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際知識 > 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2 22:52:08

❶ 簡述國際儲備的定義和特徵

1、國際儲備的定義:國際儲備也稱「官方儲備」,是一國貨幣當局持有的,用於國際支付、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其貨幣匯率的國際間可以接受的一切資產。

國際儲備是戰後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重要問題之一,它不僅關系各國調節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的能力,而且會影響世界物價水平和國際貿易的發展。

2、國際儲備的特徵:

(1)、官方持有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中央貨幣當局直接掌握並予以使用的,這種直接「掌握」與「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國中央貨幣當局的一種「特權」。

非官方金融機構、 企業和私人持有的黃金、外匯等資產,不能算作國際儲備。該特點使國際儲備被稱為官方儲備,也使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區分開來。

(2)、自由兌換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可以自由地與其他金融資產相交換,充分體現儲備資產的國際性。

缺乏自由兌換性,儲備資產的價值就無法實現,這種儲備資產在國際間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無法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及發揮其他作用。

(3)、充分流動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隨時都能夠動用的資產,如存放在銀行里的活期外匯存款、有價證券等。

當一國國際收支失衡或匯率波動過大時,就可以動用這些資產來平衡國際收支或干預外匯市場來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

(4)、普遍接受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能夠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與接受、使用。如果一種金融資產僅在小范圍或區域內被接受、使用,盡管它也具備可兌換性和充分流動性,仍不能稱為國際儲備資產。

(1)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國際儲備的作用:

1、彌補逆差:當一個國家在國際交易中出現出口減少或因特大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等突發情況而造成臨時性國際收支逆差,而這部分逆差又無法依靠舉借外債來平衡時,人們首要的選擇就是動用國際儲備來彌補此逆差。

國際儲備既可維護該國國際信譽,又可避免事後被迫採取諸如限制進口等「削足適履」的措施來平衡逆差而影響該國經濟的正常發展。

2、支持匯率:國際儲備是作為維持貨幣匯率的「干預資產」。各國為了該國的利益,使該國的貨幣匯率穩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動用國際儲備對本幣匯率進行干預。

❷ 13 . 國際儲備的來源有()。 (6 分)

ACDE
國際收支順差引起的外匯供應形成國際儲備之一,黃金是國際儲備構成之一,購買黃金直接增加國際儲備,儲備的另一部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干預外匯市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本幣購買外匯,減少市場外匯的數量,使儲備貨幣增加。另一方面用儲備購買本幣,形成儲備的支出。前者形成儲備來源。

國家收支逆差用國際儲備進彌補,是儲備使用。

❸ 國際儲備貨幣的來源

①政府或中央銀行收購的黃金;
②國際收支順差,尤其是經常帳戶項目的順差,是增加國際儲備貨幣的主要來源;
③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收進的外匯,即為了防止本幣匯率的上升,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本幣,收進外匯而增加國際儲備貨幣;
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⑤政府或中央銀行向國外借款可暫時補充國際儲備貨幣,但隨著借款的運用或者歸還,這些外匯儲備又會減少到原來儲備的水平。

❹ 國際儲備的主要供給渠道有哪些

1.國際儲備的主要供給渠道有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順差。
2.眾所周知,外匯儲備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經常項目順差,二是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
3.國際儲備供給是指國際儲備的來源,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地位。外匯儲備是由外匯儲備貨幣國由於貿易逆差而向國外輸出所形成的。黃金儲備則是一國貨幣當局直接開采並冶煉黃金或在國內外黃金市場上購買黃金所形成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地位則是該組織根據有關原則進行分配而形成的。
拓展資料:
1.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不僅取決於它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而且還取決於其國際儲備供給的數量。具體來講,國際儲備的供給主要來自於以下七個方面:
1)國際收支順差。一國國際收支出現盈餘(或赤字),則意味著該國國際儲備存量的增加(或減少)。在國際收支平衡中,假設不考慮錯誤和遺漏這一項,則國際儲備變動額=經常項目差額+資本項目差額。
2)干預外匯市場所得外匯。當一國貨幣的匯率升勢過猛,給國內經濟及對外貿易帶來不利影響,該國貨幣當局就會進入外匯市場拋售本幣收購其他儲備貨幣,所得外幣一般列入國際儲備。
3)黃金存量增加。官方黃金的增加一般通過兩條途徑:其一,在國內收購並在中央銀行儲藏,這將導致國際儲備總量的增加。其二,進入國際黃金市場以外匯儲備購入黃金並由中央銀行持有,這只會改變國際儲備的結構,不會改變國際儲備的總量。
4)特別提款權的分配。
5)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的增加。
6)儲備資產收益,包括儲備外匯存款利息,作為儲備資產的國外債券、國庫券、CD的收益等。
7)儲備資產的溢價,這包括由於外匯匯率的變動造成的一國外匯儲備折成SDRs或美元的溢價,也包括由於金價的上漲造成黃金儲備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黃金儲備價值的增加。

❺ 我國國際儲備有哪些特點

穩定、平衡、理性、有序。

關於2019年我國國際儲備形勢,用八個字總結或者評價,『穩定、平衡、理性、有序』。「穩定」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上保持基本穩定。

「平衡」主要是指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理性」體現為外匯市場主體的跨境投融資和結售匯行為更加理性,「有序」主要是指外匯市場更加健康有序。

(5)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對於我國2020年的外匯形勢,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穩」字當頭。從外部環境看,2020年依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脆弱性增強,國際政治也存在不穩定的因素。

但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政策基本面以及市場基本面仍然會繼續發揮穩定外匯市場的主導作用。在經濟基本面、政策基本面和市場基本面等因素主導下,預計2020年跨境資金流動會保持平穩運行、基本平衡的發展格局。

❻ 國際儲備包括哪幾項

就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樣的國際儲備水平才算是合適,目前並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統一標准。我們只能從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及其供給兩個方面進行探索。 1、國際儲備需求 國際儲備需求是指為了獲取所需的國際儲備而付出一定代價的願意程度,具體而言,它是指持有儲備和不持有儲備的邊際成本二者之間的平衡。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持有國際儲備成本 國際儲備實際是一國對國外實際資源的購買力。他們若得到利用,就可以增加國內投資和加快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國持有國際儲備,實際是將這些實際資源儲備起來,犧牲和放棄利用他們來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機會。這是一種經濟效益的損失,是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即使用國外實際資源的投資收益率的損失。它表明一國持有國際儲備所付出的代價。 但是,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中生息的儲備資產(在國外的銀行存款和外國政府債券)還會有一定的利息收益。這樣,一國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便等於投資收益率與利息收益率之差。這個差額大,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高;差額小,則表明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低。受經濟利益的制約,一國需求國際儲備的數量會同其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成相反方變化:持有國際儲備的成本越高,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2)對外貿易狀況 對外貿易狀況包括一國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貿易條件和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等。如果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在其國民經濟中處於重要地位,並且對外依賴程度比較高,它需要的國際儲備就比較多;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一個在貿易條件上處於不利地位、其出口商品又缺乏競爭力的國家,則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對外貿易狀況之所以是決定一國需要國際儲備多寡的重要因素,在於貿易收支往往是決定其國際收支狀況的重要因素,而國際儲備的最基本作用也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 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黃金與美元危機》一書中總結了幾十個國家的歷史經驗,並得出結論說:一國的國際儲備額應同其進口額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應以40%為最高限,20%最低限。一般認為,一國持有的國際儲備應能滿足其3個月的進口需要。照此計算,儲備額對進口的比率為25%。這即所謂的儲備進口比率法。 3)借用外國資金的能力 一國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較強,其國際儲備水平可低些,因為該國的國際清償能力,不致因其儲備水平較低而降低;相反,則需要較高水平的國際儲備。但是,應該指出,一國如果國際儲備水平過低,就不具有較高的國際信譽,因而借用國外資金的能力也會降低。 4)應付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需要 一國在考慮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時,必須注意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因素對本國未來國際收支的沖擊;否則,必將陷入困境。為不致陷於困境,一國應該對這些沖擊的類型和程度有正確的預測。關於沖擊的類型,如系短期性沖擊,即發生暫時性國際收支逆差,則只能依靠經濟調整,即實施開支變更政策和開支轉換政策,來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關於沖擊的程度,各種因素對一國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和程度,影響著該國國際收支的穩定性,從而決定其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各種因素對國際收支沖擊的概率的程度越大,國際收支越不穩定,從而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相反,則需要較少的儲備。 5)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 一國實施經濟調整來解決長期性國際收支逆差,會引發國內經濟的震盪。這種震盪的劇烈程度,同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成正比關系,即: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高,經濟震盪就越劇烈;反之亦然。但是,一國如在進行經濟調整時也運用國際儲備,則可降低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從而能減輕經濟震盪。這樣,一國需要國際儲備的數量,便同其進行經濟調整的強度和速度之間存有一定的替代關系:經濟調整的強度與速度越低,需要較多的國際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少的國際儲備。 6)對外貿和外匯的管製程度 當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既不靠外匯資金來融通,也不靠實施經濟調整來扭轉,而是通過對外貿和外匯的直接管制來擴大外匯收入和限制外匯支出,從而實現國際收支的平衡。這些管制越嚴格,需要的儲備就越少;管制越松,需要的儲備就越多。當然,一國實行的管制越嚴格,就越反映該國國際儲備的短缺。 7)匯率制度與外匯政策 在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和穩定匯率的外匯政策條件下,為干預外匯市場平抑匯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大;反之,則對國際儲備需要的數量較小。 8)貨幣的國際地位 一國貨幣如果處於儲備貨幣的地位,它可以通過增加本國貨幣的對外負債來彌補國際收支逆差,而不需要較多的儲備;反之,則需要較多的儲備。 前面所述說明,確定一國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是很復雜的,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應將上述各種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僅從某個因素來考慮是片面的。 鑒於確定一國國際儲備需求量的復雜性,IMF曾採用幾項客觀標志來反映一國國際儲備不足和對國際儲備需求量增加的情況:第一,持續實行高利率政策,這表明該國抑制資本外流和吸引外資內流,以增加儲備和滿足對儲備的需要;第二,對國際經濟交易加強限制,這主要是由於儲備不足,而加強對國際貿易與資本國際流動的限制;第三,實施增加儲備為目標的經濟政策,如獎勵出口和限制進口、緊縮銀根的政策等;第四,匯率的持續性不穩定;第五,儲備增加的結構變化,如一國儲備的增加,主要來自於向國外的借款,則表明該國儲備不足。 2、國際儲備供給 一國的國際儲備水平,不僅取決於它對國際儲備的需求量,而且還取決於其國際儲備供給的數量。 黃金儲備、外匯儲備、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這四項儲備形式中,後兩者是一國不能主動增減的。這是因為,他們都同份額緊密相連,而會員國繳納給 IMF又以該國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在其經濟實力無明顯變化或在IMF未調整份額的情況下,該國持有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就不會增減。這樣,一國國際儲備的增減,便主要取決於其黃金儲備和外匯儲備的增減。 1)黃金儲備 一國黃金儲備增加,是通過黃金的國內外交易實現的。就黃金的國際交易來說,儲備貨幣發行國若用本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該國的國際儲備可隨之擴大;非儲備貨幣發行國只能用其外匯儲備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其結果只能改變該國國際儲備的構成,而不能擴大其國際儲備。但是,若從黃金的國內交易來說,不論是儲備貨幣發行國,還是非儲備貨幣發行國,中央銀行以本國貨幣在國內收購黃金,即所謂的「黃金貨幣化」都可增大它們的黃金儲備量。當然,靠這種辦法來增加黃金儲備量要受到黃金產量的制約。 2)外匯儲備 一國增加其外匯儲備的渠道,首先是該國中央銀行針對本國貨幣升值所進行的拋售本國貨幣和收進外匯的市場干預,其次是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向國外借款,第三是國際收支順差。第三種渠道是一國增大其外匯儲備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由於經常賬戶收支順差往往是形成一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因素,經常賬戶收支順差便成為一國外匯儲備的最主要來源。當然,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也是一國外匯收支的一項來源。但是,資本金融賬戶收支順差並不是一國外匯儲備中最穩定、最可靠的來源,因為長期資本項目收支順差,如果沒有新資本流入,發生外國資本抽回投資,就將消失;至於短期資本則具有轉移不定的特點。

❼ 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有哪些

❽ 外匯儲備是如何由來的呢

外匯儲備只有三個來源

1.經常帳(貿易帳)

指的就是進口跟出口。「經常帳」主要就是指貿易的進出口,你比方說你是外國我是中國,我對你出口我就可以賺到外匯,我從你那邊進口我就得花掉外匯。

2.資本帳指的就是投資,

什麼叫投資呢?就是外國不是常常到中國來投資嗎?我們把它叫

FDI,叫「外人直接投資」。外國人來中國投資用的是外幣,需要由銀行兌換成人民幣,相對的中國也有對外國投資。那麼這兩者如果平衡,外匯儲備不會動,如果外國對中國的「外人直接投資」FDI,超過中國對外國的投資,那麼我們的外匯儲備就增加了。

3.熱錢

人民幣升值有預期,很多熱錢就流入中國兌換人民幣來進行炒作。

總共來講就這三個基本的來源。外匯這么多,好處是對經濟的小震盪有一定的穩定的作用,壞處是在人民幣升值這一既有規律安排下,央行苦苦求解「外匯占款對沖難題」。嚴重點說央行的資產幾乎全部要變成外匯資產,債券市場幾乎都是央行發行的票據;貿易順差一年至少3000億美元,反傾銷問題難以想像。再多說一點:外匯儲備實際上不是什麼央行額外的資產,也不是無代價獲得的,而是央行用人民幣買來的。為購買以各種形式而湧入國內的外匯,央行必須發行債券或多印鈔票,從而大量放出基礎貨幣。因此,盡管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資產,但這一資產是通過央行的負債形成的。無論是將這筆錢用於農村教育還是創建和平隊,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央行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減少了,因為央行無法回籠等額的資產,而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卻依舊是那麼多。無論是哪種情況,其結果實際上都相當於央行或中國政府的其他部門舉債消費。

❾ 國際儲備的資產組成

1、國際收支的順差;

2、政府或貨幣當局向外借款;

3、貨幣當局通過干預外匯市場而收進外匯;

4、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的特別提款權;

5、貨幣當局增加黃金持有量,或者從國內收集黃金並集中於中央銀行,或者在國際黃金市場上購買黃金。

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具備這樣三個特點:

1、它必須為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而不是為其他機構或經濟實體所持有;

2、它必須具有流動性,即能夠進行轉移和轉換;

3、它必須能為各國所普遍接受。

(9)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1、進口規模:由於國際儲備最基本的作用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因而進口規模越大、佔用的外匯資金越多,發生逆差的可能性極數額也往往越大,就需要保持較多的國際儲備。另外,進口規模也是影響一國儲備下限——「經常儲備量」的決定因素。

2、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儲備水平與貿易差額的波動幅度正相關。

3、外債的規模與期限結構:外債規模越大,短期需償還的外債越多,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大,就越需要持有較多的國際儲備。

4、持有國際儲備的機會成本:持有的國際儲備越多,意味著放棄利用實際資源就越多,利潤損失就越大。該機會成本=一國邊際投資收益率-國際儲備資產利率-因儲備而減少的實際資源的投入經乘數效應引起的總利潤

5、外部沖擊的種類、規模和頻率。

6、一國對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的選擇:如果一國採用浮動匯率制而非定製匯率制、目標匯率區制等,就可適當減少持有的儲備量。

7、政府的政策偏好/一國特定時期的經濟發展目標。

8、一國在國際市場上籌集應急國外資金的能力和成本:籌資能力越強,成本越低,一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適當減少持有儲備的數量。

9、一國國際儲備的范圍和該國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如果一國是IMF成員國並且參與SDR的分配,則該國的國際儲備中除了黃金和外匯儲備外,

還包括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普通提款權)和分配的特別提款權,從而增加了該國的儲備形式和國際清償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該國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

10、一國的對外開放程度:經濟封閉、對外開放程度低的國家,通常對外匯儲備的需求量也較少。

11、其他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的運用及其有效性。比如,一國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並且能採用配額的形式嚴格有效地控制進口和外匯資金流動,就不需要太多的外匯儲備

❿ 國際儲備的來源

國際收支順差也包括兩方面:
(1)國際收支中經常項目的順差
它是國際儲備的主要來源。該順差中最重要的是貿易順差,其次是勞務順差。目前,勞務收支在各國經濟交往中,地位不斷提高,許多國家的貿易收支逆差甚至整個國際收支逆差,都利用勞務收支順差來彌補。在不存在資本凈流出時,如果一國經常項目為順差,則必然形成國際儲備;而在不存在資本凈流入時,如果一國經常項目為逆差,則必然使國際儲備減少。
(2)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的順差
它是國際儲備的重要補充來源。目前國際資本流動頻繁且規模巨大,當借貸資本流人大於借貸資本流出時,就形成資本項目順差。如果這時不存在經常項目逆差,這些順差就形成國際儲備。這種儲備的特點就是由負債所構成,到期必須償還。但在償還之前,可作儲備資產使用。當一國的借貸資本流出大於借貸資本流入時,資本項目必然發生逆差,如果這時有經常項目逆差,則國際儲備將會大幅減少。 市場取得的外匯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結果也可取得一定的外匯,從而增加國際儲備。當一國的貨幣匯率受供求的影響而有上升的趨勢或已上升時,該國的中央銀行往往就會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拋售本幣,購進外匯,從而增加該國釣國際儲備。另一方面,當一國的貨幣匯率有下浮趨勢或已下浮時,該國就會購進本幣,拋售其他硬貨幣,從而減少該國儲備。一般來說,一個貨幣匯率上升的國家,往往是國際收支順差較多的國家,因此,沒有必要通過購進外匯來增加已過多的外匯儲備,但由於共同干預的需要,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增加該國的外匯儲備。
這種干預形式在70年代以前,主要以單個國家干預的形式出現,到80年代發展成為聯合干預。如1978年美元匯率暴跌,美國就曾拋售約合100億美元的西德馬克以遏止美元匯價下降。但到0年代,這種干預面就擴大了,如1988年為力守1美元兌120日元的防線,西方各國中央銀行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僅在1988年1月4日這一天之內,美國、日本、前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以及瑞士、奧地利等中央銀行就購進20億~30億美元,其結果使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也使美元匯率得以回升。97年代以來,由於國際金融局勢動盪不安,尤其1993年至1995年發生了新的美元危機,1997年又發生了波及世界金融市場的東南平貨幣危機,因此,聯合干預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理論與經驗證明,當一個國家在國際交易中出現出口減少或因特大自然災害以及戰爭等突發情況而造成臨時性國際收支逆差,而這部分逆差又無法依靠舉借外債來平衡時,人們首要的選擇就是動用國際儲備來彌補此逆差。這樣,既可維護該國國際信譽,又可避免事後被迫採取諸如限制進口等「削足適履」的措施來平衡逆差而影響該國經濟的正常發展。此時,運用部分國際儲備來平衡逆差,會減緩逆差國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而採取的一些劇烈的經濟緊縮政策對國內經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國際儲備在此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但是,如果一國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的不平衡,動用國際儲備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相反,會導致國際儲備的枯竭。因此,當一國經濟因政策失誤或經濟結構不合理而造成國際收支持續性逆差時,對包括
外匯儲備在內的儲備資產的動用,必須謹慎進行。 這是國際儲備的重要作用之一。如上所述,「十國集團」當年在給國際儲備定義時就強調,國際儲備是作為維持貨幣匯率的「干預資產」。尤其在1973年2月國際社會普遍推行浮動匯率制後,盡管從理論上講各國中央銀行並不承擔維護匯率穩定的義務,匯率隨行就市,但在實際當中,恰恰是這個制度,使匯率波動頻繁且波幅較大,因此各國為了該國的利益,使該國的貨幣匯率穩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上,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動用國際儲備對本幣匯率進行干預。1985年,西方七個工業發達國家建立了對匯率的聯合干預機制。該機制的運作基礎之一就是持有一定量的國際儲備。為此許多國家還專設了外匯平準基金,以保證干預外匯市場的資金需要。外匯平準基金一般由外匯、黃金和該國貨幣等構成,當某一時期外匯匯率持續上升、本幣匯率持續下跌時,就通過平準基金在外匯市場上賣出外匯,買進本幣;反之則賣出本幣,買入外匯,以此穩定匯率。由於外匯平準基金也並非取之不盡,因此,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或長期性失衡,並使匯率持續升跌時,對平準基金的運用必須謹慎進行。
現實的一個事例充分說明,保持充足的國際儲備特別是外匯儲備對維護一國貨幣或區域性貨幣的匯率,穩定外匯和貨幣市場,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個事例便是1997年發端於泰國,後波及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及新加坡等國的東南亞貨幣危機。1997年7月2日,在歷經數月泰銖匯率動盪之後,泰國中央銀行終於放棄了實行13年的泰銖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匯率制度,而改行管理式浮動。消息公布後,泰銖兌美元匯價應聲下跌16%,泰國金融危機終於表面化。緊隨其後,菲律賓中央銀行也無法經受投機力量的打擊,於7月11日宣布容許比索兌美元的匯價在不指明的「更闊」的范圍內波動,比索兌美元的匯率也即時貶值一成。馬來西亞、印尼甚至新加坡等國的貨幣亦受此影響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匯率紛紛應勢而下。東南亞貨幣危機由此爆發了。
東南亞各國之所以發生貨幣危機,原因是多重的。例如,在奉國,除了國家有關的經濟政策尤其貨幣政策失衡(當局對外國資本敞開大門,為國內外提供大量低息美元貸款)、金融機構對房地產投資過度(危機爆發前,泰國實際貸給房地產的資金占貸款總額的50%,新加坡佔33%,馬來西亞佔30%,印尼佔20%)、銀行呆賬嚴重(金融機構呆賬總額近400億美元)、外債高築(至1997年5月逾8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9%)、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過大(至1997年5月逆差已達16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5%)、經濟結構不合理、外匯投機商的無情炒作等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外匯儲備相當有限和貨幣危機爆發後動用儲備政策的失誤。泰國在1996年2月外匯儲備為387億美元,這些外匯儲備還是泰國通過高利率政策(1996年泰國的優惠利率一直處於13.25%的高水平,是亞太地區利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吸引外資流入形成的。1997年2月至5月,為穩定泰銖,泰國曾動用了不多的外匯儲備中的60億美元,外匯儲備總額進一步減少。東南亞其他國家(除新加坡外)外匯儲備也十分有限,如馬來西亞中央銀行擁有的外匯儲備至1997年6月底也僅為283.5億美元,印尼至1997年3月、外匯儲備僅199億美元。由於東南亞國家外匯儲備普遍不足,因此,當貨幣危機來臨,本幣受到強大的外匯投機力打擊時,便沒有足夠的能力捍衛該國的貨幣。再加上貨幣危機發生時,面對投機攻勢,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又不顧實力,不斷地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結果因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干預效果低微,不僅沒有達到打擊投機活動的目的,反而使儲備資產遭受損失。
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的區別
國際清償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又稱國際流動性,簡言之,是指一國的對外支付能力,具體說,是指一國直接掌握或在必要時可以動用作為調節國際收支、清償國際債務及支持本幣匯率穩定的一切國際流動資金和資產。它實際上是一國的自有儲備(亦稱第一線儲備)與借入儲備(亦稱第二儲備)的總和。
因此,國際清償力、國際儲備與外匯儲備的關系可表述如下:
第一,國際清償力是自有國際儲備、借入儲備及誘導儲備資產的總和(參見表1-2)。其中,自有國際儲備是國際清償力的主體,因此,國內學術界亦把國際儲備看成是狹義的國際清償力。
表1-2國際清償力構成
第二,外匯儲備是自有國際儲備的主體,因而也是國際清償力的主體。
第三,可自由兌換資產可作為國際清償力的一部分,或者說包含在廣義國際清償力的范疇內,但不一定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只有那些幣值相對穩定,在經貿往來及市場干預方面被廣泛使用,並在世界經濟與貨幣體系中地位特殊的可兌換貨幣,才能成為儲備貨幣。
正確認識國際清償力及其與國際儲備的關系,對一國貨幣當局充分利用國際信貸或上述的籌款協議,迅速獲得短期
外匯資產來支持其對外支付的需求,具有重大意義;對理解國際金融領域中的一些重大發展,如歐洲貨幣市場對各國國際清償力的影響,一些發達國家國際儲備占進口額的比率逐漸下降的趨勢,以及研究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案等,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儲備的來源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591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92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75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78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17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2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209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0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03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46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256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18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069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68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00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70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02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83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584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481