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如何把國際政治形勢設為虛擬變數

如何把國際政治形勢設為虛擬變數

發布時間:2022-10-02 05:52:49

『壹』 如何清醒認識國際形勢發展的變與不變

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國際形勢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世界還很不太平.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中依然存在,並有新的發展.以新的"炮艦政策"和新的經濟殖民主義為主要特徵的"新干涉主義"嚴重損害了許多中小國家的主權獨立和發展利益,也給世界和平和國際安全造成威脅.與此同時,因種族、宗教、領土等問題引起的地區沖突此起彼伏,國際犯罪、環境惡化等跨國問題遠未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還很多.但從總體上看,國際形勢緩和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多極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單極"世界的圖謀都是註定要失敗的.
經濟全球化給各國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也帶來巨大風險.但利用機遇,防止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不一樣的.全球范圍內南北差距繼續擴大,貧國愈貧,富國愈富.如此種狀況持續下去,不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發達國家的經濟也難以實現穩定增長.改革和完善國際金融體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和一致要求.
當前,國際關系進入新世紀以來發生的深刻變化正在繼續,一些具有規律性的特點和趨勢進一步顯現.
(一)、國際局勢保持總體和平、緩和與穩定態勢,但局部性的戰爭、動盪與緊張有所加劇.
當前,大國關系繼續以合作為主調並保持相對穩定.美歐、美俄之間因伊拉克戰爭出現的矛盾有所緩和,雖然雙方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分歧並未消除;中美關系在台灣問題、經貿問題等方面面臨新的考驗,但雙方的合作領域與共同利益仍在擴大,雙邊關系中的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中俄、中歐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鞏固,合作關系繼續加深;中日政治關系雖因日政界對二戰態度、雙方領土爭端等問題而受到較大幹擾,但雙方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間往來仍然高潮迭起,足見中日友好與合作基礎深厚,日趨成熟;中印政治與經濟關系均保持積極態勢.相對穩定的大國關系,反映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轉.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亦有相當嚴峻的一面.地區性的戰爭和暴力沖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戰亂、動盪與緊張已從三個方面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帶來嚴重沖擊.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壞甚至摧毀了有關地區的和平與發展環境.其二,間接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發展環境.其三,增添了大國關系中的隱患,從而威脅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二)、霸權主義仍是當今世界動盪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權主義在伊拉克雖遭受挫折,但元氣未傷,其謀求單極世界霸權的勢頭仍將延續相當一段時期;當今世界多數熱點問題,如伊拉克戰爭的各種後遺症、巴以沖突的持續和升級、朝鮮半島形勢的緊張,雖涉及各種復雜因素,但從根本上說都與霸權主義干預密切相關
(三)、國際恐怖主義反彈強烈,國際反恐斗爭形勢嚴峻.
冷戰結束後,恐怖主義活動愈演愈烈,已成為國際社會一大公害.近年以來,國際反恐形勢出現若干新動向.首先,恐怖主義活動出現新的反彈,打擊恐怖主義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義襲擊頻率增加,活動范圍、襲擊規模擴大.西班牙、俄羅斯等地先後遭受嚴重恐怖主義襲擊,舉世震驚.
(四)、全球性軍事戰略深入調整.
當前,世界上一些軍事大國正在進行二戰以來最廣泛、最深刻的軍事戰略調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強軍事實力,強化軍事力量在維護和擴展國家利益中的職能作用,謀求在世界多極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爭奪在二十一世紀國際社會中的戰略主動權.
總體來看,國際環境還是比較好的,對於中國的發展還是利大於弊的.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1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目光,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都為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高加分.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使得國與國之間既存在摩擦、更存在依靠.美國、日本的重要貿易夥伴中,中國就排在前列.
G20國峰會實質是一種轉折,使得中國真正與世界「接軌」,真正有了自己可以走的道路,也從這一刻開始,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當然,世界的發展也出現重大轉折!在當今發展的時代,一個國家的體制正面臨嚴重的挑戰,不管從軍事還是經濟的角度來講,中國的體制正在不斷的改善中.從東亞病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從G20走到G2,中國人民的每一步都在挑戰,或許,這種挑戰也是也是一種機遇,使得中國在現如今的國際形勢下長足發展.
對我國來說,對當前國際形勢進行評估,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認識國際環境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影響.這既涉及對當前形勢的判斷,也涉及到對當今世界長遠變化大勢中一些深層問題的認識.
首先,從總體上看,當前國際形勢對我國仍是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於我國繼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和平和發展為主題的時代特徵、世界多極化趨勢、經濟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給我國發展提供的巨大動力和機遇,是長期性、可持續的.只要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這些機遇就會繼續促進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其次,當前國際矛盾的特點、世界戰略格局的調整方向、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趨勢、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僅沒有弱化而且正在強化國家主權在國際關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義.要在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保持和爭取比較有利的地位,對於國家主權在國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礎價值必須有清醒的認識.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矛盾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取主動,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必須堅持和倡導在相互尊重主權的前提下,積極尋求存異基礎上的求同,多元基礎上的共識,共贏基礎上的合作.
再次,台灣問題對中國保持和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構成的不利影響呈增大趨勢,已成為中國在本世紀國家安全面臨的最大隱患.涉台外交在維護中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對「台獨」分裂勢力在兩岸關系中製造種種突發性事件的任務與日俱增.美軍積極調整在亞太的軍事部署雖然是為其全球戰略服務的,但客觀上使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環境更加復雜.面對挑戰,中國必須不斷發展自己,提高包括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內的綜合國力,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新軍事變革,使我軍建設更加適應未來戰爭的要求.
最後,世界經濟保持繁榮、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加大了對世界各種資源的需求,同時也促使世界經濟利益分配格局調整加快,有關國家之間為爭奪資源和市場、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磨擦增多.這使中國在未來的發展和開放過程中面臨更多的壓力,也對中國繼續參與國際競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需要在自身經濟增長方式和對外合作方式等方面進一步開拓進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大旗,積極應對這些問題,處理好維護中國自身利益與促進全人類的共同利益之間的關系.

『貳』 國際政治風險的應對

防範政治風險直接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政治風險主要包括政權風險、制度風險、政局風險、政策風險和對外關系風險等。防範政治風險,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確保黨的政權穩定、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的政治前提。

政治風險在風險系統中帶有根本性。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構成,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和軍事等各個領域,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中任何一個方面都有可能出現風險。而在所有的風險系統中,政治風險因涉及國家主權、政權、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穩固,更帶有根本性,其他方面的風險最終都有可能傳導和反映到政治領域,因此政治風險對其他方面風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只有確保政治安全,才能有效維護經濟、科技、文化、社會、國防和軍事等其他領域的安全。正如有學者所言,「所有的安全事務都屬於政治范疇」。

政治風險關系黨的長期執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的領導是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系。在當代中國,防範政治風險,維護政治安全,就是要堅定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捍衛我國憲法的權威和尊嚴。正如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的:「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必然四分五裂,一事無成。」「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

政治風險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當前國際國內風險因素日趨增多、紛繁復雜,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呈現多維度風險交織、多領域風險疊加的趨勢。其中,政治風險因素在經濟、金融、科技、文化等方面風險因素作用下容易被放大。一方面,敵對勢力不願看到由大向強的中國順順當當發展壯大,不斷強化對我進行戰略遏制和圍堵。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問題日益凸顯,黨內存在的政治不純、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已經解決的問題還可能反彈,新問題不斷出現,「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復雜嚴峻。這些容易誘發政治風險的因素,如處理不當、把控不好,將會直接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科學認識政治風險的基本特徵

從近些年國際上一些政治風險的防範和處置的經驗教訓來看,要有效、快速、精準地防範各類政治風險,關鍵是要科學認識政治風險的基本特徵。

從關系狀態看,政治風險具有客觀性和關聯性。政治風險在任何政治系統運行過程中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必須客觀承認、積極面對、理性對待,既不能視而不見、掉以輕心,也不能片面誇大、談險色變。同時要看到,政治風險是政治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在矛盾狀態下,政治風險是對立性的一種表現,政治安全則是統一性的一種表現,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會發生相互轉化。政治風險往往與特定的政治時機、政治事件、政治形勢等緊密相關,特別是在利益重新分配、權力交接、突發事件爆發、國際性政治事件傳導時,極易引爆觸發。前些年發生的烏克蘭「顏色革命」, 西亞、北非一些國家政局突變和持續動盪等,均屬於此。

從表現形態看,政治風險具有隱性和顯性。馬克思指出,危機的可能性並不等於現實的危機。風險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危機才有可能發展為現實,政治風險同樣如此。當矛盾雙方對立的關系佔主導地位,就可能表現為沖突的狀態,政治風險就呈顯性;當矛盾雙方統一的關系佔主導地位,就會表現為安全的狀態,政治風險會隱藏在安全背後呈隱性,社會不會發生大的失序狀態。當然,政治風險的隱性和顯性是相對的,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從作用方式看,政治風險具有突發性和傳導性。政治風險通常是特定時機、背景因某些偶然因素而引發,其成因及演化過程包含較多不確定性,因而具有突發性強、變化快等特點。特別是信息網路時代,各種信息傳播發酵快、風險流動性加大、關聯性增強,容易誘發境內外互動、跨區域聯動、跨群體聚合,一地的政治風險往往與其他地方出現傳導效應,一項政治風險有時會引發多項政治風險,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風險也有可能演變成為政治風險。如金融風險會導致資本貶值、通貨膨脹,引發經濟危機、社會沖突,最終轉變為嚴重的政治風險,國際上曾發生過許多此類事件。

從影響程度看,政治風險具有整體性和局部性。政治風險本身具有兩面性,處理得好,有助於解決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處理得不好,小風險會演變為大風險,局部性風險會發展成整體性風險,最終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執政地位的鞏固。但無論什麼類型的政治風險,作為執政黨都必須加以有效防控,否則會導致社會動盪不安、政局不穩,給執政地位造成危害。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路化的深入發展,政治風險一旦觸發,極有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產生連鎖反應,容易從局部性風險演變成整體性風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重點防範。

切實把准防範政治風險的著力點

政治風險不等於政治危機,只要應對科學得當,就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當然,防範政治風險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須突出重點、綜合施策。

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蘇聯解體的教訓說明,黨員數量的增長並不能保證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如果自身不過硬,隨著權力增大以及與群眾距離的拉遠,即使有再好的承諾,也無法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還會導致喪失執政地位的悲劇。因此,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築牢政治風險「防火牆」。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敵對勢力始終不願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大和我們黨的長期執政。無論是內部風險還是外部風險、多發風險還是偶發風險,我們都要有預判應對風險挑戰的高招、防範化解風險的「防火牆」,做到心中有數、對症下葯、綜合施策、應對有方。尤其是對「網路政治」等新的政治現象,一定要樹立「網路邊疆」意識,強化網路信息安全,主動引導網路輿論,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切實築牢網路空間「防火牆」。

確保重大決策無偏差。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同時也會帶來政治風險。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舉措等陸續推出,必須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的科學論證、全程監督、責任追究、風險評估機制,強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決策失誤,防止因決策失誤導致政治風險,避免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個別風險演化為綜合風險。

切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國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和重要優勢。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提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好傳統,為人民群眾建立發表意見建議的暢通渠道,尤其是讓群眾能夠及時反映不同意見。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建設的主人翁意識,構築起防範政治風險堅實的群眾基礎,真正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會的安全穩定。

『叄』 結合國際形勢的新變化,談談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

國際形勢應該有材料吧?
可能不全喔…
因為現代的國際競爭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提高國際地位必須提高綜合國力
第一,實行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培養先進人才,發展科技。
第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提高國家軟實力。
第三,建設兩型社會,構建和諧社會。
第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現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社會穩定。
第五,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發揮中國的大國影響力。從而提高國際力。
第六,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堅持共產黨領導,依法治國,人民當家作主相統一,加強黨建,從而提高政治文明。
第七,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基本國策,從而建立平等互助和平友好的民族關系。提高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肆』 就當今國際形勢,發表個人看法,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方面。不少於兩百字。

當前世界的格局呈現的仍然是一超多強的格局。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不管是從軍事、經濟方面,以及由前兩者襯托出來的政治,都是遠遠超過與世界上其他的國家的。伴隨著世界格局隨著一超多強的格局發展,新興的國家、組織,例如歐盟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的一體化,中國的崛起,俄羅斯的重新崛起,以及像日本,印度等國家的日益壯大和發展,都是對美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一種新的挑戰。
政治上,從體制上看,資本主義的民主仍然是世界上的主流,社會主義仍然還在發展階段。從政治格局上看,一美國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組成了一個強大的陣營,壓制發展中國家,通過各種借口來獲得本國利益最大化。例如對中東國家發動的石油戰爭,都是為了美國可以控制石油命脈而發動的單方面利益戰爭;與其鮮明對比的就是美國多非洲國家動亂的視而不見,原因在於非洲這些國家沒有什麼特別的資源,與本國利益沒什麼特別關系。
軍事上,世界上進入了高尖端武器時代,一個國家如果擁有技術的絕對優勢,那麼對於對方對方來說就是一個毀滅是的打擊和傷害。美國就是一個軍事力量特別強悍的國家,實力絕對凌駕於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之上,特別在尖端武器方面(太空武器、空天飛機、艦載無人機、激光武器,濱海戰列艦,網路病毒武器,電子戰術飛機-咆哮者……)在世界上各個方面都領先於世界上的任何國家和國家組織。並且在實戰中這些武器得到了充分的印證,例如1991年空襲下的南聯盟,2001年阿富汗戰爭,2003的伊拉克戰爭。這些戰爭從開始到推翻他國的政權,美國都已極小的代價換來了戰爭的巨大勝利,這也充分驗證了美國高端武器的實用性和壓倒性優勢。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軍事組織是世界最大的軍事組織,他的成員都是一些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的國家組成,例如英國、法國。這樣的一個軍事組織使的世界上的軍事力量嚴重不平衡,使得這個軍事組織沒有誰可以和他抗衡。但是另一方面,世界軍事力量對比也在發生悄無聲息的變化,近年來中國的崛起,軍事力量日益強大;俄羅斯作為蘇聯的最大繼承國,其強大的核武庫仍然令美國畏懼三分,還有像法國這樣的「同盟國」,也在一步步想脫離美國的控制,走向獨當一面的方向發展。總之,軍事力量是世界各大國博弈的基礎,各國都是非常重視力量的發展,所以從未來角度看,軍事力量對比還有很大變數。
經濟上,美國仍然第一,中國在近兩年排名第二,日本緊隨其後……作為一個政治經濟同盟,歐盟的經濟總量超過了美國。雖然美國不像二戰初期那樣,英法日等國家因為二戰的洗禮,美國的經濟遠遠領先於這些國家的總和,但是,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現在的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綜合才能與美國相當,也就是說國內生產總值第二名+國內生產總值第三名+亞洲四小龍的韓國=美國的經濟,在考慮到前者人口因數,後者的經濟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文化上,美國同樣重視把文化、價值觀轉移到其他國家。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風靡全球,同時也把美國的認識觀價值觀也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這就是美國的一種文化侵略。另一方面,日本也重視文化的影響,例如日本的動漫,在中國的影響就能看到。中國今年來也加強文化上的投入和建設,在世界各地建造了許多孔子學院,當時相對於世界上的一些發達國家,中國還需要很多努力的地方。
綜上,我認為現在的世界就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雖然現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和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但是居安才能思危。我們應清醒認識到我們現在與世界上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我們現在不是鼓吹美國的強大,而是為以後的超越立下了方向標。

『伍』 對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認識和看法

國際形勢總體穩定,但挑戰日益增多。世界加速進入經濟動盪、格局調整、體系變革的新階段。
一、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國際社會加強應對。美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世界經濟金融體系,挫傷了各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危機由虛擬經濟加速向實體經濟蔓延。發達經濟體普遍陷入衰退,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環比下降0.5%,為7年來的最大降幅。歐洲和日本成為金融危機連鎖影響的重災區。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程度受到殃及,亞洲、拉美、非洲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國際油價糧價大幅波動,原油價格跌破每桶40美元。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背景下,國際貿易和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明顯下滑,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危機也導致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社會問題突出,失業率普遍上升。美、歐、日、中、俄等多國政府紛紛出台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並在華盛頓舉行首次20國集團金融峰會,國際社會表達出加強政策協調,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強烈意願,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的呼聲日益升高。但危機尚未見底,其對國際體系及格局演變的影響值得高度重視。
二、地緣戰略競爭激烈,大國合作大勢所趨。俄羅斯與喬治亞圍繞南奧塞梯問題爆發武裝沖突,表明國際關系中的傳統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因素依然突出。俄與美歐關系一度趨於緊張,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出現一些困難。此外,大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安全乃至軟實力方面的較量依然存在,圍繞深海、極地和太空的爭奪正在逐步展開,戰略利益競爭日益突出。但金融危機的爆發客觀上緩和了大國關系。面對嚴峻的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各大國普遍認識到加強合作、共渡時艱是唯一的共同選擇。美、歐等傳統發達國家加強彼此協調,並加大對新興發展中大國的借重。大國關系的合作面回升。奧巴馬順應時勢,以「變革」為口號當選美首位黑人總統,將著手調整美內外政策,可望重視大國合作和多邊主義。美俄相互釋放改善關系的信號,雙方領導人在俄格沖突後首次聚首金融峰會。歐俄重啟新夥伴關系計劃,並將探討建立新的歐洲安全機制。大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總體框架得以維持。
三、多極化趨勢深入發展,新興大國嶄露頭角。世界各主要力量實力此消彼長,推動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深入調整演變。美對外戰略受到伊拉克、阿富汗局勢影響,不斷加大對盟國和多邊機制的借重。歐洲一體化推進遇到困難,日本政府更迭,內顧傾向加大。新興發展中大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國際格局演變的重要推手。俄羅斯戰略進取態勢明顯,印度、巴西、南非等國在國際舞台上日益活躍。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妥善應對一系列困難和挑戰,備受矚目。「金磚4國」、「展望5國」和「新鑽11國」發展潛力巨大,彼此加強協調,在全球事務和國際體系調整變革中的影響迅速上升。新興大國在應對金融危機中的作用突顯,在20國集團金融峰會上首次以平等姿態與傳統發達國家共同討論國際經濟金融的核心問題。新興大國群體性崛起為國際關系注入新的活力,世界多極化趨勢日益明顯。
四、亞太合作蓄勢推進,新問題新挑戰不時涌現。亞太地區國家加強經濟金融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的緊迫感增強,合作步伐加快。APEC、上海合作組織等在加強宏觀經濟對話、開展能源、交通等務實合作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以「10+3」合作為主渠道的東亞合作續有推進,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首次在10+3框架外舉行,並實現機制化,開啟了三國合作的新階段。以《東盟憲章》的簽署為標志,東盟一體化進程邁出實質性步伐。各主要力量繼續深入參與地區事務,擴大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亞太地區形勢復雜多變,動盪和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部分地區恐怖活動威脅上升,安全形勢惡化。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導致印度與巴基斯坦關系趨緊。東南亞、南亞等一些國家政局出現不穩,面臨的經濟風險和挑戰增加,地區國家間圍繞領土主權等矛盾和沖突時有發生。
五、熱點問題一波三折,全球性問題牽動各方。中東局勢再度惡化,哈馬斯宣布同以色列停火結束,以對加沙地帶發動大規模空襲,以巴沖突升級。朝核問題曲折發展。朝宣布重啟寧邊核設施去功能化,美宣布終止對朝適用《敵國貿易法》並最終將朝從「支恐」國家名單中除名。但雙方在驗證等問題上分歧未解,成為進一步推進六方會談進程的障礙。伊朗核問題僵持不下。歐等向伊遞交復談方案,歐伊間進行了一些接觸,但雙方未就復談達成妥協。辛巴威各派在權利分配問題上矛盾突出,美、歐等繼續加大對津制裁。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起訴蘇丹總統,使蘇丹達爾富爾問題更趨復雜化。剛果(金)、幾內亞等國政局動盪不安。索馬裏海盜問題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各方紛紛採取聯合打擊行動。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發展援助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影響國際局勢的重要因素。糧食危機引發多國騷亂,發展問題更顯緊迫。落實「巴厘路線圖」新一輪氣候變化談判啟動。面對日益增多的全球化挑戰,國際社會有效治理機制明顯不足。

『陸』 虛擬變數經濟意義如何描述

簡單來說以虛擬變數等於0為比較基礎的超額增長量
虛擬變數又叫二值變數(binaryvariable)或啞變數(mmyvariable),變數只取兩個值,一般是0或1,它用來表示一個只具有兩種狀態的因素。例如,X表示性別,性別為男對應X=1,性別為女對應X=0。在回歸分析裡面,例如設C表示消費,Y表示收入,則方程「C=a1+a2*Y+a3*X+擾動項」中虛擬變數X前的系數表示性別對於消費的偏效應。
虛擬變數(DummyVariables)又稱虛設變數、名義變數或啞變數,用以反映質的屬性的一個人工變數,是量化了的自變數,通常取值為0或1。引入啞變數可使線形回歸模型變得更復雜,但對問題描述更簡明,一個方程能達到兩個方程的作用,而且接近現實。
模型中引入虛擬變數的作用
1、分離異常因素的影響,例如分析我國GDP的時間序列,必須考慮"**"因素對國民經濟的破壞性影響,剔除不可比的"**"因素。
2、檢驗不同屬性類型對因變數的作用,例如工資模型中的文化程度、季節對銷售額的影響。
3、提高模型的精度,相當於將不同屬性的樣本合並,擴大了樣本容量(增加了誤差自由度,從而降低了誤差方差)
有以下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按年統計)在一國領土范圍內所產生的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統計時,要將國內生產而輸出國外的包括進去,在國外產生而在本國消耗的則不計算在內。區分國內產生和國外產生一般以「常任居民」為標准,只有常任居民在一年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所得到的收入才計算在本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內。常任居民是指:(1)居住在本國的公民;(2)暫居外國的本國公民;(3)長期居住在本國但未加入本國國籍的居民。因此,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國的領土范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在一定時期內所產生的、以市場價格表示的產品和勞務的總值。也就是在一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中減去「國外要素收入凈額」後的社會最終產值(或增加值)以及勞務價值的總和。
在宏觀經濟分析中,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國內生產總值的持續、穩定增長是著意追求的目標。
經濟增長率也稱經濟增長速度,它是反映一定時期經濟發展水平變化程度的動態指標,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標。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其經濟發展總水平已經達到相當的高度,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就比較困難;對經濟尚處於較低水平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由於發展潛力大,其經濟發展速度可能達到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長。這時就要警惕由此可能帶來的諸如總需求膨脹、物價指數上升等問題,以避免造成宏觀經濟的過熱態勢。因此,應該追求適度經濟增長這一目標。
2.失業率。
高就業率(或低失業率)是經濟社會追求的另一個重要目標。失業串上升與下降是以GNP相對於潛在GNP的變動為背景的,而其本身則是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問題。當失業率很高時,資源被浪費,人們收入減少,在這種時期經濟的痛苦還會蔓延到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家庭生活,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3.通貸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上漲。通貨膨脹常被視為經濟的頭號大敵,政治家和銀行家天天對通貨膨脹的危險性作出判斷。各國都曾為控制通貨膨脹採取過猛烈的行動。那麼通貨膨脹究竟對社會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總的來說:(1)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2)不同商品相對價格和產量的紐曲,有時甚至是整體產量和就業的扭曲。但是這種影響是十分復雜的,因為,通貨膨脹從方式上有平衡和不平衡之分,有被預期和末被預期之分,從程度上則有溫和式、嚴重的和惡性的二種。溫和式通貨膨脹(年率低於10%)對經濟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則指兩位數的廣闊空間;惡性通貨膨脹指三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
無論通貨膨脹的實際或者覺察到的代價究競如何,各個國家在今天都不會長期容忍高的通貨膨脹率。或遲或早,它們要採取廈步驟減輕通貨膨脹,但為抑制通貨膨脹而採取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反作用通常是高失業率和GNP的低增長,因此而損失的產量和就業數量本身作為通貨膨脹的代價是很大的。
4.利率,
利率或稱利息率,是指在借貸期內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資金額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使用資金的代價,也是債權人出讓資金使用權的報酬。
從宏觀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利率的波動反映出市場對資金供求的變動狀況。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市場利率有不同的表現。在經濟持續繁榮增長時期,資金供不應求,利率上升;當經濟蕭條市場疲軟時,利率也會隨著資金需求的減少而下降。除了跟整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之外,利率還受到物價上漲幅度的牽制。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宏觀調控能力的不斷加強,利率特別是基準利率已經成為一項行之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
5.匯率。
匯率是外匯市場上—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相互交換的比率。實質上可以把匯率看作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
一方面,一國的匯率會因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貨膨脹水平、利率水平、經濟增長率等因素的變化而波動;另一方面,匯率及其適當波動又會對一國的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分工異常發達、各國問經濟聯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匯率的變動對一國的國內經濟、對外經濟以及國際問的經濟聯系都產生著重大影響。
為了不使匯率的過分波動危及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關系的協調,各國和中央銀行都通過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或收購外匯的方式干預外匯市場,以影響外匯供求,進而影響匯率。此外;的宏觀經濟政策發生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一國對外貿易結構、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實際利率水平等因素,從而對匯率水平產生影響。
本世紀70年代以來,除了各國金融當局經常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使干預越來越多地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重要因素之外」還出現了幾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情況。
6.財政收支。
財政收支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個方面。
財政收入是國家為了保證實現職能的需要,通過稅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資金收入;財政支出則是為滿足執行職能需要而使用的財政資金。
核算財政收支總額是為了進行財政收支狀況的對比。收大於支是盈餘,收不抵支則出現財政赤字。如果財政赤字過大,彌補手段不足以平衡收支;或者即使總量上能勉強平衡,卻又形成結構上的失衡,就會引起社會總需求的膨脹和社會總供求的失衡。
7.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一目居民在一定時期內與非居民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其他往來中所產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統記錄。這里的「居民」是指在國內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國際收支中包括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經常項目主要反映我國的貿易和勞務往來狀況;資本項目則集中反映我國同國外資金往來的情況,反映著我國利用外資和償還本金的執行情況。全面了解掌握國際收支狀況,有利於從宏觀上對國家的開放規模和開放速度進行規劃、預測和控制。
8.固定資產規模。
固定資產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各行業固定資產再生產中投入資金的數量。
規模是否適度,是影響經濟穩定與增長的一個決定性因素。規模過小,不利於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規模安排過大,超出了一定時期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可能,又會造成國民經濟比例的失調,經濟建設便無法順利進行,經濟發展便大起大落。

『柒』 如何認識當前國際形勢的復雜性與多變性

如何認識當前國際安全形勢的復雜性和多變性
第一,增強自主創新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推陳出新(當然也要聯系我們的傳統文化);其次,不斷面向、適應變化的市場,拓寬市場;再次,加強國際合作,學習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經驗。首先,要探尋和堅守中國文化的遺傳基因。中國文化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世代傳承、不斷延續,靠的就是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具有內在聯系的遺傳基因。發展繁榮中國文化,必須找到可以永遠傳承和堅守的中國文化因子,它是在中國民族文化的土壤上生長出來的,並同中國特定的優秀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的基本元素。否則,中國文化就不會有生命力和競爭力,也很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同全球文化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其次,建構文化本土性價值體系和話語體系。通過建構具有本土文化遺傳密碼、本體性狀特色的價值體系和話語體系,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全球性文化進行科學的合理的選擇性接受、合己性理解、顛覆性解釋、破壞性重構和創造性發展,從而不僅可以避免被同化的命運,而且還可以在改變、逆轉和瓦解文化全球性敵意的基礎上找到中國文化重現輝煌、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的路徑。第三,要盡快消除和打破跨文化交流的隔閡與疏離。最主要的是大力加強文化本土性的自信心、輻射力和影響力,採用靈活多樣的策略、手段和技巧,消除和打破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的防範與敵意,通過各種途徑將最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國,從而不僅改變全球文化的語境、轉移世界傳播的重心,而且能夠以本土性文化匡正全球性文化,以異質性文化稀釋同質性文化,在交流合作中逐步將本土性文化上升到全球性文化。第四,掌握和把度好中國文化與全球文化互動的合理張力。對抗和消解全球性的同質文化,必須站在文化平等的立場上,使本土性與全球性之間的互動關系保持著一種科學、合理的張力,站在本土性與全球性相結合的文化多元的立場上進行權利平等的文化交流,進而促進人類的相互理解和社會的共同進步。第五,要立足於科學繼承傳統文化,從容應對全球化挑戰。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應對全球化挑戰的一種根基,應該說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不能說是十全十美的,我們應該看到追究傳統文化應該是在我國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國漫長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一個精華與糟粕並存的龐雜的文化積累的過程。我覺得現在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沒有完全清除封建文化消極的影響。比如說像宗法觀念、特權思想、專製作風、人身依附關系,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必須加以批判,要予以摒棄。

『捌』 如何在eviews中設置虛擬變數

1、打開電腦,進入「Excel」,建立數據電子表格。

『玖』 當前國際戰略形勢現狀是什麼發展趨如何

一、關於國際形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

但是,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轉。

我們要為人民福祉著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應有貢獻。

二、關於多邊主義

多邊主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多邊機制運作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進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三、關於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

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

四、關於中國擔當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中國外交的總目標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多邊主義的踐行者、聯合國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把國際政治形勢設為虛擬變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2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86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6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2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01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109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14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89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96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29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18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1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0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2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9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6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95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764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2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