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票房收入最多的電影
到今天為止歷史票房收入最多的電影是《阿凡達》。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該片於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
該片以全球累計27億5400萬美元的票房,一舉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不計算通貨膨脹)。此外該片還獲得第67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獎。
『貳』 票房比泰坦尼克號高的有哪些
排名 片名 全球票房 北美票房 海外票房 發行年份
1 泰坦尼克號 $1,842.90 $600.80 $1,242.10 1997
2 阿凡達 $1,162,361,307 $368.00 2009上映中
3 指環王3:王者歸來 $1,119.10 $377.00 $742.10 2003
4 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 $1,066.20 $423.30 $642.90 2006
5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1,001.90 $533.30 $468.60 2008
6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974.70 $317.60 $657.20 2001
7 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 $961.00 $309.40 $651.60 2007
8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938.50 $292.00 $646.20 2007
9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934.40 $301.80 $632.60 2009
10 指環王2:雙塔奇兵 $925.30 $341.80 $583.50 2002
11 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 $924.30 $431.10 $493.20 1999
12 怪物史瑞克2 $919.80 $441.20 $478.60 2004
13 侏羅紀公園 $914.70 $357.10 $557.60 1993
14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895.90 $290.00 $605.90 2005
15 蜘蛛俠3 $890.90 $336.50 $554.30 2007
16 冰河世紀3 $886.80 $196.40 $690.40 2009
17 哈利波特與密室 $878.60 $262.00 $616.70 2002
18 指環王:護戒使者 $870.80 $314.80 $556.00 2001
19 海底總動員 $864.60 $339.70 $524.90 2003
20 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 $848.80 $380.30 $468.50 2005
21 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 $833.20 $402.10 $431.10 2009
22 蜘蛛俠 $821.70 $403.70 $418.00 2002
23 獨立日 $817.40 $306.20 $511.20 1996
24 怪物史瑞克3 $799.00 $322.70 $476.20 2007
25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795.60 $249.50 $546.10 2004
26 ET外星人 $792.90 $435.10 $357.80 1982
27 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 $786.60 $317.00 $469.50 2008
28 獅子王 $783.80 $328.50 $455.30 1994
29 蜘蛛俠2 $783.80 $373.60 $410.20 2004
30 星球大戰 $775.40 $461.00 $314.40 1977
31 達芬奇密碼 $758.20 $217.50 $540.70 2006
32 納尼亞年代記:獅子、女巫和壁櫥 $745.00 $291.70 $453.30 2005
33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 $742.10 $281.60 $460.60 2003
34 變形金剛 $708.30 $319.20 $389.00 2007
35 飛屋環游記 $683.00 $293.00 $390.00 2009上映中
36 阿甘正傳 $677.40 $329.70 $347.70 1994
37 第六感 $672.80 $293.50 $379.30 1999
38 2012 $666.30 $148.80 $517.50 2009上映中
39 加勒比海盜1:黑珍珠號的詛咒 $654.30 $305.40 $348.90 2003
40 冰河世紀2:消融 $651.90 $195.30 $456.60 2006
41 星戰前傳2:克隆人的進攻 $649.40 $310.70 $338.70 2002
42 功夫熊貓 $631.90 $215.40 $419.80 2008
43 超人總動員 $631.40 $261.40 $370.00 2004
44 全民超人漢考克 $624.40 $227.90 $396.40 2008
45 料理鼠王 $621.40 $206.40 $415.00 2007
46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618.60 $229.10 $389.60 1997
47 耶穌受難記 $611.90 $370.80 $241.10 2004
48 媽媽咪呀 $602.60 $144.10 $458.50 2008
49 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 $594.90 $180.00 $422.30 2008
50 007大戰皇家賭場 $594.20 $167.40 $426.80 2006
截至2010年1月8日的世界影史票房排行榜(百萬美元)
『叄』 目前世界電影票房最高紀錄.
經典的愛情 永恆的愛情 .<泰坦尼克>已經是神話了.全球票房:18.45億美元.指環王.想當年那麼牛A,殺氣騰騰,照樣也沒壓過去.全球票房:11.19億美元2012..全球票房:7.59億美元《阿凡達》突破了16億美元。距離《泰坦尼克號》全球18.4億的巔峰紀錄.已經越來越近。
『肆』 全球最高票房電影是多少
2017年全球總票房TOP5
1《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
全球總票房:$10.64億北美票房:$5.91億海外票房:$6.73億
2《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
全球總票房:$12.63億北美票房:$5.04億海外票房:$7.59億
3《速度與激情8》The Fate of the Furious
全球總票房:$12.36億北美票房:$2.26億海外票房:$10.1億
4《神偷奶爸3》Despicable Me 3
全球總票房:$10.34億北美票房:$2.64億海外票房:$7.7億
5《蜘蛛俠:英雄歸來》Spider-Man: Homecoming
全球總票房:$8.8億北美票房:$3.34億海外票房:$5.46億(文/耷子)
『伍』 推薦幾部巴西電影
喂,樓上的別忽悠了,摩托日記是墨西哥的吧
給你推薦一個巴西導演吧 你自己找找他們的片去
/ 馬里奧·皮索托(Mario Peixoto,1910-1992)- 默片時代的天才
馬里奧·皮索托是巴西默片時代最具天才的電影人,他一生只拍攝了一部影片就是《界限》(1931,無聲),但卻成為巴西影史上所公認的偉大傑作。那是一部藝術性極高帶有實驗性電影語言的超現實主義作品,講述兩男一女在一條救生船上漂流求生的故事,皮索托用精湛的攝影,剪輯和蒙太奇把戲劇化情節和人物內心思想的矛盾和斗爭表現得淋漓盡致,很難想像當時的皮索托只有二十一歲,當時影片完成後,蘇聯電影大師謝爾蓋·愛森斯坦在看過後大為驚嘆,並稱它是「電影純語言」的典範之作。然而正是這樣一部獨樹一幟的電影,卻整整半個世紀被埋藏於地下不為人知,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才被人重新發現並修復,一九八四年它作為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震驚了全世界,一九八八年和一九九六年,《界限》被巴西電影協會和影評人協會兩次評為世紀最佳巴西電影,二零零零年,導演沃爾特·塞勒斯在里約熱內盧發現了《界限》劇本的最初手稿,並決定拍攝一部關於皮索托的紀錄片,這就是後來那部由他監制,塞吉奧·馬查多(Sergio Machado)導演的《在世界的盡頭》(2001)。
2/ 溫貝托·莫羅(Humberto Mauro,1897-1983)- 巴西電影之父
把溫貝托·莫羅稱為「巴西電影之父」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從 1926年拍攝第一部短片《瓦拉達奧火山》開始,莫羅的影片就展現出與同時代其他導演所完全不同的風格。他的電影講究攝影和構圖,講究用詩意的影像來反映人民的普通生活,有點類似同時期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的風格,在他的影片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巴西優美的景色和傳統民族風俗,也能感受到劇中人物身上的一種強烈的力量,那是對生活和自然的抗爭。他的《索達德之歌》(1952),《綱伽布魯塔》(1933)等都是巴西影史上影響深遠的重要作品,同時他不僅是一位劇情片導演,一位編劇,攝影師和演員,更是一位出色的紀錄片導演,他一生中一共創作了近兩百部紀錄短片,其中很多都已成為研究巴西各個時期歷史和民俗的重要影像資料而珍藏了下來。
3/ 納爾遜·佩雷拉·多斯·桑托斯(Nelson Pereira dos Santos,1928- )- 新浪潮最早的實踐者
N. P. 多斯桑托斯是對巴西電影貢獻巨大的一位導演,同時他也是新浪潮運動最早的實踐者,早在一九五五年那部新現實主義風格的《里約四十度》就已經成為影響眾多青年電影人的經典了,而後來拍攝於六三年的《貧瘠的土地》更是成為新浪潮的開山之作。多斯桑托斯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電影導演,在他青年時代曾學習法律並當過記者,熱衷於參加各種政治和文化活動,並喜歡電影和巴西文學,五十年代初進入影界,開始幾年的助理導演生涯為他獲得了不少電影製作的實踐經驗,隨後在一九五五年獨立拍攝了第一部影片《里約四十度》,1963年的《貧瘠的土地》描述一個窮困的巴西家庭與社會和自然的艱苦抗爭,成為影響深遠的里程碑之作,其中的手提攝影風格更是被後來很多新浪潮電影人所效仿。七十年代初他逐漸放棄了早期那種樸素的寫實主義風格,轉向一種更藝術化的寓言體影片的創作,比如他在巴西之外最著名的作品《我小小的法國佬真好吃》(1971),其中結合了超現實主義和神秘的宗教儀式,以一種荒誕的黑色喜劇風格來諷刺歐洲殖民主義對巴西古老文明的侵蝕,被稱為巴西「剝削電影」的第一作。
4/ 約奎姆·佩德羅·德·安德拉德(Joaquim Pedro de Andrade,1932-1988)- 新浪潮的理論之父
多斯桑托斯是巴西新浪潮實踐的第一人,然而最早提出新浪潮概念的並不是他,而是這位長相英俊的安德拉德先生,所以他才是理論意義上的「巴西新浪潮之父」。早在一九六零年拍攝紀錄片的時候,安德拉德就提出青年電影人應該把鏡頭對准普通民眾去展現他們的生活的主張,而後在一九六四年的《牧師與女孩》中實踐了他的這種創作理念,影片獲得了當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在新浪潮的最初幾年,他一直默默無聞低調拍片,但卻支持很多自己的好友像格勞貝爾·羅查(Glauber Rocha),大衛·內維斯(David Neves),萊昂·希斯曼(Leon Hirszman)等人的創作和電影宣傳,直到一九六九年,一部結合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怪誕的超現實主義的《Macunaima》使他一舉成名,這部瘋狂的影片改編自安德拉德的父親馬里奧·安德拉德的同名小說,具有高度的原創性和想像力,成為新浪潮時代的又一傑作,並入選《電影作為顛覆性藝術》一書。安德拉德不僅是一位有原創精神的作者電影導演(他的所有電影都是親自寫劇本並擔任製片),也是一位出色的紀錄片導演,他的《新浪潮》(1967)用黑白的膠片記錄下好友格勞貝爾·羅查拍攝《痛苦的大地》時的幕後場景,完全展現出新浪潮電影獨特的拍攝方法,也成為一部紀錄經典。
5/ 格勞貝爾·羅查(Glauber Rocha,1939-1981)- 永不凋謝的新浪潮奇葩
格勞貝爾·羅查無疑是巴西新浪潮運動的領軍人物,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巴西導演之一,很多懂行的人一談起巴西新浪潮首先就會想到羅查。他的影片結合巴西古老的民間傳說,寓言,宗教儀式和政治元素於一身,同時在電影語言上大膽而創新,無疑是新浪潮中最獨特的奇葩。而與前輩多斯桑托斯一樣,格勞貝爾·羅查也沒有專門學過電影,早年他曾經做過律師,後來很快便棄法從影加入了一個小的團體做電影評論家同時開始獨立拍片,一九六四年巴西軍事政變之後,他曾短暫離開過祖國,但幾個月又回來幫助巴西重建民主政治制度並拍攝影片。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太陽帝國里的上帝與魔鬼》(1964),《痛苦的大地》(1967)和《無法饒恕的安東尼奧》(1969),這三部影片被後人看成是羅查的電影三部曲,其中結合神秘主義,民間神話和激進政治主張的風格使得它們在國際影壇上倍受稱贊。一九八一年,格勞貝爾·羅查因為重症肺炎不治在里約熱內盧一家小醫院里去世,年僅四十二歲。
6/ 阿納爾多·加伯(Arnaldo Jabor,1940- )- 最受歡迎的新浪潮電影導演
阿納爾多·加伯同樣是新浪潮運動的主要人物,他一九六七年的黑白紀錄片《公共觀點》是新浪潮中最優秀的紀錄電影之一。同時,一九七三年的《一絲不掛要受罰》成為後新浪潮時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影片獲得了當年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之後的《婚姻》(1976)《我愛你》(1981)《永遠愛我或永不愛我》(1986)等都在國際上屢獲大獎。與羅查和安德拉德等人所不同的是,加伯的作品中對政治和宗教等方面並不著力,他善於描寫男女主人公糾纏善變的情感游戲和從中反映出來的復雜人性,以悲喜劇的形式表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微妙,這使得在巴西國內他的電影比其他新浪潮導演的電影要受歡迎得多,《一絲不掛要受罰》至今依然是觀看人次最多的巴西本土電影之一,被譽為最能反映出巴西人獨特性格的電影之一。同時在電影之外,阿納爾多·加伯還是一位倍受尊敬的新聞記者。
7/ 魯伊·古雷拉(Ruy Guerra,1931- )- 學院派出身的新浪潮實踐者
巴西導演魯伊·古雷拉是新浪潮的另一位早期實踐者,他出生於當時還屬於葡萄牙殖民地的莫三比克,後加入巴西國籍。古雷拉從小就對電影感興趣,青年時曾經發表過不少劇本,散文和電影評論,並使用八毫米膠片拍攝短片,十九歲時加入左翼激進組織,參加過反種族主義和獨立運動。一九五一年古雷拉離開莫三比克前往巴黎學習電影,並在那做了幾年助理攝影師,他也是巴西新浪潮中少見的學院派出身的導演。一九六二年在巴西拍攝了《不道德的人》,這部影片成為當時少有的憑借獨立製作而獲得主流商業成功的電影之一,然而卻因為其中不少圖解式的暴力畫面而在巴西國內爭議不斷,一九六四年的《步槍》成為新浪潮的又一重要作品,這部震撼人心的描寫家庭成員由於貧困和食物缺乏而自相殘殺的影片不僅獲得了當年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銀熊獎,而且被很多人認為是六十年代巴西最好的電影之一。八十年代,古雷拉轉變風格開始嘗試創作結合超現實和神秘主義元素的作品,兩部改編自魔幻現實主義作家馬爾克斯的電影《愛倫蒂娜》(1983)和《美麗養鴿人的寓言》(1988)就是此類風格的代表。魯伊·古雷拉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剪輯師,攝影師,製片人甚至演員,他曾在德國導演荷索的名作《阿奎爾,上帝的憤怒》(1972)中有出色表演。七十年代末當莫三比克擺脫殖民統治獨立後,他曾經短暫回到祖國幫助建立電影協會,並在那完成了紀錄片《莫達,記憶與大屠殺》(1980),它莫三比克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
8/ 路易斯·塞爾吉奧·帕爾遜(Luis Sergio Person,1936-1976)- 曇花一現卻影響深遠的電影人
在一百多年的巴西電影史中,路易斯·塞爾吉奧·帕爾遜這個人就像彗星一樣曇花一現,然而他所留下的幾部電影卻遠不會像他本人那樣煙消雲散,而是成為了永遠的經典。帕爾遜是一位橫跨電影和戲劇兩界的全能創作者,他既是導演,製片,又是編劇和演員,他一生只拍攝了五部長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一九六五年的《聖保羅S/A》,其中從一個普通人的奇妙遭遇一針見血地展示出六十年代巴西工業化進程與新崛起的中產階級生活觀念之間的碰撞沖突,這部影片除了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之外,在攝影上也是極為優秀的,它是巴西攝影史上十部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兩年後的《納維斯兄弟的案件》是針對當時巴西軍事獨裁專政最勇敢的抗議之聲。同時,為了擴大本土的電影市場,帕爾遜先後建立了巴西獨立製片人聯盟(IRP)和聖保羅奧古斯塔劇院,尋求主動合作電影的模式,這些組織日後都成為了聖保羅乃至整個巴西電影創作的中心。一九七六年,帕爾遜不幸死於一場車禍。從實質上來說雖然帕爾遜並不屬於新浪潮,但他卻以短暫的生命為巴西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9/ 卡洛斯·迭戈(Carlos Diegues,1940-)- 把藝術與商業結合的巴西導演
卡洛斯·迭戈同樣也是巴西新浪潮中的重要一員,但他的名氣也許還不如羅查等人,因為他最著名的作品《再見巴西》拍攝於七十年代末,而他直到八十年代才在國際上小有名氣,所以很多人把他把歸為後新浪潮時期或者根本不屬於新浪潮,然而其實在《再見巴西》之前,他已經導演了《繼承人》(1970)《當狂歡來臨時》(1972)《茜卡》(1976)《夏日陣雨》(1978)等很多優秀影片,這些作品在巴西國內都很受評論界稱贊,在票房上也非常不錯,只不過沒有在國際上宣傳而已。卡洛斯·迭戈早年也是學法律出身,起初對社會改革和學院政治感興趣,後來開始迷上寫電影評論和詩歌,一九六零開始拍攝短片,四年後一部批判殖民地奴隸買賣暴行的長片處女作《Ganga Zumba》(1964)獲得了小范圍的成功並把他推上了新電影運動的前沿,隨後的幾部影片也大獲成功,在巴西國內獲獎頗豐,一九七九年的《再見巴西》成為他第一部獲得國際聲譽的作品,在當年嘎納電影節上獲獎,被稱為最能表現七十年代巴西民族風情的電影之一,隨後的《Quilombo》(1984,國內已出DVD)為他再次獲得嘎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後來卡洛斯·迭戈又拍攝了像《星光地鐵》(1987)《更美好的生活在前面》(1989)《里約情歌》(1994)《特蕾塔》(1996)等片,在藝術和商業上都獲得了成功,他也是少數能把藝術和商業結合得比較完美的巴西導演之一。
10/ 沃爾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1956- )- 九十年代新巴西電影的奠基者
這位就不用多說了,網路上的介紹太多。沃爾特·塞勒斯是目前巴西電影界最知名的導演之一,他為九十年代新巴西電影的重生作出了很大貢獻。雖然卡穆拉蒂的《巴西公主》打破了巴西電影的沉悶局面,但如果沒有塞勒斯的《中央車站》(1998)的大獲成功,巴西電影不可能在隨後幾年發展得如此順利,也不可能出現後面的《上帝之城》《卡蘭德魯》等片的享譽世界,可以說《中央車站》為新巴西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當然也是新電影的代表作了,而且大家還別忘了,塞勒斯還有九六年的《異國他鄉》被譽為巴西影史上最優秀的合拍片,還有二零零四年同樣出色的《摩托日記》等等不少好作品呢。
此外還要附帶提到布魯諾·巴雷托(Bruno Barreto)這個名字,同樣是一個很不錯的導演,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七六年改編自巴西著名作家阿曼多(Jorge Amado)的《唐娜·弗諾和她的兩個丈夫》,這部獲得金球獎提名的影片雖然屬於喜劇風格,但也頗有點新浪潮的遺風,而論年紀當年只有二十歲出頭的巴雷托顯然不屬於新浪潮的一員,但可以說他的作品脫胎於新浪潮,是其在八十年代的一種繼承和延伸。
當然,在巴西電影的黃金年代裡還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比如Hector Babenco, Marcel Camus, Alberto Cavalcanti, Leon Hirszman,Anselmo Duarte, Oswaldo Sampaio, Roberto Farias, Eardo Coutinho等等,還有「Cinema Marginal」那一群鬧獨立的傢伙們,但他們有的只是偶爾在巴西拍片,有的精品不算多,有的時間短暫,談不上對巴西電影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就不多寫了。
『陸』 截止到目前,阿凡達的票房國內和國際分別是多少
總票房
$1,858,866,889(1月25日北美+1月25日海外)
全球影史票房第一
2009年度全球票房年度冠軍
創造全球影史票房最快過十億新記錄:17天
北美票房
$554,981,691 截止至1月25日
北美2009年電影票房年度冠軍
北美票房歷史排名第二
北美票房最快過5億新記錄:32天
海外票房
$1,303,885,198 截止至1月25日 (海外票房指除北美以外地區的票房總和)
影史海外票房第一
國內票房
¥703,988,670 截止至1月24日 (103,113,774美元)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5億人民幣電影,超越2012(國內票房4.65億元)成為國內最賣座的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6億人民幣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1億美元的電影。
中國內地第一部票房過7億人民幣電影。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單周票房新最高記錄:2.828億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首周票房新最高紀錄:2.828億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單片單日新最高票房記錄:5600萬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零點票房新最高記錄:400萬元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最快過一億新記錄:3天
創造內地電影市場最快過三億新記錄:8天
各國票房
國家/地區 票房收入/美元 統計截止日期
阿根廷 $7,238,075 1/24/10
澳大利亞 $77,003,943 1/24/10
奧地利 $11,366,599 1/24/10
巴林 $366,396 1/20/10
比利時、盧森堡 $10,420,392 1/24/10
玻利維亞 $1,020,908 1/20/10
巴西 $38,740,895 1/24/10
保加利亞 $3,024,267 1/24/10
智利 $7,564,359 1/24/10
中國 $103,113,774 1/24/10
哥倫比亞 $9,374,152 1/24/10
克羅埃西亞 $1,058,533 1/20/10
捷克、斯洛伐克 $9,293,702 1/24/10
丹麥 $15,917,610 1/24/10
多米尼加 $1,036,515 1/20/10
厄瓜多 $1,996,001 1/20/10
埃及 $989,389 1/20/10
愛沙尼亞 $793,376 1/20/10
芬蘭 $4,179,338 1/24/10
法國及其周邊 $124,843,250 1/24/10
德國 $95,811,129 1/24/10
希臘 $11,606,384 1/24/10
香港 $16,779,658 1/24/10
匈牙利 $5,805,220 1/24/10
冰島 $865,636 1/20/10
印度 $22,276,532 1/24/10
印度尼西亞 $5,234,122 1/20/10
以色列 $6,288,772 1/24/10
義大利 $37,486,649 1/24/10
牙買加 $453,684 1/20/10
日本 $77,697,099 1/24/10
約旦 $513,589 1/20/10
科威特 $880,572 1/20/10
拉脫維亞 $899,415 1/20/10
黎巴嫩 $885,944 1/20/10
『柒』 阿凡達全球票房紀錄是多少
影片Avatar 出品公司Fox 總票房$2,781.1 北美$760.5 27.3% 海外$2,020.6 72.7%(單位:萬) 上映年份2009^
詳細:
票房統計
北美票房:$755,856,139(截止2010年9月3日) 北美電影票房歷史排名第一 北美第一部票房突破7億美元的影片 北美票房最快過5億記錄:32天 北美票房最快過6億記錄:47天 海外票房:$1,999,037,463(截止2010年9月2日) 影史海外票房第一 全球第一部海外票房突破13億並一路到達19億美元的影片。 國內票房:¥1,428,840,000(來源:各院線票房加和) 中國內地票房最高的影片 單片單周票房第一第二記錄:最高記錄2.87億元,第二高記錄2.35億 單片上映首周至第十六周票房最高紀錄 單片單日最高票房記錄:5670萬元 單片首映日票房第二高記錄:3600萬元 單片工作日票房第二高紀錄:3600萬元 零點票房最高記錄:400萬元 最多觀影人次:2758.67萬人次(自1994年可統計數據以來) 最快破一億(3天)、二億(5天)、四億(10天) 唯一突破7億並到達14億的影片 國內連續十周票房冠軍,第四周和第十周票房均逆跌幅 各國票房(前15名): 國家 票房收入/美元 截止日期
北美地區 $749,766,139 2010/8/12
中國 $182,238,768 2010/3/7
日本 $163,923,470 2010/4/18
法國地區 $158,261,059 2010/3/28
英國地區 $144,177,941 2010/8/29
德國 $137,829,786 2010/8/1
俄羅斯 $112,964,113 2010/6/13
韓國 $105,485,521 2010/8/1
澳大利亞 $95,494,319 2010/5/23
西班牙 $93,868,373 2010/7/11
義大利 $82,166,713 2010/7/4
巴西 $58,218,829 2010/4/18
墨西哥 $44,229,043 2010/3/28
波蘭 $26,135,805 2010/7/4
印度 $24,216,860 2010/2/7
全球票房:$2,754,893,602(北美9月3日+海外9月2日) 全球電影票房歷史排名第一 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19億並一路到達27億美元的影片 全球影史票房最快過十億美元記錄:17天. 註:北美票房包括2009年12月18日到2010年8月12日上映的原版票房$749,766,139,和2010年8月27日開始重映的加長版票房約$6,090,000,共$755,856,139[1]。
謝謝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694918.htm#2_7
『捌』 世界目前最高票房第一
截至2021年11月,世界最高票房第一的電影是《阿凡達》。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該片於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采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2021年3月12日,《阿凡達》在中國內地重映。2021年3月13日,《阿凡達》票房即破5090萬人民幣,全球票房突破27.98億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軍。
《阿凡達》張開了想像,也張開了內心的善意。導演對生命的敬意,在電影中流露無遺。電影中最迷人的是潘多拉的風景,導演展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星球,各種不同形態的植物發著光,聲勢浩大的瀑布奔流而下,還有色彩艷麗的飛龍等動物,無論是3D效果還是故事都非常棒。
詹姆斯·卡梅隆證明了他的確是世界之王,作為視覺特效技術大軍、生物設計大軍、動作捕捉大軍、替身演員大軍、舞蹈演員大軍、演員大軍、音樂和音響大軍的總統帥,他用讓人目瞪口呆的方式把科幻片帶進了21世紀,這就是《阿凡達》。
『玖』 全球最高票房是多少
第一是<<泰坦尼克>>18億, 全球逾兩億票房影片總榜 總體來看星球大戰系列占優,單部來看泰坦尼克號毫無懸念第一,大家看看這些影片,看過多少? 名次 片名 出品年份 全球總票房 全美票房 海外票房 1 泰坦尼克號 / Titanic 1997 $1,835,400,000 $600,788,188 $1,234,600,000 2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2001 $967,200,000 $317,575,550 $649,600,000 3 星球大戰前傳 /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925,600,000 $431,088,297 $494,500,000 4 侏羅紀公園 / Jurassic Park 1993 $920,100,000 $357,067,947 $563,000,000 5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860,800,000 $313,240,158 $547,400,000 6 獨立日 / Independence Day 1996 $813,200,000 $306,169,255 $507,000,000 7 蜘蛛俠 / Spider-Man 2002 $807,400,000 $403,706,375 $403,700,000 8 星球大戰 / Star Wars 1977 $798,000,000 $460,998,007 $337,000,000 9 E.T.外星人 /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772,000,000 $434,974,579 $337,000,000 10 獅子王 / The Lion King 1994 $771,900,000 $312,855,561 $459,000,000 11 阿甘正傳 / Forrest Gump 1994 $679,700,000 $329,694,499 $350,000,000 12 第六感 / The Sixth Sense 1999 $672,800,000 $293,506,292 $379,300,000 13 星球大戰前傳2:復制人的襲擊 /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638,300,000 $302,105,585 $334,700,000 14 迷失世界:侏羅紀公園續集 /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1997 $615,100,000 $229,086,679 $386,000,000 15 黑超特警組 / Men In Black 1997 $589,400,000 $250,690,539 $338,700,000 16 職業特工隊2 / Mission: Impossible 2 2000 $565,400,000 $215,409,889 $350,000,000 17 絕世天劫 / Armageddon 1998 $554,600,000 $201,578,182 $353,000,000 18 帝國反擊戰 /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534,200,000 $290,475,067 $243,700,000 19 小鬼當家 / Home Alone 1990 $533,800,000 $285,761,243 $248,000,000 20 怪物公司 / Monsters, Inc. 2001 $529,000,000 $255,873,250 $273,100,000 21 人鬼情未了 / Ghost 1990 $517,600,000 $217,631,306 $300,000,000 22 終結者2 /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516,800,000 $204,843,345 $312,000,000 23 阿拉丁 / Aladdin 1992 $502,400,000 $217,350,219 $285,000,000 24 龍卷風暴 / Twister 1996 $495,900,000 $241,721,524 $254,000,000 25 聖戰奇兵 /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 $494,800,000 $197,171,806 $297,600,000 26 玩具總動員2 / Toy Story 2 1999 $485,800,000 $245,852,179 $240,000,000 27 怪物史萊克 / Shrek 2001 $482,700,000 $267,665,011 $215,000,000 28 拯救大兵瑞恩 /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481,600,000 $216,335,085 $265,300,000 29 絕地大反攻 / 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476,000,000 $309,306,177 $166,800,000 30 大白鯊 / Jaws 1975 $470,700,000 $261,225,440 $210,700,000 31 職業特工隊 / Mission: Impossible 1996 $467,000,000 $180,981,886 $286,000,000 32 風月俏佳人 / Pretty Woman 1990 $463,400,000 $178,406,268 $285,000,000 33 黑客帝國 / The Matrix 1999 $458,000,000 $171,479,930 $286,500,000 34 角鬥士 / Gladiator 2000 $457,600,000 $187,683,805 $269,900,000 35 泰山 / Tarzan 1999 $456,100,000 $171,091,819 $285,000,000 36 珍珠港 / Pearl Harbor 2001 $450,500,000 $198,542,554 $252,000,000 37 瞞天過海 / Ocean's Eleven 2001 $446,800,000 $183,417,150 $263,400,000 38 驅魔人 / The Exorcist 1973 $441,100,000 $232,671,011 $208,400,000 39 肥媽先生 / Mrs. Doubtfire 1993 $440,200,000 $219,195,243 $221,000,000 40 盜墓迷城2 / The Mummy Returns 2001 $430,000,000 $202,019,785 $228,000,000 41 荒島求生 / Cast Away 2000 $427,200,000 $233,632,142 $193,600,000 42 黑超特警組2 / Men In Black II 2002 $425,800,000 $190,418,803 $235,400,000 43 與狼共舞 /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424,200,000 $184,208,848 $240,000,000 44 神鬼傳奇 / The Mummy 1999 $413,800,000 $155,385,488 $258,400,000 45 蝙蝠俠 / Batman 1989 $413,200,000 $251,188,924 $162,000,000 46 雨人 / Rain Man 1988 $412,800,000 $172,825,435 $240,000,000 47 護花傾情 / The Bodyguard 1992 $410,900,000 $121,945,720 $289,000,000 48 亂世佳人 /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400,200,000 $198,655,278 $201,500,000 49 俠盜王子羅賓漢 / 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1 $390,500,000 $165,493,908 $225,000,000 50 天兆 / Signs 2002 $387,800,000 $224,635,135 $162,000,000
採納哦
『拾』 阿凡達最新票房統計
路透洛杉磯1月31日電---《阿凡達》全球票房在周末突破20億美元,幾天該影片前曾超越《泰坦尼克號》創下的票房紀錄。
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周日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鴻篇巨制《阿凡達》上映7周以來,總票房達20.39億美元。
影片上周一刷新了《泰坦尼克號》在1998年創下的18.43億美元紀錄。
20世紀福克斯拒絕對該影片的最終票房做出預測,因為預計周二上午的奧斯卡提名可能會引發新一輪觀影狂潮。
但該公司的確表示,預計《阿凡達》將在周三前打破《泰坦尼克號》在北美創下的6.01億美元票房記錄。
該影片的海外總票房達到14.5億美元,在法國、中國、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很多國家的票房排名均為第一。
AVATAR
Domestic Total as of Feb. 15, 2010: $666,388,502
TOTAL LIFETIME GROSSES
Domestic: $666,388,502 28.4%
+ Foreign: $1,684,000,000 71.6%
--------------------------------------------------------------------------------
= Worldwide: $2,350,388,502
這是到2月15號的,那時都有23.5億美元了,估計今天25億差不多了
看來至少五年內穩坐全球票房冠軍寶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