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地形特點
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北部是蓋亞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東南邊緣有一系列與海岸平行的山脈。亞馬孫平原位於兩個高原之間,面積為180萬平方公里,平原上繁育著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森林,蘊藏著世界28.5%的森林資源.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word=%B0%CD%CE%F7%B5%D8%D0%CE&z=0
㈡ 巴西高原的地理情況是怎樣的
巴西高原,占巴西總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其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公里,除了南極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它位於巴西東南部,大部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聖保羅州境內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頂高原構成。
巴西高原跨越南緯5°~30°之間,位於南美大陸東部,北鄰亞馬孫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與拉普拉塔平原相連,東臨大西洋。巴西高原為一古老高原,發育於巴西陸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組成。地表起伏比較平緩,地勢向北和西北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準平原特徵,海拔在300米~1500米之間。由於各部分構造的具體情況、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在地形特徵上具有明顯差異。聖弗蘭西斯科河以東屬大西洋地盾,曾經受元古代的褶皺運動及新第三紀的斷裂上升作用。經過長期的侵蝕和準平原化過程,形成了現今的波狀起伏高原。在岩性特別堅硬的石英岩、片岩等出露的地段,表現為脊狀山嶺或斷塊山。聖弗蘭西斯科河東側的愛斯賓哈索山是較典型的脊狀山嶺,大西洋沿岸的曼提凱臘山和馬爾山則是斷塊山的代表。托坎斯廷河與馬代臘河之間屬巴西地盾,缺乏顯著的山嶺,為一廣闊的高原。該區中東部的戈亞斯高原,廣泛出露著古老的結晶岩,表現為波狀起伏的上升準平原;中西部是具有桌狀高地特徵的馬托格羅索高原,地上覆有幾乎呈水平層次的白堊紀砂岩。巴西高原的中部,在構造上為陸台的拗陷地帶,其後期沉積由於層次平展,岩性堅硬,在地形上均具有桌狀高地或方山特徵;巴拉那谷地的輝綠岩高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熔岩高原之一。由於近期上升的緣故,巴西高原邊緣普遍形成緩急不等的崖坡,河流流經其間多陡落成為瀑布或急流,並切割成峽谷。巴西高原的森林與草原分布比較多,同時還有礦藏、水力等豐富的資源。
巴西高原不同於中國境內的西藏高原,其地勢南高北低,山嶽、地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米~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在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覆蓋著大面積熔岩。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雨季,草原上一片蔥綠,是良好的天然牧場。一年中有四五個月是旱季。在乾旱較嚴重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南美洲特有的植物——巴薩爾木。這種樹中間粗、兩頭細,像紡錘一樣,因此叫「紡錘樹」。「紡錘樹」的密度很小,但有很好的抗旱能力,一個人就能輕而易舉地把它舉起來。
巴西高原不僅是巴西的農牧業重要產地,鐵、錳、金剛石等礦藏也很豐富。這里的伊塔比拉鐵礦,是世界著名的優質大鐵礦。自1960年後,巴西首都已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高原中部的新城巴西利亞。
巴西高原分布最廣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其次是熱帶雨林氣候,分布最小的是亞熱帶濕潤氣候。
㈢ 安第斯山脈的旁邊一點是什麼山脈
馬孫雨林在南美洲北部,赤道附近,位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
安第斯山脈在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沿海岸線分布,縱貫南北
㈣ 巴西的地形分布特徵是
巴西是東面臨近大西洋,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北部是蓋亞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東南邊緣有一系列與海岸平行的山脈。巴西高原占整個國家大部分。巴西人口也分布在高原上。首都巴西利亞就建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山。北低南高。
㈤ 巴西的地形,,地勢特點及主要地形區的分布。
巴西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
地形分布:南部是巴西高原,北部是亞馬遜平原,高原佔三分之二,平原佔三分之一。
地勢特點:中部低,兩邊高。北部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南部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巴西南端緯度較高,多丘陵、平原,多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大部分人口居住於此,是農業基地。大西洋沿岸有數條山脈,最高海拔2,900米。北部蓋亞那高原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為全境最高點。
(5)什麼山脈的北側是巴西高原擴展閱讀: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地形地貌: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㈥ 七大洲的著名高原,平原,山脈有哪些要完整
亞洲:以山地、高原為主,平均海拔950米
平原:中國(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南亞(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
東南亞(湄公河平原) 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平原)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亞(圖蘭平原和黑海沿岸低地)
高原:中國(青藏高原 內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雲貴高原)印度(德干高原)
西亞(伊朗高原) 中國與中亞交界(帕米爾高原) 北亞(中西伯利亞高原)阿拉伯高原 安納托利亞高原
盆地:中國(塔里木盆地 准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 四川盆地)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大高加索山脈
丘陵:哈薩克丘陵 中國的東南丘陵
非洲: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750米
高原: 衣索比亞高原 東非高原 南非高原
盆地:剛果盆地、查德盆地、尼羅河上游盆地
山脈:乞力馬扎羅山、德拉肯斯山脈、阿特拉斯山脈
歐洲: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平均海拔340米
平原:西歐平原 波德平原 東歐平原
山脈:阿爾卑斯山脈 斯堪的納維亞山脈 烏拉爾山脈 比利牛斯山脈 喀爾巴阡山脈 迪納拉山脈
盆地:巴黎盆地
北美洲:以山地、平原為主,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山地,中部平原
平原:中央大平原
高原:墨西哥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
山脈:落基山脈 海岸山脈 阿巴拉契亞山脈 內華達山脈
南美洲:以山地、高原為主,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山地,中部平原
平原:亞馬孫平原、拉普拉塔平原、奧里諾科平原
高原:巴西高原、蓋亞那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山脈:安第斯山脈
大洋洲:以盆地、平原為主,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澳大利亞中部可以說是平原也可以說是盆地 稱呼為中央大平原或大自流盆地
西部為高原 東部為大分水嶺山脈
南極洲:以高原為主
南極高原,橫貫南極山脈
㈦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區的分布
維度位置:主要位於赤道到南回歸線之間,多是熱帶;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西是安第斯山脈。主要地形區北部是亞馬孫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
㈧ 巴西境內有山脈嗎如果有,叫什麼名字
巴西境內的較著名山脈有馬爾山脈、阿曼拜山脈。
阿曼拜山脈:南美洲巴西高原西南緣的山脈。在巴西南馬托格羅索州和巴拉圭東部。系馬拉卡茹山脈向南延伸部分,構成巴西高原西坡,南段構成巴拉圭與巴西的邊界。長約320公里。平均海拔300-400米,最高峰海拔767米。西坡陡峭,地形多呈單面山,為巴拉圭河與巴拉那河的分水嶺。
馬爾山脈:意譯「海岸山脈」。巴西高原東緣向大西洋海岸急劇傾斜的山脈。北自巴伊亞州南部,向南延伸至南里奧格蘭德州,長約1,5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不少山峰超過2,000米,最高峰為中段奧爾岡斯山脈的佩德拉-杜西諾峰,高達2,263米。多由花崗岩和片麻岩組成,並有古老的火成岩露頭。山脈在許多地方逼近海岸。有鐵路通內地。中段氣候溫和,植物繁茂,設有國家公園。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㈨ 安第斯山脈是在巴西高原上嗎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范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樑」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巴西高原:是在南美洲東部,位於巴西境內的廣闊高原。面積500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一大的高原(除了南極的冰雪高原外)。
綜上所述,安第斯山脈是在南美洲西岸,而巴西高原在南美洲東部,所以安第斯山脈不在巴西高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