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為什麼棉花種植晚

巴西為什麼棉花種植晚

發布時間:2022-05-03 15:39:03

❶ 純棉好還是巴西棉好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是拉丁美洲第一大國。亞馬遜河橫貫西北,聖弗朗蘭西和巴拉那河流貫東部,巴西棉區集中於兩河流域。整個巴西棉區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之分,棉花生產往往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由於棉區完照充足、積溫高、終年無霜,棉花成熟度好、色澤亮白,品質優良,產量潛力大;巴西地處南半球,幅員遼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該國每年可收獲兩季棉花;其它,世界上65%的產棉國需要通過人工灌溉種植棉花,而巴西的產棉區集中在該國雨量充沛的中西部地區,該地區棉花產量占巴西棉花總產量的83%,無需人工灌溉,大大降低種植成本。
巴西中南部地區棉花播種期9-11月,採摘期2-5月;東北部地區棉花播種期為4-5月,採摘期為8-11月。一次性採摘,馬克隆值高一些,馬克隆值在3.6-4.2,可紡40-60S。
巴西從西到東形成植棉帶,可分為3個棉區:
(1) 中西棉區或Cerrado棉區,包含中西部的3個州、東南部的1個州和東北部的1個州;(2) 南部棉區,包含南部的巴拉那和東南部的聖保羅2個州;(3) 東北棉區,包含東北部8個州。
巴西棉花基本品質:棉花品質類似於我國山東、河北棉花。巴西採納機器採摘,無三絲,纖維長度在28.5mm以上的棉花佔45%,強力在27.1GPT以上的佔61%,馬克隆值為3.8-4.2的佔72%,整齊度為80%,成熟度好,可紡性好,可紡40支以上紗。
質量治理方面,巴西採納美國農業部的國際標准進行檢驗,逐包取樣,大容量高精度檢驗儀器(HVI)檢驗,採納條形碼制度。
對於我國用棉企業來說,使用巴西棉的唯一缺點就是運期較長,一般為2-3個月。

❷ 巴西的農作物集中分布在那一帶是說明其社會經濟因素

由於巴西屬於熱帶氣候且生長期長,所以巴西的作物生長周期相比美國傳統的作物周期要復雜得多。以下是巴西每個月作物的生長預期以及典型的天氣現象。
九月
巴西南部的冬小麥已經接近成熟。
巴西南部的玉米種植開始。
巴西中部以及馬托格羅索州的大豆及玉米的種植開始。
巴西中部開始高溫多雨的天氣。
巴西南部會有零星的陣雨,氣溫炎熱。
十月
巴西南部小麥進入收割期、玉米開始種植。
巴西南部的大豆種植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巴西中部的大豆和玉米的種植工作繼續。
巴西的降雨頻率加快,每周1-2次,但是雨量分布不均勻。
巴西中部、南部依舊高溫。
十一月
11月上旬是主要的大豆種植時期;全季玉米的種植工作已經完成。
早期播種的大豆將於月底開花。
早期播種的玉米將開始授粉。
降雨頻率加快,每周3-4次,巴西中部依舊高溫炎熱。
十二月
大豆種植工作已經完成,早期播種的大豆開始開花、結莢。
開始噴射農葯防止大豆銹病。
玉米完成授粉並開始灌漿。
巴西中部棉花種植開始。
巴西中部開始每天下雨,巴西南部的降雨稍少一些。
雲層和降雨使溫度維持在32.2℃。
一月
大豆已經開花或結莢。
巴西中部一些早播的大豆已經可以收割。
第一批早收的大豆被裝運加工。
繼續噴射農葯防止大豆銹病。
玉米處於灌漿的階段
巴西降雨高峰期,巴西中部一天降雨2-3次,天氣陰沉沉的、高溫、潮濕,像溫室一樣的天氣條件。
二月
大豆進入灌漿期。
早播的大豆進入收割期,玉米的收割開始。
收獲的大豆運抵港口,二月初新豆的出口開始。
大豆銹病的防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晚熟的大豆上。
收割完大豆的地里,開始轉播二季玉米。
巴西中部依舊多雨,南部的降雨頻率降低。
三月
主要的大豆收割月,全季玉米收獲完成。
大豆集中出口。
大豆銹病影響晚熟大豆的關鍵時期。
二季玉米處在生長階段。
巴西南部開始播種冬季小糧食作物。
降雨頻率越來越低,月底天氣變得越來越乾燥;溫度變得更加溫和。
四月
大豆收割完成。
大量的卡車運送大豆到港口,大量的船隻准備裝載。
二季玉米完成早期生長階段或者進入生殖生長階段。
巴西中部的降雨頻率越來越低,南部開始乾旱;溫度更加溫和。
五月
二季玉米開始進入灌漿期,部分早播的二季玉米開始收割。
巴西中部的棉花處在生殖生長階段。
巴西中部的降雨結束,乾旱的季節開始;巴西南部有零星的降雨。
巴西中部依舊溫暖,但是南部已經開始變冷。
對巴西中部而言,這是個乾燥的季節,降雨非常稀少,溫度通常在26.7℃-32.2℃之間,但有時會高於32.2℃,有時也會有短時的較冷的天氣。
巴西南部較冷,而且偶爾還會有輕微的霜凍或是降雨。
剩餘的二季玉米在這一時期收割。
巴西中部的棉花進入收割期。
巴西南部的小糧食作物開始進入生長階段。
巴西農民正在積極銷售糧食作物,他們關注著美國潛在的天氣問題,尋找銷售機會。
巴西農民開始制定下一年的種植計劃,並購買相關物資。

❸ 巴西國土面積大,平原也多,為何無法發展成超級大國

巴西是位於南美洲東部的一個大國,面積851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人口2.1億,也是排名世界第五,無論是人口還是版圖都是世界前列。

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其自然條件是密不可分的,有些國家真的是「天選之國」,巴西就是如此。

巴西的自然環境非常好,自然環境和美國相比絲毫不落下風。這里的巴西高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陽光充足,種啥長啥。並且巴西資源也非常豐富,煤、鐵、石油都很豐富,先天優勢很明顯,比印度、澳大利亞強多了。

巴西在立國之後,或許是由於環境太好了,巴西還是主要發展農業,其他產業依舊非常落後。直到二戰後,巴西的工業才開始迅速發展,但目前除了支線飛機製造以外,巴西其他工業方面並沒啥特別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雖然巴西在冶金、通訊領域、電子製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跟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差距甚遠。

❹ 棉花什麼時候種

正常情況下棉花播種期間大致在4月10日-5月10日之間,如果選擇的棉花品種是生育期比較長的品種,可適當的早播,大致播種時期在4月上中旬,生育期比較短的品種抗蟲棉,可選擇適當晚播,大致播種時期在4月中下旬。

1、氣溫影響播種時間

溫度是決定播種的一個重要因素,不過在播種時一定要選擇純度高,籽粒飽滿,成熟,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前應注意曬種,以提高棉花發芽勢和生長勢,曬種完後進行拌種,可有效防止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

2、土壤條件影響播種時間

沙質土地,由於它土質疏鬆,地溫上升較快,地勢比較高,向陽可以早播。

墒情差的地塊,可以先播。

地溫上升較慢,但保水力較強的壤土地,播種可以稍遲。

鹽鹼地,土壤溫度較低的地塊,更可適當晚播,可以在地溫穩定在14℃時再播種。

地溫上升慢,保水力強的粘土地和墒情好、地勢凹的地塊,可留在最後播種。

(4)巴西為什麼棉花種植晚擴展閱讀:

棉花的生長環境

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1000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 lx ,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苗期,0~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

初蕾期,0~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75%為宜;盛蕾期後,0~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70%為宜。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土壤條件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❺ 巴西的棉紡織工業主要分布在哪原因是什麼

棉的種植中心在:巴西的 納塔爾 累西腓,聖保羅

紡織:聖保羅,里約熱內盧,貝洛奧里藏特累西腓

原因: 1、棉花生長的光照條件 新疆棉花多為早中熟、早熟及特早熟品種,對光照長度反應不敏感。是喜光作物,適宜在較充足的光照條件下生長。棉花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均高。據測定,棉花單葉的光補償點為750 ~1000 lx,光飽和點為7~8萬lx。一般情況下,棉花葉片對光強的適宜范圍為8000~70000 lx ,此范圍下,光合強度隨光強增加而提高。 2、棉花生育的水分條件 水分是棉花體內的重要組成成分,棉花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各生育階段生理需水要求為:播種至出苗,0 ~2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 ~ 80%為宜;苗期,0 ~4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初蕾期,0 ~6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65 ~ 75%為宜;盛蕾期後,0 ~80厘米土層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為宜,不能低於60~65%;吐絮期,土壤相對含水量保持在55 ~ 70%為宜。根據有關研究,棉田在整個生育期約有2/3的水分消耗於蒸騰,1/3消耗於土地蒸發。 3、土壤條件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水分和養料,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獲得,所需的溫度和空氣部分取自土壤,同時需要土壤的機械支撐才能生長。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屬性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棉花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空氣、鹽鹼含量、質地等均對棉花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很多,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❻ 巴西農業在非洲的發展狀況

一、農業發展的特點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注:並非前面所說的12億公頃,12億公頃等於1200萬平方公里,巴西總國土面積才是85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不可能的)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現在的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巴西的地區發展也很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南部、東南部地區,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資本投入。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是巴西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東北部,雖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沒有灌溉系統,由於氣候乾旱,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小農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種,對資源的破壞相當嚴重。
二、巴西農業生產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1、種植業。巴西主要種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麥、馬鈴薯等。由於灌溉面積微不足道,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2002年,大米的產量為1048.9萬噸(單產153公斤/畝),小麥的產量320.3萬噸(單產98公斤/畝)。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展了大豆生產。1994年大豆面積增加到了1194萬公頃,產量達2485萬噸,2002年巴西大豆產量達到4190.3萬噸。巴西的大豆產量已經超過了亞洲的大豆總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匯來源,近年來平均為國家獲得近30億美元的外匯。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為300萬-400萬噸,創匯8億多美元,大豆餅粕出口大致在850萬噸,創匯16億美元,豆油出口達50萬-80萬噸,創匯約3億美元。
從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此外,巴西的氣候適宜於許多熱帶水果生長,柑桔和濃縮桔汁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香蕉、菠蘿等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畜牧業。巴西的牧場面積相當於耕地面積的3倍,廣闊無垠的牧場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養牛的頭數和牛肉的產量均佔世界第2位,豬的頭數名列世界第3位。巴西的養禽業近年來發展很快, 2002年存欄有1.76億頭牛,3000萬頭豬,1.05億羽小雞。在肉類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豬肉產量都占拉美國家的首位。肉類出口每年為國家創匯約8億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長較快。養牛業以放牧為主,集約化的奶牛場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產品仍需大量進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製品最大的進口國,每年需耗費外匯1億多美元。
3、漁業。巴西有很好的發展漁業的條件,但是現在漁業的生產水平還較低。巴西目前漁產品的出口只佔拉美國家的第5位,而進口量卻占第1位。80年代以來,水產品產量從90萬噸下降到了目前的80萬噸,主要是由於近海的捕撈量減少,而淡水魚的產量一直穩定在20萬噸的水平上。
4、林業。 巴西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林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90年代初,年產圓木2.65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1992年,巴西的林產品出口總額將近19億美元,占拉丁美洲的54%。
5、農產品加工業。一方面,由於二元結構,巴西的農村發展很不均衡,許多地方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儲存、運銷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農產品的損耗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技術,無力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轉移到發達國家。以可可豆為例,巴西在1992年出口了5.2萬噸可可粉,只賺得2151萬美元;相反,地處寒溫帶的荷蘭根本不產可可,卻出口了10.3萬噸可可粉,創匯高達1.46億美元。
三、巴西農業對外貿易
巴西2002年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出口17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8.1%。在出口的初級產品中,(1)大豆出口30.3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02%,其中向中國出口8.25億美元居第一,其次是荷蘭5.43億美元、德國3.07億美元、西班牙2.23億美元、葡萄牙1.64億美元、日本1.40億美元、英國1.28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24億美元、義大利0.97億美元、法國0.94億美元、其他4.18億美元。(2)豆粕出口21.9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64%,其中出口荷蘭6.40億美元、法國4.73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11億美元、義大利1.08億美元、德國1.05億美元、韓國0.97億美元、英國0.90億美元、泰國0.89億美元、印尼0.82億美元、西班牙0.78億美元、其他3.2億美元。(3)鮮、凍肉雞出口13.3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21%,其中出口日本2.15億美元、沙特1.88億美元、俄羅斯1.69億美元、德國1.11億美元、荷蘭1.01億美元、英國1.01億美元、香港0.76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57億美元、科威特0.34億美元、新加坡0.33億美元、其他2.46億美元。(4)咖啡豆出口11.9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98%,其中出口德國2.66億美元、美國2.07億美元、義大利1.16億美元、日本0.92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0.57億美元、西班牙0.49億美元、法國0.47億美元、斯洛維尼亞0.40億美元、瑞典0.32億美元、希臘0.28億美元、其他2.55億美元。(5)甘蔗原糖出口11.1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4%,其中出口俄羅斯4.94億美元、加拿大0.85億美元、伊朗0.80億美元、埃及0.62億美元、馬來西亞0.39億美元、美國0.38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38億美元、奈及利亞0.35億美元、沙特0.33億美元、其他1.72億美元。(6)橙汁出口8.6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44%,其中出口比利時盧森堡3.13億美元、荷蘭2.45億美元、美國1.42億美元、日本0.76億美元、韓國0.26億美元、澳大利亞0.15億美元、波多黎各 0.099億美元、中國0.073億美元、紐西蘭0.036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7)鮮、凍牛肉出口7.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29%,其中出口智利1.12億美元、荷蘭1.09億美元、義大利0.64億美元、沙特0.63億美元、埃及0.58億美元、英國0.53億美元、俄羅斯0.45億美元、德國0.40億美元、西班牙0.39億美元、以色列0.28億美元、其他1.60億美元。(8)豆油(毛油)出口6.7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12%,其中出口伊朗2.25億美元、印度1.57億美元、中國1.17億美元、埃及0.43億美元、摩洛哥0.37億美元、孟加拉0.27億美元、塞內加爾0.17億美元、馬來西亞0.11億美元、南非0.10億美元、突尼西亞0.08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
四、巴西農業科學技術
巴西主要的農業科研和推廣機構是「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和「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分別成立於1973和1974年,均隸屬農業部。現在,巴西農牧研究公司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農業科研單位之一,擁有高級農業科研人員2000人,在全國有41個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來的22年裡,向社會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項,投資回收率高達43%。該公司的主要資金靠聯邦政府撥款,此外,該公司還經常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私人企業委託的研究項目。這個公司根據國家農業發展的需要,近20多年來研究的重點有:
1、大豆品種改良。70年代巴西大豆年產量僅150萬噸左右,經過該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適合赤道地區生長的16個新品種,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低緯度地區試種大豆的熱帶國家。大豆的單產從每公頃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種植已逐步由南部、東南部向北部轉移,特別是中西部稀樹草原地區,大豆產量達2500噸左右。
2、高產品種的培育。巴西已經成功地育成了適合本國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小麥新品種,使單產大幅度提高,減少了對進口小麥的依賴。此外,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科學家們還培育成了胡羅卜、馬鈴薯、甘蔗良種。
3、稀樹草原的開發研究。鑒於稀樹草原對於巴西農業發展的重要性,1975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研究該地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問題。經過20餘年的研究和開發,吸引了外國資本,本地區的種植面積已由過去的450萬公頃擴大到1000多萬公頃,成為巴西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和出口基地。
4、根瘤菌育種技術。由於採用這種技術,已經使巴西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每年用於進口氮肥的費用估計可以節省15億美元。
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巴西在胚胎移植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擁有2.3萬名職工(其中科技人員1.3萬),在全國設有2500餘個辦事處,其使命是將農牧業新技術直接傳授給農業生產者。
五、巴西農業政策支持體系
(一)巴西農業政策的演變
在巴西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巴西的農業依然能夠繼續發展,主要得益於農業政策的適時調整。巴西農業政策的總體目標是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但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政策特點。以1994年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達成為標志,巴西農業政策明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農業政策經歷了由補貼向價格支持的轉變,目的是支持和保護農民收入。1965-1985年用於農業的政策資金累計約2191億美元,其中310億用於農業補貼,其他用於投資和市場政策。限於財政壓力,巴西政府從1985年開始取消對農業的補貼,轉為以農產品價格支持為主的政策。1975年以前,巴西的農產品出口以咖啡為主。從1975年開始轉向穀物,如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麥等。為了促進農業結構的轉型,從1975年開始正式對大豆、豆類和木薯等實行價格支持。還專門成立了農牧業技術研究公司,改良大豆等,使之更適合於巴西的土壤。從1985年開始,價格支持(PGPM)成為農業政策的支柱,其目的是確保農民具有穩定的收入。價格支持主要有兩個手段:一是聯邦政府的直接購買(AGF),當市場價格低於規定最低價格時政府買入。例如1987年政府用最低價格方式購買農產品達1230萬噸;另一個是營銷貸款(EGF)。價格支持促進了巴西農業的發展。1985年到1995年,農業補貼由142億美元減少到60億美元,但是,穀物產量卻由5980萬噸增長到8000萬噸。
上述政策一直持續到1994年WTO的成立與農業協議的簽署。從1995年開始,農業市場更加開放。一方面出於財政壓力,另一方面考慮到必須遵守WTO的游戲規則,巴西政府開始轉變農業政策,提出了兩個新的政策措施來逐步取代舊的價格支持政策,即產品售空計劃(PEP)和期權合約補貼(option contracts)。舊的價格支持計劃目前僅限於稻米、玉米、小麥、木薯和豆類等主要作物。2000年,政府購買了51.7萬噸大米、9.3萬噸豆類和0.3萬噸其他作物。這一階段的政策目標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持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針對大農場,減少價格支持,使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二是確保農民收入不低於城市居民收入,維持社會的穩定,主要是針對小農戶而採取家庭農業支持計劃,防止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的過快和過度流動而造成社會問題。從1995年開始,雖然對農業的補貼和價格支持力度降低,但是穀物產量卻不斷增長,由1995年的8000萬噸增長到2001年的9830萬噸。

❼ 巴西發展民族工業發展感到緊張的是什麼不足

近代巴西經濟發展史

殖民地時期的巴西經濟

1500年,葡萄牙人佩德羅·阿·卡布拉爾到達巴西沿海登陸,將登陸地命名為「真十字地」,並宣布該地為葡萄牙王國的屬地。隨後他又將「真十字地」更名為「聖十字地」。後來,「聖十字地」被巴西這個名稱取而代之。

1530年,葡萄牙國王派大貴族馬丁·阿方索·德索薩率領400多名移民到巴西,建立殖民地,實行殖民統治。

從此,巴西便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在殖民地時期,巴西的經濟發展有以下特徵。

①實行土地分封制,建立殖民統治機構。

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巴西後,為了加強對巴西的統治和掠奪,廣泛地推行分封制,建立殖民統治機構。

所謂分封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將巴西分成若干管區,委派大貴族官吏進行統治的總稱。

1534年,葡萄牙將巴西的領土劃分為13個管區,由國王任命葡萄牙的大貴族負責統治。

每個管區所轄的土地,都作為國王的領地授予葡萄牙大封建主及貴族出身的人。

各個管區的封建主和大貴族享有行政、立法、司法、征稅、募兵、鑄幣、建立城市、經營庄園、奴役印第安人等特權。

大封建主和貴族統治者「每年除將收入的20%上交國王外」,其餘中飽私襄。

1549年,葡萄牙王室為了加強對巴西的統治和奴役,在薩爾瓦多(即巴伊亞)建立總督府,委派托梅·德索薩為首任總督,負責管理巴西殖民事務。在總督府下建立8個都督府作為地區行政機構,分別管理本地區的殖民事務。

②推行大庄園奴隸制。

16世紀3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殖民地後,宣布全部土地歸王室所有,並將土地作為國王領地分封給大封建主和貴族,建立大庄園,推行種植園奴隸制。所謂種植園奴隸制,就是指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土地上利用奴隸勞動進行種植棉花、甘蔗、煙草、咖啡等農作物,剝削和奴役印第安人的一種制度。

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推行種植園奴隸制,允許農場主或大業主任意鞭笞、虐待、甚至殺害黑奴。同時,葡萄牙殖民當局還命令禁止農民生產小麥、葡萄酒、植物油和可以從宗主國進口的其他農產品和商品。

③限制巴西工商業的發展。

巴西人民要求發展工商業,葡萄牙殖民者千方百計地限制巴西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在16世紀中葉,巴西的工商業一度迅速興起,其中製糖業、采礦業、手工業作坊等都在發展,出現了16-18世紀的蔗糖繁榮時期。貿易也不斷擴大。同時,冶金業也很興旺,黃金產量不斷增長,金剛石礦也在興起,出現了採金熱潮。

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葡萄牙殖民當局為了保護葡萄牙工商業者的利益,推行重商主義政策,對巴西的工商業實行嚴格的限制,不準發展工商業,禁止建立手工工場。在這種政策下,巴西的工商業日趨衰落,蔗糖生產和製糖業從繁榮走向蕭條,黃金產量下降,礦源枯竭,淘金熱走向低潮。直至19世紀,巴西的食品、服裝、紡織、冶煉、製糖業,才逐漸恢復與發展起來。

④壟斷巴西的對外貿易。

從16-17世紀,葡萄牙殖民者為了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對巴西的對外貿易實行壟斷政策。葡萄牙對巴西的對外貿易壟斷是逐漸發展起來的。16世紀初,葡萄牙壟斷巴西的紅木經營,利用紅木提煉紅色染料,遠銷歐洲各國,從中獲得暴利。自16世紀中葉起,葡萄牙人壟斷了巴西的蔗糖、黃金、鑽石、橡膠、咖啡、煙草、食鹽等商品的外貿業務。在壟斷貿易中,大獲其利。

葡萄牙壟斷巴西對外貿易的政策:一是強迫巴西生產適銷歐洲市場的名牌產品;二是禁止巴西建立手工工場;三是禁止巴西同宗主國以外的國家進行對外貿易,從他國進口商品由葡萄牙在巴西的貿易公司及港口負責,以保證其貿易利潤和稅收。

從1530年起,葡萄牙商人一方面為葡萄牙在巴西的種植園提供奴隸,另一方面將黑人奴隸從巴西運到美洲或歐洲賣給種植園主和礦主作奴隸,從中牟取暴利。葡萄牙殖民者建立獵奴隊,將捉到的印第安人運至奴隸市場出賣。

17世紀,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的的奴隸貿易日益發展。奴隸貿易為葡萄牙積累了巨額資本。

獨立後至二戰前經濟發展模式

巴西於1822年獨立,但掌握政權的大地主和大種植場主繼續保存奴隸制,阻礙了巴西社會經濟的進步。

奴隸勞動是巴西種植場經濟的基礎。

19世紀中葉,巴西的經濟納入世界市場,咖啡、糖、煙草和棉花等農產品的產量日益增加,但巴西所需的稻米、玉蜀黍等糧食產品依賴從國外進口。

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也開始出現和成長,1850年已有50家工廠;1851年巴西與英國輪船通航;1852年,巴西建成了國內第一條鐵路;1874年,開辟了通往歐洲的海底電報。成長中的資本主義同奴隸制、封建制的矛盾在加劇。

巴西農業,在1870年以後逐漸向單一種植制發展。農作物中咖啡占據首要地位。到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已佔世界咖啡產量的75%以上。此外,橡膠種植園也迅速發展。

巴西工業在1889年廢除帝制以後,有了顯著的發展。

從1889年到1907年,工業企業數目由636家增為3258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5年到1919年,工業企業又新增5936家。

但佔主要地位的是食品、紡織等輕工業,冶金、機器製造等重工業幾乎沒有任何發展。

經濟的片面發展造成了畸形的經濟結構,從而使巴西愈益成為初級產品出口國。

巴西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咖啡、橡膠和可可。

1890-1913年,巴西出口總值由2.8億克魯賽羅增加到9.8億克魯賽羅。其中,咖啡的出口值始終佔到一半以上。

橡膠出口量從1880年的7000噸增至1912年的42000噸,出口價值占出口總值的40%。

可可出口量也從1880年的6000噸增加到1915年的45000噸。

在拉丁美洲的可可出口國中,巴西的出口量僅次於厄瓜多。

巴西經濟的這種片面發展,使它更加依附於帝國主義國家,成為它們的農業—原料附庸。

這一時期,巴西對外貿易額的增長比較迅速。

但是,這個時期的巴西對外貿易主要是同帝國主義國家,特別是同英、美、德、法四國進行的;與此同時,巴西也成為英、美、德、法四國工業品的重要市場。帝國主義四大列強基本上控制了巴西乃至拉丁美洲的對外貿易。

閱讀全文

與巴西為什麼棉花種植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9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2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5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8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7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2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6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8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6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0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70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2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8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