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裡的烏龜最近開始不吃東西,還發現尾巴腫的很厲害,求解答
這巴西龜不小了看著8 9歲了最少
先和你說不吃東西的原因吧大概就這幾種
一、氣溫低
一般情況下,氣溫在25度以下時,烏龜的食慾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沒有食慾。所以,正常情況下,烏龜冬眠蘇醒後要根據溫度的高低來分析烏龜應否吃東西。如果氣溫較長時間
(3天以上)在25度以下,烏龜不吃東西一般都屬於正常;如果氣溫較長時間(3天以上)高於25度烏龜仍然不吃東西,就不正常了。對於屬於氣溫低
導致的烏龜不吃東西,處理方法是:順其自然,待氣溫回升,烏龜自然
就會吃東西了。
二、喂不當
就是投餵食物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烏龜不吃東西。
比如,給烏龜投喂它不想吃的食物,或者擺放食物的位置讓烏龜不方便進食,
等等。對於這類屬於投餵食物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烏龜不吃東西,只要按
照正確的投餵食物方法(詳見本網站《喂養龜鱉應「三定」》)給烏龜
投餵食物,它就吃東西了。
三、地不熟
就是環境不熟悉導致烏龜不吃東西。
主要表現在,有些烏龜買回來後,新的環境會令烏龜產生陌生、不安甚至恐懼的情緒。
還有現在看你的龜到交配的時候了 該給找個母的了
自然條件下5齡以上的烏龜性腺開始成熟,7齡成熟良好。從體重看,一般雄龜150克,雌龜250克性開始成熟。交配受精:每年的4~5月,當月亮剛上樹梢時,在塘埂糊邊,便可見到烏龜在相互追農。有時一隻雌龜後面跟著1~3隻雄龜。起初,雌龜不理睬,隨著時間的推移,力大、靈活的雄龜便騰起前身撲到雌龜背上,用前肢抓住雌龜背部兩側,後肢立地進行交配。如在水中,則雌、雄龜上下翻滾,完成交配。
希望能幫到你 希望採納
B. 巴西龜尾部腫大
最好有圖片。。。。。
爛的地方摸碘酒
干養半月看看情況。
C. 我養的小烏龜尾巴有些紅腫 怎麼辦.
GG的腐皮病,多因飼養水質不潔所致。 不用擔心,不要隨便用葯,給龜的傷口塗紅黴素軟膏,半小時後再放入水中。在水中少加些食鹽消菌就好了,GG的自愈能力是很強的。如果不太嚴重可以不考慮干養,夏季干養容易讓GG脫水。 讓GG多曬曬太陽(夏季避免暴曬),保持水質清潔就好了。缸內水位保持在GG伸長脖子鼻孔能露出水面為好,水中放塊石頭讓GG曬背即可。 一天喂一次就好了,量具體掌握在能讓GG20分鍾內吃完為好,多了吃不完會影響水質清潔的 烏龜的食物比較廣泛,主要有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復合性食物三大類: 一、動物性食物。主要有魚、蝦、蚯蚓、黃粉蟲、螺、蚌等。 二、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香蕉、玉米、黃豆、小麥、青菜等。 三、復合性食物。主要是將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經過加工而成。如果調配得好,這種食物的營養較為豐富和均衡,對於龜的生長發育較為有利。
D. 我的龜尾巴有腫和潰爛,要怎麼辦
如果腐爛的嚴重 ,需要雙氧水沖洗傷口,這時候會大量起泡,所以不斷沖洗傷口直到沒有氣泡了,然後上葯膏,因為是夏天,上了葯膏過兩小時以後再進水,這是白天, 晚上呢可以上了葯膏就讓它待在紙盒裡睡覺,一定保持干凈哦
傷口是可以碰水的,但碰的水一定要干凈(曬過一天太陽的),而且出水之後一定要上葯
還有,一定要讓烏龜曬太陽,這很重要,同時要補充適量的營養.
龜病及其防治
第一節 龜的細菌性疾病
革蘭氏陰性菌是龜常見的傳染病因。當龜發生各種細菌或真菌性疾病時,應當首先考慮到龜的營養和環境狀況。足夠的營養是龜健康和抵抗力強的保證,另外,許多的傳染病要求用多種維生素支持治療。所有的病例治療時都要添加維生素A。為選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有條件的應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
抗生素治療最好採用注射方法,如普通生理鹽水和5%葡萄糖,可體腔內注射。保持清潔衛生和改善龜的環境條件,能提高病龜的成活率。環境溫度保持在龜最適宜溫度范圍內,能增強免疫功能。病龜停食,但龜的新陳代謝不停,所以必須進行填食。
不管哪種龜,其許多傳染病的症狀都相似。敗血症是常見的死亡病因,全身疾病可能由床上、局部膿腫、寄生蟲或環境應激反應引起。從龜上經常分離到需養單胞菌屬和假單胞菌。常見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嗜睡,痙攣,不協調,在腹側可見到出血點,海龜胸板發紅充血。加強衛生,搞好飼養是降低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發病龜應當隔離,進行抗生素治療。
已從健康的海龜中分離到沙門氏菌、亞利桑那菌和愛德華氏菌。處理和治療海龜時,應當考慮這些微生物有人、畜共患的特性。飼養龜的人和治療龜病的人,都要注意個人衛生,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
龜細菌感染的治療包括:改善環境,全身用抗生素,每周添加維生素A 5000 IU。把抗生素稀釋在生理鹽水中,再加上二甲基亞碸和已醯半胱氨酸給烏龜噴霧。治療細菌性肝炎時可注射抗生素。
一、海龜敗血性皮下潰瘍病(SCUD)
(病因)常由費勞地檸檬酸桿菌引起,沙雷氏菌對促進費勞地檸檬酸桿菌侵入海龜體內有協同作用。
(症狀)龜的盾殼下陷,在腐爛組織下流出膿性分泌物。常見厭食、嗜睡。龜殼和皮膚下有出血點,肝壞死也常見。
(防治)推薦全身用抗生素,搞好消毒衛生對於預防該病至關重要。
海龜的另一種殼病是有貝克菌引起,它是甲殼動物的一種常見病原,龜殼發紅下陷伴有潰瘍,敗血症不常見,推薦局部用碘酊塗布治療。
二、爛甲病
(病因)由於甲殼受磨損後,細菌侵入而導致甲殼潰爛。
(症狀)甲殼的表面潰爛成洞,嚴重者可見肌肉,病龜不食少動,縮頭。
(防治)(1)將病龜隔離,用3%雙氧水擦洗患處,並將潰爛部分剔除,再用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
(2)養在水中的龜,可採用4%食鹽水浸泡30分鍾後,用抗生素軟膏,如百多幫塗抹患處。
三、腐皮潰瘍病
重度腐皮病。病龜頭部已經不能正常伸縮
皮病潰瘍,最容易發生在腋窩、跨窩、頸部等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
(病因)該病是一種單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龜皮膚破損後感染細菌,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毒素,使受傷部位周圍組織出現壞死
(症狀)皮膚出現潰瘍和壞死的病灶。
(防治)首先清除患處的病灶,用抗生素軟膏如百多幫塗抹,每天換葯1次,然後將病龜進行隔離喂養。可放潮濕處,切忌放入水中,以免加重病情。待傷愈後再入池。
四、膿腫
(病因)由創傷、咬傷或環境條件差引起。從龜的膿腫中分離出厭氣菌有:消化鏈球菌;需氧菌有假單胞菌、氣單胞菌、沙雷氏菌、沙門氏菌、微球菌、丹毒絲菌、費勞地檸檬酸桿菌、摩氏摩根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埃希氏屬厭氣菌,而且經常是多重感染。
(症狀)所見的皮下膿腫為結節或腫脹,應與寄生蟲結節、腫瘤和血腫相鑒別診斷。
(防治)局部膿腫應當切開,隨後治療局部傷口,還要求全身應用抗生素。內臟膿腫可能由血源性感染引起,雄性生殖道膿腫比較常見。有時可導致腹膜炎,要進行外科治療,單純全身用抗生素很少成功。
五、結膜炎
輕度白眼病,以幼年巴西最為常見
得白眼病的龜明顯精神萎靡不振,嚴重者拒絕進食
重度白眼病,可能導致雙目失明
結膜炎見於其他所有目龜,病情的輕重從輕度炎症到全眼球炎症,也可能由傳染性口炎引起。用抗生素溶液(新黴素或鏈黴素)沖洗,所有的病例在治療時都要添加維生素A。
(fishgun註:即白眼病)
平時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並按時投喂營養葯物,以提高龜自身的抵抗力。對已經患病的龜,應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對於同缸飼養的龜若發現已經有的患有白眼病,其它的可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這既是預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療。稚龜用20毫克/升濃度,幼龜至成龜均用30毫克/升濃度,浸洗時間長短依水溫高低而定。必要時每天浸洗1次(40分鍾),連續浸洗3-5天。
對於病情較輕的龜(尚可睜開眼睛並能主動進食的)可將龜浸泡在低濃度食鹽水中,或養在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中,一周左右即可痊癒。或用濃度為30毫克/升的葯液每天浸泡40分鍾,連續浸泡一周左右可痊癒。
若龜的病情較重(拒絕進食並且眼睛已不能睜開),應每日用抗生素類葯物溶液(每毫升含抗生素500-1000單位)浸泡一小時以上,然後用抗菌眼葯膏塗抹患處,並放置於陰暗處飼養,以促進白色分泌物盡快脫落。
對病症嚴重(眼部糜爛)的龜,首先將眼內的白色物、白色壞死表皮清除干凈,若出血,應繼續清理。然後將龜浸泡於有維生素B和土黴素的葯液中。葯液按每500克水中放1/2片土黴素、2片維生素B的比例配製。病龜眼睛有可能失明。
六、傳染性口炎
(病因)從海龜口腔內分離出的正常細菌有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各種革蘭氏陽性、陰性球菌。
(症狀)以口腔點狀出血為特徵,隨病理變化加重,沿牙冠出現干酷樣物,病重時感染擴展到口腔的骨結構。營養不當時可能出現呼吸系統和胃腸道感染。
(防治)要清創,同時用防腐劑和全身抗生素治療以及支持療法,出現潰瘍或形成肉芽腫的重病例,要進行外科手術處理。推薦添加維生素類葯物,特別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A對本病尤為重要。
七、中耳和內耳感染
(病因)由(已從龜耳內分離出)變形桿菌屬、假單胞菌屬、摩氏摩根菌、檸檬酸桿菌、腸桿菌屬和其他細菌感染所致。
(症狀)箱養龜最常見(也見於海龜),可見鼓膜明顯腫脹,由乾酪樣物。
(防治)最好進行引流手術,全身用抗生素治療。維生素A缺乏症可繼發該病,注射維生素A或飼料重添加維生素A對本病治療有益處。
八、傳染性泄殖腔炎
(病因)原因可能是創傷,礦物質、維生素不平衡可形成泄殖腔結石,應人工摘除。已分離到愛希氏大腸桿菌、假單胞菌和葡萄球菌。泄殖腔周圍膿腫常與頭部皮下體腔組織通道感染的移行有關,尿路下端或生殖道感染常呈因果關系。
(症狀)泄殖腔周圍以水腫和血樣分泌物為特徵。
(防治)腐蝕性治療包括外科清創、局部治療以及合理選用全身性抗生素。
九、紅脖子病
(病因)該病是一級傳染性疾病,多發生再霉雨季節,由細菌侵襲使龜得病。
(症狀)病龜的咽喉部和頸部腫脹,肌肉水腫,反應遲鈍,行動遲緩,食慾減退。
(防治)(1)該病極易傳染,死亡率高,一旦發現龜患此病,應立即隔離治療,並對飼養池及環境進行消毒;(2)對病龜可採用氯黴素、土黴素等抗生素治療;(3)用氯黴素針劑肌肉注射,每500克重的龜用100000IU。
第二節 外寄生蟲病
新進的野生龜身上的寄生蜱,多發現在腋窩、跨窩等部位
除野生和新引進的龜外,龜外寄生蟲並不多見,其中主要是蟎蟲。
治療:籠舍附近放敵敵畏布條4天。布條不能與龜直接接觸。籠舍的處理可以噴灑0.1%或0.2%的敵百蟲。大型龜可以用敵百蟲噴灑體表。
偶爾發現恙蟎幼蟲,但不認為有致病性。應蜱常寄生於龜,重度寄生引起貧血。軟蜱引起麻痹,叮咬部位肌肉變性。蜱能人工摘除。
為搞好預防,所有新引進的龜放入大群之前,咬徹底進行眼觀檢查和檢疫。
第三節 內寄生蟲病
在人工飼養下,龜很容易因寄生蟲侵襲出現病理變化。人工飼養下的應激反應,再加上密閉的環境易誘發寄生蟲寄生。所以必須採取各種措施,消除寄生蟲以及中間宿主的環境。
龜可能是多種寄生蟲的終末宿主、中間宿主。雖然許多寄生蟲無明顯致病性,但可引起體重下降和死亡。
絛蟲可以感染龜。絛蟲有復雜生活史和中間宿主嚴格的地理范圍。絛蟲寄生時,泄殖腔周圍有結片或從糞便中能分離到絛蟲卵。治療用吡喹酮75毫克,鹽酸釘柰脒25~150毫克,口服,2周1次,或滅絛靈150~300毫克,每月1次。皮下組織寄生的迭宮屬裂頭蚴,表現柔軟腫脹,這些幼蟲階段的蟲體可以用外科手術摘除。
龜都有線蟲寄生,有幾個屬較重要,類圓線蟲常寄生在龜消化道中,而幼蟲卻在呼吸道和鼻孔滲出物中。全身體壁多處出現肉芽腫,肉芽腫內包有幼蟲。由此推測,幼蟲可以穿透皮膚。衛生差、環境被高度污染時,常出現重度寄生蟲感染。病情重時能引起龜死亡。
龜常感染蛔蟲,龜的蛔蟲卵與哺乳動物的蟲卵相似。
龜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線蟲寄生。糞便檢查時能發現毛細線蟲卵、毛首線蟲蟲卵、?蟲蟲卵。飼喂已經感染寄生蟲的小昆蟲時,在糞便中可見非致病性幼蟲,以及所吃小昆蟲的寄生蟲蟲卵(例如:隱管線蟲)。人工飼養的龜有寄生蟲寄生表現時,應表現驅蟲治療。
懷疑或已肯定某些線蟲的幼蟲能穿過皮膚,越過口腔再次感染。通過這個途徑龜再感染寄生蟲的情況,時有發生。不應該到龜有重度寄生蟲感染時,才給予重視。應迅速清除排泄物,搞好清潔衛生,有助於減少人工飼養下龜感染寄生蟲的幾率。
口服下列葯物可以治療這些寄生蟲:
甲苯咪唑,劑量每千克體重20~25毫克;噻苯達唑,劑量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硫苯咪唑,劑量每千克體重50~100毫克;2周後用上述劑量重復治療。
具報道左旋咪唑每千克體重10~50毫克體腔內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或每千克體重200毫克口服,對於桿線(蟲)屬有效。依維菌素對龜的毒性與寄生蟲一樣明顯,即使劑量降低到每千克體重0.025毫克,因此未推薦用於海龜。
旋尾線蟲(spirurid worm)中的一種龍線蟲,可引起龜皮膚肉眼可見的病理變化。許多種旋尾線蟲寄生於腸系膜、腹腔和血管。治療包括把環境溫度升到35~37攝氏度,並保持24~48小時,但是某些只適應低溫的龜不能忍耐這種方式治療。
龜的棘頭蟲和舌形蟲寄生時,致病性不一。舌形蟲病有時與肺炎症狀有關。根據報道,這些寄生蟲目前還無特效治療方法。
E. 為什麼我家的巴西龜最近的尾巴開始越來越腫
是尾巴的根部嗎?如果是根部好像是發情期,我也不太清楚你最好去醫院問問,畢竟他們懂得多
F. 烏龜得了「爛尾症」
一、烏龜爛尾病的症狀
病龜可見尾部潰爛,有的腫脹,嚴重的整個尾部爛掉,有感染真菌的在水中可見尾部有較粗的白毛球。大多數病龜得病後行動遲緩,精神不振,食慾減退。剖解體內除有個別肝略有腫變外,大多無異常反應。病龜癒合可呈兩種情況,一是治療及時,治好後雖留下遺疤會影響以後的銷售外觀,但不影響個體生長和增重。三是治療不及時病情控制較晚,不但留下較大的遺疤,且形體消瘦,食慾欠佳,雖不死,但嚴重影響生長和增重。
二、龜爛尾病的發病原因
發生爛尾的龜類主要有巴西龜、大鱷龜、鷹嘴龜等性情比較兇殘的龜類。特別是在工廠化集約式養殖的環境中發病率最高。發病原因大多因養殖密度過高或規格懸殊的龜混養,龜互相咬傷,也有在裝運過程中操作不慎使龜的尾部咬傷、擦傷後感染細菌或真菌所至。
1、預防
根據龜爛尾病的發病特點,預防可從下列措施著手。
⑴合理放養密度
在工廠化集約養殖時巴西龜的周期養殖密度(即從5克養到500克)以不超過每平方米30史為好。如是採用多次分養的逐級養成法,50克以內最好每平方米不超過120隻,50-250克每平方米不超過50隻,250-500克每平方米不超過30隻。如是室外水泥池養,以每平方米不超過5隻為好。大鱷龜一般如養到1000克以上市的話,以每平方米不超過3隻為好。此外,不管何種龜,盡量不把個體規格相差懸殊的龜放在同一個池中高密度精養。
⑵做好龜體消毒
無論是放養還是分養,放養前龜體應嚴格消毒。消毒可用3%的鹽水浸泡5分鍾,也可用2%的鹽水加1%的Vc水合劑浸泡10 分鍾,效果較好。
⑶搞好生態環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龜類健康養殖的關鍵之一,也是預防龜爛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良好的環境包括室外養殖環境中的空間無敵害生物,如兇猛的鳥類和蛇鼠等。室內空間環境無過濃的異味和驚擾。而水生環境應保持溶氧充足,水質肥度適中,pH在7以上。最好能在池中布置些棲息台。
⑷池水定期消毒
池水定期消毒能用效控制龜類爛尾病的發生和發展。消毒可用碘制劑和二氧化氯制劑按產品說明使用。一般最好15-20天消毒一次。
2、治療
發現有病後,除了馬上改進控制措施外,應立即用葯物治療,以免疾病發展。具體方法是:①捕出病龜隔離單養,並用萬分之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分鍾。②發病池用土黴素每立方米水體10克潑灑治療。嚴重的先每立方米水體潑灑7克高錳酸鉀,一天後再用土黴素每立方米10克潑灑治療。
G. 烏龜腳腫了,有什麼原因所造成的有什麼解決法
龜病防治
健康的龜:1.兩眼有神。既不凸出也不凹陷。用手輕觸,眼睛立即閉上然後又會睜開。
對光線、移動物體等有反應。
2.鼻孔、口腔內無異物、黏液等。舌頭粉紅色,濕潤。
3.頸部伸縮自如,不水腫,不脹氣。
4.四肢有力,伸縮自如,能支撐身體爬行。
5.背甲腹甲較硬,盾片完整,無破損
6.能自行捕食,進食。
7.糞便呈園柱形,並有透明薄膜包裹
一旦龜不具備以上條件,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病情。有條件的應送到寵物醫院檢查,治療。沒有條件的也可自行治療,處理。但葯注意病情判斷正確,治療處理得當。病龜應隔離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其他未患病的龜應採取預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類葯物。平時保持龜舍清潔,不要投喂變質食物。
在季節更替時,應在食物中拌入適當的營養葯物、抗生素葯物,作好預防。
一旦患病應立即進行治療、處理,否則病症加重將導致龜的死亡。
喂葯方法:
對於能自行進食的龜,可以把葯片砸碎或把葯片磨成粉末,拌在食物中餵食。不能自行進食的龜要人工填喂,方法如下:
1.喂葯人坐姿,把病龜腹甲向左,用兩大腿內側輕輕夾住。
2.用左手大拇指、中指卡住龜的頸部,使其頭部露出甲殼。注意用力適度。鬆了龜會縮頭,緊了會傷害到龜。尤其不要用力掐龜的鼓膜位置,否則龜會失去控制平衡的能力。
3.用作後食指輕輕扒開龜的嘴,不要用指甲摳,要輕輕的順著勁來。
4.用右手把葯片塞進龜嘴。也可以用捏造夾住葯片放入口中,但要小心鑷子不要傷害到龜的頭部和口腔。
5.葯片進入龜嘴的瞬間,龜有可能用舌頭把葯片頂出來,所以要注意。不要把葯片放進去後就放鬆警惕,要多注意觀察一會,確認龜將葯片吞下。
白眼病
病因:由於飼養密度過大,沒有及時進行換水,導致水質變壞,鹼性過重而引起。發病季節多在春季和秋季,越冬後的春季為流行盛期。該病多見於巴西彩龜、烏龜、眼斑水龜、錦龜等,且以幼龜發病率較高。
症狀:病龜眼部發炎充血,逐漸變成灰白色且逐漸腫大。眼角膜和鼻黏膜因眼部炎症而糜爛,嚴重時會雙目失明,呼吸受阻。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蓋,眼睛不能睜開。病龜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動遲緩,嚴重者停食,最後因體弱並發其它疾病而衰竭死亡。有些病龜在發病初期僅有一眼患病,如不採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現症狀。
防治: 平時應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潔,並按時投喂營養葯物,以提高龜自身的抵抗力。對已經患病的龜,應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對於同缸飼養的龜若發現已經有的患有白眼病,其它的可用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浸泡。這既是預防措施,又可用作早期治療。稚龜用20毫克/升濃度,幼龜至成龜均用30毫克/升濃度,浸洗時間長短依水溫高低而定。必要時每天浸洗1次(40分鍾),連續浸洗3-5天。
對於病情較輕的龜(尚可睜開眼睛並能主動進食的)可將龜浸泡在低濃度食鹽水中,或養在15毫克/升的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液中,一周左右即可痊癒。或用濃度為30毫克/升的葯液每天浸泡40分鍾,連續浸泡一周左右可痊癒。
若龜的病情較重(拒絕進食並且眼睛已不能睜開),應每日用抗生素類葯物溶液(每毫升含抗生素500-1000單位)浸泡一小時以上,然後用抗菌眼葯膏塗抹患處,並放置於陰暗處飼養,以促進白色分泌物盡快脫落。
對病症嚴重(眼部糜爛)的龜,首先將眼內的白色物、白色壞死表皮清除干凈,若出血,應繼續清理。然後將龜浸泡於有維生素B和土黴素的葯液中。葯液按每500克水中放1/2片土黴素、2片維生素B的比例配製。病龜眼睛有可能失明。
若治療綠毛龜,應用1%的呋喃唑酮溶液塗抹眼部,不能採用全身浸泡的方法。
或者用麥迪素溶於飼養水中,每口玻璃金魚缸1片,綠毛龜患病宜用此法。也可用鏈黴素溶於水中,使每1毫克水中含10萬-20萬國際單位,適用於治療綠毛龜和其他小型水體的龜、鱉患病。
輕度白眼病,以幼年巴西最為常見
重度白眼病,可能導致雙目失明
腐皮病
病因:由單孢桿菌引起。因飼養密度較大,龜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後,引起受傷部位皮膚組織壞死。水質污染也易引起龜患此病。
症狀:肉眼可見病龜的患部潰爛,表皮發白。
防治:首先清除患處的病灶,用金黴素眼葯膏塗抹,每天一次。若龜自己吃食,可在餌料中添加土黴素粉;若龜已停食,可按每千克龜1克的用量用土黴素填喂,然後將病龜隔離飼養。切忌放水飼養,以免加重病情。龜恢復後再入池飼養。
輕度腐皮病,最容易發生在腋窩、跨窩、頸部等皮膚褶皺較多的部位
重度腐皮病。病龜頭部已經不能正常伸縮
水霉病
病因: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症狀: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中華花龜、巴西彩龜、納氏彩龜、錦龜易患此病。
防治: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達到預防效果。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遭受水霉病感染的鱉
腐甲病
病因:由於甲殼受損或受擠壓,使病菌侵入龜甲內,導致甲殼潰爛。
症狀:龜的背甲或腹甲最初出現白色斑點,慢慢形成紅色斑點,用力擠壓有血水滲出,並有腐臭氣味。嚴重的甲殼表面會潰爛成洞,腋窩和胯窩鼓脹。病龜停食少動,有縮頭現象。四眼斑水龜、側頸龜、蛇頸龜極易患此病。
防治:將患處盾片挑破,擠凈血水,去除病灶,用食鹽或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患處,每天一次,一周左右可痊癒,但龜甲上會有永久性疤痕。
輕度腐甲
腐甲
重度腐甲的巴西龜,甲殼已經潰爛
重度腐甲的中華花龜,甲殼接縫處潰爛
爛甲病
病因:由於甲殼受磨損後,細菌侵入而導致甲殼潰爛。也有可能是收到機械性損傷,如野外捕捉時或運輸途中受到硬物碰傷,或者從高處跌落導致甲殼受損。
症狀:甲殼的表面潰爛,嚴重者形成孔洞甚至可見到肌肉。病龜停止吃食或少食。
防治:將病龜的病灶剔除,用雙氧水擦洗患處,再用高錳酸鉀結晶粉直接塗抹患處。對於新鮮的創傷應敷雲南白葯止血,小心包紮,精心調養。
爛甲:已形成穿孔,能看到內部的骨骼。
由於硬性損傷造成的爛甲:表面盾片脫落損傷,極易引起病菌入侵造成腐甲。即使病情得到控制也難以恢復其原來面貌。
由於盾片受損細菌感染而導致的爛甲
由於盾片受損細菌感染而導致的爛甲
鹹水龜由於長期在堅硬地面上活動造成的腹甲磨損導致的爛甲
爛甲病情已經得到控制,但是開裂處無法恢復原來的模樣
H. 我的小烏龜尾巴那邊怎麼腫了
脫肛了,試試用棉簽能不能推回去,不行就不要強行推,趕緊帶去醫院,不然龜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