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出口到國外的大豆價格是多少
2018年,中國進口大豆的均價2754元/噸。進口來源主要是巴西、美國、阿根廷。
同期,
中國出口到國外的非轉基因大豆的出口均價為5689元/噸
。出口市場主要是東南亞地區。
上述可見,中國出口大豆的價格比進口大豆的價格高一倍以上。
2. 巴西的豆子運到國內多少錢一噸呀
摘要 因每日糧油信息發布規則原因,導致微信公號文章發布略晚,如每日糧油原創文章本公號未發,請同行媒體在轉發時務必註明來源,對於惡意轉發者我們將點評批評。
3. 急! 中國出口到巴西主要產品是什麼
巴西農產品出口產業相對集中,大豆、肉類、酒精、木材及製品出口增長占增長的71%。其中大豆出口100億美元,增長23.7%,出口大豆1920萬噸。
根據這篇05年的報道,貌似是大豆。還有具體信息請參考新聞網址
http://www.caaa.cn/show/newsarticle.php?id=5687
08年的新聞提到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02813855.html
據巴西媒體報道,上半年巴西農業合作社直接出口農產品總額達到18.6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的14.5億美元增長28.4%;進口商品2.78億美元,順差16億美元,同比增長19.53%。
出口農產品中,大豆組合出口額佔34.89%,達到6.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74億美元增長73.24%。其次,肉類出口達19.44萬噸,4.11億美元;此外,蔗糖和酒精組合佔22.09%。
4. 中國及主要國家大豆進出口數據
問題比較久了,看到這個回答,還是有幫助的;這里更具體的介紹一下海關總署的查數據步驟:
最下面我要查-海關統計數據查詢,然後在輸出欄位分組里設置大豆、進口國等等條件即可
5. 全球主要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哪些
世界生產玉米最多的10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法國、印度尼西亞、義大利和加拿大,10個主產國的玉米總產約佔世界總產量的80%。其中,美國和中國的玉米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60%。
全球玉米貿易量已超過9000萬噸。世界玉米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生產大國。美國是出口玉米最多的國家,出口量約佔全球的65%;阿根廷、巴西出口量分別佔16%和7%。全球進口玉米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非洲和中美洲。
進口玉米較多的國家包括日本、韓國、墨西哥、埃及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日本進口量最大,約佔全球玉米進口總量的20%,其次是韓國,約佔10%;墨西哥、埃及等進口也比較多。
(5)巴西大豆對華出口多少擴展閱讀:
充分認識促進大豆生產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豆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資源,也是健康的食用植物油源。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能輕言放棄大豆,保持國內一定規模的大豆生產是必要的。
促進大豆生產發展是滿足國內食用消費的需要。目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居民改善食物營養結構的願望迫切,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是小麥的3.6倍、玉米的4.2倍。
大米的5倍,是牛肉的2倍、豬肉的3倍,素有「田中之肉、營養之王」的美譽。大豆還含有異黃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纖維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專家分析,進口大豆主要是滿足飼用豆粕需要,也彌補食用植物油的缺口。
6. 中國大豆進口比例是多少
中國大豆進口比例是佔世界的60%比例。
中國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為7140萬噸,其中從巴西進口大豆331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46.5%;從美國進口大豆2649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7.1%。所以巴西是中國進口大豆的最大來源國。
這么大的進口量是因為我國居民平均每年人均食用油數量為20升,國產大豆每年是1000萬噸,絕大部分被用於豆製品的製作,如果不進口這9000萬噸的大豆去榨油,食用油市場的缺口太大隻能由我國自行彌補。
進口大豆比例這么高的原因
進口大豆榨油後的豆粕主要用作飼料。飼料缺口還可以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資源調劑來解決,包括玉米及大麥、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進口,應該說,多措並舉是能解決我們飼料糧供給問題的。
國產大豆以食用為主,市場運行相對獨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我國大豆產量392億斤,比上年增加30億斤,增長8.3%,繼續恢復性增長。受食用需求拉動,今年以來貿易商和加工企業入市收購積極性高,國產大豆價格持續向好。
7. 巴西不已經成為最大的大豆生產國了么,但為什麼定價權仍然牢牢掌握在美國人手裡
因為國際貿易都是以美金結算,除非以後可以以本國貨幣互相貿易結算的話,商品就可以按市場需求重新定價。
8. 金融危機下國際貿易對國際貨代的影響分析
找了點資料給你做參考:
物流業是現代產業經濟的「晴雨表」,金融海嘯帶來的巨大沖擊,已讓這個行業感覺到逼人的寒意。雖然面臨行業「冬天」的考驗,但絕大多數企業都在各施奇招,猶如「巧婦」,想方設法從困境中突圍,尋找新的增長點,讓企業度過難關。
目前影響業務情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業務量急劇減少,物流企業「吃不飽」;第二種是資金回收困難,造成資金鏈十分緊張。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物流行業中並沒有出現悲觀情緒的彌漫。更多富有遠見的企業已開始進行業務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一方面是通過業務整合提高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一些物流企業則在通過更專業化、更精細的服務,贏取目標客戶。
外貿出口受阻直接影響物流業
據報道:今年秋季廣交會一期出口累計成交164.5億美元,較之春季廣交會下降10.8%,較之去年同期下降3.8%。
不少物流公司表示,為了應對當前的局勢,他們將通過縮減人員、增加工作量的方式來降低成本,以維持企業的運轉。
部分企業面臨「無米下炊」困境
10月21日,在寧波市航運協會召開的「面對危機,航運業商議走出困境」座談會上,北侖商輪公司朱英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的公司經營和託管10多艘船,目前基本處於停港待貨、空放返航的狀態。「過去營運於中、日、韓航線的3000至5000噸貨船,目前已基本無貨可裝。絞盡腦汁『找米下鍋』,營運率也不到七八成,而且吃了上頓沒下頓。」朱英澤說。
金融風暴對貨代行業的影響除了「無米下炊」之外,還可能引致壞賬風險的增加。據國際經濟金融專家分析,美國經濟如果繼續下滑,將對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歐美地區是國內工廠的主要客戶。外部經濟衰退、經濟下滑很可能導致國內貨代客戶買家的各種壞賬和取消訂單的問題,從而引致貨代壞賬風險增加。
中國和巴西的雙邊貿易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據巴西工商貿易發展部的統計,今年頭兩個月,中國對巴西的外貿出口累計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6%。
巴西中國企業家理事會執行秘書長羅德里戈認為,巴西工業生產萎縮是導致中國對巴西出口貿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據該會的統計,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機械設備的進口額下降了58.7%,煉焦煤進口量下降了40.3%。羅德里戈認為,對巴西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今年前兩個月,巴西對華貿易出口累計1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7.2%。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巴西大豆對華出口量大幅增加。據工商貿易發展部的統計,巴西大豆對華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9%,出口額增長了337%。巴西植物油工業協會預測,巴西對華大豆出口量將從去年的1180萬噸增加到今年的1300萬噸。但由於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下跌,對華大豆出口貿易額預計只有43億美元,低於去年的水平。另外,今年前兩個月巴西對華鐵礦砂出口同比下降了3.9%。今年能否保持去年對華出口9640萬噸鐵礦砂的水平,目前尚難預料。
快遞公司遭遇倒閉或業務量下滑
快遞方面,繼上海一統、廣東翔盈等一批快遞公司倒閉之後,國內民營快遞龍頭企業宅急送也出現了業務下滑的情況。去年9月份到今年上半年,宅急送還進行了一系列擴張,具體措施包括在全國新建了3000多個網點,新開了300條物流班車線路,同時還包了部分貨運航線。眼下卻因為經濟增長放緩,宅急送公司業務量已從去年的40%增長放緩到現在的15%-20% 。
據悉,為了應對訂單量的下滑,宅急送已經停止了擴張計劃,重新清理班車、航空線路,股東們也注資緩解資金壓力。業界專家認為,在目前全球金融風暴的環境下,快遞公司要擺脫困境,必須改變前期價格競爭、快速擴張模式,通過整合優質資源,走向合並壯大。
港航業界切身感到寒意襲
9. 全球大豆主產區價格,進出口情況。
主產區三個:巴西、阿根廷、美國。
(一)2011年前11個月美國出口量值齊跌
2011年前11個月,美國對全球市場出口大豆3028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18%,價值157億美元,下降1.1%。其中,其對我國出口大豆1775萬噸,減少14.5%,價值91.4億美元,增長1.1%,分別占同期大豆出口總量、值的58.6%和58.2%。
與此同時,墨西哥、印度尼西亞分別為美國大豆第2和第3大海外市場。其中,前11個月對墨西哥出口大豆297.9萬噸,減少11.2%,價值15.7億美元,增長14%;對印度尼西亞出口155.6萬噸,減少5.6%,價值8億美元,下降愛那個14.4%。
(二)2011年巴西出口量值齊揚,對我國出口占近7成
2011年,巴西實現大豆出口3299萬噸,增加13.5%,價值163.3億美元,增長47.9%。其中,其對我國出口2210萬噸,增加16%,價值109.6億美元,增長53.6%,占同期巴西出口大豆總量、值的67%和67.1%。
與此同時,巴西對西班牙出口236.9萬噸,價值11.9億美元,分別增長26.4%和增長61.2%,占總量、值的7.2%和7.3%。此外,對荷蘭出口152.1萬噸,價值7.1億美元,分別增長5.8%和29%。
(三)2011年前10個月阿根廷出口量減值增
2011年前10個月,阿根廷出口大豆981萬噸,價值49.5億美元,量、值分別下降26.9%和增長1.2%。其中,其向我國出口781.1萬噸,價值39.2億美元,量、值分別下降30%和3.4%,占同期阿根廷出口大豆總量、值的79.6%和79.2%。
與此同時,阿根廷對埃及出口大豆71.1萬噸,增加1.2%,價值3.7億美元,增長44.5%,占總量、值的7.3%和7.5%;此外,對泰國出口23.2萬噸,價值1.1億美元,量、值分別增長30.5%和71.7%。
10. 有人說中國每年從巴西和美國進口很多大豆,為什麼國內不大面積種植呢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一直以來都以「農業大國」而聞名。至於為什麼有此稱號想必大家也十分清楚。所以近幾年來不斷出台相關政策,調整農業發展機制,使得農業得到優先發展,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當然了,隨著農業的不斷地發展,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就拿大豆舉例吧,近些年來,中國進口了美國大量的大豆,而不收購我們國內自產的大豆。
首先,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是從貿易政策面和國內大豆實際需求量兩個層面來考慮的。
總而言之,為什麼會出現此類問題呢?結合我國自身的因素,大豆本身就是一種產量不是很高但需要大量耕地面積的植物,如果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並且佔用大面積耕地用來種植大豆實在是得不償失,最關鍵的是,我國產出的大豆無論是質量上還是品種上都不算是上乘,與之相比就大豆而言,似乎進口是考慮了一切利弊因素後最為穩妥,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