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什麼節女人可以露胸

巴西什麼節女人可以露胸

發布時間:2022-05-28 21:42:22

『壹』 簡述巴西狂歡節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在巴西的狂歡節中,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市的狂歡節獨具特色。由於巴伊亞人不願將狂歡節市場化,所以這里的狂歡節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樂方面,巴伊亞是全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這里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它是巴西傳統和狂歡節精神最真實的體現。
今年,阿根廷、委內瑞拉正式向國人開放旅遊。至此,包括巴西、智利、烏拉圭在內,國人可以暢游南美五國。最熱辣的狂歡節、最原始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最壯美的伊瓜蘇大瀑布、最有動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復活節島「莫埃」石像……南美,這片地球南端壯美、原始、野性的大陸,終將會成為國人遊走的熱土。

『貳』 哪個國家的女人比較開放

從一個女性一年有15位性伴侶來看,就知道巴西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荷蘭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

以下見解:
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風俗文化。文化也會有自己國家獨特的一部分。

一說到外國,老一輩的人都會說,外國人太開放。見面就親,當然這是國外的自己國家的風俗。

記得我爺爺奶奶在家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外國外的一些情況就說過,這外國人打招呼怎麼見面就親,難道是都喜歡?

那不都亂套了,後來我給解釋了說,那是國家的風俗習慣,就跟我們國家的人見面握手一樣,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

這我爺爺奶奶才真正明白了。

相對比起國外來說:
確實在我們國家比較保守,國外是開放的。在這一點上是毋庸置疑的。

那說到開放,肯定要有一個最開放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巴西。(相對比起荷蘭的開放,對巴西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巴西這個國家是不僅是情感上的開放,連衣服的穿著打扮上也是如此的開放。

其實這也是跟巴西是一個處在熱帶氣候的季節,這么熱的天氣,穿太多就熱了,在室內還有空調,出門怎麼辦?索性就直接少穿點,這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風俗。

3大特色:

第一:足球

說到巴西很多人都會想到巴西的足球,著名的足球先生卡卡就是巴西的。連c羅都是他的粉絲。

第二:亞馬遜雨林

再有神秘的亞馬遜雨林,可惜的是亞馬遜雨林在經歷了一場大火以後,沒有以前那麼神秘了。

第三:狂歡節

說到狂歡節,最具有特色的就屬於巴西的首都,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了。有機會的話,你可以去看一看,絕對是值得一看的。

說完這三大風俗,那麼我們就要說說為什麼巴西如此開放?
第一:本土人多是葡萄牙人(17世紀的時候很多葡萄牙人移民過來的)

對於我們中國的女性來說,有的時候離婚都不敢離,就怕別人在後面說壞話,各種戳脊樑骨,但是葡萄牙人不一樣,這里的人思想都比較開放,尤其是女性的思想。

跟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就大不一樣了,在他們的人生觀念里:

活著開心最重要,可不管那麼多。像愛情這種奢侈的,一般的女性都是玩玩就好,最主要的是自己開心。

在巴西有一項數據顯示:

生活在巴西的女性,平均一年會有15位性伴侶。

從這點上就可以充分的看出來。開放到何種程度,這一年12個月,平均一個月就1個多。

這不僅僅是談戀愛,就是給自己找樂子,尋開心的。

更加不可能像我們中國人,談戀愛,有的時候鬧分手,就傷心的不行,要哭的死去活來,有的時候甚至有自殺的,這對於巴西的女性來說不可能。

如果談戀愛失敗了,要分手了,就跟像換衣服一樣,再找下一個了。心情不會受到影響,更加不會不開心。這點我們看國外的電視劇就可以看出。

愛情都不談,就更別說是結婚了。

一般情況下來說,只要是自己不開心,不在乎別人的想法,說離婚就離婚。這邊的女性可以說是活的很自由,很舒服。不會說讓自己受到委屈,這都是不存在的。

(當然這是大多數,可以說95%以上了都,也不排除有那麼1個或者2個例外,對愛情忠貞不渝的)

第二:狂歡節
除了狂歡節之外的,還有就是平時他們穿的衣服也是各種各樣的,跟我們中國的女性不一樣,巴西的女性逛街購物,吃東西,都是很隨性的,穿的少,穿的薄,那都是很正常的,畢竟在巴西這個地方是很熱的。

那麼平時都這樣,狂歡節就更加不一樣了。

說到狂歡節,本身這個節日就是一個開放的節日。最出名的就是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

這個狂歡節最主要的就是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就是用來狂歡的。

在節日這一天:

很多的人會穿上各種各樣的衣服,然後出去狂歡,讓你忘掉以前所有的煩惱,開開心心的過一天。

當然你也會看到有一些男性,穿著衣服各種各樣的,花里胡哨的,甚至有異裝癖。

就是男性打扮成女性化的裝扮,這樣的也有。

看到這些圖片,有些人就會說:太開放了!

但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風俗,都不一樣的,所以說正確看待,自己過的舒服就好。

人生在世,開心就好。

『叄』 巴西的節日

狂歡節
狂歡節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據說巴西狂歡節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下令封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宮前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們輕歌曼舞、手舞足蹈,整個羅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從此狂歡節被正式確定並在歐洲廣為流傳,後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1641年,在薩爾瓦多舉行了馬隊和花車的遊行,從而開創了巴西歡度狂歡節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舉行狂歡節化裝舞會。到了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巴西奴隸貿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隸制的最後廢除,廣大黑人興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歡節的遊行大軍,在非洲傳統樂器的伴奏下,跳起帶有濃郁非洲風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後,狂歡節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新的變化,桑巴舞逐漸成為節日的主角。就這樣,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今天這種盛況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聯歡活動。
節日雖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節日前的一兩個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團體就著手准備節日的慶祝活動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街道兩邊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約熱內盧大看台最佳的包廂票價雖高達千餘美元,但被早早地搶購一空。
狂歡節那四天,狂歡的熱浪席捲整個巴西,男女老少披紅掛綠,艷裝濃抹,載歌載舞,春潮決堤般地湧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葯店、醫院和酒吧之外,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學校放假,真可謂「誰也不屬於誰,誰也管不了誰」。有錢人金裝玉飾自不待言,就是窮苦人家湊熱鬧也要稍整衣帽,敲著空罐頭盒子,叮叮當當地投入狂歡的人流,彷彿一年一度不狂歡一下,明天就沒有好運氣。人們忘掉了富裕和貧窮,忘掉了憂愁和煩惱,忘掉了緊張和疲勞,只剩下歡和樂。此時,全國上下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種族膚色,都似一朵朵歡樂的浪花匯入了歡樂的海洋。這種歡樂的氣氛也感染著來自異鄉的旅行者,不少外國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為熱烈、緊張、歡快的要數桑巴舞。從16世紀時起,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隨著黑奴傳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樂舞蹈藝術的風格,演變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時,舞蹈者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抖動,因而不同於一般的輕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約熱內盧就出現了被稱為「桑巴舞學校」的表演團體。從那時起到現在,「桑巴舞學校」一直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桑巴舞大賽的主角。在狂歡節來臨前的幾個月內,各桑巴舞表演團體便要趕排舞蹈、創作樂曲、自製獨特的服飾和彩車,進行精心排練,選出訓練有素的舞蹈「國王」和「王後」。
桑巴舞化裝遊行時,為首的開路隊員簇擁著自己所屬團體的名稱和標志,其後的遊行隊伍打頭的由負責人、作曲者和彩車設計人等頭面人物組成。他們身穿筆挺的禮服,微笑著頻頻向四周圍觀的人群招手致意。緊隨其後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色彩紛呈的女子遊行隊伍。她們身著艷麗的寬擺衣裙,有的頭戴羽頭帽,也有的面戴假面具。女子遊行隊伍兩側或前後是數百人的男子打擊樂隊,樂手們身著由無數金屬片鑲成的衣褲,在燦爛的陽光下金光閃爍。他們興高采烈地吹吹打打煞是熱鬧。再後就是彩車和桑巴舞隊了,彩車上站著的是被選為「國王」和「王後」的俊男靚女,他們春風滿面地笑著向人群頻頻拋飛吻。其後是讓人欣喜若狂的桑巴舞隊,舞者服飾各異,爭芳斗艷,隨著舞曲,邊歌邊舞,這是一種以腰、臀、腹劇烈抖動大幅度搖擺的舞蹈。舞者神采飛揚,觀者如痴似呆,不論是舞者還是觀者,人們忘記一切煩惱,忘卻了姓啥叫啥,忘卻了吃喝,其熱烈痴迷的程度幾乎達到了瘋狂。

『肆』 六月節的巴西六月節

六月節早期起源於歐洲天主教國家,因三名天主教聖人聖約翰、聖佩德羅和聖安東尼奧均在六月份誕生,因此這些國家的民眾習慣在每年的六月為他們舉行慶祝活動,後來漸漸的演變為六月節。 慶祝六月節的習俗後來隨葡萄牙殖民者傳到了巴西,使這個節日又融入了當地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的文化特色,最終演變為富有巴西特色的六月節。在巴西東北部地區,當地民眾視六月節為一重要的節日,因該地區常長達半年乾旱,於是農民們就在每年的六月份為聖約翰和聖佩得羅舉辦慶祝活動,祈求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東北部地區貝南布寇州卡露阿露市(Caruaru)和帕拉伊巴州坎皮納·格蘭德市的六月節慶祝活動最具規模。六月節除了能給當地民眾帶來無限歡樂外,還能帶動當地的旅遊業。每年的六月節期間往往是東北部的旅遊旺季,許多外地和外國遊客慕名而來,到東北部城市親眼目睹一下富有盛名的六月節慶祝活動,這個時候該地區的旅館往往是爆滿。在巴西東北部地區,慶祝六月節的慶祝人群會沿著大街小巷跳著唱著經過每家每戶。
對於天主教徒來說,篝火是六月節慶典活動中最重要的象徵,在六月節中,人們手拉手圍著篝火又唱又跳,據說聖母瑪利亞的表姐伊莎貝爾在產下聖約翰後在山丘上生起了篝火,她用這種方法來向瑪利亞通知聖約翰的誕生。
葡萄牙殖民統治巴西時期,巴西受到了葡萄牙、法國、西班牙和中國等國的文化影響。巴西民眾在六月節慶祝活動中跳的典型舞蹈四對舞(dan?a da quadrilha)來源於法國貴族的一種舞蹈,(四對方舞,也叫四對舞,是一種古雅的歐洲宮廷舞。這種舞蹈源於英國,19世紀時在法國盛行,通常由8人一起跳,音樂節奏明快。)而六月節中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則來自最先發明火葯的中國。除了在篝火旁邊跳四對舞和放鞭炮外,人們還會釋放熱氣球,但因為熱氣球經常會降落在屋頂上而帶來火災隱患,所以已被巴西政府明令禁止。在巴西的一些大城市中,教會、學校、工會和企業也會組織六月節慶祝活動,參加者戴著破草帽、穿著打有補丁的衣服打扮成一幅鄉下人的樣子,又唱又跳的慶祝六月節。
六月是巴西玉米豐收的季節,因此六月節中供人們享用的食品中也自然缺不了用玉米製成的各種甜點和蛋糕。參加慶祝活動的人們可以盡情的品嘗Pamonha(用包著皮的嫩玉米煮熟做成的玉米餅)、爆玉米花、煮玉米和玉米蛋糕,地瓜、熱葡萄酒和花生蛋糕及花生酥糖、牛奶甜米粥等美食。
聖安東尼奧被公認為愛情聖人,天主教徒往往在六月十三日為聖安東尼奧舉行慶祝活動,這天,許多天主教會都會向信徒分發象徵聖安東尼奧的小麵包,這塊麵包應被放在家中保存,這樣可以保證衣食無憂,那些急求伴侶的女性則應該將這塊麵包吃下,傳說這樣會有助她早日找到意中人。

『伍』 巴西情人節應該怎麼過

6月12日,又是巴西的情人節。這一天,也是巴西人一年中最浪漫的一天。

走在巴西利亞的商業街上,以浪漫情人節為主題的商品布展令人眼花繚亂,特別是做成「心」狀的各式巧克力、以鮮紅的精緻花邊內衣、以蘭花為主的各式鮮花或花籃最為奪目耀眼,因為這是巴西人最喜歡,也是最常用的情人節禮物。這些商品經過商家的精心打扮,更富有浪漫色彩。

許多巧克力專營店推出了情人節花籃,花籃里的各色巧克力的表面都澆上了「我愛你」的字樣,板狀的巧克力也換成了「心」狀。一些商店推出情人節禮物套裝,如三塊巧克力外加一個精美鏡框或是搭配一盆蘭花。蘭花象徵愛情,需要精心的澆灌和呵護。在一家花卉店,各式花籃五彩繽紛,店員們也穿上了印有「6月12日情人節」字樣的紅色T恤衫。他們告訴記者,情人節里賣得好的是巴西蘭花和進口的哥倫比亞玫瑰。巴西蘭花品種多,花態雍容華貴,哥倫比亞紅玫瑰花朵碩大,色澤厚重,很受情人的青睞,但這些花卉的價格不菲,從80雷亞爾到120雷亞爾不等。

衣服和鞋也是情人節最常用的禮物。記者看到許多服裝店都在櫥窗里最顯眼的地方擺出成套的紅色服裝。在一家內衣專營店的門前櫥窗里,紅色的三角內褲、綉花胸罩、睡衣、睡裙和緊身背心鮮艷奪目。店經理告訴記者,情人節里賣出去最多的是紅色內褲,因為紅色本身就象徵著火熱的愛情,也是男孩子最喜歡送給女友的禮物。如果說,我們國內流行本命年穿紅色衣褲,而巴西女孩子則喜歡在情人節穿上紅色內衣。

巴西情人節始於1950年。那一年,一位名叫若奧·杜里亞的廣告商人,為了刺激巴西人在每年6月的商業淡季的消費,就推出了情人節禮品。這一舉措很快得到生性浪漫的巴西人的認可,大家都在情人節這天與自己心儀的愛人互換禮物。在整個西文國家,情人節是在每年的2月14日,而巴西選6月12日為情人節,除了商業促銷的因素外,與這一天是天主教神父聖·安東尼奧的紀念日也有關。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葡萄牙姑娘非常想得到愛情,然而,許多年過去了,她卻沒有碰到一個心儀的愛人,內心十分苦悶。有人就對她說,你要去求聖人安東尼奧吧!安東尼奧是一位神父,他有很好的口才,演講起來富有情感,又善解人意,特別是熱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安東尼奧神父在6月12日「升天」後,被追捧為「聖人」。如果人們希望找到失散的親人,得到外出旅行家人的消息,在安東尼奧神像前做祈禱,這些希望就會實現。於是,姑娘天天在安東尼奧神像前祈禱,讓神父幫她找到愛情。

幾年過去了,愛情卻不曾光顧。姑娘失去了信心,一氣之下,便將安東尼奧神像從窗戶里向外扔去。誰知,正好打在一個過路年青人的頭上。年青人氣憤地走上樓找姑娘問罪,姑娘也自知理虧,一面道歉,一面熱情招待。看到姑娘年青美貌,又體貼入微,年青人很快氣就消了,兩人越談越投機。最後,這位過路的年青人竟然成了姑娘的終生伴侶。

從此,安東尼奧神像又被端端正正的供奉在祭台上,成為人們祈求愛情的「紅娘」。安東尼奧神父「升天」後的次日,即6月13日也就成為年青人選定結婚的吉日良辰。當青年人戀愛受挫時,他們就會到安東尼奧聖像前做祈禱。還有一種風俗習慣是:在情人節里,未婚大齡姑娘將安東尼奧神父的聖像朝井裡扔下去。據說,這樣她就能實現願望,得到愛情。

現在,巴西人則把安東尼奧的忌日6月12日作為情人節來慶祝,感謝安東尼奧神父暗中牽線做媒,使情侶們有緣相會相識。對於「情人」這個詞,巴西人有兩種理解:一個叫「namorado」,意為相互愛慕的人;另一個是「amante」,意為有性愛關系的情人。巴西情人節是「O Dia dos Namorados」,是為相互愛慕的人設立的,在情人節這一天,情侶們要相互送禮,以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之情。

巴西人十分重視愛情,把它視為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情就是對自己所愛的人的付出和關心。情人節里,巴西人在送禮上自然是不惜花費的,把送情人禮物看成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人越多,送出的禮物越多,收到的也就越多,浪漫的情懷和樂趣也就越濃厚。我曾經認識一位電力工程師,32歲的他還是單身一人。他說:「盡管情人節有著濃厚的商業氣息,但是一想到『情人節』這個浪漫的名稱,想到自己還沒有伴侶作陪,會倍感凄涼。」

在巴西過情人節,不僅僅是那些單身男女,就連小孩和老人也會津津樂道。小孩子們會在情人節里向自己班上的好朋友送上禮物。不過,這個禮物很小很小,經常是自己所畫的一幅畫,然後寫上一段祝願的詞。老年人也會像年青人一樣,給自己過去的戀人發個電報,打個電話問候一聲。

對於情人們來說,除了交換禮物外,一起外出吃一頓晚餐也是必不可少的。餐館和酒吧都會在這天為前來用餐的情侶們創造出一個溫馨優雅的環境,在綵帶、燭光、音樂和鮮花點綴的氛圍里,陷入愛河的情侶們,成雙成對地手拉手,面對面,或擁抱,或親吻,在浪漫的情調中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度過一個值得回味的日子

『陸』 巴西狂歡節的習俗是什麼

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 巴西狂歡節
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規模盛大的桑巴舞遊行中,一輛輛車身長達10米的彩車打頭陣,車上裝著高音喇叭,車頂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聾的歡樂鼓點,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動腰肢,跳著歡快的桑巴舞。成千上萬的人簇擁在彩車前後,一邊和歌手一起歌唱,一邊隨著節奏跳著桑巴舞。 由於沿途不斷有人加入,遊行隊伍越來越長。人們極盡想像,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參加遊行的人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親肩頭的兒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個個都在跳。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2攝氏度,雖然人人臉上都淌著汗水,但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 大家都奇裝異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極端。電視女演員安吉拉·比茲瑪克在身體上塗滿了巴西國旗的顏色,赤裸全身,隨著遊行隊伍盡情歡跳,警察實在看不過眼,一定要她穿上點什麼,否則就以"侮辱國旗"為由拘禁她。但是在電視采訪中,安吉拉辯駁說:"這是表達對國家的尊敬。" 里約熱內盧的海灘,隨處可見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於遊客也開始脫衣服。而在遊行的桑巴舞彩車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車頂忘情歡跳。 巴西狂歡節
遊行是表達政見的好機會,盡管此屆狂歡節的主題極力弘揚愛國主義,但是,還是有彩車被裝點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槍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運奴船,以抗議殖民歷史,還有人舉起牌子,抗議1964年至1985年巴西軍政府的專制統治。 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詆毀宗教被普遍認為不合適,這些行為,一般會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歡節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來的人。狂歡節的頭兩天,交通流量大增,許多內地人開車前往裡約熱內盧等海濱城市旅遊觀光,聖保羅等大城市的人們又紛紛開車前往內地探親度假。巴西全國發生車禍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傷。大部分交通事故發生在白天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多數車禍原因是司機酒後駕車和超速行駛。 在遊行隊伍氣氛處於高潮時,毒品交易比平時高出一倍。狂歡節期間,大量的風流韻事發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諱地提醒人們注意預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歡節吸引的遊客創下了歷史紀錄,僅里約熱內盧一地,就有31萬多名遊客。國家旅遊局的官員恩伯塔估計,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億美元的生意。計程車生意出奇地好。熱心的組織者為了讓遊人盡興,特地為外地遊客開設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讓他們也能邊舞邊樂,體會桑巴風情。

『柒』 巴西狂歡節的習俗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捌』 巴西的桑巴節

桑巴舞被稱為巴西的「國舞」。在拉美這個最大的國度,桑巴舞之普及,有這樣的說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時跳,節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達旦地跳。每當激越的音樂聲起,人們總是激情難抑,不禁擺腿扭腰,跳將起來,如醉如痴,欲罷不能,欲休難止。

桑巴舞起源於非洲。「桑巴」一詞據說從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演變而來。"森巴"原是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顧名思義,這種舞蹈以上下抖動腹部、搖動臀部為主要特徵。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種舞蹈動作,後來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而開始向外傳播。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向巴西販賣黑奴1200萬。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發現的大陸拉丁美洲的時候,白人奴隸販子擔心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們就每天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樣,殖民者本想增強黑奴這種特殊商品的競價力的舉動,就把這種流行於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據考證,桑巴舞最早流行於巴西的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一帶。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陸殖民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辦有大量種植園和采礦場。被販賣到種植園里和采礦場的黑奴,在繁重的勞動之餘,以跳這種家鄉舞苦中作樂。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來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後裔同來自歐洲各地的白人接觸增多,同土著的印第安人逐漸融合。這樣,他們的舞蹈也就逐漸吸收了來自歐洲的波希米亞的波爾卡舞、來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當地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漸形成現代的桑巴舞。據記載,20世紀初,是巴伊亞州的婦女們將這種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從沿海流向內地,從貧民窟流向上層社會,從黑人、黑白混血的"穆拉塔人"傳播到白人中間。同時,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為主伴奏的樂器,逐漸被裡約熱內盧貧民窟中的銅鼓、大鑼、鈸?等打擊樂器所取代。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學校"讓人去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建立。1932年,巴西舉行首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摩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好評。從此,現代桑巴舞很快就風靡巴西全國。

桑巴舞是一種集體性的交誼舞蹈,參加者少則幾十人,多則上萬人。這種舞蹈以鼓、鑼等打擊樂伴奏。這種舞蹈的舞步簡單,雙腳前移後退 ,身體側傾,前後搖擺。男女舞者成對原地或繞舞廳相伴而舞,也可分開來各跳各自的舞步。男舞者鍾情於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兩腳飛速移動或旋轉。女舞者則以上身的抖動以及腹部與臀部扭動為主。桑巴舞可在舞廳和舞台上演出,而更多則是在露天的廣場和大街上集體表演。舞者圍成圓圈或排成雙行,邊唱邊舞。舞者狂放不羈,動作幅度很大,節奏強烈,給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覺。而大鼓、銅鼓、手鼓等打擊樂器同時並作,高亢激越,聲浪滾滾,更烘托出一種緊張熾熱、烈火撲面的氣氛。在這種氣氛達到高潮之時,樂聲往往又戛然而止,高難的舞蹈動感一下子冷凝為萬般皆寂的雕塑似的靜態。動與靜的瞬間變化,大起大落的驚人和諧,製造出一種特有的驚喜感與震撼美。

更為桑巴舞增光添彩的,是演員華美絕倫的服飾。演員無論男女,都身著色彩艷麗的服裝。男演員足蹬長靴,穿著歐洲古代騎士一樣的馬甲,或披著非洲大酋長式的長袍。女演員的衣飾則更為講究。她們要麼穿著將周身裹得嚴嚴實實的圖案華美的拖地長裙,要麼就只掛上小得再也不能再小的幾近赤身裸體的"三點式",甚至胸部完全裸露,只在乳頭上塗抹一點彩飾。她們的頭飾更為別致,或戴華麗的王冠,或插五彩的鳥羽,或頂一團火似的翎毛。色彩艷麗的衣飾上還綴滿五光十色的珠玉。每當舞曲聲起,現代化的燈光閃亮,服飾即隨舞步飄動,珠玉伴和燈光流轉,似一團團火焰閃爍, 如一個個流星飛轉, 形成一個似夢如幻的世界。置身其中,令人頓生飄飄欲仙、魂魄飛升之感。

巴西桑巴舞蹈分為兩大類:

①群眾性桑巴:舞蹈動作由舞蹈者隨著節奏即興創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靈巧的扭胯動作,男舞者除胯部動作外,常以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變化來顯示自己的舞技。表演時可圍成圓圈而舞,也可一男邀一女在圈內表演,而其他人仍在原地隨跳,還可由一人領先,其他人在其後排成一行,由後人扶著前人腰,眾人按各種隊形一致做扭胯動作。

②表演性桑巴:女舞者扭胯動作結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種步法的變化,同時根據舞蹈的人數創造各種隊形,男舞者手執各種打擊樂器邊擊邊跳。

閱讀全文

與巴西什麼節女人可以露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7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5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8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3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8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8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6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1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4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50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