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大豆fob價每噸多少錢

巴西大豆fob價每噸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5-11 12:43:00

1. 離岸價,到岸價,抵岸價有什麼區別到岸價計算公式是怎樣

離岸價,原幣貨價。比如美國訂購一設備100萬元美元,這個100萬美元就是離岸價。

到岸價,是到達我國港口的價格,到岸價=離岸價+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

抵岸價,指進口設備原價,在到岸價的基礎上,再加上外貿手續費、關稅、增值稅、銀行代理手續費等之後的價格。

拓展資料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國際貿易中的FOB價格條件稱為離岸價格,從而也把價格術語中包含運費與保險費的CIF說成到岸價。甚至在一些正規媒體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這樣的說法。如在談到中國大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經常有報道說,中國大豆的離岸價(FOB)高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DES)等等。

CIF不是到岸價,DES才是真正的到岸價。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

FOB(Free on Board)價格被說成離岸價格是符合其含義的形象說法,因為FOB價格包含的是出口產品在越過船上(根據新修改《2010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FOB、CFR、CIF風險劃分地點改為裝運港船上)之前的所有成本與費用,風險也在裝運港的船上由賣方轉移給買方,但把CIF價說成是到岸價格就不科學了。人們之所以誤稱CIF為「到岸價」是由於從表面上看CIF價格術語的確包含至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人們只是單純地從價格構成來為其命名。

國際貿易中真正意義上的到岸價應該是DES,而不是CIF,從交貨地點來看,按《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以及其他兩個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解釋。CIF價格條件下的賣方交貨地點不是目的港,而是裝運港。它是一種典型的象徵性交貨價格術語。賣方只要按期在約定地點完成裝運,並向買方提交合同約定的提單等有關單據就算完成了交貨義務。至於貨物何時抵達目的港,除非賣方在合同中做了明確的承諾,賣方不對貨物的抵港時間承擔任何責任。而真正意義上的到岸價格DES價格術語的含義是賣方要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將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提交買方,不能以交單代替交貨。

(參考資料:網路:到岸價)

2. 巴西幣貶值,巴西大豆該降價嗎

一年來,巴西大豆出口價格下降趨勢明顯,大豆離岸價由504美元每噸下降為376美元每噸,降幅超過25%。巴西幣也一直在貶值,連續加息七次也沒有緩解這個趨勢。

3. 巴西大豆坐地起價,如今情況突變,大豆價格暴跌一半,你怎麼看

大豆價格下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從2018年開始已經開始下跌了。所有這是正常調價過程,我認為和巴西大豆坐地起價沒關系。

我認為出現暴跌有以下原因:

一、豆子豐收,新豆加上舊豆使市場飽和。大豆這個價格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從2018年起大豆價格就開始下調,細心的朋友就會發現黑龍江地區去年大豆每噸下調20元。國家在出售國家儲備大豆外,還上市了些早熟的大豆,這就說明去年大豆走勢為豐收季,在整體不缺的情況下,市場飽和的狀態,價格自然就要下調。

出現這種情況我覺得其實就是長期以來我國市場存在的一種「病態」,不能正確的判斷市場需求。經營模式要更改一下,需要把新事與陳豆區分開銷售。這樣才能讓客戶知道好貨有好價的這道理。

4. 進口巴西大豆8月22日多少錢一噸現貨

進口巴西大豆每噸3980元。

大豆,是豆科大豆屬植物。別名:菽、黃豆、毛豆。

一年生草本,高30至90厘米。莖粗壯,直立,或上部近纏繞狀,上部多少具棱,密被褐色長硬毛。葉通常具3小葉;托葉寬卵形,漸尖,長3至7毫米,具脈紋,被黃色柔毛;葉柄長2至20厘米,幼嫩時散生疏柔毛或具棱並被長硬毛;小葉紙質,寬卵形,近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頂生一枚較大,長5至12厘米,寬2.5至8厘米,先端漸尖或近圓形,稀有鈍形,具小尖凸,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通常兩面散生糙毛或下面無毛;側脈每邊5條;小托葉鈹針形,長1至2毫米;小葉柄長1.5至4毫米,被黃褐色長硬毛。

總狀花序短的少花,長的多花;總花梗長10至35毫米或更長,通常有5至8朵無柄、緊擠的花,植株下部的花有時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間;苞片披針形,長2至3毫米,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針形,長2至3毫米,被伏貼的剛毛;花萼長4至6毫米,密被長硬毛或糙伏毛,常深裂成二唇形,裂片5,披針形,上部2裂片常合生至中部以上,下部3裂片分離,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長4.5至10毫米,旗瓣倒卵狀近圓形,先端微凹並通常外反,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狀,基部狹,具瓣柄和耳,龍骨瓣斜倒卵形,具短瓣柄;雄蕊二體;子房基部有不發達的腺體,被毛。

莢果肥大,長圓形,稍彎,下垂,黃綠色,長4至7.5厘米,寬8至15毫米,密被褐黃色長毛;種子2至5顆,橢圓形、近球形,卵圓形至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5至8毫米,種皮光滑,淡綠、黃、褐和黑色等多樣,因品種而異,種臍明顯,橢圓形。花期6至7月,果期7至9月。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以黑龍江大豆最為有名。

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至12℃開始發芽,以15至20℃最適,生長適溫20至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至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於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種子發芽要求較多水份,開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至80%,否則花蕾脫落率增加。大豆在開花前吸肥量不到總量的15%,而開花結莢期占總吸肥量的80%以上。

大豆是一種理想的優質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豆製品,有利於人體生長和健康。

大豆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其蛋白質含量高於谷類和薯類食物2.5至8倍,除糖類較低外,其他營養成分,如脂肪、鈣、磷、鐵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都高於谷類和薯類食物,它是一種理想的優質植物蛋白食物。

5. 豆油還能漲價嗎為什麼會這樣

紙幣貶值 ```````貌似是和諧出來的
漲是一定又一定的事情 一定還會瘋漲的 現在是一天漲1塊啊 夠彪悍的說 積累點也行 不要太多就好 咯 長多了的話 國家就樂子大了的說 不過好像要到幾十塊才行呢 ```````
誒 咱們都學學原始人吧 他們都不吃油的說 活的也滿好 ``````
今年以來,隨著全球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國際市場食物油價格也呈現上漲趨勢。豆油、菜籽等期貨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批發和零售價格也緊隨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國在分享上漲帶來的紅利同時,也出現了本國市場價格高企所引發的通脹的隱憂。

1.國際期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連創新高,近期價格處歷史高位。

今年以來,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類品期貨、加拿大溫尼伯商品期貨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國際上有影響的食物油期貨價格指數出現了大幅上漲趨勢。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礎產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貨品種。而菜籽油、棕櫚油等在國際市場都是被看作為替代品。因此,這里以CBOT大豆市場為例來說明價格走勢。從1月3日開市,到7月13日,開盤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盤948.1,上漲257.6(單位均為美分/蒲式耳),漲幅36.7%。其走勢經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月10日CBOT大豆指數的最低點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點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國職業農場主組織(Pro Farmer)在其間拋出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新產季大豆的種植面積可能急劇減少860至940萬英畝。第二階段:從4月24日的最低點732.2美分/蒲式耳開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達150.2美分/蒲式耳,而這一階段主要影響因素是天氣。天氣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階段:從6月22日的最低點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點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為130.9美分/蒲式耳。期貨價格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是因為6月29日美國農業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場人士大跌眼鏡的報告,即:美國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預計為6408.1萬英畝,較三月份的數據大幅削減305.9萬英畝,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測的6783.8萬英畝的平均值(預測區間為6600—6900萬英畝)。當天CBOT大豆各合約一度漲停開盤。

經過市場有計劃地進行播種面積——天氣狀況——播種面積的三個階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漲——種植面積增——下跌——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的循環模式,而現在出現了新情況是上漲——種植面積減少——再上漲——再減少種植面積的惡性循環模式。

7月,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月度供需報告,預計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產量達到2.221億噸,低於6月預測的2.253億噸,也低於2006年的2.361億噸。事實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幾個大豆主產國的大豆產量均有程度不等的減少,其中美國大豆產量調低至7140萬噸(6月預測7470萬噸,2006年為8680萬噸)。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測為4700萬噸(2006-2007年度為4720萬噸)。中國大豆產量預計為1560萬噸,也低於2006-2007年度的1620萬噸。不過巴西大豆產量預計達到6100萬噸,和6月預估值持平,也高於2006-2007年度的5900萬噸。

從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調低到了2.342億噸(6月預測為2.343億噸,2006年為2.252億噸)。全球大豆出口預計為7550萬噸,和6月預測持平,2006年為7050萬噸,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預計提高到1020萬噸(6月預測860萬噸,2006年為800萬噸),巴西預計為2970萬噸(6月預測2970萬噸,2006年為2460萬噸)。美國預計為2780萬噸(6月為2940萬噸,2006年為2970萬噸)。這也將導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降低到5187萬噸(6月預測為5400萬噸,2006年為6417萬噸)。

總體看來,報告印證了市場近期對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應吃緊的擔憂,這也使得市場對於任何可能導致美國大豆單產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種面積降低的因素都極為敏感。從最新的氣象預報看,美國西部玉米種植帶可能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國大豆關鍵的結莢期和灌漿期,炎熱乾燥的天氣將會導致大豆單產潛力受損。除了天氣因素,美國大豆價格的上漲也是為了鼓勵巴西農戶增加播種面積。一般預計巴西新豆播種面積將會比2006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但是從雷亞爾匯率持續走強來看,這顯然不利於巴西大豆種植收益提高,因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來出口,所以美元相對雷亞爾越是疲軟,農戶換回的收益就越少。現在雷亞爾匯率位於近7年來的高點,1雷亞爾可以兌換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達到1美元兌換1.8雷亞爾。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種季節開始前(也就是未來三到四個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貨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的幾率很大,特別是如果美國中西部出現炎熱乾燥天氣的情況下,以便能夠鼓勵南美農戶盡可能增加大豆播種面積,彌補美國大豆產量下降帶來的全球供應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貨、馬來西亞BMD毛棕櫚油期貨等價格基本上與CBOT走勢相同。自從2006年以來,馬來西亞粗棕油期貨價格飆升近80%,現貨價格創下了8年來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撐國際棕櫚油價上漲

7月以來,國際棕櫚油市場大幅上漲,24度棕櫚油近月裝運港船上交貨(FOB)價格為每噸(下同)797.5美元,較前一周上漲22.5美元;33度棕櫚油FOB價格為792.5美元,上漲22.5美元;44度棕櫚油770美元,上漲10美元。

國際棕櫚油市場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的帶動。美國農業部大幅調低2007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數據,導致CBOT大豆市場大幅上漲,對BMD棕櫚油起到支撐作用。第二、近期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漲,使得棕櫚油在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機資金做多。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到2008年時強制要求在傳統燃料中摻混生物柴油,並且打算提供補貼,確保生物燃料項目獲得成功,這也對BMD棕櫚油市場形成支撐。第三、印尼調高棕櫚油出口基價,增加了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競爭力。印尼政府將毛棕櫚油的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每噸(下同)622美元上調至676美元;24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676美元上調為746美元;33度棕櫚油基準出口價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調至737美元。印尼上調棕櫚油出口價格有利於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出口,對BMD棕櫚油市場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保持向上。

據德國《油世界》預計,2006/07年度全球10種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費量預計將達3.96億噸,高於3.92億噸的同期產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產量預計為5160萬噸,高於上年的4720萬噸。其中歐盟油菜籽產量預計達到1780萬噸,上年為1610萬噸;中國產量預計為1100萬噸,低於上年的1270萬噸。加拿大產量預計提高到980萬噸,上年為850萬噸;澳大利亞產量預計提高到140萬噸,上年為51萬噸。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全球油菜籽消費量增長明顯,預計為5220萬噸,上年為4910萬噸。油菜籽加工量預計為4900萬噸,上年為 4610萬噸。從期末庫存來看,預計今年為470萬噸,上年為530萬噸,庫存對用量比預計為9.0%,上年為10.9%。可見,今年全球油菜籽供應趨於緊張,整體價格趨勢持續向上。

造成供需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場對生物柴油的炒作,從而預期菜油、豆油、棕櫚油需求將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將偏緊。這一點在去年末的市場反應中較為明顯,在德國,隨著能源價格下挫、植物油價格相對堅挺及2006年8月開始實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稅造成生物柴油生產利潤下降等,導致了生物柴油消費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價格出現了短暫的下跌。今年以來,由於豆油、菜油、棕油價格的大幅爆漲,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義。但是,不斷有新的預測調高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這無疑將給油菜籽供應帶來逼迫的氣氛,為其價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據。

4.周邊國家食物油價格上漲帶來供應緊張,通貨膨脹壓力加劇。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於作為烹調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價格飛漲,很多印尼人因為買不起,只能改煮無油之炊。已經迫使很多印尼窮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為世界最大棕油生產國之一,印尼會從油價上漲中獲利,但是因為國內食用油價格也水漲船高地上漲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萬萬的印尼普通百姓負擔不起。另外食用油價格上漲,也讓經濟政策計劃官員擔心會對通貨膨脹帶來沖擊。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價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0%,是構成消費物價指數的商品和服務籃子中,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塊。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進口國,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進口來滿足。由於今年油籽預計減產,這也使得印度對進口植物油的依賴性提高。印度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在於本地油籽產量降低,而且國際棕櫚油價格創下數年新高,也帶來明顯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價格近期持續走強,帶來了國內通漲率指標的繼續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發價格指數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為了平抑通漲壓力,已經將毛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70%調低到了60%,把24度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從80%調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進口關稅仍然維持在45%。由於用於計算關稅的基礎價格依然維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這有助於降低這些食用油的進口成本,也有利於進口增長。

總體上說,國外食物油價格仍然處在上漲趨勢之中,除了種植面積減少及天氣因素以外,美元持續貶值、全球面臨通脹威脅以及投資基金在期貨市場興風作浪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預計CBOT大豆市場很有可能達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6. 現在巴西大豆多少一噸

這個價值每天都在變動,大約的價格在從430美元/噸至470美元/噸波動。

7. 如果巴西大豆不再出口中國,國內的大豆價格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嗎

可能會上漲但幅度不大,自從停止美國大豆後,中國採取了多套辦法,從巴西進口只不過是一個渠道,還有很多辦法。

8. 大豆油多少錢1噸

大豆油是國內市場上最常見的食用油之一。近期,豆油正處在傳統旺季,期貨市場上主力合約價格已連漲四個月,較五月份低點漲幅接近30%,現貨價格有怎樣的變動呢?


1、豆油市場量價齊升 價格兩個月漲20%

早上八點鍾,上海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客流量已經多了起來,記者在糧油區見到了正在采購豆油的馬師傅,馬師傅在附近的一家餐飲店工作,每天都會來這里采購糧油。

當前,農產品價格將逐步進入普漲周期,豆油後期或仍將有一個跟漲周期,但是單從現貨上面看,未來上漲空間也並不是很大。因為,大量進口大豆早在年初就已展開,壓榨大豆儲備相對充裕,同時美國大豆當前價格也還在低位,920多美分/蒲式耳的價格距離歷史高點仍有很大距離,這足以反映全球大豆庫存依舊高企。

9. 轉基因大豆油多少錢一噸 轉基因大豆畝產多少斤

僅從2017年12月FOB美元報價對比來看,美國轉基因大豆404美金每噸 <阿根廷408美金每噸<巴西415美金每噸。

國際市場價格一直是波動的,但轉基因大豆波動幅度不大,中美貿易戰會導致轉基因大豆價格較大波動,估計國內要漲價10%。

現在美中打貿易戰,我國將對美國大豆增加征稅25%,估計美國大豆報價會進一步降低,巴西大豆價格會進一步上升(目前唯一有希望能滿足供應的我國需求的)。雖然現階段俄羅斯也想將大豆出口中國,但年產量僅僅360萬噸,還不足我國一個省的需求。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差不多是9350萬噸。

閱讀全文

與巴西大豆fob價每噸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