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運村設施怎麼樣
男乒隊員無奈變身「裝修工」 體操隊自帶蚊帳防「寨卡」
里約奧運會將在北京時間本周六早上正式開幕,在此前各方的描述中,這屆奧運會在各項准備工作上都不完善,甚至被一些媒體冠以「史上最不靠譜」的頭銜。目前外界抨擊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安保以及奧運村設施這兩點上,尤其是奧運村設施的質量問題,更是讓已經入住的幾乎所有代表團都叫苦不迭。中國代表團當然也不例外……
本組稿件由 成都商報記者 何鵬楠 撰寫
設施壞了?咱自己安裝
衛生間「臟亂差」, 男乒被迫干起裝修活
上月24日,奧運村開門首日,澳大利亞代表團就吵著要搬家。因為他們滿心歡喜地一進門,發現房間廁所堵了、管道裂了、地板臟了、電線還露在外面、甚至樓道都沒有燈。不僅是澳大利亞人,第一批入住奧運村的多個代表隊都對奧運村住處條件表達了不滿,白俄羅斯人抱怨房間條件,墨西哥人和阿根廷人抱怨漏水,肯亞一名隊員在牆上留言,要求修理浴室。美國和義大利自掏腰包找了一些電工、水管工和泥瓦匠來。
中國代表團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7月28日下午,參加里約奧運會的國乒隊一行抵達里約,結果一入住奧運村,就被來了個下馬威。央視乒乓球專項記者在微博中寫道:「中國乒乓球隊今天順利進入奧運村。不過,一進入房間後,隊員們頓時有些失望了。」從現場拍攝的照片來看,房間內部的衛生間像是被洗劫過一樣,馬桶蓋與馬桶分了家,淋浴桿掉落,地上也到處是遺留的工業垃圾,看上去雜亂不堪。對於比賽壓力頗大的中國乒乓球隊而言,這樣的住宿條件顯然不能讓人滿意。不過與吵吵鬧鬧束手無策的歐美同行相比,中國乒乓球隊的小夥子們就要淡定不少,房間浴室的浴簾掉了,張繼科、馬龍、許昕這幾個世界冠軍紛紛親自上陣修浴簾。在將浴簾搭上後,沒過幾秒,浴簾突然掉了下來,嚇了幾名國手一跳,只能重新安裝。而主教練劉國梁也表示:「相信(問題)會慢慢完善。來里約之前我們都有思想准備,參加過這么多屆奧運,每一次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完美,這些不會影響到我們,我們把心態調整好就好。」
蚊子太多?咱自帶蚊帳
害怕寨卡病毒,體操隊絞盡腦汁戰蚊子
本屆奧運會前,寨卡病毒一度肆虐巴西,這一由伊蚊傳播的病毒危害性極大,而巴西國內的氣候和衛生情況,又有利於蚊蟲的繁殖。這一情況也一度引起了各國運動員的擔憂,在職業化程度最高的網球和高爾夫球這兩個項目上,眾多高手都退出了本屆奧運會,理由之一,就是擔心感染寨卡病毒。而日本等代表團則緊急訂購了一批驅蚊環,以避免運動員被蚊蟲叮咬。
在組委會和各代表團都在為如何驅蚊避蚊絞盡腦汁時,中國代表團祭出了「殺手鐧」,那就是蚊帳……中國體操隊一行20人與乒乓球隊同一天入住里約奧運村,隊員的公寓在二樓,盡管沒有乒乓球隊入住時的尷尬局面,大家普遍對環境感到滿意。但由於樓層較低,蚊子實在太多,隊員們只得自備防蚊用品,與蚊子「大戰三百回合」。機智的女隊隊員從國內帶了蚊帳過去,姑娘們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睡了一個好覺;而沒帶蚊帳的男隊員們就比較辛苦,他們把房間貼滿了防蚊貼、點起了蚊香,蚊子是沒有了,人也熏得夠嗆。教練們則是跟蚊子大戰了一個晚上,早上起來個個雙眼紅腫。盡管如此,體操隊上下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總教練黃玉斌介紹說,現在全隊隊員的狀態都不錯,從精神狀態、身體情況、技術情況,都達到了全隊預期的目的。談及征戰奧運會的信心,黃玉斌表示,必須充滿100%的信心,99%都不可以!對於目前面對的困難,黃玉斌也看得很淡:「在遇到困難後,我們隊要有應對的方法和措施,要用我們的智慧戰勝困難」
在聖保羅富人區建訓練營
中國軍團備戰奧運有一套
4年前,中國代表團為更好地備戰倫敦奧運會,首次在利茲設立訓練營,讓參賽隊伍提前適應時差與氣候。這次也不例外,由於夏季奧運會首次在南美洲舉行,里約與北京的時差達到11小時,而且氣候和環境也有天壤之別,中國軍團繼倫敦奧運後再次在海外設立訓練營,選定了離里約大約一小時飛行距離的聖保羅。包括乒乓球、體操、游泳、羽毛球、網球、排球、擊劍、田徑、拳擊、女足等15個項目都是先在訓練營備戰。
安保
24小時保安人員巡邏
酒店到訓練營有班車接送
中國在聖保羅的訓練營選在當地南部富人區的皮涅魯斯體育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佔地17萬平方米,採取會員制,非會員並不能隨便進入。除了足球、游泳、體操等設施是現成的外,俱樂部為接待中國代表團還特地改建出臨時的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俱樂部外24小時安排保安人員巡邏,附近更有軍隊駐扎,確保中國健兒在聖保羅期間的人身安全。
離俱樂部500米之遙的五星級麗笙酒店已被中國代表團包下,有近200個房間的該酒店在這段時間不會接待任何外來住客。盡管酒店與俱樂部之間的步行時間不超過5分鍾,但是,中國代表團還是安排了每15分鍾一趟的班車接送運動員往返兩地。無論是俱樂部還是酒店,但凡沒有得到中國奧委會許可的人士,一律被保安人員拒之門外。
伙食
每餐提供10多道冷盤與熱菜
曾服務於世界盃VIP包廂的名廚掌勺
伙食方面,盡管這次沒有配備隨團大廚,但在聖保羅訓練營里負責掌勺的是曾服務於巴西世界盃VIP包廂的名廚。此外,代表團還在當地請來兩位中國廚師擔任助手。
訓練營餐廳設在俱樂部2層,可同時容納200多人就餐。每餐提供10多道冷盤與熱菜,燉雞腿、紅燒肉最受中國健兒歡迎,主食方面,除了米飯外,運動員們還可以吃上饅頭與春卷。當然,在中國代表團入住里約奧運村後,一日三餐必須適應村內餐廳提供的國際化口味。不過,這也難不倒中國的體育健兒們,他們從國內帶來了不少的方便麵、香辣醬,在嘴饞的時候安慰自己的味蕾……
⑵ 歐美地區為什麼沒有蚊帳
中國有蚊帳這種東西的存在,而在西方社會國家則大多沒有,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
早在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紡織技術,並且有足夠的原材料,製作一些輕薄的絲織物,有了這些東西的存在,自然就會想到應用在生活之中,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於是蚊帳就在我國出現了。
中國社會和歐美社會因為物質條件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各自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文化體系,很多人在中國人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到了歐美就不會被人所接受,這就會形成思維盲區和思維定式,強大的社會文化影響力,讓人們看不到很多實用的技巧,也不會往這方面去想。所以歐美人沒能發明蚊帳這純屬是燈下黑,單純從技術層面上來講,製作一個蚊帳並沒有任何難度,他們只是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⑶ 出國去巴西都應該帶什麼用品急!謝謝
以下資料由(南美映墨盟拓)提供:
電子:巴西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較為落後,電腦普及率不高,且價格高昂,手機、隨身聽等日常用品性能較差,其他電子商品,諸如U盤、手機、電子辭典和相機等,也推薦在國內購置,因為巴西此類商品不但價格高昂,並且很多都是中國製造的老款。
墨鏡:巴西陽光十分充足,並且毗鄰臭氧層空洞,因此出門需要帶太陽鏡。巴西國內的太陽鏡或者價格高昂,或者質量不好,所以推薦前往巴西的人們,在國內購置400uv標準的太陽鏡或相應級別的近視眼鏡。
書籍:巴西沒有中文圖書出售,也較少看到英文或者其他外文的刊物,因此字典等工具書是必備的物品。目前中國國內有葡漢的電子辭典可供選擇,雖然詞彙量不是很大,但是對於初學葡語來說,還是很適用的。
葯品:巴西屬熱帶雨林氣候,蚊蟲多,易感染登革熱,需要備足花露水。而其他日常葯品也是必須的,因為在剛到巴西的一段時間內,到葯店購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說明書都是葡語,很難看懂,而且葯的品種也不齊全。
衣物:對於較瘦的人來說,備足衣褲也是必要的,因為巴西人身體高大,小號的衣褲不好買。另外,最好也攜帶蚊帳、運動鞋等。
⑷ 里約奧運會的黑科技,你看懂了嗎
在這屆的里約奧運上,將採用VR虛擬現實技術進行轉播。簡單的來講,觀眾除了可以實時觀看VR轉播之外,還可以下載下來,在非比賽的時間觀看,當然前提是沒有人告你你比賽結果,你懂的……觀眾只要通過一個兼容的頭顯,可以實現身臨奧運會現場的夢想。這對於很多連飛機票都買不起的民眾來講,無疑是最大的饋贈。
抗寨卡病毒隊服,跟細菌說拜拜
蚊蟲的肆虐也是里約奧運會的槽點之一,咱中國隊的隊員還自帶了蚊帳。對於參加今年裡約奧運會水上項目的運動員來說,充足的的前期准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除了要面對競賽對手之外,還要對付空氣及水中的小蟲及細菌。
美國奧運賽艇隊也做了一些准備,據說在在費城大學的幫助下設計了一款新型抗菌競賽服,以此抵禦被污染的競賽水域中的潛在威脅。這種衣服可以說說是完全無縫,衣服材料中還融入了抗菌材料,確實能對運動員起到一定的保護,不過運動員的手臂、頭部背部就無法保證了。只能說,巴西的蚊蟲太強悍了。
VISA移動支付戒指,動動手指就可購物
作為國際奧委會的合作夥伴,VISA是奧運會賽場和奧運村唯一的支付服務供應商。為此,當然要拿出一款上得了檯面的黑科技了。VISA專門開發了一種移動支付戒指,只要帶上這款戒指工作人員、志願者們在奧運村裡揮一揮手就可以付款了,連手機都不用帶了。不過小編還是得為VISA鼓掌,不僅運動員們的購物慾望,還裝滿了自己的腰包。要是這款戒指被帶回國內,估計要找馬雲PK了,這才是真真的剁手啊。望採納
⑸ 中國運動員坐飛機去巴西需要中轉嗎
北京有直飛里約的航班
⑹ 里約奧運會各國運動員使用了什麼來防蚊蟲
蚊子太多?咱自帶蚊帳
據西班牙媒體《阿斯報》消息,中國體操隊為了防蚊,使出了「國家法寶」——蚊帳,使之與外界完全隔離。這種無毒無味、環保清新的中國傳統防蚊方法令老外十分驚嘆。
本屆奧運會前,寨卡病毒一度肆虐巴西,這一由蚊子傳播的病毒危害性極大,而巴西國內的氣候和衛生情況,又有利於蚊蟲的繁殖。這一情況也一度引起了各國運動員的擔憂,在職業化程度最高的網球和高爾夫球這兩個項目上,眾多高手都退出了本屆奧運會,理由之一,就是擔心感染寨卡病毒。而日本等代表團則緊急訂購了一批驅蚊環,以避免運動員被蚊蟲叮咬。
在組委會和各代表團都在為如何驅蚊避蚊絞盡腦汁時,中國代表團祭出了「撒手鐧」,那就是蚊帳……中國體操隊一行20人與乒乓球隊同一天入住里約奧運村,隊員的公寓在二樓,盡管沒有乒乓球隊入住時的尷尬局面,大家普遍對環境感到滿意。但由於樓層較低,蚊子實在太多,隊員們只得自備防蚊用品,與蚊子「大戰三百回合」。
機智的女隊隊員從國內帶了蚊帳過去,姑娘們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睡了一個好覺;而沒帶蚊帳的男隊員們就比較辛苦,他們把房間貼滿了防蚊貼、點起了蚊香,蚊子是沒有了,人也熏得夠嗆。教練們則是跟蚊子大戰了一個晚上,早上起來個個雙眼紅腫。盡管如此,體操隊上下似乎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總教練黃玉斌稱,現在全隊隊員的狀態都不錯,從精神狀態、身體情況、技術情況,都達到了預期目的。
⑺ 真人肉測!床頭放只雞就能防蚊子是真的么
夏天永恆的主題就是熱和蚊子!不光我們怕蚊子,老外也怕蚊子,巴西的蚊子能傳播寨卡病毒,各國運動員都很慌,唯獨我們中國運動員拿出神器 ——「蚊帳」,搞得好多老外都是羨慕嫉妒恨啊。看起來養雞防蚊的故事,也就是故事罷了。
⑻ 為什麼中國製造會成為里約奧運會上
本屆奧運會前,寨卡病毒一度肆虐巴西,這一由蚊子傳播的病毒危害性極大,而巴西國內的氣候和衛生情況又有利於蚊蟲繁殖。該情況一度引起了各國運動員的擔憂,在職業化程度最高的網球和高爾夫球這兩個項目上,眾多高手因此退出了本屆奧運會。各國代表團則各顯神通,韓國走科技路線,運動員所穿服裝都添加了可驅趕蚊蟲的化學物品。日本等代表團緊急訂購了一批驅蚊環。中國代表團的隊員們則從國內帶去蚊帳,中國蚊帳就此走紅奧運村,被稱為「國家法寶」,多位世界名將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蚊帳的照片,中國體操運動員坐在蚊帳內的圖片在外國媒體上廣為流傳。
中國製造大放異彩
如果說作為蚊帳的走紅只是一個插曲的話,大量中國製造進入本屆奧運會則是實打實的事。中國代表團在里約奧運會的金牌數創下了多屆以來的新低,但中國製造卻在本屆奧運會上大放異彩:連接里約市中心與奧運村的地鐵四號線上,運行著中國北車長春客車公司製造的列車;進入場館時,安檢設備是來自中國的同方威視;奧運村和比賽場館里,格力等中國品牌的空調在調溫換氣;場館內的奧運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很多穿的是361°品牌的服裝;全球最大電視台——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奧運頻道賽事直播,選擇的是中國製造的利亞德小間距高清LED顯示屏;奧運賽場上的墊子、乒乓球桌、排球等形形色色的比賽器材,大多來自於中國的泰山體育和金陵體育;在全世界售賣的奧運吉祥物和公仔,來自浙江義烏的華江文化;觀眾手裡揮舞的各國國旗,同樣來自於浙江的一家企業;中國產「麵包山」號渡輪,正巡航瓜納巴拉灣;
不僅覆蓋面廣,此次進入奧運會的產品,在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方面也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它們不再是隱身於「Made in China」背後、叫不出名字的代工者,而是一個個急於打出自有品牌、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企業。據新華網數據,上屆倫敦奧運會的所有授權商品中,「中國製造」佔比65%。但當時,「中國製造」的量雖然多,卻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附加值不高。此次里約奧運,中國製造不僅佔比得到提升,產品的檔次、品牌和附加值也和上屆不可同日而語。白岩松在評點此次奧運的種種不盡人意之處時說,本次奧運唯一靠譜的就是中國製造,這雖然是一句戲言,卻也反映了相當一部分事實。
中國製造在里約的成功,首先是中國製造本身轉型升級的結果。近年來,中國製造正致力於從低附加值、粗加工的低價產品,到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精細製造的高性價比產品的躍升,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正在成為中國製造參與全球競爭的主要環節。靠著低成本產品打開世界市場的中國生產商,開始關注技術創新和品牌,因而能生產出一些最先進、尖端和高質量的產品。比如這次為奧運服務的地鐵列車,比賽場館的安檢和對講,保障奧運會運轉的全程供電系統,場館和運動村的空調設施,比賽器材等等。
⑼ 去非洲國家需要帶蚊帳嗎
具體看要去的地方是哪裡的,非洲北部 沙漠以北相對於來說還是比較發達的,瘧疾疾病傳染也相對好很多,如果是沙漠以南的話是一定要帶一定蚊帳的,用來預防蚊蟲叮咬以及瘧疾疾病的傳播,有效的防蚊有以下措施望採納:
1、在非洲盡量避免在河邊或者森林逗留;
2、可以適當使用殺蟲劑(但是使用殺蟲劑會破壞生態環境和增強蚊蟲的抗葯性);
3、穿淺色長袖衣服勁量避免皮膚外漏;
4、使用蚊帳蚊香,浸泡過殺蟲劑的蚊帳效果最好;
5、使用驅蚊水,塗抹在外漏皮膚上;
6、在牆壁上噴灑滅蟲劑。
⑽ 中國運動員在巴西被搶引發吐槽,一起來看看巴西到底有多亂
沒你想像的那麼亂,我就在巴西的貝倫呆過一年半,你只要住在富人區,晚上別出門,出門的時候別露富,走路的時候別拿著手機,一般沒什麼事,我呆了一年多,只被搶過五次,見過一次街頭殺人,被訛詐過三次,還有一次要不是老子跑的快,差點被黑人綁架走爆了菊,不過其實也沒什麼,時間長了就習慣了,不過你要在巴西生活,必須是膽大,心細,身體強壯,反應敏捷,重點是必須跑得快,只要出門就得高度警惕,隨時注意周圍的人,回到中國半年了我才適應回來,記得剛從巴西回國後半個月,一次和同事上街,後面有個自行車胎爆了,哥瞬間就趴地下抱住頭了,其餘幾個同事頓時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