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高原上有什麼著名的樹
巴西高原和寒冷的西藏高原不同。它的地勢南高北低,山嶽、地崗、高台地之間起伏平緩,大多在海拔600-800米之間,稱為「桌狀高地」。在南緯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地面上覆蓋著大面積熔岩。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雨季,草原上一片蔥綠,是良好的天然牧場。一年中有四五個月是旱季。在乾旱較嚴重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南美洲特有的植物--巴薩爾木。這種樹中間粗、兩頭細,像紡錘一樣,因此叫「紡錘樹」。它特別輕,有抗旱的本領,一棵10米高的紡錘樹只要一個人就能舉起來。
B. 世界上有多少種樹木
全世界有60065種樹木。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攜手全球植物學機構,首次全面系統地統計了全世界樹木的種類,為60065種,並構建了全球樹木查詢資料庫。根據統計,樹木種類巴西第一(8715種),哥倫比亞第二(5776種),印尼第三(5142種)。樹木特有種類最多的是巴西(4333種),馬達加斯加第二(2991種),澳大利亞第三(2584種)。
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大門, 與裸子植物合稱種子植物。與其他植物不同之處是此類植物是有種子的特性,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級, 最繁茂和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 胚珠包藏在子房內; 孢子體高度發達, 配子體進一步簡化,胚乳在受精後形成; 花粉粒停留在柱頭上, 不能直接與胚珠接觸; 子房經受精後繼續發育, 形成果實, 因此種子是包被的, 故稱被子植物。
C. 巴西 種植咖啡的有利條件
巴西在自然條件上看,處於熱帶地區,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潮濕,適於熱帶作物生長,咖啡樹為喜陽作物,充足的陽光為其生長的條件。
從歷史上看巴西長期為葡萄牙殖民地,為滿足西歐需求,長期進行單一農作物種植,發展熱帶種植園經濟,由此巴西的咖啡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類是其支柱產業。
從市場上看,咖啡及其加工產品由於富含咖啡因,有振奮精神的作用,對於腦力勞動者為主的工作群體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現代社會中作用巨大,所以市場廣闊。
(3)巴西有多少棵樹擴展閱讀:
在巴西大約有39億7千萬棵咖啡樹,小農場主們現在種植的咖啡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75%。巴西從事咖啡生產的人數是哥倫比亞的2倍甚至3倍,而哥倫比亞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產國。
巴西現在的經濟較少依賴咖啡,咖啡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10%。在二戰前,巴西咖啡總產量佔全世界的50%甚至更多,現在接近30%,但是該國對全世界咖啡的影響,尤其是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卻是舉足輕重的,例如1994年的兩次霜害就曾引起全球咖啡價格的暴漲。
D. 巴西高原樹種有哪些
1.喬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棕櫚科、夾竹桃科等樹種占優勢。產紅木、烏木、綠木、巴西果、巴西杉、三葉膠、乳木、可可樹、黃檀樹、象牙椰子、棕櫚樹、可可樹、水樹、蟻巢木、「巴斯」、檀香木、鐵樹、木棉樹、巴西木、香膏木、花梨木、金雞納樹等林木
2.酒神菊樹主要分布於巴西東南部的米納斯州
巴西南部內陸高原,生長著近80種連綿不斷的尤加利樹、迷迭香樹
E. 世界現存多少種樹木10年前呢
35841種. 還有沒發現的。,大約 40000種,依次可以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來劃分。
如:
界...植物界 Regnum Plantae
門...種子植物門 Spermatophyta
亞門...被子植物亞門 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離瓣花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薔薇目 Rosales
亞目...薔薇亞目 Rosineae
科...薔薇科 Rosaceae
亞科...李亞科 Prunoideae
屬...梅屬 Prunus
亞屬...桃亞屬 Amygdalus
種...桃 Prunus persia
上邊是一個例子,相信你對植物分類系統的等級會有一個初步的概念。
而你所指的樹,准確的講應當叫做木本植物。它們共同隸屬於「植物界」中的「裸子植物門(代表植物松科,蘇鐵科)」和「被子植物門(大多數喬灌木,藤本)」。
樹木的分類方法依照用途也各不相同
世界上目前有植物(注意不是樹木)50萬余種,包括喬木,灌木,草本等,中國有8000多種樹木,居世界第四位,前三依次是巴西,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
F. 地球上還剩多少樹木
你幾歲了?問這樣的問題, 我的意思是說這分類不應該是物理學啊,你問得太籠統了,多少顆我是不能估計的,因為這樹是樹,木就是砍了之後的,但是我知道有關綠化環保的一些數據: 目前世界平均森林覆蓋率為22%,世界各國森林覆蓋率 :日本67%,韓國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國30%,美國33%.法國27%,印度23%,中國16.5%。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羅斯、中非和東南亞。這4個地區佔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羅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剛果為最,4國擁有全球40%的森林。 全世界平均的森林覆蓋率為22.0%,北美洲為34%,南美洲和歐洲均為30%左右,亞洲為15%,太平洋地區為10%,非洲僅6%。
森林最多的洲是拉丁美洲,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4%,森林覆蓋率達到44%。 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是南美的蓋亞那,達到97%;森林覆蓋率最低的國家是非洲的埃及,僅十萬分之一;森林覆蓋率增長最快的國家是法國。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稱,有史以來全球森林已減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01年的報告,全球森林從1990年的39.6億公頃下降到2000年的38.億公頃。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萬公頃。
雖然從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間,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萬公頃,但熱帶和非熱帶天然林卻年均減少1250萬公頃。
南美洲共擁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熱帶森林。僅巴西一國就佔有世界熱帶森林的30%,該國每年喪失的森林高達230萬公頃。根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巴西僅2000年就生產了1.03億立方米的原木。
又據世界糧農組織報告,俄羅斯2000年時擁有8.5億公頃森林,佔全球總量的22%,佔全世界溫帶林的43%.俄羅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森林面積保持穩定,幾乎沒有變化,2000年生產工業用原木1.05億立方米。
中部非洲共擁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熱帶森林的16%.1990年森林總面積達3.3億公頃,2000年森林總面積3.11億公頃,10年間年均減少190萬公頃。
東南亞擁有世界熱帶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積為2.35億公頃,2000年森林面積為2.12億公頃,10年間年均減少面積233萬公頃。與世界其它地區相比,該地區的森林資源消失速度更快。
中國國土遼闊,森林資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區差異很大。全國絕大部分森林資源集中分布於東北、西南等邊遠山區和台灣山地及東南丘陵,而廣大的西北地區森林資源貧乏。全國平均森林覆蓋率為12.0%,其中以台灣省為最高,達70%。森林覆蓋率超過30%的有福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龍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過20%的有廣東、遼寧、雲南、廣西、陝西、湖北等6省、區,超過10%的有貴州、安徽、四川、內蒙古等4省、區,其餘各省、市、自治區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本篇文章來源於[中大網校http://www.wangxiao.cn] 轉載請註明出處;原文鏈接地址:http://www.wangxiao.cn/hps/fu/3930768772.html
大概就是這樣!
G. 巴西的植被是什麼
巴西植被分不同地域,北部亞馬孫平原以及東南部沿海平原是以熱帶雨林為主的,中西部的巴西高原則是以熱帶草原和稀樹草原為主!
1、巴西的國花「毛蟹爪蘭」
它是原產於巴西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它的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象徵著巴西人民的堅毅剛強。
2、國樹「巴西木」
這是一種十分珍貴的硬木,樹干含有豐富的天然水溶性紅色染料,是製作小提琴琴弓的頂級木材。據介紹,25年樹齡以上的巴西木,需要8到10噸才能加工出一個上乘的七八十克的琴弓。
全球樹木多達6萬多種,其中巴西境內樹木種類之多居全球之冠,至於接近北極的北美一帶則是樹木種類最少的地區。
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H. 巴西的氣候非常適宜咖啡生長
巴西處於熱帶地區,氣候較暖較潮濕,更適合咖啡樹生長的條件。
在巴西大約有39億7千萬棵咖啡樹,小農場主們現在種植的咖啡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75%。巴西從事咖啡生產的人數是哥倫比亞的2倍甚至3倍,而哥倫比亞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產國。
I. 巴西熱帶雨林佔世界森林總面積多少
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其面積比歐洲還要大,有700萬平方千米。它從安第斯山脈低坡延伸到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亞馬遜雨林對於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樹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這種氣體的大量存在使地球變暖,危害氣候,以至極地冰蓋融化,引起洪水泛濫。樹木也產生氧氣,它是人類及所有動物的生命所必需的。有些雨林的樹木長得極高,達60米以上。它們的葉子形成「篷」,像一把雨傘,將光線擋住。因此樹下幾乎不生長什麼低矮的植物。亞馬遜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19世紀末,根據一位英國自然學者的統計,共有14712種動物,其中8000多種尚未為人所知,現在已知的動物和鳥類超出了10萬種,還有至少27種甲蟲。可能另外還有幾百萬種正等待著人們去發現。亞馬遜平原的土著人居住在這里已有幾個世紀。但大約500年前歐洲人來到這里後,許多土著人便淪為奴隸、死於疾病或被迫放棄他們傳統的生活方式。這里的雨林現正處於嚴重的危險之中,因為人們為了開闢土地來種莊稼,或飼養牲畜來供應美國的肉類市場,正以驚人的速度對它濫伐濫砍。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熱帶雨林的減少主要是由於燒荒耕作、過度採伐、過度放牧和森林火災等,其中燒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個熱帶森林減少面積的45%。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亞馬遜森林,把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製造大量的氧氣,亞馬遜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00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對皿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J. 「僅僅11個月的時間瘋狂砍伐8974.3平方公里樹木」,巴西究竟想幹嘛
因為巴西的一些貪圖錢財的人大量的砍伐森林中的樹木,就是為了迅速的擴大牧場的面積。而他們希望擁有更大面積的牧場,用來種植大豆、花生等農作物。因為在巴西一些人的眼裡,通過放牧得到的利潤是遠遠多於熱帶雨林所帶來的價值的,而且他們種植的農作物還會得到政府的補貼。所以就導致了巴西在短時間內就砍伐了將近九千平方公里的樹木。
由於巴西這個地區的人們不是很富裕的,所以他們就會做一些比較極端的事情,其中就有砍伐樹木擴展牧場。而且在巴西還有專門砍伐森林的犯罪組織,有的是為了出售土地,有的是為了種植農產品,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