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用竹和木搭建蔬菜大棚
一、竹木大棚標准:
一隻寬6米、長30米、頂高2.2—2.5米、肩高1.2—1.5米、拱桿距0.6米的大棚,為標准大棚。一隻標准大棚,佔地面積為180平方米,等於0.27畝地。
二、搭建一隻標准大棚的用料及用量:
1、中立柱用材:長2.5-3米的小杉樹16根;再選擇直勻的毛竹或小杉樹30米作頂梁用。邊立柱用材:長1.5米-1.8米小木樁50根。另選擇直徑5-6厘米的小杉樹連接成30米長,兩排,共60米,作肩檔用。2、毛竹用料600公斤,剖成4厘米寬、4.5-5米長的竹片102根,作拱桿用;另加4厘米寬竹片接成30米長4根,共120米長,作固定桿距和加固拱桿作用;3、兩端門框用材:長2.5-3米左右的小杉樹毛料10根左右。4、多功能膜或無滴膜(6絲厚)17公斤、裙膜6公斤。5、壓膜線300米,鐵絲、鐵釘若干斤。
三、有關注意事項:
1、大棚邊高1.5米左右,邊高不能太低,否則不利於棚內操作管理。長度可根據地基而定,大棚越大,保溫性能越好。但要注意,不同作物不能在同一大棚內種植(如想種兩種作物,50米長可分建成兩只大棚)。
2、大棚頂膜與裙膜必須分開覆蓋,不能一膜到底,這樣不利於通風換氣。通常採用三幅式覆膜,即一幅頂棚膜和左右兩邊二幅裙膜。頂棚膜寬7.5-8米,裙膜寬1.2米,先將兩側的裙膜裝上,再將頂膜蓋上,兩端用繩扎牢,每個拱架之間,用壓膜線(帶)壓住,在頂膜與裙膜交接處要重疊20-30厘米,將頂膜壓在裙膜外面,裙膜著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壓,大棚膜覆蓋時應選擇無風天氣進行,以免風吹,不利於蓋膜或撕破棚膜。
3、大棚放風通氣時必須先將頂膜邊向上撩起,溫度再升高時再撩大一些,不能一下撩得太大,而且要左右同時撩開,有利空氣流通,以免棚內作物受害。
4、大棚建好後在大棚四周必須開挖深溝,比棚內畦溝低10-20厘米,降低地下水位,以利於棚內蔬菜生長。不能棚外溝與棚內畦溝平行,更不能高於棚內畦溝。
大棚頂膜最好採用無滴膜,一般無滴膜的無滴功能僅保留3-6個月,過了這一時期,無滴性消失。這是薄膜表面的化學特性發生變化。據菜農實踐,用豆漿水噴施薄膜內層面,其無滴性又可延長1-3個月,不妨一試。
2. 怎樣搭建蘑菇棚
蘑菇大棚的模式很多。南方與北方是不一樣的。北方的以向陽的蔬菜大棚模式為主,南方的比較簡陋。不知你是哪個地區的。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搭建蘑菇棚。
3. 如何建造蘑菇大棚
蘑菇大棚的模式很多。有半地下式的。有向陽的暖棚。有拱棚。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選擇大棚的模式。有磚瓦結構的。有竹木結構的。有鋼架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來選定。
4. 大棚的搭建方法
要點一:選址。與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蔬菜大棚選址同樣要求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光照條件優良。區別之處,無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為宜,若過小,必然加大鋼架的拱度,鋼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於人工拉放草苫或給卷簾機上卷草苫增加難度。若超過12米,鋼架拱度小,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一是大棚棚面採光受影響,太陽光照入射量少,棚溫提高慢,蔬菜生長易受影響;二是鋼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氣,棚面積雪過多,易出險情;三是無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對鋼架的承載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點二:牆體的建造。實踐證明,無立柱蔬菜大棚對牆體的建造要求更高,這是因為其整個棚面均採用鋼架支撐,一般3—3.5米一架鋼架,鋼架上端通過後砌柱子與後牆相連,其總體的重量明顯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們建議建棚戶,牆底先用推土機壓實(南北寬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後,再用挖掘機上土,並且每上70厘米厚的鬆土,就用挖掘機來回滾壓2—3次。後牆的高度以4.5米為宜,最後把牆頂壓實。另外注意,用挖掘機切棚牆時,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上窄下寬,傾斜度在6-10度為宜。
要點三:上鋼架。為了提高無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壓力,在建造時要求,棚內需添加兩排立柱,分別是後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議菜農,在埋設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機對棚底進行平整,然後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時下沉。後砌立柱選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選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設方法,將這兩排立柱安裝好後,便可上鋼架。
其方法為:
1.在東西牆的中部(東西向)拉一條鋼絲,並打地錨,以此作為上鋼架的標准線。
2.需7—8個成年人合力將鋼架拉上預定位置,而後,一人用鐵絲將鋼架捆綁在標准線上,以防倒伏。
3.站在大棚後牆頂部的一人再將鋼架的上端捆綁在後砌柱子上,注意鐵絲頭要向下彎,以避免扎壞後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臉處的兩人,除了將鋼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還應糾正好鋼架的上下方向,從而使鋼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點四:拉棚面鋼絲。與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較,無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鋼絲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壓能力。專家提倡,大棚放風膜下的鋼絲排布距離為15厘米左右,因為白天大棚草苫捲起後,草苫均集中在該處,所以該處鋼絲間距比棚面鋼絲間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鋼絲均要用鐵絲固定在每一鋼架上,以此來增強鋼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條鋼絲,以備方便安裝托膜竹。
要點五:上托膜竹。為增強棚面承載力,保護棚膜,托膜竹可選用實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頭朝外,細頭對接),棚室每間安裝5排托膜竹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過兩根鋼絲將其夾住、固定,其它的部分應一一用鐵絲捆綁在棚面鋼絲上。
5. 怎麼用竹子搭建蔬菜大棚
你好你租了100 畝地,你是不是拿來搞大棚蔬菜的。
6. 搭建大棚的步驟
01
竹木結構的大棚,也稱為簡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02
水泥或塑材結構的大棚,是預先用混凝土或塑材製作拱形架,再進行安裝,成本較低,一般此類拱棚較沉重,不易移動,遮光率較高,生產上已經不多見。
03
鋼構式大棚,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大棚,它採用經過加工的鋼管及配件聯結在一起。建造成本較高,使用年限較長,也便於更換地塊。是目前生產上主要推廣的大棚模式。
04
大棚的建造要依地塊而定,一般大棚可南北走向,也可東西走向,長度不限,寬度一般在8~12米。日光溫室大棚,一般要有後牆,東西走向。
05
日光溫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牆體,東西走向,寬8~12米,長度60~100米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裝鋼架結構,再把後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製作好,然後再覆蓋上大棚膜,用壓膜線固定,秋冬季還要再覆蓋保溫被,安裝卷簾機等。
06
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據地塊的長度和寬度建設,先將拱架安裝好,再覆上薄膜,用壓膜線或壓膜槽進行固定,底邊的薄膜用土壓好。
07
大棚根據生產季節,選留放風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產的日光溫室大棚選在大棚的後坡前方位置留放風口;以春秋季生產為主的,一般選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風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兩側留放風口,聯棟建造的一般選在棚的頂部及兩側留放風口。
特別提示
大棚的建造要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氣候及生產季節、資金條件而定。
7. 怎樣設計和搭建竹木大棚
竹木大棚是很早的類型了,適合春秋種植,但是要有立柱。一般五行立柱,高度是機動的,根據種植作物的高度設計。具體私聊吧
8. 大棚怎麼搭建
以簡立柱型的蔬菜大棚為例,搭建方法如下:
1、基體扶植。採用立柱型的蔬菜大棚要建設稱重後牆,牆體寬度不小於50公分。並張設專用的通風口。
(8)巴西菇竹子大棚怎麼搭建擴展閱讀:
蔬菜大棚的作用
蔬菜大棚能夠有效利用冬季自然光能。生產優質反季節蔬菜。農民在大田收獲後的約有4個月時間比較空閑,而這四個月恰是大棚蔬菜生產的最佳時期,大棚透光性好,升溫快,通過大棚設施可完成冬季蔬菜生產。
9. 簡易菇棚怎樣建造
拱形棚——磚木(竹)結構棚——鋼架大棚——鋼架棚(自動控制)
成本由低到高,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