵物,而這是一個相當危險的舉動。因為巴西龜很可能製造類似於一枝黃花、水葫蘆的生態惡果。
事實上,世界多國已對巴西龜下達禁令,而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曾共同發表呼籲書,呼籲遏制其蔓延趨勢。
圍繞著巴西龜,來自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的專家態度明確:不要當寵物養,養了別放生。
現況調查:
上百隻能當場拿貨
萬商花鳥市場位於鬧市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每天前來選購的市民絡繹不絕。
在市場南面的入口處,一家專售寵物龜的店鋪抬眼可見。小店門口放置了不少小魚缸,其內都按照大小、種類擺放了10多隻小龜。「這是草龜,這是巴西龜,這是……」在老闆娘的指點下,記者看到,這些寵物龜中,大小不一的巴西龜起碼占據了總數的近三分之一,並依照大小以5至20元不等的價格出售。
小店內,一些成年的寵物龜被集中安置在一個大缸內,粗略估算約有二三十隻,層層疊疊。除了巴西龜、長壽龜外,還有從國外引進的鱷龜等。「沒聽說上海有人買去吃,在廣東倒是有不少。」老闆娘說,巴西龜生長較快,大約12年就能長到3斤重,多被人買去用於觀賞。
聽說記者打算買來放生,老闆娘強烈建議買那種杯口大小的巴西龜:「便宜,而且特別好養活。」她說,太小的巴西龜放生到河流中會淹死,稍大一點生存能力就強得多。
當被問及放生巴西龜是否會對河道生態造成影響,老闆娘不以為然:「不會的!」
老闆娘還介紹說,隨著清明節臨近,巴西龜的銷售最近一直不錯,有的人一買就是好幾十隻。「如果要上百隻,當場就能拿貨;如果要更多也不需要提前預訂,只要等上一會兒就能拿到貨。」
而在市場北側的另一家寵物龜店內,老闆娘聽說是要用來放生,便向記者推薦購買長壽龜,並稱兩者價格相差不多,「巴西龜生存能力太強了,會把河裡的魚蝦全吃光,而本地龜只要吃些水草什麼的就可以了。」
「之前有客戶買了巴西龜去城隍廟等地方去放生,但不讓放,因為巴西龜會破壞環境。之後別人來買放生龜,我都推薦他們買本地龜。」老闆娘透露。
應對之策:
多國不讓進口,我尚缺研究
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巴西龜到底能不能養?對這個問題,記者查閱國家林業局官網後發現,2003年8月4日,國家林業局《關於發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的通知》中,巴西龜赫然在列。這意味著,巴西龜經過批準是可以人工養殖的。
為遏制巴西龜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了一份呼籲書,並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巴西龜。
在接受采訪時,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坦承,由於龜的生活習性較為隱蔽,包括主管部門在內都缺乏研究,「關於巴西龜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性危害的證據,別人的經驗應該是可以借鑒的。」
「巴西龜的危害在國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視。美國1975年禁止非成年巴西龜的國內貿易,歐洲1997年禁止進口巴西龜,韓國2001年禁止巴西龜的進口。」史海濤舉例說。
「不能像一枝黃花、水葫蘆那樣,等到無法收拾時,才想到治理,那就晚了。」史海濤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物種項目主任范志勇持有相同的觀點。
最新進展:
已獲立項,正展開調查
幸運的是,在經過長期呼籲後,有關部門已意識到巴西龜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
海南師范大學網站的消息顯示,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專家評審,該校有9個項目獲得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其中第一個項目就是「外來物種紅耳龜(巴西龜的學名)的生態適應機制研究」,類別一欄填著「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項目負責人正是史海濤。
史海濤透露說,關於巴西龜在中國野外生存現狀的調查已在開展,「內容包括巴西龜偏好什麼樣的環境,依賴什麼樣的食物,對當地環境的影響等等。」「希望研究可以為政府制定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養殖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政策提供參考。」史海濤說。
巴西龜:搶吃搶喝搶地盤,還帶傳染病菌
大陸中、南部都已發現,經20年「入侵」已成台灣地區最普遍龜類
巴西龜被放生到野外,到底和我們有什麼關系?
在主張遏制巴西龜蔓延的專家眼中,巴西龜如同水葫蘆、一枝黃花一樣,是外來入侵生物,是「生態殺手」。甚至有專家擔心,再過十幾二十年,我國中部、南部的河流中,人們見到的烏龜只會剩下一種——色彩艷麗、頭側有紅色條紋的巴西龜,而模樣老土的本地龜則將徹底滅絕。
正是基於此,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了一份呼籲書,要求遏制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在中國野生環境中的蔓延態勢,並建議公眾謹慎購買和飼養。
那麼,在專家眼中,巴西龜的「生態殺手」本性究竟體現在哪裡?晨報請他們來幫您一起分析。
巴西龜危害一:
可能導致本地龜滅絕
呼籲書中稱,巴西龜「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之一,其食性雜,棲息環境多樣,繁殖、競爭和耐受能力強。其在野生環境中競爭能力極強,侵佔本土物種棲息地,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破壞當地食物網,造成物種單一化,極大地危害自然生態平衡。」
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研究巴西龜多年,實地考察過不少巴西龜養殖場,對於巴西龜的超強適應能力印象深刻。
史海濤說,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曾發現過巴西龜身影的野外地區,橫跨中國的中部和南部,遍及農村、城市。「巴西龜可以吃植物,吃小魚吃蝦,吃蝌蚪甚至吃青蛙,本地龜搶食根本搶不過它。」史海濤說,如果一條河流里巴西龜的密度過高,就會破壞當地的食物網,導致本土龜鱉類瀕危或滅絕。
在台灣地區,已有科學調查證明巴西龜是名副其實的「生態殺手」。資料表明,台灣地區原有食蛇龜、柴棺龜、中華鱉、金龜與斑龜5種原生淡水龜。但在20年的時間,由於生態惡化和巴西龜的引入,原生淡水龜的數量急劇減少,而巴西龜則成為台灣地區最普遍的龜類。
還有台灣學者的研究顯示,在靠近基隆河中遊河段處,1995年至1996年巴西龜占捕獲的淡水龜個體數為14%;2001年至2002年間的同樣河段,巴西龜所佔比例已超過16%,最近幾年的調查比例則超過22%。
歐洲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法國學者曾進行過巴西龜對歐洲原生池龜生存影響的實驗,結果發現,巴西龜在爭奪食物和棲息場所方面優勢顯著,和巴西龜同池生活的歐洲池龜體重明顯下降。
有專家還特別指出,由於巴西龜適應能力強,加上因為是外來物種在國內沒有天敵,因此巴西龜繁衍得更加肆無忌憚。
巴西龜危害二:
致本土龜基因流失
呼籲書關於巴西龜的第二條罪狀是,「由於巴西龜能夠與本土其他淡水龜類雜交繁殖,導致本土淡水龜類的基因流失,也大大影響本土淡水龜類的遺傳多樣性」。
史海濤曾在養殖場看到過,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後產下的小烏龜。「由於放生等因素,巴西龜經常會在某一個水域內,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這增加了巴西龜與本土淡水龜雜交繁殖的可能性。長此以往,本土龜的基因將不再純正,慢慢的就可能導致滅亡,造成物種單一化。」
巴西龜危害三:
攜副傷寒病菌,能傳染人
呼籲還說,「巴西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養殖龜類的85%攜帶副傷寒類沙門氏桿菌,尤其是幼龜。這些病菌已被證明可以傳播給包括人在內的恆溫動物並在其中流傳。」
史海濤透露說,上述研究還在繼續進行,「建議小朋友,不要把巴西龜當寵物養。如果已經作為寵物飼養的,那一定要注意在接觸巴西龜後,及時洗手,不要立即拿取食物。」
呼籲
政府要嚴管巴西龜,市民不要養
2009年5月1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中國國家地理》共同發表過有關巴西龜的呼籲書,「今天依然適用,算是再次呼籲。」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海濤表示。
1、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制定針對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進口管理、養殖管理和放生活動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政策;
2、建議兩棲爬行動物學者以及相關領域學者重視巴西龜等外來物種在中國的入侵狀況研究;
3、建議公眾不要購買巴西龜等外來入侵物種作為寵物飼養;
4、建議公眾不要把巴西龜等外來兩棲爬行物種丟棄、放生和放置在野外環境中。
巴西龜,學名紅耳龜,頭頂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屬淡水龜類。
巴西龜原產於美國中南部,現已在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國原產地以外的美洲等世界范圍內出現。
上世紀80年代,巴西龜進入中國,現已成為市場上數量最多也是最便宜的龜,不少人還將其作為寵物飼養。與此同時,由於大量的人將巴西龜遺棄或放生,內地在野外發現巴西龜的幾率越來越高。
專家稱,很少有人會堅持養巴西龜,因為它會一直長大,從雞蛋大小變成巴掌大,然後變成碗那麼大,再養下去就有臉盆那麼大。「家裡放不下了,加上養了那麼多年,有感情了,又捨不得殺,所以還是放生,最後破壞了環境。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不要養。 」
探訪
巴西龜繁衍能力超強
嘉定特種水產養殖試驗場位於嘉定華亭鎮,每年可以孵化出30餘萬只巴西龜的龜苗。昨日,一名巴西龜養殖人員介紹了巴西龜的生活習性、孵化飼養情況。
據介紹,2003年,養殖場購買了第一批巴西龜,共有幾萬只,公、母比例1:4左右。「巴西龜一般要養到五六年才會性成熟,交配後產蛋。巴西龜吃的東西比較雜,葷的素的都吃,除了試驗場配的飼料,巴西龜還喜歡吃小魚、小蝦、小蝌蚪,它們也吃蔬菜和西瓜。」養殖人員說。
環境條件不同,巴西龜的生活習性也會有所差異。養殖人員介紹說,在上海這種氣候條件下,養殖場內的巴西龜會冬眠,時間為每年10月底到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
巴西龜每年產蛋的時間大都集中在5月15日至7月15日這2個月。「巴西龜平均一年下4次蛋,每次間隔半個月左右,每次能下10來只蛋。也就是說,一隻巴西龜正常情況下,一年能下40多隻蛋。」
巴西龜產下的蛋被養殖場工作人員撿起後,需要在孵化室孵化80多天,「比較強悍的是,巴西龜的蛋孵化的成功率在90%以上,而且小龜一出蛋殼,就能適應野外環境,直接就可以賣給花鳥市場了。」
養殖人員還透露說,自己曾親眼看到過,巴西龜蛋在自然條件下孵成小龜,「這已經說明巴西龜在上海是具備自然繁殖的可能。」
作為巴西龜的養殖大戶,經濟收益受市場影響很大。據了解,2004年、2005年左右,巴西龜龜苗最貴時,一個能賣到10元錢左右。
另外,作為專業養殖機構,養殖場每年都會接到水產部門的通知,「要防止養殖的巴西龜逃逸,因為它們是外來物種,怕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養殖人員還表示,在人們的印象中,巴西龜作為寵物養的比較多,但實際上巴西龜是可以吃的,煲湯、做菜都可以,「只是很多人不太知道。」(新聞晨報)
Ⅳ 養巴西龜犯法嗎
不犯法。
陸龜基本都不能養、烏龜、巴西、很多水龜都沒什麼問題. 但實際情況現在是違法陸龜已經人工化並大量當寵物售賣、看到有人在家裡養巨型象龜也不奇怪。
.蛋龜類:剃刀龜、麝香龜、巨頭蛋龜、窄橋蛋龜 等等鱷龜類:小鱷龜、大鱷龜還有巴神:巴西龜國龜理論上全部不能養。其他的參考下華盛頓公約。
Ⅳ 物種入侵有多可怕為什麼巴西龜不能放生
它可以破壞本地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會造成本地其他龜類滅絕。
Ⅵ 巴西龜為什麼不能放生
因為巴西龜會破壞生態平衡,巴西龜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多個國家已將其列為危險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國也已將其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自然環境的破壞難以估量。
(6)各國家為什麼禁止巴西龜擴展閱讀
入侵物種
巴西紅耳龜由原產地已經擴散到整個美洲大陸,而且在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各國成功入侵,甚至北到丹麥、加拿大的野外都有多處發現它們的蹤影,成為國際著名的「外來入侵生物」。
200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了世界最危險的100個入侵物種,巴西紅耳龜赫然在列。但是在中國許多寵物市場上都能見到巴西龜在出售。
在巴西紅耳龜的原產地,它們非常低調,數量也一直穩定。這是因為在那裡有鷺鷥、浣熊等眾多野生天敵獵取龜卵、幼龜為食,使其數量基本保持穩定。
但低調的巴西紅耳龜也僅僅在原產地平靜溫順而已,繁殖和生存能力超強的它們一旦到了一個全新的、無足夠數量天敵制衡的生態環境中,就會變成洪水猛獸,成為那裡的生態災難。
巴西紅耳龜的入侵,勢必會對中國被入侵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造成傷害。它們的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擴散到野外的巴西紅耳龜會掠奪其他生物的生存資源,與擴散地區的本土龜類爭食,搶奪棲息地和產卵場所,排斥、擠壓它們的生存空間。
其次,龜類雜交的現象十分普遍,包括親緣關系較遠的龜種間都可以雜交。若巴西紅耳龜在一個區域數量過多,本地龜類很可能會找不到同種龜交配而與巴西紅耳龜交配,導致本土龜類的遺傳結構改變,一旦這種惡性循環開始,那本土龜類也就走向了消亡。
此外,巴西紅耳龜還是沙門氏桿菌傳播的罪魁禍首。養殖龜類中約85%都攜帶有副傷寒類沙門氏桿菌,尤其是幼龜。該病菌已被證明可自變溫動物傳播給恆溫動物,美國每年約有上百萬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龜類傳染。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常弘教授指出,巴西紅耳龜絕對不可以放生到野外,否則會使其它龜類滅絕。市民買龜放生野外的行為政府部門應予以禁止。
巴西紅耳龜當初引進時和福壽螺一樣作為食用為目的,同屬個體大、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繁殖快、產量高,抗病害能力強,經濟效益高的特點,引進後在中國各地均有養殖。
由於巴西紅耳龜整體繁殖力強,存活率高,覓食、搶奪食物能力強於任何中國本土龜種。
如果把它放生後,因基本沒有天敵且數量眾多,大肆侵蝕生態資源,將嚴重威脅中國本土野生龜與類似物種的生存。在只要適於生存的旅遊景點加上民眾積極的放生基本上都可看到滿塘皆是巴西紅耳龜的震撼景象。
Ⅶ 巴西龜真的如傳聞所講不能養嗎
因此,在家中養巴西龜,必須要注意這些風水禁忌。
Ⅷ 放生巴西龜犯法嗎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對放生等行為進行了規范。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禁止放生巴西龜等外來物種
國家林業局保護司總工程師嚴旬針對「放生」相關條款表示,把活的野生動物放回自然界,法律上有兩個概念:
「放歸」和「放生」。「放歸」更多體現在科學研究,通過人工繁育條件使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增加;「放生」就是普通老百姓為了做善事,把生靈放到野外。
對於「放生」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市場上買的外來物種的放生,如巴西龜和一些魚類,這種放生是禁止的,而且還設定了罰責,對隨意放生外來物種構成刑事犯罪的還要給予刑罰處理。
Ⅸ 中國對巴西龜的規定
我國並沒有全面禁止飼養巴西龜。巴西龜會給自然環境帶來巨大危害,不可隨意放生,但是對人沒有危害,可以作為寵物飼養, 目前巴西龜並沒有被國家列入禁養名單。
巴西龜是指巴西紅耳龜,它們的性格非常活潑,是一種很活躍好動的淡水龜,反應靈敏,屬於雜食性動物,主要以肉類為食,是自然界的野生龜類。
巴西龜有價格便宜,喂養簡單,生命力頑強的優點,但卻是被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已經被世界環保組織列入最具入侵性的100種生物之一,因為它們會對自然環境造成難以估量的破壞,但是對人沒有什麼危害,可以當做寵物飼養。
巴西龜的危害
巴西龜沒有毒,而且是素食動物,作為寵物飼養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不能在大自然里,因為會破壞生態環境。巴西龜的生長速度很快,存活率高,而且捕食非常兇狠,它們對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而且身體素質很好,不易生病。
將巴西龜放在任何地方,它都會與本地龜爭奪生存資源,搶奪食物,本地龜根本搶不過它,而且巴西龜在野外條件下基本沒有天敵,包括小魚小蝦和蛙類動物都會成為它的囊中之物,對於生態而言將會是一場浩劫。
所以一旦將巴西龜放入自然環境中,會嚴重威脅同類物種的生存,甚至會對本地物種的生存帶來滅絕性的打擊,還會極大地破壞生態資源。
Ⅹ 國外對巴西龜的處理方法
大部分國家都是明令禁止巴西龜入境的,不然會損害很大一片水域,得不償失
有些國家條件比較好的會給野生巴西龜注入晶元,一窩端
奈何我國政府對本國環境和物種不重視,導致物種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