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西服飾特點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 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 群。在一般的公共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女士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長裙。
巴西人忌諱紫色、黃色、棕黃色、深咖啡色等,他們認為紫色表示悲傷,黃色表示絕望,深咖啡色會招來不幸。OK手勢在巴西被認為是粗俗和猥褻的手勢,他們忌用拇指和食指連成圓圈,並將其餘三指向上伸開。
(1)巴西二月穿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飲食特點
巴西人喜歡清淡、麻辣的口味。他們喜歡用煎、炸、烤、燴等烹飪方法製作菜餚。喜食的菜有干燒魚、豆瓣魚、辣子雞丁、糖醋桂魚、炒裡脊丁、魚香腰花、軟炸蝦球、什錦拼盤、黃瓜汆裡脊片湯等,他們也喜食中國的川菜。
巴西人喜吃的果品有菠蘿、香蕉、柑橘、葡萄、蘋果及腰果、杏仁等。他們愛喝的飲料有咖啡、紅茶及葡萄酒、香檳酒、桂花陳酒和中國的茅台酒。
㈡ 巴西風土人情,風俗習慣
答:
{1}巴西人有時較拘禮,有時又十分隨和。初見面時,人們以握手為禮,然而親戚朋友彼此問候,也習慣擁抱、親頰。不僅如此,就是對完全不相識的陌生人也可以擁抱、親頰。「社交」禮儀的親頰,是在兩頰各親一下。男女彼此親頰問候。
{2}巴西人毫不在乎在大眾面前表露情感,他們慷慨好客,到他們家裡做客,酒杯里永遠有酒,盤子與咖啡杯里永遠不空。
{3}巴西人熱情,奔放,爽朗,純朴。在與巴西人的交往中,你絕不會感到冷漠,感到被排斥,你可以和巴西人輕松的、自由自在的交談,甚至很快就能成為知心朋友,同時你也能感受到巴西人帶著童心般的頑皮勁和自由散漫的習慣。
{4}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㈢ 冬季去巴西旅遊穿什麼衣服好
巴西冬季平均溫度是30℃~21℃。 白天平均30℃,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 夜間平均21℃,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 冬季日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7℃)、阿雷格里港(20℃)、貝倫(32℃)、貝洛奧里藏特(25℃)。 巴西冬季日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4℃)、阿雷格里港(20℃)、貝倫(22℃)、貝洛奧里藏特(19℃)。
㈣ 巴西有哪些傳統習俗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北界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 倫比亞,西鄰秘魯、玻璃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巴西」之名,源於當地的一種著名「紅木」的名稱。1500年4月22日, 葡萄牙人兩個德雷?阿爾瓦雷?卡 布拉爾航海抵達南美時,發現了這塊無名大陸,便豎起一塊刻有葡萄牙王室徽章的十字架,並為其取名「聖 士字架地」,同時寅布歸葡萄牙所有。他們在這里生活的過程中,發現一種紋路細密、堅固耐用、色彩鮮 艷,既可作傢俱,又可制染料,與東方紅木類似的樹木,人們把它取名為「巴西」。在葡萄牙語中,為「紅 木」之意。因此,「巴西」一詞便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地」這一名字,以後沿用下來竟成了國名。1969 年 10 月 30 日宣布為「巴西聯邦共和國」。巴西全國面積851.1965萬平方公里。人口 1.413 億,主要由絕大多數的巴西人和極少數的印 第安人及外來移民等組成。巴西有24個州,3 個地區和 1 個聯邦區。首都巴西利亞。貨 幣為「新克魯扎多」。官方語言是葡萄言語。 巴西的社交習俗: 巴西的社交習俗: 巴西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巴西友人很質朴,性格爽快善談吐; 心地善良又耿直,幽默風趣不粗魯; 坦率、豪放喜熱鬧生來能歌又善舞; 足球運動嗜成癖,人人酷愛又關注; 待人友好又誠摯,熱情禮貌世人矚。
巴西人在生活日常禮儀細節:
巴西的男人一般都喜歡開玩笑,還習慣拍拍打打地同他人談話。他們認為這樣更能顯出相互間的親近和友好。
在巴西,無論男女老幼,人人都酷愛足球運動。恐怕不知道政府官員是誰的人到處可見,若不知道本國足球名星是誰的人極難找到。
他們在接受別人送禮時,總習慣當著送禮者的面打開禮品包,然後致以謝意。如果他們到什麼地方買了禮品,首先要把原來包裝的紙剪掉一點。因為他們認為包裝紙是管運氣的, 不要把別人的好運氣帶走。
巴西印第安人區流行著一種奇特的禮節。客人來訪第一件事就是請他們洗澡,客人洗的時間越長,就越表示對主人的尊敬。
如果主人有急事要談,主人則賠客人同浴,邊洗邊談。
他們歡迎來自文明社會的客人儀式很奇特。首先同一個巫師向客人臉上吹氣,他們認為這樣可以驅散文明人帶來的疾病;接著是部落的男人淚流滿面的發表演說,他們認為眼淚是對和平使者的歡迎;最後女人用唾液和樹葉調制顏料,把客人的臉頰塗成紅色或黑色,以表達他們的友好情意。
巴西赤道森林裡的印第安人有不把自己的名字告訴陌生人的特有習俗。他們認為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會給自己帶來損害。
巴西人很重視親筆簽名。無論寫信、便條等,都要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以示尊重和禮貌。
他們特別喜愛孩子。交談中尤為喜歡別人誇耀他們的孩子。
他們也極珍愛蘭花,並將蘭花尊為國花。他們認為蘭供給是民族一切可貴品德的象徵,視大而美的花形象徵高瞻遠矚,堅實的花瓣象徵堅毅剛強,富於變化的花色 象徵知難而進和百折不撓。
他們偏愛「蝴蝶」。認為蝴蝶有美麗的形象,是一種吉祥之物。
巴西的納堅斯第地區女子慣以帶帽子表達情感。他們把帽子帶的偏右,表示已婚;偏左表示未婚;帽子頂在前額,則表示遇到了不幸之事而心情沮喪。
巴西西北的車尼斯族,有「女姓至上」之俗。在那裡,男子必須對妻子絕對服從,不得有違抗之意。
巴西的禮節禮儀: 巴西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最常用的禮節是微笑和施握手禮。在相見時,往往以拳禮相互表示問安 和致敬(行此禮要先握緊拳頭,然後向上空伸出姆指)。
巴西人在與親朋好友、熟人或情人之間相見時,大多都習慣施擁抱禮或親吻禮。婦女之間最常用吻禮(在施禮時要臉貼臉用嘴發出接吻的吻聲,以此來舒發她們的親熱之情,但她們雖吻而嘴卻不接觸臉)。
語言禮儀: 語言禮儀: 記住,葡萄牙語是巴西的通用語言。
稱謂與問候: 巴西人不以表露感情為羞,在馬路上也會相互擁抱。男人與女人見面和分手時一般總是握手為禮。婦女們相遇時,交換親吻的方式是臉頰相貼,空吻一下。
與一小群人告別時,必須與在場的人一一握手。
㈤ 巴西狂歡節的習俗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㈥ 巴西狂歡節的習俗是什麼
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 巴西狂歡節
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規模盛大的桑巴舞遊行中,一輛輛車身長達10米的彩車打頭陣,車上裝著高音喇叭,車頂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聾的歡樂鼓點,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動腰肢,跳著歡快的桑巴舞。成千上萬的人簇擁在彩車前後,一邊和歌手一起歌唱,一邊隨著節奏跳著桑巴舞。 由於沿途不斷有人加入,遊行隊伍越來越長。人們極盡想像,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參加遊行的人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親肩頭的兒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個個都在跳。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2攝氏度,雖然人人臉上都淌著汗水,但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 大家都奇裝異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極端。電視女演員安吉拉·比茲瑪克在身體上塗滿了巴西國旗的顏色,赤裸全身,隨著遊行隊伍盡情歡跳,警察實在看不過眼,一定要她穿上點什麼,否則就以"侮辱國旗"為由拘禁她。但是在電視采訪中,安吉拉辯駁說:"這是表達對國家的尊敬。" 里約熱內盧的海灘,隨處可見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於遊客也開始脫衣服。而在遊行的桑巴舞彩車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車頂忘情歡跳。 巴西狂歡節
遊行是表達政見的好機會,盡管此屆狂歡節的主題極力弘揚愛國主義,但是,還是有彩車被裝點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槍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運奴船,以抗議殖民歷史,還有人舉起牌子,抗議1964年至1985年巴西軍政府的專制統治。 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詆毀宗教被普遍認為不合適,這些行為,一般會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歡節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來的人。狂歡節的頭兩天,交通流量大增,許多內地人開車前往裡約熱內盧等海濱城市旅遊觀光,聖保羅等大城市的人們又紛紛開車前往內地探親度假。巴西全國發生車禍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傷。大部分交通事故發生在白天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多數車禍原因是司機酒後駕車和超速行駛。 在遊行隊伍氣氛處於高潮時,毒品交易比平時高出一倍。狂歡節期間,大量的風流韻事發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諱地提醒人們注意預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歡節吸引的遊客創下了歷史紀錄,僅里約熱內盧一地,就有31萬多名遊客。國家旅遊局的官員恩伯塔估計,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億美元的生意。計程車生意出奇地好。熱心的組織者為了讓遊人盡興,特地為外地遊客開設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讓他們也能邊舞邊樂,體會桑巴風情。
㈦ 巴西的服飾有什麼特點
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 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 群。在一般的公共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女士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長裙。
絕大部分巴西人居住在東北、東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區。通用葡萄牙語,吸收了不少印第安語和非洲語詞彙,形成為巴西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教會、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對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極大。多數節日都起源於天主教的宗教節日。
(7)巴西二月穿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國旗
巴西國旗是由綠色作為背景,加上黃色的菱形,而在菱形上再有一個藍色的圓形,圓形上有27顆以南十字星座為中心的白星,中央的一句葡萄牙語格言Ordem e Progresso,解作「秩序與進步」。巴西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
綠色代表覆蓋巴西國土的茂密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產資源。天球儀(藍色)的下半部代表制定國旗時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天空顏色。天球儀中畫有以南十字星為中心的二十七顆星,則代表首都與二十六個州。
㈧ 二月份去巴西里約熱內盧旅遊要注意什麼
里約熱內盧一月平均溫度是23℃~29℃。白天平均29℃,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夜間平均23℃,建議穿棉麻面料的襯衫、薄長裙、薄t恤等清涼透氣的衣服。里約熱內盧一月日均氣溫最高的城市是阿拉卡茹(30℃)、阿雷格里港(30℃)、貝倫(31℃)、貝洛奧里藏特(28℃)。里約熱內盧一月日均氣溫最低的城市是阿拉卡茹(24℃)、阿雷格里港(20℃)、貝倫(22℃)、貝洛奧里藏特(19℃)。
㈨ 巴西的風俗習慣
1、社交禮儀
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2、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9)巴西二月穿什麼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
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