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巴西柔術
巴西柔術來源於柔道,那麼打法當然和柔道有些相似。如果說柔道是90%的摔技+10%的地面纏鬥技,那麼巴西柔術則是10%的摔技+90%的地面纏鬥技。
❷ 柔術有哪些招數
印象中上步夾頸是很厲害的招式。巴西柔術講究破壞力,對於關節有很大的傷害
巴西柔術起初是一種扭斗的武術,它的技術和策略都基於對地面打鬥的深入研究。柔術練習者,擅長將對手拖向地面,然後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的姿勢。一旦形成控制姿勢,柔術練習者可以使用關節技、絞技或擊打技術等多種攻擊手段,將對手制服。
在1993年第一次終極格鬥大賽(UFC)上,霍易斯·格雷西獲得冠軍,巴西柔術開始引起世人的關注。終極格鬥大賽,是使不同門派的武術家進行無限制規則的比賽。
盡管霍易斯·格雷西體重最輕,他還是接著又贏得了三次終極格鬥大賽的冠軍,並且是在終極格鬥大賽歷史上惟一一位在一晚上連續贏得四場比賽的選手。目前,格雷西在搏擊界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他使用的巴西柔術這種獨特的扭鬥技術,被稱做「格雷西柔術」或「巴西柔術」,其內容是建立在以下兩個假設上的:
1.你的對手比你高大、強壯。
2.90%的真實打鬥是在扭斗和倒地後結束的。
從這兩個假設出發,格雷西家發展出一套為武道界帶來革命的打鬥體系。同其他武道流派不同,巴西柔術是比較新的。格雷西柔術學校在1925年才開始對外傳藝,通過75年的實踐,格雷西們在巴西不斷改進、完善柔術。僅僅在近10年的時間里,巴西柔術才被國際所接受和認識。
巴西柔術的技術強調有效利用杠桿的原理,使用者可以使用很小的力氣,將沉重的對手撬起,並產生巨大的力量。杠桿的運用,可以讓小個子、體重輕、柔弱的選手,保護自己不受個子大、體重大、身強力大的對手的侵害。實踐證明,柔術選手在格鬥比賽,如UFC中佔有優勢,表明這種武術是有效的。多數的綜合格鬥技的選手,多兼練柔術,也證明這種武術在賽場內外的實用性、有效性。
統計表明,多數真正的打鬥是在雙方扭斗後倒向地面結束的。當對手力量和個頭都佔有優勢時,這種情況尤為明顯。如果你不知道倒地後如何防衛身強力大的對手,會遇到極大的麻煩。柔術是少有的一種能夠有效解決「地面格鬥」這一真實打鬥難題的武術。在街頭,沒有裁判監督叫停,沒有體重區分,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回合和規則,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在批準的拳賽擂台上,按照規則面對商定的對手的比賽,同大街上有人想揍死你的街頭打鬥是不一樣的。您怎樣才能防止比你壯、個頭高、身強力大的傢伙把你摔到地上,騎在你身上,用他可以用的任何東西襲擊你呢?在巴西柔術中,可以找到有效和簡捷的答案。
巴西柔術的歷史
柔術的起源
柔術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2000年,在現在流行的巴西柔術中使用的眾多打鬥技術,可以在傳統的中國功夫,印度、希臘角斗術,埃及打鬥技,美索布達米亞搏鬥術中找到蹤跡。
實際上,在埃及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中,有很多的壁畫,其中描繪的武術技術與現代的巴西柔術如出一轍。有些學者推測:武術從亞洲的中國等傳播開來,由僧侶及士兵帶到世界各地。這些戰鬥技術成為封建統治者在戰場使用的、武士階層擅長的格鬥技。
巴西柔術源於日本柔術,柔術擁有大量格鬥技術,包括打、投、關節技及絞殺技。「Jujutsu」柔術的意思為「柔的法則」,它適用於所有日本武術體系,「柔」即利用靈活性。柔術的特點在於充分利用杠桿,而非與對手抗力、比力。柔術練習者會選擇使用技術,讓對手屈服或耗盡其體力,最終將其制服。然而,在古時柔術被視為次要的格鬥術。因為多數武士首先使用刀劍,並將刀劍術視為最重要的武術。因此,日本柔術形成多種打鬥體系,各自體現一部分最原始的技術及策略。有兩個例子,柔道,側重於摔;而空手道則重視踢、打。
在Edo時期(1603~1867),隨著日本內戰的結束,柔術開始流行起來。經過幾百年的戰爭,武士們已精通武術,在戰爭中使技藝更精湛。勞動階層出現了,柔術成為日常的必需品,許多技術開始適用於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情況,曾在戰場上使用的自衛術現在在賭館、市場、茶樓中使用。19世紀,柔術已成為成形的徒手格鬥術,用來對付持械或徒手的對手,有些側重於地面扭斗,有些則重視踢打。19世紀以來,日本共有700多種柔術門派。
戰爭對柔術發展起了很大影響,將打鬥術變成武藝,並帶來技術的革新。由於缺少實戰機會,很多柔術派別逐漸失去了實用性。沒有了戰爭,武士階層及戰斗性武術也不再需要,剩下的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自衛術。很多柔術學校開始推行現實的訓練方法,而其他的柔術學校只有關門了。在Meiji復興後(1868~1912),戰斗性質的柔術已在日本幾乎消聲滅跡,令人感到幸運的是,有幾位德高望重的大師將柔術從失傳的邊緣拯救出來。
前田光世與格雷西-巴西柔術的淵源
柔術大師前田光世將地面格鬥的法則介紹到巴西。前田被譽為「打鬥伯爵」,是古柔術及Kodokan柔道的專家。前田非常擅斗,並參加各種比賽檢驗自己的技術,他經常參加全接觸的打鬥賽。他是個小個子,身高5英尺5英寸,體重154鎊,盡管如此,他的技術精湛,據說在他一生中只輸過一次。1914年,受日本政府委託,前田來到巴西,幫助日本移民建立移民地。此時他受到卡斯托·格雷西的幫助,後者是擁有很強政治背景的成功商人。前田同這個蘇格蘭移民成為好朋友,於是,將自己的柔術知識傳給了格雷西的幾個兒子。
卡洛斯·格雷西(1902~1994),當時17歲,為卡斯托的長子,接受前田的訓練。記錄上顯示卡洛斯同前田學習的時間有限,可能只有兩年至四年。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要想成為一個柔術大師,似乎不可能。從歷史記錄看,前田對格雷西兩兄弟傳授了柔術基本技術、扭斗者應掌握的總體策略及贏得和控制打鬥的方法。這些策略是前田自己在參加無限制格鬥中獲得的體驗。此外,格雷西們採用了前田的訓練方法——自由格鬥訓練,和用真打實斗作為驗證技術實用性的哲學思想。但很多柔術及在實戰中的應用,是由格雷西們自己發展的。卡洛斯傳授柔術給他的兄弟奧斯瓦多、卡斯托、若阿、尤葛和艾里奧。在1925年,格雷西們在Rio De Janiero建立了格雷西學校。前田在巴西繼續旅行並周遊世界,而年輕的格雷西們研究出技術的細節,前田不會想到格雷西會脫穎而出,成為現代最偉大的格鬥體系。卡洛斯退休後,開始為其兄弟做經紀人,「成為營養學家」,研究出「格雷西瘦身法」。
艾里奧·格雷西(1908至今)是兄弟中最小的。他非常瘦弱,經常頭昏。大夫不允許他進行激烈運動。艾里奧受卡洛斯的管教,經常看哥哥們練柔術。一天,卡落斯未能給一位學員進行單獨訓練,艾里奧自願為哥哥代課,艾里奧利用技術來彌補自己力量上的不足。這個學習者被艾里奧的技術折服,從此要求艾理奧正式教他。在教授時,艾里奧發現了很多以小克大的技術。
當時,有很多技術在真實打鬥中沒有檢驗過。艾里奧對這些技術進行改造,使之適合像他這樣的小個子格鬥者(140磅)。他添加新的技術,去除那些需要用很大力量或實戰中不實用的技術。同前田一樣,格雷西兄弟對所有門派公開挑戰,無論體重,不限時間。有一次,格雷西竟在巴西最有名的報紙上登廣告:「如果您想頭破血流,骨斷筋折的話,你可聯系我們格雷西。」
無限制格鬥幾乎沒有規則與時間限制,無限制格鬥只有擊倒對手或讓他投降後才結束。格雷西接受了重多挑戰,並用所學技術在實戰中檢驗。以艾理奧為首,格雷西兄弟不斷掌握最直接有效的對付敵人的方法。艾理奧成為兄弟中最厲害的選手——家族冠軍。他成為改革者,發展了新的技術和策略,完成了從「日本柔術」至「巴西柔術」的演化。
艾里奧參加了職業的比賽,他挑戰過日本柔道、柔術選手,職業摔跤手,拳擊手及馬路打架專家。他是第一個在西方世界於1932年打敗日本柔術大師Namiki的柔術家。
❸ 巴西柔術共有多少個招分別都叫什麼詳細點謝謝!
不清楚你想問的招是指什麼?
如果是指降服技的話,數量很多的,而且同一個降服技又有很多變化,並且巴柔技術一直在進化,幾句話根本說不清的。
常見的比如:十字固(arm bar)裸絞(rear naked choke)三角絞(triangle)木村鎖(kimura)腕緘(Americana)等等……
巴柔最重要的核心不是最後降服對手的「招」,而是為了完成降服所做的「大量的事前准備」——對優勢體位的爭奪(這才是使用降服技的基礎)。能夠快速降服對手的情況只有水平相差很多(或者一方出現比較大的失誤)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最終的降服技反而不是重點。
建議你找個正規的巴柔館去學(國內正規的館可以去 cnbjj 查詢),只看是視頻學不會的,也不要自己嘗試,這樣很危險。
❹ 巴西柔術介紹
巴西柔術起初是一種扭斗的武術,它的技術和策略都基於對地面打鬥的深入研究。巴西柔術源於日本柔術,柔術練習者,擅長將對手拖向地面,然後在地面上獲得控制的姿勢。一旦形成控制姿勢,柔術練習者可以使用關節技、絞技或擊打技術等多種攻擊手段,將對手制服。柔術擁有大量格鬥技術,包括打、投、關節技及絞殺技。「Jujutsu」柔術的意思為「柔的法則」,它適用於所有日本武術體系,「柔」即利用靈活性。柔術的特點在於充分利用杠桿,而非與對手抗力、比力。柔術練習者會選擇使用技術,讓對手屈服或耗盡其體力,最終將其制服。
❺ 巴西柔術所有動作名稱!
1.手技(18本)1)背負投2)一本背負投3)雙手背負投4)背負落5)體落6)山嵐7)隅落8)浮落9)手車10)肩車11)踵返12)朽木倒13)雙手刈14)帶落15)掬投16)小內返17)內股透18)球車 2.腰技(13本)1)跳腰2)掃腰3)浮腰4)腰車5)大腰6)釣腰7)釣入腰8)袖釣入腰9)後腰10)移腰11)抱上12)後車13)飛腰 3.足技(22本)1)出足掃2)小外刈3)小外掛4)小內刈5)掃釣入足6)燕返7)大內返8)內股返9)足車10)大車11)大外刈12)大內刈13)大外掛14)大外落15)大外車16)大外返17)內股18)膝車19)支釣入足20)送足掃21)掃腰返22)跳腰返 4.真捨身技(5本)1)引入返2)隅返3)巴投4)表返5)裹投 5.橫捨身技(16本)1)小內捲入2)內捲入3)內股捲入4)外捲入5)大外捲入6)跳捲入7)掃捲入8)抱分9)蟹夾10)河津掛11)橫掛12)浮技13)橫落14)橫分15)谷落16)橫車 1.抑入技(12本)1)浮固2)肩固3)裹固4)三角固5)上四方固6)橫四方固7)縱四方固8)崩上四方固9)袈裟固10)崩袈裟固11)後袈裟固12)裹袈裟固 2.絞技(15本)1)並十字絞2)逆十字絞3)片十字絞4)兩手絞5)突入絞6)袖車絞7)送襟絞8)裸絞9)片羽絞10)片手絞11)地獄絞12)三角絞13)橫三角絞14)胴絞15)裹十字絞 3.關節技(13本)1)足緘2)足挫3)腕緘4)腕返5)腕挫腳固6)腕挫腹固7)腕挫膝固8)腕挫手固9)腕挫腕固10)腕挫腋固11)腕挫十字固12)腕挫三角固13)三角緘 常用地面技(25)1.騎乘式2.側騎乘3.背後控制4.側控制5.浮固6.南北控制7封閉式防守8.開放式防守9.蜘蛛式防守10.蝴蝶式防守11.龜式防守12.X-防守13.50-50 防守14.倒置防守15.橡皮式防守16.坐式防守17.半防守18.深入式半防守19.Delariva 防守20.斷頭台21.手臂三角絞22.蟒蛇絞23. 流線絞24.木村鎖25.肩胛固26.膝十字固27.直腿裸固28.踝鎖29.足跟勾
❻ 巴西柔術中的絞殺技有哪些
裸絞 由背面發動攻擊 主要針對 敵方的脖子與氣管斷頭台 由正面發動攻擊 當對手下潛時 我方將手環繞對手後頸部 袈裟固 很簡單的一種 四方固體位的變化 雖然只是一種過度時期的固技 但很有機會部署針對喉部的絞殺技三角固 當我方以封閉式防守的體位 進行攻擊 如右腿 須由跨至對手肩膀繞至後頸處 再由左腿膝內側關節 夾住自己的右小腿處 形成一個 三角形的一種姿勢個人是台籍MMA教練 目前於深圳執教 希望我的回答 有幫助到你的問題 如果有不清楚的或者想要詳細諮詢 都可以對我再提出發問 謝謝
❼ 巴西柔術當中有多少種鎖技
這種問題其實是很奇怪的 吧柔的鎖技其實每天都在增加 但是有些好 有些壞 比如mma職業選手吧柔黑帶 同樣的一個
❽ 巴西柔術的簡介它共分為幾個等級啊
巴西柔術(葡萄牙文:Jiu-Jitsu Brasileiro;英文:Brazilian Jiu-Jitsu)是一種專攻降伏,以寢技見長,綜合格鬥競技與系統自衛於一身的武術。二十世紀初,肩負拓殖巴西使命,來自日本講道館嘉納治五郎門下的前田光世,將包括(講道館柔道)寢技(降伏)戰術在內的柔術,傳授給了巴西人卡洛斯·格雷西(葡萄牙文:Carlos Gracie)與魯伊茲▪佛朗薩(葡萄牙文:Luiz França)。此後,前者家族中的名將——艾里奧·格雷西,從競技和實戰角度出發,總結出以摔、拿為基礎技能,循環、漸進式降伏為基本戰術,「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為指導性戰略方針的柔術新流派。如今,巴西柔術不但占據降伏式摔跤(英文:Grappling)戰技的半壁江山,更成為綜合格鬥(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簡稱:MMA)摔、拿等技戰術中的基本元素和組成部分,因此享譽全球、風靡武林。
❾ 巴西柔術有哪些技法
我去英文的維基網路找了下資料,不過裡面很多英文我不知道中文是什麼。。。知道的我盡量翻譯。
柔術技巧就是兩類:關節技和絞技
關節技主要的有:
Armlock(手臂關節技):具體分類有腕關節技、肘關節技、肩關節技等。木村鎖就是這種
Leglock(腿關節技):有膝關節技、踝關節技和腳趾關節技。比如kneebar就是這種
Small joint manipulation(小關節技):攻擊的就是手指頭和腳趾頭,比賽中禁止使用的
Spinal lock(脊椎鎖):攻擊的是頸部和脊椎,非常危險的技術
Wristlock(腕部關節技):顧名思義
然後再說下絞技,主要是兩大類:血絞和氣絞。前者是對頸部靜脈施加壓力,後者是對氣管施加壓力。至於具體的,比如裸絞、斷頭台、三角鎖等等等等,就很多了
基本就是這樣了,還有的就是各種Takedown,也就是如果把對方放倒,還有在地面纏斗的時候姿勢的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