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有什麼文化特色
雖然葡萄牙將宗教和語言帶到巴西,但這並不代表巴西文化的全部。那裡的土著印第安人、大量的非洲裔居民以及來自歐洲、中東和亞洲的移民都對巴西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巴西音樂特徵是種類多樣,充分體現了來自三個大洲的音樂元素,而且還有不斷創新或在舊有的音樂形式變化出來。桑巴舞在30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是西班牙波[被屏蔽廣告] 利樂舞配上非洲的節奏與韻律的混合物。
最著名的森巴舞藝術家要數米蘭達(Carmen Miranda)了,她熱情如火的氣質和水果頭飾的造型可說是無人不知。50年代紅極一時的巴薩諾瓦舞(bossa nova)比較柔和一些,經典歌曲如《The Girl from Ipanema》的風格都受到北美爵士樂的影響。受不同音樂元素影響的熱帶主義運動(Tropicalismo)在60年傳入巴西使森巴舞開始朝著電子音樂方向發展。在加勒比節奏音樂的影響下形成的蘭巴達舞(lambada)則在80年代開始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巴西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教堂的裝修都很富麗堂皇,但國內的宗教生活中同時也包容了印第安原始宗教、非洲宗教、非洲和天主教混合生的辛克萊教(syncretism),還有融合東方的神秘主義的卡德教(Kardecism),在巴西的白人里非常盛行。在巴西的城市中隨處都可以看到教堂,還有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築。
巴西人的語言是葡萄牙語,但已夾雜了不少印度和非洲語言的辭匯。目前很多的巴西人也對中國文化開始感興趣,並學習中國語言。
Ⅱ 巴西文學的介紹
巴西文學的歷史,可分為兩大時期:殖民地文學時期和民族文學時期。
Ⅲ 巴西文學的歷史資料
殖民統治時期的巴西文學以佩·瓦·德·卡米尼亞(?~1500)向葡萄牙國王報告發現巴西經過的信件為開端。信件對巴西的風土人情作了詳盡的描繪,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隨著殖民統治的建立,許多葡萄牙的冒險家、歷史家也來到巴西,他們以史詩等形式記錄了殖民者對當地居民的征戰,並對自然景物作了描述,這就是巴西最早的文學作品。一些出生於葡萄牙的作家如若澤·德·安希埃塔神父(1534~1579)、加夫列爾·蘇亞雷斯·德·索薩、曼努埃爾·達·諾布雷加(1517~1570)等,為巴西文學奠定了基礎。他們大多數的作品都以巴西紅木森林為題材,描寫累西腓州普通人民的生活。
17世紀,受西班牙作家貢戈拉的誇飾主義文風的影響,巴西文壇上巴羅克-貢戈拉派的詩歌風靡一時。17世紀後半葉,巴西的詩歌開始具有自己的特色。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詩人是格雷戈里奧·德·馬托斯·格拉(1633~1696),他不僅寫愛情詩和田園詩,而且還寫了許多反映現實、揭露社會黑暗腐朽的作品,被稱為「地獄的嘴巴」。18世紀上半葉,巴羅克—貢戈拉派詩歌走到了極端,以曼努埃爾□貝特略□德·奧利維拉(1636~1711)於1705年寫的長詩《帕爾納索斯的音樂》為突出代表。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甘蔗種植園為題材,描繪巴伊亞州的自然風光。 1822年巴西獨立,文學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民族文學時期。在歐洲文學的影響下,浪漫主義作品開始出現。巴西的浪漫主義文學明顯地從印第安民間文學、特別是民間詩歌中汲取了營養,具有自己的特色。多明戈斯·若澤·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1811~1882)開始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他於1832年發表的第一部《詩集》還是典型的古典主義的作品,而4年以後,在《詩意的嘆息和思念》中,就表現出浪漫主義的風格。
Ⅳ 巴西的文化有哪些
1、巴西的文化具有濃郁的拉美特色,極具風情,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桑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周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彩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2、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3、服飾禮儀。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4、巴西的足球運動,淵源於英國。一八六三年,英國成立了足球協會。後來,巴西有個青年到英國學習,回國時帶回來兩個足球和一本守則,創建了威雷斯品牌足球。不久,足球運動便在巴西傳開了。一九三三年,巴西開始成立專業足球隊。
一九三八年,巴西足球隊在世界盃足球賽中,獲得第三名,從而嶄露頭角。世界盃足球賽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止,直到一九五零年,才恢復了比賽,並推舉巴西為東道國。巴西為主辦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特地在里約熱內盧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足球場即馬拉卡納體育場。
(4)巴西文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巴西聯邦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簡稱巴西,國名源於巴西紅木。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2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州下設市。
Ⅳ 巴西文學的浪漫主義作家
巴西文學產生了三代浪漫主義作家。第一代在詩歌方面有貢薩爾維斯·德·馬加良埃斯和獲「民族詩人」稱號的安東尼奧·貢薩爾維斯·迪亞斯(1823~1864);在散文方面有若阿金·曼努埃爾·德·馬塞多(1820~1882)和若澤·馬蒂尼亞諾·德·阿倫卡爾 (1829~1877);在戲劇方面,主要以路易斯·卡洛斯·馬丁斯·佩納(1815~1848)為代表。第二代作家受拜倫的影響,但是作品題材狹窄,情調低沉,受到「憂世」和「世紀病」的侵蝕,多以悲劇為結局。其代表人物是詩人曼努埃爾·安東尼奧·阿爾瓦雷斯·德·阿塞維多(1831~1852)、卡濟米羅·德·阿布雷烏(1839~1860)等。第三代作家已開始向現實主義過渡,他們極力沖破主觀主義和感傷主義的束縛,投身到現實生活中去,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代表人物是「山鷹派」詩人安東尼奧·弗雷德里科·德·卡斯特羅·阿爾維斯(1847~1871),他的詩作猛烈抨擊封建帝制和奴隸制度的罪惡,博得「奴隸歌手」的稱號。小說家阿爾弗雷多·德·埃斯克拉格諾爾·陶奈(1843~1899),以「陶奈子爵」的筆名著稱於世。他以描寫馬托格羅索戰役的《拉古納的撤退》(1871)而馳名。他的作品題材不像一般地區性作家那樣狹窄,而以鮮明的巴西特色為世人所稱道。巴西最有成就的浪漫主義小說家應推若澤·德·阿倫卡爾,他的主要作品是真實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說《瓜拉尼人》(1857)。此外,若阿金·達·西爾瓦·貝爾納多·吉馬朗埃斯(1825~1884)也是比較重要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