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

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27 11:54:08

Ⅰ 大豆畝產量一般多少斤,大豆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國



回答常規種植下,若種植條件良好,大豆的畝產量一般在400-500斤左右。一定要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無病蟲害的地塊種植大豆,對土壤深翻30厘米後將其整平。種植之前要將優質種子放在40°C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6小時,如果在浸泡過程中發現種子有脹水現象,需要立即撈出晾曬。

一、大豆畝產量一般多少斤
1、一般在種植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大豆畝產量約在400-500斤左右。大豆是中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大豆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豆製品、榨取豆油、釀造醬油以及提取蛋白質等。
2、種植大豆要注意,首先要選擇土壤肥沃、排灌發病、無病蟲害的地塊,將土壤深翻30厘米後整平。在整平的過程中要挑揀出田間的前茬作物殘體、雜草及大石塊等,避免存在病菌危害大豆生長。
3、將種子種植之前要先把它放在40°C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浸泡時間約為5-6小時,如果在浸泡過程中發現種子有脹水現象,一定要馬上撈出晾曬,打破種子的休眠期。然後使用葯劑對種子進行拌種,消滅種子內部病菌,避免受到地下害蟲危害,提高種子發芽率。
二、大豆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國
1、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大豆產量最多的國家,巴西、阿根廷、中國的大豆產量分別居於世界第2、3、4位。大豆的產地比較多,在我國各省市都有栽植,其中以黑龍江種植的最多,且每年一般都可拿到相關補貼。
2、大豆一般一年四季都可進行種植,南方種植時間一般在3-4月,北方地區一般在4-5月。由於各地氣候不同,所以種植時間也會有所差異,所以種植時一定要注意時間,既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進行種植,否則會影響出苗。
3、大豆的種植密度不宜過密,一般肥力充足的土地每畝地種15000-2000株左右,中等肥力的土地每畝地種2000-3000株左右,貧瘠土地每畝地種30000-40000株左右即可。一般株距保持在15-20cm左右,行距在30-40cm左右即可。

巴西什麼農業產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咖啡王國」之稱,甘蔗和柑橘的產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產量居世界第三。
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
「咖啡王國」——巴西 拉美大國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

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

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郁芳香的熱咖啡。

Ⅲ 巴西農業的種類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巴西主要種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麥、馬鈴薯等。由於灌溉面積微不足道,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2002年,大米的產量為1048.9萬噸(單產153公斤/畝),小麥的產量320.3萬噸(單產98公斤/畝)。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展了大豆生產。1994年大豆面積增加到了1194萬公頃,產量達2485萬噸,2002年巴西大豆產量達到4190.3萬噸。巴西的大豆產量已經超過了亞洲的大豆總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匯來源,近年來平均為國家獲得近30億美元的外匯。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為300萬-400萬噸,創匯8億多美元,大豆餅粕出口大致在850萬噸,創匯16億美元,豆油出口達50萬-80萬噸,創匯約3億美元。
從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此外,巴西的氣候適宜於許多熱帶水果生長,柑桔和濃縮桔汁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香蕉、菠蘿等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巴西在胚胎移植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擁有2.3萬名職工(其中科技人員1.3萬),在全國設有2500餘個辦事處,其使命是將農牧業新技術直接傳授給農業生產者。

Ⅳ 全球主要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哪些

世界生產玉米最多的10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法國、印度尼西亞、義大利和加拿大,10個主產國的玉米總產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0%。其中,美國和中國的玉米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0%。

全球玉米貿易量已超過9000萬噸。世界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生產大國。美國是出口玉米最多的國家,出口量約佔全球的65%;阿根廷、巴西出口量分別佔16%和7%。全球進口玉米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中美洲。

進口玉米較多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日本進口量最大,約佔全球玉米進口總量的20%,其次是韓國,約佔10%;墨西哥、埃及等進口也比較多。

(4)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充分認識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豆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資源,也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能輕言放棄大豆,保持國內一定規模的大豆生產是必要的。

促進大豆生產發展是滿足國內食用消費的需要。目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居民改善食物營養結構的願望迫切,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是小麥的3.6倍、玉米的4.2倍。

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豬肉的3倍,素有「田中之肉、營養之王」的美譽。大豆還含有異黃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纖維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專家分析,進口大豆主要是滿足飼用豆粕需要,也彌補食用植物油的缺口。

Ⅳ 巴西農業在非洲的發展狀況

一、農業發展的特點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注:並非前面所說的12億公頃,12億公頃等於1200萬平方公里,巴西總國土面積才是850萬平方公里左右,這是不可能的)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現在的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巴西的地區發展也很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南部、東南部地區,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資本投入。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是巴西的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東北部,雖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沒有灌溉系統,由於氣候乾旱,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小農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種,對資源的破壞相當嚴重。
二、巴西農業生產
咖啡、蔗糖、柑橘和大豆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1、種植業。巴西主要種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麥、馬鈴薯等。由於灌溉面積微不足道,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2002年,大米的產量為1048.9萬噸(單產153公斤/畝),小麥的產量320.3萬噸(單產98公斤/畝)。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展了大豆生產。1994年大豆面積增加到了1194萬公頃,產量達2485萬噸,2002年巴西大豆產量達到4190.3萬噸。巴西的大豆產量已經超過了亞洲的大豆總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匯來源,近年來平均為國家獲得近30億美元的外匯。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為300萬-400萬噸,創匯8億多美元,大豆餅粕出口大致在850萬噸,創匯16億美元,豆油出口達50萬-80萬噸,創匯約3億美元。
從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此外,巴西的氣候適宜於許多熱帶水果生長,柑桔和濃縮桔汁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香蕉、菠蘿等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2、畜牧業。巴西的牧場面積相當於耕地面積的3倍,廣闊無垠的牧場是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養牛的頭數和牛肉的產量均佔世界第2位,豬的頭數名列世界第3位。巴西的養禽業近年來發展很快, 2002年存欄有1.76億頭牛,3000萬頭豬,1.05億羽小雞。在肉類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豬肉產量都占拉美國家的首位。肉類出口每年為國家創匯約8億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長較快。養牛業以放牧為主,集約化的奶牛場集中在大城市附近,奶產品仍需大量進口。在南美洲,巴西是奶製品最大的進口國,每年需耗費外匯1億多美元。
3、漁業。巴西有很好的發展漁業的條件,但是現在漁業的生產水平還較低。巴西目前漁產品的出口只佔拉美國家的第5位,而進口量卻占第1位。80年代以來,水產品產量從90萬噸下降到了目前的80萬噸,主要是由於近海的捕撈量減少,而淡水魚的產量一直穩定在20萬噸的水平上。
4、林業。 巴西森林覆蓋率高達60%,是林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90年代初,年產圓木2.65億立方米,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1992年,巴西的林產品出口總額將近19億美元,占拉丁美洲的54%。
5、農產品加工業。一方面,由於二元結構,巴西的農村發展很不均衡,許多地方沒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儲存、運銷和加工的能力有限,因此農產品的損耗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由於缺乏技術,無力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值的利益被轉移到發達國家。以可可豆為例,巴西在1992年出口了5.2萬噸可可粉,只賺得2151萬美元;相反,地處寒溫帶的荷蘭根本不產可可,卻出口了10.3萬噸可可粉,創匯高達1.46億美元。
三、巴西農業對外貿易
巴西2002年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出口170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8.1%。在出口的初級產品中,(1)大豆出口30.3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02%,其中向中國出口8.25億美元居第一,其次是荷蘭5.43億美元、德國3.07億美元、西班牙2.23億美元、葡萄牙1.64億美元、日本1.40億美元、英國1.28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24億美元、義大利0.97億美元、法國0.94億美元、其他4.18億美元。(2)豆粕出口21.9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64%,其中出口荷蘭6.40億美元、法國4.73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1.11億美元、義大利1.08億美元、德國1.05億美元、韓國0.97億美元、英國0.90億美元、泰國0.89億美元、印尼0.82億美元、西班牙0.78億美元、其他3.2億美元。(3)鮮、凍肉雞出口13.3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2.21%,其中出口日本2.15億美元、沙特1.88億美元、俄羅斯1.69億美元、德國1.11億美元、荷蘭1.01億美元、英國1.01億美元、香港0.76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57億美元、科威特0.34億美元、新加坡0.33億美元、其他2.46億美元。(4)咖啡豆出口11.9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98%,其中出口德國2.66億美元、美國2.07億美元、義大利1.16億美元、日本0.92億美元、比利時盧森堡0.57億美元、西班牙0.49億美元、法國0.47億美元、斯洛維尼亞0.40億美元、瑞典0.32億美元、希臘0.28億美元、其他2.55億美元。(5)甘蔗原糖出口11.1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4%,其中出口俄羅斯4.94億美元、加拿大0.85億美元、伊朗0.80億美元、埃及0.62億美元、馬來西亞0.39億美元、美國0.38億美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0.38億美元、奈及利亞0.35億美元、沙特0.33億美元、其他1.72億美元。(6)橙汁出口8.69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44%,其中出口比利時盧森堡3.13億美元、荷蘭2.45億美元、美國1.42億美元、日本0.76億美元、韓國0.26億美元、澳大利亞0.15億美元、波多黎各 0.099億美元、中國0.073億美元、紐西蘭0.036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7)鮮、凍牛肉出口7.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29%,其中出口智利1.12億美元、荷蘭1.09億美元、義大利0.64億美元、沙特0.63億美元、埃及0.58億美元、英國0.53億美元、俄羅斯0.45億美元、德國0.40億美元、西班牙0.39億美元、以色列0.28億美元、其他1.60億美元。(8)豆油(毛油)出口6.75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12%,其中出口伊朗2.25億美元、印度1.57億美元、中國1.17億美元、埃及0.43億美元、摩洛哥0.37億美元、孟加拉0.27億美元、塞內加爾0.17億美元、馬來西亞0.11億美元、南非0.10億美元、突尼西亞0.08億美元、其他0.19億美元。
四、巴西農業科學技術
巴西主要的農業科研和推廣機構是「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和「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分別成立於1973和1974年,均隸屬農業部。現在,巴西農牧研究公司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農業科研單位之一,擁有高級農業科研人員2000人,在全國有41個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來的22年裡,向社會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項,投資回收率高達43%。該公司的主要資金靠聯邦政府撥款,此外,該公司還經常接受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私人企業委託的研究項目。這個公司根據國家農業發展的需要,近20多年來研究的重點有:
1、大豆品種改良。70年代巴西大豆年產量僅150萬噸左右,經過該公司的努力,培育出了適合赤道地區生長的16個新品種,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低緯度地區試種大豆的熱帶國家。大豆的單產從每公頃1000公斤提高到2000公斤。目前,巴西大豆種植已逐步由南部、東南部向北部轉移,特別是中西部稀樹草原地區,大豆產量達2500噸左右。
2、高產品種的培育。巴西已經成功地育成了適合本國氣候與土壤條件的小麥新品種,使單產大幅度提高,減少了對進口小麥的依賴。此外,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科學家們還培育成了胡羅卜、馬鈴薯、甘蔗良種。
3、稀樹草原的開發研究。鑒於稀樹草原對於巴西農業發展的重要性,1975年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研究該地區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問題。經過20餘年的研究和開發,吸引了外國資本,本地區的種植面積已由過去的450萬公頃擴大到1000多萬公頃,成為巴西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和出口基地。
4、根瘤菌育種技術。由於採用這種技術,已經使巴西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每年用於進口氮肥的費用估計可以節省15億美元。
5、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巴西在胚胎移植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擁有2.3萬名職工(其中科技人員1.3萬),在全國設有2500餘個辦事處,其使命是將農牧業新技術直接傳授給農業生產者。
五、巴西農業政策支持體系
(一)巴西農業政策的演變
在巴西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巴西的農業依然能夠繼續發展,主要得益於農業政策的適時調整。巴西農業政策的總體目標是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但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政策特點。以1994年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達成為標志,巴西農業政策明顯分為兩個大的階段。
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農業政策經歷了由補貼向價格支持的轉變,目的是支持和保護農民收入。1965-1985年用於農業的政策資金累計約2191億美元,其中310億用於農業補貼,其他用於投資和市場政策。限於財政壓力,巴西政府從1985年開始取消對農業的補貼,轉為以農產品價格支持為主的政策。1975年以前,巴西的農產品出口以咖啡為主。從1975年開始轉向穀物,如大豆、玉米、大米和小麥等。為了促進農業結構的轉型,從1975年開始正式對大豆、豆類和木薯等實行價格支持。還專門成立了農牧業技術研究公司,改良大豆等,使之更適合於巴西的土壤。從1985年開始,價格支持(PGPM)成為農業政策的支柱,其目的是確保農民具有穩定的收入。價格支持主要有兩個手段:一是聯邦政府的直接購買(AGF),當市場價格低於規定最低價格時政府買入。例如1987年政府用最低價格方式購買農產品達1230萬噸;另一個是營銷貸款(EGF)。價格支持促進了巴西農業的發展。1985年到1995年,農業補貼由142億美元減少到60億美元,但是,穀物產量卻由5980萬噸增長到8000萬噸。
上述政策一直持續到1994年WTO的成立與農業協議的簽署。從1995年開始,農業市場更加開放。一方面出於財政壓力,另一方面考慮到必須遵守WTO的游戲規則,巴西政府開始轉變農業政策,提出了兩個新的政策措施來逐步取代舊的價格支持政策,即產品售空計劃(PEP)和期權合約補貼(option contracts)。舊的價格支持計劃目前僅限於稻米、玉米、小麥、木薯和豆類等主要作物。2000年,政府購買了51.7萬噸大米、9.3萬噸豆類和0.3萬噸其他作物。這一階段的政策目標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保持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是針對大農場,減少價格支持,使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高;二是確保農民收入不低於城市居民收入,維持社會的穩定,主要是針對小農戶而採取家庭農業支持計劃,防止農村人口向大城市的過快和過度流動而造成社會問題。從1995年開始,雖然對農業的補貼和價格支持力度降低,但是穀物產量卻不斷增長,由1995年的8000萬噸增長到2001年的9830萬噸。

Ⅵ 大豆主產區主要是南美的哪幾個國家呢產量最多的是哪個國家把他們按產量的高低解答一下,謝謝啦

世界主要生產國大豆產量情況分析
世界大豆主產國:重要主產國:美國、中國、巴西、阿根廷
次要主要國:印度、巴拉圭、加拿大

重要主產國產量分析

一)關於播種面積

美國的絕對播種面積已經由90年2287萬公頃增加到2001年的3000萬公頃,絕對數量逐年增加,增加幅度在所有國家中是最大的,顯示了由於世界需求的增加,每年大豆的種植面積都在增加的事實。但是,從美國相對播種面積來看,由90年的42.18%降到現在的38.68%,整體趨勢是略有降低,表明了美國的播種面積佔世界整體的份額在減少,美國大豆在世界上的統治地位在下降。
巴西的播種面積從90年的975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1550萬公頃,相對量從90年的17.98%到現在的19.98%。阿根廷從90年的475萬公頃到 現在的1070萬公頃,相對量從90年的8.76%到現在的13.80%,這顯示了南美國家所佔世界比重快速的上升。
中國的播種面積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更多的耕地去種大豆,因為它畢竟不是主要糧食作物。

二)關於單產

美國大豆單產由90年的2.29噸/公頃增加到01年的2.64噸/公頃,幾乎每年均勻增加,顯示了美國機械化操作和轉基因技術的使用的結果,和中國對比,中國的單產從90年的1.4544噸/公頃到01年的1.72噸/公頃,增長幅度為0.2656,而美國增長幅度為0.25,相對量來說差不多;絕對 量上,美國單產比中國高0.92噸/公頃,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機械化程度不夠,沒有用轉基因技術。
阿根廷的耕作情況和美國差不多,也使用機械化和轉基因,但是單產比美國低,它的01年的單產為2.52噸/公頃;巴西的單產情況,在90年還比美國低,但 在01年時單產已經達到2..68,去年更是達到2.75噸/公頃,但是巴西並沒有採用轉基因,(也有一小部分轉基因大豆),而是採取農業技術革新等措施來提高單產,這值得中國學習。

三)關於產量

美國產量從90年的5241.6萬噸到01年的7911.7萬噸,從相對數量上來看美國產量從佔世界比重50.35%下降到現在的43.79%表明雖然絕對數量增加,但是美國大豆佔世界的比重正在逐漸下降。
巴西的產量從90年的1575萬噸到現在的4150萬噸,相對數量從15.13%到現在的22.97%,是所有國家中增長最快的。阿根廷01年的產量是2700萬噸,相對量從90年的11.05%到現在的14.94,也上漲了一些。
而中國的產量從90年的1100萬噸到現在的1500萬噸,增長幅度不大產量比較穩定,這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應用轉基因技術,農業技術沒有得到高,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不大,還有就是中國不能大幅度的提高播種面積。

綜上,表明美國雖然產量在增加,但是在大豆市場的地位在下降,中國在世界市場所佔的份額也在下降,其他國家主要是南美國家在大豆市場所佔比重越來越大。

相關數據:
註:%指佔世界的百分比

美國數據
Year 面積(%) 單產(%) 產量(%)面積 單產 產量
1990 42.18 119.38 50.35 22870 2.29 52416
1991 42.64 118.16 50.39 23477 2.3 54065
1992 41.52 122.34 50.79 23566 2.53 59612
1993 38.38 112.57 43.21 23191 2.19 50885
1994 39.52 125.78 49.71 24609 2.78 68444
1995 40.64 116.58 47.37 24906 2.38 59174
1996 40.9 119.82 49 25637 2.53 64780
1997 40.76 113.59 46.29 27968 2.62 73176
1998 40.06 116.52 46.68 28507 2.62 74598
1999 40.85 110.6 45.18 29318 2.46 72224
2000 38.9 111.4 43.34 29303 2.56 75055
2001 38.68 113.22 43.79 30002 2.64 79117

阿根廷數據
Year 面積(%) 單產(%) 產量(%) 面積 單產 產量
1990 8.76 126.09 11.05 4750 2.42 11500
1991 8.72 119.19 10.39 4800 2.32 11150
1992 8.63 111.99 9.67 4900 2.32 11350
1993 8.94 117.80 10.53 5400 2.3 12400
1994 9.15 99.19 9.08 5700 2.19 12500
1995 9.76 102.01 9.95 5980 2.08 12430
1996 9.89 85.63 8.47 6200 1.81 11200
1997 10.13 121.75 12.34 6954 2.8 19500
1998 11.47 109.04 12.51 8165 2.45 20000
1999 11.96 110.91 13.26 8583 2.47 21200
2000 13.65 112.14 15.30 10280 2.58 26500
2001 13.80 108.33 14.94 10700 2.52 27000

巴西數據
Year 面積(%) 單產(%) 產量(%) 面積 單產 產量
1990 17.98 84.11 15.13 9750 1.62 15750
1991 17.62 102.10 17.99 9700 1.99 19300
1992 18.72 102.42 19.17 10625 2.12 22500
1993 18.93 110.77 20.97 11440 2.16 24700
1994 18.76 100.27 18.81 11680 2.22 25900
1995 17.87 108.19 19.33 10950 2.2 24150
1996 18.83 109.72 20.65 11800 2.31 27300
1997 18.94 108.55 20.56 13000 2.5 32500
1998 18.13 108.01 19.58 12900 2.43 31300
1999 18.95 112.93 21.39 13600 2.52 34200
2000 18.55 119.57 22.17 13970 2.75 38400
2001 19.98 114.94 22.97 15500 2.68 41500

次要主產國分析

巴拉圭:
巴拉圭的種植面積由90年的89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130萬公頃,產量01年達到340萬噸,單產情況和巴西、美國差不多,也很高,01年單產達到 2.62噸/公頃,巴拉圭90年以後就很少進口大豆,最近幾年大豆進口量一直是零,他的出口量從90年的103萬噸增加到01年的252萬噸。
巴拉圭的相對產量佔世界的1.88%,而且他一般是產量的70~75%用於出口,01年巴拉圭的出口佔世界的比重為4.5%,所以對世界大豆市場的價格有一些影響,但是影響力很有限,粗略分析時可以不與考慮。

加拿大:
加拿大的種植面積從48.4萬公頃增加到現在的101萬公頃,單產情況也在2噸/公頃以上,產量從90年的126.2萬噸增加到01年的205萬噸,01 年的相對產量佔世界的1.13%。進口量從90年的15.1萬噸到01年的70萬噸,出口從21.3萬噸到01年的80萬噸,。01年的產量為205萬 噸,01年的國內總消費量為200萬噸,其中壓榨消費為155萬噸。
表明加拿大大豆主要是國內消費自己生產的大豆,進出口比重很小,對世界大豆價格沒有什麼影響,並且國內消費主要是壓榨消費。

印度:
印度的播種面積從90年的256.4萬公頃到01年的580萬公頃,增加了一倍多,但是單產很低,從90年的1.01到01年的0.97噸/公頃,產量從90年的260.2萬噸到01年的560萬噸,他的進出口量一直是零。
評述:印度的進出口量為0,因此對世界大豆價格沒有什麼影響,他的大豆消費完全是封閉的,只滿足自己國內的需求,這個需求主要是壓榨需求,他的產量的 85%左右都作壓榨用途。但是印度的潛力非常大,因為其單產非常之低,如果他把單產提高到2噸/公頃,那麼他就可以達到每年1000萬噸以上的產量,而且 最新的消息是印度正在批准轉基因種子的商業化銷售流程。

綜述:

各主產國所佔世界%
單位% 美國 中國 巴西 阿根廷 印度 巴拉圭 加拿大 其他 合計
2000 43.34 8.89 22.17 5.30 3.03 1.96 1.56 3.75 96.25
2001 43.79 8.3 22.97 14.94 3.1 1.88 1.13 3.89 96.11

從表中可以看出,美國在世界大豆市場的地位仍然是佔有很大優勢,但是巴西、阿根廷所佔的比重不斷增加,現在整個南美(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合起來所佔比重00年為39.43,01年為39.79,直逼美國00年43.34,01年的43.79。而中國產量所佔世界份額近些年是不斷下降的。
以上7個國家總產量佔世界產量的96%強,足以影響世界大豆產量和價格的變動,並且7個主產國種種後三個國家產量又相對較小,並且加拿大、印度都是自產自銷,只有巴拉圭有一定量的出口,分析問題時可以作為次要因素分析;其他的各個大豆生產國所佔比重分別不足1%,總計不足 4%,分析問題時可以不考慮。

Ⅶ 巴西的農產品中產量居世界第一名的是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

農牧業 可耕地面積逾27億畝,已耕地7670萬公頃,牧場1.723億公頃,咖啡、蔗糖、柑橘、菜豆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四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

2017年糧食總產量2.377億噸,其中大豆、玉米、大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分別達1.14億噸、9784.3萬噸和1232.8萬噸。

(7)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巴西農業的發展前景: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

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

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巴西的地區發展也很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南部、東南部地區,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資本投入。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是巴西的欠發達地區。

特別是東北部,雖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沒有灌溉系統,由於氣候乾旱,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小農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種,對資源的破壞相當嚴重。

Ⅷ 巴西農業特點

巴西農業特點: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

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

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8)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巴西農業政策

1、結構政策,土地改革計劃的目的是吸引農民到內陸的中西部開發後備耕地資源,通過大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競爭力的提高;而家庭農業支持計劃則專門針對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小農,通過該計劃使小農能夠獲得穩定的收入,以防止破產的小農向大城市過快流動而帶來社會不穩定,最終保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

2、巴西後備耕地資源豐富,為了促進中西部地區的農業開發,政府一直努力吸引南部地區的農民到這些地區從事農業。促進土地改革的主要工具是土地徵用(land confiscation),徵用之後分給農民(如早期時為每個農場提供300公頃),使得45401個家庭得以在農村定居下來;

另一項措施是於1999年成立「土地銀行」,由聯邦政府向農民提供信貸用於購買農村地產,從而推動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2000年,這類信貸額高達2.67億雷亞爾,1.56萬家庭從27.6萬公頃土地中受益。

3、對農民只徵收個人所得稅,所得稅稅率為27.5%,但是年收入在15000雷亞爾以下的免徵所得稅。如果虧損,三年之內可以在稅前所得中抵扣。

Ⅸ 巴西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咖啡王國」之稱,甘蔗和柑橘的產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產量居世界第三.

Ⅹ 巴西大豆主產區在哪裡

巴西大豆主產區在巴西高原。大豆是巴西最主要的農產品之一,佔全國農作物總種植面積和產量的一半,巴西高原地形平坦開闊,土地面積寬廣,且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光照和水分充足,適宜大豆種植。

閱讀全文

與巴西豆農產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4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8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