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如何看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如何看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發布時間:2022-07-02 19:47:24

❶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是什麼

在戰時和戰後年代,反映勞動人民真正利益、站在解放斗爭前列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的影響顯著增長。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工人運動提高到了新的更高的階段,對法西斯的勝利,使各國人民的民族覺悟得到提高,在殖民地和附屬國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新的強大浪潮。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分崩離析;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幾十個國家在消滅殖民壓迫和爭取政治獨立的斗爭中取得了歷史性勝利。

❷ 如何正確認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挫折

如何正確認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挫折?
【珍藏資料】
曾經轟轟烈烈,有席捲全球之勢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末卻遭
到了近似毀滅性的重大挫折,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首先,共產主義運動在蘇聯和東歐國家遭到嚴重挫折,並不是共產主義主義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這些國家經濟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誤和錯誤所造成的。比如在經濟上,它們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重生產輕消費,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日用消費品奇缺,導致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提高。在政治上,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黨政不分,權力失控,腐敗盛行,執政黨成為特殊利益集團。在改革問題上,更是迷失了方向,尤其是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新思維」,搞亂了人們的思想,使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毀於一旦。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到,蘇聯、東歐的失敗,不是實踐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必然結果,而是在許多方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的必然結果;或者說,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採取教條主義的僵化態度所受到的懲罰。但是,以中國為首的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革新了原有社會主義體制的構想,也吸收和借鑒了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文明成果,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一系列創新,形成了新理論,開辟了新道路,創立了新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體現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基本原則,又體現了中國國情的具體要求和發展形式,還反映了時代的主題和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是從改革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擺脫了這種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實現幾個重要的歷史性轉變:一是黨的工作中心由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二是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三是社會制度的基礎由工農聯盟擴大為全體社會成員;四是社會發展由封閉半封閉轉向對外開放。在價值取向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形成了新的特點,如經濟上發展市場,政治上追求民主、思想文化上倡導多樣,社會生活中實行法治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國際上有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稱為「中國道路」或「中國模式」,這至少是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獨樹一幟,不同以往。

其次,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是否說明資本主義是最完美的制度?資本主義通過前期的殖民掠奪活動和數百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財富,較能應對社會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採取了較為靈活的調節方式:第一,飽嘗周期性經濟危機之痛的資本主義國家學得「聰明」了,它們普遍採取了「凱恩斯經濟理論」,對市場進行干預,使得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危害大大減小。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第三,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增加工資、縮短工時、加強社會福利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的矛盾。所有這些,都有可能延長資本主義的壽命,但卻無法改變它必然滅亡的命運。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所實行的這些「改良」措施,並沒有觸動私有制的根本,資本主義與生俱來的對抗性矛盾,即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生產的社會化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壟斷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的本性、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並沒有改變;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和掠奪,也不斷把自己同國內外無產階級的矛盾推向極端。因為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資本主義最終擺脫不了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命運。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資本主義還在發展、變化,就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懷疑,就動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況且,取代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是一個完全嶄新的社會制度,是一個需要滌盪一切舊制度殘余,生產力和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其間也必然充滿艱難和曲折。但是,不管怎樣,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將是歷史的必然。實際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而停止了生命。相反,中國共產黨人所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表明,作為共產主義一部分的社會主義事業仍然充滿希望,共產主義的實現仍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逆轉的必然。

❸ 共產國際的成立對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有何價值與意義

共產國際成立之初,曾經期望在很短時間內掀起歐洲各國革命高潮,並在贏得勝利的基礎上建立世界蘇維埃共和國。後來的實踐證明,當時對於國際革命形勢的估計是不切合實際的,在它的活動中,過分地強調了國際的集中領導。但它的建立和指導,尤其是在它的初期,的確開創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空前活躍的局面。各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擁護和信奉列寧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在政治上與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改良主義決裂;在組織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強調統一行動和嚴格紀律,因而具有堅強的革命性和戰鬥力。它的存在、發展及影響的擴大,直接間接構成了對各國資產階級統治的嚴重威脅。它們的革命實踐,加劇了帝國主義全面危機。

共產國際在它的中、後期活動中,對各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黨的建設有過不少錯誤的指導和決定。但它正確作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決策。

1943年,由於戰爭環境的條件,以及各國共產黨的逐步成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由單一的「中心」來領導。於是,共產國際執委會於5月15日作出決議,宣布共產國際正式解散。各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由各國共產黨根據各國的情況來領導。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❹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新認識

劉周在《歷史問題與理論根源》一文中認為:
(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潮流,是十九、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世界性歷史潮流。但是,到了二十世紀末,隨著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相繼解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了最低的持久的低潮。這種持久低潮的出現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最嚴重的失敗。它的形成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決定的。但是,如此重大的失敗,如果說絲毫沒有理論指導上的原因,那是說不通的。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理論方面的原因。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持久低潮的發生,也有其理論方面的根源。
(二)這個理論根源,在於過多地強調了階級矛盾而忽視了民族矛盾,忽視了革命過程中物質利益的驅動作用,忽視了革命只是在物質利益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帝國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與落後民族的無產階級,存在著「長遠」的共同利益: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但是與本國資產階級則有著直接的共同利益:資產階級進行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的結果,不僅使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利潤,而且使無產階級也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工資待遇。因此,在帝國主義國家裡,無產階級實際上充當著資產階級「高額利潤」的分贓者。他們因為這種「分贓」而滋長機會主義,放鬆或放棄了對本國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而歸根結底,就是形成了恩格斯所講的「資產階級化了的無產階級」和「剝削全世界的民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338頁)。與此相對應的則是形成受剝削的民族。
(三)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整個過程中,帝國主義始終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最大的敵人和最大的障礙。任何有利於戰勝和克服這一障礙的策略都是革命的和科學的。而要克服這一障礙,沒有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民族聯合是絕對不可能的。但是要聯合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就不能把尚未發生革命的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即統治階級)推向帝國主義一邊。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雖然也壓迫和剝削本國的無產階級,但是他們與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決定了他們必然有民族革命的要求。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必然而且也只能在少數的國家和地區首先發生,而首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只有聯合大多數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才能最終戰勝世界的帝國主義,完成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但是,首先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的過於激烈的國內階級斗爭,正是在這一點上幫助了帝國主義。他們沒有注意到這樣一種內在的聯系,即只有對本國資產階級採取一定的階級聯合,才可能真正聯合尚未發生革命的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而只有聯合了被壓迫民族中占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才可能聯合到他們所統治的整個民族。只有聯合了大多數的整個的被壓迫民族,才可能最終戰勝帝國主義,最終完成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所以結果是,不僅把應該聯合的力量嚇跑了,而且還把這一力量推到了帝國主義一面。之所以出現這種停止不前的狀態,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大量的以資產階級為統治階級的被壓迫民族投靠了帝國主義。所以,二戰以後出現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和共產主義國家陣營——兩大陣營的對峙——本身就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戰略錯誤最嚴重的後果。這種對峙的第一個產物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停止不前,第二個產物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政黨不斷改變「顏色」。蘇聯崩潰時的蘇共早已不是無產階級的蘇共,而是一個質變為資產階級政黨的蘇共,所以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並不是消滅蘇共的元兇,他們只是辦理了一個終止蘇共的法律手續而已。
(四)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和共產主義國家陣營的對峙,也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各國的資產階級由於害怕無產階級革命而普遍的在其國內採取了較大程度的階級讓步措施,改善本國無產階級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狀況,所以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均較緩和。其次是帝國主義的資產階級對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採取了較多的政治拉攏和經濟援助措施,加強了整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團結。而這時候的共產主義領導者們,則由於無產階級革命的停止不前而對革命前途喪失了信心,信心的喪失最後就導致了信仰的喪失,而信仰的喪失就使革命隊伍不斷發生異化和質變。於是,無產階級的政黨在不知不覺中變就成了資產階級的政黨。所以,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崩潰是從各國共產黨的質變開始的。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崩潰,就其實質而言,並不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失敗,它的全部意義不過是幫助人們確認了業已發生多時的質變。因此從這一點上講,它對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積極的意義無疑是主要的。
(五)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崩潰,是以蘇聯十月革命為重要標志的二十世紀共運高潮的一個終結,也是新的共運高潮的開始。隨著蘇聯和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的崩潰以及資產階級對共運失敗的慶賀,各國資產階級曾經長期執行的階級緩和政策將必然地發生變化,帝國主義曾經長期執行的拉攏被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的政策也將必然地發生變化。因此,普遍於世界各國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階級矛盾的激化,帝國主義國家與廣大被壓迫民族的民族矛盾的激化,將無論如何都不可避免。新的更大更激烈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必然為新的空前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高潮准備好一切條件

❺ 如何看待歐洲共產主義運動

歐洲共產主義各黨在主要觀點和政治傾向方面大體一致,具體政策和提法亦有差異,以至分歧。
1、關於指導思想。法共提科學社會主義,西共提馬克思主義,意共提馬克思思想、列寧思想、葛蘭西思想等等。主張改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提法,以表明理論的生氣勃勃和正在發展的特點。肯定K.馬克思、В.И.列寧的歷史作用,同時認為當代世界提出馬克思、列寧無法預見的許多問題,必須使傳統解釋「現代化」。西歐政治經濟的發展已超越列寧的許多論斷。對列寧主義不能再用我們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這一限制性公式。斯大林闡述列寧主義,許多地方歪曲列寧思想。在列寧逝世後採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提法是將蘇聯樣板絕對化,以蘇共的領導權強加於國際共運。
2、關於革命道路。認為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只有一種固定模式;歷史條件不同,革命道路亦應不同。西歐國家根據本國現實情況、歷史文化傳統和民族特點,將走和平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即不是採取暴力革命,而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近幾十年來,資產階級國家職能大為擴大,它所實行的政策既是資產階級內部各派勢力協調的結果,又是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妥協的結果。可以通過國家機構內部的民主化,改變階級力量對比,從而改變國家的性質,而不需要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盟和政治聯盟。由共產黨同社會黨等有關民主力量聯合執政,是實現和平民主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必備條件。
3、關於社會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專政的提法不能反映經濟發達和民主傳統根深蒂固的西歐國家獨特民主道路的現實。未來社會主義政權不只是屬於無產階級一個階級,它屬於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者,既有體力勞動者,又有腦力勞動者;認為「專政」一詞易與「暴力」、「專斷」混同,會被看作對民主的否定。意共用工人階級領導權來代替。法共提出國家應成為代表勞動人民、由工人階級發揮政治領導作用的政權。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反對統一模式,主張多樣化。在經濟體制上,主張長期實行公有制占優勢的多種經濟並存的混合型經濟;允許私人佔有一部分剩餘價值,通過稅收等措施加以限制和調節;實行經濟管理和計劃管理民主化。在政治體制上,強調議會民主、政治多元、權力分散、地方自治,實行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政治領導多黨制,勞動人民廣泛參與國家管理。
4、關於工人政黨。肯定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組織,實行民主集中制,同時強調黨的民主性和群眾性,承認社會民主黨(含社會黨、工黨)是工人階級政黨。認為沒有共產黨領導,革命不能勝利,黨的領導作用通過多黨制聯盟來實現,不把黨的思想作為官方思想強加於國家和社會。在國際共運中反對有「領導中心」、「領導黨」,堅持各黨獨立自主,權利平等,互不幹涉內部事務,尊重各黨自主選擇的道路。提出以新國際主義取代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提法,認為把國際主義僅限於無產階級范圍內不利於聯合一切民主力量,反對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壓制各國黨並指揮其他黨為其戰略需要和外交政策服務。
在西歐,公開主張或贊成歐洲共產主義原則的,除意共、法共、西共之外,還有英國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荷蘭共產黨等。基本支持或接近歐洲共產主義主張的有芬蘭共產黨、瑞士勞動黨等。共約14個黨派,有黨員 280萬人,佔西歐各國共產黨黨員總數90%。亞洲、大洋洲及拉丁美洲也有一些黨派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或接近歐洲共產主義觀點。進入80年代,由於歐洲共產主義影響越出歐洲之外,歐洲共產主義一詞含意並不確切,以及一些政黨面臨新的困難或分歧,一般不再使用這一概念。但它們仍繼續堅持其基本主張和原則。歐洲共產主義的主張能否實現有待於實踐的檢驗。
總的來說,從當代歐洲資本主義的實際出發,汲取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教訓,尋求適合本國情況的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於蘇聯模式,也不同於歐洲社會民主黨的體系,這種探索本身即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❻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了哪些挫折

曾經轟轟烈烈,有席捲全球之勢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末卻遭
到了近似毀滅性的重大挫折,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問題呢?
首先,共產主義運動在蘇聯和東歐國家遭到嚴重挫折,並不是共產主義主義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而是這些國家經濟上、政治上的一系列失誤和錯誤所造成的。比如在經濟上,它們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重生產輕消費,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人民日用消費品奇缺,導致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提高。在政治上,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黨政不分,權力失控,腐敗盛行,執政黨成為特殊利益集團。在改革問題上,更是迷失了方向,尤其是戈爾巴喬夫的所謂「新思維」,搞亂了人們的思想,使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毀於一旦。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到,蘇聯、東歐的失敗,不是實踐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必然結果,而是在許多方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的必然結果;或者說,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採取教條主義的僵化態度所受到的懲罰。但是,以中國為首的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革新了原有社會主義體制的構想,也吸收和借鑒了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文明成果,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的一系列創新,形成了新理論,開辟了新道路,創立了新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體現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和基本原則,又體現了中國國情的具體要求和發展形式,還反映了時代的主題和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是從改革傳統社會主義模式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擺脫了這種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步實現幾個重要的歷史性轉變:一是黨的工作中心由階級斗爭轉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二是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三是社會制度的基礎由工農聯盟擴大為全體社會成員;四是社會發展由封閉半封閉轉向對外開放。在價值取向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形成了新的特點,如經濟上發展市場,政治上追求民主、思想文化上倡導多樣,社會生活中實行法治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國際上有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稱為「中國道路」或「中國模式」,這至少是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獨樹一幟,不同以往。

其次,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是否說明資本主義是最完美的制度?資本主義通過前期的殖民掠奪活動和數百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財富,較能應對社會危機,資本主義國家採取了較為靈活的調節方式:第一,飽嘗周期性經濟危機之痛的資本主義國家學得「聰明」了,它們普遍採取了「凱恩斯經濟理論」,對市場進行干預,使得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經濟危機所造成的危害大大減小。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力。第三,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增加工資、縮短工時、加強社會福利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的矛盾。所有這些,都有可能延長資本主義的壽命,但卻無法改變它必然滅亡的命運。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所實行的這些「改良」措施,並沒有觸動私有制的根本,資本主義與生俱來的對抗性矛盾,即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和生產的社會化的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壟斷資本追逐剩餘價值的本性、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並沒有改變;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剝削和掠奪,也不斷把自己同國內外無產階級的矛盾推向極端。因為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資本主義最終擺脫不了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歷史命運。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資本主義還在發展、變化,就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產生懷疑,就動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
縱觀人類歷史長河,一種社會制度代替另一種社會制度,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歷史過程。況且,取代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是一個完全嶄新的社會制度,是一個需要滌盪一切舊制度殘余,生產力和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壯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到,其間也必然充滿艱難和曲折。但是,不管怎樣,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將是歷史的必然。實際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劇變而停止了生命。相反,中國共產黨人所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表明,作為共產主義一部分的社會主義事業仍然充滿希望,共產主義的實現仍然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可逆轉的必然。

❼ 如何理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形勢特著急謝謝啦

大致以1976年為標志,國際共運進入下行階段,新自由主義攜各國資本主義勢力向社會主義猖狂進攻,到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整個共運形勢可以說已經到了谷底,同時全世界范圍內的反資本主義運動開始日益蘇醒,參加西歐各國在經濟危機中的情況,南亞次大陸的共產黨(毛)的武裝斗爭,還有阿拉伯世界的動盪等等~

❽ 19世紀40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特點

工業革命使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和斗爭日益尖銳,工人運動的斗爭矛頭越來越指向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三大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先進理論的指導,馬克思、恩格斯適應時代需要,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在這一思想武器指導下,社會主義運動迅速發展。

❾ 怎樣認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

馬克思、恩格斯致力於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工人運動實踐相結合。1846年初,在布魯塞爾建立的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從思想上和組織上為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進行了准備。1847年6月在倫敦由正義者同盟改組成立的以德國工人為主體,吸收英、法、比利時等國工人參加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誕生。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提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戰鬥口號,無產階級革命政黨有了一個明確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它指導著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勝利前進。
1848年歐洲許多國家掀起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在階級斗爭特別尖銳的法國,無產階級充當推翻金融貴族專政的七月王朝的主力軍,武裝反抗資產階級,謀求自身的解放。1848年巴黎工人6月起義是現代社會中兩大對抗階級間的第一次偉大戰斗。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積極參加了歐洲1848年革命。在普魯士反動政府策劃的1852年10~11月科隆共產黨人審判案之後,根據馬克思的提議,共產主義者同盟於1852年11月解散。
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聯合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於1864年9月28日在倫敦成立。馬克思是第一國際的創始人之一和它的實際領袖。各國無產階級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實現聯合,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從西歐擴展到東歐、美洲的十幾個國家。第一國際奠定了國際無產階級爭取社會主義斗爭的基礎。它的精神產兒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創立新型民主國家、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英勇嘗試。1865年第一國際總部遷往美國紐約。第一國際共召開過5次代表大會和兩次代表會議。巴黎公社革命失敗以後,國際工人運動面臨著各國反動勢力的迫害和內部巴枯寧分子的破壞,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第一國際的組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根據馬克思的建議,於1876年7月在美國費城代表會議期間宣告解散。
19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形勢和國際工人運動發生巨大變化。資本主義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各國無產階級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是建立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積聚和訓練本階級的力量,准備迎接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導和幫助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和組織相繼建立起來。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於1875年與拉薩爾派合並,改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又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它經歷了反抗俾斯麥政府的社會黨人法的艱巨斗爭,是當時最有影響、走在前列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世紀70年代,在丹麥、葡萄牙、美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19世紀80年代,在匈牙利、義大利、俄國、英國、挪威、奧地利、瑞典和瑞士等歐美國家,先後建立社會主義政黨或團體。
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倡導下,有22個國家的393名代表參加的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創立無產階級新的國際組織第二國際。它是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和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一開始就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之上,比第一國際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為一致的思想前提。但它相當龐雜和鬆散,沒有明確的綱領,它以每隔幾年召開一次代表大會為其主要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從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瓦解,共召開9次代表大會。第二國際,特別是它的前期(1889~1900)在組織、積聚革命力量,團結教育工人階級;積累議會斗爭經驗,開展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主義斗爭;傳播馬克思主義,清除無政府主義影響;加強國際主義團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1896年起,E.伯恩施坦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從理論上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否定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修正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國際現象,各國的機會主義者麇集在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旗幟之下。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中的革命左派,首先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A.倍倍爾、W.李卜克內西、R.盧森堡、F.梅林、K.李卜克內西、C.蔡特金等人,在不同程度上對修正主義進行了斗爭。其他一些國家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人,如法國的J.蓋德、俄國的Г.В.普列漢諾夫、保加利亞的Д.布拉戈耶夫等人,也對伯恩施坦及其實踐中的同夥法國的米勒蘭分子進行了批判。
以В.И.列寧為代表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從思想上粉碎了小資產階級的民粹主義以及伯恩施坦主義的變種——經濟主義,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2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了黨章和黨綱,為建設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奠定了基礎。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了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運動——1905~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10年前後,修正主義勢力由於以K.J.考茨基為首的中派向其靠攏而更為增強,在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中居於主導地位。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國際各黨大多數領導人蛻化為社會沙文主義者,站在本國政府一邊積極支持這場帝國主義戰爭。除Κ.李卜克內西在1914年12月德國國會通過新的軍事預算時大無畏地單獨投反對票以外,各國的機會主義領袖們都投票贊成本國政府的軍事預算和戰爭撥款。一些人還擔任了資產階級政府的部長。第二國際陷於瓦解。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孟什維克的斗爭中,在指導俄國革命實踐和進行理論總結的過程中,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帝國主義論、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民族解放運動、戰略和策略、黨的建設以及在小農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作出了光輝的理論貢獻。
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勝利地奪取政權。革命從首都向外地、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到1918年3月,全俄廣大城鄉基本上建立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始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進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全面的經濟政治危機,激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歐洲和亞洲出現國際性的革命浪潮。在歐洲,主要有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1918~1919年德國革命,1919年3月匈牙利革命,先後建立為時短暫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在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革命群眾斗爭,1919~1920年義大利爆發工人佔領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運動,1918年8月日本掀起「米騷動」,直到1923年還發生保加利亞反對贊可夫政權起義,德國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建立和漢堡工人起義以及波蘭克拉科夫工人起義等。所有這些革命斗爭都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血腥鎮壓之下先後遭到失敗。在亞洲,許多國家興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把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階段推進到了新民主主義階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年展開轟轟烈烈的反對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革命運動。朝鮮在1919年爆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運動」。在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相繼以不同的規模和方式掀起以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為主要內容的革命運動。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這幾次爭論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施加政治壓力,以至採取極端的組織措施,在黨內斗爭中開創了不好的先例。在階級斗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觀點指導下,於3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鎮壓運動,殺害和囚禁了大量無辜的領導人、幹部和人民群眾。
這一時期,蘇聯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度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盡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蘇聯人民還是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蘇聯的強大及其影響,不僅保證了它在以後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勝利,而且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第三國際在十月革命勝利和歐亞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國際共產主義隊伍在世界范圍迅速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國際聯合。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名俄國共產黨(布),7個歐美國家成立共產黨,另外一些國家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19年3月,共產國際第1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有歐洲、亞洲、美洲21個國家35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中國、朝鮮和其他東方國家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列席。
這次大會正式成立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共產國際是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總部設在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它強調集中的領導和嚴格的紀律,共產國際有權決定各國支部的綱領、策略和組織問題。各支部要定期向共產國際報告工作,執行它的決議。
共產國際前期,列寧在世期間,舉行過4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團結和鞏固了各國革命左派的力量,在它的幫助和指導下,到1922年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共產黨。
它在繼續批判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同時,開展了反對左傾機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斗爭。它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號召,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共產國際中後期活動的主要偏向表現為片面強調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不顧各國的具體情況,任意干涉各國黨的事務,在各國黨內進行過火的斗爭,動輒採取極端措施,以及要求各黨在自己的行動中服從蘇聯外交政策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集中統一的國際組織形式,不適合各國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廣泛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3年6月,共產國際正式解散。歷史證明,這一決定有利於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創造性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所面臨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勝利各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譜寫了光輝篇章。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人民發揮了反法西斯戰爭主力軍的作用,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偉大貢獻。中國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本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勝利地進行了民族革命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推動本國反法西斯力量建立統一戰線,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和武裝斗爭。東歐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人分別進行了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抵抗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斗爭。
在世界范圍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歷史條件下,原美國共產黨總書記E.R.白勞德在1943年1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之後,宣揚德黑蘭協議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長期的信任和合作提供了保證,主張美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實行階級合作,放棄社會主義目標,並在1944年5月解散美國共產黨,另組共產主義政治協會。白勞德修正主義給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1945年,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人批判了白勞德主義。在此基礎上,W.Z.福斯特於同年7月重建美國共產黨。
經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的奮斗和戰後初期的較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東歐的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德國東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的朝鮮北半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國)、中國等國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連同蘇聯、蒙古在內,約佔世界人口1/4的近8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繼十月革命之後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30年代克服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堅持革命武裝斗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的結果。
1947年9月,蘇聯、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法國、義大利等歐洲9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舉行會議,成立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它存在8年多時間,於1956年4月解散。
在它活動期間,蘇、南兩黨沖突占據了顯著地位。1948年6月、1949年11月,情報局兩次作出決議,譴責南斯拉夫共產黨和以J.B.鐵托為首的南共領導。這兩個決議引起連鎖反應,一些國家黨內相繼開展反對所謂「鐵托分子」的斗爭。歷史證明,這些決議和斗爭都是錯誤的。
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蓬勃發展和日益壯大的歷史時期。到1949年,全世界已有70多個國家建立了共產黨,有黨員2000多萬人。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中,共產黨成為本國政治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強大力量。尤其重要的是社會主義越出一國范圍,在一系列國家取得了勝利。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後,蘇聯共產黨陸續採取措施開始糾正斯大林的某些錯誤。1956年2月25日,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閉幕前夕,Н.С赫魯曉夫就批判斯大林問題作了《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同年6月,美國《紐約時報》將這個秘密報告公諸於眾,在全世界引起極大的震動。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借機掀起了一股反蘇反共浪潮。各國共產黨對此發表了大量文件和評論,總的認為,糾正斯大林的錯誤,消除對他的個人崇拜,是有利於蘇共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克服教條主義和思想僵化的積極步驟。但是,在對斯大林功過的評價、錯誤的根源和批評斯大林的方式等方面卻存在著嚴重分歧。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在各國共產黨之間的關繫上出現了裂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表明,糾正斯大林錯誤的影響,克服個人崇拜,是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50年代對斯大林所犯錯誤的批判有其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歷史的和認識的局限,未能健康地深入發展。這一時期未能從理論上和黨政領導體制上進一步探索和消除產生個人崇拜的環境及其根源,因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個人崇拜問題;同樣,對斯大林所犯錯誤的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方針、路線的回顧,亦未能超越歷史形成的既定模式。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逐步深化,各國共產黨人在70、80年代先後把重新認識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規律提上了日程。
探索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義大利和法國的共產黨領導人曾指出意、法有可能通過與蘇聯不同的途徑實現社會主義。1956年P.陶里亞蒂提出「結構改革論」,認為用民主與和平方式對政治經濟結構進行逐步改革,就能使義大利走上社會主義道路。70年代,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國共產黨相繼提出通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必須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確定各自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西歐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可以通過多元化與和平的民主方式,採取不同於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模式走向社會主義。它們的主張曾被稱為「歐洲共產主義」。西歐其他一些共產主義政黨,還有一些非歐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也表示贊成或者基本支持這些觀點。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50年代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為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有效途徑,實行了一系列經濟政治體制改革,以逐步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50年代初,在J.B.鐵托領導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在南斯拉夫實行工人自治,並在此基礎上於60年代中期擴展為整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見彩圖J.B.鐵托在南斯拉夫第2次自治者代表大會上講話(1971年5月))。蘇聯共產黨從50年代開始對政治和經濟體製作過某些改革的探索,60年代曾經推行過新的經濟體制。匈牙利在60年代開始實行經濟改革,包括計劃制度、經濟調節制度和經濟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70~80年代,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相繼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不同方式開始進行經濟政治體制改革。戈爾巴喬夫就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以後,於1985年蘇共中央四月全會上提出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1986年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要求創造和革新,反對僵化思想和教條主義,決定對經濟體制進行根本改革,並指出政治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保證。1987年蘇共中央先後提出社會生活全面民主化的綱領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根本綱領。1988年改革進入實施業已制定的方針和綱領階段,擴及到各個領域。在意識形態方面,強調打破舊觀念,提倡「新思維」。
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重新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路線,從各方面徹底糾正過去「左」的錯誤。這條路線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民主專政、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是堅持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遵循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開始探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1980年起,在全國農村逐步推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內容的經濟改革。1984年起,在城市開展以增強企業活力為中心、採取多種承包經營形式的經濟體制改革。與此同時,也相應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80年代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明顯改善。1989年十三屆五中全會作出進一步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決定,以克服經濟建設中遇到的暫時困難,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一個半世紀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過了既有無數成功和勝利、又有嚴重失誤和挫折的發展道路。截至1985年,全世界已有110個共產主義政黨,8000多萬黨員。盡管在前進的道路上仍會遇到曲折和反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必定能夠克服各種困難,解決歷史提出的新課題,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