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漁場是什麼樣子

巴西漁場是什麼樣子

發布時間:2022-05-14 06:43:36

㈠ 我國的四大漁場形成的有利條件

形成大陸架。

大陸架尤其是近陸淺海,在那裡從海面到海底都有較為充分的陽光透射,還有從大陸徑流帶來和從外海層運來的各種營養物質,是魚、蝦、貝類等經濟動物的繁殖、索餌和越冬的良好場所,各種捕撈對象在這些海域洄遊集群。

大陸架漁場形成的條件主要有:

1、江河輸入大量營養物質。

2、水域淺,在風浪、潮汐和對流等作用下,水體混合充分,底層補充到上層,整個水體營養好。

3、光合作用充分,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4、水域淺,因此物質循環快,初級生產力高。

5、由於餌料生物豐富,大陸架一般都為產卵場,海灣也是魚類的肥育場所。

6、大陸架的水深適宜,海底較為平坦,適合於漁具作業。

7、大陸架邊緣,由於上層流的離岸作用,外海下層水被引入,產生上升流。

8、在大陸架邊緣附近海域,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產生沿岸鋒面。

(1)巴西漁場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漁場的分類:

由於漁場形成是海洋環境與魚類生物學特性之間對立統一的結果,同時漁業資源極為豐富、種類繁多,所以人們根據實際生產與管理的需要劃分漁場。漁場劃分的類型多種多樣。一般,根據漁場離漁業基地的遠近和漁業水深、地理位置、環境因素、魚類不同生活階段的棲息分布、作業方式及捕撈對象等的不同劃分。

1、根據離漁業基地的遠近和漁場水深劃分。

2、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劃分。

3、根據海洋學條件的不同劃分

4、根據魚類生活階段的不同劃分。

5、根據作業方式的不同劃分

6、根據捕撈對象的不同劃分

7、根據作業海域、捕撈對象和作業方式等分類

㈡ 南美洲都有什麼自然的資源

‍‍

南美洲大部分位於北緯10°至南緯20°之 間,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主要有熱帶雨林 和熱帶草原氣候。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 1 000毫米以上。漁業資源富饒,智利北部沿 海和巴西東南部沿海盛產金槍魚,秘魯沿海 盛產鰻魚,智利沿海盛產沙丁魚、鱈和鯨。 此外,巴西、阿根廷沿海還盛產鱸、鯔、 鰻、鯖、鱈等魚類。秘魯沿海、巴西沿海為 南美洲兩大漁場。秘魯漁場是世界四大漁場 之一。淺海石油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廣,主 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安第斯山低緯山麓, 佔全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森林總 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木、鐵樹、木 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等貴重林 木,是橡膠、金雞納樹的原產地。草原面積 約44 000萬公頃,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5%, 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強。南美洲由13個國家和地區組成,分為三大地理區:南美 西部,包括哥倫比亞、厄瓜多、玻利維 亞、委內瑞拉、秘魯和智利6國;南美東北 部,包括蓋亞那、蘇利南、巴西和法屬圭亞 那3個國家1個地區;南美東南部,包括阿 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3個國家。

‍‍

㈢ 南部沿海漁場有那些魚類

我國四大漁場:
黃渤海漁場,(主要分布在渤海,黃海)
舟山漁場(舟山群島附近),
南部沿海漁場,(分布在廣東沿海),
北部灣漁場(北部灣,海域)
大陸架尤其是近陸淺海,在那裡從海面到海底都有較為充分的陽光透射,還有從大陸徑流帶來和從外海層運來的各種營養物質,是魚、蝦、貝類等經濟動物的繁殖、索餌和越冬的良好場所,各種捕撈對象在這些海域洄遊集群。
大陸架漁場形成的條件主要有:①江河輸入大量營養物質;②水域淺,在風浪、潮汐和對流等作用下,水體混合充分,底層補充到上層,整個水體營養好;③光合作用充分,浮游植物大量繁殖;④水域淺,因此物質循環快,初級生產力高;⑤由於餌料生物豐富,大陸架一般都為產卵場,海灣也是魚類的肥育場所;⑥大陸架的水深適宜,海底較為平坦,適合於漁具作業;⑦在大陸架邊緣,由於上層流的離岸作用,外海下層水被引入,產生上升流;⑧在大陸架邊緣附近海域,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產生沿岸鋒面。
目前已經開發利用的漁場大都分布在大陸架上,其中較著名的漁場有:中國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的底層魚類、蝦蟹類及中上層魚類的漁場;歐洲的北海、挪威近海、巴倫支海是鮃鰈、鱈魚、沙丁魚和鮐魚等的漁場;南美洲東南岸的巴西至阿根廷近海等海域的鱈魚類、金槍魚類、沙丁魚和魷魚、蟹等漁場;西非幾內亞沿海等底層魚類、蝦蟹類及沙丁魚等中上層魚類的漁場;印度、阿拉伯、伊朗近海等的底層魚類、蝦類和沙丁魚等魚類的漁場;澳洲近海的底層魚類、金槍魚、魷魚等漁場;美國阿拉斯加到加拿大沿海的底層魚類漁場;加拿大大西洋海岸至紐芬蘭附近一帶的鱈魚、鯡魚、比目魚及鮭魚等魚類的漁場。

㈣ 巴西漁場是什麼 極其成因

不好意思是不是你弄錯了,巴西漁業資源較豐富但並沒有什麼大漁場。
不過在南美洲大陸另一側有秘魯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不知道說的是不是這個。它是因為秘魯寒流涌升攪動餌料吸引大量魚類產生的。

㈤ 高中地理問題

從洋流對漁場影響的角度講,世界上有四大漁場:
1、北海道漁場,是由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形成的。
2、紐芬蘭漁場,是由墨西哥灣暖流與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形成的。
3、北海漁場,是由北大西洋暖流與東格陵蘭寒流交匯形成的。
4、秘魯漁場,是由秘魯沿岸的上升補償流形成的。

綜合考慮,海洋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也就是從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約200米深的大陸海底部分。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它們是魚類的餌料,一般溫帶海區較多。
溫帶海區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上泛的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有利於浮游生物繁殖。
另外寒暖流交匯和冷海水上泛處,餌料也很豐富。
從這幾方面綜合考慮,世界有五大漁場:
1、北太平洋漁場:是包括北海道漁場、我國舟山漁場、北美洲西海岸眾多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2、東南太平洋漁場:是包括秘魯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3、西北大西洋漁場:是包括紐芬蘭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4、東北大西洋漁場:是包括北海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5、東南大西洋漁場:是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漁場在內的廣闊區域。

㈥ 拉丁美洲和巴西地理環境特徵和人文環境特徵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熱帶雨林氣候:
成因、特點:終年受赤道低壓控制,對流旺盛,終年高溫多雨。
南美巴西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處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地區,干濕季節交替明顯。
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西風帶內安第斯山脈的背風坡」
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並處於西風帶內,但該地處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背風地帶,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因此形了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河流:亞馬孫河
一.政區和自然環境
1.范圍:美國以南地區和國家
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1)北部:黑西哥高原.
中美洲(中美地峽)
西印度群島
(2)南部:南美洲
2.政區:33個國家.巴西.
墨西哥.阿根廷等
面積較大人口較多.3.地形:(1)北部和南部:多島嶼
古巴島北部最大.火地島南部最大.
(2)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3)南美洲大陸東部
高原平原南北相間排列
蓋亞那高原
亞馬孫平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亞高原4.河流
(1)亞馬孫河
(2)拉普拉塔河
(3).巴拿馬運河5.氣候:(1)特點:濕熱為主的氣候.
(2)氣候類型:多樣.
熱帶雨林氣候:最廣.
熱帶草原氣候:較廣.
熱帶沙漠氣候:西岸.
地中海氣候:西岸.
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岸.
高山氣候:安第斯山區.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東部.5.氣候:(3)受地形影響顯著:
熱帶平原都很濕熱.
高原地區氣候較溫和.
高山地區垂直變化明顯.
南緯40度以南:
西側迎風坡多雨.
東側背風坡少雨.
拉丁美洲的氣候特徵:濕熱。
主要成因:
(1)緯度因素:拉丁美洲大部分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屬
五帶中的熱帶,氣溫全年高溫;
(2)海陸因素:周圍有廣闊的海洋,海洋對氣候的明顯影響。
(3)地形因素:影響顯著,表現為:
A、熱帶平原地區氣候濕熱(海拔低)
B、高原地區氣候較溫和(海拔較高)
C、高山地區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側多雨
(屬西風帶,西風來自海洋,濕潤),
東側乾燥少雨(背風坡,風來自大陸)
6.自然資源豐富
(1)礦產豐富:
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石油
墨西哥高原:銀礦.
巴西高原:鐵礦.
智利和秘魯:銅礦.
(2)水力資源豐富:
主要分布在
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3)著名漁場:秘魯漁場.
(4)熱帶雨林寶庫:有紅木.
烏木.紡錘樹等珍貴樹種.
(5)獨特動物:大食蟻獸.卷尾猴.巨嘴鳥等.紡錘樹二居民和經濟
1.人種:混血種人佔多數.
有的印歐混血.
有的黑白混血.
2.語言:大多通用西班牙語.
巴西通用葡萄牙語.
3.人口的分布:密度較小的洲.
(1)人口稠密區:經濟較發達
氣候較好.
西印度群島
巴西東南部和阿根廷沿海
(2)人口稀疏區:氣候較差.雨林區內陸高原區沙漠區4.人口增長速度率很快.
自然增長率僅次於非洲.
5.發展中的民族經濟
二居民和經濟
(1)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2)礦業:智利的銅和硝石.
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石油.
巴西的鐵礦.
(3)努力發展現代工業:
石油.鋼鐵.肉類加工等.
(4)農業: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
熱帶經濟作物:咖啡.香蕉.
甘蔗.劍麻產量居首位.
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食.
另有小麥和水稻.

(1)工農業發展迅速
A熱帶農業B.工業:部門:鋼鐵.汽車.
造船.飛機居前.
分布:重工業多分布在
東南部近鐵礦和
海運便利的聖堡羅
.里約熱內盧地區.
(2)城市:首都巴西利亞

㈦ 七大洲四大洋的具體位置

七大洲: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亞歐大陸的東部,是世界第一大洲.東起白令海峽同北美相望,西至地中海濱.北臨北冰洋,南濱印度洋。

非洲:北瀕臨地中海,東北是紅海東部是印度洋,西部是大西洋.赤道穿過其大陸中部。

歐洲:位於亞洲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濱地中海.東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愛琴海與亞洲的分界。

北美洲:西半球的北部,西瀕太平洋,北靠北冰洋,東臨大西洋.西部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分界。

南美洲:西半球南部,西、北、東三面分別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峽同南極洲相望,西北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分界。

大洋洲:位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對.地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極洲:位於地球最南端,絕大部分在南極圈內,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圍。

四大洋:

太平洋:第一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東經蘇伊士運河溝通印度洋,西通過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

北冰洋:位於地球的最北面,位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

(7)巴西漁場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補充:因為北極沒有陸地,所以不能算洲。

七大洲的地形特徵:

歐洲:地勢低平,地形以平原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起伏較小。稱為「高原大陸」。

南極洲:覆蓋著很厚的冰雪,平均海拔超過了2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洲。

南北美洲:地形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高大的山地,中部有廣闊的平原,東部是高原。

大洋洲:大洋洲的地形也是由三大地形區組成,西部是廣闊的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亞洲:亞洲的地形比較復雜,主要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積廣大,約佔全洲面積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陸的周圍地區。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里,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占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由於海洋學上發現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於是國際水文地理組織於2000年確定其為一個獨立的大洋,成為五大洋中的第五大洋。但在學術界依舊有人認為依據大洋應有其對應的中洋脊而不承認南冰洋這一稱謂。

其中,海洋3611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3以上達71%分為四大洋;陸地1489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9.2%不到1/3,分為七大洲。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無人居住。人類居住的陸地面積實際為135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積26.47%,四分之一多一點。約相當於13個中國國土的面積。

㈧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漁場都與「流隔」有關嗎

太平洋西北漁場,是世界著名大漁場。它從日本近海,經千島群島、勘察加半島,一直延伸到阿留申群島近海。這里是世界第二大暖流——黑潮與「千島寒流」、親潮交匯的地方,因而形成了盛產鱈魚、鯡魚、秋刀魚和金槍魚的漁場,產量始終名列世界前茅。1970年以來,年產量都在1000萬噸以上,而且穩步上升。

大西洋東北海域,從冰島到西斯匹次卑爾根島,從北愛爾蘭到挪威近海,是世界第一大暖流——灣流延續支脈北大西洋暖流與東格陵蘭寒流,以及挪威暖流與北極寒流的交匯區。結果,這一帶也形成了一個著名的漁場——大西洋東北漁場。這里盛產鰭魚、鯡魚等魚類,年捕獲量也超過1000萬噸,產量也有上升的趨勢。

著名的北大西洋紐芬蘭漁場,是灣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匯合的地方,以產鰭魚為主,年產量為400萬噸。不過,這個漁場近年漁業產量有下降趨勢。

除了上述三大漁場外,還有許多較小的漁場也與「流隔」有密切關系。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東部近海盛產金槍魚的漁場,就與東澳大利亞海流和西風漂流之間的「流隔」一致;印度洋南部亞古爾哈斯暖流和西風漂流的匯合;南大西洋巴西暖流與福克蘭寒流的匯合,也都形成了漁場。

中國舟山群島外海也是一個很好的漁場,這里盛產大小黃魚、帶魚、鰻魚等。這個漁場的形成也與兩股水流交匯有關。當黑潮暖流在台灣轉向流入東海後,在台灣東北角分出一股支流,緩慢地向長江口一帶流去。它和從長江入海以後沿著浙江沿海流動的海流,正好在浙江舟山群島一帶相遇。於是,這里就形成了漁場。

「流隔」的位置是經常變化的,要掌握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通過研究海流的路徑、強弱變化的規律,對「流隔」作出預測;也可以根據各種海洋要素如溫度、鹽度等變化情況來推斷。如在大西洋場流與拉布拉多寒流間的「流隔」,溫度相差很大,有時一條船的船頭和船尾竟相差好幾度。

㈨ 有誰知道這條是什麼魚

清道夫魚
清道夫魚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
目 錄
1簡介
2價格
3習性
4飼養
5繁殖
6忠告
7食物
8有關新聞
1簡介
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原產於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

清道夫魚
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清道夫魚成年後食量巨大,除吃青苔等藻類之外,還經常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也能大量吞食魚苗。而且,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
形態
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間的花紋,體表粗糙有盾鱗,頭

清道夫魚
部扁平,背鰭高聳,尾部側扁,吻圓鈍,口下位,有豐富的吸盤,須1對,胸腹棘刺能在陸地上支撐身體和爬行。 魚體呈半圓筒形,側寬,尾鰭呈淺叉形。口下位。背緒寬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鰭相連形成圓扇形吸盤。從腹面看,很像一個小琵琶,故又稱為琵琶魚。魚體呈暗褐色,體上布滿黑色斑點。體長可達250毫米。
2價格
7
清道夫魚
普遍價格都是比較便宜的,根據不同地方,幾塊錢到十幾塊錢都可以買到。
3習性
原產地:巴西、委內瑞拉
食性: 雜食,清道夫長大以後食量很大,經常吞食落在缸底的魚食,魚蟲,更會吞食魚卵。
4飼養
本種魚的飼養很簡單,幾乎只要是水就能養活它們。但是要養好它們最好還是給予它們弱酸性軟水或者中性水質的水為佳。適宜水溫20℃以上。
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同類之間有時發生爭斗,可與大型熱帶魚混養。雌雄鑒別困難,性成熟的雌魚腹部比雄魚略膨脹。
5繁殖
卵生,繁殖困難。清道夫的雌雄鑒別不易,人工繁殖同樣很難。家庭養殖幾乎無法完成繁殖活動。漁場里據稱是通過大水流模擬自然溪流的水文狀態完成繁殖的。
6忠告
實際上這種魚合適當作清道夫,因為它們習性是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所以要將它們當清道夫飼養還是要安全得多。而且在夜間會保護其他魚類。但是如果大量生產的話,也有可能會破壞許多魚卵,導致其它魚的繁殖過慢。在中國還沒有天敵,所以要謹慎對待。
7食物
清道夫是雜食魚類,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也

大型清道夫魚
能大量吞食魚卵和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和吸食藻類,也尋覓底棲動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實的「清潔工」。屬夜行性魚類,可與健康的品種魚混養。清道夫喜食飼料,特別是沉性小顆粒飼料,便於吸盤吸入,對於浮在水面上的小顆粒飼料,會採用肚皮倒貼水面的方式吸食。盡管如此,清道夫還是可以清潔魚缸的壁面。它擦過的地方都特別的干凈。清道夫的嘴像吸塵器一樣,把魚糞、綠色的植物統統吸到了肚子里。它嘴裡還含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里是氧氣,這樣就可以使它在水裡的時間變長,讓它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了。清道夫以魚苗、海藻、細菌、飼料為主要食物飢餓難耐時也會吃少量魚類排泄物,這也成為了它名字的由來。
8有關新聞
2010年10月6日上午,南京下關的市民孟先生從長江里抓到了一條怪魚,渾身長刺,

南京發現清道夫魚流入長江
奇怪的是魚小嘴巴長在肚子下方,身上帶有斑點。為此,他還特地開著麵包車,沿著長江邊詢問多個江邊的老漁人,結果沒有一人能識此魚。經過一名做水產的專家確認,這應該是一條名叫「清道夫」的魚,是淡水魚的殺手。據推測,這種魚可能是被人放生在長江之中的。

㈩ 有一種和清道夫很像的魚是什麼魚

清道夫
魚類清道夫
簡介:「清道夫」原產拉丁美洲,屬鯰魚科,又名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琵琶鼠魚,體大,頭部扁平,背鰭高聳,尾部側扁,口唇發達如吸盤。全身被盾鱗,體表粗糙。體灰黑色或淡褐色,體表有黑白色花紋。體格健壯,易飼養。飼養水溫22~28℃,水質弱鹼性硬水。餌料以藻類為主,也要投喂活食。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和吸食藻類,也尋覓底棲動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實的「清潔工」。屬夜行性魚類,可與健康的品種魚混養。在水族箱中繁殖困難。「清道夫」是雜食魚類,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也能大量吞食魚苗,威脅著其他魚類的繁殖生長,而且目前「清道夫」在江河中沒有天敵。
價格:1--10元一條。
產地:
巴西、委內瑞拉
食性:
雜。清道夫長大以後食量很大,經常吞食落在缸底的魚食,魚蟲,更會吞食魚卵,甚至吸咬七彩,需要注意。
外形:魚體呈半圓筒形,側寬,尾鰭呈淺叉形。口下位。背緒寬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鰭相連形成圓扇形吸盤。從腹面看,很像一個小琵琶,故又稱為琵琶魚。魚體呈暗褐色,體上布滿黑色斑點。體長可達250毫米。
飼養:本種魚的飼養很簡單,幾乎只要是水就能養活它們。但是要養好它們最好還是給予它們弱酸性軟水或者中性水質的水為佳。適宜水溫20℃以上。
習性: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同類之間有時發生爭斗,可與大型熱帶魚混養。雌雄鑒別困難,性成熟的雌魚腹部比雄魚略膨脹。
繁殖:
卵生,繁殖困難。清道夫的雌雄鑒別不易,人工繁殖同樣很難。家庭養殖幾乎無法完成繁殖活動。漁場里據稱是通過大水流模擬自然溪流的水文狀態完成繁殖的。
其他:
大家飼養它們當然是為了它們能將水族箱里的殘餌、污物消滅掉。但是實際情況是不是能讓大家滿意呢?
對不起答案是否定的。它們絕對不是吃眼前虧的傢伙。當有營養而且美味的漢堡、魚蟲放到它們眼前的時候,它們是絕對不會看上那些殘餌污物的,哪怕只一眼。同時,作為清道夫它們絕對不能說是很好地品種。它們會啃咬水草,它會將它們咬得象漁網一樣。
另外,它們會襲擊其它魚兒,尤其是七彩。它們會附在七彩的身體上啃咬它們的鱗片
清道夫也經常用於比喻一些清潔衛生的動物或者人,比如就有人就把屎殼郎稱為清道夫。
忠告:實際上這種魚並不合適當作清道夫,雖然它們叫清道夫。所以不要將它們當清道夫飼養還是要安全得多。

閱讀全文

與巴西漁場是什麼樣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9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