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個國家的玉米不jin最多,又好
美國是產玉米最多的國家,玉米的種植范圍從北緯58°(加拿大和俄羅斯)至南緯40°(南美)。世界上整年每個月都有玉米成熟。玉米是美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一半,其中約2/5供外銷。中國年產玉米佔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⑵ 進口玉米價格為什麼比國內少那麼多
國外土地都是農場主的大面積土地,每人種植數百到上千畝,人工費用低,國外機械便宜,電、化肥都便宜,土地沒租金或租金很低。國家有的給予補貼,導致價格低
⑶ 老師們,今年的玉米價格為啥這么便宜啊
首先,外國玉米太便宜。目前玉米進口價和國內臨儲價的差別已經達到了每噸500元左右,也就是說,國家的糧庫每收一噸玉米,就多花500塊錢。
其次,玉米加工企業成本太高。國內玉米加工企業如果用國內玉米,就有比較高的成本,就沒法跟國際競爭。
結果:玉米加工企業進口外國便宜玉米,國家糧庫里的玉米越來越多,賣又賣不出去,只能由國家財政來兜底。2014年,國家玉米臨時收儲的財政資金成本是1800億元!這么多錢花出去,加上國家的巨額惠農補貼,農民種的玉米越來越多,玉米收購價格越來越高,國家糧庫里的玉米庫存越來越多……形成惡性循環!
⑷ 全球玉米的主要產區在哪裡
全球的玉米的主要產區在美國、中國、巴西等地。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墨西哥是玉米的發源地。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多年前,這里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已有3500年。它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目前廣泛分布於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
(4)巴西的玉米為什麼這么便宜擴展閱讀
玉米作為高產量糧食作物,具有以下價值:
1、作為中國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療衛生、輕工業、化工業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2、由於玉米資源極為豐富、廉價且易於獲得,它們還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殺菌等,其具有廣闊的開發及應用前景。
3、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4、玉米中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
⑸ 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市場決定價格,今年各個行業都不景氣,產品賣不出去,原料也就不會有好的價格。再加上市場打壓。不建議農民朋友玉米收後就賣。剛收時一定是玉米最便宜的時候。
⑹ 玉米價格持續增長的趨勢還在維持,哪些原因影響了玉米的價格
玉米也是農業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一種農作物,是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美國、中國、巴西和一些其他國家,有極強的耐寒性、耐寒性、耐貧瘠性等且十分高產。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醫療衛生、化工業、食品等重要的原料之一。春節前後玉米市場價格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進入三月份後玉米價格上漲趨勢有明顯增加,三月份整體玉米價格還在微微上調,其中導致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
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是在不斷地繁榮與衰敗中交替進行的,利率的變化也會影響商品行情的波動,當貨幣貶值時玉米期貨價格就會上漲,在宏觀的經濟周期中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這四個階段是在反復出現的,受到這樣的經濟周期影響玉米的價格自然也會波動,而我國對市場有著宏觀的調控作用,政策糧目前在多地已經開始投放,臨儲玉米的投放成交速度也很快,因此想要在玉米市場獲取利潤就到等待機會適當出手。
⑺ 導致玉米價格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哪些
玉米價格大幅下降。
一是玉米深加工產能過剩。
二是玉米市場貨源充足。由於去年玉米價格較高,各持糧企業和農戶惜售,造成當前農民手中玉米存量大。
另外,進口高粱、大麥等替代品性價比較高,也對於本地玉米銷售的沖擊很大。中秋過後,新玉米即將上市,新舊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充足,新玉米價格預計低開,糧食價格走勢總體不如去年。
去年相比價格較低。
據商河縣物價局最新調查數據顯示,進入9月玉米價格直線下滑,目前價格跌破一元,降至0.98元/ 500克,與上周1.01元/500克相比,下降2.97%,與上月1.05元/500克相比,下降6.67%,與去年1.12元/500克相比,下降12.50%。
⑻ 為什麼今年玉米價格那麼便宜
一是上年玉米市場的一些變化特點
上年玉米雖然減產,但減產幅度不大;上年玉米水份偏高,存放相對困難,促使銷售加快,而需求又減弱,因此市場供給略大於需求;市場放開,收購競爭趨於激烈,國有糧食企業收購量大幅下降,收購、存量趨於分散;農民惜售心理比較突出和普遍,手中存量仍較多。
二是今年上半年玉米購銷價格雖然出現大漲大落,但總體平穩偏弱
東北玉米購銷價格一直表現堅挺和平穩,南北方市場購銷價格出現倒掛,商家獲利空間縮小,玉米市場受禽流感的影響最大,養殖業明顯偏淡,使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供給增強,運輸趨於好轉,供需矛盾明顯緩和。
三是政策性因素支持了生產,調控了供需
促農增收、促糧增產的政策,提高了糧食產量;提價和補貼政策,降低了糧食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民收益;加強宏觀調,施制約了糧價大幅上漲;加強調運,緩解了產銷矛盾;陳糧拋售增加了供給,減弱了玉米品種的需求,壓制了市場價格;上半年玉米出口僅163萬噸,同比下降76%,減少玉米的出口,增強了國內供給能力。上述因素都明顯對玉米市場構成較大影響。
⑼ 現在種玉米的人那麼多,為什麼中國還需要大量進口玉米呢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水稻生產國,第二大玉米生產國,仍在從國外進口規模不小的穀物。進口量大增的原因,是用於生產飼料的大豆、玉米之所以大量進口,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養殖業的發展,尤其是養豬業。隨著我國生豬存欄水平的不斷恢復,飼料需求也愈發旺盛,中國買家正加速自外進口大量玉米
作為三大穀物之一的玉米,由於產需缺口較大,近年來進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2020年累計進口量達到1129萬噸,同比翻了一番多,這一趨勢一直延續到2021年。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稱,國內生豬產能持續恢復,同時年初的高豬價預期刺激養殖戶大比例壓欄,導致飼料產量同比大幅增加。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飼料累計產量同比增加71.4%。
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臨儲玉米持續去庫存,導致玉米庫存耗磬,再加上2020年9月玉米東北產區接連遭遇台風襲擊,影響玉米收成,基層種植戶惜售、屯糧加重了市場流通緊張,玉米價格持續攀升。於是,加工企業受加工成本約束,對國產高價玉米有所抵觸,進口玉米價格優勢顯現,促使中國加快玉米及替代穀物的進口。
這其中也有中美貿易協定的因素。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大幅增加美國玉米、大豆的采購量,這些采購的糧食2021年陸續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