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包分哪幾種
所謂軟體外包就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體開發成本的目的。眾所周知,軟體開發的成本中70%是人力資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地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外包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目前,全球軟體的銷售額為6,000億美元,而其中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即達到500~600億美元。預期到2005年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軟體外包的大幅度增長為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印度和中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目前已經有不少的公司開始介入軟體外包這一領域。目前軟體外包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大連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為例,有40%的軟體企業參與外包項目,軟體行業60%~70%的營業額來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個軟體外包工程師的月薪達到7,000~10,000元人民幣,而同樣能力的軟體工程師在武漢只需要三~四千元人民幣。資本的特徵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大量的東部軟體公司准備遷移到中部地區,目前首選的地區主要是武漢和西安。
軟體外包將為中國軟體業帶來什麼呢?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機會,還有先進的軟體開發管理流程,以及嚴格的軟體質量控制體系。通過發展軟體外包產業, 我國的軟體產業將逐漸地告別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時代,進入工程化、規模化的開發領域。
為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我國政府正全力為這些軟體外包公司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政府已經在多個重點城市建立開發區,設立多個全新的軟體開發園區,並對於入園的軟體企業給予相當優惠的政策條件。但是,僅有政策條件和環境條件是不夠的,對軟體企業影響最大的是人力資源成本,能否提供多數量多的、成本較低並在質量方面滿足需要的軟體外包工程師是我國能否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的重要條件。
中國軟體外包市場現狀
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美元。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IT外包服務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和IT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與硬體外包相比,軟體外包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印度是軟體外包最大市場。除此之外,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也是軟體外包的主要市場。
IDG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全球軟體外包的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佔40%,日本佔10%。外包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印度軟體業80%的收入依賴軟體外包業務,印度已經成為軟體外包的第一大國。而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雖然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一直高速增長,但截至目前,IT外包服務的用戶群還相當狹小。就IT外包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而言,還主要局限於基礎架構層面的網路基礎設施和桌面設備的支持與維護。2003年IT外包服務的市場規模只有人民幣42.6億元。其中IT運營管理外包服務的規模為21.6億,應用管理外包服務為1.5億,軟體外包19.5億。
計世資訊的《2003~2004年中國IT服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 2003年中國IT外包市場規模達35.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2.5%。中國軟體外包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日本和美國。
趨勢與預測
BPO成為未來外包發展的趨勢。
合作關系及無縫集成模式將成為外包的主要方式
外包市場集中度較高
外包市場成熟,形成了規范的外包市場
IT外包在行業中的應用深入
國內的外包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為:
由市場不成熟高度分散走向市場逐漸成熟集中
國內外包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將成為繼印度後新的外包產業中心
IT外包服務結構轉化,服務向高端發展
軟體外包大型企業出現
我國軟體外包業趕上印度還缺什麼?
中國經濟巨大的成功使人們不禁推測:中國的軟體外包業很快將和印度不相上下。但是麥肯錫公司最近對中國軟體部門進行研究後發現,中國要想在軟體外包業對印度形成威脅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首先,中國必須鞏固其高度分散的軟體行業,培育獲得大型國際項目所必需的規模和技術。
目前,中國向這個方向所做出的努力還並不多。
差距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的IT業正在健康的擴張。近幾年,中國IT行業專門人才的數量增長很快。從1997年起,軟體和IT行業的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長42%,2003年達到68億美元。尤其是,這個行業中,2000年到現在,說英語的畢業生(在軟體外包業中很重要)翻了一番,已經超過2400萬。但是,中國IT業自身的很多不足,致使這些變化不能被徹底的利用。盡管中國IT行業的收入在增加,但是卻只有印度的一半(印度IT行業每年的收入是127億美元)。中國IT行業的增長受國內需要的驅使,其多數客戶都是中小型的中國企業,他們需要的是根據他們的需要專門為他們定製的軟體。中國初生的軟體外包業務只點到IT行業總收入的10%,而印度的這個數字則高達70%。盡管成本相對較低,但是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營業毛利只有7%,而世界同類公司的營業毛利的平均水平可以達到11%,原因是他們接手的項目往往規模不大,但報價又相對較低。
規模
要想在全球的外包業中形成有力的競爭,中國必須鞏固其軟體業。中國排名前十的IT服務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僅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佔有的市場份額高達45%。中國大約有8000家軟體服務供應商,其中員工少於50人的佔四分之三,只有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印度的軟體服務供應商不到3000家,至少有1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其中的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威普羅公司(Wipro)、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Infosys)都已經獲得國際上的認可,在全球擁有客戶。沒有適當的規模,中國企業不可能吸引到頂尖的國際客戶。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小公司是風險相對較大,可靠度相對不高的合作夥伴。麥肯錫的研究發現,只有12%的中國軟體服務公司認為合並、收購和結盟是應優先考慮的事務。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經理人中,有兼並收購經驗的不多,盡管他們的文化有
利於組織的發展,但是依靠這種文化來對抗新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很理想。相反,印度的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並購中國公司來擴大他們的業務。
質量
行業的分散狀態使中國軟體行業的另外一些問題顯得比較突出,如過程式控制制和產品管理不夠嚴格。中國30家大型軟體公司當中只有6家達到CMM五級或四級,而印度的30家大型軟體公司全部達到這一專業水準。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中國公司在嘗試執行CMM質量標准,但是有一半多的公司在調查中表示,做這各努力沒有必要,不可行,或者認為不值得。
人才
中國的軟體服務提供商還應加強人才的管理。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不重視幫助員工成長,他們當中很少懂得將股權、培訓項目或其它激勵機制引入對人才的管理。麥肯錫的調查發現,中國軟體公司中人員的更新率每年高達20%,而美國雖然擁有流動性很強的IT勞務市場,但它的這個數字只有14%。
其它
有了更大的規模和更好的人才基礎,中國的軟體服務公司就會具備解決其它問題的條件,比如在國際市場建立可信的品牌,開發特定行業,如金融和制約行業的技術。另外,還要注意保護客戶的知識產權,要克服基於項目的短期效應心理,要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長期服務。
參考資料:http://observe.icxo.com/htmlnews/2005/10/13/686913.htm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② 外包人員可以拿合同的多少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80%。外包員工薪資14k的話,甲方一般付給外包公司的費用在20k到23k之間,所以外包人員可以拿合同的80%,外包公司除了給員工發14k薪資外還要給員工繳納社保公積金,部分企業繳納商保。
③ 外包軟體開發工程師工資收入多少
您好,我來為您解答:
外包軟體開發工程師平均工資¥6249元/月,最低工資2K-3K,最高工資,取自3份樣本.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④ 外包公司外包一個人才一個月賺多少錢
不多,目前軟體外包利潤不高。
月薪5000,北京上海等地的話,扣除風險考慮的話,利潤不超過1000。
⑤ 外包公司外派的實習生,一般被吃多少工資
外包公司不吃實習生的工資。
外包公司的費用一般是這么算的:
演算法1:
比如用人單位跟外包公司要一個員工,這個給這個員工開價1000元工資。
那麼外包公司會根據這個費用計算用在這個員工身上會花多少錢:
社保公積金大概45%,那就是450元,還有什麼雜七雜八補貼等大概200。
問用人單位,這個員工包一個月成本是1650。用人單位認可
然後可能再收一點管理服務費,這個管理服務費就是外包公司的收入,跟給員工的錢無關。
演算法2:用人單位要跟外包公司要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給5w塊錢。怎麼用看外包公司的。
外包公司評估這個項目,大概需要2個人。按照演算法一的成本演算法,一年大概要花掉4w的樣子。外包公司一看,嗯,有的賺。就這么做成了。
假如一算,不對,1個人1000太低了,招不到人的,加到1200,那各種雜七雜八費用一算一個人一個月大概成本會花掉2000,那總成本一年就在48000了。賺得少點,外包公司一咬牙,嗯,還是干吧。那他就少賺點,項目還是成了。
這多出來的錢就是外包公司的收入。
這么說,大概你會理解了
⑥ 什麼是國際外包以及他的作用
企業將非核心業務外判(外包)的原因.風險和步驟
今天,全球競爭中的成功者已經學會把精力集中在經過仔細挑選的少數核心本領上,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們真正區別於競爭對手的技能與知識上。通過業務外--即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業務或職能交給外面的專家去做,而企業的領導人能把公司的整體動作提高到世界最高水平,而所需的費用則與目前的開支相等或者有所減少,與此同時,他們還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額投資。
業務流程外包是指企業檢查業務流程以及相應的職能部門,將這些流程或職能外包給供應商,並由供應商對這些流程進行重組。BPO是將職能部門的全部功能(比如事務處理、政策服務、索賠管理、人力資源、財務)都轉移給供應商。外包供應商根據服務協議在自己的系統中對這些職能進行管理。一些BPO合同是根據服務水平進行支付的,將供應商的收入與業務績效或成本節約程度練習起來。
==========
所謂軟體外包就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體開發成本的目的。眾所周知,軟體開發的成本中70%是人力資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地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外包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目前,全球軟體的銷售額為6,000億美元,而其中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即達到500~600億美元。預期到2005年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軟體外包的大幅度增長為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印度和中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目前已經有不少的公司開始介入軟體外包這一領域。目前軟體外包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大連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為例,有40%的軟體企業參與外包項目,軟體行業60%~70%的營業額來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個軟體外包工程師的月薪達到7,000~10,000元人民幣,而同樣能力的軟體工程師在武漢只需要三~四千元人民幣。資本的特徵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大量的東部軟體公司准備遷移到中部地區,目前首選的地區主要是武漢和西安。
軟體外包將為中國軟體業帶來什麼呢?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機會,還有先進的軟體開發管理流程,以及嚴格的軟體質量控制體系。通過發展軟體外包產業, 我國的軟體產業將逐漸地告別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時代,進入工程化、規模化的開發領域。
為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我國政府正全力為這些軟體外包公司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政府已經在多個重點城市建立開發區,設立多個全新的軟體開發園區,並對於入園的軟體企業給予相當優惠的政策條件。但是,僅有政策條件和環境條件是不夠的,對軟體企業影響最大的是人力資源成本,能否提供多數量多的、成本較低並在質量方面滿足需要的軟體外包工程師是我國能否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的重要條件。
中國軟體外包市場現狀
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美元。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IT外包服務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和IT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與硬體外包相比,軟體外包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印度是軟體外包最大市場。除此之外,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也是軟體外包的主要市場。
IDG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全球軟體外包的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佔40%,日本佔10%。外包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印度軟體業80%的收入依賴軟體外包業務,印度已經成為軟體外包的第一大國。而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雖然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一直高速增長,但截至目前,IT外包服務的用戶群還相當狹小。就IT外包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而言,還主要局限於基礎架構層面的網路基礎設施和桌面設備的支持與維護。2003年IT外包服務的市場規模只有人民幣42.6億元。其中IT運營管理外包服務的規模為21.6億,應用管理外包服務為1.5億,軟體外包19.5億。
計世資訊的《2003~2004年中國IT服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 2003年中國IT外包市場規模達35.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2.5%。中國軟體外包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日本和美國。
趨勢與預測
BPO成為未來外包發展的趨勢。
合作關系及無縫集成模式將成為外包的主要方式
外包市場集中度較高
外包市場成熟,形成了規范的外包市場
IT外包在行業中的應用深入
國內的外包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為:
由市場不成熟高度分散走向市場逐漸成熟集中
國內外包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將成為繼印度後新的外包產業中心
IT外包服務結構轉化,服務向高端發展
軟體外包大型企業出現
我國軟體外包業趕上印度還缺什麼?
中國經濟巨大的成功使人們不禁推測:中國的軟體外包業很快將和印度不相上下。但是麥肯錫公司最近對中國軟體部門進行研究後發現,中國要想在軟體外包業對印度形成威脅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首先,中國必須鞏固其高度分散的軟體行業,培育獲得大型國際項目所必需的規模和技術。
目前,中國向這個方向所做出的努力還並不多。
差距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的IT業正在健康的擴張。近幾年,中國IT行業專門人才的數量增長很快。從1997年起,軟體和IT行業的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長42%,2003年達到68億美元。尤其是,這個行業中,2000年到現在,說英語的畢業生(在軟體外包業中很重要)翻了一番,已經超過2400萬。但是,中國IT業自身的很多不足,致使這些變化不能被徹底的利用。盡管中國IT行業的收入在增加,但是卻只有印度的一半(印度IT行業每年的收入是127億美元)。中國IT行業的增長受國內需要的驅使,其多數客戶都是中小型的中國企業,他們需要的是根據他們的需要專門為他們定製的軟體。中國初生的軟體外包業務只點到IT行業總收入的10%,而印度的這個數字則高達70%。盡管成本相對較低,但是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營業毛利只有7%,而世界同類公司的營業毛利的平均水平可以達到11%,原因是他們接手的項目往往規模不大,但報價又相對較低。
規模
要想在全球的外包業中形成有力的競爭,中國必須鞏固其軟體業。中國排名前十的IT服務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僅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佔有的市場份額高達45%。中國大約有8000家軟體服務供應商,其中員工少於50人的佔四分之三,只有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印度的軟體服務供應商不到3000家,至少有1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其中的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威普羅公司(Wipro)、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Infosys)都已經獲得國際上的認可,在全球擁有客戶。沒有適當的規模,中國企業不可能吸引到頂尖的國際客戶。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小公司是風險相對較大,可靠度相對不高的合作夥伴。麥肯錫的研究發現,只有12%的中國軟體服務公司認為合並、收購和結盟是應優先考慮的事務。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經理人中,有兼並收購經驗的不多,盡管他們的文化有
利於組織的發展,但是依靠這種文化來對抗新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很理想。相反,印度的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並購中國公司來擴大他們的業務。
質量
行業的分散狀態使中國軟體行業的另外一些問題顯得比較突出,如過程式控制制和產品管理不夠嚴格。中國30家大型軟體公司當中只有6家達到CMM五級或四級,而印度的30家大型軟體公司全部達到這一專業水準。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中國公司在嘗試執行CMM質量標准,但是有一半多的公司在調查中表示,做這各努力沒有必要,不可行,或者認為不值得。
人才
中國的軟體服務提供商還應加強人才的管理。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不重視幫助員工成長,他們當中很少懂得將股權、培訓項目或其它激勵機制引入對人才的管理。麥肯錫的調查發現,中國軟體公司中人員的更新率每年高達20%,而美國雖然擁有流動性很強的IT勞務市場,但它的這個數字只有14%。
其它
有了更大的規模和更好的人才基礎,中國的軟體服務公司就會具備解決其它問題的條件,比如在國際市場建立可信的品牌,開發特定行業,如金融和制約行業的技術。另外,還要注意保護客戶的知識產權,要克服基於項目的短期效應心理,要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長期服務。
⑦ 現在搞軟體外包月薪多少
1500左右。做軟體最沒前途。
我做了3年了,帶了好幾個項目,現在4K左右。
⑧ 軟體外包
所謂軟體外包就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體開發成本的目的。眾所周知,軟體開發的成本中70%是人力資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地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外包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目前,全球軟體的銷售額為6,000億美元,而其中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即達到500~600億美元。預期到2005年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軟體外包的大幅度增長為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印度和中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目前已經有不少的公司開始介入軟體外包這一領域。目前軟體外包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大連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為例,有40%的軟體企業參與外包項目,軟體行業60%~70%的營業額來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個軟體外包工程師的月薪達到7,000~10,000元人民幣,而同樣能力的軟體工程師在武漢只需要三~四千元人民幣。資本的特徵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大量的東部軟體公司准備遷移到中部地區,目前首選的地區主要是武漢和西安。
軟體外包將為中國軟體業帶來什麼呢?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機會,還有先進的軟體開發管理流程,以及嚴格的軟體質量控制體系。通過發展軟體外包產業, 我國的軟體產業將逐漸地告別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時代,進入工程化、規模化的開發領域。
為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我國政府正全力為這些軟體外包公司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政府已經在多個重點城市建立開發區,設立多個全新的軟體開發園區,並對於入園的軟體企業給予相當優惠的政策條件。但是,僅有政策條件和環境條件是不夠的,對軟體企業影響最大的是人力資源成本,能否提供多數量多的、成本較低並在質量方面滿足需要的軟體外包工程師是我國能否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的重要條件。
中國軟體外包市場現狀
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美元。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IT外包服務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和IT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與硬體外包相比,軟體外包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印度是軟體外包最大市場。除此之外,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也是軟體外包的主要市場。
IDG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全球軟體外包的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佔40%,日本佔10%。外包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印度軟體業80%的收入依賴軟體外包業務,印度已經成為軟體外包的第一大國。而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雖然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一直高速增長,但截至目前,IT外包服務的用戶群還相當狹小。就IT外包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而言,還主要局限於基礎架構層面的網路基礎設施和桌面設備的支持與維護。2003年IT外包服務的市場規模只有人民幣42.6億元。其中IT運營管理外包服務的規模為21.6億,應用管理外包服務為1.5億,軟體外包19.5億。
計世資訊的《2003~2004年中國IT服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 2003年中國IT外包市場規模達35.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2.5%。中國軟體外包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日本和美國。
我個人覺得剛畢業的大學生把軟體外包行業作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對積累開發經驗其實是有好處的,畢竟項目多,要求也多樣化,相對比較長見識,但是如果要深入研究某種軟體那可能就有些不利了,因為沒那麼多時間給你,一般做軟體外包的都會比較忙,趕時間啊。如果你是想先積累一定的經驗再轉向企業或者轉型做管理的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關鍵也得看你自己。
參考資料:http://bbs.obpo.com/ShowPost.asp?ThreadID=18516
參考資料:http://observe.icxo.com/htmlnews/2005/10/13/686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