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足球歸化的巴西球員,實力有多強
隨著中國足球放開歸化政策之後,中國足球也就徹底進入了歸化時代,截至目前國足已經歸化了艾克森、高拉特、阿蘭、洛國富、李可等多名球員,其中絕大多數都以巴西球星為主,那麼這幫巴西球員在歸化之前,在巴西足壇到底處於什麼地位,是否真的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巴西隨便拉一名球員,都有機會在中國男足打上主力?
那麼可以說這4位被歸化的巴西球員,其實水平還是屬於中上,但要說頂級那肯定不是,如果是頂級的話,相信別人的選擇更廣,被歸化的可能性就很低了,那麼對於曾經范志毅質疑的“不會唱國歌也算是中國隊?”其實也是很有道理的,能為國出戰,本身第一就應該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如果靠著花錢買“雇傭兵”來提高國足成績,那麼就算最後真的如願沖擊進了世界盃,亞洲他國會心服口服嗎?恐怕連自己都難以說服
Ⅱ 誰會願意接手國足
卡達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的小組賽中,中國隊又一次倒在了敘利亞的面前,這一次不光光是一場失利,主教練里皮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辭職的決定,而後足協也接受了里皮的辭職決定。至此,里皮二進宮的故事告一段落,從結果上看,毫無疑問是失敗的,當務之急是,誰會來接手中國足球這個爛攤子,畢竟沖擊世界盃還有希望。
足協選帥的要求中也提到了一點,那就是擔當。他必須要有扛起球隊前進的勇氣和義無反顧的精神,這一點,土帥們絕對會比世界名帥更有歸屬感。無論是高洪波,郝偉,或者賈秀全,這些中國足球人都希望中國足球能夠早日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現在土帥擺在面前的就有兩個合適人選。武漢卓爾主教練李鐵,他現在也是執行教練,下個月的東亞杯,他會帶著他的國足選拔隊出征,在里皮不願意帶隊出征時,李鐵毅然決然的表示會帶隊出征,看得出來他對國家隊的感情。
第二個人選就是山東魯能主教練李霄鵬。盡管山東球迷很捨不得,但是平心而論,李霄鵬的確是合適人選之一。他接手魯能以來,魯能的成績一直很穩定,而且他近幾年也一直被稱為土帥的優秀代表。如果還不放心,可以選擇「土帥+洋顧問」模式,有一幫智多星在身旁出謀劃策,土帥坐鎮指點江山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無論如何,盡快確定新人國家隊主帥是當務之急,畢竟世預賽還4有場比賽要踢,國足並沒有失去進軍世界盃的可能。加油吧,中國足球!
Ⅲ 中國國足
國足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啊 真是很傷我們球迷的心 只能祝願國足好運了
國足到底有哪些痼疾呢?我認為,國足起碼有以下三大痼疾,你認為呢:
一、進攻無力,缺少配合。
縱觀中國對紐西蘭的比賽,表面上中國隊佔了上風。上半場前三十多分鍾,下半場失球後的二十多分鍾,球權基本都在中國隊一方,控球率遠比紐西蘭高,優勢盡在中國隊一邊。但是就是打不開局面。為什麼?仔細想想,中國隊也不可能進球。中國隊的進攻,有幾次能達到對方禁區?即使到禁區邊上,也一一被對方化解了。唯一在禁區里的兩次,都是先下底,再傳中,但運氣不佳,都擊中門柱或橫梁,沒有破門。整場比賽,看點也就這么點,其它時間,國足隊員都在疲於奔命。中國隊進的那一球,是亂軍中取勝,說白了,就是瞎貓碰見死老鼠,開出的球正好砸在董方卓的頭上,順勢一擺,球進了。
至於中國球員的表現,也都盡力了,但都是各自為陣,沒一點配合。後衛拿到球後,一個大腳,拚命地朝前傳,唯恐在自己後方被對方搶斷;前鋒呢,只好拼了命地去追,白白地消耗了體力。後衛的腳法也太臭,十有八九不能准確地傳到前鋒腳下,大好的機會,就這樣一瞬間失去了。隊員間就像一盤散沙,亂糟糟的,三條線不是離得太遠就是擠在一起,沒有一點章法。好幾次,一個隊員傳出球(記不清幾次、那個球員、什麼時間)後,發力朝前跑,想和隊友做撞牆式配合,可接球隊員根本就沒這個意識。可憐韓鵬,滿世界追著球跑,特點一點都發揮不出來,再也沒有了在魯能的瀟灑。我不懂,是球員不會呢,還是教練沒要求,或是接球的球員長時間沒碰球,想好好過過癮。總之,佔了上風的中國隊沒有一丁點配合,進攻乏力,今天踢平了紐西蘭,應該是很幸運的了。
中國隊的表現,並不是今天偶爾為之。看看中國隊世界盃預選賽二十強賽中的表現,哪一次不是如此。如此頑疾,竟沒人看出?悲哀,中國足球隊的悲哀,中國億萬球迷的悲哀,正如我在國足二十強賽出局時寫的《中國球迷的悲哀》。
二、後衛無能,盯球不盯人。
中國隊占盡場上優勢,可就是先丟球了。並不是對方有多麼好的技術和配合——如果是那樣,我們也認了,也能體諒我們的足球水平低,體諒我們的球員,就像我們遭遇到西班牙、荷蘭一樣——可對方就兩個人呀,一停、一弔,就擺脫了我們四個防守隊員,形成單刀,直插空門,1:0 ,中國隊出線希望遭受嚴重挑戰。什麼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後衛平行站位,沒有縱深防禦,球員無法補位,二是後衛漏人,被對方反越位成功。我們先不說後衛平行站位(這有可能是教練特意安排)的安排有無疏漏,但後衛漏人的問題是今天先失球的罪魁禍首。我們的後衛,兩眼只盯著活動的足球,全不顧身邊的人,就像一隻捕食的青蛙,只對活動的小目標感興趣。看看今天球員的反應:對方球員接球後,四個防守球員眼睛都盯著接球人的腳上球,全然不顧身邊只有幾步遠的另一個對方球員;當對方傳出球時,一切都已經遲了,更可笑的是我們的防守隊員竟然從相反方向轉身去追。我不知道當事人李瑋峰作怎樣的解釋,應該說,李瑋峰在這場比賽中表現還不錯,但就是這個失誤,李瑋峰難辭其咎,中國隊的三分變成了一分。
我並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用此來說明中國隊的痼疾。後衛漏人,現在好像成了中國隊的習慣了,不管是世界盃預選賽,還是熱身賽、友誼賽,包括今天的奧運小組賽,我們的失球,絕大多數都是源於後衛漏人。後衛「盯球不盯人」難道是今天世界足球的時尚?但我看義大利的「世界最堅固的防線」,好像後衛專門是盯人的。我們的國足,教練不知請了多少,德國的、英國的、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的,還有中國本土的;足協也換了不少人,但好像所有的人都沒有意識到「後衛漏人」問題,否則怎麼到現在還沒有有所改觀呢?
就我們國足後衛現在的狀況,接下來輸球是意料中的事,小組出線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一種奢望吧,比利時比我們強,巴西更是大人玩小孩。我們的足協官員和教練應該醒醒了吧。
三、球技粗糙,卻好賣弄。
說起球技,我們當然不能和小羅、梅西比。應該承認,我們的球技水平不如歐洲、美洲、非洲的球員,甚至不如亞洲的日本、韓國。
然而,我們的球員好像並不承認這一點。何以為證?你看場上,我們的國足隊員,只要拿到球,總要在腳上踢它三四下,朝前帶一帶、朝旁倒一倒,非得兩三人上來逼搶,否則是是不傳的,就好象自己的球技有多高,而別人不知道一樣。
結果是,短而靈的風格沒了,亞洲人特有的靈活葬送了,不知何時何地學起了英國人的長傳沖吊,可惜我們不能長成英國人的個子;
結果是,創造出來的一點空檔被對方補位了,機會沒了;
結果是,撞牆式的配合消失了,三角短傳、小范圍配合不見了,隊員在前、後場上疲於奔命;
結果是,對方兩三人一夾擊,球丟了,大家趕快去堵漏洞,進攻機會轉瞬逝去了;
結果是,十一個隊員一盤散沙,各自為戰,沒有配合,沒有戰術,沒有章法,十一個人踢不過十個人;
結果是,力出了不少,汗流了不少,傷挨了不少,但,球還是輸了,世界盃預選賽被淘汰了,奧運小組賽只存在理論上的出線了。
著名足球人張路在現場評論中不斷說,一腳傳球,配合配合,還舉了歐洲好多例子。但中國球員好像沒學過「一腳傳球」,他們學的都是絕頂的足球功夫,就像電影里那樣,可以用氣功,把足球吸著、轉著。西班牙、荷蘭、義大利人,還有巴西、阿根廷人,他們沒有足球功夫,沒有球技,只會你傳給我,我傳給你,只能玩低級游戲;中國球員可是足球祖師爺的傳人,繼承了老祖宗蹴鞠的衣缽,不賣弄一下,何以體現「熊貓功夫」!
這就是中國足球隊三大痼疾。不知什麼時候能出現個真正的「醫生」,醫治一下這些痼疾,否則,我們這個病人就要病入膏肓了。趕快撤換那些庸醫吧,也讓球迷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支持國足!
謝謝!
Ⅳ 中國足球歷史上最優秀的外援
細數歷年外援:瑞典人性價比高 瓦洛嘉留精彩回憶
在中國足球聯賽引進的外援中,雖然有不少球員名不副實,但也有不少外援貨真價實,甚至物超所值。給北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毫無疑問是北京國安的三桿洋槍,他們和北京
國安9比1擊敗上海申花那場比賽一起留在北京球迷最美好的記憶中。
矮子里拔將軍型
這種類型主要出現在中國足球職業化的早期,以當時從俄羅斯、英國低價挖掘過來的球員為主。在今天看來,這些外援的水平實在不敢恭維,甚至有一些還是業余球員出身,但在當時,來自歐洲的這些球員以獨特的身體素質和「三板斧」的功夫,還是給高薪聘請他們的球隊帶來了些許實惠。這也恰恰說明了當時中國職業聯賽的狀況——大家整體水平不高,幾個水貨外援還能充充大將。
代表人物:瓦洛嘉(上海申花)
他是當年的甲A最佳外援
同為俄羅斯人到中國淘金的先驅者,瓦洛嘉成了當時上海申花隊的一面旗幟,一個賽季過後,申花隊不僅贏得了首屆甲A聯賽的冠軍,瓦洛嘉更是以10個進球成為當年的甲A最佳外援。
點評:今天看來,這甚至可以成為甲A時代的一個笑話,因為瓦洛嘉當時是來中國留學的學生,卻莫名其妙地成了第一批甲A賽場上的職業球員。「他當時真的基本不會踢球,好多東西都是我們教給他的,算起來,瓦洛嘉不如說是來申花隊學習的學生。」當時的申花隊員事後評價說。
代表人物:馬麥羅(四川全興)
他的神奇進球被視為天外來客
人們應該不會忘記1995年前後四川成都賽場的金牌球市,而當時打造這個金牌球市的功臣之一就是巴西人馬麥羅。與國腳馬明宇一樣,馬麥羅因為貢獻了幾個神奇的進球而被當時的成都球迷視為天外來客,著實風光了一把。
點評:其實,馬麥羅來到四川全興隊之前可以說是最普通的巴西球員而已,甚至他還是業余球員,然而那段中國足球的瘋狂年代,誰還會去計較這些?能帶來進球,能帶火球市,那就OK。
性價比超高型
從1997年開始,俱樂部開始收緊自己的腰包,從眾多想來中國聯賽淘金的外國球員中選出性價比更高的球員。聞名一時的大連萬達(實德)瑞典軍團、北京國安的三桿洋槍、揚科維奇、蘭科維奇、安迪爾森……都出自這個時代。
代表人物:萬達瑞典軍團
瑞典軍團讓萬達如日中天
在1996年第一次嘗到引進三名瑞典外援的甜頭(奪取該年度甲A冠軍)之後,大連萬達隊於1997年又引進了瑞典人金斯和內克,而就在當年,大連萬達隊衛冕成功。接下來,大連萬達隊又引進了捷克內梅切克和瑞典的漢斯,金斯、漢斯和內梅切克的組合一度讓大連萬達隊如日中天,並合力完成了大連萬達隊的「三連冠」偉業。
點評:大連萬達隊無疑為甲A俱樂部引進外援樹立了典範,經濟實用的北歐球員及東歐球員隨後成了各傢俱樂部最青睞的對象。
代表人物:內梅切克(大連萬達)
他當選了十年甲A最佳外援
1998年初到來的內梅切克無疑是中國職業聯賽以來第一個真正高水平的外援,參加過1990年世界盃、1996年歐錦賽擔任捷克國家隊隊長,這些經歷讓內梅切克的身上光芒四射。而他在隨後甲A聯賽中的表現也說明了他的價值,在2003年中國足協「十年甲A最佳外援」的評選中,內梅切克沒有任何爭議地當選。
點評:「鐵腰」內梅切克的出現,確實給中國的職業聯賽帶來了一縷清風,萬達當年的這筆買賣做得夠值。
代表人物:國安三桿洋槍
他們合力製造了9比1
「三個火槍手」岡玻斯、卡西亞諾和安德雷斯一度在中國足壇掀起了一股狂潮,尤其是對申花的戰役,讓「三個火槍手」登峰造極。此後,巴拉圭人岡玻斯成為了甲A賽場上第一個踏上世界盃賽場的球員,而且他也成為第一個榮獲「中國足球先生」的外國人。至於卡西亞諾,除了先後幾次在國安的浮浮沉沉之外,還在山東魯能隊成就了自己「甲A年度最佳射手」的榮譽。
點評:多年之後,岡玻斯和卡西亞諾被認為是國安歷史上引進外援最成功的範例。
代表人物:阿尤(沈陽金德/西安國際)
他總能保持高進球率
可以說,阿尤是來到中國聯賽淘金的諸多外籍球員當中最容易被各傢俱樂部相中的那種球員,原因很簡單,作為前鋒,個子不高的阿尤能一直保持非常高的進球率。2003年加盟甲A沈陽金德隊,當年阿尤就以14個進球與他人分享了甲A金靴獎,而在2004中超元年,已經轉戰上海國際的阿尤更是以17個進球問鼎那年的中超最佳射手。
點評:有過葡超、法甲和意乙經歷,得到過1992年奧運會銅牌的阿尤絕對算得上是目前中國聯賽中外援前鋒最具實力的,而進球的高效,也讓金德、國際甘心為他付出不菲的轉會費和工資。
代表人物:耶里奇(北京國安/廈門藍獅)
他是去年中超的最佳射手
這個眼下京城球迷最為熟悉的外援,在2005賽季創造了一個空前的中國聯賽的神話:以21個進球榮膺中超最佳射手。而僅僅在一個賽季之前,頻頻在球門前喪失良機的他險些被認為是「水貨」,可僅僅一個賽季之後,他就成了中超聯賽中最讓人恐怖的門前殺手。2006賽季,國安俱樂部終於無法忍受他的加薪要求,耶里奇不得不負氣轉投廈門,如今,雖然進球不及去年,但耶里奇的實力仍是各傢俱樂部不敢小覷的。
點評:2004年耶里奇被球迷視作「水貨」的時候,國安俱樂部毅然決然地留下了他,可當耶里奇以創紀錄的進球拿到金靴獎的時候,國安卻傲慢地讓他走人。
代表人物:巴辛(北京國安/山東魯能)
他防守助攻樣樣俱佳
當年他是追隨恩師彼德洛維奇加盟國安隊的,這個後來一度成為塞黑主力中後衛的大將,在當年就入選了甲A最佳陣容,並且被公認為當時中國聯賽中最好的後衛。然而,當彼德洛維奇離開國安之後,巴辛毅然離去。輾轉回國一段時間之後,巴辛投入山東魯能俱樂部麾下,如今的巴辛防守助攻樣樣俱佳。
點評:現在回頭看看,國安一直在為別人做嫁衣,當年的岡波斯如此,巴辛如此,耶里奇也如此。
出身名門型
從上世紀最後的兩年至2003賽季這五年當中,用高薪吸引國外大牌球員加盟,成了各傢俱樂部爭相效仿的引援方式。俱樂部的想法其實很符合當時的國內足球環境:通過這些大牌球員挽救日趨下滑的球市。阿爾貝茨、魯本·索薩、巴亞諾、桑托斯,乃至十年中國職業聯賽以來的最大牌加斯科因。然而,大牌引進了不少,美元也花出去不少,可能夠取得成功的卻是寥寥,現在算起來也只有阿爾貝茨這筆錢花得還勉強算是劃算。
代表人物:阿爾貝茨(上海申花)
他是中國聯賽引進的最成功大牌球員
2003年,有著德國國腳經歷的阿爾貝茨受吳金貴之邀前往上海申花效力,而這個當時身披6號戰袍的德國人,在登陸上海之後,馬上就成了上海球迷的新寵。阿爾貝茨在那個末代甲A的年代裡,盤活了申花隊的中場,讓球隊的前後場銜接更加自然,攻防能力更加平衡,而且還在關鍵的時候貢獻進球,幫助上海申花隊從聯賽第12名一下子成為末代甲A的冠軍,而上海申花隊能夠發生如此的變化,與這個德國人的作用密不可分。最終在年度最佳的評選中,阿爾貝茨憑借微弱的優勢獲得最佳球員稱號,榮膺中國足球先生。然而,也許是怕了中國聯賽的「假賭黑」,阿爾貝茨在第二年就決定離開中國。
點評:阿爾貝茨算得上是中國聯賽當中引進最成功的大牌球員,他不僅僅給申花隊帶來了闊別已久的聯賽冠軍,更是以一句驚人的話震動了全中國:「甲A輪輪有假球,如果必要,我可以當庭作證。」阿爾貝茨不僅用他的球技征服了球迷,他的率直更是讓人佩服。
Ⅳ 國足歸化球員都有誰
非華裔球員基本上都是來自於巴西,除此之外,賽季初還有部分已經入籍的球員,也分別來自世界各地,我們先盤點一下,現階段已經完成歸化入籍和未來潛在歸化入籍的。
侯永永(挪威)
侯永永目前效力於中超俱樂部北京國安,現階段只有21歲,是中國歷史上首位血緣歸化球員,在此之前侯永永是歐洲挪威國籍,在當地還被譽為是“挪威三傑”,與皇馬天才厄德高齊名。在年初的超級杯賽事中,侯永永也順利替補登場,成為了中國足球首位登場的血緣歸化球員。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幾名潛在歸化入籍的巴西球員,高拉特、阿蘭、阿洛伊西奧和費爾南多,這四名巴西球員才是中國沖擊2022年卡達世界盃的關鍵球員,他們是否可以順利歸化完成,是目前全國球迷都重點關注的話題。
Ⅵ 中國足球人口到底是多少
足球是個相對公平的游戲,不論國家大小,只要是國際足聯的一分子,就都有權利組隊參加FIFA賽事。當然,大國往往是游戲的主宰者,但足球水平的高低跟國 家大小並沒有絕對聯系。冰島這個只有30多萬人口的小國,還不是順利殺進了歐洲杯決賽圈?而如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卻仍然在為進個球日夜煎熬……
人口小國未必就是魚腩
冰島順利躋身歐洲杯決賽圈,這著實讓國人感到羨慕。很難想像,這個只有10萬多平方公里、30多萬人口的小國,居然也能從預選賽中突圍,更不能理解的是,冰島的FIFA排名居然高達第24位!冰島能夠從歐預賽A組突圍真的不容易,因為這個小組還有大名鼎鼎的荷蘭隊!荷蘭,4.19萬平方公里、170萬人口……
沒錯,人家是人口小國,但並非足球小國。冰島的足球人口超過2萬,荷蘭的足球人口有幾十萬人。
在歐洲,這種人口少但是足球強大的案例眾多。國足前主帥福拉多(塞爾維亞)曾說:「在南斯拉夫,幾乎是全民運動,國家隊只要集中訓練精英隊員就能打出好成績。」盡管國家分裂,但這個傳統仍在延續,這些前南國家仍然各個都是體育界的「攪局者」。
克羅埃西亞只「分」到了南斯拉夫1/5的領土、1/3的人口(430萬人),依然能夠在1998年世界盃上拿到第三名;斯洛維尼亞只佔南斯拉夫7.6%的領土,人口時至今日也才200萬出頭,還是有一大批足球好手,並曾兩次殺進世界盃決賽圈。塞爾維亞和波黑也曾征戰世界盃,前南國家中未進入過國際大賽的只有馬其頓與黑山。
亞洲唯一袖珍國:馬爾地夫
話說回來,在歐洲也不是個個小國都能打,小到如安道爾、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這樣的袖珍國,國家隊實力自然不行。對,還有梵蒂岡、摩納哥這種超級迷你的「村級國」,其國家隊根本不參加FIFA組織的國際比賽。
按照國際標准,領土面積在600平方公里以下的國家即為「袖珍國」,這些國家的人口都不超過50萬人,人口普查能精確到個位數。在這種國度中選拔出的國家隊,當然是不折不扣的魚腩,FIFA排名更是整齊地排在160名開外。
本屆歐洲杯預選賽,共計有安道爾(FIFA排名202)、列支敦斯登(FIFA排名169)、馬爾他(FIFA排名160)和聖馬利諾(FIFA排名181)四個袖珍國參賽。這些袖珍國的成績自然不佳,基本都在各個小組「墊底」。此外,盧森堡、塞普勒斯這兩個「微縮國」也派隊參賽,成績也是倒數。
亞洲的袖珍國只有一個,即昨晚和國足交手的馬爾地夫。馬爾地夫宣稱擁有9萬平方公里國土,但其中99.9%是海洋,真正的土地面積不到300平方公里,人口更是不到40萬,馬爾地夫的現FIFA排名為175。
人口大國不等於足球大國
馬爾地夫
領土面積:298平方公里
人口:39.5萬
FIFA排名:175
國足昨晚的對手馬爾地夫,國內的足球聯賽為業余性質,一共6支隊,參賽選手都是司機、服務生和學生等。馬爾地夫全國只有一名職業球員,即7號隊長阿什法克,他效力於馬來西亞的皇家警察隊。
理論上,人多,國家隊的選材面才夠廣,但也不是人口大國就等於是足球大國。13億人口的中國,FIFA排名才79,而人口12億的印度,FIFA排名竟然始終穩定地保持在170名上下。很明顯,光是人多還不夠,必須有足夠的人踢球,才能保證國家隊有人可選。
這就是所謂的「足球人口」,即在本國足協備案的以足球為職業或半職業的人數。根據FIFA公布的數據,西班牙全國人口近5000萬,足球人口為350萬;德國全國人口8000萬左右,足球人口為650萬,比例都高得驚人。日本的足球人口也有110萬。那麼中國的足球人口究竟有多少?足球人口僅為25000人多一點,而記錄在冊的職業球員只有8000人。《紐約時報》在報道中國足球時曾評論:足球運動只有強大的人口基礎和符合職業化規范的聯賽,才能夠確保金字塔頂端的國家隊獲得好的成績。
國足主帥佩蘭說:「沒有足球學院,沒有業余俱樂部,沒有足球職業架構。所以說,雖然中國是大國,但在球員和教練人口上卻很少,甚至比海灣一些小國都少。」前國腳李金羽也曾感嘆足球人口過少,「其實在中國踢球的孩子非常多,只是其中90%的孩子最後都成了半成品,沒能成才。中國的足球人才浪費性太嚴重了!」上海上港主帥埃里克森在來到中國後也指出,「只有龐大的青訓人口,才會產生足夠的足球人才源源不斷地支撐職業俱樂部。」
比一比
不丹
領土面積:3.8萬平方公里
人口:75萬
FIFA排名:164
不丹曾多年徘徊在國際足聯排名榜末。2002年6月30日,韓日世界盃決賽當日,當時兩支國際足協世界排名最低的國家——不丹和蒙特塞拉特(中北美及加勒比海球隊)進行了一場「另類對決」(宣傳海報左小圖)。在這場國際足球友誼賽中,不丹主場4∶0取勝。
中國
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人口:13億
FIFA排名:79
一個13億的國家,職業球員只有8000人,國足的選材面跟那些小國實在沒啥差別。
巴西
領土面積:850萬平方公里
人口:2億
FIFA排名:5
巴西是世人公認的足球王國。據FIFA數據,巴西國內的職業球員超過200萬人,而業余球員則有1100萬人之多。比較全國的2億總人口,可見其足球人口比例之高。
梵蒂岡
領土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1200人
FIFA排名:無
雖然不參加FIFA賽事,但梵蒂岡也擁有自己的國家隊,而且是在1200人中選材,不折不扣的百里挑一。國家隊的成員大多都是教皇的衛士和牧師,年齡更是參差不齊,甚至有四五十歲的國腳。1994年,梵蒂岡隊在首秀中客場0∶0戰平聖馬利諾隊。
Ⅶ 中國男足埃克森原來是那國家人
中國男足埃克森原來是巴西人,現在歸化中國人。
艾克森,原名埃爾克森·德·奧利維拉·卡多索,1989年7月13日出生於巴西科略內托(Coelho Neto)市,中國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現效力於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
2019年2月,艾克森代表上海上港隊獲得中國超級杯冠軍。 7月9日,艾克森轉會加盟廣州恆大淘寶隊。 8月,艾克森入選中國男足國家隊的相關手續,包括變更國籍手續已經辦理完畢。 艾克森成為首位無血統歸化球員。
(7)國足有多少巴西人擴展閱讀:
中國男足國家隊公布了最新一期集訓名單。國足將於本周日在香河展開集訓,備戰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在這份35人的名單中,效力於廣州恆大隊的前鋒埃爾克森榜上有名,由於已經完成入籍手續,「埃神」也擁有了中文名——艾克森,他成為國足歷史上首位非華裔入籍球員。
根據國足的集訓安排,本期集訓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香河集中,從本周日集訓至8月31日,主要以考察新人為主;第二階段從9月2日開始,地點設在廣州,屆時部分新人將離隊,參加亞冠的恆大和上港兩隊國腳將回歸,效力於西甲西班牙人隊的前鋒武磊也將與球隊會合。此後,國足將赴馬爾地夫參加40強賽的首場比賽。
Ⅷ 國足多少人
18人
Ⅸ 中國距離金球獎有多遠
在C羅獲得了個人第四座金球獎之後,《新華社》發表評論稱,中國足球人也應懷揣贏得國際大獎的理想,那麼中國究竟距離金球獎有多遠?文章中稱大概需要30年就能實現中國球員抱著金球載譽而歸。
一年一度的金球獎今日凌晨揭曉,在為C羅憑借2016年歐冠、歐洲杯兩座冠軍獎杯最終當選歡欣之餘,中國足球的相關話題又成為球迷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麼,中國究竟距離金球獎有多遠?
請注意,這里說的金球獎指的是《法國足球》雜志頒發的世界足壇最負盛名、影響力最大的足球獎項,而並非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評選的金球獎。其實和中國的電影人一樣,中國足球人也應懷揣贏得國際大獎的理想。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如果把這個問題理解成中超聯賽何時會引進金球獎得主球員的話,那麼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國距離金球獎已經不遠了。去年冬天,開啟「買買買」模式的中超聯賽成為世界最大「金主」,轉會期各俱樂部揮灑鈔票累計超過3億歐元,馬丁內斯、特謝拉、熱爾維尼奧等國際巨星悉數加盟,讓人們對今年冬天即將登陸中超的諸位巨星充滿期待。近日,英超勁旅阿森納「大腿」桑切斯、韓國國家隊隊長寄誠庸等世界和亞洲一線球星又與中超聯賽傳出「緋聞」,在高額轉會費和誘人高薪酬的吸引下,很難保證梅西、C羅這樣金球級別的球星不會在其職業生涯末段來到中國。
如果中超聯賽依然保持「土豪范」,相信十年之內,必有金球得主來投,如此一來,中國就和金球獎實現「零距離」接觸了。
如果中國球迷覺得這樣與金球相遇不過癮,那麼也不要灰心。還記得1908年提出的「奧運三問」嗎?
這三個在當時人們看來幾乎是無稽之談的三個問題,在2008年的北京完成了所有的回答。考慮到20世紀初葉積貧積弱的國情,中國球員距離金球獎或許也不要奮斗100年那麼久。就算要奮斗百年,從1994年中國足球職業化算起,到2094年前也應該有中國球員能拿到金球獎了。
實際上,金球獎或許不用等78年這么久。去年公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要求,「國家男足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進入世界強隊行列」是中國足球的遠期目標。雖然足改方案中沒有明確公布具體的相關時間節點,但按照推算,實現遠期目標大概會在20年之後。
也就是說,中國男足要爭取在2035年左右努力躋身成為世界強隊,一旦該目標達成,隊內應該會有能沖擊金球獎的隊員。
按照60年來的歷史規律,德國和荷蘭這兩個足球強國分別各有7人捧回金球,也就是說,成為足球強國後,最理想的狀態下每個國家差不多要等9年才能拿回金球獎,這樣看來,中國人觸碰到金球獎獎杯的年份應該在2044年前後。
從另一個維度計算,國際足聯官網資料顯示,「足球王國」巴西2014年注冊的球員人數就有210萬之多,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1.04%,未注冊足球人口1120萬人,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5.54%。
想要達到巴西的足球人口規模,我國需要注冊的球員人數約為1420餘萬人,非注冊足球人口更是要超過7560萬人。按照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的說法,我國期待在2020年擁有2萬所足球特色學校,在2025年擁有5萬所足球特色學校,這些特色校預計會帶動5000萬人參與足球運動。
如果按此計算,那麼想帶動9000萬人參與足球運動差不多需要9萬所足球特色校,如果足改工作能夠持續、加速發力,考慮到2015年底時全國大概有5000餘所足球特色校,那麼中國足球人口就將迎來一段每5年增長40%的高速發展期。
到2030年,中國將擁有約8.33萬所足球特色校,在理想狀態下到2031年,中國足球人口規模比例應該和2014年的巴西不相上下,金球獎歷史的60年中,巴西人平均12年拿一次金球獎,以2031年為起點後推12年,中國人會在2043年前後初嘗金球獎滋味。
按後兩種方式計算,30年內就將有中國球員抱著金球載譽而歸,不過現在看來,這還只是一個大膽預言罷了。
想讓預言成真,需要學生、家長以及各種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期待大家共同努力,早日幫中國足球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