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花幫一下啊。。
巴西野牡丹 *
別名:紫花野牡丹、艷紫野牡丹
科:野牡丹科
屬:蒂牡花屬
形態特徵:常綠灌木,常綠小灌木株高約60公分。枝條紅褐色,葉對生,葉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全緣,3-5出分脈。花頂生,花大型,5 瓣,濃紫藍色,中心的雄蕊白色且上曲。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現紫紅色,兩者相映成趣,其中的花蕊白色,小巧別致。在枝條上,生長著也得地方,有環形的向外凸出的節。在廣州以南的暖熱地區,花期近乎全年。不耐寒,低於3°C有凍害。
㈡ 這種花的學名
巴西野牡丹
㈢ 這是什麼花
地念------------別稱 地菍、鋪地錦、紫茄子、地腳茶
Melastoma dodecandrum 別名:鋪地錦、紫茄子、地腳茶 形態特徵: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為披散或匍匐狀半灌木。莖分枝。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長1-4厘米,寬0.8-3厘米,僅上面邊緣和下面脈上生極疏的糙伏毛,主脈3-5條。聚傘花序,頂生,基部有葉狀總苞2;花兩性,1-3朵生於枝端,淡紫色 花瓣5,長1-1.4厘米。果實稍肉質,不開裂,長7-9毫米,生疏糙伏毛。種子多數,彎曲。 生境分布:常生於酸性土壤上。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越南也有。 用途:果含鞣質,亦可食。根及全株入葯,有解毒消腫、祛瘀利濕之效。
往往被誤認為野牡丹
㈣ 巴西野牡丹是什麼花冠
巴西野牡丹是野牡丹科常綠小灌木,株高0.5-1.5米。枝條紅褐色;葉對生,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花頂生,大型、5 瓣,深紫藍色;花萼五片,紅色,披絨毛;蒴果壇狀球形,一年可多次開花。原產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中國廣東、海南等地有引種栽培。
㈤ 這是什麼植物
巴西野牡丹(拉丁學名:Tibouchina seecandraCogn.)是野牡丹科常綠小灌木,株高0.5-1.5米。枝條紅褐色;葉對生,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花頂生,大型、5 瓣,深紫藍色;花萼五片,紅色,披絨毛;蒴果壇狀球形,一年可多次開花。原產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中國廣東、海南等地有引種栽培。
它的植株清秀,花期長,花朵艷麗,非常適合庭園、綠地的綠化、美化。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1])
中文學名
巴西野牡丹
拉丁學名
Tibouchina seecandraCogn.
別稱
紫花野牡丹、艷紫野牡丹
㈥ 請問這是什麼花
巴西野牡丹巴西野牡丹,常綠灌木,株高約60公分。枝條紅褐色,可采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性喜高溫,較耐旱耐寒,耐修剪,花多且密,適於盆栽或庭園花壇混合種植。觀花植物。中文學名巴西野牡丹拉丁學名 Tibouchina semidecandra 別 稱紫花野牡丹、艷紫野牡丹界植物界科野牡丹科屬蒂牡花屬種巴西野牡丹分布區域巴西生長習性編輯產於低海拔山區及平地。性喜高溫,極耐旱和耐寒,花期長,大都集中在夏季。形態特徵:常綠灌木,常綠小灌木株高約60公分。枝條紅褐色,葉對生,葉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全緣,3~5出分脈。花頂生,花大型,5 瓣,濃紫藍色,中心的雄蕊白色且上曲。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現紫紅色,兩者相映成趣,其中的花蕊白色,小巧別致。在枝條上,生長著葉的地方,有環形的向外凸出的節。在廣州以南的暖熱地區,花期近乎全年。不耐寒,低於3°C有凍害。 3養護管理編輯水肥管理: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極耐旱,稍耐瘠,栽培管理粗放,春、夏、秋季各追施人糞尿或復合肥1次,冬季追施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後進行培土。溫度管理:性喜高溫,極耐寒,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廣。光照管理:陽性植物,須種在向陽的地方,給予充足的光照。 4繁殖方法編輯主要的繁殖方法是採用扦插繁殖。以生長健壯的頂芽扦插於苗床之中,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選擇微酸性土壤製作苗床,廣東常使用紅土。在扦插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巴西野牡丹幼苗的水分供應。從扦插開始一個月之內,每天都要灌水兩三次,確保根系吸水。同時,使用小拱棚對其進行保護,用遮陰網遮擋陽光,提高小環境內的空氣濕度。乾旱將大幅降低扦插成活率。水源的選擇也很重要,必須沒有污染,否則也會對幼苗生長產生負面影響。繁殖巴西野牡丹時灌溉用水最好要來自無污染的水庫。「地下水也可以,但不能直接使用,必須見光成為地表水才能使用。在上述各個方面都能夠做到的情況下,巴西野牡丹的嫩枝扦插成活率可以達到80%至90%。一個月之後扦插苗即可生根,此後澆水可直接使用自來水。 5病蟲害防治編輯抗逆性強,較少感染病害,因此在生長期,每月噴灑一次殺菌劑即可對病害起到預防作用。 6主要價值編輯觀花植物,可孤植或片植、或叢植布置園林。 根(野牡丹根)、果實(野牡丹子)可葯用,有以下功效:消積利濕、清熱解毒、主食積等。盆栽陽台觀賞或庭園花壇種植。 7相關對比編輯同科不同屬的品種比較 Tibouchina semidecandra (雄蕊白色)巴西野牡丹,蒂牡花,蒂牡丹 Tibouchina urvilleana (雄蕊紫色)艷紫野牡丹 Melastoma candim D. Don (雄蕊金黃色)野牡丹 8相關信息編輯傳說中紫色是最高貴的顏色,那麼有著艷麗「皇家」紫色花朵的巴西野牡丹 巴西野牡丹(6張) (Tibouchina semidecandraCogn.),則是名副其實的公主花(Princess flower)。它還有著另一個頭銜:榮耀灌木(Glory bush)。這個活潑嬌小的「公主」,來自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的綿毛木屬。巴西野牡丹株高0.6~1.5m,是蓬蓬勃勃的常綠小灌木,枝條紅褐色。葉對生,長橢圓至披針形,表面光滑,背面被細柔毛,深綠色,3~5出分脈。花頂生,花大型,5瓣,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紫紅色,相映成趣,中心的雄蕊白色且上曲,小巧別致,雄蕊明顯比雌蕊伸長膨大。蒴果壇狀球形。巴西野牡丹幾乎全年開花,每年5月至次年1月為盛花期。巴西野牡丹原產於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在光照良好的地方,花開艷麗, 巴西野牡丹(6張) 可稍耐蔭,但長勢差。可采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性喜高溫,較耐旱耐寒,耐修剪,花多且密,單朵花期4—7天,適於盆栽或庭園花壇混合種植,若多個品種混合栽種可產生對比強烈的層次不同的紫色。她和她的遠房「皇親國戚」――白花印度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var.alba),一白一紫兩「公主」漂洋過海來到我國南方,正在華南植物園的奇異植物溫室里盛放,在嶺南郊野山花區里也可看見她們的風采。野牡丹家族有3個常見相似夥伴,巴西野牡丹雄蕊白色,艷紫野牡丹(蒂牡花)(Tibouchina urvilleanaCogn.)雄蕊紫色,野牡丹(Melastoma candimD. Don)則雄蕊金黃色。
㈦ 誰知道這是什麼花了開花是五瓣紫色的,謝謝!
中文名:巴西野牡丹
別稱:紫花野牡丹、艷紫野牡丹
拉丁學名:Tibouchina semidecandra
科屬:野牡丹科蒂牡花屬
產地分布:巴西
巴西野牡丹,常綠灌木,常綠小灌木株高約60公分。枝條紅褐色,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現紫紅色,兩者相映成趣,其中的花蕊白色,小巧別致。在光照良好的地方,花開艷麗,可稍耐蔭,但長勢差。可采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性喜高溫,較耐旱耐寒,耐修剪,花多且密,單朵花期4—7天,適於盆栽或庭園花壇混合種植,若多個品種混合栽種可產生對比強烈的層次不同的紫色。
㈧ 巴西野牡丹的介紹
巴西野牡丹(拉丁學名:Tibouchina seecandra Cogn.)是野牡丹科常綠小灌木,株高0.5-1.5米。枝條紅褐色;葉對生,橢圓形至披針形,兩面具細茸毛;花頂生,大型、5 瓣,深紫藍色;花萼五片,紅色,披絨毛;蒴果壇狀球形,一年可多次開花。原產巴西低海拔山區及平地,中國廣東、海南等地有引種栽培。它的植株清秀,花期長,花朵艷麗,非常適合庭園、綠地的綠化、美化。(概述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1)
㈨ 請教!巴西野牡丹是直根系還是須根系
科名: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屬
學名:Tibouchina
semidecandra.
用途:觀賞
生長形態:常綠小灌木株高約30~60公分。
根系:直根系
莖干:枝條紅褐色,與蒂牡花的綠色枝條有所差別。
葉的形態:葉對生,長橢圓至披針形(與蒂牡花較寬短的長卵形也有所差異),葉面具細茸毛,全緣,3出脈。
花的形態:花冠濃紫藍色,5瓣,中心雄蕊白色(與蒂牡花帶點紫色的雄蕊有明顯差異)。
花果期:除冬季外,其他季節皆可開花。
繁殖:可采扦插法繁殖,春、秋兩季為適期。
栽培:栽培土質以腐葉土或砂質壤土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20~30度。
其他記事: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與蒂牡花Tibouchina
urvilleana頗為相似兩者間經常被混淆誤認,其實兩者間的莖、葉、花仔細比對還是有相當大的差異。
㈩ 請問這是什麼花
這個是 紫蘇。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等;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捲曲,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