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沙特特讓德國打八比〇!中國讓巴西打四比〇!德國讓巴西打二比〇!問中國打沙特幾比〇
4:0 巴西打德國是2:0,德國打沙特8:0,理論上巴西打沙特則為16:0,而巴西4比0戰勝中國,由此推出中國打沙特為4:0。條件為在夢想狀態下。
B. 世界盃
中國春秋戰國齊國的故都臨淄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雷米特金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 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界杯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界杯賽程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進球紀錄
世界盃進球最多:羅納爾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蓋德-穆勒(德國);13球:方丹(法國12球: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國);10球:拉托(波蘭)、拉恩(德國)、克洛澤(德國)、萊因克爾(英格蘭)、庫比拉斯(秘魯)、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決賽進球最多: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齊達內3球(1998/2006)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方丹(法國)、1958年、13球決賽;柯奇士則在1954年世界盃上參賽5場攻入11球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單場進球最多:薩連科(俄羅斯)、對喀麥隆攻入5球、1994年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澤(德國),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進球屆次最多: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1962/1966/1970)、4屆(1958/1962/1966/1970)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烏維-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進球: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蘇格蘭、1958年對巴拉圭)、第1000球(倫森布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奈及利亞)、第2000球(奧爾巴克、瑞典、2006年對英格蘭)、第2063球(馬特拉齊、義大利、2006年對法國)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最晚進球:2006年,義大利的皮耶羅在對德國的比賽中在第121分鍾破門;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鍾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唯一上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鍾,便攻入了3個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羅傑-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進球年齡最小:1958年,巴西的貝利在對威爾士時破門,年僅17歲零239天; 世界盃包括決賽在內場場破門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爾津霍(又譯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盃6場比賽中都有進球;烏拉圭的吉吉亞在1950年也是場場破門(4場),但當時是循環圈決勝,沒有冠亞軍決賽。 最快替補進球:1998年,丹麥前鋒桑德在和奈及利亞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僅16秒就破門得分;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下半場替補登場,開賽17秒 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破門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萊特納(1974/1982)、法國的齊達內(1998/2006); 唯一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攻破牙買加大門。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說,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對德國比賽時自擺烏龍) 最快烏龍球:2006年,英格蘭1:0巴拉圭,加馬拉,3分鍾 唯一一個在同一場比賽中既進球又入烏龍的人:1978年,荷蘭的厄爾尼-布蘭特斯在對義大利比賽中完成這一「壯舉」,荷蘭最終2比1獲勝。
出場紀錄
世界盃出場次數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第二為義大利的馬爾蒂尼(23場) 出場時間最長球員:馬爾蒂尼(義大利),4屆23場,共2217分鍾 參加屆次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共5屆(1982至1998)、卡巴亞爾(墨西哥、共5屆、1950至1966) 連續出場決賽場次最多球員: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連續三屆決賽出場 最大齡的出場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1994年對俄羅斯時他42歲零39天 最年輕出場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982年對南斯拉夫出場時年僅17歲零41天 代表兩個國家出戰世界盃的人:蒙蒂(阿根廷1930、義大利1934)、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桑塔瑪利亞(烏拉圭1954、西班牙1962)、馬佐拉(巴西1958、義大利1962改名為阿爾塔菲尼)、普羅辛內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賈爾尼(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 世界盃出場時間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西亞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賽時出場2分鍾;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亞尼在和西德的決賽中替補踢了最後2分鍾 最快被換下的人:1998年在和奧地利比賽中,義大利的內斯塔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貝爾戈米換下;2006年在對瑞典時,英格蘭的歐文也是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克勞奇換下 最年輕的教練:1930年阿根廷首戰對法國,當時他們的教練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僅27歲零267天 最年長的教練:1954年法國和墨西哥交鋒時,法國的教練加斯頓-巴雷烏已經70歲零194天大。 最年輕的首發:1930年南斯拉夫對陣巴西,南斯拉夫首發的平均年齡是21歲零258天 最年邁的首發:1998年德國對伊朗,德國首發的平均年齡是31歲零345天
紅黃牌紀錄
世界盃紅牌總數(截至2006):142張 得紅牌最多的球隊:阿根廷、10張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4黃變2紅);2006年,葡萄牙—荷蘭(8黃變4紅),均為16黃 最多紅牌場次:2006年葡萄牙對荷蘭,4張紅牌(科斯蒂尼亞、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魯茲) 最快紅牌:1986年,烏拉圭的塞爾吉奧-巴蒂斯塔在對蘇格蘭開場僅56秒就被罰下 最快黃牌:1994年,俄羅斯的古爾盧科維奇在對瑞典第1分鍾時就吃到黃牌 第一個被罰下的球員:1930年秘魯的馬里奧-德-拉斯-卡薩斯在對羅馬尼亞時被罰下 第一個被罰下的守門員:1994年義大利的帕柳卡在對挪威時被罰下 世界盃決賽第一個吃紅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對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後不久,蒙松的隊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紅牌;另一個決賽吃紅牌的是1998年法國的德塞利 不止一次被罰下的人:喀麥隆的里格貝特-宋(1994對巴西、1998對智利)、法國的齊達內(1998對沙特、2006對義大利)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第一位主哨世界盃決賽的裁判:比利時的約翰·朗格魯斯。
比分紀錄
最大比分:10-1 匈牙利-薩爾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韓國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爾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烏拉圭-玻利維亞 1950 8-0 德國-沙烏地阿拉伯 2002 單場一隊進球最多記錄: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10:1 單場進球最多:1954年奧地利7比5瑞士(12球) 最多連勝場次:11場,巴西,2002至2006 最多連敗場次:9場,墨西哥,1930、1950至1958 最多連平場次:5場,比利時,1998至2002 最多不敗場次:13場,巴西,1958至1966(11勝2平) 最多不勝場次:17場,保加利亞,1962至1974、1986、1994
其他紀錄
贏得世界盃最年長球員:義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為隊長奪冠時已40歲 贏得世界盃最年輕球員:巴西的貝利,1958年他年僅17歲 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人:巴西的貝利,3次(1958、1962、1970)。 作為隊長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德國的貝肯鮑爾,1974年作為隊長、1990年作為主帥 第一個作為球員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1962作為隊員、1970年作為教練 唯一兩次贏得世界盃的教練:義大利的波佐、1934/1938 第一個攻入點球的人: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爾-羅薩斯,對阿根廷 第一個罰丟點球的人:1934年巴西的巴爾德馬爾-德-布里托,被義大利的薩莫拉撲出 最長不失球紀錄:義大利的守門員曾加,1990年曾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1950年世界盃循環圈最後一戰,巴西對烏拉圭,巴西馬拉卡納球場,官方記載觀眾人數為199854人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輪,羅馬尼亞對秘魯,300人 單屆被犯規最多球員:球王馬拉多納,1990年,共遭對手53次犯規 第一支世界冠軍隊隊長:烏拉圭的何塞·納薩茲。 第一個世界冠軍隊主教練:烏拉圭隊的阿爾韋托·蘇皮塞 年齡最大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2006年,齊達內,34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1998年,羅納爾多,22歲 第一位獲得世界盃金球獎的守門員:2002年,卡恩 第一屆衛冕冠軍無直接參賽權的世界盃(不算首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淘汰賽階段使用過加時賽「金球制」的世界盃: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一粒加時賽「金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1/8決賽,布蘭克(法國) 第一位在單場決賽中打進3球的球員: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格奧費·赫斯特(英格蘭) 第一場以互射點球分出勝負的決賽:1994年美國世界盃決賽,巴西3-2義大利 第一支連續3次進入世界盃決賽的國家:德國(1982,1986,1990) 德國隊自從1954世界盃起,連續14屆世界盃進8強,連屆屆打入決賽階段的巴西隊也望塵莫及。
首次參加世界盃年份統計 1930年第一屆:烏拉圭 阿根廷 美國 南斯拉夫 智利 巴西 羅馬尼亞 巴拉圭 法國 秘魯 比利時 玻利維亞 墨西哥 1934年第二屆:義大利 捷克斯洛伐克 德國 奧地利 西班牙 匈牙利 瑞士 瑞典 荷蘭 埃及 1938年第三屆:古巴 波蘭 挪威 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 1950年第四屆:英格蘭 1954年第五屆:聯邦德國 土耳其 蘇格蘭 韓國 1958年第六屆:威爾士 蘇聯 北愛爾蘭 1962年第七屆:哥倫比亞 保加利亞 1966年第八屆:葡萄牙 朝鮮 1970年第九屆:以色列 摩洛哥 薩爾瓦多 1974年第十屆:民主德國 澳大利亞 海地 扎伊爾(民主剛果/剛果(金)) 1978年第十一屆:突尼西亞 伊朗 1982年第十二屆:阿爾及利亞 喀麥隆 宏都拉斯 科威特 紐西蘭 1986年第十三屆:丹麥 伊拉克 加拿大 1990年第十四屆:愛爾蘭 哥斯大黎加 阿聯酋 1994年第十五屆:奈及利亞 沙特 俄羅斯 希臘 1998年第十六屆:南聯盟 克羅埃西亞 牙買加 南非 日本 2002年第十七屆:塞內加爾 厄瓜多 斯洛維尼亞 中國 2006年第十八屆:烏克蘭 迦納 多哥 象牙海岸 安哥拉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塞爾維亞和黑山 2010年第十九屆:斯洛伐克 塞爾維亞
C.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比分是多少
這里記錄了世界盃的所以記錄 你看了絕對滿意
http://blog.hexun.com/dfycl/3241305/viewarticle.html
http://blog.hexun.com/dfycl/3241305/viewarticle.html
世界盃的來歷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雖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發動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第一界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第九界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國際足聯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賽的獎杯是1928年,國際足聯為得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連續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次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次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次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界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國際足聯世界盃「。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世界盃歷史回顧
1930年第1世界盃賽—主辦地:烏拉圭
-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參賽,兩個南美國家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1934年第2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東道主隊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1938年第3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這項決定一直沿用至今。
-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再次蟬聯冠軍。
1950年第4世界盃賽—主辦地:巴西
-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最後決戰在馬拉卡納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比賽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二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1954年第5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士
-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 - 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 聯邦德國隊戰勝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1958年第6世界盃賽—主辦地:瑞典
-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1962年第7世界盃賽—主辦地:智利
-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1966年第8世界盃賽—主辦地:英格蘭
-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帽子戲法」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
1970年第9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聯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1974年第10世界盃賽—主辦地:聯邦德國
-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1978年第11世界盃賽—主辦地:阿根廷
-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斯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1982年第12世界盃賽—主辦地:西班牙
-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1986年第13世界盃賽—主辦地:墨西哥
-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
- 阿根廷隊與西德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1990年第14世界盃賽—主辦地:義大利
-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西德隊,西德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
1994年第15世界盃賽—主辦地:美國
-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特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唯一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1998年第16世界盃賽—主辦地:法國
- 本屆杯賽世界盃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蘇克爾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
-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
2002年第17世界盃賽—主辦地:韓國、日本
-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最終獲勝,至此在世界盃歷史上巴西隊5次奪冠。
-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世界盃記錄大全
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迪諾&S226;佐夫(義大利)40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貝利(巴西)17歲
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羅傑&S226;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參賽球員:諾曼&S226;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7歲零42天
年齡最大的進球球員:羅傑&S226;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進球球員:貝利(巴西)17歲239天
第一個進球:勞倫特(法國),1930,法國-烏拉圭
第一個點球:羅薩斯(墨西哥),1930,阿根廷-墨西哥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S226;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最短時間帽子戲法:基斯(匈牙利)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第一位被罰出場球員:加林多(秘魯)1930秘魯-羅馬尼亞
第一位被罰出場守門員:帕格利烏卡(義大利)1994 義大利-挪威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最快被罰出場球員:何塞·巴蒂斯塔(烏拉圭)1986 烏拉圭-蘇格蘭 56秒
比分最懸殊的比賽: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10:1
單場進球最多紀錄:1954,奧地利7-5瑞士
最快進球紀錄:2002,哈坎-蘇克,土耳其-韓國,11秒
替補上場最快進球紀錄: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17秒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連續4屆進球者:貝利(58年6球,62年1球,66年1球,70年4球)賽爾勒(58年1球,62年2球,66年2球,70年3球)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射手:方丹(法國),13球,1958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斯,5球,2002
世界盃進球最多球員:穆勒(德國),14球,70年-10球, 74年-4球
世界盃最多丟球門將:代亞耶亞(沙特),25球,94年6個,98年8個、02年12個
單場比賽進球最多者:薩連科,5球,94年,俄羅斯--喀麥隆 6:1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16張
比賽場次最多球員: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
最長不失球記錄: 曾加(義大利),90年,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被犯規次數最多選手:馬拉多納(阿根廷),53次,90年
世界盃足球賽進球里程碑
進球序號 時間 運動員 國籍 比賽 比分
1 1930.07.13 勞倫特 法國 法國隊——墨西哥隊 4:1
100 1934.05.27 約納松 瑞典 瑞典隊——阿根廷隊 3:2
200 1938.06.02 韋特斯特勒姆 瑞典 瑞典隊——古巴隊 8:0
300 1950.07.13 阿倫布魯 巴西 巴西隊——西班牙隊 6:1
400 1954.06.23 萊夫特 土耳其 土耳其隊——聯邦德國隊 2:7
500 1958.06.11 拉恩 聯邦德國 聯邦德國隊——捷克斯洛伐克隊 2:2
600 1962.06.02 傑爾科維奇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隊——烏拉圭隊 3:1
700 1966.07.16 查爾頓 英格蘭 英格蘭隊——墨西哥隊 2:0
800 1970.07.10 賈爾辛霍 巴西 巴西隊——英格蘭隊 1:0
900 1974.06.23 耶扎爾德 阿根廷 阿根廷隊——海地隊 4:1
1000 1978.06.11 羅·倫森布林克 荷蘭 荷蘭隊——蘇格蘭隊 2:3
1100 1982.06.19 鮑爾塔查 蘇聯 蘇聯隊——紐西蘭隊 3:0
1200 1986.06.09 帕潘 法國 法國隊——加拿大隊 1:0
1300 1986.06.18 加里·萊因克 英格蘭 英格蘭隊——巴拉圭隊 3:0
1400 1990.06.16 格·斯特羅姆貝里 瑞典 瑞典隊——蘇格蘭隊 1:2
1500 1994.06.25 阿明 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隊——摩洛哥隊 2:1
1600 1994.07.17 布蘭科 巴西 巴西隊——義大利隊 3:2
歷屆世界盃排名
1930年世界盃
第一名 烏拉圭
第二名 阿根廷
第三名 美國
第四名 南斯拉夫
第五名 智利
第六名 巴西
第七名 羅馬尼亞
第八名 巴拉圭
第九名 法國
第十名 秘魯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波利維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1934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 德國
第四名 奧地利
第五名 西班牙
第六名 匈牙利
第七名 瑞士
第八名 瑞典
第九名 阿根廷
第十名 法國
第十一名 荷蘭
第十二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 埃及
第十四名 巴西
第十五名 比利時
第十六名 美國
1938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匈牙利
第三名 巴西
第四名 瑞典
第五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六名 瑞士
第七名 古巴
第八名 法國
第九名 羅馬尼亞
第十名 德國
第十一名 波蘭
第十二名 挪威
第十三名 比利時
第十四名 荷蘭
第十五名 荷屬安德烈斯
1950年世界盃
第一名 烏拉圭
第二名 巴西
第三名 瑞典
第四名 西班牙
第五名 南斯拉夫
第六名 瑞士
第七名 義大利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智利
第十名 美國
第十一名 巴拉圭
第十二名 玻利維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1954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匈牙利
第三名 奧地利
第四名 烏拉圭
第五名 瑞士
第六名 巴西
第七名 英格蘭
第八名 南斯拉夫
第九名 法國
第十名 土耳其
第十一名 義大利
第十二名 比利時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五名 蘇格蘭
第十六名 韓國
1958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瑞典
第三名 法國
第四名 聯邦德國
第五名 威爾士
第六名 蘇聯
第七名 北愛爾蘭
第八名 南斯拉夫
第九名 巴拉圭
第十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一名 匈牙利
第十二名 英格蘭
第十三名 阿根廷
第十四名 蘇格蘭
第十五名 奧地利
第十六名 墨西哥
1962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三名 智利
第四名 南斯拉夫
第五名 匈牙利
第六名 蘇聯
第七名 聯邦德國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義大利
第十名 阿根廷
第十一名 墨西哥
第十二名 西班牙
第十三名 烏拉圭
第十四名 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瑞士
1966年世界盃
第一名 英格蘭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葡萄牙
第四名 蘇聯
第五名 阿根廷
第六名 匈牙利
第七名 烏拉圭
第八名 朝鮮
第九名 義大利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巴西
第十二名 墨西哥
第十三名 法國
第十四名 智利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瑞士
1970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義大利
第三名 聯邦德國
第四名 烏拉圭
第五名 蘇聯
第六名 墨西哥
第七名 秘魯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瑞典
第十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以色列
第十三名 保加利亞
第十四名 摩洛哥
第十五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六名 薩爾瓦多
1974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荷蘭
第三名 波蘭
第四名 巴西
第五名 瑞典
第六名 民主德國
第七名 南斯拉夫
第八名 阿根廷
第九名 蘇格蘭
第十名 義大利
第十一名 智利
第十二名 保加利亞
第十三名 烏拉圭
第十四名 澳大利亞
第十五名 海地
第十六名 扎伊爾
1978年世界盃
第一名 阿根廷
第二名 荷蘭
第三名 巴西
第四名 義大利
第五名 波蘭
第六名 聯邦德國
第七名 奧利地
第八名 秘魯
第九名 突尼西亞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蘇格蘭
第十二名 法國
第十三名 瑞典
第十四名 伊朗
第十五名 匈牙利
第十六名 墨西哥
1982年世界盃
第一名 義大利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波蘭
第四名 法國
第五名 巴西
第六名 英格蘭
第七名 蘇聯
第八名 奧地利
第九名 北愛爾蘭
第十名 比利時
第十一名 阿根廷
第十二名 西班牙
第十三名 阿爾及利亞
第十四名 匈牙利
第十五名 蘇格蘭
第十六名 南斯拉夫
第十七名 喀麥隆
第十八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九名 宏都拉斯
第二十名 秘魯
第二十一名 科威特
第二十二名 智利
第二十三名 紐西蘭
第二十四名 薩爾瓦多
1986年世界盃
第一名 阿根廷
第二名 聯邦德國
第三名 法國
第四名 比利時
第五名 巴西
第六名 墨西哥
第七名 西班牙
第八名 英格蘭
第九名 丹麥
第十名 蘇聯
第十一名 摩洛哥
第十二名 義大利
第十三名 巴拉圭
第十四名 波蘭
第十五名 保加利亞
第十六名 烏拉圭
第十七名 葡萄牙
第十八名 匈牙利
第十九名 蘇格蘭
第二十名 韓國
第二十一名 北愛爾蘭
第二十二名 阿爾及利亞
第二十三名 伊拉克
第二十四名 加拿大
1990年世界盃
第一名 聯邦德國
第二名 阿根廷
第三名 義大利
第四名 英格蘭
第五名 南斯拉夫
第六名 捷克斯洛伐克
第七名 喀麥隆
第八名 愛爾蘭
第九名 巴西
第十名 西班牙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羅馬尼亞
第十三名 哥斯大黎加
第十四名 哥倫比亞
第十五名 荷蘭
第十六名 烏拉圭
第十七名 蘇聯
第十八名 蘇格蘭
第十九名 奧地利
第二十名 埃及
第二十一名 瑞典
第二十二名 韓國
第二十三名 美國
第二十四名 阿聯酋
1994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義大利
第三名 瑞典
第四名 保加利亞
第五名 德國
第六名 羅馬尼亞
第七名 荷蘭
第八名 西班牙
第九名 奈及利亞
第十名 阿根廷
第十一名 比利時
第十二名 沙特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美國
第十五名 瑞士
第十六名 愛爾蘭
第十七名 挪威
第十八名 俄羅斯
第十九名 哥倫比亞
第二十名 韓國
第二十一名 玻利維亞
第二十二名 喀麥隆
第二十三名 摩洛哥
第二十四名 希臘
1998年世界盃
第一名 法國
第二名 巴西
第三名 克羅埃西亞
第四名 荷蘭
第五名 義大利
第六名 阿根廷
第七名 德國
第八名 丹麥
第九名 英格蘭
第十名 南斯拉夫
第十一名 羅馬尼亞
第十二名 奈及利亞
第十三名 墨西哥
第十四名 巴拉圭
第十五名 挪威
第十六名 智利
第十七名 西班牙
第十八名 摩洛哥
第十九名 比利時
第二十名 伊朗
第二十一名 哥倫比亞
第二十二名 牙買加
第二十三名 奧地利
第二十四名 南非
第二十五名 喀麥隆
第二十六名 突尼西亞
第二十七名 蘇格蘭
第二十八名 沙特
第二十九名 保加利亞
第三十名 韓國
第三十一名 日本
第三十二名 美國
2002年世界盃
第一名 巴西
第二名 德國
第三名 土耳其
第四名 韓國
第五名 西班牙
第六名 英格蘭
第七名 塞內加爾
第八名 美國
第九名 日本
第十名 丹麥
第十一名 墨西哥
第十二名 愛爾蘭
第十三名 瑞典
第十四名 比利時
第十五名 義大利
第十六名 南非
第十七名 阿根廷
第十八名 巴拉圭
第十九名 哥斯大黎加
第二十名 喀麥隆
第二十一名 葡萄牙
第二十二名 俄羅斯
第二十三名 克羅埃西亞
第二十四名 厄瓜多
第二十五名 波蘭
第二十六名 烏拉圭
第二十七名 奈及利亞
第二十八名 法國
第二十九名 突尼西亞
第三十名 斯洛維尼亞
第三十一名 中國
第三十二名 沙特
D. 求98年世界盃小組賽每場比賽的比分
A組:巴西2:1蘇格蘭
摩洛哥2:2挪威
巴西3:0摩洛哥
蘇格蘭1:1挪威
巴西1:2挪威
蘇格蘭0:3摩洛哥
巴西隊在揭幕戰中並未在蘇格蘭身上佔到多大便宜,後腰桑帕約首開紀錄之後,科林斯點球扳平,直到73分鍾卡福才製造對方烏龍鎖定勝局,另外一戰摩洛哥兩次領先卻兩次自擺烏龍,第二輪巴西3:0大勝摩洛哥,羅納爾多終於開齋,蘇格蘭則和挪威在一場長傳沖吊中握手言和,最後一戰巴西隊派上大批替補,結果終場前被挪威逆轉,摩洛哥盡管橫掃蘇格蘭,已經無濟於事。
出線隊:巴西、挪威
B組:義大利2:2智利
喀麥隆1:1奧地利
義大利3:0喀麥隆
智利1:1奧地利
義大利2:1奧地利
喀麥隆1:1智利
義大利首戰出師不利,智利雙薩組合各下一城一度把義大利逼到懸崖邊上,但義大利隊憑借巴喬狡黠的製造點球扳平比分,喀麥隆對陣奧地利一戰中恩揚卡從中場開始連續盤球過人打進世界波,第二輪義大利隊防守反擊開始奏效,維埃里成為球隊攻堅的利器,大勝喀麥隆後他們又依靠替補們的精彩發揮拿下手下敗將奧地利,智利隊首戰之後後兩戰表現每況愈下,如不是迎戰喀麥隆時裁判漏過智利隊禁區內的犯規,非洲雄獅很有可能取代智利出線,當然,本場比賽還有另外一名倒霉蛋,喀麥隆隊長宋連續兩屆世界盃吃到紅牌,這個紀錄現今還沒有人能夠達到。
出線隊:義大利
智利
C組:法國3:0南非
沙特0:1丹麥
法國4:0沙特
丹麥1:1南非
法國2:1丹麥
南非2:2沙特
法國隊盡管前鋒表現丟人,但是運氣和強大的中後場卻讓法國隊占盡優勢,首戰南非隊中衛伊薩兩次自破大門;次戰遇到魚腩沙特亨利和特雷澤蓋們過足了進球癮,只是齊達內因為踩踏阿明被紅牌罰下並遭遇兩場禁賽,最後一戰盡管大小勞德魯普全力抵抗,但珀蒂的遠射還是令球隊勝出,丹麥隊拜誤判給沙特隊點球,令南非蒙受不白之冤的裁判的幫忙積4分突圍成功。
出線隊:法國、丹麥
D組:西班牙2:3奈及利亞
巴拉圭0:0保加利亞
西班牙0:0巴拉圭
奈及利亞1:0保加利亞
西班牙6:1保加利亞
巴拉圭3:1奈及利亞
西班牙的表現令人失望,更令人失望的是保加利亞,奈及利亞雖然異軍突起,但巴拉圭的韌勁更令人驚嘆,西班牙也成為了該屆世界盃唯一一支小組賽出局的種子球隊。
出線隊:奈及利亞、巴拉圭
E組:荷蘭0:0比利時
墨西哥3:1韓國
荷蘭5:0韓國
墨西哥2:2比利時
荷蘭2:2墨西哥
比利時1:1韓國
希丁克的球隊狀態一場比一場好,韓國隊中途炒掉了車范根,墨西哥隊布蘭科的蛙跳和飛身凌空彈射精彩之極,比利時紅魔老邁的態勢令人惋惜。
出線隊:荷蘭、墨西哥
F組:德國2:0美國
南斯拉夫1:0伊朗
德國2:2南斯拉夫
伊朗2:1美國
德國2:0伊朗
南斯拉夫1:0美國
德國隊和南斯拉夫優勢明顯,伊朗隊則為亞洲球隊贏得本屆世界盃唯一一場勝利,美國隊成績排在所有32隊末尾。
出線隊:德國、南斯拉夫
G組:英格蘭2:0突尼西亞
哥倫比亞0:1羅馬尼亞
英格蘭1:2羅馬尼亞
哥倫比亞1:0突尼西亞
英格蘭2:0哥倫比亞
突尼西亞1:1羅馬尼亞
青澀的英格蘭隊不敵老辣的上屆第五羅馬尼亞屈居小組第二,哥倫比亞和突尼西亞乏善可陳。
出線隊:羅馬尼亞、英格蘭
H組:阿根廷1:0日本
克羅埃西亞3:1牙買加
克羅埃西亞1:0日本
阿根廷5:0牙買加
牙買加2:1日本阿根廷1:0克羅埃西亞
阿根廷贏得了小組第一,但是他們被迫與英格蘭隊提前PK,克羅埃西亞爭取了相對有利的賽程,日本隊首次進軍世界盃排名三場全敗倒數第二,中山雅史打進日本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進球。
出線隊:阿根廷、克羅埃西亞
E. 歷屆世界盃大比分
1、匈牙利10-1「血洗」薩爾多瓦
迄今為止,世界盃歷史上最大比分是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的匈牙利10-1薩爾多瓦。然而,這並不是匈牙利隊實力有多麼強大,而是薩爾多瓦實在太弱了!那屆世界盃上,薩爾多瓦三戰三敗,進1球,丟13球,草草結束世界盃之旅。
2、匈牙利 9-0「屠殺」韓國
1954 年瑞士世界盃,韓國隊作為亞洲代表,在開賽前6天才前往瑞士,他們先從漢城坐火車到釜山,然後乘船到日本,再將球隊分成兩批,一批直接飛瑞士,一批先抵達歐洲再到瑞士。在舟車勞頓之後韓國隊於比賽前1天抵達世界盃駐地。加上韓國隊在本國都是在沒有草皮的場地上比賽,而瑞士場地早已鋪上了草皮,最終,韓國在首場比賽中以0-9慘敗於匈牙利腳下。
3.南斯拉夫9:0「滅殺」扎伊爾
1974年,扎伊爾奪得非洲國家杯,叩開了世界盃的大門,扎伊爾成為第一支躋身世界盃決賽圈的「黑非洲」球隊。國腳們因此得到了總統獎賞的汽車和住房,但好景並不長,悲劇即將來臨。
在當年聯邦德國世界盃上,扎伊爾首場0比2輸給蘇格蘭,隨行的扎伊爾權貴們則擅自決定將本該屬於球員們的酬勞和經費私分掉了,消息傳到球員耳中,瞬間炸營,聲言將罷賽。幾經勸說之下,在第二的比賽中,南斯拉夫以9:0「滅殺」了扎伊爾。扎伊爾的世界盃之旅就這樣結束了,回國後球員們被禁止出國踢球,不少人最終淪落為街頭乞討,晚景凄涼。
4、瑞典8:0「射殺」古巴
1938 年的法國世界盃恐怕是氣氛最為緊張的一屆世界盃,日益吃緊的歐洲局勢處處充滿敵意,「第三帝國」剛剛吞並了奧地利,蓄勢待發。由於奧地利被德國「合並」無法參賽,國際足聯於是找來古巴湊數。而古巴的實力顯然與一線隊伍相距甚遠,3場比賽,失12球,成為本屆世界盃失球最多的球隊,更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被瑞典以 8-0 屠殺,成為本屆世界盃比分最懸殊的比賽。
5.烏拉圭8:0「秒殺」玻利維亞
1950 年巴西世界盃的賽制比較特殊,原定是預選賽出線的16個隊伍,分成4個小組,每組4個隊伍。但是有印度,蘇格蘭和土耳其臨時退出,最終只有13個隊伍參加。因此有兩個小組是4個球隊,一個小組是3個球隊,D組只有烏拉圭和玻利維亞兩個隊伍!烏拉圭和玻利維亞之間唯一的一場小組賽,令烏拉圭「殺紅了眼」,最終造就了一場8:0大比分屠殺 。
6.德國8:0「血洗」沙特
亞洲球隊在世界盃舞台屢遭屠殺,2002年韓日世界盃一場瘋狂的進球表演則是德國人釀下的又一「血案」,德國人利用明顯的身體優勢以8-0血洗沙特隊,其中克洛澤更是上演了史無前例的頭槌帽子戲法。
7、烏拉圭7:0蘇格蘭
由於英國各球隊與國際足聯出現了嚴重分歧,導致包括蘇格蘭在內的英國四個協會脫離國際足聯18年之久(1928—1946年)。1954年瑞士世界盃,首次進入決賽圈的蘇格蘭,在一場與烏拉圭的對戰中,被烏拉圭7:0「射殺」。
8.土耳其7:0韓國
同在1954年瑞士世界盃,韓國足球隊此前練的是泥地足球,不會踢草地足球,正處水土不服,繼匈牙利之後,土耳其又一次7:0屠殺了韓國。
9、波蘭7:0「收割」海地
1974年德國世界盃,這是海地唯一一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三戰三負,分別被義大利和阿根廷踢出3:1和4:1,而波蘭則不愧「平獨鎮露」的稱號表現了強者氣魄,以7:0收割了海地。
10、葡萄牙7:0大勝朝鮮
2010 南非世界盃小組賽第二輪的比賽中,葡萄牙7:0大勝朝鮮。對於本場比賽,中國前國腳祁宏表示,巴西隊「害了」朝鮮隊,巴西隊第一場的鬆散狀態讓朝鮮隊錯誤估計了世界盃的難度,從而導致朝鮮隊的心態巨變,是一種缺乏大賽經驗的表現。
F. 世界盃揭幕戰最大分差紀錄是多少
世界盃揭幕戰最大分差紀錄是5:0,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揭幕戰上,俄羅斯5:0戰勝沙特,創造了世界盃揭幕戰最大的分差紀錄。之前揭幕戰最大的比分差距為68年前創造,1950年世界盃巴西隊以4比0大勝墨西哥隊。
(6)巴西對沙特比分是多少擴展閱讀:
比賽詳解
從本屆杯賽參賽球隊全部產生之日起,俄羅斯隊與沙特隊就在世界排名上交替把守著32強的最後兩席。在國際足聯最新公布的世界排名中,俄羅斯隊(70位)取代沙特隊(67位)再次墊底。
下午6時,揭幕戰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打響。俄羅斯隊本場排出4321陣型,開場第12分鍾,小將戈洛溫通過邊路傳中球送出助攻,加辛斯基在後點無人防守的情況下,於小禁區右側頭槌攻門命中。這是加辛斯基在國家隊的首粒進球,也是本屆世界盃的首粒進球,這也意味著近四屆世界盃的首球都是由東道主打進。
十分鍾後俄羅斯隊無疑遭遇一次「重創」――中場核心扎戈耶夫在跑動時拉傷大腿肌肉,無奈被替換下場,他也成為世界盃揭幕戰史上最早離場的球員。扎戈耶夫的離場導致俄羅斯中場組織能力有所下降。隨後沙特隊在中場小范圍內憑借較好的配合,一度給俄羅斯造成不少壓力。
但替補扎戈耶夫登場的切里舍夫並沒讓人失望。43分鍾時,佐布寧送出助攻,切里舍夫於大禁區中央左腳射門,球竄入對方球門左上角,俄羅斯隊再進一球。切里舍夫成為世界盃揭幕戰史上第一位替補登場獲得進球的球員。
下半場俄羅斯再次上演「神奇的換人」――71分鍾,戈洛溫通過邊路傳中球送出助攻,替補登場僅一分鍾的久巴於大禁區中央頭槌攻門,球竄入對方球門右下角,這是久巴近13場國家隊賽事的第9球,幾乎已為俄羅斯提前鎖定勝局。
面對攻入三球、士氣大漲的俄羅斯隊,沙特隊狀態低迷,防守出現不少漏洞,「幸運的天平」徹底倒向俄羅斯:傷停補時第1分鍾,切里舍夫遠射破門;1分鍾後,戈洛溫任意球繞過人牆直接墜進球網。至此俄羅斯5比0大勝沙特。
G. 求02世界盃每場比賽比分
2002年世界盃比賽比分全記錄
小組賽 A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5-31 法國 0-1 塞內加爾
2002-06-01 烏拉圭 1-2 丹麥
2002-06-06 丹麥 1-1 塞內加爾
2002-06-06 法國 0-0 烏拉圭
2002-06-11 丹麥 2-0 法國
2002-06-11 塞內加爾 3-3 烏拉圭
小組賽 B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2 巴拉圭 2-2 南非
2002-06-02 西班牙 3-1 斯洛維尼亞
2002-06-07 西班牙 3-1巴拉圭
2002-06-08 南非 1-0 斯洛維尼亞
2002-06-12 南非 2-3 西班牙
2002-06-12 斯洛維尼亞 1-3 巴拉圭
小組賽 C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3 巴西 2-1 土耳其
2002-06-04 中國 0-2 哥斯大黎加
2002-06-08 巴西 4-0 中國
2002-06-09 哥斯大黎加 1-1 土耳其
2002-06-13 哥斯大黎加 2-5 巴西
2002-06-13 土耳其 3-0 中國
小組賽 D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4 韓國 2-0 波蘭
2002-06-05 美國 3-2 葡萄牙
2002-06-10 韓國 1-1 美國
2002-06-10 葡萄牙 4-0 波蘭
2002-06-14 葡萄牙 0-1 韓國
2002-06-14 波蘭 3-1 美國
小組賽 E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1 愛爾蘭 1-1 喀麥隆
2002-06-01 德國 8-0 沙烏地阿拉伯
2002-06-05 德國 1-1 愛爾蘭
2002-06-06 喀麥隆 1-0 沙烏地阿拉伯
2002-06-11 喀麥隆 0-2 德國
2002-06-11 沙烏地阿拉伯 0-3 愛爾蘭
小組賽 F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2 阿根廷 1-0 奈及利亞
2002-06-02 英格蘭 1-1 瑞典
2002-06-07 瑞典 2-1 奈及利亞
2002-06-07 阿根廷 0-1 英格蘭
2002-06-12 瑞典 1-1 阿根廷
2002-06-12 奈及利亞 0-0 英格蘭
小組賽 G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3 克羅埃西亞 0-1 墨西哥
2002-06-03 義大利 2-0 厄瓜多
2002-06-08 義大利 1-2 克羅埃西亞
2002-06-09 墨西哥 2-1 厄瓜多
2002-06-13 墨西哥 1-1 義大利
2002-06-13 厄瓜多 1-0 克羅埃西亞
小組賽 H組 比賽情況
日期 對陣及賽果
2002-06-04 日本 2-2 比利時
2002-06-05 俄羅斯 2-0 突尼西亞
2002-06-09 日本 1-0 俄羅斯
2002-06-10 突尼西亞 1-1 比利時
2002-06-14 突尼西亞 0-2 日本
2002-06-14 比利時 3-2 俄羅斯
小組賽 A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丹麥 3 2 1 0 5 2 3 7
2 塞內加爾 3 1 2 0 5 4 1 5
3 烏拉圭 3 0 2 1 4 5 -1 2
4 法國 3 0 1 2 0 3 -3 1
小組賽 B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西班牙 3 3 0 0 9 4 5 9
2 巴拉圭 3 1 1 1 6 6 0 4
3 南非 3 1 1 1 5 5 0 4
4 斯洛維尼亞 3 0 0 3 2 7 -5 0
小組賽 C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巴西 3 3 0 0 11 3 8 9
2 土耳其 3 1 1 1 5 3 2 4
3 哥斯大黎加 3 1 1 1 5 6 -1 4
4 中國 3 0 0 3 0 9 -9 0
小組賽 D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韓國 3 2 1 0 4 1 3 7
2 美國 3 1 1 1 5 6 -1 4
3 葡萄牙 3 1 0 2 6 4 2 3
4 波蘭 3 1 0 2 3 7 -4 3
小組賽 E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德國 3 2 1 0 11 1 10 7
2 愛爾蘭 3 1 2 0 5 2 3 5
3 喀麥隆 3 1 1 1 2 3 -1 4
4 沙特 3 0 0 3 0 12 -12 0
小組賽 F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瑞典 3 1 2 0 4 3 1 5
2 英格蘭 3 1 2 0 2 1 1 5
3 阿根廷 3 1 1 1 2 2 0 4
4 奈及利亞 3 0 1 2 1 3 -2 1
小組賽 G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墨西哥 3 2 1 0 4 2 2 7
2 義大利 3 1 1 1 4 3 1 4
3 克羅埃西亞 3 1 0 2 2 3 -1 3
4 厄瓜多 3 1 0 2 2 4 -2 3
小組賽 H組積分榜
排名 球隊 場次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 積分
1 日本 3 2 1 0 5 2 3 7
2 比利時 3 1 2 0 6 5 1 5
3 俄羅斯 3 1 0 2 4 4 0 3
4 突尼西亞 3 0 1 2 1 5 -4 1
八分之一決賽(十六強賽)
日期 對陣及賽果 進球球員
2002-06-15 德國 1-0 巴拉圭 德國:諾伊維爾88分
2002-06-15 丹麥 0-3 英格蘭 英格蘭:費迪南德5分,歐文22分,赫斯基44分
2002-06-16 瑞典 1-2 塞內加爾 瑞典:拉爾森11分
塞內加爾:卡馬拉37、104分(金球)
2002-06-16 西班牙 4-3 愛爾蘭 西班牙:莫倫特斯8分
愛爾蘭:羅比-基恩90分
90分鍾 1-1 120分鍾 1-1 點球決勝:3-2(G:罰進 L:罰失)
西班牙:耶羅G,巴拉哈G,胡安弗蘭L,貝萊隆L,門迭塔G
愛爾蘭:羅比-基恩G,霍蘭德L,康諾利L,基爾巴尼L,芬南G
2002-06-17 墨西哥 0-2 美國 美國:麥克布萊德8分,多諾萬65分
2002-06-17 巴西 2-0 比利時 巴西:里瓦爾多67分,羅納爾多87分
2002-06-18 日本 0-1 土耳其 土耳其:於米特·達瓦拉12分
2002-06-18 韓國 2-1 義大利 韓國:薛琦鉉88分,安貞煥117分(金球)
義大利:維埃里18分
四分之一決賽(八強賽)
日期 對陣及賽果 進球球員
2002-06-21 英格蘭 1-2 巴西 英格蘭:歐文23分
巴西:里瓦爾多45分,羅納爾迪尼奧50分
2002-06-21 德國 1-0 美國 德國:巴拉克39分
2002-06-22 韓國 5-3 西班牙
90分鍾 0-0 120分鍾 0-0 點球決勝:5-3(G:罰進 L:罰失)
西班牙:耶羅G,巴拉哈G,哈維G,華金L
韓國:黃善洪G,朴智星G,薛琦鉉G,安貞煥G,洪明甫G
2002-06-22 土耳其 1-0 塞內加爾 土耳其:伊爾汗94分(金球)
半決賽(四強賽)
日期 對陣及賽果 進球球員
2002-06-25 德國 1-0 韓國 德國:巴拉克75分
2002-06-26 巴西 1-0 土耳其 巴西:羅納爾多49分
三四名決賽(季軍爭奪戰)
日期 對陣及賽果 進球球員
2002-06-29 土耳其 3-2 韓國 土耳其:哈坎-蘇克1分,伊爾漢13、32分
韓國:李乙容9分,宋鍾國93分
決賽(冠軍爭奪戰)
日期 對陣及賽果 進球球員
2002-06-30 巴西 2-0 德國 巴西:羅納爾多67、79分
第十七屆世界盃(2002年日韓世界盃)決賽圈球隊積分及排名
名次 國家 勝 平 負 進球 失球 凈勝球
1 巴西 7 0 0 18 4 14
2 德國 5 1 1 14 3 11
3 土耳其 4 1 2 10 6 4
4 韓國 3 2 2 8 6 2
5 西班牙 3 2 0 10 5 5
6 英格蘭 2 2 1 6 3 3
7 塞內加爾 2 2 1 7 6 1
8 美國 2 1 2 7 7 0
9 日本 2 1 1 5 3 2
10 丹麥 2 1 1 5 5 0
11 墨西哥 2 1 1 4 4 0
12 愛爾蘭 1 3 0 6 3 3
13 瑞典 1 2 1 5 5 0
14 比利時 1 2 1 6 7 -1
16 義大利 1 1 2 5 5 0
18 巴拉圭 1 1 2 6 7 -1
15 南非 1 1 1 5 5 0
17 阿根廷 1 1 1 2 2 0
19 哥斯大黎加 1 1 1 5 6 -1
20 喀麥隆 1 1 1 2 3 -1
21 葡萄牙 1 0 2 6 4 2
22 俄羅斯 1 0 2 4 4 0
23 克羅埃西亞 1 0 2 2 3 -1
24 厄瓜多 1 0 2 2 4 -2
25 波蘭 1 0 2 3 7 -4
26 烏拉圭 0 2 1 4 5 -1
27 奈及利亞 0 1 2 1 3 -2
28 法國 0 1 2 0 3 -3
29 突尼西亞 0 1 2 1 5 -4
30 斯洛維尼亞 0 0 3 2 7 -5
31 中國 0 0 3 0 9 -9
32 沙烏地阿拉伯 0 0 3 0 12 -12
H. 世界盃小組賽一比分明細表
截止6月26日,世界盃小組賽比分:
A組:
俄羅斯5-0沙烏地阿拉伯
埃及0-1烏拉圭
俄羅斯3-1埃及
烏拉圭1-0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2-1埃及
烏拉圭3-0俄羅斯
B組:
摩洛哥0-1伊朗
葡萄牙3-3西班牙
葡萄牙1-0摩洛哥
伊朗0-1西班牙
伊朗1-1葡萄牙
西班牙2-2摩洛哥
C組:
法國2-1澳大利亞
秘魯0-1丹麥
丹麥1-1澳大利亞
法國1-0秘魯
D組:
阿根廷1-1冰島
克羅埃西亞2-0奈及利亞
阿根廷0-3克羅埃西亞
奈及利亞2-0冰島
E組:
哥斯大黎加0-1塞爾維亞
巴西1-1瑞士
巴西2-0哥斯大黎加
塞爾維亞1-2瑞士
F組:
德國0-1墨西哥
瑞典1-0韓國
韓國1-2墨西哥
德國2-1瑞典
G組:
比利時3-0巴拿馬
突尼西亞1-2英格蘭
比利時5-2突尼西亞
英格蘭6-1巴拿馬
H組:
哥倫比亞1-2日本
波蘭1-2塞內加爾
日本2-2塞內加爾
波蘭0-3哥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