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和阿根廷怎麼獨立的

巴西和阿根廷怎麼獨立的

發布時間:2022-05-09 06:27:34

A. 阿根廷和巴西有何夙怨

巴拉圭戰爭
巴拉圭戰爭又稱三國同盟戰爭,1864幠-1870年, 巴拉圭 與 巴西 、 阿根廷 、 烏拉圭 三國同盟之間進行的 戰爭 。

背景
巴拉圭 自 1811年 獨立後,在弗朗西亞(José Gaspar Rodríguez de
Francia)和老洛佩斯(Carlos Antonio López)兩任總統的統治下,發展對外蠸易,引進外資,聘請 歐洲
的技術人員,興建了鐵路、船廠、鋼頁廠、學校、架設了電報、出版了報紙砉,經過50餘年的經營,使巴拉圭逐漸仠一個貧瘠的國家迅速崛起成為拉美一浠的最現代化強國。
1862年 老洛佩斯去世,他的兒子小洛佩斯(F ancisco Solano
López)繼任總統,小洛佩斯在此之前報已經擔任了巴拉圭軍隊的總司令和國頲部長,他從 歐洲 采購了包括 機槍 、 加農炮
在內的大量新式武器,使得巴拉圭軍頟成為拉美最現代化的部隊。 由於巴拠圭是內陸國家,其對外貿易通過 巴拉圭河 經 巴拉那河
再經 :en:Río de la Plata 出海,小洛佩斯圖謀擴大版圖獲取出樣口,而其鄰國 巴西 、 阿根廷 同樣也對
巴拉圭 具有領土野心。

經過
1864年 ,巴西出兵幫助 烏拉圭 紅黨(Colorado Party)顛覆了 巴拉圭 支持的白黨(Blancos
Party)政府,巴拉圭與巴西矛盾激化@同年11月小洛佩斯對巴西宣戰。巴拉圭 隊向阿根廷借道以進攻巴西南部,遭
拒絕,但巴拉圭軍隊仍於 1865年 4月強行進入阿根廷領土,於是阿根廷 巴拉圭宣戰。5月在 英國
駐阿根廷大使愛德華?桑頓的策劃下 巴西 、 阿根廷 、 烏拉圭 簽署協議,結成三國同盟以對付 巴拉圭
並瓜分其領土。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戰爭爆發 ,巴拉圭總人口只有52萬,軍隊約2萬
而三國同盟方面,巴西總人口約1100丠,軍隊約15萬;阿根廷總人口約225萬,
隊約10萬;烏拉圭總人口約100萬,軍頟約4萬。 戰爭開始後小洛佩斯率巴拉堭軍隊先發制人向阿根廷、巴西發動進栻,但並不順利,
1865年 6月,巴拉圭海軍與三國同盟的海軍在 巴拉那河
沿岸里亞丘埃洛附近水域的激戰中全堛覆沒,巴拉圭與外界的水路聯系被切栭,9月侵入巴西境內的巴拉圭軍隊被包
後向同盟軍投降,小洛佩斯被迫退卻 入防守。 1866年 春同盟軍攻入巴拉圭境內,5月雙方在
尤蒂(Tuyutí)展開激戰,這次戰斗皠慘烈程度達到了極限,雙方都有一萬夠人陣亡。之後,小洛佩斯把8歲以上的鹼童和年邁的老人也征入前線,9月同盟
進攻庫魯帕蒂(Curupaity),巴拉圭軍 進行頑強的抵抗,經過10個多月的進栻,傷亡1萬多人後仍無法突破,讓擔任 帥的
阿根廷 總統 :en:Bartolomé Mitre (Bartolomé Mitre)顏面掃地。此後,戰爭一度陷兠僵局。
由於前線作戰的不利,巴西政 更換加西亞(Marquês de
Caxias)擔任統帥,並新征14萬人入武@而巴西的工廠則加班加點,生產軍火?1868年5月,加西亞把小洛佩斯包圍在烏
塔(Humaitá)要塞。此時,巴拉圭軍頟已經堅守要塞一年多,食品和武器彈蠯嚴重缺乏,小洛佩斯不得已率部突圍?同盟軍隨後奪取了要塞,戰至12月,加西亞指揮部隊經過幾次勝戰之後,終亠攻到巴拉圭首都
亞松森 城下,1869年1月亞松森被攻陷。但小洠佩斯帶領殘部退入北部山區繼續進行 游擊戰 。巴西人經過14個月的清剿,於
1870年 3月1日 將其俘虜並處決,戰爭結束。

結果
巴拉圭戰爭是南美歷史上規模最大、 慘烈的一次戰爭,通過這次戰爭 巴西 和 阿根廷 瓜分了 巴拉圭
約11萬平方公里國土,而巴拉圭不僅夠去了大片國土,其人口也從戰前的52萬 減少到不足22萬,其中成年男子不到2
8萬,戰後的巴拉圭,滿目瘡痍,土地蠒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各種生?活動均由婦女承擔,社會經濟長期無栕恢復。

B. 關於巴西和阿根廷問題

巴西與阿根廷之間的足球比賽包含著太多歷史的恩怨、民族的偏見、種族的對立。如果需要用現實的例子闡述「足球是和平時代的戰爭」,巴西與阿根廷兩隊的較量則完全支持上述觀點。身處不同階級的兩國球迷都能通過彼此之間的較量找到攻擊對手的素材,兩個國家也彷彿永遠都是對立的......

巴西是一個混血人種居多的國家;而阿根廷則因為自己保持著歐洲白種人的血統而驕傲。

在經濟上,在21世紀之前阿根廷曾被視為南美洲天堂,許多西班牙人為了更好的生活甚至拖家帶口移民到阿根廷;然而在兩次經濟危機的打擊下,阿根廷一度瀕臨破產,而此時的巴西則迎來了前所有物的繁榮時期,一舉取代了昔日的宗主國葡萄牙成為了葡語系的領軍國。在當今的經濟體中他們與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並稱為「金磚四國」。

而在球場上雙方的對立更為明顯,下面藉助幾個關鍵詞回顧一下阿根廷vs.巴西在球場上的恩怨史。

勢均力敵

從1914年雙方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比賽開始,巴西與阿根廷兩隊總共在國際賽場有過93次交戰紀錄。其中巴西隊以36勝23平34負的成績略微領先,然而雙方足協對於這個統計數據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看法,阿根廷人聲稱許多有利於自己的歷史比賽並沒有被計算在內......

在最重要的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中,兩國曾交手4次,巴西以2勝1平1負占據先手;但在美洲杯的比賽中,阿根廷的成績卻是15勝8平9負。

對於阿根廷而言,他們取得的最偉大的勝利發生在1940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以6-1狂勝巴西;反過來,巴西曾在1945年和1960年兩次坐鎮里約熱內盧用6-2的懸殊比分羞辱了來訪的阿根廷。雙方的國家隊最近一次狹路相逢發生在2008年的6月18日,在巴西的港口城市貝洛奧里藏特,兩隊苦戰90分鍾最終互交白卷。

猴子

上世紀初期的國際足壇並不像現在一般熱鬧,由於受到交通和地域的限制,國家隊之間的足球比賽往往會相當難得。在1937年的南美杯(美洲杯的前身)決賽中,巴西與阿根廷兩隊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狹路相逢。狂熱的阿根廷球迷擠滿了體育場,然而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理智,從比賽鳴哨開始就他們就毫無顧忌地肆意嘲笑、侮辱巴西的黑人球員。他們將巴西球員稱為「猴子」,並極力模仿猴子的叫聲來激怒對手。

阿根廷球迷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主隊在比賽中打進了兩球。但巴西人面對如此羞辱已經無力全身心投入比賽,在裁判鳴哨之前他們就紛紛離開了球場。仇恨的種子就此播下,回到國內巴西球員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而當地的媒體也將這場比賽稱為「恥辱之戰」。

黑哨

1939年在一項名為羅卡杯的主客場比賽中,阿根廷與巴西再次交手。在阿根廷的主場,主隊以5-1取得了大捷;巴西人揚言要在一周之後的主場比賽中復仇......

然而第二回合的比賽過程卻並沒有巴西人預期得那樣完美,頑強的阿根廷人在0-1落後的情況下硬是通過努力以2-1反超了比分。巴西隊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將比分追平為2-2,但對於他們而言這遠遠不夠。要命的時刻,主裁判的一次有爭議的吹罰改變了比賽的進程,迫於主場壓力他勉強地判給了主隊一記點球。

暴怒的阿根廷球員洛佩茲情急之下居然攻擊了當值主裁判,不過他也在隨後被場邊的巴西警察在球場內制服並帶到了警局。阿根廷球員和教練見此情景,如同2年前的巴西人一樣提前離開了球場。有趣的是,巴西球員面對空曠的球場,還是堅持將點球踢進了空門,隨後裁判鳴哨示意比賽結束,巴西3-2獲勝!球場上歡騰聲一片!

斷腿

在歐洲人民深受二戰帶來的痛苦之際,南美洲的足球賽事卻依舊繼續,巴西與阿根廷兩隊之間的仇恨有增無減。1946年的南美杯決賽依然是兩隊之間的碰撞,由於在去年的一場比賽中阿根廷球員巴塔格雷羅曾被巴西球員梅內塞斯踢斷了腿,在兩國媒體賽前極力的渲染下,雙方的比賽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火葯味。

比賽進行到第28分鍾,巴西球員羅薩.平托在爭奪一個機會均等的自由球時故意踢向了阿根廷隊長薩羅曼的腓骨和脛骨,一聲慘叫過後薩羅曼痛苦地球場上翻滾。事實上在本場比賽結束之後,薩羅曼就再也沒有康復如初,而足球生涯也在這場事故之後劃上了句號。憤怒的阿根廷球員失去了理智,開始與球場上所有巴西球員進行打鬥。警方曾短暫控制了局勢,然而退到更衣室的兩隊還是球場內部進行了「二番戰」。

令人費解的是,比賽卻並沒有大規模的混亂而取消。雙方在平復了情緒之後,居然完成了隨後的比賽,阿根廷以2-0取得了勝利。

交易

1978年阿根廷在主場舉辦世界盃,兩隊在第二輪小組賽中戲劇性地被分在了一起。首輪阿根廷以2-0擊敗了波蘭,而巴西同樣以3-0輕取秘魯。兩隊在羅薩里奧進行的直接碰面還算相安無事,0-0的結果也足以讓雙方接受。

由於當時FIFA賽程的不健全,小組賽最後一輪的爭奪巴西 vs. 波蘭,阿根廷 vs. 秘魯的比賽居然被安排在一前一後進行。巴西人在3-1擊敗波蘭後坐等阿根廷的比賽結果,而肯佩斯和梅諾蒂等人在賽前的更衣室也知曉他們必須要在隨後的比賽中凈勝4球才能力壓巴西晉級決賽。而這對於此前從未贏得過世界盃的阿根廷又談何容易?

然而最終的比賽結果卻讓巴西人和東道主以外的球迷瞠目結舌,阿根廷以6-0大獲全勝。就這樣巴西隊在未輸掉任何一場球的情況下,窩囊地被擋在了決賽的大門之外,而阿根廷則在主場再接再厲擊敗了荷蘭,首次品嘗到了世界盃冠軍的滋味。

從種種跡象表明,這並不是一場干凈的比賽......秘魯門將基羅加恰恰就出生於阿根廷;有英國記者通過報道指出,阿根廷軍政府為這場勝利付出了5000萬美元的代價。

迭戈

馬拉多納在上世紀80-90年代是無可爭議的球王,1986年世界盃是他的經典成名作。然而大家是否知道,1982年馬拉多納就曾代表阿根廷參加過西班牙世界盃,只不過當時身處巴西、阿根廷和義大利組成的「死亡之組」中,迭戈.馬拉多納卻並沒有展現出日後稱為一代球王的潛質。相反在與巴西的比賽中,因為0-3落後,急躁的迭戈在一次拼搶中故意蹬踹對方後衛巴蒂斯塔而被直接紅牌罰下。

在本屆世界盃中,由蘇格拉底和濟科領軍的巴西隊踢出了讓世界拍手稱贊的桑巴足球,只可惜卻在與義大利的比賽中大意輸球讓大部分中立球迷扼腕嘆息。

投毒

1990年的義大利之夏,阿根廷因為馬拉多納的原因占據了「主場之利」。然而這位聖保羅球場的上帝卻沒有在錦標賽中找到了4年前的狀態,阿根廷的晉級之路也顯得磕磕絆絆。在這屆世界盃賽中,馬拉多納只通過自己的天賦送出過一腳助攻,而受害者就是倒霉的巴西......

在這場1/8決賽中,卡雷卡領軍的巴西人幾乎將阿根廷隊困在了半場,要不是橫空出世的替補門將戈耶切亞如有神助,阿根廷的球門肯定會被對手射穿。然而巴西人卻始終沒有迎來進球,最終在一次反擊中被接到馬拉多納助攻傳球的卡尼吉亞擊敗。

然而一次電視采訪中,馬拉多納卻親口表示,阿根廷隊醫在球場上曾狡猾地將鎮靜劑放在了水壺中,並設套讓巴西中場核心布蘭科喝下。使得布蘭科在隨後的比賽發揮失常......對此阿根廷足協和時任主教練比拉爾多矢口否認。

北京

誰能想到引發巴西與阿根廷兩隊最近一次爭議的地點居然是北京的鳥巢,兩支將奪冠視為唯一目標的球隊在半決賽提早相遇。巴薩球星梅西與羅納爾迪尼奧之間的碰撞讓鳥巢坐滿了可謂目睹巨星風採的中國球迷,然而比賽的過程卻是一邊倒,阿根廷最終以3-0取得了完勝。

巴西球員在最後時刻只能通過踢人和犯規來發泄憤怒,盧卡斯不顧俱樂部隊友之情對馬斯切拉諾犯規而被紅牌罰下。這場比賽的失利,幾乎讓時任巴西隊的主教練鄧加下課走人,而巴西總統盧拉甚至都通過電視表達了自己對於巴西隊表現的失望,並號召巴西球員向阿根廷學習......

轉自網路

C. 阿根廷和巴西有什麼恩仇

當歐洲人把足球帶到南美以後,南美的足球迅速的發展起來。其發展速度直逼歐洲勁旅,這其中以烏拉圭跟阿根廷為代表(那時候的巴西基本還不會踢球),這兩個國家針鋒相對,成為了南美最早的足球冤家。後來經過法國人的努力成功的在烏拉圭舉辦第一次世界盃,結果決賽上阿根廷輸給了烏拉圭,成為阿根廷的遺憾。

阿根廷人很不甘心,然後像國際足聯申請第三次世界盃比賽,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是法國巴黎。南美國家先後都表態支持阿根廷舉辦,可是後來投票巴西居然把票給了法國人,這讓整個南美國家很氣憤,讓南美足聯很沒面子,這是阿根廷人與巴西最早的恩怨,後來阿根廷人把美州杯上橫掃巴西人,這更加加劇了兩過足球的恩怨。因為阿根廷指責巴西跟指責國際足聯偏向發達國家,因此拒絕參加世界盃(這也就是阿根廷開始就看不起世界盃,直接也導致了在1950巴西舉辦世界盃阿根廷又一次拒絕參加,這一次阿根廷不給巴西面子導致兩國足球的怨恨進一步加深),這期間阿根廷球員大量的流失,紛紛改透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使阿根廷在這短時間成為世界盃的真空,那時候在他們眼裡美州杯的分量更高,只有美州杯才是阿根廷的實力(這也導致阿根廷過於自大,以為美州杯是自己發起的,就重視,直到後來阿根廷很後悔當時的做法是非常愚蠢)。

說說兩國足球在世界盃上的紅牌以及暴力。

1966年阿根廷又一次參加世界盃,在對鸚哥藍比賽中,裁判把阿根廷能夠球員罰出場,阿根廷球員認為裁判對鸚哥藍偏向太多,拒絕出場,導致比賽中斷10多分鍾,後來請保安才把阿根廷球員帶出去。1990年決賽,阿根廷對德國比賽中兩個人紅牌出場,阿根廷球員抗議無效,老馬拒絕跟國際足聯握手,他們認為國際足聯對阿根廷不公平。

1938年巴西對捷克兩名巴西人被罰下場,因為惡意的犯規跟歐斗,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三大歐斗之一,結果兩隊1比1打平。
1954年巴西遇到匈牙利,2比4完敗,這讓巴西人非常憤怒,又一次發生歐斗,這是世界盃第二次大規模毆斗,又導致兩個巴西人被罰下場,賽後巴西追著匈牙利人打,導致匈牙利多名主力缺陣決賽,結果那次德國人從小組賽3比8殘敗匈牙利到決賽3比2勝利,而正好是匈牙利多名主力缺陣。

這些是兩個隊歷史上紅牌的縮影,當然恩怨更多了一些。
應該順便說一下,阿根廷流失的球員,有多名主力幫義大利拿到世界冠軍!!!

還應該順便說一下,這也是阿迷對五星巴西不服氣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如果阿根廷當年熱忠參加世界盃,絕對不會是兩顆星!
當時隆多納和巴西人阿維蘭熱關系極好。阿根廷依靠假球獲得78年世界盃冠軍本來使剛上任的阿維蘭熱極為惱火,全憑格隆多納一個人使得阿根廷沒有遭到處罰(國際足聯甚至沒有正式調查此事),1979年更是阿維蘭熱幫助格隆多納成為了阿根廷足協主席。82年對巴西慘敗,喜歡不擇手段的阿根廷人意識到了他們無法在球場上真正的打敗巴西,於是,開始了86年的冒險。我無意冒犯馬拉多納86-88年的表現,那時候他的確是超級的,不過手球黑手黨和興奮劑使馬拉多納受到了全世界的懷疑。90年之後,基本馬拉多納就不受主流媒體關注了,有也是一系列的丑聞.這一切在2003年馬拉多納窮困潦倒跑到中國-他以為中國人還天真的當他是球王。遺憾的是馬拉多納失算了,在中國人們甚至不給他吃飽飯。2004年馬拉多納在地獄里走了一圈,在歐洲bbc甚至只有萊因克爾說了一句:「那個用手的傢伙怎麼樣了?」而現在,記錄貝利的電影《不朽的貝利》在歐洲和美國同期上映,好評如潮。

D. 阿根廷和巴西有什麼仇

阿根廷跟別國結仇,長期以來,足球學者們認為可能與阿根廷人民的民族性格有關.阿根廷是一個自尊心榮譽感特別高昂的國,阿根廷國家隊的隊員們,經常長發飄逸,激情四射,求勝慾望強烈,這就容易導致在每場比賽里都引起濃濃的火葯味.

從世界范圍看,阿根廷是老英的宿敵,老德的宿敵,巴西的宿敵,荷蘭的宿敵.從南美洲范圍看,阿根廷也是烏拉圭的宿敵.
足球是一項體育競技運動,因為競爭而造成的結仇,是基於對抗雙方的勢均力敵.打個比方,阿根廷為什麼不跟中國結仇?因為中國的實力還差得太遠,尚不夠資格引起阿根廷的重視.
阿根廷,巴西,烏拉圭,這三國,在南美洲彼此作為鄰居,講得好聽一些,足球方面的交流切磋是常有的事情,講得難聽一些,足球方面的抗爭拼殺是常有的事情.
一提到烏拉圭,大家就會聯想到,2次奧運會冠軍,2次世界盃冠軍和15次美洲杯冠軍,這簡直就是南美洲一霸.一提到巴西,大家更會聯想到,5次世界盃冠軍,保持著這個在世界盃上奪冠最多次數的記錄.阿根廷對烏拉圭和巴西帶有敵意,也就說得通了.

E. 巴西和阿根廷的國家關系怎麼樣

很不好!巴西和阿根廷雖然比鄰而居,但一個講西班牙語,一個講葡萄牙語,兩國人是死對頭。同為歷史上的歐洲殖民國家,巴西和阿根廷歷史上也沒有發生過戰爭,為什麼兩國之間如此看不慣對方呢?其中,民族性的因素占據了主要原因,巴西人大部分是混血人種,而阿根廷則更多是純種白人。阿根廷人為自己的血統而驕傲,看不起出身「不夠高貴」的巴西人。巴西人則為自己種族融合性強而驕傲,看不起阿根廷人的假高貴。

F. 關於巴西和阿根廷

呵呵,有點道理。O(∩_∩)O~

總結巴西失敗的原因:
1,缺乏創造性。早在5月份鄧加確定巴西隊參加世界盃比賽名單的時候他就表明,他需要的是一名能夠進球的中場球員。但在巴西隊的大名單中,8名中場球員都是偏防守型的,都是沒有創造性的球員;只有卡卡是進攻型中場,也就是說卡卡沒有替補,反而阿爾維斯幾乎每場比賽都踢中場的位置,埃拉諾的受傷更是讓卡卡沒有了幫手。

2,沒有控制力。巴西隊最後場上只有10人,最終輸掉了比賽,巴西球員顯示出心理上的失衡。連羅比尼奧都要去與荷蘭球員吵架了,隊長盧西奧沒有作出一個動作示意大家要冷靜,以前打過世界盃的卡卡和吉·席爾瓦同樣對巴西隊的不冷靜視而不見。場上沒有一名巴西人有能力引導其他球員,讓其他球員冷靜,或是起到領導核心的作用,就像鄧加當年那樣的。

3,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與其他弱隊比賽時,巴西隊確實顯示出他們後防線上的優勢,但是真正遇到決定性的比賽時就不行了。說朱里奧·塞薩爾是「世界上最好的守門員」,費利佩·梅洛卻在他的配合下幫助荷蘭隊得了第一分;而第二個球,斯內德1米70的個子,頭槌都不用跳起就能進球。

4,梅洛的脾氣。費利佩·梅洛的紅牌無論是誰都不能說他是冤枉的。他應該知道,他的做法將會對後面的比賽造成什麼影響,這是一場關鍵性的比賽啊!他在小組賽與葡萄牙隊的比賽中脾氣就上來了,撞了此前侵犯他的佩佩,但那次他只得到黃牌。在與荷蘭隊比賽時,而且還是巴西1:2落後時,他對羅本的那腳蹬踏直接得到了紅牌。

5,只有半個卡卡。一般情況下,一支隊伍中穿10號球衣的肯定是最關鍵的球員。鄧加把全部籌碼都押在卡卡身上,他堅信卡卡是這屆世界盃的主角;但卡卡在准備階段一直未從傷病中恢復,在世界盃比賽中從來沒有找到最佳狀態;雖然他共有三次助攻,但整體表現讓人失望。對荷蘭一場一腳射門被撲出外,還浪費了2次關鍵機會。

6,鄧加主義。主教練鄧加違背了巴西足球的傳統,闡述他自己的哲學。他認為位置最重要,批評個人主義,摒棄藝術足球,提倡實用,只注重結果。在這次南非世界盃上,巴西隊很少踢出優美的足球,也沒能讓球迷看到最終的勝利。

7,沒有精神支持的球隊。球迷狂熱和過於開放,是人們認為巴西2006年德國世界盃失利的主要原因。這次鄧加選擇了封閉一切的做法,媒體成為鄧加的敵人,即使是球員的雙親也不能到南非觀戰,讓國家隊完全在一個孤島上;他們在一個平行的世界裡,沒有任何交點。

唉!巴西把運氣留給4年後吧、、、

總結阿根廷失敗的原因:
1、梅西遠離禁區。老馬把梅西當貝隆使用,結果是,梅西遠離禁區,每次發動進攻都要從中圈附近拿球,遠離對方禁區的他進攻威脅小了很多。要知道,他最大的威脅是在對方的禁區25米區域。在巴薩,梅西只需要在對方禁區前30米左右活動,他的存在讓對方後衛不敢掉以輕心,而在國家隊,他的活動區域擴大到了60米,從那裡開始發起攻擊,顯然很難有太大的效果。估計勒夫都要笑死了,遠離禁區的梅西,要封死他簡直易如反掌。

2、梅西身邊缺少哈維和伊涅斯塔。在巴塞羅那,梅西身邊有哈維和伊涅斯塔,這兩位大師級人物的存在讓跳蚤獲得了更多的拿球和突破的空間,而在阿根廷,這樣的球員太少。相反老馬缺把有拿球能力的貝隆給撤下了了,有貝隆首發的比賽(對奈及利亞和希臘),梅西在場上接球和傳球的次數超過了70次,而沒有貝隆的時候,梅西的場均傳球數只有50多次。顯然,馬拉多納沒有用好他手中的「哈維」。

3、錯把小將迪馬利亞當做梅西使用。結果是,梅西遠離禁區,每次發動進攻都要從中圈附近拿球。而皇馬新人在世界盃比賽中堪稱糟糕透頂,庸人1個。除了小組賽末戰打希臘輪休,老馬一直讓其首發,馬大帥希望他能像梅西一樣成為邊路尖刀,但號稱天使之翼的迪馬利亞沒有發揮出任何速度和技術優勢,在參加的所有比賽中可以用打醬油來形容。

4、阿根廷的後防線不堪一擊。德米凱利斯在德甲拜仁已經沒有了位置,在國家隊幾乎場場都有失誤,薩穆埃爾有傷未愈,布爾迪索是國米淘汰下來的,海因策也是曼聯、皇馬淘汰下來的,奧塔門迪只是二流球員。後腰除了馬斯切拉諾,就剩下進攻型的球員了。

5、馬拉多納的選人不當。別忘了在馬拉多納的帶領下,阿根廷當初如何1比6慘敗於玻利維亞,直到最後一輪才涉險過關的經歷。老馬固執地任人唯親,放棄老隊長扎內蒂、坎比亞索等人。現在的阿根廷就像是「銀河戰艦」時代的皇馬,4人防守,6人進攻,對方的鋒線能直接沖擊本方防線,本方中衛因此顯得手忙腳亂。遇到弱隊尚能憑借強大進攻力擊倒對手,如果遇到更強大的對手,防守問題可能被凸顯得更厲害。現在真正考驗開始了,老馬還債的時候也到了。

6、運氣已經用盡。阿根廷的前幾場勝利,除了對手較弱,別忘了還有裁判的照顧,從小組賽至今,阿根廷已至少接受了3次誤判「領先」呢。對德國沒有了裁判眷顧,一旦比分落後,自然是一瀉千里。

唉!馬拉多納除了激情之外,再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了、、、
梅西,期待下一屆世界盃能稱王!

G. 烏拉圭,巴西,阿根廷分別是哪個洲的

烏拉圭全稱:烏拉圭東岸共和國(英語:The Oriental Republic of Uruguay;西班牙語: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位於南美洲的東南部,烏拉圭河與拉普拉塔河的東岸,北鄰巴西,西接阿根廷,東南瀕大西洋。

居民約90%是白人,其餘有8%的印歐混血兒。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首都為蒙得維的亞。1825年8月25日從巴西帝國的統治下獨立。境內大部分地勢平坦,農牧業發達。現為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

H. 阿根廷和巴西怎麼

巴西和阿根廷的問題各有不同.後者相對前者的問題要更為嚴重.阿根廷最主要的問題有兩個:
1.阿根廷的前場明星雲集,但是後場,尤其是後衛的位置實力非常一般,很難找到穩定的能力很強的中衛搭檔.這次美洲杯的主力是布爾迪索和G.米利托.布爾迪索只是在意甲的中上游球隊羅馬踢球,並且發揮不穩定容易失誤是他的特點.G米利托則是在巴薩傷了將近兩年才復出,瓜迪奧拉寧可用馬斯切拉諾客串都不敢貿然讓他上場,可見他的狀態也大不如前.
2.阿根廷還是沒有找到如何更好的發揮梅西的能力的特點.梅西在國家隊已經兩年沒有進球了,這和他在巴薩是有天壤之別.阿根廷很想圍繞梅西來打,但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戰術,於是前場進攻組織混亂,個人單打獨斗多,效率低下,梅西缺少隊友的支援總是陷入包夾之中,根本發揮不出來.也許短時間內這個問題還不好解決,只要能解決,憑借阿根廷的鋒線,肯定是所向披靡.

再來談談巴西吧,巴西的問題就小了很多了,這次巴西星味比較淡,但也有很值得期待的內馬爾,甘索等年輕球員.這些球員還只是在巴西國內踢球,沒經歷過真正的大賽,經驗還有些不足,但是後場的球員都是在歐洲豪門效力的如盧西奧,阿爾維斯等人,所以能力還是很強的,加上巴西發揮一直比較穩定,主教練的經驗也不差,梅內塞斯也算是經歷過風雨的教練應該能應付這個局面

兩隊都還有出現的希望,看他們自己能不能把握住了,我個人覺得問題應該不大

I. 為什麼巴西和阿根廷沒有自己的語言,而是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

因為巴西和阿根廷本別是葡萄牙還有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在經過幾百年的殖民統治,兩國人民繁衍融合,就繼承了統治國家的語言。在巴西成立之前,這片南美洲最大的陸地上生活著的是一幫印第安人,他們的語言自然也是印第安語。不過隨著葡萄牙先進的航海技術,一個叫做佩德羅·卡布拉爾的航海家來到了這片地,宣布這片土地是屬於葡萄牙的了。

同樣的,阿根廷也被西班牙統治了三百多年,所以現在的語言依舊沿用的那時候被統治時的語言,也就是西班牙語。也是由於哥倫布的航海發現,讓西班牙發現了阿根廷這塊寶地,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那時巴西被葡萄牙侵佔了,不然可能也會被西班牙佔領。可以說巴西和阿根廷都沒有自己的語言,歷史也驚人的相似,主要還是受該死的航海技術,被更強大的國家佔領,成為其殖民地數百年,文化的融合輸入,甚至使用了它們的語言,也是情理之中。

J. 巴西和阿根廷的關系怎麼樣

兩國是戰略夥伴關系 巴西-阿根廷雙邊關系是南方共同市場和南美國家共同體的基石,是南美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

閱讀全文

與巴西和阿根廷怎麼獨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3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80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2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