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龜如何繁殖,需要什麼樣的環境
繁殖
烏龜一般要到8齡以上性腺才成熟,10齡以上成熟良好。烏龜的交配時間開始於4月下旬,時間一般是下午17一18時,在陸地上或水中進行交配。烏龜在陸地上產卵,產卵期是5一8月。產卵前,烏龜多在黃昏或黎明前爬至遠離岸邊較隱蔽和土壤較疏鬆的地方(土壤的含水量為5%一20%),以後肢交替挖土成穴(一般穴深10厘米左右,口徑8一12厘米),然後將卵產於穴中,產完卵再扒土覆蓋於卵上,並用腹甲將土壓平後才離去。烏龜沒有守穴護卵的習性;它的另一個生殖特點是,卵子的成熟不是同步的。所以雌龜每年產卵3一4次,每次一穴產卵5一7枚。
人工繁殖烏龜時,在交配期之前,先挑選出性已成熟的烏龜,精心飼養,供應足夠的養料,尤其應多喂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以利於烏龜產生優良的生殖細胞;其次,在烏龜的交配期,將性已成熟且體質健壯的雌雄烏龜按1:1的比例合並飼養,讓其自然交配。在烏龜的產卵期,要注意保持飼養池的安靜以及水池外空地上沙土的適宜濕度,以便於雌烏龜順利產卵。最後應隨時收集龜卵,進行人工孵化,以便獲得較高的繁殖率,提高經濟效益。
巴西龜的孵化:首先在產卵之後24小時不要挪動。24小時之後再看是否為受精卵:受精卵外殼上有明顯的白色線帶或者斑塊。如有,則可以孵化。 孵化的條件有兩樣:溫度和濕度。溫度要求22-33度之間,在27度以下時浮華的多為雄龜,31度左右時多為雌龜。濕度要求根據孵化材料又不同,空氣濕度要求80%左右,如孵化材料為沙土,則在12%左右,如用水苔則在30%左右。
孵化時間根據溫濕度不同而不同。
孵化池一般2平方米大小。先在池底鋪3~5厘米厚的細石子,再放3厘米厚濕沙,把地熱加溫線埋在沙中,然後把隔日產的卵挖出,依次排列在沙上,白斑向上,間距1厘米,在卵上蓋3厘米厚濕沙,再放第二層,同樣蓋上濕沙,在沙面上復塊濕布,以利淋水,並加蓋玻璃保濕(玻璃利於觀察)。每隔2天檢查一次,如沙乾燥發白,應淋少量清水保濕。孵化溫度控制在30℃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小規模孵化用木箱,箱底打幾個孔,以利漏水。其它操作同孵化池。加溫可根據容器大小選用不同瓦數的白熾燈泡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24~35℃之間。一般60~80天左右出殼。稚龜孵出後自己會拱出沙面。待臍帶脫落後,放入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10~15分鍾,然後放入淺水池中暫養。剛出殼的稚龜不宜立即投喂餌料,應在一天後投喂熟蛋黃或切碎的蚯蚓、魚肉等。日喂2次,每次換水後投喂。一般環境溫度最好保持在28~32℃左右。
B. 如何最快速度養巴西龜繁育
方法如下:
1.冬天加溫飼養。
2.每周定時餵食兩次。
3.每月定時餵食激素催生性功能,本身巴西屬於繁殖力強的龜,不用也可,用上可更快。
C. 烏龜如何繁殖
想要繁殖烏龜先要准備一公一母兩只烏龜,創造好的繁殖環境,進行後續的產卵、孵化等過程。
1、首先要有一隻公龜和一隻母龜。一般來說,公龜比母龜性格更活潑。大多數龜的腹甲公母都是平的。但為了更好的繁殖有些公龜的腹甲會凹陷,有些母龜的腹甲會凸起。
2、確保龜已經性成熟,幼龜和半成體是不能繁殖的。一般的水龜,公龜應該至少有三歲,母龜應該需要大約五歲。剛買的龜的最好不要繁殖,最好等上一年,養定後在嘗試繁殖。
3、在繁殖期的餵食很重要。除了日常飲食,要額外的給母龜補充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3。可以在食物中添加墨魚骨或鈣粉。曬太陽可以讓龜生成維生素D3,如果沒有曬太陽的條件,可以使用一些燈具輔助。
2a.jpg
建造最佳的繁殖環境
1、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間。只要是成體龜,在交配季節會自己尋找伴侶完成交配,需要做的是讓龜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並且要建一個產卵區。如果是混養,建議在交配季節把每種龜都分開,這樣會避免不同品種龜之間的互咬。
2、公母比例。最佳比例是1公配2-3母,具體比例要根據飼養的品種和條件控制。
3、創建一個產卵區。需要創建一個產卵區,因為母龜下蛋時會扒開泥土把蛋下在裡面。產卵區要足夠深,一般的龜會下2到10個蛋不等。等母龜產卵後,小心把蛋挖出單獨孵化。
如何孵化
1 孵化器。如果有條件,可以購買一個專門的孵化器,那樣會省事很多。但是只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用簡單的塑料箱也可以孵化。
2、自製孵化箱。簡單的整理箱,塑料箱都可以。如果有蓋子的話,要保證通氣。
3、孵化墊材。墊材可以選擇蛭石,泥土,苔蘚,也可以是各種的混合。墊材要潮濕,但是不要有多餘的水。
4、蛋的放置。一定要小心輕放,要用記號筆對蛋的做標記,確保每次朝上都是一個方向。
5、溫度決定性別。對於大多數龜,小龜的性別是由溫度決定的而不是基因,更高的溫度將主要孵出雌性。每個品種的龜需要的溫度不同,過高的溫度會造成壞蛋。
6、檢查蛋。前一個半月一周一次檢查蛋。要確保潮濕但是不發霉。45天後,要更頻繁地檢查。不要用水清洗蛋,也不要急的去幫小龜出殼。
7、丟掉壞蛋。蛋殼有破裂或者瑕疵不代表就是一個壞蛋。可以嘗試孵化,但是當確定一個蛋是壞蛋的時候,要及時扔掉,不影響其他的蛋。
幼龜出殼
1、及時去除廢殼。一旦小龜孵化出來,要及時把廢殼扔掉,不影響未孵化的蛋。
2、安置幼龜。幼龜出殼後,它會吸收連在腹部的蛋黃營養。把孵化的幼龜放在在潮濕的新容器中,直到幾天後蛋黃被全部吸收。等到蛋黃吸收完全,就可以放置到淺水區。
3、喂養幼龜。幼龜至少一天喂一次,可喂一些蛋白質水果蔬菜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一些專門的幼龜糧。
4、幼龜飲食中過高的蛋白質會導致外殼變形,及時發現及時調整。要不然是很難長好。
正常情況下烏龜一般在5-10月份的時候產卵繁殖。
D. 巴西龜產卵環境和產卵成活率和他的繁殖速度
巴西龜對中國來說已經構成了生物入侵,關鍵問題就是它的繁殖速度快,而且成活率和適應性好。一般情況下4年就可以性成熟。而雌龜產蛋成活率可以高達80%
繁殖方法是:把卵放入盛有溫沙的透氣漏水的木箱內,溫沙厚2-3天檢查一次,如沙子燥時 要灑水,保持沙子濕潤。在24-35℃氣溫下,一般須50-70天小龜破殼而出。 巴西龜一般是5月底至8月份為定配期,6-9月份為產卵期,夏至左右是產卵盛期。每龜年 產 40隻左右卵、最高達90隻
E. 烏龜怎麼繁殖
1,採取田螺、蚯蚓與烏龜同池養殖,不但解決了烏龜的飼料問題,降低了成本,節約大量人工喂料的勞力,而且使烏龜在模擬的自然環境中自由採食,生長快,烏龜特有的風味又得以保持。
方法:在養殖池內創造一個有利於烏龜、田螺越冬和棲息的條件,一般是地底鋪一層30厘米厚的淤泥,地面養些藻類、浮萍等。池邊四周應種水浮蓮,以利於烏龜和田螺食用和遮陽。
對水質的要求,烏龜和田螺基本相似,水質以淡綠色、透明度30厘米以上為宜,若透明度低,應及時換水。養殖池的進、出水口要比常規養魚池建低些,以方便換水。進、出水口必須用鐵絲網或塑料網攔住,以防龜、螺逃跑。
田螺種可在野外捕捉放養,在每平方米池中,放養5隻成龜的情況下,田螺放養量以每平方米20隻 (母螺17隻)為好,再加40%左右的其他飼料。
2,養殖蚯蚓作為補充飼料;
蚯蚓和烏龜的適宜溫度相同,有利於烏龜和蚯蚓同步養殖。養殖蚯蚓可用箱、桶、盆、盤、淺池及地面堆料等。地面堆料是在養殖池邊的灘地上,平鋪10厘米厚經充分發酵腐熟的牛糞或雞糞。
以每平方米投入4000條種蚯蚓,每15~20天加料一次,飼料是腐熟的牛、豬、雞糞,作物秸稈、樹葉、雜草以及適量的爛瓜果、香蕉皮,水果皮、菜葉等,蚯蚓4~6個月的繁殖量是自身的10倍,養1平方米蚯蚓能解決1平方米水池5隻龜的飼料。
(5)烏龜巴西龜怎麼繁殖擴展閱讀;
1,烏龜喂養注意事項:
(1)應將幼龜、成龜和親龜分池飼養,避免產生大烏龜吞食小烏龜的現象,同時也便於確定飼料投喂量和飼養管理, 便於觀察和掌握烏龜的生長情況。
(2)因烏龜性情溫和且膽小,應保持飼養池四周安靜,以免影響烏龜攝食、曬太陽、交配、產卵等正常活動。
(3)經常更換飼養池的水,保持池水潔凈,搞好飼養池的衛生,以防烏龜發生疾病。
(4)池子四周與圍牆之間空地上的沙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在盛夏季節,還應採取一些降溫措施,如灑水、種植一些小灌木等。
(5)冬眠期之前,檢查烏龜的生長情況,對體弱者飼料加多,多喂給烏龜喜食的飼料,使烏龜積貯大量的營養物質,長壯身體,安全越冬。
2,烏龜經濟意義:
腹甲稱為龜板,為我國傳統珍貴葯材,它富含骨膠原和蛋白質、鈣、磷、脂類、肽類和多種酶。據中醫臨床研究證實,龜板氣腥、味咸、性寒,具有滋陰降火,潛陽退蒸,補腎健骨等功效。據說龜血還有抑制癌細胞的特殊功效。肉、卵均可食用,有滋補作用。
F. 巴西龜怎麼養才會下蛋
家養的巴西母龜一般在養殖十幾年之後就會下蛋,要想人工孵育出小烏龜,必須要有公龜授精,這樣母龜生蛋後才能孵出小烏龜。
你家裡有幾只巴西,如果能確定有雌有雄的話能有孵化的機會,不過希望不大,因為成龜第一次產的蛋受精率是很低的,原因是龜龜的生殖系統還沒發育完整。要孵化的話就找個整理箱,大小就看你有多少蛋要孵化了,先在箱底戳幾個孔,放上墊材普通的就是用黃沙要細一些的,先在箱底鋪個三四厘米,放上蛋在蓋上一兩厘米後的墊材.
烏龜是不孵蛋的!野生烏龜下完蛋之後就把蛋埋到沙土裡面,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烏龜蛋自己就能夠孵化出小烏龜了。另外,記住一點,養烏龜最好要保持恆溫!
G. 關於巴西龜的繁殖問題
巴西龜8歲左右才會繁殖 1-2斤開始下蛋
你放水裡讓它們自然繁殖就可以了(不需要到沙子里)
還有你發現下了蛋一定要拿出來不然很容易被烏龜弄碎蛋
我家的就是
不過烏龜蛋一定要放沙子里 讓陽光曬
還有巴西龜生的蛋一定要受精才能有小烏龜
如果龜蛋在24-72小時內會出現白斑,則表示已經受精,沒有出現白斑,則沒有受精;過了一段時間,在燈光照射下看看蛋里有沒有血絲,有的話就是受精的。沒有就是沒受精的。
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望採納
H. 烏龜是如何繁殖的
烏龜卵殼灰白色,呈橢圓形,長2.7~3.8cm、寬1.3~2cm。在自然條件下,經50~80天孵化,稚龜即破殼而出。但是龜卵的自然孵化易受溫度、光照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和蛇、鼠及螞蟻等天敵的危害,使得孵化期長,孵化率和存活率都較低。為提高烏龜的孵化率,可以採用人工孵化的方法。
(1)應將幼龜、成龜和親龜分池飼養,避免產生大烏龜吞食小烏龜的現象,同時也便於確定飼料投喂量和飼養管理, 便於觀察和掌握烏龜的生長情況。
(2)因烏龜性情溫和且膽小,應保持飼養池四周安靜,以免影響烏龜攝食、曬太陽、交配、產卵等正常活動。
(3)經常更換飼養池的水,保持池水潔凈,搞好飼養池的衛生,以防烏龜發生疾病。
I. 巴西龜要到幾歲才可以交配到時候要怎樣處理
巴西紅耳龜一般長至4~5年後可達性成熟。在幼體時難以區分雌雄性別。待性成熟後,雌性個體體重可達1000~2000克,腹甲平坦,泄殖腔孔在背甲後部邊緣內;雄性個體體型較小,體重一般不會超過500克,四肢的爪較長,尾部較長。腹甲略內陷,泄殖孔的位置在背甲後部邊緣外 。
每年的5~8月份是巴西彩龜的交配期。 一隻雌龜一年可產卵3~4次。 每次可產卵1~18枚。產卵的多少與產卵的雌性龜個體大小有關。卵為白色,呈長橢圓形,一般卵重5~7克,剛出殼的幼龜僅1~2厘米長。巴西彩龜在國內外均已大量養殖,且較易孵化。飼養者可創造條件,嘗試繁殖。
紅耳龜食性雖為雜食性,但偏愛食動物性餌料,如小魚、小蝦、螺等,食少量浮萍、米飯、菜葉等。若投喂螺、蝦,應將螺敲碎,蝦剔除硬刺,以免劃傷食管及腸胃。
日常餵食應定點、定量,定時,投喂量以30分鍾內吃完為宜。不同季節餵食時間不同。6~9月宜在上午9~10時,下午撈去殘餌或換水,4、5、10三個月宜在中午餵食。
紅耳龜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此,水質環境對龜非常重要。池塘飼養,應保持水的透明度,春秋水位適中,夏冬水位加深,起到降溫或保溫作用。
春、秋季每月抽換部分水,定期用呋喃唑酮、生石灰等消毒液交替潑灑,夏季每月換水1次,冬季不換水。若用容器飼養,應在餵食前和餵食後1~2小時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