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為什麼那麼多瀑布

巴西為什麼那麼多瀑布

發布時間:2022-04-29 17:48:04

Ⅰ 為什麼會出現瀑布

『成因1』
流動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區。瀑布表示河水流動中的主要阻斷。在大部分情況下,河流總是透過侵蝕和淤積過程來平整流動途中的不平坦之處。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河流那長長的縱斷面(坡度曲線)形成一平滑的弧線∶河源處最陡,河口處最和緩。瀑布中斷了這弧線,它們的存在是對侵蝕過程進展的一個測定。瀑布也稱河落(falls,亦譯瀑布),有時也稱大瀑布(cataract),當談及很大的水量時,後者尤為常見。比較低、陡峭度較小的瀑布稱小瀑布(cascade)。這名稱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緩,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 高賀琪 山水畫藏品
處相應出現湍流和白水,這些河段稱急流
瀑布-譚翃晶國畫作品(4張)。
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因懸崖或陡坎被水流沖刷而向上遊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於向下深切,並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任何一個或兩個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趨勢是消滅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終將建造起一個相對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縱剖面。甚至當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況下,可用於瀑布基底侵蝕的能量也是很大的。與任何大小的瀑布相關、也與流量和高度相關的特徵性特點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蝕出的盆地。在某些情況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於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終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後退。
造成跌水的懸崖在水流的強力沖擊下將不斷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遊方向後退並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
『成因2』
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個大瀑布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尼亞加拉瀑布,非洲贊比西河上的維多利亞瀑布和阿根延、巴西及巴拉圭之間的伊瓜蘇瀑布。
世界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境內的蘭溪瀑布。總落差1040米(3120尺)。尚有爭議的世界最大瀑布是寮國湄公河上的孔恩瀑布(Chutes des Khone,英語作Khone Falls),雖然落差只有70米(230尺),但流量估計有11,600立方米/秒(410,000立方尺/秒)。
瀑布的形成可能認為很簡單,就是一條河流翻過一個懸崖峭壁,就形成了一個瀑布。其實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種:其一就是像尼亞加拉瀑布,它是尼亞加拉河水翻過白雲石的岩 瀑布圖片
[1]壁,直落入下面的一個大水池裡,翻滾流飛的水流不休止地浸蝕頁岩,淘空了白雲岩的岩洞,一塊塊的白雲岩崩落而下,使得懸崖永遠陡峭。
另一種瀑布的形成就是在古代有一大塊熔化了的岩石從下面擠上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岩石硬化了,後來就在河道中形成了一堵牆。中國的黃石瀑布就是這樣形成的。
第三種情況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兩側形成懸崖峭壁,瀑布由此生成。
此外,地球表面的運動使高原進一步加高,而河流就在它的邊緣地帶,這樣就形成了高原上的瀑布。
形成瀑布的條件有幾個。瀑布存在的一個最常見的原因便是岩石類型的差異。河流跨越許多岩相邊界。如果從堅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岩石河床,很可能較軟的岩石河床的侵蝕更快,並且兩種岩石類型相接處的坡度更陡。當河流改變方向並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間的相接處時,便會發生這種情況。尼加拉瀑布組成美國與加拿大間的部分疆界,其河床上有一塊斑駁的白雲石頂板岩石,壓在一連串較軟的頁岩和沙岩之上。
形成瀑布的另一相關原因是河床上有許多條狀的堅硬岩石。尼羅河上已出現一系列大瀑布,尼羅河水已充分侵蝕河床,結果露出堅硬的結晶質基底岩。
其他瀑布較少由岩層的特性形成,更多由陸地的結構和形狀而形成。例如,隆起的高地玄武岩可形成堅硬的台地,河水在其邊緣產生瀑布,北愛爾蘭的玄武岩上便是這樣。在遠比這個更大的規模上看,非洲南半部的岩石外表結構--一塊很高的高地,四周是陡坡--使該地區大部分主要的河流都產生瀑布和急流。其中有剛果河上的李文斯敦瀑布(Livingstone Falls)和橘河上的奧赫拉比斯瀑布(Augrabies)。一般情況下,隨著山區地形的坡度加大,瀑布的數量也就增多。
河水侵蝕和地質特徵並不是產生瀑布的僅有因素。沿著斷層進行的構造運動會將堅硬和軟性岩石聚攏在一起,促成瀑布的產生。河床海平面的急降使下蝕作用增加,並使河床上的裂點向上遊方向後撤(或者說,坡度的急劇變化標示著河床基準水面的變化)。依賴海平面、河水流動和地質特徵(以及其他因素),河落或急流可能在河床上出現裂點之處得到發展。冰川作用已形成眾多瀑布,那裡的河谷已被冰蝕過度加深,支流河谷被留在陡峭的河谷兩側高處。加利福尼亞州一座由冰川作用鑿出的約塞米蒂瀑布(Yosemite)便從436米(1,430尺)高度的一個懸谷跌落下來。
從河流的時間尺度來看,瀑布是一種短暫的現象,終將銷聲匿跡。其侵蝕速度取決於一已知瀑布的落差、水量、岩石的種類和結構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有時由於懸崖或陡坡的溯源侵蝕而使瀑布向上游退縮;在其他情況下,侵蝕會產生下切作用而將瀑布所在的整個河段夷平。隨著時間的推移,憑藉這兩種手段或其中任一種手段,河流的必然趨勢是消除既已形成的瀑布。河流的能量總是趨於使河流呈現比較平滑的凹形縱向剖面。
即使沒有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曳出岩屑,瀑布基部能獲得的侵蝕能量也是極大的。任何水量和落差大的瀑布的一個特徵是有由瀑布跌落底部淘蝕成的深潭。有時潭的深度幾乎等於產生瀑布峭壁的高度。深潭最終造成峭壁曝露的表面坍塌和瀑布的後撤。在某些地方,瀑布的後撤是一明顯的特徵。譬如,在尼加拉的瀑布已從開始處的懸崖正面後撤11公里(7哩)。現今尼加拉瀑布的大部分水體被轉用於水力發電,但據估計,按正常流量計算,瀑布後退率將是每年約1米(3尺)。
『成因3』

濟南九如山瀑布(15張)中國有許多著名的瀑布,像位於貴州省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西南部的黃果樹瀑布、安徽省黃山的九龍瀑布、黑龍江省牡丹江上鏡伯湖出口處的吊水樓瀑布、浙江省雁盪山馬鞍嶺西的大龍湫瀑布、山東嶗山的龍潭瀑布、雲南最大最壯觀的大疊水瀑布、廣西西隆的冷水瀑布等等。這些瀑布,均以其獨特、壯美的氣珍珠灘瀑布(15張) 勢,吸引著古今中外的許許多多遊客,也由此產生了不少贊美瀑布的名篇佳作。那麼這些令人陶醉的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科學家說,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軟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沖擊侵蝕得厲害,形成陡坎,堅硬的岩石則相對懸垂起來,河水流到這里,便飛瀉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說,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河床的陡坎時,便跌下來,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還有因山崩、斷層、熔岩堵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成因4』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一首名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首詩生動而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河水在河谷中奔流,遇上了陡峭的地形,流水跌下來就形成了瀑布,所以瀑布又稱為跌水。地勢越陡,水量越大瀑布越壯觀。
在一些名山大川中,差不多都有瀑布。中國比較有名的瀑布屬貴州黃果樹瀑布,寬81米,水從74米高的斷崖中跌下,發出轟隆巨響,浪花四濺,水珠飛揚。
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境內的蘭溪瀑布,它的高度是1055米。

Ⅱ 什麼是瀑布它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瀑布在地質學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經斷層、凹陷等地區時垂直地從高空跌落的現象。在河流存在的時段內,瀑布是一種暫時性的特徵,它最終會消失。

形成原因:

1.岩石類型的差異

河流跨越許多岩相邊界。如果河流從堅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較柔軟的岩石河床,較軟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蝕更快,並且兩種岩石類型相接處的坡度更陡。當河流改變方向並露出不同的岩石河床間的相接處時,便會發生這種情況。

2.河床上有許多條狀的堅硬岩石

河床上有許多條狀的堅硬岩石。尼羅河上已出現一系列大瀑布,尼羅河水已充分侵蝕河床,結果露出堅硬的結晶質基底岩。

(2)巴西為什麼那麼多瀑布擴展閱讀:

瀑布是流動的河水突然而近似垂直跌落的地區,是河水流動中的主要阻斷。

瀑布也稱河落(falls,亦譯瀑布),有時也稱大瀑布(cataract),後者尤用於談及很大的水量時。比較低、陡峭度較小的瀑布稱小瀑布(cascade),這名稱常用以指沿河一系列小的跌落。有的河段坡度更平緩,然而在河流坡降局部增加處相應出現湍流和白水,這些河段稱急流。

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因懸崖或陡坎被水流沖刷而向上遊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於向下深切,並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不可避免地消失。

河流的能量最終將產生出一個相對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縱剖面。甚至當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況下,可用於瀑布基底侵蝕的能量也是很大的。與任何大小的瀑布相關、也與流量和高度相關的特徵性特點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

跌水潭是在跌水的下方,河槽中被掘蝕出的盆地。在某些情況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於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終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的後退。

造成跌水的懸崖在水流的強力沖擊下將不斷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遊方向後退並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

Ⅲ 委內瑞拉.蓋亞那,巴西三國交界出的那座山為什麼多瀑布

羅賴馬山南美洲北部帕卡賴馬山脈的最高峰。在巴西、委內瑞拉和蓋亞那三國交界處。為邊緣陡峭、頂部平坦的桌狀山地,長約14公里、寬5公里,海拔2,810米。主要由砂岩構成。奧里諾科河系、亞馬孫河系以及蓋亞那的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地勢險峻,落差太大了所以瀑布多。

Ⅳ 瀑布是怎麼樣形成的

在世界上的名山大川中,瀑布很多,它們沿著各種不同形狀的懸崖峭壁,奔流傾瀉。由於地勢起伏不同,水量多少不等,瀑布流瀉時,千姿百態,變幻奇麗,各有說不完的美景。

伊瓜蘇瀑布是世界著名的寬瀑布,位於巴西和阿根廷兩國交界的巴拉那河流域,它的支流伊瓜蘇河長不過700公里,水量卻很豐富。大量河水呼嘯奔騰而下,形成了一個寬大的瀑布。瀑布平均高度40多米。最高的「鬼吼瀑」高達72米。在它的120多米高空上可以看到飛懸著一條絢麗的長虹,浮現在水霧里,形成一幅人間奇景。

如果從流量來說,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在汛期時,它以每秒3萬立方米的流量直瀉而下。從遠處看,瀑布猶如條條銀練從天而降,飛濺的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一條美麗的彩虹,像五彩繽紛的蝴蝶隨風飛舞。

我國瀑布也很多,著名的有貴州白水河上的黃果樹瀑布、黑龍江鏡泊湖上的吊水樓瀑布,以及江西廬山的開先瀑布、三疊泉瀑布、黃龍潭瀑布、烏龍潭瀑布等。眾多的瀑布裝點著祖國的河山,使景色更加壯麗。

世界上的瀑布千姿百態,形形色色,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同一條河流上,由於構成河床的岩石不同,有硬有軟,軟的地方容易被沖蝕,硬的地方沖蝕得慢,在軟硬岩石交界處,河床高低相差很大,就出現了瀑布。再有,由

於地殼運動,地殼斷裂引起升降,造成陡岩,河流流經這里,形成瀑布。火山噴發後,火山口積水成湖,湖水從缺口溢出,也會形成瀑布;火山噴出的岩漿,阻塞河道,造成湖泊,湖水壅高瀉出,同樣會形成瀑布。古代冰川創蝕成的U形谷,石灰岩地區的暗河從山崖間湧出,海浪拍擊海岸,迫使河流後退而產生崖壁,也會形成瀑布……總之,瀑布是地球內營力和外營力綜合作用的結果。

Ⅳ 海底竟然也有瀑布,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瀑布是大自然中壯觀的景象。「成千上萬的瀑布從一個瀑布到另一個瀑布」生動地描述了這一壯觀的景象。人們經常看到地面上的瀑布。你知道海底有瀑布嗎?水下瀑布是怎麼形成的?就有人指出,有些海域有巨大的水下瀑布。然而,由於水下瀑布超出了人類的想像,許多人懷疑它的真實性。一群科學家才測量出格陵蘭海岸航線上的海水流速,受損的海流計終於證實了水下瀑布的存在。世界上已經發現了許多水下瀑布。其規模令人震驚。陸地上最寬的伊瓜蘇瀑布,寬4公里,落差80米。巴斯海峽下面的水下瀑布

水下瀑布的產生是海水對流的直接結果。大流體的運動和大趨勢的熱量和能量的傳遞對海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水下瀑布的形成是海底垂直地形引起的海水下降流動。因此,特殊的海底地形對海底瀑布的形成和規模起著重要的作用。海底形成的所謂水下瀑布,其實是一種非常特殊的下行流。在一些特定的海域,人們也發現了上升的水流,這是一個「倒置」的水下瀑布。由於水下瀑布很久沒有被發現,人們對其機理的認識還只是初步的,更談不上利用了。巨大的水下瀑布就像一個迷宮,吸引著人們對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Ⅵ 巴西著名景觀伊瓜蘇瀑布原因是什麼

伊瓜蘇大瀑布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在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匯合處東方上游約25公里處, 自東向西的河水,在經過一個U字型大拐彎時,從寬廣的河道陡然跌入一條峽谷,就形成了馬蹄形的大瀑布。

Ⅶ 瀑布怎麼形成的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軟硬

程度不一致,被河水沖擊侵蝕得厲害,形成陡坎,堅硬的岩石則相對懸垂起來,

河水流到這里,便飛瀉而下,形成了瀑布。也可以說,河水在河道中奔流,遇到

河床的陡坎時,便跌下來,形成了瀑布。除此之外,還有因山崩、斷層、熔岩堵

塞、冰川等作用,形成瀑布的。

瀑布
【成因】

在地質學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經斷層、凹陷等地區時垂直地跌落。在河流的時段內,瀑布是一種暫時性的特徵,它最終會消失。侵蝕作用的速度取決於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關岩石的類型與構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一些情況下,瀑布的位置因懸崖或陡坎被水流沖刷而向上遊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況下,這種侵蝕作用又傾向於向下深切,並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個河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因素的任何一個或兩個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趨勢是消滅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河流的能量最終將建造起一個相對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縱剖面。甚至當作為河流侵蝕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況下,可用於瀑布基底侵蝕的能量也是很大的。與任何大小的瀑布相關、也與流量和高度相關的特徵性特點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蝕出的盆地。在某些情況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於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終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後退。

造成跌水的懸崖在水流的強力沖擊下將不斷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遊方向後退並降低高度,最終導致瀑布消失。

Ⅷ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

大瀑布的葬禮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禮。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穿著黑色的葬禮服,親自主持了這個特殊的葬禮。這個葬禮是為一條瀑布--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舉行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在拉丁美洲的巴西與阿根廷兩國國境線的交界處,有一條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條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凱達斯大瀑布。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從懸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鍾就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瀉而下,在下面撞開了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有時高達近百米。更有震耳欲聾的水聲,為大瀑布壯威。據說在3O千米外,瀑布的巨響聲還清晰可聞。
長期以來,塞特凱達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驕傲。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在這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置身於細細的水霧中,感受著這世外桃源清新空氣。遊客們常常為此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但這雄奇的景觀,竟然不辭而別。
2O世紀8O年代初,在瀑布上游建立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水源大減。而且,周圍國家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沿河兩岸的森林被亂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幾年過去,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已經逐漸枯竭,即使是在汛期,也見不到昔日的雄奇與氣勢。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等待著最後的消亡。許多慕名而來的遊人,見此情景,無不惆悵滿懷,失望而去。
科學家們預測,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消息傳開,許許多多的人感到震驚和痛心。這個曾經令多少人為之驕傲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即將永遠消失。這個事實,令人們震驚,同時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他們痛苦地接受了現實,紛紛加入到全世界宣傳「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行動中。
1986年8月下旬,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腳下匯集。他們模仿當地印第安人為他們的酋長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即將消失的大瀑布。
這個行動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動。
9月下旬,巴西當時的總統菲格雷特也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
菲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回憶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給巴西和世界人民帶來的驕做與歡樂,號召人何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大瀑布的葬禮》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冊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以及這一舉世聞名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原因。說明分配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已是人類自下而上所面臨的大事。
課文語言優美,感情充實,是進行環境教育和語言訓練的好教材。開頭作者先寫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主持葬禮;接著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後的不同景象及其發生變化的原因;最後,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准備: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變化前後景象的課件和一首葉聖陶的《瀑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大家請看大屏幕,這條瀑布就是聞名於世的塞特達斯大瀑布,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它曾經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曾經是巴西人民的驕傲。然而今天巴西的總統卻為這條大瀑布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葬禮。(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最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學生可能提出:為什麼要舉行葬禮?為什麼由總統舉行葬禮?怎樣舉行的葬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讀文。
2.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你們提出了那麼多有價值的問題,你打算怎樣解決?(①抓關鍵詞 ②聯繫上下文 ③聯系生活實際)
3.分組合作
三.直奔重點,體會情感。
1.匯報20世紀80年代大瀑布的狀況和人們的態度。
(1)瀑布雄偉壯觀。它是世界是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泄千里」突出其流量大。另外,水流湍急,汛期「飛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蓮花」,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3)看大瀑布流淌的情景課件,面對這雄偉壯觀的大瀑布,你最想說什麼?(①贊美一番②想起了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過渡:這樣雄偉壯觀的大瀑布不僅讓遊人陶醉不已,流連忘返。就連葉聖陶先生也曾這樣贊美(看課件,齊讀《瀑布》)。
2.匯報九年後的大瀑布的狀況和人們的心情。
(1)指名說,作者把它比作「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2)說說擬人句的好處。
(3)指導感情朗讀(播放大瀑布發生變化後的課件)
(4)看到此情此景與前面的流連忘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此刻你的感受是什麼?(難過,惋惜,遺憾,擔心,生氣)
(5)假如瀑布會說話,此時它會對人們說些什麼?
3.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設計環保廣告語
四.激發想像,表達情感。
1.讓我們穿越隧道回到總統為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那一天,會飽含覺悟地說些什麼?
2.自由讀課文,想想應怎麼寫悼詞。(把想說的話寫下來)
3.失學菲格雷特總統,到台前演講。
4.記者招待會。
5.小結: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一直沒有停止過,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到來的生態災難中人類將首當其中,讓我們一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我們的地球吧!
總評:
這篇閱讀課教學的成功在於:
1.導入新課從創設情境、質疑課題入手,直接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為讀課文明確了目標。
2.在學習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雄偉壯觀時期的內容時,為體會作者的情感作了鋪墊。
3.學生在讀了大瀑布變化後的景象時,教者抓住這一點撥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復雜的情感,使學生感受到人類自下而上環境的危機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4.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寫悼詞作演講,一方面可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加強對作者情感的體會,另一方面,使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文實踐綜合,大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Ⅸ 巴西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地處熱帶地區,降水多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

Ⅹ 堪稱全球奇觀的伊瓜蘇瀑布,為何會有275 條支流匯聚於此

伊瓜蘇大瀑布被稱為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位於阿根廷與巴西邊界上的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合流點上有23千米處,是一個馬蹄形的瀑布。高82米寬4000米,平均落差75米。它形成於1.2億年前,在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瀑布流量1500立方米每秒。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除此之外,阿根廷這邊分上下兩條環線,下環線蜿蜒貫穿在密林之中,可自下而上領略每一段瀑布的宏偉或嫵媚,可以說是十步一景。而上環線是自上而下感受瀑布翻滾而下的氣勢。很多遊客一天之內兩條環線都走,更加深度游覽觀看伊瓜蘇瀑布。

乘坐直升飛機看大瀑布更為漂亮,直升機升空後馬蹄形的峽谷風光一覽無余,從低空觀賞南美熱帶叢林景色非常的棒。

閱讀全文

與巴西為什麼那麼多瀑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9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7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