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西利亞和里約熱內盧降水差異及成因
(1)差異:巴西利亞全年平均氣溫整體低於里約熱內盧,降水干濕季更加分明(4分)原因:巴西利亞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干濕季明顯;里約熱內盧常年受自海洋東南信風及暖流的影響並處於迎風坡,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4分) (2)影響:促進里約熱內盧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場館建設機會改造貧民窟;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加強國際文化的交流;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任答4點給8分) (3)(巴西)石油較缺乏;甘蔗、玉米等產量大,發展燃料乙醇的原料豐富;並且燃料乙醇環保;價格也低於汽油。(任答3點給6分) 分 析: (1)巴西利亞和里約熱內盧都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但巴西利亞位於15°S附近,屬於赤道低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干濕季變化明顯;里約熱內盧位於25°S附近,常年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及巴西暖流影響,並處於巴西高原的迎風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 (2)讀題可知,要求從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兩方面分析,社會:促進里約熱內盧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場館建設機會改造貧民窟;加強國際文化的交流;經濟方面: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3)巴西礦產資源中石油較缺乏,需新燃料替代石油;巴西甘蔗、玉米產量較大,發展燃料乙醇的原料豐富;並且燃料乙醇環保;價格也低於汽油。 考點: 區域世界地理。
⑵ 巴西的氣候特點
巴西氣候特點:(1)以熱帶氣候為主;(2)終年高溫,年降水量較多。
⑶ 巴西氣候特點
巴西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北部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
中部全年氣溫高,年平均氣溫約25°C,全年高溫,且分明顯乾季和濕季。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赤道氣團盛行,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乾旱少雨。
南部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3)巴西為什麼降水擴展閱讀
地理: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自然資源:
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佔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探明儲量153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於委內瑞拉)。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
⑷ 巴西多地出現幾十年未遇雨雪天氣,天氣為何如此反常
由於極地冷空氣和冷氣流的共同作用(從當地時間21日開始),巴西中部和南部的溫度已降至8月的最低水平,這是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天氣現象還包括大量降雨和霜凍發生了。巴西東南部的沿海地區已經連續下了好幾的暴風雨。22日清晨,里約市的平均降水量在24小時內超過125毫米,而最大的降水區域接近150毫米。在里約的南海岸,一個長3米的巨大海浪被沖上了南岸,巴西海軍從東南海岸開始了全面封鎖,禁止船隻進入大海。巴西多地出現幾十年未遇雨雪天氣,天氣為何如此反常?
南極冷空氣向北運動和冷海流同時通過綜合作用導致巴西中部和南部大量降溫和降水,根據氣象部門的預測,本周末聖保羅州的溫度將保持在8-13攝氏度,在本周末的時候還出現了低溫天氣。
如果我們不減緩溫度上升的速度,那麼我們的子孫將面臨這樣一種情況,即美國大部分的乾旱和熱浪地區將成為通常的夏季天氣。如果世界上的二氧化碳增加,大氣變暖,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狀況,就比如現在巴西出現的天氣反常現象。
⑸ 求教地理:為什麼巴西高原東北一角,年平均降水量僅500毫米左右
巴西高原海拔相對較高,氣溫偏低,導致對流不像熱帶雨林地區那樣旺盛,因此降水也就不那麼多了,所以雖然地處赤道和10°S之間,但是形成的不是熱帶雨林氣候而是薩瓦納氣候,也就是說,巴西高原的海拔高成為其東北部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氣溫偏低降水偏少的根本原因。
薩瓦納氣候也稱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依降水多少分為干濕兩季
⑹ 為什麼巴西高原東北一角,年平均降水量僅500毫米左右
那裡的氣候是熱帶草原氣候加上是高原
分為干濕兩季
在信風控制下形成乾季既降雨量少
⑺ 巴西北部平原降水及其豐富主要是受什麼影響印度大部分地區多餘,主要受什麼影響
巴西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年降水量很豐富,主要原因是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氣流上升,降水豐富。亞馬孫平原終年降水豐富,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印度大部分地區降水豐富,主要是受西南季風的。北半球夏季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登陸,帶來大量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印度降水季節變化明顯。
⑻ 巴西利亞為什麼比熱內盧降水多
年降水量其實差不多。只是巴西利亞干濕季明顯。巴西利亞和里約熱內盧都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但巴西利亞位於15°S附近,屬於赤道低氣壓帶和東南信風帶交替控制區,干濕季變化明顯;里約熱內盧位於25°S附近,常年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及巴西暖流影響,並處於巴西高原的迎風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季節分配較均勻。
⑼ 巴西的主要氣候是什麼和氣候特點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
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⑽ 為什麼巴西旱澇災害少
首先,巴西大部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降水充沛,所以基本是不會有乾旱的。
其次,巴西國土主要部分又是高原(巴西高原),雖降雨豐富,但高原地形利於排水。而亞馬孫河橫貫巴西,流域面積廣,可以帶走大部分徑流。還有就是熱帶雨林的廣茂植被,完全可以達到遏制水災的目的。
所以,巴西旱澇災害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