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烏龜殼上有白色的斑點是怎麼回事
有兩種可能, 一是得了腐皮病,原因是桿菌感染引起的。因飼養密度較大,龜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後,引起受傷部位皮膚組織壞死。水質污染也易引起龜患病。肉眼可見病龜的患部潰爛,表皮發白。防治方法是,首先清除患處的病灶,用金黴素眼膏塗抹,每天1次。若龜自己進食,可在食物中填加土黴素粉;若龜已停食,可用金黴素塗抹然後將病龜隔離喂養。切忌放水飼養,以免加重病情。龜恢復後再人池飼養。(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加少許海鹽的清水.將龜放入浸養1小時以上.仍後取出到平時養它的地方即行.另外平時要少給它吃豬肉.牛肉等熱量高的食物.注意勤換水.暫時別給它吃東西.過幾天會好的.) 二那就是沒什麼病了蛻皮是正常的,是小烏龜成長的標志。烏龜蛻皮像蛇蛻皮一樣,不過是不會一下全蛻下的,而是慢慢蛻下的。這時不要幫它往下撕,會傷害到龜龜的,在龜龜蛻皮時,你一定要保持魚缸清潔,常換水,水中會出現很多龜龜的死皮。這些皮一般看起來是透明白的。
② 我的巴西龜龜殼有白點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水鹼。。水硬的話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狀況。。
去除方法:
1.用食用醋清除龜殼上的水鹼。
操作方法:用牙刷沾上適量的食用醋,然後在有水鹼的部位,順時針或逆時針反復刷洗,最後用清水沖凈龜體上的污汁。待龜殼干透後檢查,如水鹼還有,可反復用上述方法刷洗幾次,直到水鹼完全去除。牙刷用新的(舊牙刷的毛倒了,刷洗效果差),如是小苗,選用較軟的牙刷,最好是有毛尖尖的軟毛牙刷。
2.用可樂、雪碧清除龜殼水鹼的操作方法同上。
較重的水鹼,選用食用醋清除,特別嚴重的水鹼,先用手術刀等工具打磨,然後再用上述方法進一步清除。
還有可能是
根據小龜的症狀,有以下兩種可能:
腐甲炎 早期在龜甲盾片接縫處出現白色斑點,並慢慢發展成紅色塊狀,用手擠壓有血水外流......
患病的龜要隔離單獨飼養,用葯前用棉花蘸鹽水擦洗傷口,擠出血水,然後用利凡諾溶液塗抹,每天一次,連用一周治癒。
嚴重者用百分之零點二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或用慶大黴素水劑洗擦患處,一般兩周可恢復。
另外病龜池也要用漂白粉等消毒,以防傳染。
白斑病 病初在甲殼、頭頸、四肢、尾等處出現白色斑點,絮狀,以後逐漸擴大,並潰爛、壞死、脫落。病龜食慾減退,煩躁不安、反應遲鈍。
剛發病時可將龜撈出,在10毫克/升孔雀石綠溶液中葯浴15-20分鍾,並塗1%孔雀石綠軟膏於患處。
第二種症狀表現應該是
殼上有了些小白點,有的還一片一片的,像石灰灑上了一樣,偶爾還有點水從龜殼滲出來(這個不確定)
③ 巴西龜龜殼邊緣為什麼有小白點
首先你要確定那是不是腐甲,一般腐甲最初和你描述很相似,要是脫殼應該從邊緣有生長的痕跡,至於腐甲也不是很難治但千萬不能大意。
④ 烏龜殼上長白點是為什麼
烏龜殼上長白點是黴菌病
本病多為龜表皮被碰傷後感染黴菌所致,表現為表皮壞死呈紅白色,嚴重的可見霉斑。
防治方法:在運輸、放養、轉池捕捉過程中,操作要細心,避免龜體受傷。入池前如發現有龜體受傷,可用1%的孔雀石綠軟膏或磺胺軟膏塗抹患處。一旦發現病龜,應及時隔離,並用20%一30%的石灰水全池消毒;病龜全身塗紫葯水,連塗7天,還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土黴素粉劑,連喂3天。
⑤ 巴西龜龜殼上有小白點
首先你要確定那是不是腐甲,一般腐甲最初和你描述很相似,要是脫殼應該從邊緣有生長的痕跡,至於腐甲也不是很難治但千萬不能大意。
⑥ 冬天後巴西龜殼上有小白點,眼睛也睜不開了
眼病可以看這個:
白眼要需干養,但必須每天定時用溫水泡澡1到2次每次30分鍾,水溫30度左右,天氣冷的時候干養也必須保溫,最好用水浴的方法,就是弄一個缸,裡面放上水,再用加熱棒加熱,再弄一個盒子,把龜放在裡面,讓盒子漂浮或者半沉到水中。缸上要加蓋。每次泡完澡在龜眼睛上塗抹一些紅黴素軟膏,快的話,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癒。慢的話,得一兩個月才有好轉的~白眼是因為長期泡水和水質不好的緣故,平時要給要給它營造一個有水有陸的環境的,能讓龜爬上去,並離開水體。有陸地夠它們休息爬上去曬背就好了。平時也要多注意水質,水臟了就要馬上換,養龜的水不要直接用自來水, 自來水必須晾曬2天才可以或者直接用涼開水,龜缸的放置應朝南。夏天注意避暑,應在龜缸上做一定的遮蓋,給它一半有陽光的地方,一半陰涼的地方,它們熱了就自己乘涼去。在每年的10月份以後到次年的5月份,氣溫下到20度以下的時候,有條件就弄一個加熱棒給龜加熱,水溫設定30度左右,建議最好加熱過冬,這樣能降低龜的死亡率。
養龜看這個:
1.環境
弄個一個缸,越大越好,最好是長方形的玻璃魚缸,大整理箱也行。水龜在水中生活,養龜水深一般比龜背稍高的深度即可,無須太深,最多不要超過龜背高度的2倍,最好可以提供一塊高出水面的石頭,讓龜爬上去曬背;龜需要陽光,如果完全室內飼養,要經常讓他曬太陽,每天十多分鍾。建議飼養在東南面可以曬到陽光大約1-2小時的地方(不需要長時間的陽光直射),並提供遮陽條件(可以在缸頂放一小塊木板部分遮陽),免得中暑。夏天要注意預防缸里生長水藻,可以買除水藻劑,一般的水族店都有賣。缸底可以鋪一些小石子或者大的鵝卵石。不過如果鋪了,在換水的時候就很麻煩,新手建議用裸缸,就是啥都不鋪。水中不要放水草。
2、養龜用的水
要用晾了2天以上的自來水(目的除氯),最好准備2個塑料水桶晾,就可以滿足換水所需。換水建議兩到三天換一次,每次只要換一部分,不需要全缸換水,除非水及缸周圍很臟才需要全缸換水。部分換水時用塑料小管利用虹吸原理將底部臟水吸出,再添加同等容量的新水(即晾2天的自來水)入缸即可。這樣換水的龜不會有白眼病或爛甲。嫌麻煩的話可以用過濾器,就是養魚的用的那種。夏天換水要頻繁一些。
2、龜在水中進食,喂的時候直接把飼料投放在水裡就行了。龜一般喂豬肉、牛肉、小蝦,小魚,家禽魚類的肝臟,這些食物要切碎或撕碎,但是這些動物性飼料非常容易污染水質。建議餵食的時候把龜拿出來喂。新手建議喂飼料,好的飼料比如命脈,寸金的,都不錯。飼料比較省心,而且專業的龜飼料營養搭配較好,也不容易污染水質。夏天氣溫高,龜新陳代謝快,可以每天喂一次,但一般建議隔天喂一次,因為龜不需要餵食太頻繁,他們是新陳代謝很慢的動物。當然如果你很忙,幾天喂一次都沒問題,只要保證充足水份供應,他們半個月不吃東西也沒問題的, 龜每次餵食量一般是他們頭部加頸部大小的份量就足夠了。
4、關於冬眠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便開始要冬眠,直到氣溫升高到18度結束。冬眠的龜不吃不動,只睡覺。最簡單的冬眠法是把龜移入室內陰暗安靜處,淺水(水剛過背甲)冬眠,每月換水一次。除了換水,盡量不要打攪龜。注意溫度不要低於6度,否則危及龜命。不過建議在冬天最好用加熱棒,因為自然冬眠的死亡率很高。加熱棒就是養熱帶魚的那種,溫度設定在30度左右,缸上加蓋子。
⑦ 巴西龜殼上張了小白點
疥瘡病
[病因]大多在水棲龜和半水棲龜龜體發病。病源為嗜水氣單細胞菌點亞種。常存在於水中,龜的皮膚、腸道等處。水環境良好時,龜為帶菌者,一旦環境污染或者體表受傷,病菌大量繁殖引起龜患病!
[症狀]頸、四肢有數個黃豆大小的白色疥瘡,用手擠壓四周有黃色、白色的豆渣狀內容物。病龜初期尚能吃食,食量逐漸減少,嚴重者停食,反應遲鈍。一般2-3周可導致病龜死亡。
[防治]首先將病龜隔離飼養,將疥瘡里的內容物全部擠出,用碘酒搽抹患處,並敷上土黴素粉,再將塗有土黴素或金黴素眼膏的棉球塞入患處。然後將病龜放入淺水中,對停食的龜應灌食,並在飼料中混入抗生素葯物!
⑧ 小巴西龜殼上有一個個小白點怎麼辦
有圖嗎?如果又凹陷的話什麼可能不是單純蛻殼
懷疑有腐甲,這樣的話要先用雙氧水消毒,然後再上紅黴素葯膏或者百多邦
但最好是有圖看一下
⑨ 烏龜殼上有白色的斑點是怎麼回事
烏龜身上有白色斑點多因飼養水質不潔而致。烏龜殼上白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黴菌滋生:烏龜殼上面如果毫無症狀的突然出現了一些白斑之類的,那麼首先考慮的就是黴菌滋生,想要判斷是不是這種情況,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直接用抹布之類的擦一下烏龜殼,看看能不能直接擦掉上面的這些黴菌,如果可以擦掉的話那就是這樣的情況,當然擦掉之後也可以使用高錳酸鉀之類的來給它塗抹,消炎殺菌效果比較好。2、腐甲:這種情況就比較麻煩了,一般來說它的龜甲上面會出現一些白色的斑點,仔細看的話,還會發現有一些小針孔的東西,靠近了會發現有一種腐臭的氣味,這其實就是它的龜甲慢慢的潰爛之後形成的一些氣味,龜的腐皮病,這種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如果是輕度的話是可以直接自己在家裡面用牙簽剔除這些壞死潰爛的物質,然後在上面反復的用雙氧水給它清洗,這樣能夠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可在烏龜的患處塗抹紅黴素軟膏,塗完葯半小時後再將其放入水中,可以在水中加少量食鹽消菌。烏龜的自愈能力還是很強的,一般來說慢慢的就能夠痊癒,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可以不用考慮干養,讓烏龜多曬曬太陽,保持水質清潔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避免暴曬。而如果是重度的,那必須要注射抗生素,然後清理相關的傷口。
⑩ 我的小巴西龜有小白點怎麼辦
由於甲殼受損或受積壓,使病菌侵入龜甲內,導致甲殼潰爛症狀:龜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現白色斑點,慢慢形成紅色斑點,用力擠壓有血水擠出,並有腐臭氣味。嚴重的甲殼表面會潰爛成洞,腋窩和胯窩鼓脹。病龜停食少動,有縮頭現象。
治療:
一、將病龜脫離單養,再將病龜的爛處剔除,用雙氧水擦洗患處,再用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或用其他消炎葯塗抹患處,也可以用三七粉或鮮三七葯敷病龜患處。
二、把腐物弄出來後,用溫布沾高錳酸鉀抹上後晾十幾分鍾後放水裡養就可以(最好再抹點金黴素)
三、把爛甲處剪開外面那層亮皮,裡面象豆腐渣一樣軟,並且有臭味,用消毒的鑷子和針把爛甲剔
下來,再用酒精擦爛甲處,最後塗上紅黴素軟膏,把它放到只有一點水的缸中(只夠喝的,淹不到甲)。另外每天保持水的清潔,每天都換水,水一定是用太陽曬過一天的,不要直接用自來水,然後往水裡放適量的食用鹽消毒,如果嚴重的話就得送醫院了。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