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主要的進出口項目是那些
高技術的機械設備 歐美的發達國家
鐵礦石 最主要從巴西和澳大利亞
石油 最主要從中東,以後會在南美和北非進口
糧食 美國和阿根廷
高檔消費品 歐美
關鍵技術 我國以交專利費的形式從歐美和日本進口
㈡ 巴西和中國關系如何
1974年8月15日中國與巴西建立外交關系。1993年,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系。2012年,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中巴在國際事務中合作密切,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基礎四國」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合作密切。
並就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氣候變化、發展中大國合作等重大國際問題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巴西政府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在台灣、涉藏等涉我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予我理解和支持。
(2)我國向巴西出口什麼擴展閱讀
中巴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系取得長足發展。據中國海關統計,2015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715.97億美元,其中我方出口額274.30億美元,進口額441.6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7.3%、-21.4%和-14.5%。
巴西是我國第十大貿易夥伴和在拉美地區最大貿易夥伴,我國是巴西第一大貿易夥伴、出口對象國和進口來源國。我方主要出口機械設備、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設備、儀器儀表、紡織品、鋼材、運輸工具等,主要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大豆、原油、紙漿、豆油、飛機等。
㈢ 巴西的礦產資源有哪些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
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佔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3)我國向巴西出口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樞紐--伊泰普水電站。
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
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㈣ 列舉我國從巴西進口的主要商品
巴西向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大豆、鐵礦砂、石油、大豆油、紙漿、鐵合金、去毛皮革、煙葉、飛機、錳礦砂等。
巴西致力於積極發展對華雙邊貿易。2008年7月3日巴西發展工業和外貿部會同巴外交部、農業部、中巴企業家委員會和全國工業聯合會發布了對華貿易指導性文件,計劃在三年內將對華貨物出口從2007年的107億美元提高到300億美元,以改變目前雙邊貿易的不平衡。該文件列出了其有潛力擴大對華出口的48個行業, 619種產品,包括豬肉、禽肉、魚、大豆及豆油、動物飼料、礦產品、石油及衍生品、化學產品、醫葯產品、衛生及化妝用品、清潔用品、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皮革及其製品、紙漿、紡織品、冶金產品、金屬、機械設備、電子產品、鐵路材料、汽車及其零配件、精密儀器等產品。該文件還列出了巴西希望吸引中國投資的有關行業領域,包括鋼鐵冶煉、物流、農業和生物柴油等行業。
㈤ 中國主要出口些什麼貨去巴西
小商品類的有:玩具(毛絨、塑料的各種都有),文具(包括計算器),小工藝品和禮品,化妝品(口紅、粉餅等),皮包,眼鏡,雨傘,鍾表,手錶等等。
㈥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產品,銷往那些國家
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發達國:
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
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4027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9.7%。
3、2007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7000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8.6%。
(6)我國向巴西出口什麼擴展閱讀:
行情調研:
行情調研為了獲得與貿易有關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得出國際市場行情特點,判定貿易的可行性並進而據以制定貿易計劃。行情調研范圍和內容包括:經濟調研;市場調研;客戶調研。
1、經濟調研
經濟調研的目的在於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經濟法律和條約、消費水平和基本特點等。總之,是對經濟大環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預估可能的風險和效益情況。對外貿易總是要盡量與總體環境好的國家和地區間開展。
2、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選定的商品,調查其市場供需狀況、國內生產能力、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產品性能、特點、消費階層和高潮消費期、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該產品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等內容。目的在於確定該商品貿易是否具有可行性、獲益性。
㈦ 中國的進口與出口主要資源為哪些分別流向哪些國家
科技產品進口,如精密儀器、葯物、技術等產品的進口,主要來自西歐、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與此同時,向這些國家出口初級產品,或者初級工業製成品,例如紡織品、傢具、兒童玩具、五金工具等等等等,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當然,不排除向戰略國家出口殲10等高科技產品,如巴基斯坦。能源、礦產主要動中東、非洲,澳大利亞以及南美洲進口。例如;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伊朗、安哥拉、奈及利亞的石油、尚比亞、剛果等國家鈷、銅礦、巴西鐵礦、木材等等等等,總之,只要有並且能夠向中國出口能源礦產類產品,中國一般來者不拒,因為我們太需要了。
㈧ 中國製造的商品都出口到哪些國家
中國商品主要出口:印度、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歐洲聯盟(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南非、巴西、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製造(MadeinChina、MadeinPRC)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簽之一,因為快速發展的中國和他龐大的工業製造體系,這個標簽可以在廣泛的商品上找到,從服裝到電子產品。
中國製造是一個全方位的商品,它不僅包括物質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內涵。中國製造在進行物質產品出口的同時,也將人文文化和國內的商業文明連帶出口到國外。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正改變世界創新版圖。
(8)我國向巴西出口什麼擴展閱讀
製造業產品成為出口商品的主體,為國家換取了大量的外匯;我國財政收入的近一半來自於工業;2010年,僅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就業人數就超過9000萬,解決了大量的城鎮人口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大大緩解了我國沉重的就業壓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工業化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工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主導地位顯著加強。2010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高達40.1%,比1952年的17.6%增加22.5個百分點。
㈨ 請問中國和巴西的經濟貿易前景
巴西是中國在拉美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從拉美進口最多的國家,每年進口均在10億美元以上。據巴西外貿統計局的數據,2002年巴中雙邊貿易額為40.7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26.15%。其中巴西對中國的出口額為25.2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32.5%。巴西從中國的進口額為15.5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16.99%。今年1至5月巴西對中國的出口額為17.74億美元,同比增長229.7%。中國僅次於美國,已成為巴西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市場,成為巴西擴大出口的軸心。 巴向中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是大豆、鐵礦砂、紙漿、鋼材、汽車零配件、豆油、木板材、皮革、電器電子產品等。我們注意到巴西向中國的出口有相當的部分是由國際中間商完成的。近期使館商務處不斷收到中國企業的問詢。他們要求減少貿易的中間環節。尋求直接聯系巴西出口商。 隨著今年國際鐵礦石談判的破裂中國更需要進口巴西的鐵礦石,中國的輕工業和重工業 五金 機電 高科技產品都是巴西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