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西總統的總統職權
1、總統有效地掌握著國家政府,擁有任命高官的最終權力。
2、總統擁有決定和實施公共政策的權力。
3、總統擁有決定預算的最終權力。 1、總統可以向國會提出法律建議,或者使用「臨時措施」,也就是在緊急情況下,不經過國會批准就馬上頒布並施行法律的權力。
2、總統對議會制定的法律具有否決權,除非參眾兩院全體議員以50%推翻總統的否決,否則該法案不生效。
3、總統擁有決定議會議事日程的權力。 巴西總統可以使用黎明宮作為居所,高原宮作為辦公場所。總統配有醫療和安全方面的專門人員、秘書和助手。還有專車和專機(所謂「巴西空軍一號」)。
B. 從最受歡迎政治家到囚犯巴西前總統又要做什麼
前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長期以來一直被譽為全球左翼的領導人,於周六(7日)向警方自首,結束了與巴西當局持續了兩天的戲劇性對決,並因腐敗指控而面臨12年的牢獄生活。盧拉已發誓將在監獄中復出,繼續競選巴西總統。
四十年前盧拉從金工工會總部開啟了職業生涯,而他自首前待在這里避開牢獄之災。7日,盧拉結束與警方對峙的僵局,突破大批支持者的攔阻向警方自首。即使警察車隊湧向聖保羅城外的建築,盧拉的支持者仍然手拉手組成人牆,試圖阻止盧拉離開。「我會遵守(逮捕)命令,」盧拉當天早些時候告訴數百名支持者。後來,盧拉被支持者們抬起,他們大聲喊著盧拉的名字,並向他投擲鮮花。「這樣,他們會知道我不並害怕。我沒逃跑。我會證明我的清白。」
盧拉發誓要在監獄中競選巴西總統,但巴西的法律可能會使他無法參加競選。分析人士表示,盧拉在總統競選中處於領先地位,而由於盧拉官司纏身,十月份的總統大選則為一些候選人保留了空間,比如一名因針對女性和同性戀的立場問題而被左派譴責的宗教保守派人士。雖然盧拉預計會指派一名替補參加競選,但盧拉的知名度不太可能轉移到別的候選人身上。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巴西人預計會投出空白票來抗議。
盧拉被逮捕對巴西來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當警察車隊護送前總統盧拉到聖保羅的警察局時,反盧拉示威者鳴喇叭投煙花。據當地媒體報道,6日,支持和反對盧拉的示威遊行堵塞了巴西周圍50多條高速公路。在盧拉的家鄉,支持者放火焚燒輪胎以抗議他被監禁。7日,盧拉敦促他的支持者在他被監禁時繼續採取行動。「你們要是想的話,就燒輪胎吧,」他說。「你們可以代表我。」
盧拉被逮捕標志著反腐調查「洗車行動」的勝利,該行動已經追溯到巴西政府最高層的腐敗體制,並揭露了巴西的政治階層。盧拉被判定接受來自一家巴西建築公司的賄賂以換取政府合同。盧拉還面臨另外六起腐敗審判。盧拉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並稱該調查是媒體主導的政治迫害。「如果我的罪行是讓貧窮的黑人上大學,讓窮人吃上肉、開上車、住上房,」盧拉說,「那麼我將繼續在這個國家當罪犯,因為我還能做更多。」
2003年,盧拉成為這個嚴重不平等國家的第一位工人階級總統。在他的任期內,巴西歷經商品繁榮,盧拉成為國際偶像。根據世界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盧拉的社會項目被認為可以使2千萬人擺脫貧困,而他落馬時,支持率仍在飆升。盧拉夢想著在10月的選舉中恢復自己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地位。許多巴西人懷念盧拉時代所取得的社會成就,並對他表示支持。52歲的安東尼奧是梅賽德斯的煉鋼工人,也是工會成員之一,他說:「如果盧拉偷竊了,他至少把部分東西給了人民。如果他們想要監禁盧拉,那他們還需要監禁人民。」
其他人則對盧拉被監禁表示慶祝,歷史上有錢有勢的人因腐敗而不受懲罰,而盧拉被監禁則標志了國家的新篇章。「我希望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30歲的聖保羅投資銀行家尼古拉斯·努內斯說,「也許其他偷竊的人也會被監禁。」
這么滑稽的一個國家嗎?
C. 在巴西不會踢足球就沒有參加競選總統的資格嗎
法律上沒有這個要求,但幾乎每一個巴西總統,都和足球有著緊密的聯系,現任總統盧拉更是鐵桿球迷。作為一個總統候選人,最起碼在競選總統的時候,要談談巴西的足球文化,以及巴西足球的未來發展規劃,必要時還要秀秀自己的球技,包括出席各類足球活動。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選民是不會買帳的,因為絕大多數的巴西人都是球迷,在這樣一個崇尚足球的國度,不懂足球的人是不可能成為總統的。
D. 當總統需要什麼條件
1.要關心自己的朋友,從基本做起。
2.要關心各個省、市甚至村莊,體諒人民。
E. 巴西總統是誰
簡述 巴西總統,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巴西的總統制是在1889年推翻了佩德羅二世的巴西帝國以後建立的。此後,巴西有過六部憲法,兩個獨裁時期和三個民主時期。在民主時期當中,投票是強制性的。 現任總統是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來自巴西工人黨。2002年當選,次年就任,任期至2011年。他得到的票數使巴西當選總統當中最多的。2006年10月1日的選舉中,他得到了5820萬張票。 [編輯本段]總統的權力 作為總統制國家的元首,巴西總統擁有很大的權力,他有效地掌握著國家政府、在國外代表這個國家、任命內閣成員和最高法院成員,同時也是巴西軍隊的總司令。 巴西總統還有很大的立法權力,它可以向國會提出法律建議,或者使用「臨時手段」,也就是在緊急情況下,不經過國會批准就馬上頒布並施行法律的權力。 [編輯本段]擔任總統的要求以及任期 根據1988年憲法,巴西總統必須是在巴西出生的國民、居住在巴西、35歲以上、有黨派屬性並擁有一切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人。 巴西總統的任期為四年,可以連任一次。關於連任的條款是1997年16號憲法修正案加上的。 [編輯本段]總統的特權 巴西總統可以使用阿爾沃拉達宮作為居所,普拉納爾托宮作為辦公場所。總統配有醫療和安全方面的專門人員、秘書和助手。還有專車和專機(所謂「巴西空軍一號」) [編輯本段]歷任巴西總統 1889年,德奧多羅·達·豐塞卡推翻了佩德羅二世的巴西帝國,建立了共和國,1891年,一部與美國憲法類似的巴西聯邦憲法誕生,國名也叫做「巴西合眾國」。那個時代雖然從理論上講,巴西是個民主國家,但是實際上該國被一些地區大寡頭統治者。聖保羅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大寡頭交替執政。農村的選票常常被大地主控制,由於選舉權有文化程度要求,只有不到6%的巴西人有選舉權。而且實際上也只有富人才能選舉或被選舉。 1930年,慘遭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的巴西爆發革命,舊的共和國終結,聖保羅州的大寡頭華盛頓·路易斯成為總統,他破壞了聖米兩州輪流執政的制度,在下一次選舉當中還支持來自聖保羅的普列斯特斯。然而,路易斯在任期結束前3周被推翻,普列斯特斯並沒有能上台。 這一時期的巴西總統有: 德奧多羅·達·豐塞卡 1889.11.15-1891.11.23 代理總統至1891年2月,巴西頒布憲法後,仍被選為總統,由於他與立法院有沖突,他試圖終止憲法運作,用總統令治理國家未成,被迫辭職。 弗洛里亞諾·佩紹托 1891.11.23-1894.11.15 豐塞卡的副總統。豐塞卡辭職後繼任。 普魯登特·德·莫拉伊斯 1894.11.15-1898.11.15 是巴西第一個經普選產生的總統。 坎波斯·薩雷斯 1898.11.15-1902.11.15 羅德里格斯·阿爾維斯 1902.11.15-1906.11.15 1918年,他再次當選,但不幸在就職前去世。 阿方索·佩納 1906.11.15-1909.6.14 阿爾維斯的副總統,在任內去世 尼洛·佩桑尼亞 1909.6.14-1910.11.15 佩納的副總統,佩納去世後繼任,在他的任期內,巴西的奴隸制被最終廢除。 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 1910.11.15-1914.11.15 為首任總統的侄子。 文塞斯勞·布拉斯 1914.11.15-1918.11.15 豐塞卡的副總統。 德爾芬·莫雷拉 1918.11.15-1919.7.28 當選總統應為阿爾維斯,但他在就職前去世,這樣莫雷拉作為布拉斯的副總統接任總統。莫雷拉有心理問題,1919年,巴西新憲法誕生,他提前放棄了職務。 埃皮塔西奧·佩索阿 1919.7.28-1922.11.15 1919年當選,以便完成莫雷拉的任期。 阿圖爾·貝爾納德斯 1922.11.15-1926.11.15 華盛頓·路易斯 1926.11.15-1930.10.24 在任期完成前夕被推翻 熱圖利奧·瓦加斯 1930.11.3-1945.10.29 巴西大獨裁者,1945年被推翻 若澤·利尼亞雷斯 1945.10.29-1946.1.31 巴西大法官,在瓦爾加斯被推翻後繼任。 1945年,瓦加斯被政變推翻,但是他此後曾一度再次當選,而且他的影響力維持到第二共和國結束。這一時期巴西政局不穩。1954年,瓦加斯在政治危機中自殺身亡,此後便是一系列任期很短的總統執政。1961年,右翼的誇德羅斯上台,但7個月後辭職,當時總統和副總統時分別投票的,副總統則是誇德羅斯的政敵,左翼政治家古拉特,政治危機最終解決,古拉特當選總統,但職權較以前的總統減少。1963年,公民投票決定恢復總統制,1964年,古拉特被政變推翻。這一歷史時期的巴西總統有: 加斯帕爾·杜特拉 1946.1.31-1951.1.31 巴西社會民主黨人 熱圖利奧·瓦加斯 1951.1.31-1954.8.24 屬於巴西工黨,1951年再次當選,任內自殺身亡 卡菲·菲略 1954.8.24-1955.11.9 瓦爾加斯的副總統,軍隊阻止其行使職權。 內雷烏·拉莫斯 1955.11.11-1956.1.31 參議院議長,代總統,社會民主黨人 茹塞利諾·庫比契克·德奧利韋拉 1956.1.31-1961.1.31 社會民主黨人,任內將首都遷往巴西利亞 雅尼奧·誇德羅斯 1961.1.31-1961.8.25 巴西天主教民主黨人,在任內辭職。 若奧·古拉特 1961.9.7-1964.4.1 誇德羅斯的副總統。在任內被政變推翻 1964-1985年,是巴西的軍事獨裁時期,這一時期巴西的總統有: 卡斯特洛·布蘭科 1964.4.15-1967.3.15 軍事獨裁者 科斯塔·席爾瓦 1967.3.15-1969.8.21 軍事獨裁者,後因中風,失去履行職權的能力,權力被軍人執政委員會取代。 埃米利奧·梅迪西 1969.10.30-1974.3.15 軍事獨裁者 埃爾內斯托·蓋澤爾 1974.3.15-1979.3.15 軍事獨裁者 若奧·菲格雷多 1979.3.15-1985.3.15 軍事獨裁者 在80年代,軍隊政府開始了漸進的民主化進程,1988年,新憲法獲得通過,1989年,根據憲法展開的總統選舉進行,巴西回歸民主化社會。1985年後的巴西總統有: 若澤·薩爾內 1985.3.15-1990.3.15 費爾南多·科洛爾 1990.3.15-1992.10.2 幾十年以來第一位民選總統,1992年遭彈劾,被迫辭職。 伊塔馬爾·弗蘭科 1992.10.2-1995.1.1 科洛爾的副總統,在科洛爾辭職後繼任。 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 1995.1.1-2003.1.1 巴西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連任的總統。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 2003.1.1至今 巴西現任總統
F. 為什麼有人說巴西總統比韓國總統更難當
與巴西的民主制度和法治制度有關,元首的豁免權等等
G. 巴西總統沒做總統之前,是做什麼的呢
雅伊爾·博索納羅在出任巴西總統之前,他曾經是一個軍人出身。後來軍政府垮台,他轉而投向了政治,曾經當選過里約熱內盧市議員。後來成為了聯邦議會議員。到後來競選巴西總統成功。
對於這位新總統的前景,我並不是多麼看好,因為他有太多的出格的言論,並不是一個相當負有責任感的領導者,而且他對於中國以及國際社會,發表了很多令人反感的言論,所以正是那句老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想這位新總統的道路肯定不會太好走。
H. 在巴西不會踢足球就沒有競選總統的資格嗎
誰說的?巴西憲法可沒這一條!
I. 巴西政治體制是什麼
巴西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政體。
巴西帝國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
1、議會:兩院制議會,分上院(貴族院)和下院(眾議院)。
2、政府:又稱內閣或政府委員會。由國務大臣(政府首腦)及37名部長構成,首任國務大臣為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
3、國家元首:國家元首為皇帝(Imperador),主要有兩位:佩德羅一世和佩德羅二世。
4、司法機構:貴族院為司法機構,一般來說由貴族院組織王座法庭,由皇帝和大法官同時行使司法權。
5、樞密院:為咨詢和決策機構,由25名皇帝的親信組成。
6、督政府:為軍事機構,由首相提名的軍官組成。
7、攝政委員會:1831—1840年代行政府職能的機構,後失去了其職能。
8、政黨:主要由聯邦黨和保守黨,兩黨執政制。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發現巴西後才開始的。
巴西被葡萄牙發現後,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獨立,成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巴西爆發了軍事政變,巴西帝國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憲政體轉為共和政體至今。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並後,荷蘭人一度佔領巴西為己有(1624-1654年),但因為優秀的荷蘭總督約翰·毛里茨於1644年去職,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戰爭後,重新奪取巴西。
1693年巴西發現大金礦,成為世界黃金的主要出產地,因此讓葡萄牙國王極度富裕,建立王權強大的絕對君主制。
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J. 巴西總統接受援助竟然還講條件,為何這么「矯情」
這可能只是巴西總統作為一個總統的面子吧!這件事情的起源來自於亞馬遜雨林大火,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之肺,一旦他被大火吞噬,對全球來說都是一種危害,作為當事人的巴西卻一點也不著急,國際上對巴西進行援助,巴西總統卻還在講條件,這讓世界人民都非常費解。
巴西總統接受救援講條件應該只是針對法國總統馬克龍,因為馬克龍在之前他們兩個的關系就不好,一直有互相謾罵,所以這次馬克龍表示,對巴西進行援助,而巴西總統表示並不需要他的援助,甚至接受他的援助,還要加上其他的條件,還是希望作為我們這種吃瓜群眾,不要被不良媒體導偏了方向,認識到事情的真正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