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的巴西龜尾巴上長黑色絨毛是怎麼回事
生病了,你拿酒精給它的背擦擦,還有要常常給烏龜換水和清理它住的地方,多給它曬曬太陽,一隻烏龜一天至少要曬半小時太陽,希望我能幫到你。
B. 小烏龜養的尾巴和胸脯的爪子上有白毛怎麼回事
水霉病
確定是白毛那就是水霉病,治療方法:1、用食鹽250克加小蘇打250克混合液潑灑於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2、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鍾,數後可見菌絲脫落。
3、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鍾。
4、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加上1%的鹽水混合後將病魚浸泡20-30分鍾。
5、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霉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C. 烏龜身上白毛毛是什麼
烏龜身上白毛毛的是水霉病。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
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達到預防效果。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D. 我家是巴西龜,現在已經冬眠了,但今天放學回宿舍發現,它的尾巴那裡長了一些白色的分泌物,不知是不是...
應該是冬眠前沒排干凈的糞便,龜冬眠前凈腸很重要,不然冬眠過程中容易出現腸炎。不過它既然排出的是白色分泌物,那應該已經凈腸了,否則糞便的顏色還應該是深色的。冬眠期間多觀察下狀態吧。
E. 小烏龜在水裡時,脖子和尾巴上有像是毛絨絨的東西,白色的.
是巴西紅耳龜嗎?四肢和脖頸長白色像棉花絮狀的東西是正常的。證明它在長個,你的龜龜在你的精心照顧下茁壯成。草龜也有這一現象,但沒有巴西龜明顯。放心好了。
F. 能用礦泉水養巴西龜嗎,還有珍珠龜,巴西龜尾巴上長了一層白毛,怎麼辦啊
礦泉水可以飼養龜龜的
龜龜身上長了白毛,若是蛻皮不用管它,自己會好的,注意飲食就好了
如果是腐皮的話,要用鹽水加頭孢進行浸泡了,每天泡半個小時
然後有條件的話清理掉死皮~~
食物裡面還可以放葯喂龜龜
不過龜龜只有尾部有白毛,不太像是蛻皮
G. 烏龜的尾巴上長了一樣東東,怎麼辦
換些干凈水吧!這病就是水臟造成的。
先用碘酒消毒再用土黴素片弄成粉末塗於患處,乾燥處放置半小時在放入水中。每天三次。
白眼病可以用氯黴素眼葯水治療。
如果幾天後還不吃食再給它灌些弗派酸(一粒膠囊分五次服用,每天一次)。
如果皮膚患處還不見好,就要讓龜離開水,直至好了為止。
別擔心,這是常見病,能治好的!
H. 我家的巴西龜為什麼尾巴上有白色薄膜,放進水裡會掉,而且越掉越多,但它依然很活潑,這是怎麼啦
沒有圖片,這種情況有三種,你網路圖片症狀對比,水霉病,腐皮,蛻皮(蛻皮是正常,每年都有)那兩樣就是病,你查一下
腐皮.水霉或者蛻皮,三種不一樣,第一。二種是病,第三種是正常
【什麼是龜腐皮病?】
龜腐皮病,是由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和糞產鹼桿菌等細菌引起的龜四肢、頸部、尾部及甲殼邊緣部的皮膚發生糜爛;皮膚組織變白或變黃;患部不久壞死;進一步發展時,頸部肌肉及骨骼和四肢的骨骼外露,爪脫落。皮膚腐爛達到頸部骨骼外露的大多會死亡。
蛻皮:是指舊的表皮脫落、新的皮膚生長顯現的過程,通常是代表著龜的成長。肉眼可見,似白色半透明的皮,且有原皮膚的紋理,有的覆蓋在皮膚上,有的有水中漂呀漂的,有的捲成團掛在新皮膚上。用棉簽輕輕擦一擦,可以擦掉老皮露出新皮或用鑷子夾起可以輕松的撕扯下來。龜在蛻皮中時,不要你去幫助的,讓自行慢慢蛻下。幫助撕扯,對新生的皮多少有點傷害的。
腐皮:因多種原因造成龜的皮膚發白、糜爛、粘呼呼爛呼呼的,嚴重的皮膚開裂,露出鮮紅的皮下組織,出血。皮膚表面的糜爛狀物用棉簽擦不掉。
水也會導致龜腐皮
改變環境水質對龜龜皮膚產生的刺激會造成皮膚發白、脫皮,這是由於龜對水質不適應造成的敏感反應,在這個階段皮膚處於亞健康狀態,容易受到感染形成腐皮,甚至發展為腫脹、掉指甲。
對剛開始發白的敏感反應,保持水環境的「無毒」和相對「無菌」狀態可以減少發生腐皮感染,當 龜適應水質後發白的皮膚問題會解決;
增加陸地,減少 龜龜在水中浸泡的時間也可以減少腐皮感染的幾率;
I. 巴西龜尾巴臟臟的如何清理
黴菌,應該是黴菌沒錯.龜殼用牙刷刷表示它已經是成龜,先把水全部換掉,用清水洗ㄧ洗,然後將烏龜放置在臉盆類的容器裡面,然後拿出去曬太陽,每天曬一小時就好,只要兩天就自己會消掉,記得水要三,四天就換一次,因為成龜吃多也會排泄,所以水很快臟.巴西龜是雜食,為了控制不要長太大,建議你去大潤發買金魚吃的飼料,有兩種紅色和綠色,你就混合給他們吃,這樣就可以養好久好久,之前孩子在市場吵著要買,現已經大學畢業,實在太大隻也太會吃,所以把它拿去寺院放生.買回來時約五十元硬幣大一點,放生時比筆電還大,還 會咬人. 查看原帖>>
J. 烏龜尾巴上有像烏龜皮一樣的東西這是什麼,求解
烏龜的大便
烏龜(Chinemys reevesii)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龜亞科,是最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我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和朝鮮。
烏龜殼略扁平,背腹甲固定而不可活動,背甲長10一12厘米、寬約15厘米,有3條縱向的隆起。頭和頸側面有黃色線狀斑紋,四肢略扁平,指間和趾間均具全蹼,除後肢第五枚外,指趾末端皆有爪。
烏龜一般生活在河、湖、沼澤、水庫和山澗中,有時也上岸活動。在自然環境中,烏龜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也吃植物的莖葉。烏龜是一種變溫動物,在氣溫150C以上時,活動正常且大量攝食,而氣溫在10攝氏度以下時則進入冬眠狀態。每年4一10月烏龜活動頻繁,在此期間,每天日落時,烏龜便開始在水中游動覓食,一直到天明前才停止覓食,潛入水中,並且常常在晴天上午10時到下午16時爬上岸,靜優於岸邊曬太陽。6一8月為烏龜盛食期,10月其食量逐漸下降,11一3月處於冬眠狀態。
此外,烏龜還具有如下特性:繁殖率低且生長較慢,一隻500克左右的烏龜經一年飼養僅增重100克左有。但烏龜的耐飢能力較強,即使斷食數月也不易被餓死,抗病力亦強,且成活率高。所以烏龜是較易人工飼養的動物。
【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
人工飼養烏龜有池養、缸養、木盆養和水庫池塘養等多種方式,各有利弊,可以因地制宜地自行選擇。對一般專業戶和小規模的養殖場,以建池養殖較好,因為此方式管理方便,經濟效益也較大。
養殖池的建造:幼龜池和繁殖池可參照金錢龜的幼龜池和繁殖池的規格和方法建造。成龜池的建造也和金錢龜的成龜池差不多,但面積可以更大些,以便養殖數量更多的烏龜。如果成龜池較大,還可以魚龜混養,在池中養一些草食性和濾食性的魚類,以提高養殖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注意烏龜亦有會打洞、易逃跑的特性,因此圍牆的牆基要深入地下50厘米左右。
2.烏龜的飼料及餵食
烏龜食性較廣,稻穀、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等均吃,其中最喜歡吃的食物是小魚、蝸牛、玉米和稻穀。人工飼養時,為滿足烏龜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避免因飼料單一而生長發育不良和產生厭食症,應採用多種飼料,如動物性飼料中的魚蝦、蝸牛、河蚌等和植物性飼料中的稻穀、小麥、玉米等。要想讓烏龜充分地消化這些飼料,在投喂飼料之前,須先將玉米、豌豆等壓碎,浸泡2小時左右,其他大塊食物也須先切碎,然後才投喂。還須注意的是,在烏龜生長的不同時期,應根據其生長特點投以含不同營養成分的飼料。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