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鳶尾的形態特徵
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花莖扁平似葉狀,但中肋較明顯突出,花從花莖頂端鞘狀苞片內開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紅褐色斑塊,另3瓣直立內卷,為藍紫色並有白色線條。花通常上午開放,至下午3~4點就開始內卷枯萎了,但花鞘內的花開完後,會長出小苗,小苗越長越大最後降至土表,發根成苗,而小苗隔年就有開花能力。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B. 巴西鳶尾是什麼品種
巴西鳶尾為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巴西鳶尾成株高約為40-50公分,花期為春至夏季。巴西鳶尾的外系獨特,其繁殖方式比較奇特,所以受到一些花友們的喜愛。
巴西鳶尾
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花莖扁平似葉狀,但中肋較明顯突出,花從花莖頂端鞘狀苞片內開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紅褐色斑塊,另3瓣直立內卷,為藍紫色並有白色線條。花通常上午開放,至下午3~4點就開始內卷枯萎了,但花鞘內的花開完後,會長出小苗,小苗越長越大最後降至土表,發根成苗,而小苗隔年就有開花能力。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詳情介紹)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中文學名:巴西鳶尾
拉丁學名:Neomarica gracil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目:百合目 Liliiflorae
亞目:鳶尾亞目 Iridineae
科:鳶尾科Iridaceae
屬:巴西鳶尾屬Neomarica
種:巴西鳶尾Neomarica gracilis
英文名:Brazil iris
C. 請問路邊這種花是什麼花
巴西鳶尾學名為Neomarica gracilis,英名為Walking Iris,為鳶尾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又名馬蝶花、鳶尾蘭、玉蝴蝶等。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中文學名
巴西鳶尾
拉丁學名
Neomarica gracili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形態特徵
聽語音
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花莖扁平似葉狀,但中肋較明顯突出,花從花莖頂端鞘狀苞片內開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紅褐色斑塊,另3瓣直立內卷,為藍紫色並有白色線條。花通常上午開放,至下午3~4點就開始內卷枯萎了,但花鞘內的花開完後,會長出小苗,小苗越長越大最後降至土表,發根成苗,而小苗隔年就有開花能力。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D. 這是什麼花
巴西鳶尾 為鳶尾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又名馬蝶花、玉蝴蝶等。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E. 請教這花的名字
巴西鳶尾
F. 巴西鳶尾,現在怎麼繁殖
巴西鳶尾學名為Neomarica gracilis,英名為Walking Iris,為鳶尾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又名馬蝶花、鳶尾蘭、玉蝴蝶等。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中文學名:巴西鳶尾
拉丁學名:Neomarica gracilis
界:植物界
科:鳶尾科
屬:鳶尾屬
種:巴西鳶尾
英文名:Brazil iris
分享
植物形態
本段內容由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並參與編輯
植物形態
本段內容由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並參與編輯
形態特徵
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
巴西鳶尾
季,花莖扁平似葉狀,但中肋較明顯突出,花從花莖頂端鞘狀苞片內開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紅褐色斑塊,另3瓣直立內卷,為藍紫色並有白色線條。花通常上午開放,至下午3~4點就開始內卷枯萎了,但花鞘內的花開完後,會長出小苗,小苗越長越大最後降至土表,發根成苗,而小苗隔年就有開花能力。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生長習性
巴西鳶尾圖冊
圖冊 5張
巴西鳶尾栽植容易,對環境的忍受能力也很強,不論是全日照、半日照、明亮散射光處,都可生長良好,但若希望葉子長的青翠繁盛,還是以半日照或有遮陰的環境較佳,因此,牆邊、樹蔭下、或是室內明亮處,都是理想的栽培地點。巴西鳶尾喜歡土壤常保濕潤,夏季需注意勿缺水,否則葉尖乾枯,影響觀賞價值。在台灣栽種,只有冬季低溫時生長會停頓,其餘時節都生長旺盛,常保濃綠。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以分株法為主,只要挖取已經發根的花莖苗另外栽種即可。而施肥可於春至秋季以花寶2號,1,000倍液,每2周一次,並於盆面施用長效肥,如好康多一號,三個月一次即可。需定時清除黃葉
花莖上的新植株
、老葉,以維持環境的整潔及有利植株通風,若植株已生長太密,需要分株疏植。
巴西鳶尾引入台灣的時間極長,因此也廣被種植,雖然她的花朵壽命短,但若以花海戰術,眾多花莖輪流開放,也可觀賞一段時間,而非花期時,濃綠光亮、具線條感的葉子,依舊是室內、室外皆適宜的賞葉植物。
花果期:花期4~9月,每朵花只開一天。
繁殖:繁殖可用分株法,春至秋季為適期,可將花莖上的幼株引至土面,即能發根成新株。
也可以採集種子,依靠種子繁殖
栽培:栽培土質以肥沃之壤土或腐植質土為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能成長,但以半陰處日照約60~70%,葉色較美好。施肥可用有機肥料如豆餅、油粕或三要素,每1~2個月施用一次。喜好潮濕,培養土應常保濕度,乾旱生育不良。性喜高溫多濕,生育適溫約攝氏20~28度C,冬季要溫暖避風,寒流來襲10度C以下需預防寒害,空氣乾燥會導致葉尖枯焦。栽培多年後叢生的植株過度擁擠,應強制分株栽植。
G. 請問這是什麼花
巴西鳶尾(Neomarica gracilis),為鳶尾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來自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因為它的造型十分別致,彷彿就像是蝴蝶翩翩起舞,因此又有玉蝴蝶的稱呼,又名馬蝶花。
巴西鳶尾開放的時候,花朵時從葉柄抽出,多數的時候是一朵先開翩躚,偶爾會出現兩朵並立的時候,六片花朵,三片白色外翻下垂,基部出現紅褐色的斑點,細看還有許多的髯毛,有時還會有三片藍紫色花瓣直立內卷,上面布有白色條紋,中間的花蕊也極具特色。
野生的巴西鳶尾
聽說巴西鳶尾有毒是真的嗎?
巴西鳶尾適合種植在室內嗎?它有毒的傳言是真的嗎?這是大多數小夥伴心中的疑問,事實上,巴西鳶尾是有毒的,不過它的毒性微乎其微,是一種微毒植物。
雖然巴西鳶尾有毒,不過只要我們不去誤食它的話,就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如果家裡有小孩或者寵物,就要讓他們遠離巴西鳶尾。出現了誤食的情況就需要及時的就醫。
巴西鳶尾是一種高觀賞性的植物,它的造型獨特,花朵顏色紅白相間,有一定的美化環境作用。而且它的花期很長,可以從春天一直開到夏天,開花的時候就像是蝴蝶在風中舞動。養殖在室內是一道不錯的風景。
除此以外,巴西鳶尾還具備一定的葯用價值,它對於活血化瘀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祛風利濕等都有很強的功效。它還對人類的咽喉腫痛和食積腹脹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不過治療時最好是在醫生指異下使用。
H. 這個是什麼花
巴西鳶尾
別名:美麗鳶尾、馬蝶花
科屬:鳶尾科巴西鳶尾屬
原產地:巴西
繁殖:分株
花果期:花期4~9月
日照:全日站或半日照
溫度:生長適溫20℃~28℃
土壤:喜疏鬆、肥沃的壤土
水分:喜濕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株高30~40厘米。葉片兩列,帶狀劍形,自短莖處抽出。花莖高於葉片,花被片6,外3片白色,基部褐色,帶淺黃色斑紋,3片前端藍紫色,帶白色條紋,基部褐色。花通常上午開放,至下午3~4點就開始內卷枯萎了,但花鞘內的花開完後,會長出小苗,小苗越長越大最後降至土表,發根成苗,而小苗隔年就有開花能力。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鳶尾花語: 愛的使者、相信者的幸福、等愛。
白色鳶尾代表純真
黃色表示友誼長存、熱情開朗
藍色是贊賞對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
紫色則寓意愛意與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