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四川巴西縣城有什麼特區

四川巴西縣城有什麼特區

發布時間:2022-05-20 19:45:40

❶ 國家級新區、經濟特區、開發區、自貿區有什麼區別

國家級新區

國家級新區主要是行政區劃調整的一種措施,由中央政府批准設立並擁有相應的配套政策。新區的地理范圍比較小,通常是一個市內的某一個區域。「國家級新區」的布局更多的會考慮怎麼樣通過新區的建設帶動區域的發展,成為一個區域的增長極,改變整個區域的發展態勢,有輻射效應。

比如:上海的浦東新區對長三角、東南沿海及沿江的經濟增長都有不同程度的帶動作用;重慶的兩江新區,對重慶整個地方的經濟增長和發展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❷ 中國先後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還有後來的什麼經濟開發區都是哪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和海南5個經濟特區;
確定了上海、天津、北海、湛江、廣州、福州、寧波、南通、連雲港、青島、威海、煙台、大連、秦皇島等14個城市為沿海開放城市;

❸ 中國有哪幾個經濟特區.按經濟排.

你這列表的問題還是你自己解決吧!資料都給你了!
世界銀行公布全球經濟實力排名

我國民生產總值列第七位 增長速度為第三位

新華社華盛頓4 月2 7 日電(記者翟景升)世界銀行最近發布了1 9 9 8 年全球

經濟發展指數報告,列出了世界1 2 9 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規模排名表。

報告說,按照1 9 9 6 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計算,美國以總產值7 4 3 3 5 億美元

位居世界首位,日本的總產值為5 1 4 9 2 億美元居第二。

被世界銀行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國,總產值為2 3 6 4 6 億美元。

法國居第四位,總產值為1 5 3 3 6 億美元。排列第五和第六位的是英國和意大

利,總產值分別為1 1 5 2 1 億美元和1 1 4 0 5 億美元。

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列為世界第七位。名列第八至第十位的是巴西、加拿大和西

班牙,它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7 0 9 6 億美元、5 6 9 9 億美元和5 6 3 2 億美

元。

中國香港特區的總產值為1 5 3 3 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二十六位。

據世界銀行的另一項統計,世界各國中人均國民產值最高的是瑞士,為4 4 3 5

0 美元。排在前十名的其他國家依次為日本、挪威、丹麥、新加坡、德國、奧地利、

美國、比利時和法國。

世界銀行的報告還顯示,從1 9 6 5 年到1 9 9 6 年的3 1 年裡,波札那的人

均國民產值年增長率平均為9 .2 %,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韓國的年均增幅為

7 .3 %,中國為6 .7 %,分別為第二和第三位。其他發展最快的國家和地區依次

還有新加坡、中國香港特區、泰國、阿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埃及、模里西斯

和日本等。

我國科技競爭力在國際上排名下降

每年公布一次的瑞士洛桑《國際競爭力報告》都會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大家看重的不僅僅是洛桑報告的排名,而是透過相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各自國家的問題。

在2000年瑞士洛桑《國際競爭力報告》報告中,中國科技競爭力排名再次下滑,由25位降至第28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科技競爭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不足

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R&D/GDP)是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評價科技實力或競爭力的首選核心指標。它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指標,既包含了科技投入的基本內容,又從科技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方面直接測度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狀況。各國在制定發展目標時,均十分重視這一指標。

在2000年度洛桑報告中,我國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在參評的世界主要的46個國家中列第30位,這與我們原先的預期目標是有偏差的。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到2000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1.5%」的戰略性科技發展量化指標。而1999年,我國R&D/GDP為0.71%,如果科技統計口徑和范圍不做大的調整,按常規推算,2000年我國R&D/GDP指標將難以達到預期目標,這對阻滯我國科技競爭力水平的提高影響巨大。

目前,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加快科技發展已成各國共識,各國都將加大科技投入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選擇。而在90年代,我國的經濟仍然主要以外延擴張的方式高速增長,經濟發展尚未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種狀況反映到科技指標上,我國的R&D經費佔GDP的比例一直在0.6%-0.7%之間波動,沒有實質性突破。盡管1991-1998年,我國研發經費從150.8億元增至551.1億,但1998年R&D/GDP僅為0.69%,1999年僅為0.71,與發達國家(2%-3%)和新興工業化國家(1.5%-2%)相比有很大差距,也低於印度和巴西(0.9%-1%),僅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

二、企業科技競爭力不足

洛桑報告中構成科技要素的26個單項指標中,與企業技術創新直接相關的指標有15個,與參評的其他國家(地區)相比,我國在這15個指標的排名普遍靠後。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企業科技競爭力不足呢?

首先是企業尚未成為科技開發的主體,除海爾、長虹等少數幾家企業外,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對創新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我國企業的通病。我國企業R&D投入僅佔全國的45%左右,與多數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科技投入約佔全國70%-80%的情況相差甚遠。這其中我國大中型企業R&D投入比例之低,及其他企業的外延式擴張模式,是導致該項指標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像我國大中型企業R&D占銷售額的比重平均僅為0.5%,而發達國家企業的R&D經費占銷售額的比例一般為3%左右,其中高技術企業一般為5%以上,有的達到10%。

其次,洛桑報告為反映企業技術開發質量而設計的軟指標(通過問卷方式向各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征詢意見)中,我國企業家對「國內勞動力市場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師」和「國內勞動力市場上是否有合格的信息技術人才」兩個問題的打分與上年度相同,分別列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這既揭示了我國這兩類人才緊缺的現狀,也反映出我國企業家對科技人才的渴求。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指標居世界前列(全國和企業總量排名均居第4位),而企業仍感人力資源不足。主要原因有:一、科技人才的大量外流,二、人才結構的不合理,三、我國教育方式及內容的落後,四、科技人才普遍的動力不足等等。

三、我國科技產出能力較弱

洛桑報告中,我國今年「本國常住者獲取專利授權的增長率」出現負值,排名下降了8位,值得引起注意。僅拿1996年-1997年專利權件數做一對比,當年我國這一數字僅為1458件,而我國台灣省是19481件,韓國是11409件,差距十分明顯。再拿這一指標的年平均增長率進行分析,1993-1997年,我國企業和公民獲得專利的年均增長率呈下降趨勢,平均下降為12.7%。

在專利絕對數量很小的基礎上出現增長率下降,說明我國技術活動當中專利產出形勢相當嚴峻,這反映出我國技術產出的國際競爭力處於嚴重弱勢。

據專家分析,這與我國專利和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不高有關。另外,也和我們專利部門力量有限,每年不能認證太多專利有關。

專家們還提到了我國目前不太注意科技分工,大學和科研院所都面向市場,齊頭並進,過於注重短期效益對中國科技長遠發展的危害。參考資料:新聞

❹ 民族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經濟特區有什麼異同(簡短一點)

區別:

1、三個區本身的概念不一樣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在國家統一領導下,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基礎,建立相應的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由實行自治的少數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權,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行政區域。

特別行政區,是指在我國領土范圍內,根據憲法、法律設立的、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具有特殊法律地位,並實行特別社會制度的行政區域。

經濟特區,是指在我國領土范圍內,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劃出一定的區域,實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和經濟政策,用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實行優惠的辦法,以便更好的吸引和利用外資的特定區域。

2、三個區設立的地區不同。

民族自治區是指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自治的行政區域,目前我國民族自治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是指「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澳門以及將來大陸統一的台灣等特定地區。

經濟特區是指我國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等地區。

3、三個區設立的目的不同。

民族自治區是為了解決我國的民族問題,實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從而捍衛國家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

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下為了妥善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經濟特區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擴大開放,加快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

4、三區享有的許可權不同。

民族自治區享有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民族自治權。如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區的內部事務,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等等。

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除外交權和國防事務權外,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等,此外經中央人民政府授權可以自行處理某些有關的對外事務。

經濟特區不享有自治權,只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管理體制。

5、三個區實行的社會制度不同。

民族自治區和經濟特區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實施憲法和全國統一的法律、統一的司法制度。

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付諸實施後的相當長時間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統一主權的國家裡,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6、三個區許可權范圍不同。

民族自治地方除行使一般地方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的職權外,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根據當地民族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除國防、外交由中央統一管理外,享有立法權、行政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經濟特區有權在經濟上實行特殊的政策和管理體制。

相同點:

1、三個區都是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設立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行使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都是我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轄,與國家的關系是地方與中央的關系,都不具有獨立主權的性質。

2、三個區設立都有利於祖國和平統一,有利於國家穩定和發展,有利於各民族的團結,有利於鞏固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

❺ 我國的經濟特區有哪些有什麼作用

目前,國內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海南經濟特區、喀什經濟、霍爾果斯經濟特區。
設立經濟特區的目的,是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以達促進特區所在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目的。經濟特區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靈活的經濟措施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並堅持以外向型經濟為發展目標。說白了,特區就是一塊實驗田,是國家在經濟體制上做的一次實驗。

❻ 是不是只有中國才有經濟特區

不是只有我國有。
從國外的情況來看,也不乏在陸地口岸和縱深腹地建設經濟特區的成功範例。巴西的瑪瑙斯地區,位於巴西的西北部,原是十分落後的原始森林,在亞馬遜河中游平原,離亞馬遜河出海口1700公里,沒有鐵路和公路,只靠亞馬遜河與外洋相通。巴西政府為了改變國家經濟偏重於東南沿海一隅的畸型狀態,於1957年在瑪瑙斯設立自由貿易區,1967年將瑪瑙斯市改為自由港,建立經濟特區。此後,特區建設突飛猛進,面積逐步擴展到221萬平方公里,包括了整個亞馬遜地區,占巴西的26%,並成為世界著名的發達的工業中心。80年代初,瑪瑙斯生產的製成品占產品的一半以上,生產的彩電佔全國的85%,手錶佔25%。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很有競爭力,年出口產值高達100多億美元。巴西採取在內地辦經濟特區的措施加快落後地區開發建設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

閱讀全文

與四川巴西縣城有什麼特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8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1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