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為什麼要花這么多錢請一些三流的外國人來踢足球
因為三流的外國人也比一流的中國球員踢得好。。
⑵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花費多少錢 花小錢辦大事夏日狂歡呈現綠色巴西
你認為花小錢很好嗎?你認為以後還會放在巴西辦嗎?
本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被搶劫;俄羅斯官員遭襲;印度運動員睡地板,沒床;日本運動員一進奧運村就修馬桶;跳水池子是綠的,確實很綠色,差點把運動員都染綠了,因為排水系統壞了;發生火災,100多名運動員逃命;自行車跑道暴炸……
奧運會成了中國運動員吃方面便都覺得是美食的地方。
巴西確實省錢了,花了56億美元。
北京奧運會150億美元,英國奧運會本來打算開支50億美元,結果也花了150億美元。
⑶ 足球出場費:偶然看到報道國足邀請其他國家對比賽要付多少出場費,一般是多少
1.這個你說對了 不給出場費 你去免費給人家踢比賽啊 就算是國家之間商量好了 那球員也不會同意的 尤其是像中國這種三四五六流的甚至不入流的球隊 人家球員在家歇著好吧 還千里迢迢跑你們國家來參加比賽啊 人家自己國內也有比賽的 隨便拉支聯賽隊伍來熱身好了吧
2.這個問題 不好回答啊 據說最少的要付千萬 高一點就不好說了 超億也難說了
⑷ 2016巴西里約奧運會花了多少錢
開幕式不是炫富表演,里約用一種素麵朝天的姿態,打造了一場簡約而不簡單的盛宴!預算5590萬美元,是北京奧運的1/20,是倫敦奧運的1/12。在千瘡百孔中,里約辦了一場偉大的開幕式,它可能沒那麼光彩奪目,但它豐富的內涵和氣質,更為動容!
奧運會開幕前的幾天,從里約傳來的都是各種不靠譜的聲音,這讓外界對於奧運會開幕式多了更多隱憂。對於一屆奧運會而言,開幕式是皇冠上的明珠。里約還能帶給我們一屆令人難忘的開幕式嗎?
尤其是開幕式的預算,由最初的1.139億美元,削減到5590萬美元,減少了近一半。根據媒體的報道,這個數字是北京奧運會的1/20,是倫敦奧運會的1/12。
北京奧運會,我們在鳥巢見證了美輪美奐的開幕式;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也盛況空前。充足的預算,讓之前的兩屆奧運會大量使用了高科技技術,人力物力也極大豐富, 都配得上「恢弘」二字。
開幕式並不是一場炫富表演,金錢雖可以為其鍍上一層光環,卻並不能豐富其內涵。一個渾身珠光寶氣的麗人,骨子裡可能還是那個沒見過世面的村姑。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用一種素麵朝天的姿態,打造了一場簡約而不簡單的盛宴。它充分挖掘了巴西的文明,從生命的起源展示巴西的歷史,熱情似火的舞蹈和悅耳的音樂,成了開幕式最好的點綴。
在創意上,開幕式總導演絞盡腦汁,絢麗的色彩,精巧的設計,充分利用了光影的特點,讓人拍案叫絕。綠色、和平和環保的主題貫徹始終,體現了巴西人的情懷。點燃火炬的方式並不復雜,不似當年李寧追月般那麼動人,但酷炫的藝術感還是讓人拍案叫絕。
它沒有那麼壯觀,不像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幾乎邀請了全世界最重要國家的元首出席。一共只有45個國家的領導人出席。
並不自卑的巴西人不需要通過這樣一屆開幕式向世界證明他們的存在。他們就是把開幕式辦成一屆大Party,就像狂歡節或者沙灘上沒日沒夜的派對一樣。姑娘、小夥子們載歌載舞,像在海灘上一樣隨意,肆意宣洩激情,讓世界看到了巴西人們快樂的一面。
里約開幕式,用自己的行動證明,金錢與偉大的開幕式並不能劃等號。里約用了更少的錢,卻辦了一屆讓更多人感動的奧運會開幕式。
正如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巴西:未來之國》中描述得那樣,巴西承載了人類文明的希望。這種未來並不是指經濟的發展,也並不單單是科技、藝術的發展,而是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證明了茨威格並沒有看走眼,巴西就是人類文明的未來之國。這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也為未來樹立了一座新的標桿,畢竟奧運會不會只在最發達的國家舉辦,它也不應該成為一種盲目攀比的載體,傳遞文明、展現自我才是其精神內核,一個民族的文明和它的價值觀與金錢沒有太多關系,不應該被其玷污。
在千瘡百孔中,里約辦了一場偉大的奧運會開幕式。它可能沒那麼光彩奪目,但它用豐富的內涵和氣質,更讓我們動容。當吉賽爾·邦辰穿過場地中央進行走秀時,你不僅僅被她的容顏打動,更是被她渾身上下散發的優雅氣質而感染。她就是這屆奧運會開幕式的象徵。
我相信,在未來的漫長歲月中,里約奧運會開幕式會以其獨特的特質永載奧運史冊。
⑸ 在中國,要培養一個職業足球員要花多少錢啊
職業化之前,成才費大約10萬元
1994年聯賽進入職業化前,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培養往往由各省體委牽頭。由於全運會的任務,各省也較重視青少年球員的培養。曾代表湖北參加九運會的李某今年26歲,他介紹了自己當時從事足球的歷程。
「小時候我們都是為了鍛煉身體才踢球的,後來也漸漸迷上了這個運動。從6歲上小學時,我就開始到湖北省足球技術學校接受足球訓練。那個時候我們讀的就是普通人讀的小學,下午放學後再去足球學校學踢球,然後晚上由父母接回家。那個時候一個月的訓練費只有15元,吃住都在家裡。後來到了三年級,訓練費變成了一個月30塊錢,最後再漲到60塊錢。小學結束,加上裝備費用也不到3000元。
「到了初中,足球進入職業化,踢球的花費也漸漸增多。我們一批在湖北省足球技術學校訓練的隊員也都開始住校集中訓練,那個時候一個月的伙食費和住宿費一共450元,後來就漲到了600元。等到完成九運會,武漢俱樂部收購了我們這支隊伍,由於沒有進入一線隊的希望,我最終自費1萬元去新加坡聯賽踢球,最終沒有堅持,回到了國內。」
由於是省體委牽頭培養的全運會隊伍,因此在政策上,李某這批球員的受到了很大政策上的照顧,要比同齡在足球接受訓練的孩子花費少些。粗略算下,李某在小學階段花費為3000元,而12歲至19歲這八年期間,花費接近6萬。
而這些完全是正常費用,李某還透露:平時希望能夠得到教練的提拔往往要給教練員送些「好處」,各個級別的球隊都是如此。這些花費也不在少數,算下來也有幾萬。粗略算來,李某的成才費大概為10萬元,這在目前的青少年培訓中,僅僅是一年的花費。
職業化之後,成才費大致在25萬——100萬之間
1994年、1995年的足球盛事讓國內一夜之間多了很多足球學校,1995年之後從事足球訓練的青少年成才費用又為多少呢?
據成都足協青少部負責人介紹:在足校盛行的時代,一個孩子家長每年要承擔的培訓費用一般在3萬元左右(2萬學費,1萬生活費)。這其中不包括比賽的費用,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比賽增多,費用也就增多。假如一個孩子從10歲開始踢球,到18歲進入一隊,並且開始掙錢有職業收入,那也至少需要25萬左右的基本投入。這和社會上其他培訓行業的學費門檻相比,也許不高,但相比於普通接受教育的孩子,這個門檻就有些高不可攀。送孩子在中國足校練球的張先生,五年學費總共20萬,其中有5萬是入學時學校要求交納的「建校費」。
據權威部門統計,目前中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平均是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和其他生活費,孩子上大學一年的花費在1萬元左右。如果單從教育的家庭成本角度考量,2007年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3786元和4140元,以此計算,供養一個四年制的大學本科生,需要一個城鎮居民1.5年純收入,需要一個農民4.8年純收入。然而「足球學生」每年的費用至少是大學生的3倍,在校時間一般為5至7年。以平均在校時間6年計,供養一個中專畢業的足校學生,最低限度需要一個城鎮居民13.1年純收入,需要一個農民43.5年的純收入。
這也只是表面上的花費,在球員進入一線隊的節骨眼上,往往要將幾十萬一次性交給教練疏通關系。而加入國字型大小球隊,同樣需要交納數萬到數十萬不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黑錢司空見慣,已經成為風氣。這樣算下來,現階段一個職業球員的成才費用大概在25萬至100萬不等,遠遠超過了培養一個普通學生的費用。
⑹ 2014巴西世界盃花費了117億元錢,這是計劃花費的三倍。原計劃花費多少錢
117÷3=39
⑺ 大家好,請問要去阿根廷學足球一年要花多少錢啊,那裡社會治安亂嗎,去阿根廷和去巴西哪個比較好啊。
巴西很亂 治安很不好 阿根廷沒有去過 不過那裡經濟比巴西略微好一點 犯罪率沒有巴西高 布宜若嘶矮利司被稱為南美的巴黎 應該不錯
⑻ 邀請150個模特網紅舉辦派對,內馬爾需要支付她們多少錢
足球這項運動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吸金的運動之一,它在全世界都擁有非常狂熱的粉絲。那麼只要你能夠成為足球巨星,你就能夠在全世界掀起屬於你自己的神話。
再往最後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來了,那就是派對的靈魂,也就是這些美女網紅模特們。這些美女網紅模特們的出場費大部分都在1000~2000美元左右,如此一來的話,他整個下來應該花費在100萬美元左右。
不過對於內馬爾這樣的天之驕子來說,100萬美元也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⑼ 羅納爾多回巴西踢球的年薪多少
年新 90-100W歐元
⑽ 巴西還是足球神話嗎
北回歸線上一場少見的嚴寒襲擊著羊城廣州。中、巴足球邀請賽終於在晚上7:30分拉開了戰幕。90分鍾戰事結束,出乎人們的意料,比分竟然是O:0。
羅納爾多賽前曾經預測,比賽很可能是3:1結束。當時,我們連這個結果都不敢奢望。因為巴西總教練佩雷拉也是懷著勝利的信心踏上了中國的土地。但比賽自古就沒有固定的模式,鑒於主客觀的各種因素,這個結果也可以理解。
我不能理解的是,媒體上各種指責挖苦潮水般涌來,如同發燒,何苦呢?
本來就是利用商業途徑運作出來的一場比賽,至於花了多少錢,這是主辦單位的事(據說凈收入是800萬人民幣),他們不僅獲得了一筆客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將一幫世界級的大腕球星請到了中國的土地上,讓那麼多中國球迷零距離地接觸了心目中的偶像,這已是奇跡。更何況,羅納爾多等「4R」能走出來為中國球迷簽名,實屬難能可貴。他們從歐洲各地在空中飛行幾十個小時來一次中國,僅停留一個晚上就要下場,要他們像出戰世界盃一樣去瘋狂地演練桑巴足球,甘冒傷殘的危險,再踢中國隊一個4:0,那是不可能的。
無論媒體怎樣挖苦和諷刺,在我的眼中,巴西隊還是巴西隊。難道你沒有看到,中國隊對羅納爾多實行的是群狼戰術,在上半場第18分鍾,他遭到了中國大腕球星李鐵、李瑋峰、肇俊哲和鄭智四個人的圍追堵截。他那閃展騰挪神乎其神的帶球過人本領,再次構成了一幕神話……
神話中的亞馬遜,神話中的大森林,神話中的男女老少,這些都因為有個黑白相間的圓溜溜的足球。這個魔術般的圓東西,在院落床前、在街邊牆角、在草坪空地、在廣闊的綠茵場和家家戶戶的電視屏幕上飛上飛下,滾來滾去,從此也就產生和演繹出了許許多多牽動千千萬萬根神經的神話故事。
北半球的六七月間,正值盛夏酷暑,可地處南美洲巴西的科帕卡瓦那海灘按季節講該是飛雪嚴冬,然而韓日世界盃足球賽中的一場四分之一決賽卻讓那裡的寒冬退卻,飛雪消融,一股強大的神話般的暖滾從北半球湧向南半球,不僅使一座幾百萬人的城市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這座世界名灘亦變成了沸騰的大海,讓大西洋都感受到了足球的熱度。人們為了在凌晨3時30分開始的一場巴西對英國的比賽紛紛擁向街頭,個個歡呼雀躍,不論相識與否,也瘋狂地熱烈擁抱。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燃起焰火,街上的小汽車一齊鳴起喇叭,向著東亞的韓日世界盃致意。這就是巴西足球,一場四分之一決賽的勝利,就使一個城市的幾百萬人瘋狂了整個夜晚,難道這還不是人間神話!
在韓日世界盃賽的初期,有人只記住了尼採的話:「理性死了」。
但更多的人卻記住了那句老格言:「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隨著戰事步步推進,巴西隊員們靈蛇狂舞的技巧和摧枯拉朽的進攻,使人又回想起了藝術足球的春天。
為了破譯巴西足球神話,尋找那藝術足球春天的故鄉,韓日世界盃後半年,我到了充滿神話色彩的里約熱內盧,第一個早上,就走進了聽說是全世界最大的足球場。雖然我曾訪問過最近這幾屆奧運會的會址,那裡自然有著它們的現代與先進,但作為規模和氣魄,這座稍舊的足球場決不會輸給哪一家。站在一邊望過去,下面是綠茵草地,看上去油嫩嫩的,有無賽事,人們都會精心護養。四周,是藍、黃、綠和白四種顏色的座位,這四種顏色分別代表天空、黃金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無邊的森林。
走下高高的看台,進了一間很大的展覽廳。一邊的牆壁上,是放大了的巴西隊五次奪取世界盃的照片。那熱烈、瘋狂和自豪的場面,給予參觀者的只有羨慕、敬佩和妒嫉。中間,有幾幅塑像,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塑像只有一條腿和一隻足球,而沒有人的身子。但只要仔細看一看,那腿上的肌肉,進發著無限的速度和力量,把巴西足球那無窮的魅力和嫻熟的高超技藝充分地顯示出來。地面上,我看是用水泥按照原大尺碼印製出的建館以前的足球明星的腳印。這些年的新星們當然在時間上失去了資格,我有意找到了一雙寬寬的、顯得並不是很長的腳印,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球王貝利留在這里的。
這雙腳印,不僅僅是留在這里,而是留在了全世界每一個著名的足球場上。就憑著這雙不太雅觀的大腳,把踢足球進化到了一種藝術的境界,把足球比賽衍變成了表演桑巴舞,把球場變成了舞台,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理解足球和熱愛足球,因此也就成了一位風靡世界的超級球王。盡管有人說他是位白痴烏鴉嘴,但只要他一開腔,全世界就是有人聽。不僅如此,他還就任巴西的國家體育部長,參加了總統競選。這些他依仗的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他能踢一腳好足球。
一個人的技藝,還要靠一種堅定的理念和思想的支撐,否則,這種技藝永遠得不到盡善盡美的發揮。貝利50歲的時候,還身披國家隊的戰袍出場了一次比賽,當時曾引起轟動。如今,63歲的他仍然接到歐美好幾個國家的邀請,希望他能參加一場告別賽。聽說他正在恢復體力,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訓練。要不是因膝蓋還有舊傷干擾,全世界的球迷們早就欣賞到這場足球史上的奇跡了。
在那些放大的圖片上,除了這位傳奇色彩濃郁的天才英雄之外,還有濟科、蘇格拉底、羅馬里奧、羅納爾多、里瓦爾多和小羅納爾多等等。
在巴西有這種說法,上世紀70年代看貝利,80年代看濟科,90年代看羅納爾多。濟科作為一代足球名星,自1978年以後,三次參加世界盃,在1982年的世界盃賽上,與隊友蘇格拉底組成夢幻中鋒,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排山倒海般的進攻,讓那些鋒利無比的攻擊消失在他們的腳下,被認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長城」。本國退役後,又到日本踢,而且獲得了日本全國聯賽的金靴獎。
是因為父親崇拜古希臘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所以剛一落地,就給他起了個與大哲學家同樣的名導。當時世界的思想界,東有孔子,西有蘇格拉底。如果他的父親崇拜的是孔子,今天世上就多了一位名叫孔子的足球名人。少時,蘇格拉底一邊讀書,一邊踢球,中學畢業後考進了全國最高學府——聖堡羅大學醫學系。醫生當了沒有幾年,就成了職業足球名宿。在國家隊中,由於他的天賦,被譽為「足球博士」和足球場上的 「多面手」,為當時南美洲第一球星。
在巴西的足球名將陣營里,還有一位被稱為「上帝的使者」和「冷麵殺手」的人,他就是出生在貧民窟、自小靠擦皮鞋和洗刷車輛,而身高只有1.68米的羅馬里奧。但他只要一吃飽肚皮,便在街頭巷尾酷練技術,歲歲年年,以足球為伴。在那塊孕育足球天才的土地上,貧民窟里照樣飛出金鳳凰。後來,他終於成為世界超級球星。
當時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一位「外星人」降落在了這個缺乏英雄的年月,如同黑夜裡突然爆炸的一顆新星,為渴望美好和激情的人們帶來了嚮往和未來,帶來了嚮往明天的動力和希望。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出現了這么一個適當的人物——他就是當代世界頭號球星——羅納爾多。這位1976年出生、身高1.79米、體重75公斤的巴西小子,身體強壯,柔韌性無與倫比,他帶球突進的速度疾如閃電,所向披靡,使對方後衛在他眼裡如同草芥。在人群中帶球穿梭而過,如魚得水。去年韓日世界盃對中國一戰,面對中國范志毅、李瑋峰、杜威和李鐵等幾員大將的阻擊攔截,像是玩兒戲一樣,就能把皮球玩進網窩。推射入網是他的拿手好戲,意識超群一流。傳球准確,暗藏殺機。看上去輕描淡寫,然而精到毫釐,對方球門往往形同虛設,頃刻之間即土崩瓦解。
全世界都在關注和仰慕著這位「外星人」,因為他表現出的是真正的巴西風格,是基於想像力之上的足球。球迷們公認:他踢出的足球是最漂亮的足球,他所參加的比賽就是最漂亮的比賽。他的超完美的表現,足以讓全世界傾倒。
眾所周知,如今既是「美女時代」,又是「足球時代」,這兩項巴西都占完了。巴西是著名的足球王國,在世界盃賽上,我們人人親眼目睹了足球怎樣轉動了世界。當年,中國的乒乓球也曾轉動過世界,但是,在人類歷史上,或許乒乓球永遠不能與足球相比,孔令輝和劉國梁也不可能與貝利和羅納爾多相比。
足球是巴西全民族熱愛的體育項目。我訪問過一位巴西朋友,他說:「足球就是我們的生命,在我們這里,小孩子們通常是上午上課,下午就去體育場,7至15歲的孩子80%去踢足球。」我們親眼所見,不僅在聖堡羅的廣場,也不只是里約熱內盧的名灘,最觸動人的一幕;是在亞馬孫的密林深處。那裡一邊是熱帶雨林,一邊是食人魚成群的魔鬼河,林與水之間,只有那麼幾十個平方米從斜坡上鏟出的平地,竟有幾個黑皮膚的印第安小朋友在那裡踢足球。我很想上去與他們一塊玩一玩,但又怕打攪他們。看這些雨林深處的小不點踢球和看「外星人」 羅納爾多踢球是兩種不同的享受。他們當中也許有未來的羅納爾多。
全世界的球迷都喜歡巴西隊,除了歷史上一層層眩目的光環和諸多五彩閃閃的球星之外,還因為他們賞心悅目的打法。觀看巴西隊踢球可進入那種藝術享受的境界。那水銀瀉地般的流暢,行雲流水般的舒展,竟然有人說,他們的失誤也能構成一種美。尤其是去年對土耳其那一戰,巴西人把球場變成舞場,用旋風般的森森桑巴舞擊潰了土耳其的星月兵團。羅納爾多以絕妙的令人眼花繚亂的盤球技術,突然破了重兵把守的星月防線,把土耳其大軍送上了歸程。
喜歡和崇尚巴西足球已經成為一種風靡世界的文化現象,而且更是一種時髦。各國遊人到了巴西的任何一個購物點,再也不是只去搶購大嘴鳥的模型和巴西木的產品,而是急於尋找和打聽「9」號球衣的尺碼和價錢。一套印有「9」號的兒童運動服,也不過是混紡原料,若在中國,恐怕只有10元成本,可它的標價摺合人民幣400多元,可購者大有人在。就一件商品而言,價錢當然是貴了,可他們買的並不是一件普通的運動服,而是巴西足球隊的「9」號,是「外星人」的號碼,他們出這筆小錢,買下的是一種理想和信仰,這怎能用金錢來衡量呢?那些一擲萬金去修教堂和蓋神廟的人們還不是為了個理想和信仰!
當年,中國曾派遣了一幫足球少年到巴西去留學,學成歸來初期,還是流露了一些南美風格,但這點風格很快就漂散在一片缺少足球文化的大海里了。巴西足球之所以能吸引世人,轉動世界,它自有悠久的歷史、肥沃的土壤、牢固的信念和文化的底蘊,在中國大連實德隊踢球的巴西球員阿迪曾這樣說過:「我們從五六歲就開始整日玩球,巴西的球員都是在馬路上踢出來的。」也有人正在努力想改變中國足球的現狀,今日換帥,明日斬將,這僅僅是皮毛而已。
中國人要想真正在國際上改變自己的足球地位,首先要培養一塊足球的土壤。等到什麼人也要一擲萬金請中國的足球寶貝們去玩一把的時候,那足球神話就會在中國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