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和希臘地理位置有多少公里
如圖所示,巴西和希臘相距9664.09公里。
【巴西地理位置】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除外)。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希臘地理位置】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希臘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5021公里,領海寬度為6海里。
B. 巴西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三十五到西經七十四度,北緯五度到南緯三十五度。巴西全國共分為二十六個州和一個聯邦區。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
巴西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七千四百公里。領海寬度為十二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一百八十八海里。
巴西的地形地貌特徵: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五百米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二百米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一,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六十,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兩千九百九十四米。
C. 巴西聖保羅飛巴拉圭要多久
大約4個小時,距離不遠
D. 巴西與美國相距多少公里
直線距離約7000多公里。
另外,美國在北美洲,巴西在南美洲。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1] 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 9,372,610 km²,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2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E. 巴西和巴拉圭
巴西是和荷蘭比賽,巴拉圭是和西班牙
F. 巴拉圭的地理位置
是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北與玻利維亞接壤,東鄰巴西,西、南同阿根廷交界。 地處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從北向南把全國分成東西兩部分:河東為丘陵、沼澤和波狀平原,是巴西高原的延伸部分,海拔300~600米,約佔領土面積的1/3,全國90%以上的人口集中於此;河西為查科地區,大多為原始森林與草原。境內主要山脈是阿曼拜山和巴蘭卡尤山。主要河流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氣候。 南回歸線橫貫中部,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夏季(12月至次年2月)氣溫26-33℃;冬季(6月至8月)氣溫為10-20℃。降水由東向西遞減,東部約1,300毫米,西部乾旱地區400毫米左右。森林面積佔全國面積54%,富珍貴硬木林、破斧樹和馬黛茶樹等。石灰石儲量較多,還有少量錳、銅、鐵等礦藏。水力資源甚豐,已同鄰國巴西、阿根廷合建大型水電站
G. 與巴西相鄰的國家
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 網路世界地圖就能看到
H. 巴西在地球什麼位置離成都有多少公里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
I. 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巴拉圭和哪個南美國家的邊界上
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巴拉那州)和阿根廷(米西奧內斯省)的邊界上。這里離巴拉圭至少還有16公里。
J. 巴西地理
巴西自然地理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人口1.5582億(1995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人。全境地勢平坦,以平源和低緩高原為主。北部的亞馬孫平原占國土面積的1/3。東南部的巴西高原起伏和緩,海拔600—900米。西南部的巴拉圭盆地是低濕的湖沼澤地帶。北部邊界的蓋亞那高原地勢較陡,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全國最高峰。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
地理位置 翻開色彩斑斕的世界地圖,在西經34 °45ˊ—73 °59ˊ、北緯5°16ˊ—南緯33°°45ˊ之間有一塊著金黃色版圖,它北起地處赤道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南至美麗富饒的巴拉那平原,東迎大西洋,西鄰巴拉圭和玻利維亞,總面積854萬多平方公里,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8%,僅次於前蘇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五位。這就是被人們譽為「南美巨人」的巴西聯邦共和國。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境線總長2.3萬多公里,除智利和厄瓜多外,巴西與南美洲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均有共同邊界。北與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及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為鄰,南與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接壤,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大西洋海岸線長達7000多公里,那延綿不斷的沙灘,明媚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每年吸引著數萬遊客前往觀光游覽。
巴西雖然幅員遼闊,卻並沒有一般大國常見的大片沙漠,也沒有長年冰雪覆蓋的凍土帶,大自然賦予巴西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廣袤無垠的天然牧場以及豐富的地下寶藏。
地形地勢 巴西南北最大長度4320公里,東西最寬4328公里。地形最大特點是高原多,約佔領土面積的59%,但高度較低,超過海拔1200米的部分只佔全國領土面積的0.5%。第二個特點是多良港而少島嶼、桑托斯、里約熱內盧及阿雷格里港是巴西最繁忙的港口。北里奧格蘭德州近海的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是巴西最大的一組島嶼,亞馬孫河口的馬拉若島是巴西第一大島。從地形上看,巴西由北向南大致可分為五個部分:
北部蓋亞那高原。南緣大致與赤道平行,占國土總面積的2%,是亞馬孫河與奧里諾科河兩大河系的分水嶺,平均高度超過巴西高原。與委內瑞拉交界處的內布利納峰(海拔3014米)是巴西最高山峰。
亞馬孫沖積平原。位於蓋亞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間,東小西大呈三角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以上,地表略有起伏,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下。
巴西高原,亦稱中央高原,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約佔全國領土面積的一半。著名的馬爾山脈和曼蒂凱拉山脈等位於高原東部邊緣,與海岸平行。其中馬爾山脈中的班代拉峰(海拔2890米)是巴西的第三高峰。巴拉圭河低地。地處巴西高原西南方,位於馬托格羅索和南馬托格羅索兩州境內,亦稱潘納爾平原,是大查科平原一部分,多沼澤地。
沿海平原從巴西北部沿海城市貝倫到南部的河雷格里港一線為平坦肥沃的平原,寬度從數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經濟發達,是巴西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熱帶氣候 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參考資料:http://jobsgood.com/news/new.asp?id=897&code=125&new_id=30&new_name=%C4%CF%C3%C0%D6%DE&name=%B0%CD%CE%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