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人在美國都做什麼

巴西人在美國都做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0 14:56:44

『壹』 美國、巴西、中國和加拿大,最擅長的運動項目分別是哪些

在世界各個國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其最擅長的體育項目,當然那些實力最強的項目也會成為一個國家的標志,例如美國的籃球水平堪稱世界第一,NBA聯盟中誕生出來的籃球巨星,通常也會是世界籃球歷史上的頂級球星;而巴西生產足球明星,在巴西人人愛足球,街頭最多的體育運動員就是足球,所以世界足壇歷史上的很多足球巨星都是巴西人。那麼中國和加拿大有什麼可以領先於世界的體育運動?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4、加拿大的冰球

加拿大國土浩大,擁有最為寒冷的氣候,並且也鍛煉出了這個國家最為堅強的性格,加拿大民風強悍,這點毋庸置疑,在冰球方面更是堪稱一絕。由於氣候適合,加拿大人體型彪悍,他們對於對抗類游戲非常嚮往,而冰球就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並且在世界上的成績可圈可點。

『貳』 二戰時期,巴西在干什末

巴西是盟軍的一員,早在二戰初期就被美國爭取,加入了盟軍並獲取大量的軍事援助.巴西陸軍在義大利有出色戰績,巴西遠征軍第一師在1945年7月6日回國前,在遠離故土的戰場,巴西遠征軍奮戰了239天,陸軍部隊一共俘獲了敵方將軍2名、軍官892名和士兵19679名,其代價是陣亡13名軍官444名士兵,2064名戰傷,658名事故受傷,被俘1名軍官34名士兵,失蹤16人。空軍部隊共有48名飛行員執行了445次戰斗任務,出擊2546架次共計5465飛行小時,投彈約1010噸,擊毀了1304輛汽車、12列火車、8台裝甲車輛、25座鐵路公里橋梁和31個燃料庫和彈葯庫。大隊的損失是,飛機被擊落22架,飛行員當中5名在防空炮火下陣亡,3名在事故中喪生,3名被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西除了派遣遠征軍直接赴歐作戰,還在空運中轉以及大西洋船隊的護航中也作出了貢獻。雖然沒有遠征軍那麼引人注目,但是這些貢獻對於保護大西洋航線的暢通、巴拿馬運河的防衛、加勒比、南大西洋的反潛作戰以及補給運輸交通線路的鞏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遠赴重洋的那支遠征軍部隊,雖然由於缺乏作戰經驗,在最早的戰斗中發揮不佳,但是在緊張的戰斗中他們也學會了本領,逐漸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可以說,對於在義大利的戰斗,任何遠征軍將士都為此感到光榮。盡管從組織上看來,遠征軍是隸屬於美軍門下,從補給到作戰幾乎都聽任於美國,在一定程度上帶有雇傭兵的色彩,但是他們的英勇行為以及從作戰的歷史來看,直到現在,巴西人還是以此為榮,並對遠征義大利的行動進行著高度的評價。
雖然到了最後,幾乎所有的南美國家都象徵性地對軸心國宣戰,但是只有巴西,才是對戰爭作出了有意義的貢獻,通過與美國的深入合作,在巴西國內,瓦加斯總統所期待的經濟軍事各方面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參戰以前所興建的鋼鐵廠就是巴西的工業化所邁出的第一步,這以後,由於美國在巴西軍事基地的建設,從客觀上,巴西的鐵道、機場、道路等交通設施比起戰前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同樣,由於遠征軍獲得的現代化武器以及在實戰中取得的現在作戰的經驗,巴西的國防力量比起南美各國也有了巨大的差異。無形中,巴西在南美各國中的威望也上升到了不可動搖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遠征軍的士兵還在另一個意義上改變了巴西自身。由於巴西在戰前和別的南美國家一樣,還是一個獨裁氣息嚴重,等級差別森嚴的國家,這一次大規模的遠征歐陸,所招募的士兵大多來自社會的底層,然而到了義大利,隸屬在美軍這么一支民主氣息相對濃厚的軍隊下,平等的思想在他們身上紮下了根,也為他們培養了一種自信和自尊以及對個性的認識。他們回到了國家以後,很快便成為了推動巴西民主化的先鋒力量。戰後的巴西在一定程度上和別的以軍人當政的南美軍事獨裁國家有著不同,在國內動亂政變不絕的那些國家中,唯有巴西保持著一種相對而言安定和發展的狀態,這一切,和那239天的遠征都應該有著一定的聯系。而新一代巴西總統中甚至也有原來遠征軍的成員。由此可見,那一支規模不大的遠征軍,對於戰後所巴西起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的。

『叄』 美國人,英國人,巴西人,泰國人,日本人,埃及人等分別有哪些習俗,哪些禁忌(

我沒有去復制粘貼,而是憑我在接觸那些外國人當中的感覺回答你的。

美國人呢,其實很難說,因為其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五湖四海的人哪裡都有,但是要是仔細分析美國人獨立性特別強,基本屬於行動派的,這是因為其激烈的競爭環境導致的這樣的性格,禁忌的話其實也分你所遇到的那個美國人具體是什麼族裔,比方說華裔有華裔的禁忌,拉美裔有拉美的禁忌,總的來說美國人還是比較樂觀和好客的,需要注意的是和美國人打交道見面你需要事先和人家約定,不能做不速之客,還有就是除非重大節日,否則的話禮物不需要送的話,即便送的話西方基本也遵循「禮輕情意重」這樣的感覺,但是收禮的時候需要當面打開並表示開心……(其實現在國內年輕人也都是這樣子,美國真的沒什麼好說的)還有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比較務實,像很多美國人修個機器什麼的都不在話下,他們喜歡和務實實在的朋友交往(貌似人人都這樣……)。

英國的禁忌就比較多了,比方說英國人不吃狗肉,然後談話要保持一定距離,飲酒很少勸酒,比較討厭13這個數字,還有星期五,也把百合花看做不祥之物認為是亡者的象徵……
還有比方說孔雀河山羊在英國的傳統里都不是太好的動物,山羊代表著壞男人,而孔雀則比較類似於「禍鳥」……大概因為孔雀是自我炫耀的那種動物吧。再一個也比較討厭黑貓(貌似中國也很討厭,認為不祥)
一些習俗比方說第一次去英國人家做客應該先和女主人打招呼然後再和男主人,和女士握手的時候應該先登對方伸出來…其實現在全球化了,一些比較發達的民族的習俗都大同小異或者西化了。

巴西人的禁忌就是他們忌用拇指和食指聯成圓圈,並將其餘三指向上升開,形成"OK"的手式。認為這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表示 ……
還有很多很多,我仔細看了,其實大同小異,你要想看的話我給你在這里發個鏈接:http://..com/question/132659378.html?si=7
裡面大概說了巴西人付款喜歡拖,認為紫色是代表死亡,(所以說送女士花的時候不能送紫色的)等等

泰國人的禁忌就很多,因為這個國家的國民比較宗教化,我是復制過來的你仔細看看吧。

泰國社交禮儀上的禁忌

當泰國人互相打招呼時, 不會採用典型的握手方式, 而以雙手合十, 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 年幼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 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部"在字義上或象徵上是身體上的最高部分。因此, 他們是不容許撫拍任何人的頭部, 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同樣, 觀察泰國人的社交聚會, 年青人會在年長人士前刻意地把頭部垂下, 下至不高於年長人士的身高, 以免留下"看不起"他們的印象。誠然, 這不是經常可以做到的, 不過, 他們的努力是受到重視的。

公開宣示男女之間的愛意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青夫婦, 手牽手的情景, 但是, 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 發脾氣是下下之策, 特別是公然地發脾氣, 至於想要的也將無法得逞。泰國人認為這樣子代表了卑劣的儀態。然而, 保持冷靜和平抑情緒則是上上之策, 至於想要的也將得心應手。

若泰國人以你的名字代替姓氏稱呼你時, 如:卜克先生或瑪莉女士, 千萬不要感到驚訝。因為, 他們是這樣互相稱呼的, 一般尊稱"Kun"(先生、太太、女士)在名字前。在旅途上, 如果能做到入鄉隨俗, 您將可廣結朋情。而且, 朋情越廣, 重臨的慾望就越大。

衣著打扮:

泰國寺院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請在進入佛教寺廟時衣著得體端莊, 身著任何的短裙、短褲或袒胸露背裝都將不得入內。在進入到佛堂、回教寺或私人住宅時, 遊客需要脫鞋, 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

泰國女性:

通常泰國女性都是比較保守的, 請不要在未經她們同意的情況下, 觸摸她們(身體)。

左手不凈:

泰國人認為人的右手清潔而左手不潔, 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 重要東西用左手拿會招來嫌棄。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注意, 但在正式場合絕對不可以。在比較正式的場合, 還要雙手奉上, 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泰國人吃飯用右手, 給別人遞東西時也用右手, 以示尊敬。如不得已要用左手時, 先應說聲「左手, 請原諒」。

腳掌不凈:

與左手一樣, 腳掌也被認為是不凈的。在入坐時, 應避免將腳放在桌子上。用腳尖撞人或指人都會被嚴厲地呵斥, 也絕對不能把腳掌沖向佛。泰國人認為腳部是卑賤的, 只能用來走路, 不能幹其他事情, 例如用腳踢門和用腳指東西等。坐著時, 不要翹起腳和把腳底對著別人。婦女落座, 要求更為嚴格, 雙腿必須並攏, 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文明, 缺乏教養。

公眾場合的注意事項:

在泰國的公眾場合, 不要做出有損風貌的舉動, 如擁抱、親吻或握手, 這被認為是不符合當地風俗的。另外, 僅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曬日光浴, 在其他地方, 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 盡管未構成犯法, 但是違背泰國人的佛教理念。泰國男女間講究授受不親, 即使在公開場合跳舞時, 身體也不可接觸。

其他禁忌:

泰國人不用紅筆簽名, 因為泰國人死後, 要在棺材口寫上其姓氏, 寫時用的是紅筆。泰國人喜愛紅、黃色, 禁忌褐色。人們習慣用顏色表示不同日期:星期日為紅色, 星期一為黃色, 星期二為粉紅色, 星期三為綠色, 星期四為橙色, 星期五為淡藍色, 星期六為紫紅色。人們常按不同的日期, 穿不同色彩的服裝。過去白色用於喪事, 現在改為黑色。

泰國有關佛教的禁忌

泰國民族熱情和禮貌的性格早已聞名於世, 但泰國各民族都有一些禁忌, 如果違犯了他們的禁忌, 會引起主人或他人的不滿, 甚至會引起當地群眾的強烈反對。入鄉隨俗, 來到泰國有必要知道的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佛教在泰國的地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任何冒瀆的行為均可能會遭受到拘禁, 即使對於外國遊客也是同樣的。

應注意的事項:

游覽佛寺前, 先檢查一下衣著, 袒胸露背者及穿短褲、背心者是禁止入內的, 甚至襯衣沒塞進褲子、袖管翻卷在胳膊上的人也不準進佛寺的門。遊客在進入佛殿前還要脫鞋,否則, 會被視為沾污佛堂。遊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做出輕率的舉動, 就被視為罪惡滔天。拍攝佛像尤其要小心, 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

不要觸摸佛像,不要爬上寺院內外的任何一尊佛像。對所有佛像, 不管大小都要尊敬。不要把佛像放在褲袋內, 泰國人認為身體的下部接觸佛像是對佛像的褻瀆。不能手指僧侶, 不能接觸(身體)僧侶。尤其女性不許與僧侶握手, 在汽車上不許與僧侶鄰坐, 即使是僧侶主動前來打招呼(外國女性常遇到)也應禮貌地拉開距離。

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 宜托男士轉交, 如果要親手贈送, 那麼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 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 過程中僧侶是不容許碰觸女性的。

遇女尼時, 男子亦要小心不要觸及她們身體。

遇見托缽化緣的和尚, 千萬不能送現金, 因為這是破壞僧侶戒律的行為。

晴天路遇和尚時, 如果從和尚面前經過, 必須繞開和尚的身影。按佛教說法, 和尚的身影即和尚本人, 跨越和尚的身影, 等於跨越和尚, 這是對和尚不尊重的表現。

在給僧侶拍照前, 應先徵得同意, 拍照後應有禮貌地表示謝意。

泰國法律中, 有部份是關於保護宗教的, 這些法例不單指佛教, 也包括國內其他信仰。不懂得宗教禁忌的人, 即使並非故意侮辱宗教, 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在清真寺內, 男士要戴帽, 女士應穿長褲或長裙, 頭發用領巾包紮。進入清真寺內也要脫鞋。

日本的:http://..com/question/24543558.html?si=3

埃及的:http://..com/question/14193560.html?si=6

其實事先做好一個提前量可以,但是實際上畢竟有不同的民族的差異,大家在接觸過程中就逐漸了解了,完全不需要太認真的去看這些東西,只要是真心實意的交朋友,所有的民族都是一樣的。

『肆』 美國有哪些風俗習慣

美國人請客吃飯的禮儀

美國人性格外向,熱情直爽,不拘禮節,他們的風俗禮儀存在著許多與眾不同之處。美國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國家,各種活動都按預定的時間開始,遲到是不禮貌的。同美國人約會聯系簡單,打個電話,對方會很高興地同意在盡短的時間內見面。美國人也有禮尚往來的習慣,但他們忌諱接受過重的禮物,一則是美國人不看重禮品自身的價值,二來法律禁止送禮過重,從家鄉帶去的工藝品、藝術品、名酒等是美國人喜歡的禮物,除節假日外,應邀到美國人家中作客甚至吃飯一般不必送禮。美國社會有付小費的習慣,凡是服務性項目均需付小費,旅館門衛、客房服務等需付不低於l美元的小費,飯店吃飯在結帳時收15%小費。

美國人請客吃飯,屬公務交往性質多安排在飯店、俱樂部進行,由所在公司支付費用,關系密切的親朋好友才邀請到家中赴宴。美國人的食物因地區、民族不同而種類繁多,口味各異,漢堡包、「熱狗」、餡餅、炸面圈以及肯德基炸雞等都是風靡世界的食品,但美國人待客的家宴則是經濟實惠、不擺闊氣、不拘泥形式的。通常的家宴是一張長桌子上擺著一大盤沙拉、一大盤烤雞或烤肉、各種冷盤、一盤炒飯、一盤麵包片以及甜食、水果、冷飲、酒類等。賓主圍桌而坐,主人說一聲「請」,每個人端起一個盤子,取食自己所喜歡的菜飯,吃完後隨意添加,邊吃邊談,無拘無束。

美國人將請客人吃頓飯、喝杯酒或到鄉間別墅共度周末作為一種交友方式,並不一定要求對方做出報答,如有機會請對方到自家吃飯就可以了。吃完飯後,客人應向主人特別是女主人表示特別感謝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
美國人在吃午餐和吃晚餐之前,通常要喝點雞尾酒,但在加利福尼亞州,人們大都喝葡萄酒。

同時,在吃主食之前,一般都要吃一盤色拉。炸蘑菇和炸洋蔥圈可作為開胃食品,牛排、豬排和雞(腿)為主食,龍蝦、貝殼類動物以及各種魚類,甚至包括淡水魚被統稱為海鮮。炸土豆條則是深受人們喜愛且幾乎成了必不可少的食物。

另外,應特別注意的一點,如有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打包帶回家,以免浪費。

美國人在吃飯的時候是刀叉並用,而且他們的用餐方式也是很有講究的。因此,在應邀與美國朋友一起吃飯時,應特別注意他們的用餐習慣。一般情況下,餐桌上擺放有一幅餐刀和兩幅餐叉,外邊的餐叉供你吃色拉,里邊的餐叉用於吃主食和其它點心食品,餐刀用來切肉食。如果你兩手並用,應左手握叉,右手握刀,而且一次握刀時間不能太長。

美國人的早餐有:炒或煮雞蛋、香腸、油炸土豆片、薄煎餅、果子凍、烤麵包、松餅、桔子汁以及咖啡等。

如果你是初到美國餐館用餐,那麼應該注意如下事項:

1、選擇合適的餐館(如:家庭式餐館、特色餐館以及自助式餐館等);

2、餐館營業時間(上午11:30開門營業,直到夜晚);

3、一般都應事先預訂餐位:

4、到達餐館後,不能徑直地到餐桌旁入桌,除非餐廳有「隨意就坐」的告示;

5、付款時,別忘了留給服務員一定比例的小費(一般為實際總額的10%~15%)。

隨著美國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快餐食品便應運而生。其快餐連鎖店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麥當勞快餐連鎖店。供應的快餐食品有:漢堡包、烤牛肉、牛排、火腿、三明治、肯德雞、油炸土豆片、烘餡餅、冰淇淋以及各種碳酸飲料等。
------------------------------
西方人赴宴的禮儀

無論您是出國旅遊還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請您參加正式宴會,那麼您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場所的基本禮儀。

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鍾也行,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鍾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你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男當差,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准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它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它飲料裡面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它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面。

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用餐:一般的菜譜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告別: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
--------------------
進入外國人的辦公室或住所的禮節

到外國人辦公室或住所,均應預先約定、通知,並按時抵達。如無人迎候,進門先按鈴或敲門,經主人應允後方得進入。如無人應聲,可稍等片刻後再次按鈴或敲門(但按鈴時間不要過長)。無人或未經主人允許,則不得擅自進入。

因事急或事先並無約定,但又須前往時,則應盡量避免在深夜打攪對方;如萬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時間約見對方時,則應見到約見人後立即先致歉意,說「對不起,打攪了」,並說明打攪的原因。

經主人允許或應主人邀請,可進入室內。盡管有時洽談的事情所需時間很短,也應進入室內,不要站在門口進行談話。有時,主人未邀請進入室內,則可退到門外,在室外進行談話。

進入室內,如說話所需時間較短,則可不必坐下,事畢也不要逗留;如所需時間較長,則要在主人邀請之下方可入座。在預先並沒有約定的情況下,談話的時間盡量不要過長。

應邀到外國人家裡拜訪、作客,應按主人提議或同意的時間抵達,早到或遲到都是不禮貌的。如發生遲到的情況,應致歉意。進行拜訪,一般安排在上午十時或下午四時左右。西方習慣備有小吃和飲料招待,客人不要拒絕,應品嘗一下,接受的飲料應喝掉(但實在不習慣時,也不必勉強)。

不經主人的邀請或沒有獲得主人的同意,不得要求參觀主人的庭院和住房。在主人的帶領下可參觀住宅,但即使是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觸動除書籍、花草以外的個人物品和室內的陳設。

對主人家中的人都應問候,尤其應問候夫人(丈夫)和子女。有小孩在場,應主動與孩子握手、親抱表示喜歡。家中養有貓狗的,不應表示出害怕、討厭,不要去踢它轟它。

離開時,應有禮貌地向主人告別,感謝主人的接待。

『伍』 在美國為什麼有很多 巴西人和墨西哥人

美國的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這是因為墨西哥是美國的鄰國,墨西哥人普遍生活狀況不是這么好,然後長年以來就很多人偷渡到美國,而且這個趨勢愈演愈烈。這就是為什麼川普一定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隔離牆。

『陸』 美國人,英國人,巴西人,泰國人,日本人,埃及人等分別有哪些習俗,有哪些禁忌(有多簡單就多簡單)

過聖誕節的風俗習慣
聖誕節即將來臨,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節日,歐洲,美洲,澳洲等要放假慶祝,像中國過春節一樣隆重。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但各國過聖誕節也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美國
因為美國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所以美國人慶祝聖誕的情形也最為復雜,從各國來的移民仍多依照他們祖國的風俗。不過,在聖誕時期,美國人的門外掛著花環以及其它別致的布置則是一樣的。
法國
法國的一般成年人,在聖誕前夕差不多都要到教會參加子夜彌撒。在完畢後,家人同去最年老的已婚的哥哥或姊姊的家裡,團聚吃飯。這個集會,討論家中要事,但遇有家人不和睦的,在此後也前嫌冰釋,大家要和好如初了,所以聖誕在法國是一個仁慈的日子。

『柒』 美國人,英國人,巴西人,泰國人,日本人,埃及人分別有那些習俗,那些禁忌

只是略微從網上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用=)

美國:
quote from (more on) http://..com/question/33305983.html
(一)禮儀

在美國社會必須「入境隨俗」,必須了解並遵守美國社會中慣行的禮儀規則。

在穿衣方面,雖然美國人以隨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會的場合, 仍是很正規,穿衣的規矩極多,但以適合時宜為主,例如參加婚禮、參加喪事,則應著黑色或素色的衣 服;女士在辦公室應著裙裝,避免穿牛仔長褲.

乘車方面,車內座位的大小順序,要看主人開車或司機開車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 車,應該以後座右方的座位為最大座,

後座的左位為次之,再其次為中間, 而司機旁的座位 為最卑位.如開車的是友人,則他旁邊的座位為最尊位,其次才是後座右、左及中間位.因此

在中國常見男女友搭乘計程車時, 男士總是打開車門讓女士先進入,挪到左邊位,男士再坐 到右邊位上,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禮儀的,

正確方式應是讓女士入座後,繞到左邊車門 自行上車入座.上下樓梯也有一定規矩,上樓時應讓女士、長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長 者的安全.

在飲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應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開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壓緊,切成小塊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湯時不可出聲,喝咖啡的小湯勺是用來攪拌奶品及糖的,切記不可用湯勺來喝咖啡,並避免在餐廳中喧嘩,如接到請貼赴宴,要注意下面幾點: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訴主人參加與否,有時也可用電話通知,如請貼上註明「regrets only」,則只有無法參加時才需通知,「rsvp」就應不論參加與否均寄上回帖或電話通知.

注意參加的宴會有無服裝的規定.

准時,在參加酒會的時候,則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如五時至七時)前往, 當然也不宜太 晚才到.

如果邀宴賓客,則主人應注意:

1.陪客:應邀請與主客關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應先了解客人有無忌嘴的食物,如是否為素食者,是否為不食豬肉及鱗魚類的猶 太人.

3.座位:主人應坐在背對門的位置,主客則在其對面,另外要注意階級、尊卑,並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為原則.

進餐時飲酒種類應視當日主食而定, 如吃魚則飲用白酒,吃肉則喝紅酒,紅酒應與室溫

相同,且不可強邀賓客「乾杯」,至於威士忌及白蘭地等烈性酒,則多於飯後或飯前飲用.

國際社交禮儀規定多如牛毛,以上所舉僅是其中數端,要在美國社會中行止合乎禮儀,還 需平日多留心注意並虛心學習才可.

(二)禮節

鞠躬禮,是下級對上級或同級之間的禮節。行鞠躬時要脫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將帽 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傾約十五度,兩眼注視受禮者,同時表示問候。

握手禮,是全世界通用的禮節。起源於歐洲,最初是表示手裡沒有武器或親切的意思

行握手禮時要客人先伸出手時才能握手。握手時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貴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禮時忌交叉行禮,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緊。

點頭禮,是同級或平輩人之間的禮節。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進間進行。如遇見長官 、上級或長者,不行點頭禮,而行鞠躬禮。

舉手注目禮,這是軍人禮節。行禮時舉右手,手指伸直並齊,指尖接觸帽檐右側,手掌略賂外,手臂與肩齊高,兩眼注視受禮者,待對方答禮後將手放下。

吻手禮,是歐美上層社會的禮節。和貴族婦女或夫人見面時,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則將手掌輕輕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則不行吻手禮。

接吻禮,是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朋友、夫妻之間表示親昵、愛撫的一種禮節。

通常是在受禮者臉上或額上接吻。在高興、喜慶或悲傷時,一般也行接吻禮,表示親熱或安慰。

擁抱禮,是歐美各國熟人、朋友之間表示親密感情的一種禮節。見面或告別時互相擁抱,表示親密無間,感情深厚,擁抱禮通常和接吻禮一起進行。

(三)節日

1)感恩節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 美國人全家歡聚的節日。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當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習俗人們在這里都要做感恩祈禱。美國人從小就習慣獨立生活,勞燕分飛,各奔東西,而在感恩節,他們總是力爭從天南地北歸來,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雞,暢談往事,使人感到分外親切、溫暖。

2)聖誕節

是美國人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每年12月25日,全國便沉浸在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中。從感恩節過後的第二天,美國人就開始為聖誕節大忙特忙起來。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滾滾,商人們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銷他們的各種貨物,普通人也願意趁此機會棄舊更新。

聖誕夜是一個狂歡的夜晚。美國人常常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人們在小杉樹上或小松樹上掛滿禮物、彩花和彩燈,樹頂上還裝上一顆大星。大人們站在一旁欣賞聖誕樹,孩子們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圍著聖誕樹跳起歡快的舞蹈。在公共場所,賀年片上到處都有聖誕老我的形象。有時在家裡也由一人扮成聖誕老人,為大家分發禮物。

美國人慶祝聖誕簡直可以稱得上是狂歡。送禮物和裝飾家庭,是他們最重要的慶祝方式。每個家庭,都放著大包的禮物。孩子們把襪子掛在火爐邊,希望聖誕老人在深宵把禮 物帶來,放進襪子里。

每一個家庭在12月中旬,便會在市場上選擇一株稱心滿意的聖誕樹並裝飾得五彩繽紛。

青少年都愛在聖誕前夕和聖誕晚上舉行派對,許多情竇初開的小夥子,視第一次參加聖誕舞會為人生大事呢!

3)元旦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元旦來臨之際,喜歡把雄鷹,貓頭鷹等飛禽的羽毛用來裝飾衣鞋 帽,以示吉祥如意。

(四)其他

在歐美各國嚴禁隨地吐痰和亂丟垃圾,違者要罰款。違者必罰,沒有例外。 有些西方人也忌三,特別是點煙的時候,不論你用火柴還是打火機給他們點煙,點到第三個人時,他們往往會面呈難色,有的人甚至會有禮貌的拒絕。

小費

搬運員:每件行李付費五十美分。 旅館門衛:如為您喚叫出租汽車並照顧您上車時應給五十美分。 旅館寢室打掃女工:您如果只住一晚,多半不給小費。如住得久一點,每三天給二元 左右(高級旅館應再多給一點)。放在床前櫃上就可。 旅館餐廳應該給15%左右的小費,放在桌上就行或根據餐廳服務情況,由顧客自己在賬 單上填寫給小費的百分數,一般可由10%至20%不等。自助餐館不給小費。

電源規格: 美國的電力為110/120伏特;交流電,60赫茲.

辦公時間: 各機構辦公時間並無一致,通常: 政府:周一-周五,09:00-17:00 政府:周一-周五,09:00-15:00 公司:周一-周五,09:00-17:00 商店:周一-周六,09:30-18:00 美國部分地區銀行開業時間較早,打烊時間較晚.每周各百貨公司有一晚照常營業.
參考資料:http://www.tpbjc.gov.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549

英國風俗
quote from: http://..com/question/14287528.html?si=1
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 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裡的傢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發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盥洗室與去「100號」

盥洗室一詞的本意為洗手或洗臉的地方,但其實際含義則是廁所,英國人上廁所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說「去上廁所」,在提醒別人時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廁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廁所,可以說「去男人的房間」,或「去女人的房間」,也可以說「請原諒幾分鍾」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們想要大小便時便說「我要去那個地方」。在朋友之間和家庭內部,「100號」則是最常用的說法。

舞會上怎樣不失禮

英國大型舞會一般在晚間10時左右開始。舞會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飯店舉行。主人邀請客人應事先寄送請柬,並注意邀請的客人男女數目要大致相當;如不等,可使男子多於女子。按照習慣,主人請人參加舞會,有時也設晚宴;有時光請跳舞而不設晚宴;而有的則請參加舞會的客人中少數人吃晚飯,飯後跳舞;其他人只能參加舞會而不能吃飯。所以,被邀請的人一定要看清請柬上的字樣,以免使主人難堪。舞會上,主人備有夜宵,也可能只備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參加舞會的客人服裝要整齊,跳舞時男賓要輪流請女賓,其中有一次必須與女主人跳舞。男子與男子、女子與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話的。遇到重大喜慶節日,一個人如同時接到兩份請柬,那麼可參加一個舞會,提前退場後再趕另一個舞會,因為按習慣參加舞會的人可隨來隨走,不算失禮。

女士優先與紳士風度

在英國,尊重婦女是體現紳士風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女士優先是一個人人皆知的行為准則。

在通常情況下,英國人總是把女子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如男女一起進房間,男的要替女士開門。進房間或進餐館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須在女士的前頭去選餐桌、開車門或做其他效勞。在街上行走,或過馬路時,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來車方向的一側。如果一個男子和兩個女士一起走,他應當走在兩者當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兩者同坐一輛車來接客人去吃飯,客人應該擠在汽車的前座,讓後座空著,因為司機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會上,主人把客人領進客廳時,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進客廳時,廳中的大多數男子都要站起來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兒在,她要把客人給女兒作介紹。通常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除非他年長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慣例是年輕的介紹給年長的。不管進入客廳的是男士還是女士,在客廳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為禮。宴會開始,男士們為女士們拉開椅子,幫女士入座。

有些英國人慨嘆,在對待女士的禮遇方面,如今世風已不如以前。據說是因為婦女在選舉、就業、 工資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獲得了與男人平等的權利,她們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種照顧了。看來,對女士的禮貌是出於男士覺得女士需要保護。

做客和餐桌上的禮節

如果你被邀請到別人家做客,就要考虎這樣幾個情況。比如,該在什麼時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談正經事,只是個社交聚會,早到是不禮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備,她還沒完全准備好你就到了,會使她感到非常尷尬。晚到10分鍾最佳。晚到半小時就顯得太遲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麼時候應該離開呢?這沒什麼規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禮貌的。如果只是邀請你共進晚餐和聊天,那麼你最好在10點至11點之間離開或者餐後1小時告別。如果你被邀請留下來住幾天或度周末,在離開之前應特意買束花送給女主人,這會使她非常高興。另外,離開後的第二天要發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謝,並隨附一件小禮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鮮花等。

英國的飯菜簡單,但是吃飯的規矩復雜。最主要的是坐直,學別人的樣,吃飯的時候不準高高興興地問別人,並和別人不停地交談。每個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湯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盤上。湯匙應放在湯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湯時最好不弄出響聲,並用匙的一側從里往外舀,不能用匙頭,更不能端著湯盆把盆底剩的湯全喝光。不論吃什麼東西,都盡量別弄出聲響,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懂規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後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沒有吃飽,可向女主人誇贊她做的美味並再要點雞、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會多加一份菜給他,但從不再多加。不能在別人面前打飽嗝。端上咖啡時要就著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盤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煙。吃完飯,客人要將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後站起來。男士們要幫女士們挪開椅子。如果主人還要留客人再吃一頓飯,餐巾可按原來的摺痕折好。餐後,客人要坐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向主人道別。
參考資料:出國旅遊網

日本人
quote from (more on): http://..com/question/23304305.html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一般人們相互之間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禮,鞠躬彎腰的深淺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彎腰最低、也最有禮貌的鞠躬稱為「最敬禮」。男性鞠躬時,兩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褲兩側;對對方表示恭敬時,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禮,女性尤其如此。在國際交往中,日本人也習慣握手禮,尤其是年輕人或和歐美人接觸較多的人,也開始有見面握手的習慣。名片交換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輕的一方先給對方,這種做法被認為是一種禮節。遞交名片時,要將名片正對著對方。名片在日語中寫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在社交活動中,日本人愛用自謙語言,如「請多關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談話時也常使用謙語。在與日本人交談時,不要邊說邊指手劃腳,別人講話時切忌插話打斷。在交談中,不要打聽日本人的年齡、婚姻狀況、工資收入等私事。對年事高的男子和婦女不要用「年邁」、「老人」等字樣,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諱。日本人姓名一般是三至六個漢字,姓在前,名在後。通常對人只稱姓,不呼名。日本人在節慶日和某些重要場合愛穿傳統服裝——和服,配以木屐。

日本人給老人祝壽,是選一些有特定意義的年歲。如61歲為「還歷」,意思是過了6O為1歲,返老還童;7O歲為「古稀」;77歲為「喜壽」;88歲為「米壽」,因漢字「米」拆開可變成八十八;99歲為「白壽」,因為「白」字上面加一橫為「百」。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願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通信時,信的折疊、郵票的貼法都有規矩,如寄慰問信忌用雙層信封,雙層被認為是禍不單行;寄給戀人信件的郵票不能倒貼,否則意味著絕交。日本人在飲食中的忌諱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豬內臟,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鴨子;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諱客人吃飯一碗就夠,只吃一碗認為是象徵無緣;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發,因為這是不衛生和不禮貌的舉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時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時,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並擺動手指,侍者就懂了。談判時,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點頭同意,日本人就會認為你將給他一筆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一般沒有4和42的房間和病床。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凶兆的語言。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日本人送禮時,送成雙成對的禮物,如一對筆、兩瓶酒很受歡迎,但送新婚夫婦紅包時,忌諱送2萬日元和2的倍數,日本民間認為「2」這個數字容易導致夫妻感情破裂,一般送3萬、5萬或7萬日元。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

日本人對坐姿很有講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裡日本人保持著坐「榻榻米」的傳統習慣。坐榻榻米的正確坐法叫「正座」,即把雙膝並攏跪地,臀部壓在腳跟上。輕松的坐法有:「盤腿坐」和「橫坐」:「盤腿坐」即把腳交叉在前面,臀部著地,這是男性的坐法;「橫坐」是雙腿稍許橫向一側,身體不壓住雙腳,這常是女性的坐法。現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輕一代在逐漸增多。

綜合:
quote from: http://..com/question/55875281.html?fr=qrl&fr2=query&adt=0_207

介紹一些國家特殊習俗和忌諱

到歐洲人家裡或接待歐洲客人,如果想送一支花,不要給德國人、瑞士人送玫瑰花,因為他們認為它意味著浪漫;不要給英國人送百合花,他們認為它意味著死亡;不要給義大利人送菊花,這種花他們只在葬禮上才用。

和美國人打交道時,要注意盯住美國人的眼睛說話讓他放心,談話中不必謙虛,否則他真認為你不行。在歐美上年紀的人上樓、爬山時,千萬不要扶他們,否則他們認為你小看了他,他們不願給人留下「老」的印象。英國人忌諱用大象裝璜,瑞士人忌諱貓頭鷹圖案,他們認為那是死的象徵。

蘇聯人視奇數為吉祥的象徵。給南斯拉夫人送13以內的單數花回受歡迎。給捷克人送禮包裝紙上不要出現紅三角,以為在捷克,這是有毒的標志。羅馬尼亞人忌諱過堂風。保加利亞人點頭「不是」搖頭「是」,與他們接觸時別忘了這特殊的肯定與否定形式。

日本禮俗頗多,在此介紹幾種他們的忌諱。

與日本人合影不要3人,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是死亡的預示,很不吉利。

日本人數字上忌諱「4」和「9」,日語發音中「4」與「死」相似,「9」與「苦」發音相似。故請客送禮中特別忌諱這兩個數字。日本醫院一般沒有4樓、4號房間,電影院也沒有4排4號。

日本人不喜歡荷花做圖案,認為它意味著祭奠,是不祥之物。他們對飾物有狐狸和獾的物品也十分反感,認為這兩種動物是狡詐、貪婪的象徵。

巴西人

quote from: http://www.pkuschool.com/ask/q.asp?qid=216654

(1)社交禮儀

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 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目前,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2)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群。在一般的共公場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襯衫、長西褲,女士則最好穿高領帶袖的長裙。

(3)餐飲禮儀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因為畜牧業發達,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類所佔的比重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產黑豆佔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歡飲咖啡、紅茶和葡萄酒。

(4)習俗禁忌

國花:卡特蘭
吉祥象徵:蝴蝶
適於談論的話題:足球、笑話、趣文等等。
與巴西人打交道時,不宜向其贈送手帕或刀子。
英美人所採用的表示「OK」的手勢,在巴西看來是非常下流的。

泰國人

quote from : http://..com/question/10261179.html

1.泰國人習慣"合十禮"(即合掌躬首互向對方致禮),合十時常互致問候"沙瓦迪卡"(泰語"您好"的意思)。別人向你合十問候時,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合十後,便不必再握手問候或告別,但僧侶對俗家則不必回禮。見面或告別時的握手禮,尚未普及流行於泰國社會。

2.泰國通常稱呼人名時,在名字前加一個"坤"字,無論男女均可用,表示為"先生"、"夫人"、"小姐"之意。

3.泰國人忌諱用腳指物或指人,即便是坐著時,也不允許將腳尖對著別人,此舉被視為不禮貌的做法。撫摸對方頭顱或揮手越過別人頭頂,被視為有侮蔑之意,是禁止的動作。

4.泰國人認為右手高貴,而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不幹凈的東西,因此,給別人遞東西時都要用右手,以示敬意。在比較正式的場合還要雙手奉上,用左手則會被認為是鄙視他人。女士若想將東西奉給僧侶,宜托男士轉交。如果親手送贈,那僧侶便會張開一塊黃袍或手巾,承接該女士交來的東西,因為僧侶是不允許碰解女性的。

5.尊重宗教。寺廟是泰國人公認的神聖地方,因此凡入寺廟的人,衣著必須端莊整潔,不可穿短褲、迷你裙、袒胸露背裝或其他不適宜的衣服。在寺廟內,可以穿鞋,但進入佛殿時,必須脫下鞋子,並注意不可腳踏門檻。每尊佛像,無論大小或是否損毀,都是神聖的,絕對不可爬上佛像拍照,或對佛像做出失敬的動作。

6.尊重王室。在泰國處處可以見到國王和王室的人像,如硬幣、紙幣、日歷牌、掛圖等,由此可見對皇室的敬重。遊客要小心表現適當的禮儀,例如在公共場合有皇室人員出席時,最好是留意其他人的動作,跟著照做。

7.不要在公共場所做有傷風化的舉動,例如在公共場合應避免和泰國人接吻、擁抱或握手。除在某些海灘允許裸體日光浴外,在其他地方,泰國人不喜歡這種行為,盡管未觸犯法律,但是違背了泰國人的佛教理念。

埃及人:

quote: http://www.lvyou168.cn/_nation_amenity/2006_09_01_09/20069192437778.htm

埃及地跨非、亞兩洲。埃及伊斯蘭教是國教。

埃及人正直、爽朗、寬容、好客。他們往往以幽默的心情來應付嚴酷的現實生活。

晚餐在日落以後和家人一起共享,所以在這段時間內,有約會是失禮的。埃及伊斯蘭教徒有個絕不可少的習慣:一天之內祈禱數次。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就是不發酵的平圓形埃及麵包)為主食,進餐時與「富爾」(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亞」(湯類)一並食用。他們喜食羊肉、雞、鴨、雞蛋以及豌豆、洋蔥、南瓜、茄子、胡蘿卜、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膩。串烤全羊、烤全羊是他們的佳餚。

他們習慣用自製的甜點招待客人,客人如果是謝絕一點也不吃,會讓主人失望也失敬於人。

埃及人在正式用餐時,忌諱交談,否則會被認為是對神的褻瀆行為。埃及人一般都遵守伊斯蘭教教規,忌諱喝酒,喜歡喝紅茶。他們有飯後洗手,飲茶聊天的習慣。忌吃豬、狗肉,也忌談豬、狗。不吃蝦、蟹等海味、動物內臟(除肝外)、鱔魚、甲魚等怪狀的魚。

男士不要主動和婦女攀談;不要誇人身材苗條;不要稱道埃及人家裡的東西,否則會認為你在向他索要;不要和埃及談論宗教糾紛,中東政局及男女關系。

在埃及,一到了下午3至5點之後,人們大都忌諱針。商人決不賣針,人們也不買針,即使有人願出10倍的價錢買針,店主也會婉言謝絕,絕不出售。

在埃及,進伊斯蘭教清真寺時,務必脫鞋。埃及人愛綠色、紅色、橙色,忌藍色和黃色,認為藍色是惡魔,黃色是不幸的象徵,遇喪事都穿黃衣服。也忌熊貓,因它的形體近似肥豬。喜歡金字塔型蓮花圖案。禁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除了衣服,有星星圖案的包裝紙也不受歡迎,禁忌豬、狗、貓、熊。3、5、7、9是人們喜愛的數字,忌諱13,認為它是消極的。吃飯時要用右手抓食,不能用左手。不論送給別人禮物,或是接受別人禮物時,要用雙手或者右手,千萬別用左手。

不要打哈欠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盡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噴嚏,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應轉臉捂嘴,並說聲"對不起"。埃及人討厭打哈欠,認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個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說:「請真主寬恕。」

而打噴嚏認為不一定是壞事,一個人如果在眾人前打噴嚏,則說:"我作證: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邊的人說:"真主憐愛你"。他接著說:"真主寬怒我和大家"。

『捌』 美國是什麼人種 巴西是什麼人種

美國什麼人種都有,巴西主要以印地安人和歐美移民後人為主

『玖』 巴西的生活如何

如果您正在考慮搬到這兩個城市中的任何一個,我的建議可能很簡單:算了。這里的生活質量下降了很長時間,原因有很多:

1:通勤-我知道這兩個城市的交通最差。根據您的居住地,您每天可能會損失五個或更多個小時的通勤時間。我不是在和新伊瓜蘇等偏遠的棚戶區聊天,您住在一些中上階層社區,例如里約的巴拉(Barra)或聖保羅的莫倫比(Morumbi),您需要兩個小時才能進入城市中央。在這方面,我的個人經歷告訴我們,里約熱內盧的交通狀況比聖保羅的交通狀況更糟。

4-心態-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巴西人不為努力工作而感到自豪。我們大多數人對生活中的大多數事情都採取了輕松而隨意的姿勢。不要指望每周工作60個小時,大多數人會認為您只是白痴。我們享受空閑時間,並希望有很多時間。盡管從經濟角度來講這無疑是一個障礙,但這只會使生活變得更輕松。

『拾』 美國的主要人種有哪些為什麼會存在這些人種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融合的國家,按照美國憲法精神,這些人經過多年的融合,也可以稱為是美利堅人,但這一點是政治意義上的,而不是民族學意義上的種族.
美國是人種主要是,白人佔85%——87%左右,黑人佔10%~12%。黃人(包括印第安人和華人等)2%-3%,巴西人(Brazilians)是南美巴西居民的總稱,主要生活在拉丁美洲。主要有印第安人、黑人和以葡萄牙人後裔為主的白人以及由此三者相互通婚後的各類混血種人。其中,白人佔54.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94%,黑種人佔5.30%,其餘為印第安人和其他黃種民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東北、東南和南部各州及大西洋沿岸地區。
通用葡萄牙語,吸收有不少印第安語和非洲語詞彙,形成為巴西葡萄牙語。多信奉天主教。教會、教堂和修道院甚多,對政治和社會生活影響極大。多數節日都起源於天主教的宗教節日。
美國是一個種族問題很嚴重的國家,也知道美國是一個多族裔的移民國家。對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和可能產生的激烈程度也確實了解得有限。即使對奴隸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的了解,也有「簡單化」之嫌。
如今美國的種族問題,確實是「眼花繚亂」的。最近,美國的一個韓裔社會學家在著文討論洛杉磯暴亂的時候,就談到,必須認清「美國已從黑白兩族的社會轉變成了多元族裔的社會。其他旁觀的族裔也移到舞台中央,成為主角。」這一情況其實從表象上都可以看出來,因為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放眼出去,直觀的感覺就是人種的五色繽紛。

然而,美國的種族問題之所以如此敏感,令人念念不忘。確實與歷史淵源有關。因為在美國的歷史上,種族問題一度與奴隸制度相聯系。這使得本來就放在哪裡都不容易處理的種族問題,在這里就更添了一份歷史宿怨。
對美國最終結束奴隸制的南北戰爭實際上,南北戰爭並不是解決奴隸制的唯一舉動。反對奴隸制的努力幾乎與這個制度相始終,這些努力甚至在美國建立之前就已經開始。只是,由於歷史的局限性,這只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實際上也是人類逐步認識自己,逐步清理自己的一個過程。
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候,美洲的開發也就是從南美開始的。一開始,這和美國人的祖先英國人沒什麼太大的關系。當時的世界是屬於「海上霸王」的。所以,有著大量航海家和海盜的西班牙,葡萄牙,就成了南美的主人,最主要的還是西班牙人。「海上霸王」們也很熟悉非洲。
奴隸制確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白人的歐洲文明,還是黑人的非洲文明,都是如此。所以,在今天看起來顯然應該是勞務輸出的生意,在四百年前卻成了奴隸買賣的勾當。在這裡面,當然有一些被白人奴隸販子劫道抓獲的部落黑人,但這不可能是最經濟方便的來源。所以,基於當時非洲社會發展的極不均衡,也基於他們事實存在的奴隸制,使得有一部分黑人也成為這一交易的重要一環,他們取得「貨源」並且出售,成為賣方。
在今天的美國,如果你要買幾車砂石鋪路,你找的並不是砂石場,你應該找的是運輸公司。四百年前的奴隸販賣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時經營這一行當的是航海業,奴隸販子都是一些航海冒險家。由於這是一個獲利甚豐的行當,各個歐洲國家的船長都加入了這個行列。但是實力最強的,依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以致於美國人長期使用的黑人一詞,,即「尼格羅」,居然不是源於英語而是源於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
西班牙在一百多年裡不斷從南美向北美推進和開發,這種開發也伴隨著購買黑人數量的增加,因為勞力奇缺。當時在南美黑人已經非常普遍,以致於今天我們在南美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以黑人為主的島嶼和國家。他們並不是當地的土著,他們的祖先也是在販賣黑奴的浪潮中給卷到這里來的。
於是,當美國人公認的先驅,第一批英國清教徒,乘著那艘著名的「五月花號」,在海上漂泊長達65天,終於到達北美大陸的東海岸,即新英格蘭的時候,當他們面對一片莽莽荒原跪下祈禱的時候,這里真是他們所看到的那樣,是一片巨大的尚未開墾的處女地嗎?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
因為不管怎麼說,在他們到達的時候,相對於整個北美大陸的廣袤土地來說,確實可以說是人煙稀少。在他們的活動范圍內,甚至遠遠超出他們的活動半徑,還是浩浩渺渺的人跡罕見乃至於人跡未到之處。
經過歷史的發展時期,主要有以下的:
土著美國人(Native Americans):
大約2萬年前,來自亞洲的一些游獵部落一路追逐獸群,越過今天的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當年的亞美大陸橋(intercontinental land bridge)來到了美洲大陸,成為歷史上最早的美洲移民。光陰流轉,到1492年西班牙探險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發現」新大陸(the New World)時,生活在現今美國大陸上的土著人口大約為150萬人。哥倫布誤以為他到達的巴哈馬群島(the Bahamas)的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就是傳說中的東印度群島(the Indies),便把當地的美洲土著稱作「印第安人」(Indians)。
美國現有562個印第安部落(tribal nations),分散在美國本土48州和阿拉斯加州,印第安保留地總面積約為2240萬公頃。規模最大的12個印第安部落為:切羅基族(Cherokee)369 035人,納瓦霍族(Navajo)225 298人,蘇族(Sioux)107 321人,齊佩瓦族(Chippewa)105 988人,喬克托族(Choctaw)86 231,普韋布洛族(Pueblo)55 330人,阿帕齊族(Apache)53 330人,易洛魁族(Iroquois )52 557人,拉姆畢族(Lumbee)50 888人,克里克族( Creek)45 872人,布萊克福德族(Blackfoot)37 992人,奇克索族(Chickasaw)21 522人。
歐洲移民:
英國人是美國早期殖民者中的主流民族,英語也因而成為美國的主流語言。但是,緊隨英國人之後,別的歐洲人也很快便蜂擁而來,其中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法國人、荷蘭人、德國人和瑞典人。美國革命的一位著名代言人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本身是個英國人,曾在1776年清楚地指出:「歐洲而非英國才是美國的母國。」(Europe, and not England, is the parent country of America.)不過,直到1780年時,英國或愛爾蘭後裔仍佔美國人的3/4。
1840~1860年間,美國迎來了第一次移民大浪潮。當年,由於農業歉收、人口增長和政治動盪,整個歐洲餓殍遍野,每年約有500萬人背井離鄉。因為土豆病災,愛爾蘭餓死了75萬多人。很多倖存者移民海外。僅1847年一年,移民美國的愛爾蘭人就達118 120人。今天,愛爾蘭裔的美國人約有3900萬人。
1848~49年德國革命(German Confederation's Revolution)的失敗令很多德國人移民海外。而1861~65年美國內戰(American Civil War)期間,聯邦政府為了充實兵員也鼓勵歐洲人移民來美,特別是德國移民。作為兵役回報,聯邦政府獎給移民們免費的土地。到1865時,大約1/5的聯邦士兵屬於戰時移民。今天,22%的美國人有德國血統。
1820~70年間,大約20萬來自德國等地的歐洲猶太人進入美國。這些猶太移民多數是從事零售業的小商販,散居於全美各地。更多的猶太人移民美國始於1880年前後,那一段大約12年的時間里,他們在東歐國家受到了殘酷的迫害。接下來的45年裡,200萬猶太人移民到了美國。這些來自東歐和奧地利的猶太移民既貧窮又不懂英語,多數居住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大都市,進入工廠做工或者從事手工業和經營小店鋪。如今,猶太裔美國人有500多萬,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絕大多數猶太人居住在都市和市郊地區,主要是中產階級,教育和收入水平均較高,在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不情願的移民(Unwilling Immigrants):
在湧入北美的移民洪流里,有一群人是被迫而來。那就是1619~1808年間被賣來美國充當奴隸的50萬非洲人。1808年美國發布了禁止進口奴隸的法律。但是,因為需要勞動力的緣故,特別是在南部的農業區里,農場主依然繼續擁有奴隸及其子女。今天,非洲裔美國人構成了美國總人口的12.9%,共有34 658 190人(2001年12月7日美國人口普查局資料)。
拉丁美洲移民(Hispanics):
1950年代大約400萬講西班牙語的拉丁美洲移民涌進美國。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0年3月8日的資料,如今生活在美國的拉丁美洲裔人口為27 174 300人。其中大約一半的拉美裔美國人來自於墨西哥,另外一半來自波多黎各、薩爾瓦多(El Salvador)、多米尼加(Dominican Republic)和哥倫比亞(Colombia)等國。36%的拉美裔美國人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其他拉美裔人口比較多的還有得克薩斯州、紐約州、伊利諾伊州和佛羅里達州。當年卡斯特羅(Castro)取得古巴革命勝利後,曾有成千上萬的古巴人流亡到了佛羅里達。生活在邁阿密(Miami)的古巴裔美國人數量之大,以致該城最大的報紙《邁阿密先驅者》(Miami Herald)在英文版之外又專門出版了西班牙語版的報紙。
亞洲移民(Asian Americans):
華人是移居美國最早的亞洲移民。早在美國建國初期的1785年,就有3位中國水手阿興、阿川和阿春乘「智慧女神號」帆船來到了美國。不過,直到19世紀中期之前,中國人既很少聽說美國也沒有移民的興趣,因為中國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和自然經濟使得老百姓雖然貧苦卻仍能安居樂業。然而,1840年以來的鴉片戰爭和西方列強的侵略,令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變本加厲地壓榨百姓,激起太平天國運動,民不聊生,走投無路。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中國福建、廣東等沿海之後,更多的華人開始相繼踏上了跨越太平洋、僑居異鄉的求生之路。1849年入境舊金山的華人有791人,1850年增至4025人,到1873年時移民美國的華人已達15萬左右。
華人之後,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和朝鮮等地的亞洲移民也接踵而至,開始了移民美國的荊棘之路。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01年12月7日公布的資料,美國現有亞裔人口10 242 998人,佔美國總人口的4.2%。大多數亞裔都是近幾十年來移居美國的新移民,但是因為具有勤奮節儉、吃苦耐勞、重視教育等優良傳統,亞裔美國人已經成為美國最成功的少數民族之一,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較高。

閱讀全文

與巴西人在美國都做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6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9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5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3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4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7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25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9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2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4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36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6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8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5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